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11117A - 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11117A
TW202411117A TW111134489A TW111134489A TW202411117A TW 202411117 A TW202411117 A TW 202411117A TW 111134489 A TW111134489 A TW 111134489A TW 111134489 A TW111134489 A TW 111134489A TW 202411117 A TW202411117 A TW 20241111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llower
sun gear
protrusions
gear
driv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4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23558B (zh
Inventor
陳柏誠
Original Assignee
傳誠技研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傳誠技研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傳誠技研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344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23558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111344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I82355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3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355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11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1117A/zh

Links

Abstract

一種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包含有一第一太陽齒輪、一第二太陽齒輪、一第一從動件、一第二從動件及一驅動件。該驅動件可受外力驅動而移動至一第五位置與移動至一第六位置;當該驅動件移動至該第五位置時,該驅動件可驅動該第一從動件由一第一位置移動至一第二位置,此時該第一從動件連接於該第一太陽齒輪,使該第一太陽齒輪無法轉動;當該驅動件移動至該第六位置時,該驅動件驅動該第二從動件由一第三位置移動至一第四位置,此時該第二從動件連接於該第二太陽齒輪,使該第二太陽齒輪無法轉動。

Description

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
本發明係與自行車有關,特別是指一種提供內變速功能的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
按,一般自行車調整速度的方式通常是藉由調整前後齒盤的大小來配出不同的齒比,進而產生不同的傳動比。所謂的齒比,就是前齒盤的齒數與後齒盤的齒數之比值。例如前齒盤的齒數為36,後齒盤的齒數為18,則齒比就是36/18=2。齒比為2就代表前齒盤轉動1圈,會帶動後齒盤轉動2圈。而由於前齒盤是被曲柄帶動,後齒盤則會帶動後輪轉動,一般在沒有變速器的情況下齒比等於傳動比,因此在前述例子中,可得知曲柄轉動1圈,即帶動後輪轉動2圈。
為了使騎士能根據不同騎車狀況調整自行車的傳動效率,因此大部分的自行車上配置有變速器。傳統的撥鏈式變速器可透過本身位置的改變而帶動鏈條移動至不同的齒盤上,由於齒盤之間的大小不同,踩踏的重量會因此改變,而達到變速的效果。
其中,習用的前齒盤變速器通常需要搭配複數個前齒盤作使用,透過前齒盤變速器的作動,可使鏈條在不同齒數的前齒盤之間移動。然而,配置多個前齒盤無形中會增加整個自行車的重量,且需要考量曲柄與車架之間的空間;另外如果是皮帶驅動的話無法同時設置多個皮帶輪。因此,如何開發一種可以使用於單一皮帶輪/齒盤,且不會占用太多空間的變速器,是相關領域的開發者亟待解決的目標之一。
本發明的主要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其可以透過改變太陽齒輪的作動方式改變傳動效率。
