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1996001205A1 - Transmission a variation continue pour bicyclette - Google Patents

Transmission a variation continue pour bicyclett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1996001205A1
WO1996001205A1 PCT/CN1995/000057 CN9500057W WO9601205A1 WO 1996001205 A1 WO1996001205 A1 WO 1996001205A1 CN 9500057 W CN9500057 W CN 9500057W WO 9601205 A1 WO9601205 A1 WO 9601205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n
disc
disk
regulating device
shaf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1995/00005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Rrongsheng Xu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eader Industry And Commerce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eader Industry And Commerce Ltd. Co.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eader Industry And Commerce Ltd. Co.
Priority to AU2878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AU2878795A/en
Publication of WO1996001205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1996001205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8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eccentrically- mounted or elliptically-shaped driving or driven wheel; with expansible driving or driven wh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Description

自行车自动无级调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调速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的适 于同步齿轮、链轮及其佘各型传动带的自动无鈒调速装置。
技术背景
本发明以前相关的技术是本发明人 1991年 9月向中囯专利局提 出的名称 为 : " 桥式自动无级调速糸统" 的专利申请( 申请号 91109559. 4) ,该糸统是一种随负荷和阻力全自动无鈒变速装置,使用 范围仅限于同步齿型及链轮传动, 当负载和阻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主动盘、从动盘各自成单轨,不能形成重负荷平衡支撑,结枸受力不够 平衡,影响离合啮合;此外,由于主、从动盘轨道呈圆孤状,数組行星轮 总成在主、从动盘轨道中,沿径向同步收缩或放大时,行星齿轮会发生 位移搓动,与传动带啮合会出现干涉和跳位,产生不正常噪声,加速行 驶时有怠速和滞后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自动无级调速装置, 它能够克服 上述各种缺陷, 也即它适于同步齿型、链轮及其余各种带传动,结构受 力平衡, 并且行星轮在主、从动盘轨道中可平滑地沿径向收缩或放大, 另外本发明的装置还可手动调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行车自动无级调速装置,包 括: 踏拐,与踏拐相连接的中轴,传动带,拨链器以及一个其中设有行 星轮糸的传动盘糸, 一个连接于主动盘和从动盘之间, 并可与所述传 动盘糸同步或相对运动的以预定的扭矩自动调节速比的自动恒调装 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传动盘糸由至少一个主动盘和至少一个从动盘組成; 所述行星轮糸至少由三个行星单向离合器构成,每一个行星单向 离合器由滚轮支承在所述传动盘糸中;
主动盘和从动盘上至少分别设有三条轨道槽,'所述槽沿从内向外 相对径向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 轨道槽的形状呈直线状或曲线状, 其横截面呈平行直线状、中凹 状、 中凸状、工字状、梯形状;主、从动盘之轨道槽角度方向相反,轨道 槽的形状相同或相异。当需采用牙嵌手动离合控制机枸来驱使主、从动 盘的接合或分离时,主、从动盘应在上述基本形状结构基础上,在其轮 缘加工若千棘齿。
