CN1798078A - 一种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核心网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核心网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98078A
CN1798078A CN200410102699.9A CN200410102699A CN1798078A CN 1798078 A CN1798078 A CN 1798078A CN 200410102699 A CN200410102699 A CN 200410102699A CN 1798078 A CN1798078 A CN 1798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network
network netgate
base station
migration
net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1026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66012C (zh
Inventor
许炳
张家义
梁欣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echua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10269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66012C/zh
Priority to PCT/CN2005/002326 priority patent/WO2006069531A1/zh
Publication of CN1798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80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601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601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7Triggering entity
    • H04W28/0835Access entity, e.g. eN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2Access point controll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核心网的方法,与用户终端建立无线连接的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选择一个无线网络网关接入,并经由该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接收到的上述用户终端的无线信号。本发明提高了用户终端接入核心网的成功率,进一步还能均衡接入网负载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核心网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的无线接入网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核心网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应用的无线网络总体由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组成,其中,无线接入网通常由一个或几个无线网络子系统(RNS Radio Network Subsystem)组成,一个RNS包括一个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一个或几个基站NodeB。无线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网系统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网系统图,其中,RNC完成系统广播、寻呼、无线资源控制及管理、无线接入网应用协议(RANAP)/无线网络子系统应用协议(RNSAP)消息的转发等功能;Node B则完成无线信号的扩频、调制、编码、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互换等功能。
RNC 101、RNC 102与CN 100通过Iu接口相连,RNC 101与Node B 103、Node B 104通过Iub接口相连,RNC 102与Node B 105通过Iub接口相连,RNC 101与RNC 102通过Iur接口相连;Node B 103、Node B 104、Node B105可以通过无线链路与用户终端(UE)106通信。
在上述网络结构中,一个Node B只与一个RNC相连,并且不同的RNC与不同的Node B之间存在基于控制及管理的归属关系,即:Node B 103、Node B 104分别只与RNC 101相连并由RNC 101管理;Node B 105只与RNC102相连并由RNC 102管理。
这样,当UE 106因为要与CN 100建立连接而接入无线接入网中的NodeB 103、Node B 104或Node B 105时,UE 106经由上述某一个Node B接入的RNC必然是唯一的,如:UE 106接入Node B 103,则Node B 103必然只能通过接入RNC 101以将UE 106最终接入CN 100;UE 106接入Node B104,则Node B 104必然只能通过接入RNC 101以将UE 106最终接入CN100;UE 106接入Node B 105,则Node B 105必然只能通过接入RNC 102以将UE 106最终接入CN 100。
上述UE 106与CN 100建立连接,通常是因为UE 106向CN 100响应或发起业务请求。UE 106接入CN 100后向CN 100发送无线信号,CN 100收到UE 106的无线信号后,对该信号进行相应处理。如:所述信号是业务请求,CN则根据该信号分配相应的无线资源并进行后续的相应操作。
具体而言,上述CN通常指移动交换中心(MSC)或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服务支持结点(SGSN)。
可见,应用上述接入方式时,Node B只能固定接入某个RNC。如果RNC102发生故障或其与Node B 105之间的接口发生故障导致无法处理或传输数据,那么当UE接入Node B 105后,也会因为上述故障而无法接入RNC 102,导致UE无法最终接入CN 100;甚至虽然RNC 102工作正常且其与Node B105之间的接口工作正常,但如果RNC 102工作超负荷,那么当UE接入Node B 105后,也会因为RNC 102工作超负荷而无法接入RNC 102,导致UE无法最终接入CN 100。
由以上所述可见,UE经由Node B、RNC接入CN的过程中,UE经由Node B接入RNC的方式过于固定化,使得UE接入RNC的成功率较低,最终导致UE接入CN的成功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核心网的方法,以提高用户终端接入核心网的成功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核心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与用户终端建立无线连接的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选择一个无线网络网关接入,并经由该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接收到的上述用户终端的无线信号。