為達成上述之發明目的,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包含有:一太陽齒輪組,具有一第一太陽齒輪及一第二太陽齒輪;該第一太陽齒輪與該第二太陽齒輪可各自自由轉動;一被動件,可沿一軸向轉動;複數個行星齒輪,設於該太陽齒輪組與該被動件之間,可環繞該太陽齒輪組公轉,且每一該行星齒輪可各自沿一軸向自轉;每一該行星齒輪具有一第一齒輪以及一第二齒輪,且該第一齒輪與該第二齒輪同步轉動;其中,該等第一齒輪嚙合該第一太陽齒輪,該等第二齒輪嚙合該第二太陽齒輪;一第一從動件,可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間移動;當該第一從動件移動至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一從動件離開該第一太陽齒輪,使該第一太陽齒輪可自由轉動;當該第一從動件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一從動件連接於該第一太陽齒輪,使該第一太陽齒輪無法轉動;一第二從動件,可在一第三位置與一第四位置間移動;當該第二從動件移動至該第三位置時,該第二從動件離開該第二太陽齒輪,使該第二太陽齒輪可自由轉動;當該第二從動件移動至該第四位置時,該第二從動件連接於該第二太陽齒輪,使該第二太陽齒輪無法轉動;以及一驅動件,可移動至一第五位置與移動至一第六位置;當該驅動件移動至該第五位置時,該驅動件驅動該第一從動件由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且該第二從動件由該第四位置移動至該第三位置;當該驅動件移動至該第六位置時,該驅動件驅動該第二從動件由該第三位置移動至該第四位置,且該第一從動件由該第二位置移動至該第一位置。
在一實施例中,該驅動件具有複數個驅動凸塊;該第一從動件具有複數個第一凸塊,對應於該等驅動凸塊;該第二從動件具有複數個第二凸塊,對應於該等驅動凸塊;當該驅動件移動至該第五位置時,該等驅動凸塊抵靠該第一從動件之該等第一凸塊並離開該等第二凸塊,使該第一從動件移動至該第二位置,該第二從動件移動至第三位置;當該驅動件移動至該第六位置時,該等驅動凸塊抵靠該第二從動件之該等第二凸塊並離開該等第一凸塊,使該第二從動件移動至該第四位置,該第一從動件移動至第一位置。
在一實施例中,該驅動件更具有複數個容置槽;當該驅動件移動至該第五位置時,該等第二凸塊容置於該等容置槽內;當該驅動件移動至該第六位置時,該等第一凸塊容置於該等容置槽內。
在一實施例中,該驅動件係以旋轉的方式移動至該第五位置與該第六位置;該等驅動凸塊以環狀排列於該驅動件之一側;該第一從動件之該等第一凸塊與該第二從動件之該等第二凸塊亦呈環狀排列;該等第一凸塊排列於一第一圓周上,而該等第二凸塊排列於一第二圓周上;該第一圓周的直徑不等於該第二圓周的直徑。
在一實施例中,該等第一凸塊與該等第二凸塊形成交錯設置。
在一實施例中,更包含一第一彈性件及一第二彈性件;該第一彈性件之兩端分別頂抵於該第一太陽齒輪與該第一從動件,用以提供一第一彈力使該第一從動件產生由該第二位置往該第一位置之方向移動的趨;該第二彈性件之兩端分別頂抵於該第二太陽齒輪與該第二從動件,用以提供一第二彈力使該第二從動件產生由該第四位置往該第三位置之方向移動的趨勢。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從動件具有一第一結合孔;更包含一固定件,一端固定於該自行車之一車架,另一端具有延伸凸出之一承置部,對應於該第一結合孔之形狀;其中,該承置部之至少一部分伸入該第一從動件之該第一結合孔,使該第一從動件無法相對該固定件轉動。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二從動件具有一第二結合孔,對應於該第一從動件之外周緣之形狀;其中,該第一從動件之至少一部分伸入該第二從動件之該第二結合孔,使該第二從動件無法相對該第一從動件轉動。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太陽齒輪設有一第一被嵌合部;該第一從動件接近該第一太陽齒輪之一側設有對應於該等第一被嵌合部的一第一嵌合部;令該第一從動件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一嵌合部嵌合於該第一被嵌合部,使該第一太陽齒輪無法相對該第一從動件轉動。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二太陽齒輪設有一第二被嵌合部,該第二從動件接近該第二太陽齒輪之一側設有對應於該第二被嵌合部的一第二嵌合部;令該第二從動件移動至該第四位置時,該第二嵌合部嵌合於該第二被嵌合部,使該第二太陽齒輪無法相對該第二從動件轉動。
本發明所提供之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透過移動該驅動件來控制該第一從動件與該第二從動件的移動,進而調整該第一太陽齒輪與該第二太陽齒輪的作動方式,以達到多段變速的效果。相較習用前變速器需要設置複數個前齒盤,且無法使用於皮帶傳動的皮帶輪,本發明可適用於單一前齒盤/前皮帶輪之傳動結構,節省成本並提高使用範圍。
以下即依本發明所揭示的目的、功效及結構組態,舉出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