所述的行星单向离合器由行星轮, 与其两端面的圆形台阶孔作动 配合连接的左、 右铰链盘,铰接在左、右铰链盘上并保 行星轮只能单 向传递担矩的超越销,支承超越销的弹簧,与左、右铰链盘内腔相配合 的扁轴, 装在扁轴上位于左、右铰链盘外侧并与主、从动盘轨道槽形状 相吻合的滚轮, 承托主动盘滚轮的左、右腰形滚块和装在扁轴中心孔 中的螺钉和防震弹簧組成。
所述的可调扭矩的自动恒调装置由套筒,装在其两端的轴承,装在 其内腔的中轴,从左到右依次装在中轴上的左踏拐、螺帽、垫圈、左托 圈、调整弹簧座、扭簧、轴用档圈、托圈、从动盘弹簧座、主动盘防滑锥 座、昉滑锥圈、调整螺圈和右踏拐組成。
所述的分别与支架和主、从动盘相连接并可驱使主、从动盘结合或 分离的手动离合机构, 包括手动中轴变速器机构和牙嵌式手动离合机 构两种形式,两种形式的机构可实现主、从动盘的结合和分离,从而在 保 自行车具有自动无鈒调速的功能的基础上, 还可实现定速、定比 传动。
附图概述
月的具体结构和实施例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 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 二实施例的装置在自行车上的安装示意 图,展示了该装置既可以与带普通后飞轮的自行车配用,又可与帶各种 内、外变速器的自行车配用;
图 2为根据本发明第三、 四实施例的装置在自行车上的安装示意 图,展示了该装置既可与带普通后飞轮的自行车配用,又可与帶各种 内、外变速器的自行车配用;
图 3为没有手动离合机构的本发明装置在自行车上的安装示意 图;
图 4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粗实线代表最大极限速度,细 双点划线代表最小极限速度;
图 5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 6为与图 5相似的视图,但其中没有手动离合机构;
图 7为沿图 5中 A— A线的剖面图,其中 15为行星单向离合器的 行星轮,粗实线表示处于最大工作速度的位置,双点划线表示处于最小 工作速度的位置;
图 8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 9为与图 8相似的枧图,但其中没有手动离合机构;
图 10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 11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 12为图 5、图 8、图 10、图 11的右侧視图;
图 13为沿图 8中 A— A线的剖面图,其中 15表示行星单向离合 器的行星轮,粗实线表示行星轮处于最大工作速度时的位置,双点划线 表示处于最小工作速度的位置;
图 14为图 5、图 8中 B部的放大图,该图主要表达了第一、第二实 施例所采用的手动中轴变速器机构的局部结构;
图 15为本发明第一、三、四实施例中行星单向离合器的结构示意 图;
图 16为图 15的右侧视图;
图 17为沿图 12中 A— A线的重合剖面图;
图 18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之行星单向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 19为沿图 16中 B—B线的剖面图,该图主要表达了左、右腰形 滚块与滚轮间的装配关糸;
图 20为本发明第一、二、三、四实施例通用的右从动盘与右从动盘 弹簧座的装配图;
图 21为图 20的左侧视图;
图 22为本发明第一、二、三、四实施例通用的右主动盘与主动盘防 滑锥座的装配图;
图 23为图 22的左侧视图;
图 24— 25表达了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用行星轮为单列、 多列链 轮的结构; 图 26— 27表达了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用行星 '轮为各种齿形的窄 列、宽列行星轮的结构;
图 28_29表达了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用的行星轮为单列、多列 R 槽形的行星轮的结枸;
图 30 -31表达了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用的行星轮为传动面是窄 列、宽列凸 R的行星轮结构;
图 32— 33表达了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行星轮为单列、 多 列三角皮带槽形的行星轮结构;
图 34— 35表达了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行星轮为窄列、 宽 列平皮帶槽形的行星轮结枸;
图 36为本发明第三、第四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手动离合机枸为牙嵌 式手动离合机构的具体结枸;
图 37为沿图 36中 A—A的阶梯剖视图。