基站选择所述无线网络网关接入的方法是:基站选择自身设置的缺省无线网络网关接入。
如果基站通过与所述用户终端的无线连接接收到该用户终端发送的寻呼响应,则基站选择所述无线网络网关接入的方法是:基站接入曾通过自身向上述用户终端发送寻呼的无线网络网关。
基站选择所述无线网络网关接入的方法是:
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任选一个工作正常并且与自身之间的接口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接入;或从与其相连的工作正常并且与自身之间的接口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中选择一个工作负荷最低的无线网络网关接入。
基站选择所述无线网络网关接入的方法是:
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轮选一个工作正常且与自身之间的接口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接入。
基站接入所述无线网络网关之前,如果基站获知该无线网络网关工作不正常、工作超负荷或该无线网络网关与自身之间的接口出现故障,基站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任选一个与自身之间接口正常并且工作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接入;或从与其相连的工作正常、与自身之间接口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中选择一个工作负荷最低的无线网络网关接入。
基站接入所述无线网络网关后,如果该无线网络网关工作不正常、工作超负荷或该无线网络网关与上述基站之间的接口出现故障,则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基站经由上述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包含基站选择的迁移无线网络网关的迁移请求;核心网收到该迁移请求后,向上述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发送迁移邀请;
b.上述迁移无线网络网关收到所述迁移邀请后,建立自身与基站以及自身与核心网之间的传输链路;
c.基站经由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而不再向步骤a中最初接入的所述无线网络网关发送用户终端无线信号。
步骤b中,迁移无线网络网关通知核心网及基站完成所述链路建立的方法是:
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包含所述链路的链路参数的迁移邀请响应,核心网收到该响应后,经由所述无线网络网关向基站发送包含上述链路参数的迁移命令,使基站收到该迁移命令后,能经由上述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而不再向上述无线网络网关发送用户终端无线信号。
当迁移无线网络网关收到发自基站的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后,步骤c进一步包括:
c1.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迁移检测消息,以告知核心网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已收到发自基站的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
迁移无线网络网关还确定自身是否存储有用于管理该用户终端的内部标识,如果有,则对该标识及用户终端状态进行更新,再向核心网发送迁移完成消息;如果没有,则直接向核心网发送迁移完成消息;
c2.核心网收到上述迁移完成消息后,向所述无线网络网关发送资源释放命令;该无线网络网关收到该命令后,释放曾与核心网及基站建立的用于传输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的链路资源,并向核心网发送资源释放完成消息。
基站接入所述无线网络网关后,如果该无线网络网关工作不正常、工作超负荷或该无线网络网关与上述基站之间的接口出现故障,则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基站经由上述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包含基站选择的迁移无线网络网关的迁移请求;核心网收到该迁移请求后,向上述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发送迁移邀请;
B.上述迁移无线网络网关收到所述迁移邀请后,建立自身与基站以及自身与核心网之间的传输链路,并通知核心网及基站完成链路建立;
C.基站经由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而不再向步骤A中所述的无线网络网关发送用户终端无线信号。
步骤B中,迁移无线网络网关通知核心网及基站完成所述链路建立的方法是:
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包含所述链路的链路参数的迁移邀请响应,核心网收到该响应后,经由所述无线网络网关向基站发送包含上述链路参数的迁移命令,使基站收到该迁移命令后,能经由上述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而不再向上述无线网络网关发送用户终端无线信号。
当迁移无线网络网关收到发自基站的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后,步骤C进一步包括:
C1.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迁移检测消息,以告知核心网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已收到发自基站的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
迁移无线网络网关还确定自身是否存储有用于管理该用户终端的内部标识,如果有,则对该标识及用户终端状态进行更新,再向核心网发送迁移完成消息;如果没有,则直接向核心网发送迁移完成消息;
C2.核心网收到上述迁移完成消息后,向所述无线网络网关发送资源释放命令;该无线网络网关收到该命令后,释放曾与核心网及基站建立的用于传输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的链路资源,并向核心网发送资源释放完成消息。
所述迁移无线网络网关是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任选的一个与自身之间接口正常并且工作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或是基站从与其相连的工作正常、与自身之间接口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中选择的一个工作负荷最低的无线网络网关。
所述迁移无线网络网关是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任选的一个与自身之间接口正常并且工作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或是基站从与其相连的工作正常、与自身之间接口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中选择的一个工作负荷最低的无线网络网关。