請參閱第1圖所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提供一自行車1包含有一車架2、二車輪3、一曲柄裝置4、一第二被動件5及一傳動帶6上。該二車輪3樞設於該車架2之前後兩側。該曲柄裝置4樞設於該車架2,可供操作以產生一扭力。該第二被動件5設於位於該車架2後側的該車輪3之中心位置,可與後側的該車輪3一起轉動。該傳動帶6連接該曲柄裝置4與該第二被動件5。藉此,該曲柄裝置4作動產生之該扭力可藉由該傳動帶6傳遞至該第二被動件5,令其產生相對應的一驅動扭力,致使該車輪3藉該驅動扭力而轉動,並使該自行車1前進移動。
請參閱第2圖至第4圖所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該曲柄裝置4主要包含有:一曲柄件10、一被動件20、一太陽齒輪組30、一側蓋40、一行星齒輪50及一變速裝置60。其中:
該曲柄件10具有一基座11、一中軸12及一曲柄13。該基座11係固定於該車架2上,無法相對該車架2移動或轉動。該基座11概呈中空管狀,其一端設有一第一定位部110,該第一定位部110在本實施例中為環繞於該基座11之外壁面概呈凹凸相間的環狀卡榫。該中軸12穿設於該基座11之軸向內部,其兩端分別沿該基座11之兩端伸出該基座11外。該中軸12與該基座11之間設有二第一軸承(圖未示),使該中軸12可相對該基座11轉動。該曲柄13設於該基座11之一側,可相對該基座11轉動。該曲柄13具有一行星架14及一臂部15。該行星架14概呈圓盤狀,其中心處具有一凸部140,在該凸部140之中心處更設有一軸孔141,供該中軸12之一端伸入該軸孔141,並利用一螺絲142固定該中軸12於該曲柄13,使該曲柄13與該中軸12可一起轉動。該行星架14更設有複數個柱部143,沿該行星架14之垂直方向延伸,並環繞於該凸部140周圍。其中,該柱部143概呈中空狀,且其內壁面設有內螺紋。該臂部15係沿該行星架14之周緣向遠離該行星架14之方向延伸,其遠離該行星架14之一端可配置一踏板16(如第1圖所示),供操作者踩踏該踏板16以帶動該曲柄13相對該基座11轉動。要補充的一點是,該曲柄件10一般會設置的該曲柄13之數量為二,分別設置於該基座11的兩端。由於其與該基座11、該中軸12的連接關係相同,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僅具體敘述其中一該曲柄13,另一該曲柄13可自行推及。
該被動件20概呈環狀,位於該曲柄件10之該基座11與該曲柄13之間,並可隨該曲柄13同時轉動。在本實施例中,該被動件20與該第二被動件5均為一皮帶輪,而該傳動帶6則為對應於該等皮帶輪之一皮帶,形成一皮帶傳動系統;在另一實施例中,該被動件20與該第二被動件5均為一齒盤,而該傳動帶6則為對應於該等齒盤之一鏈條,形成一鏈條傳動系統。該被動件20具有預定數量的複數個被動齒21,形成於該被動件20之內壁面;及預定數量的複數個傳動齒22,形成於該被動件20之外壁面,供該傳動帶6嚙合。
該太陽齒輪組30設於該被動件20內,包含並排設置之一第一太陽齒輪31及一第二太陽齒輪32。該第一太陽齒輪31為一環狀構件,具有預定數量的複數個第一太陽齒310形成於該第一太陽齒輪31之外周面,且在該第一太陽齒輪31之軸向一側延伸有一第一被嵌合部311。該第二太陽齒輪32亦為一環狀構件,具有預定數量的複數個第二太陽齒320形成於該第二太陽齒輪32之外周面,且在該第二太陽齒輪32之軸向一側延伸有一第二被嵌合部321。其中,該第一太陽齒輪31相較該第二太陽齒輪32接近該行星架14,且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太陽齒輪31之大小/齒數小於該第二太陽齒輪32。
該側蓋40設於該被動件20之軸向一側,使該被動件20位於該側蓋40與該曲柄13之間。該側蓋40概呈環形,其一側凸設有一中空的環部41,且該側蓋40在該環部周圍設有複數個貫孔42,對應於該行星架14之該等柱部143,用以供複數個螺固件43穿過該等貫孔42並嚙合於該等柱部143,以鎖固該側蓋40於該曲柄13上,藉以隨該曲柄13同步轉動。其中,該等柱部143之一端伸入該被動件20之軸向內部,且該等柱部143之軸向平行於該太陽齒輪組30之軸向。
該等行星齒輪50分別樞設於該行星架14之該等柱部143上,且以該柱部143為間隔環狀排列在該行星架14周圍。每一該行星齒輪50具有一第一齒輪51及一第二齒輪52,該第一齒輪51具有預定數量的複數個第一齒510,形成於該第一齒輪51之外周面;該第二齒輪52具有預定數量的複數個第二齒520,形成於該第二齒輪52之外周面,且該等第一齒510之數量大於該等第二齒520之數量。其中,該等第一齒輪51分別嚙合於該太陽齒輪組30之該第一太陽齒輪31與該被動件20之該等被動齒21而不嚙合該第二太陽齒輪32;該等第二齒輪52嚙合於該第二太陽齒輪32而不嚙合該第一太陽齒輪31與該被動件20。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齒輪51與該第二齒輪52以一體成形的方式形成同軸且並排之設置。
在本實施例中,更包含複數個承載齒輪53。該等承載齒輪53分別樞設於該行星架14之該等柱部143上,與該等行星齒輪50呈交錯設置,即任二該承載齒輪53之間具有該行星齒輪50,或任二該行星齒輪50之間具有該承載齒輪53。每一該承載齒輪53具有預定數量的複數個承載齒530,形成於該承載齒輪53之外周面。該等承載齒輪53之該等承載齒530僅嚙合於該被動件20之該等被動齒21而不嚙合於該第一太陽齒輪31與該第二太陽齒輪32。該等承載齒輪53僅用以提供該被動件20一承載力,並不影響該曲柄裝置4的傳動關係。