图中:1为左踏拐, 2为拐销,3为中轴,4、35为螺帽,5为垫圈,6为 左托圈, 7为钢球, 8为左轴承座, 9、16、23、27、50、58、69、70、71、72、 76、95为螺钉,10为调整簧座, 11为套筒,12为扭簧,13为左装饰环, 14为左从动盘, 15为行星轮, 17为连接盘, 18为右轴承座, 19为钢 球, 20为左铰链盘, 21为从动盘滚轮,22为防震弹簧, 24为扁轴, 25 为超越销, 26为右装饰环, 28为右从动盘, 29为右主动盘, 30为托圈, 31为从动盘弹簧座, 32为主动盘防滑锥座, 33为防滑锥圈, 34为轴用 档圈, 35为调整螺圈, 36为右踏拐, 37为左腰形滚块,38为右腰形滚 块, 39为右铰链盘, 40为主动盘滚轮,41为右从动盘垫圈, 42为右从动 盘滚轮,43为压簧,44为左从动盘垫圈,45为左主动盘垫圈,46为左主 动盘滚轮, 47为内托圈, 48为槽形滚轮, 49为槽轮拨圏, 51为防滑棘 块, 52为柱型棘爪, 53为定位螺钉, 54为左从动盘垫圈, 55为钢丝 绳, 56为中轴离合器,57为三角架, 59为支承板, 60为保护罩板, 61 为拨链器手柄, 62为传动帶, 63为拨柱,64为拨链器, 65为防滑棘块, 66为连接板, 67为铆 4丁, 72为铆 4丁, 68为主动盘连接板, 73为左主动 盘, 74为抱箍,75为牙嵌式手动离合机构, 77为扭簧轴, 78为支架,79 为左端面齿轮, 80为从动盘棘轮,81为右支承板, 82为扭簧,83为拨 柱, 84为槽形架, 85为拨动环圈, 86为主动盘棘轮,87为右端面牙轮, 88为销轴,89为轴套,90为套环,91为端面离合牙轮, 92为拉板,93为 定位轴,94为左支承板, 96为拉板,100为弹簧座, 102为凹型定位板, 103为弹簧,104为钢球。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主要由图 1、 图 3— 7、 图 12、 图 14、图 15— 17、图 20—35给出。参见图 1、图 5,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多功 能自动无级调速装置, 包括左右踏拐 1、36,与踏拐 1、36相连接的中轴 3,传动带 62和拨链器 64,其关键在于一个传动盘糸,该盘糸由左、右 从动盘 14、28和右主动盘 29枸成;一个行星轮糸,该轮糸至少由三个 行星单向离合器枸成, 并通过滚轮 21、42、40支承在左、右从动盘 14、 28之间;一个连接于主动盘 29和从动盘 14、28之间,并可与所述传动 盘糸同步或相对运动的以预定的扭矩自动调节速比的可调扭矩的自动 恒调装置,一个与三角架 67相联接,并可驱使主、从动盘结合或分离的 中轴离合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主、从动盘 29、14、28上设有与盘中心线成 一角度的轨道槽,其形状呈直线状,其横截面呈平行直线状,并且轨道 槽的角度方向相反。
参见图 15—17,本实施例的行星单向离合器由行星轮 15,与其两 端面的圆形台阶孔作动配合联接的左、右铰链盘 20、39,铰接在左、右 铰链盘上并保 ¾行星轮 15只能单向传递扭矩的超越销 25,支承超越 销的弹簧 43,与左、右铰链盘 20、39内腔配合的扁轴 24,装在扁轴上位 于左、右铰链盘外侧的并与主、从动盘 29、14、28的轨道槽相吻合的滚 轮 40、 21、42,承托主动盘滚轮 40的腰形滚块 37、38和装在扁轴 24中 心螺孔中的螺钉 23、昉震弹簧 22組成。
行星轮 15内孔圆柱面上加工有若干单向棘齿。左铰链盘 20、右铰 链盘 39中部均加工有圆形凸台,凸台中加工有与扁轴相同形状的孔。 两盘形状相同方向相反,两盘结合处加工有四个孔,孔中装有弹簧。左 铰链盘 20、右铰链盘 39相对位置上加工有四个孔,超越销 25两端圆 弧头部圆柱台分别套入两盘孔中形成铰链结枸,行星轮单向离合器顺 时针方向旋转时,行星轮受力方向相反,超越销 25在弹簧 43的推力作 用下卡入行星轮 25内孔单向棘齿中,驱动传动带带动后飞轮运转,反 之行星轮 15压下超越销 25的同时也压下弹簧 43、与超越销 25分离, 空转。
通过螺钉 23压紧在扁轴 24上的左从动盘垫圈 54、左铰鲢盘 20、 右铰链盘 39、左从动盘垫圈 41、左腰型滚块 37、右腰型滚块 38的同时 也压紧减震弹簧 22, 用减震弹簧 22昉运转后的松动。 左从动盘垫圈 54、 右从动盘垫圈 41约厚于左从动盘滚轮 21和右从动盘滚轮 42,所 以左从动盘滚轮 21和右从动盘滚轮 41在变速时, 既能在从动盘轨道 中滚动,又能围绕垫圈旋转。
参见图 19, 本实施例中,左腰形滚块 37,右腰形滚块 38对应对称 冷沖加工有圆柱形凸台,滚轮 40在凸台上滚动。符号 X表示点焊处,也 可用螺钉连接。 左右腰形滚块宽于主动盘 29轨道,保 滚轮 40在主 动盘 29轨道中滚动。
参见图 5,本实施例的可调扭矩的自动恒调装置,由套筒 11,装在 其两端的轴承,装在其内腔的中轴 3,从左至右依次装在中轴 3上的左 踏拐 1、螺帽 4、垫圈 5、左托圈 6、调整弹簧座 10、扭簧 12、轴用档圈 34、 托圈 30、从动盘弹簧座 31、主动盘防滑锥座 32、防滑锥圏 33、调整螺圈 35、右踏拐 36組成。其中:轴承由左托圏 6、钢球 7、左轴承座 8和托圈 30、钢球 19、右轴承座 18組成。
右轴承座 18小台阶固定在三角架 62套筒 11右端处,左轴承座 8 小台阶固定在套筒 11左端处。 中轴 3上内台阶处装有轴用档圈 34,轴 用档圈 34内台阶托住托托圈 30、 外台阶左端面紧靠托圈 30右端面, 托圈 30左端面与右轴承座 18弹道间装有钢球 19若干。左托圈 6与左 轴承座 8弹道之间装有若干个钢球 7。 螺帽 4,垫圈 5通过中轴上的螺 紋调整装置与套筒 11的轴向间隙。