用户终端是所述基站包含的小区中的用户终端,则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选择一个无线网络网关接入,并经由该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接收到的上述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无线信号。
基站选择所述无线网络网关接入的方法是:基站选择为所述小区设置的缺省无线网络网关接入。
基站接入所述无线网络网关之前,如果基站获知该无线网络网关工作不正常、工作超负荷或该无线网络网关与自身之间的接口出现故障,基站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任选一个与自身之间接口正常并且工作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接入;或从与其相连的工作正常、与自身之间接口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中选择一个工作负荷最低的无线网络网关接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核心网的方法,使与用户终端建立无线连接的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选择一个无线网络网关接入,并经由该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接收到的上述用户终端的无线信号,提高了用户终端接入核心网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网系统图;
图2为现有技术另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网系统图;
图3为本发明用户终端选择无线网络网关以接入核心网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无线网络网关迁移流程图;
图5为基于图4的无线网络网关迁移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核心网的方法,使与用户终端建立无线连接的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选择一个无线网络网关接入,并经由该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接收到的上述用户终端的无线信号。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人们正在对无线接入网进行演进,其中一种正在被进行理论研究的演进方式所得的无线接入网如图2所示,图2为现有技术另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网系统图,所述无线接入网系统包括多个无线网络网关(RNG)、多个Node B+。其中,RNG 201、RNG 202、RNG 203是对图1中RNC 101、RNC 102进行演进之后的功能实体,Node B+204、Node B+205则是对图1中Node B 103、Node B 104、Node B 105进行演进之后的功能实体。上述Node B+中的“+”代表该Node B+已完成了所述演进。
演进之后的RNG只能完成系统广播、寻呼、RANAP/RNSAP消息的转发等功能,而不再进行无线资源的控制及管理等操作;相对而言,演进之后的Node B+除了完成无线信号扩频、调制、编码、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互换之外,还能完成无线资源的控制及管理等功能。
可见,演进之后的Node B+比图1中未演进的Node B的功能有所增强,而演进之后的RNG的功能则比图1中未演进的RNC的功能有所减弱,这主要是为了使Node B+作为与UE最接近的节点,能够尽量完成无线资源的控制、管理等操作,进而减轻RNG的工作负荷,从而有效降低RNG的资源占用率。
图2中,RNG 201、RNG 202、RNG 203分别与CN 200通过Iu接口相连,RNG 202分别与RNG 201、RNG 203通过Iur和/或Iu接口相连,RNG 201与RNG 203之间也可以通过Iur和/或Iu接口相连;当然,各RNG之间也可能没有上述接口。
另外,图2中的Node B+与RNG之间是多对多的连接关系,Node B+与RNG之间不再存在固定的管理与连接关系,即:任何一个Node B+均可以与任何一个或多个RNG相连。在图2中,Node B+204分别与RNG 201、RNG 202、RNG 203通过Iur和/或Iu接口相连;Node B+205分别与RNG 201、RNG 202通过Iur和/或Iu接口相连。Node B+204与Node B+205之间通常有Iur接口。
针对图2所示的无线接入网络结构,现有技术中并没有UE经由该无线接入网接入CN的相关接入方法,而本发明正是基于图2所示的无线接入网络结构,公开了一种UE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CN的方法,该方法的应用原理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用户终端选择无线网络网关以接入核心网的原理图。
图3中,RNG 301、RNG 302、RNG 303分别与CN 300通过Iu接口相连,RNG 302分别与RNG 301、RNG 303通过Iur和/或Iu接口相连,RNG 301与RNG 303之间也可以通过Iur和/或Iu接口相连;当然,各RNG之间也可能没有上述接口。Node B+304分别与RNG 301、RNG 302、RNG 303通过Iur和/或Iu接口相连,当然,实际应用中Node B+304也可以与RNG 301、RNG 302、RNG 303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相连。Node B+304可以通过无线链路与UE 305、UE 306以及UE 307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进行无线通信。
当图3中的某个UE要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CN 300时,总体可以应用两种不同的接入方法:第一种接入方法是将特定Node B+固定接入某个RNG,即:设置用于Node B+接入的缺省RNG;第二种接入方法则是NodeB+将不同的UE分别接入轮流选择的不固定RNG,即:Node B+轮选RNG用以接入。
下面,以图3为基础,再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两种不同的接入方法分别进行描述。
首先,结合图3举一实施例,对所述第一种接入方法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图3中,假设UE 305要接入CN 300,那么UE 305会首先接入Node B+304,UE 305接入Node B+304的方式通常为:UE 305向Node B+304发送业务请求或以消息等形式向Node B+304回复的业务寻呼响应;Node B+304收到上述业务请求或上述响应后,为UE 305分配信道资源并将该信道的配置参数发送给UE 305;UE 305收到上述信道配置参数后,根据该信道配置参数接入Node B+304分配的上述信道。这样,UE 305就完成了接入Node B+304的相关操作。