脚踏拐 36通过拐销 2与中轴 3紧连,同时通过昉滑锥座 33、调整 螺圈 35与主动盘防滑座 32从而与主动盘 29紧连。
中轴 3上扭簧 12左端插入从动盘弹簧座 31, 左端插入与中轴 3 螺紋相连的并用紧定螺钉 9固定在中轴 3直槽中的调整弹簧座 10上。 松开调整螺圈 35依据其上的刻度指示, 向右掀动踏拐 36、扭簧 12扭 矩增大,向左掀动扭矩減小。 结合本人脚踏力大小自我量力逸定,逸定 后锁紧调整螺圈 35,所选定的扭簧的初工作扭矩就是变速的初力度。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盘糸的枸成及与可调扭矩自动恒调装置的有 关零件的联接关糸为:
连接盘 17右端通过点焊焊在右从动盘 28左侧心部上,左端通过 螺钉 16与左从动盘 14紧连。左装饰环 13卡紧在左从动盘 14轮缘上。 右装饰环 26左端卡入右从动盘 28轮缘左侧处,右端通过螺钉 27与 主动盘 29紧连。右从动盘弹簧座 31左侧台阶处加工有六等分梅花 瓣,凸出部分套入右从动盘 28心部梅花瓣凹陷处点焊紧固如图 20,21 所示,主动盘昉滑座 32左侧台阶处也加工有六等分梅花瓣,凸出部分 套入主动盘 29心部梅花瓣凹陷处点焊紧固,如图 2223所示。 以上 结构組合后左右从动盘及从动盘弹簧座 31既能围绕托圏 30顺、逆时 针方向旋转,又能随主动盘 29,主动盘防滑座 32顺 逆时针方向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可驱使主、从动盘结合或分离的作为手动离合器 机构的中轴离合机构参见图 5, 图 12和图 14,该机构由固定在三角架 57上的中轴离合 · 56,通过螺钉 58、59与之连接的保护罩板 60,与保 护罩板 60联接的槽形拨圈 49,卡在槽形拨圈 49槽中的槽形滚轮 48, 通过螺钉 53与槽形滚轮 48联为一体的柱形棘爪 52,位于主动盘 29, 右从动盘 28间的防滑棘块 51 , 65,以及驱动中轴离合器 56沿水平方 向左右移动的钢丝绳 55組成。拉动钢丝绳 55、操纵中轴离合器水平轴 向左右移动帶动保护罩板 60、槽形拨圈 49、槽形滚轮 48、柱形棘爪 52 左右水平方向移动,当自动变速到某一所需位置作定比传动时,向左移 动柱形棘爪 52使之与防滑棘块 51、 65的棘齿啮合,主、从动盘结合成 一体,从动盘只能随主动盘公转,不能随负荷大小自转,于是失去自动 调速劝能。 向右移动柱形蛛爪 52与防滑棘轮 51、 65分离和脱开,这 时从动盘不但能随主动盘公转,而且能根据负荷大小自转,于是恢复自 动调速劝能。当然,根据不同的需要, 可以不装设手动离合器机构,如 图 3,图 6所示。
参见图 24— 35,本发明的行星轮 15的轮缘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如 各种齿形、平皮帶槽、三角皮带槽形、 R槽形、凸 R形等,以适应多方面 的传动要求,当传动扭矩和负荷大于单組带传递时,可采用多組带传 递,在使用不含齿形的传动带时,应充分考虑传动带与行星轮外缘的包 容面,选用宽列或多列行星轮,以增宽或增加多组传动带来克服传递负 荷之不足。
按照上述組装而成的自行车自动无鈒调速装置, 其工作原理如下 述:
1.踏拐通过拐销与中轴紧连, 同时通过防滑锥圈、主动盘上的防 滑锥座、调整螺團与主动盘紧连,于是通过脚蹬可驱动主动盘,主动盘 带动行星单向离合器驱动传动带,传动帶帶动后轮运转;
2.从动盘随主动盘、 中轴公转的同时,还可随负荷大小围绕主动 盘、中轴作顺、逆时针方向自转;
3.数组行星单向离合器通过滚轮, 同时在两个以上从动盘或两个 以上主动盘轨道中形成平衡支撑;
4.当主、从动盘处于分离状态时,装置处于自动变速状态,脚踏力 在克服传带传动来后轮上骑行过程中所发生的负载和阻力过程中有三 种情况产生:
A.当负荷大于担簧 12的初工作扭矩( 即变速初力度),以及装饰 卡环在压簧作用下与右从动盘产生的靜摩檫力时,从动 1帶动多组行 星单向离合器同步沿主动盘轨道径向收缩,由大到小改变径比,直至減 小到最小位置。
B.当负荷小于扭簧 12的工作扭矩时,从动盘 '在扭簧的扭矩作用 下带动多組行星轮单向离合器同步沿主、 从动盘轨道径向由小放大, 径比 就增大,直至最大位置即最大径比。
C.当负荷等于扭簧 12某一工作扭矩时,从动盘和数組行星轮单 向离合器同步停留在某一位置上,作定比传动。
5.主、从动盘轨道轮廓线呈光滑连接线段,滚轮滚动时呈无鈒滚 动 5
6 - 行星轮单向离合器顺时针旋转时可驱动传动帶帶动后飞轮运 转,逆时针旋转时,行星轮与超越销分离、空转,自动补偿节距差,并避 免相互间自镇。
7.主动盘上的防滑锥座外斜面上加工有若干棘齿, 固定在踏拐上 的昉滑锥圈内斜面上加工有相同棘齿,掀动拐柄带动中轴在调整螺圈 刻度所示下, ^扭簧调至所需工作扭矩,用调整螺圈固定镇紧,以适应 不同体力型人的自我量力逸择。
8 .通过中轴离合机枸驱使主、 从动盘结合和分离, 从而实现定 比、定速传动或自动无级调速的目的。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较, 除传动盘糸由第一实 施例的一块主动盘增至两块主动盘和左、右轴承座之结构略有变动外, 其佘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第一实施例完成相同,以下就参见图 8、图 9 ,图 13对第二实施例区別于第一实施例的部分作一扼要描述。 即:
用三块连接板 66通过螺钉将左从动盘 14、 右从动盘 28紧连,连 接板 66用铆钉 67与从动盘弹簧座 31紧铆接在一起。用三块主动盘连 接板 68通过螺钉 70、螺钉 72紧连左主动盘 73和右主动盘 29,主动盘 连接板 68与连接板 66之间可回转一定角度。所以左、右从动盘及从动 盘弹簧座 31在左、右主动盘和主动盘昉滑座 32内孔中在一定角度里 回转。 因此左、右从动盘在随主动盘公转的同时,也能随负荷的大小自 转。
左轴承座 8、 右轴承座 18的外圆过度配合分別装入三角架套筒 11两端孔中。 内托圈 47与右轴承座 18弹道之间装有若干钢球 19。托 圈 30左侧插入内托圈 47右侧内台阶孔中,右侧与固定在中轴 3上的 轴用档圈 34端面相接,通过螺帽 4、垫圈 5、左托圈 6、中轴 3、三角架套 筒 11、左轴承座 8调整轴向间隙。
图中的扭簧 12横截面为矩形, 也可采用圆形、鼓形、正方形等形 状。
另外,参见图 9,在本实施例的从动盘糸上可设置一个加速防滞后 机构, 该机构由从动盘 28,凹形定位板 102、钢球 104、弹簧 103、弹簧 套 100、 主动盘 29、装饰环 26组成,其中凹型定位板 102固定在右从 动盘 28右侧,当从动盘与主动盘发生相对运动时,钢球 48在从动盘的 带动下, 移出凹型定位板 102凹型半圆孔中,因弹簧 103为压簧,所以 产生一个压力差,用这个压力差来控制装置加速时的滞后和怠速性。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较, 除传动盘糸由两块从 动盘减为一块从动盘和将驱动主、从动盘接合和分离的中轴离合机构 改为牙嵌式手动离合机构外,其佘结构不变,工作原理相同。 以下就参 见图 10、图 36、图 37将第三实施例区别于第一实施例的部分作一扼要 描述 o
参见图 10、 图 36— 37,首先,将原连接盘 17与从动盘弹簧座 31 制成一体,并通过螺钉 16与左从动盘 14紧连,然后 中轴离合机枸改 为牙嵌式手动离合机枸。所述的牙嵌式手动离合机构 75由固定在三角 架 57上的抱箍 74,与抱箍相固接的槽形架 84,装在槽形架下部槽中并 通过销轴 88、 轴套 89将其串联在一起的从动盘棘轮 80、 左端面齿轮 79、套环 90、拨柱 83、拨动环圈 85、端面离合牙轮 91、右端面牙轮 87、 主动盘棘轮 86和固接在槽形架 84上部的左、右支承板 94、81,装在 左、右支承板之间其上、中、下部分别与定位轴 93、扭簧 82、扭簧轴 77、 搜圈 85相联接的拉板 96以及两端分别与扭簧 82和手柄 61相联接的 钢丝绳 55組成。
在本实施例中,主、从动盘 29、14轮缘上加工有若干棘齿,从动盘 棘轮 80与左端面牙轮 79紧铆,并可与从动盘 14的棘齿嚙合传动;主 动盘棘轮 86与右端面牙轮 87紧铆,可与主动盘 29上的棘齿啮合传 动;拨柱 83与端面牙轮 91紧连,拨圈 85与拉板 96紧连,扭簧轴 77、扭 簧 82、拉板 92装在左支承板 94、 右支承板 81上組成杠杆回位结构; 定位轴 93铆紧在拉板 96上,并通过螺钉 76将钢丝绳 55调到正确位 置,通过操纵手柄 61,拉动钢丝绳 55,带动拉板 96、扭簧 82,围绕扭簧 轴 77转动,同时拨动环圈 85、拨柱 83、端面离合牙轮 91左右水平移 动。 向左移动端面离合牙轮 91与左端面牙轮 79结合成一体,这时主 动盘 29、从动盘 14、 28在某一位置结合成一体时,从动盘 14在随主动 盘 29公转的同时,失去随负荷大小自转功能,装置作定比、定速传动不 再保留自动无鈒调速功能; 向右移动端面离合牙轮 91与从动盘棘轮 80上左端面牙轮 79分离脱开,这时主动盘 29、从动盘 14成分离状态, 在随主动盘 29公转的同时,能随负荷大小自转,装置恢复自动无级调 速功能。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重点参见图 11,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 较,除了将第一实施例的中轴离合机构改为牙嵌式手动离合机构外,其 余结构、 工作原理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由于该牙嵌式手动离合机构 与第三实施例的牙嵌式手动离合机构完全相同,故不再赘述。
上述各种实施例可分别逸择, 取会部分机构組成单一功能和复合 一 〗 0 — 功能结构,满足各种需求和各种用途的多功能调速装置:
1.将主、从动盘手动离合机构省去,装置呈自动无级变速状态;
2.将自动变速结构部分省去,装置变速呈手动人为控制状态;
3.将扭簧 12的直径减小,装置呈半自动变速状态;
4.轻负荷时装置选两盘或三盘结构;重负荷时逸三盘或四盘以上 结构;
5.需大传动比时装置可逸用多鈒传动。
将上述各种实 ^例分別实施,可組合成本发明的各种最佳实施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真有以下优点:
1.在第一、二、四实施例中,由于将原一块从动盘增至为左右从动 盘,行星轮单向离合器置于左、右从动盘之间。将原从动盘上的腰型滚 动器改为左右从动盘双滚轮,形成双轨道双向支撑,克服了变速时,从 动盘和主动盘因受力不均产生的斜向搓动造成的啮合干涉现彖。 使装 置在径向运动时受力平衡,移动平稳。重载时最好将主动盘增至为两块 以上。
2. ^主动盘、从动'盘上的渐开线圓弧轨道改为斜直线轨道,不但 使扭簧的扭矩变化与两盘轨道斜度, 负载和阻力增加或减少时的受力 情况完全吻合。使装置在大幅度或小幅度范围变速时对应、流畅、 自 然。而且还克服了腰形滚动^在原主动盘圆孤轨道中移动时,因轨道 为圆弧状,带动行星轮单向离合器摆动旋转造成的托齿、跳齿等缺陷。