UE 305接入Node B+304后,Node B+304要与RNG 301、RNG 302或RNG 303中的一个RNG建立传输链路,并经由该RNG将UE 305向NodeB+304发送的无线信号发送到CN 300。上述Node B+304与所述RNG建立传输链路的过程通常又称为Node B+304接入所述RNG。
这时,可以对Node B+304存储的RNG列表进行设置,将RNG列表中的RNG 301、RNG 302或RNG 303中的一个RNG设置为缺省RNG,使得Node B+304接入该缺省RNG,并将接收到的UE 305无线信号经由该缺省RNG发送给CN 300;上述UE 305无线信号通常为:UE 305向Node B+304发送的业务请求或UE 305以消息等形式向Node B+304回复的业务寻呼响应。
另外,由于UE 305回复业务寻呼响应的操作基于CN 300经由无线接入网、Node B+304向UE 305发送业务寻呼的操作,即:UE 305之所以向网络侧回复业务寻呼响应,是因为CN 300通过RNG 301、RNG 302或RNG303中的一个RNG经由Node B+304向UE 305发送了业务寻呼;所以,也可以通过对Node B+304中的RNG列表进行设置,使UE 305回复业务寻呼响应时,Node B+304将上述传输寻呼的RNG作为缺省RNG并接入该RNG,将接收到的UE 305的业务寻呼响应经由该缺省RNG发送给CN 300。
当然,除了可以在Node B+的RNG列表中设置上述缺省RNG以外,还可以应用其它方式设置上述缺省RNG,只要使接收到UE 305无线信号的Node B+能接入其对应的缺省RNG即可。
CN 300收到上述UE 305的无线信号后对该信号进行相应处理,具体的信号处理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应信号处理方法相同。
上述接入方法的前提均为无线接入网中的所述缺省RNG以及该RNG与Node B+304之间的接口工作正常,当上述缺省RNG工作不正常或该RNG与Node B+304之间的接口出现故障时,上述的接入方法则要有所变化。
上述的RNG工作不正常是指该RNG故障,如:RNG无法收、发信号或收、发信号的误码率超过了自身设置的正常范围等情况。当然,在RNG工作超负荷的情况下,也可以对上述的接入方法做一些变化。所述RNG工作超负荷是指RNG当前的资源占用率或系统占用率超过了自身设置的正常负荷门限,这里的资源通常指带宽、信道码时隙等业务资源;所述系统占用率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占有率,是指RNG中处理信令流程的CPU的使用率。
上述RNG与Node B+304之间的接口出现故障是指所述接口无法正常收、发信号,或所述接口收、发信号的误码率超过了Node B+304所设置的正常范围等情况。
RNG实时或周期性获取自身的上述资源占用率或系统占用率等工作状态值,以获知自身当前是否工作超负荷;RNG还实时或周期性获取自身收、发信号的误码率,以获知自身当前是否发生故障。当然,如果RNG由于自身硬件故障导致无法收、发信号,RNG也可以通过检测自身硬件获知该情况。当RNG获知自身工作不正常时,就向Node B+304发送相应的工作异常消息,使Node B+304能获知该情况。
Node B+304实时或周期性获取自身收、发信号的误码率,以获知自身当前是否发生故障。当然,如果Node B+304由于与所述RNG之间的接口等硬件故障导致无法收、发信号,Node B+304也可以通过检测该接口等硬件以获知该情况;同时,Node B+304也获取自身与其它RNG之间的接口状态,以获知该接口是否正常。
当应用上述方法使Node B+304获知所述缺省RNG工作不正常、工作超负荷或该RNG与Node B+304之间的接口出现故障时,Node B+304则不接入上述缺省RNG,而是接入一个不存在上述接口故障并且工作正常的RNG。接入时,Node B+304可以从所有不存在上述接口故障并且工作正常的RNG中,选择一个工作负荷最轻的RNG接入;也可以从所有不存在上述接口故障并且工作正常的RNG中任选一个RNG接入。
可见,本实施例描述的接入方法,Node B+可以顺利地接入不存在所述接口故障并且工作正常的RNG,并经由该RNG将接收到的UE无线信号发送给CN,明显提高了UE接入CN的成功率。
下面,结合图3再举一实施例,对所述第二种接入方法进行描述。
实施例二:
图3中,假设UE 305要接入CN 300,那么UE 305会首先接入Node B+304,UE 305接入Node B+304的方法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相应接入方法相同。
之后,Node B+304接入RNG 301、RNG 302或RNG 303中的某个RNG(假设接入了RNG 301),并经由该RNG将UE 305向Node B+304发送的无线信号发送到CN 300。
接着,如果UE 306又接入了Node B+304,Node B+304则接入RNG301、RNG 302或RNG 303中除RNG 301以外的另两个RNG中的一个(假设接入了RNG 302),并经由该RNG将UE 306向Node B+304发送的无线信号发送到CN 300。
随后,如果UE 307又接入了Node B+304,Node B+304则接入前两次没有接入且唯一剩余的未接入过的RNG 303,并经由RNG 303将UE 306向Node B+304发送的无线信号发送到CN 300。
可见,上述Node B+304接入RNG时始终遵循一个规律:Node B+304接入某个RNG时,以该次接入作为一个起始点,这时Node B+304认为当前接入的该RNG是自身曾接入的第一个RNG;Node B+304下一次需要接入RNG时,则从与自身相连的RNG中任选一个未曾接入过的RNG,以此类推,直到Node B+304某次要接入RNG时,发现没有自身未曾接入过的RNG可以接入时,Node B+304则确定这一轮的RNG接入操作结束,并从与自身相连的RNG中任选一个RNG接入,并将该RNG作为自身曾接入的第一个RNG,开始新一轮的RNG接入。
上述Node B+304接入RNG的方式通常称为轮选。CN 300收到上述各UE的无线信号后对该信号进行相应处理,具体的信号处理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应信号处理方法相同。
当然,如果Node B+304应用实施例一的相应方法获知其将接入的RNG工作不正常或该RNG与Node B+304之间的接口出现故障时,Node B+304则要选择一个不存在上述接口故障并且工作正常的RNG接入。
在实际应用中,每次Node B+304接入RNG时,还可以应用实施例一中的RNG工作负荷获取方法获知当前与Node B+304相连的所有RNG的工作负荷,从这些RNG中选择一个工作负荷最低的RNG接入,或在上述轮选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这些RNG中选择一个工作负荷最低的RNG接入,并经由该RNG将UE向Node B+304发送的无线信号发送到CN 300。
CN 300收到上述UE的无线信号后对该信号进行相应处理,具体的信号处理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应信号处理方法相同。
当然,如果Node B+304应用实施例一的相应方法获知其将接入的RNG工作不正常、工作超负荷或该RNG与Node B+304之间的接口出现故障时,Node B+304则要从与自身相连的不存在上述接口故障并且工作正常的RNG中任选一个RNG接入,或选择一个与自身相连的不存在上述接口故障并且工作正常、同时还具有最低工作负荷的RNG接入。