3.轨道横截面可加工成平行直线轨道、中凹轨道、中凸轨道、工字 型轨道、三角形轨道、矩型轨道、梯型轨道等形状,可配用不同结构形 状的滚轮。
4.将扭簧置于自行车三角架轴承筒中,使右边偏长重心偏重的缺 陷得以消除,装置整体造型与自行车整体布局协调、合理、统一。
5.将原主动盘上的腰型滚动 I由四个工字滚轮简化为两个圆柱滚 轮,装在两块腰型滚块中间凸台上。 结枸简单、工艺性好。
6.将行星轮单向离合器中的超越离合部分, 采用铰链分离组合盘 式结构:解决了加工工艺难度过大的困难,防止了两端定位螺钉易松动 的缺点产生。
7 .行星轮单向离合 的外圆柱上不但能加工成同步齿轮和链轮, 而且还能加工成三角形、圆柱形、中凹形、中凸形等其它能形成传动的 各种形状;并可由原单条传动增为多条传动带传动。
8.由于增设了一个可使主、 从动盘结合或分离的手动离合机构, 使该装置不仅具有自动无级调速功能, 并且具有人为控制定比、定速 传动的功能。

Claims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自行车自动无鈒调速装置,包括:踏拐(1、36),与踏拐相连接 的中轴( 3),传动带(62),拨链器(64)以及一个其中设有行星轮糸的传 动盘糸,一个连接于主动盘和从动盘之间,并可与所述传动盘糸同步或 相对运动的以预定的扭矩自动调节速比的自动恒调装置,其特征在 于,
所述的传动盘糸由至少一个主动盘( 73, 29)和至少一个从动盘 (14,28)組成;
所述行星轮糸至少由三个行星单向离合器枸成,每一个行星单向 离合器由滚轮 (21,42 , 46 , 40)支承在所述传动盘糸中;
主动盘和从动盘上至少分別设有三条轨道槽,所述槽沿从内向外 相对径向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无鈒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盘 糸由至少一个主动盘(29)和至少两个从动盘(14 , 28)組成。
3.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无级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盘 系由至少一个从动盘和至少两个主动盘构成。
4.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无鈒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盘的 轨道槽为直线形或曲线形,从动盘的轨道槽为直线形。
5.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无级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盘的 轨道槽为直线形或曲线形,主动盘的轨道槽为直线形。
6.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无鈒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具有 一个与车架相连并可使主、从动盘结合或分离的手动离合机构。
7. 如权利要求 1至 5之一所述的无鈒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主、从动盘的轮缘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手动离合器相配合的棘齿。
8. 如权利要求 1至 5之一所 ^的无级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 道槽的工作边可以是直线形,斜线形,中凹或中凸形。
9.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无级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单向离 合^由行星轮(15)、与其两端面的圆形台阶孔作动配合联接的左、右铰 链盘(20 , 39),绞接在左、右绞链盘上并保 行星轮只能单向传递扭矩 的超越销(25),支承超越销的弹簧(43),与左右絞链盘内腔相配合的扁 轴( 24),装在扁轴上位于左、右铰链盘外侧并与主、从动盘轨道槽形 状相吻合的滚轮(40、21、42),承托主动盘滚轮的左、右腰形滚块(37, 38)和装在扁轴中心孔中的螺钉(23)和昉震弹簧(22)組成。
10.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无级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恒调 装置由套筒(11)、装在其两端的轴承、装在其内腔的中轴(3) 、 从左至 右依次装在中轴上的左踏拐( 1)、螺帽(4)、垫圈(5)、左托圈(6) 、调整 弹簧座(10)、扭簧(12)、轴用档圈(34)、托圈(30)、从动盘弹簧座(31)、 主动盘防滑锥座(32)、昉滑锥圈(33)、调整螺圈(35)和右踏拐(36)組 成。