当应用上述两个实施例完成UE经由Node B+、RNG接入CN的操作后,如果Node B+应用实施例一的相应方法获知其已经接入的RNG工作不正常、工作超负荷或该RNG与Node B+之间的接口出现故障,导致当前该RNG不利于通信时,Node B+则要进行RNG迁移,以将当前不利于通信的RNG替换为一个相对有利于通信的RNG。具体的RNG迁移流程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无线网络网关迁移流程图,该流程图中的原RNG代表Node B+当前已经接入的RNG;新RNG则代表Node B+用于替换原RNG的RNG。
图4所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与UE建立连接的Node B+如果获知其接入的原RNG工作不正常、工作超负荷或该RNG与Node B+之间的接口出现故障,则从与自身相连的RNG中选择一个不存在上述接口故障并且工作正常的RNG,或从与自身相连的不存在上述接口故障并且工作正常的RNG中选择一个工作负荷最低的RNG,作为要进行迁移的新RNG,并将新RNG标识插入迁移请求中,再将插入新RNG标识的迁移请求发送给原RNG。
步骤402:原RNG收到上述迁移请求后,将该迁移请求发送给CN。
步骤403:CN收到发自原RNG的迁移请求后,以消息等形式向新RNG发送迁移邀请,该邀请中包含CN与新RNG之间将要新建链路的带宽、服务质量(QoS)等链路参数。
步骤404:新RNG收到上述迁移邀请后,为CN分配与迁移邀请包含的链路参数相对应的传输资源,建立与CN之间的传输链路。
新RNG还根据迁移邀请包含的链路参数为Node B+分配传输资源,并向Node B+发送链路建立请求,Node B+收到该请求后,建立与新RNG之间的传输链路。新RNG为Node B+分配的所述传输资源通常与新RNG为CN分配的所述传输资源具有相同的带宽及QoS等配置。
经过本步骤的相应操作后,新RNG就与Node B+及CN建立了传输链路,但还没有开始进行信号收、发操作。
步骤405:新RNG与Node B+及CN建立传输链路后,向CN发送迁移邀请响应,告知CN用于进行RNG迁移的新传输链路已经建立完毕。该迁移邀请响应包含新RNG与Node B+及CN间建立的传输链路的相关链路参数。
步骤406:CN收到上述迁移邀请响应后,以消息等形式向原RNG发送迁移命令,该命令包含新RNG与Node B+及CN间建立的传输链路的相关链路参数。
步骤407:原RNG收到上述迁移命令后,将该命令发送给Node B+,Node B+收到该命令后,就根据自身与新RNG之间的链路参数向新RNG发送UE无线信号,而不再向原RNG发送UE无线信号。
由于步骤407中,Node B+直接向新RNG发送UE无线信号,所以新RNG有可能因没做好准备而在接收信号时产生数据损失。因此,可以在进行步骤407后立刻进行步骤408:原RNG向新RNG发送迁移执行消息,告知新RNG原RNG将向新RNG发送发送UE无线信号,使新RNG在收到该迁移执行消息时能做好接收信号的准备。
当然,进行步骤408的基础是原RNG与新RNG之间存在通信接口,如:Iur接口;如果上述接口不存在,则无法进行步骤408,而直接由步骤407进入步骤409。
步骤409:新RNG收到发自Node B+的UE无线信号后,向CN发送迁移检测消息,告知CN新RNG已经收到发自Node B+的UE无线信号。
步骤410:新RNG收到发自Node B+的UE无线信号后,有可能要进行UE内部标识更新及UE状态更新。
总体而言,新RNG通过与Node B+进行通信交互,确定UE内部标识及UE状态是由原RNG储存并管理还是由Node B+储存并管理,如果是由Node B+储存UE的内部标识并管理UE状态,新RNG与Node B+则均无须对UE的内部标识及UE状态进行更新;如果是由原RNG储存UE的内部标识并管理UE状态,新RNG则需对自身存储的UE内部标识及管理的UE状态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UE内部标识及UE状态告知Node B+。
新RNG与Node B+进行的所述通信交互操作通常为:新RNG向NodeB+发送更新问询,如果UE内部标识及UE状态是由Node B+储存并管理,Node B+则向新RNG返回肯定的问询响应,使新RNG获知UE内部标识及UE状态由Node B+储存并管理;否则,Node B+向新RNG返回否定的问询响应,使新RNG获知UE内部标识及UE状态不由Node B+储存并管理。
具体而言,在进行正常通信时,Node B+或原RNG中的一个功能实体会对UE的通信状态进行管理,这里说的状态通常指与UE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有关的通信链路状态。为了管理方便,该功能实体会在自身为UE分配一个内部标识,并在后续的UE状态管理操作中应用该内部标识识别UE。
因此,如果是由原RNG对UE的通信状态进行管理,那么在Node B+不再接入原RNG而是接入新RNG后,新RNG就要在自身为UE分配一个新的内部标识,并在后续的UE状态管理操作中应用该内部标识识别UE,这使得新RNG要进行内部标识更新及UE的状态更新,同时,新RNG还要将更新后的UE内部标识及UE状态发送给Node B+,使Node B+获知更新后的UE内部标识及UE状态,以据此进行后续的相关通信操作。
而如果是由Node B+对UE的通信状态进行管理,那么在Node B+不再接入原RNG而是接入新RNG后,Node B+与UE之间的管理关系并没有变化,则Node B+为UE分配的内部标识也无须变化,所以Node B+及新RNG均无须进行内部标识更新及UE的状态更新,因而不用进行步骤410的操作。
步骤411:如果不进行步骤410的操作,新RNG则在向CN发送迁移检测消息后,再向CN发送迁移完成消息;如果进行步骤410的操作,新RNG则在步骤410完成后向CN发送迁移完成消息。
步骤412:CN收到上述迁移完成消息后,向原RNG发送资源释放命令。
步骤413:原RNG收到上述资源释放命令后,释放曾与CN及Node B+建立的用于传输所述UE无线信号的链路资源。
步骤414:原RNG释放上述链路资源后,向CN发送资源释放完成消息,告知CN上述链路资源已经释放。
至此,所述RNG迁移流程结束,Node B+不再经由原RNG向CN发送UE无线信号,而是经由新RNG向CN发送UE无线信号。
将图4所述流程与所述无线接入网络结构相结合,则如图5所示,图5为基于图4的无线网络网关迁移原理图。其中,原RNG 501、新RNG 502分别与CN 500通过Iu接口相连,原RNG 501、新RNG 502之间通过Iur和/或Iu接口相连;当然,各RNG之间也可能没有上述接口。Node B+ 503分别与原RNG 501、新RNG 502通过Iur和/或Iu接口相连,Node B+ 503可以通过无线链路与UE 504进行无线通信。
当Node B+ 503接入原RNG 501,并通过原RNG 501向CN 500发送UE 504的无线信号时,如果Node B+ 503获知原RNG 501工作不正常、工作超负荷或原RNG 501与Node B+ 503之间的接口出现故障,Node B+ 503则发起RNG迁移流程。
在上述RNG迁移流程中,新RNG 502建立与CN 500及Node B+ 503之间的传输链路,而原RNG 501则释放曾与CN 500及Node B+ 503建立的用于传输UE 504的无线信号的链路资源;Node B+ 503不再经由原RNG 501向CN 500发送UE 504无线信号,而是经由新RNG 502向CN 500发送UE504的无线信号。
当然,在图4、图5中,当Node B+获知自身已经接入的RNG工作超负荷时,也可以不进行所述RNG迁移流程,而是继续与该RNG保持连接,正常进行后续的通信操作。
可见,本实施例描述的接入方法,Node B+可以灵活地接入不存在所述接口故障并且工作正常的RNG,并经由该RNG将接收到的UE无线信号发送给CN,明显提高了UE接入CN的成功率。
上述两个实施例描述的所述接入方法,主要是针对Node B+选择接入RNG时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每个Node B+细化为该Node B+包含的各个小区;并针对小区为接入该小区的UE选择RNG接入,这种接入方法通常称为:小区接入RNG。具体的小区接入RNG的方法,与上述两个实施例描述的Node B+接入RNG的方法原理相同,只是为小区选择RNG接入的功能实体实际上是Node B+,该Node B+应用各小区包含的不同小区标识等识别号以区分不同小区,并针对小区选择RNG接入,而不再针对整个Node B+选择RNG接入。