11.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无级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离合 器机构为中轴离合机构, 由固定在三角架上的中轴离合器(56),通过 螺釘与之联接的保护罩板(60),与保护罩板连接的槽形拨圈(49),卡在 槽形拨圈槽中的槽形滚轮( 48),通过螺钉与槽形滚轮联为一体的柱形 棘爪( 52),位于右主、从动盘(29、 28)间的防滑棘块( 51, 65 ),以及驱动 中轴离合器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的钢丝绳(55)組成。
12.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无级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动离 合器机枸为牙嵌式手动离合机构, 由固定在三角架上的抱箍(74),与 抱箍相固接的槽形架(84),装在槽形架下部槽中并通过销轴( 88)、轴 套(89)将其串联在一起的从动盘棘轮(80)、左端面齿轮(79)、套环 ( 90)、拨柱(83)、拨动环圈(85)、端面离合牙轮(91)、右端面牙轮(87)、 主动盘棘轮(86)和固接在槽形架上部的左、右支承板( 94、81)、装在 左、右支承板之间,其上、中、下部分别与定位轴(93)、扭簧(82)、扭簧轴 (77)、拨圈(85)相联接的拉板(96)以及两端分别与扭簧(82)和手柄 (61)相联接的钢丝绳(55)組成。
PCT/CN1995/000057 1994-07-05 1995-07-04 Transmission a variation continue pour bicyclette WO1996001205A1 (fr)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8787/95A AU2878795A (en) 1994-07-05 1995-07-04 An infinite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for a bicy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4107530.3 1994-07-05
CN 94107530 CN1121477A (zh) 1994-07-05 1994-07-05 自行车多功能自动无级调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1996001205A1 true WO1996001205A1 (fr) 1996-01-18

Family

ID=5033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1995/000057 WO1996001205A1 (fr) 1994-07-05 1995-07-04 Transmission a variation continue pour bicyclett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477A (zh)
AU (1) AU2878795A (zh)
WO (1) WO199600120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1700035600A1 (it) * 2017-03-31 2018-10-01 Bycly S R L Trasmissione automatica per bicicletta
CN110025921A (zh) * 2018-01-12 2019-07-19 肯尼实业有限公司 多轴式单向动力传动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029557A1 (en) * 2016-07-01 2018-01-04 Move Bikes Gmbh Gear for a bicycle transmission
CN108905174A (zh) * 2018-08-21 2018-11-30 华北理工大学 一种可调速转向滑雪板与滑雪靴
CN112388607A (zh) * 2019-08-12 2021-02-23 张井泉 智能机器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50044A (en) * 1973-05-10 1974-11-26 D Hagen Bicycle transmission
US3850045A (en) * 1973-07-18 1974-11-26 D Hagen Expansible sprocket for bicycles
US3969948A (en) * 1975-08-25 1976-07-20 Pipenhagen Jr Charles A Automatic bicycle transmission
US4645475A (en) * 1981-10-13 1987-02-24 Royce H. Husted Incrementally variable bicycle transmission
CN2046105U (zh) * 1988-12-03 1989-10-18 丁宪明 自行车自动无级变速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50044A (en) * 1973-05-10 1974-11-26 D Hagen Bicycle transmission
US3850045A (en) * 1973-07-18 1974-11-26 D Hagen Expansible sprocket for bicycles
US3969948A (en) * 1975-08-25 1976-07-20 Pipenhagen Jr Charles A Automatic bicycle transmission
US4645475A (en) * 1981-10-13 1987-02-24 Royce H. Husted Incrementally variable bicycle transmission
CN2046105U (zh) * 1988-12-03 1989-10-18 丁宪明 自行车自动无级变速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1700035600A1 (it) * 2017-03-31 2018-10-01 Bycly S R L Trasmissione automatica per bicicletta
WO2018178898A1 (en) * 2017-03-31 2018-10-04 Bycly S.R.L.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bicycles
CN110025921A (zh) * 2018-01-12 2019-07-19 肯尼实业有限公司 多轴式单向动力传动系统
CN110025921B (zh) * 2018-01-12 2020-08-11 肯尼实业有限公司 多轴式单向动力传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878795A (en) 1996-01-25
CN1121477A (zh) 1996-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76065C (en)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6551210B2 (en)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U2002303524A1 (en)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JP2002513889A (ja) 転がり接触無段変速装置
CA1077743A (en) Stepless, variable stroke drive having a non-rotating cam
EP1235997A1 (en)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4644824A (en) Epicyclic gear speed change mechanism
WO1996001205A1 (fr) Transmission a variation continue pour bicyclette
JP2010203602A (ja) ワンウェイ遊星歯車による無段変速装置
CN208216917U (zh) 行星齿轮无级变速系统
CN2229411Y (zh) 自行车多功能自动无级调速装置
CN2207337Y (zh) 多盘行星自动无级调速装置
TW202411117A (zh) 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
CN1123239A (zh) 多盘行星自动无级调速装置
JPH0639278B2 (ja) 自転車用無段変速装置
JPS63231039A (ja) 変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AK Designated states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Designated state(s): AM AT AU BB BG BR BY CA CZ DE DK EE ES FI GB GE HU IS JP KE KG KP KR KZ LK LR LT LU LV MD MG MN MW MX NO NZ PL PT RO RU SD SE SG SI SK TJ TM TT UA UG US UZ VN

AL Designated countries for regional patents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Designated state(s): KE MW SD SZ UG AT BE CH DE DK ES FR GB GR IE IT LU MC NL PT SE BF BJ CF CG CI CM GA GN ML MR NE SN TD TG

DFPE Request for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filed prior to expiration of 19th month from priority date (pct application filed before 20040101)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DE

Ref legal event code: 8642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