由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核心网的方法,明显提高了用户终端接入核心网的成功率,进一步还能均衡接入网负载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过程及方法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核心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与用户终端建立无线连接的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选择一个无线网络网关接入,并经由该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接收到的上述用户终端的无线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选择所述无线网络网关接入的方法是:基站选择自身设置的缺省无线网络网关接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基站通过与所述用户终端的无线连接接收到该用户终端发送的寻呼响应,则基站选择所述无线网络网关接入的方法是:基站接入曾通过自身向上述用户终端发送寻呼的无线网络网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选择所述无线网络网关接入的方法是:
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任选一个工作正常并且与自身之间的接口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接入;或从与其相连的工作正常并且与自身之间的接口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中选择一个工作负荷最低的无线网络网关接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选择所述无线网络网关接入的方法是:
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轮选一个工作正常且与自身之间的接口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接入。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接入所述无线网络网关之前,如果基站获知该无线网络网关工作不正常、工作超负荷或该无线网络网关与自身之间的接口出现故障,基站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任选一个与自身之间接口正常并且工作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接入;或从与其相连的工作正常、与自身之间接口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中选择一个工作负荷最低的无线网络网关接入。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接入所述无线网络网关后,如果该无线网络网关工作不正常、工作超负荷或该无线网络网关与上述基站之间的接口出现故障,则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基站经由上述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包含基站选择的迁移无线网络网关的迁移请求;核心网收到该迁移请求后,向上述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发送迁移邀请;
b.上述迁移无线网络网关收到所述迁移邀请后,建立自身与基站以及自身与核心网之间的传输链路;
c.基站经由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而不再向步骤a中最初接入的所述无线网络网关发送用户终端无线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迁移无线网络网关通知核心网及基站完成所述链路建立的方法是:
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包含所述链路的链路参数的迁移邀请响应,核心网收到该响应后,经由所述无线网络网关向基站发送包含上述链路参数的迁移命令,使基站收到该迁移命令后,能经由上述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而不再向上述无线网络网关发送用户终端无线信号。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迁移无线网络网关收到发自基站的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后,步骤c进一步包括:
c1.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迁移检测消息,以告知核心网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已收到发自基站的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
迁移无线网络网关还确定自身是否存储有用于管理该用户终端的内部标识,如果有,则对该标识及用户终端状态进行更新,再向核心网发送迁移完成消息;如果没有,则直接向核心网发送迁移完成消息;
c2.核心网收到上述迁移完成消息后,向所述无线网络网关发送资源释放命令;该无线网络网关收到该命令后,释放曾与核心网及基站建立的用于传输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的链路资源,并向核心网发送资源释放完成消息。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接入所述无线网络网关后,如果该无线网络网关工作不正常、工作超负荷或该无线网络网关与上述基站之间的接口出现故障,则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基站经由上述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包含基站选择的迁移无线网络网关的迁移请求;核心网收到该迁移请求后,向上述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发送迁移邀请;
B.上述迁移无线网络网关收到所述迁移邀请后,建立自身与基站以及自身与核心网之间的传输链路,并通知核心网及基站完成链路建立;
C.基站经由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而不再向步骤A中所述的无线网络网关发送用户终端无线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迁移无线网络网关通知核心网及基站完成所述链路建立的方法是:
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包含所述链路的链路参数的迁移邀请响应,核心网收到该响应后,经由所述无线网络网关向基站发送包含上述链路参数的迁移命令,使基站收到该迁移命令后,能经由上述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而不再向上述无线网络网关发送用户终端无线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迁移无线网络网关收到发自基站的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后,步骤C进一步包括:
C1.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迁移检测消息,以告知核心网迁移无线网络网关已收到发自基站的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
迁移无线网络网关还确定自身是否存储有用于管理该用户终端的内部标识,如果有,则对该标识及用户终端状态进行更新,再向核心网发送迁移完成消息;如果没有,则直接向核心网发送迁移完成消息;
C2.核心网收到上述迁移完成消息后,向所述无线网络网关发送资源释放命令;该无线网络网关收到该命令后,释放曾与核心网及基站建立的用于传输所述用户终端无线信号的链路资源,并向核心网发送资源释放完成消息。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迁移无线网络网关是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任选的一个与自身之间接口正常并且工作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或是基站从与其相连的工作正常、与自身之间接口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中选择的一个工作负荷最低的无线网络网关。
14、如权利要求8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迁移无线网络网关是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任选的一个与自身之间接口正常并且工作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或是基站从与其相连的工作正常、与自身之间接口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中选择的一个工作负荷最低的无线网络网关。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终端是所述基站包含的小区中的用户终端,则基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选择一个无线网络网关接入,并经由该无线网络网关向核心网发送接收到的上述小区中用户终端的无线信号。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选择所述无线网络网关接入的方法是:基站选择为所述小区设置的缺省无线网络网关接入。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接入所述无线网络网关之前,如果基站获知该无线网络网关工作不正常、工作超负荷或该无线网络网关与自身之间的接口出现故障,基站则从与其相连的无线网络网关中任选一个与自身之间接口正常并且工作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接入;或从与其相连的工作正常、与自身之间接口正常的无线网络网关中选择一个工作负荷最低的无线网络网关接入。
CNB2004101026999A 2004-12-27 2004-12-27 一种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核心网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601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1026999A CN100366012C (zh) 2004-12-27 2004-12-27 一种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核心网的方法
PCT/CN2005/002326 WO2006069531A1 (fr) 2004-12-27 2005-12-27 Procede permettant a un terminal utilisateur d'acceder a un reseau central via un reseau a acces sans fi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1026999A CN100366012C (zh) 2004-12-27 2004-12-27 一种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核心网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8078A true CN1798078A (zh) 2006-07-05
CN100366012C CN100366012C (zh) 2008-01-30

Family

ID=36614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10269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6012C (zh) 2004-12-27 2004-12-27 一种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核心网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66012C (zh)
WO (1) WO200606953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3145A (zh) * 2007-10-31 2010-09-22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建立连接时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重新选择的系统和方法
CN102484829A (zh) * 2009-07-06 2012-05-30 英特尔公司 网关关联技术
CN105472601A (zh) * 2008-04-28 2016-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标识信息的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95258B2 (ja) * 2001-04-03 2008-06-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関門交換機選択サーバ及び関門交換機選択方法
US20020187790A1 (en) * 2001-06-12 2002-12-12 Dimitrios Papadimitriou Non-dedicated access node and switch connection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219371C (zh) * 2002-04-30 2005-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高速分组数据传输的无线接入网
US20030216140A1 (en) * 2002-05-17 2003-11-20 Georg Chambert Univers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access points of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3145A (zh) * 2007-10-31 2010-09-22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建立连接时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重新选择的系统和方法
CN101843145B (zh) * 2007-10-31 2013-07-17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建立连接时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重新选择的系统和方法
CN105472601A (zh) * 2008-04-28 2016-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标识信息的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5472601B (zh) * 2008-04-28 2019-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标识信息的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2484829A (zh) * 2009-07-06 2012-05-30 英特尔公司 网关关联技术
US8913586B2 (en) 2009-07-06 2014-12-16 Intel Corporation Gateway association
CN102484829B (zh) * 2009-07-06 2016-10-05 英特尔公司 网关关联技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6069531A1 (fr) 2006-07-06
CN100366012C (zh) 2008-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343C (zh) 电信交换局间的拥塞控制
CN1129340C (zh) 标识符提供方法
CN1191735C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不同节点之间切换的方法
CN1518255A (zh) 解决处于rrc连接模式ue移动的方法
CN101064962A (zh) 无线基站、控制其操作的方法及使用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
CN1947378A (zh) 分布式网络中的自适应信标周期
CN1930798A (zh) 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的移动用户台的服务流管理方法
CN1551675A (zh) 在移动无线系统中建立连接的方法
CN101064864A (zh) 一种mbms业务中计数及其接入控制方法
CN1859791A (zh)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实现切换的方法和系统及其基站
CN1622678A (zh) 在处于不同小区中的用户终端之间建立点到点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76176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分配用户设备业务资源的方法
CN1968501A (zh) 一种核心网感知用户端接入类型的方法及系统
CN1809218A (zh) 移动终端上报和更新存储配置参数信息的方法
CN101039263A (zh) 核心网节点过载的处理方法及移动交换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723731A (zh) 无线接入网络控制方法和无线接入网络
CN1571532A (zh) 多媒体广播与组播业务中点到点和点到多点转换方法
CN1859785A (zh) 位置更新及用户归属的移动交换中心切换方法
CN1787452A (zh) 一种网元管理系统之间传递网管配置信息的方法
CN1926905A (zh) 在具有双重传送模式的移动无线系统中控制传输资源
CN1835628A (zh) 一种用户终端接入无线网络网关的方法
CN1794878A (zh) 对移动终端状态转换过程中的非接入层信令的处理方法
CN1823541A (zh) 通信系统、通信单元和其中的能力节省方法
CN1798078A (zh) 一种用户终端经由无线接入网接入核心网的方法
CN1859599A (zh) 一种带宽管理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21

Address after: 518000 Baoan District Xin'an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No. 625, No. 625, Nuo platinum Plaz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HANGG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21

Address after: 075000 No.1 Renmin Road, Zhuolu Town, Zhuolu County, Zhangjiakou City, Hebei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Ma Zhaoping

Patentee after: Lin Xiangcheng

Co-patentee after: Li Chungang

Co-patentee after: Huang Yuling

Address before: 518000 Baoan District Xin'an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No. 625, No. 625, Nuo platinum Plaza,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HANGG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4

Address after: 225700 plant a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2nd floor, No.2 factory building, X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JieChua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075000 No.1 Renmin Road, Zhuolu Town, Zhuolu County, Zhangjiakou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n Xiangcheng

Patentee before: Ma Zhaoping

Patentee before: Li Chungang

Patentee before: Huang Yul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30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