該變速裝置60具有一固定件61、一第一從動件62、一第二從動件63、一驅動件64、一第一彈性件65及一第二彈性件66。該固定件61為一中空的管狀構建,一側具有對應於該基座11之該第一定位部110的一第二定位部610,另一側具有一凸伸的承置部611。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定位部610係為形成於該固定件內壁面的凹凸相間之凹槽。藉此,該固定件61可透過該第二定位部610嵌合於該基座11,使該固定件61無法相對該基座11轉動。
該第一從動件62為一中空的環狀構件,具有一第一結合孔620,貫穿該第一從動件62之軸向兩端,其形狀對應於該承置部611之形狀。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結合孔620與該承置部611之形狀概呈六角形。在另一實施例中,該第一結合孔620與該承置部611之形狀則可為其他非圓形之形狀。藉此,該固定件61之該承置部611可穿過該第一結合孔620,使該第一從動件62固定於該固定件61。由於該第一結合孔620與該承置部611之形狀為六角形,因此該第一從動件62無法相對於該固定件61轉動,僅能沿該固定件61之軸向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間移動。其中,該第一從動件62在遠離該第一太陽齒輪31之一側設有複數個環狀排列的第一凸塊621,在接近該第一太陽齒輪31之一側設有一第一嵌合部622。該第一嵌合部622對應於該第一太陽齒輪31之該第一被嵌合部311。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被嵌合部311與該第一嵌合部622為可相互對合的齒狀結構。
該第二從動件63為一中空的環狀構件,且其外徑大於該第一從動件62。該第二從動件63具有一第二結合孔630,貫穿該第二從動件63之軸向兩端,其形狀對應於該第一從動件62之外周緣的形狀,均為非圓形。藉此,該第二從動件63可穿過該第二結合孔630以固定於該第一從動件62外緣;且由於該第二結合孔630與該第一從動件62外周緣的形狀為非圓形,因此該第二從動件63無法相對該第一從動件62轉動,僅能沿該第一從動件62之軸向在一第三位置與一第四位置間移動。該第二從動件63在遠離該第二太陽齒輪32之一側設有複數個環狀排列的第二凸塊631。在本實施例中,該等第一凸塊621排列於一第一圓周(該第一從動件62之環形一側)上,而該等第二凸塊631排列於一第二圓周(該第二從動件63之環形一側)上,且該第一圓周的直徑不等於該第二圓周的直徑。當該第一從動件62連接於該第二從動件63時,該等第一凸塊621與該等第二凸塊631係以交錯排列,意即任二該第一凸塊621之間設有該第二凸塊631,或稱任二該第二凸塊631之間設有該第一凸塊621。該第二從動件63在接近該第二太陽齒輪32的一側設有一第二嵌合部632,對應於該第二太陽齒輪32之該第二被嵌合部321。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被嵌合部321與該第二嵌合部632為可相互對合的齒狀結構。
該驅動件64為一中空的環形構件,設於該側蓋40之該環部41內並套設於該固定件61外。該驅動件64在接近該第一從動件62與該第二從動件63之一側設有複數個環狀排列的驅動凸塊641,該等驅動凸塊641對應於該等第一凸塊621與該等第二凸塊631。該驅動件64可受外力驅動而移動至一第五位置與一第六位置,當該驅動件64移動至該第五位置時,該等驅動凸塊641作用於該等第一凸塊621;當該驅動件64移動至該第六位置時,該等驅動凸塊641作用於該等第二凸塊631。該驅動件64更具有複數個容置槽642,每一該容置槽642形成於相鄰二該驅動凸塊641之間;當該驅動件64移動至該第五位置時,該等第二凸塊631容置於該等容置槽642內;當該驅動件64移動至該第六位置時,該等第一凸塊621容置於該等容置槽642內。要補充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由於該驅動件64係為環狀構件,因此該第五位置指的是該等驅動凸塊641可接觸該等第一凸塊621的任一位置(依照凸塊的數量可能產生數個第五位置);該第六位置指的是該等驅動凸塊641可接觸該等第二凸塊631的任一位置(依照凸塊的數量可能產生數個第六位置)。另外,該外力可透過拉線驅動、電性驅動或其他等效的驅動方式。
該第一彈性件65設於該第一從動件62與該第一太陽齒輪31之間,一端頂抵於該第一太陽齒輪31,另一端頂抵於該第一從動件62。當該第一從動件62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一彈性件65會受壓縮而產生一彈力作用於該第一從動件62之一端,使該第一從動件62產生從該第二位置往該第一位置之方向移動的趨勢。
該第二彈性件66設於該第二從動件63與該第二太陽齒輪32之間,一端頂抵於該第二太陽齒輪32,另一端頂抵於該第二從動件63。當該第二從動件63移動至該第四位置時,該第二彈性件66會受壓縮而產生一彈力作用於該第二從動件63之一端,使該第二從動件63有從該第四位置往該第三位置之方向移動的趨勢。
藉由上述各元件結構所組合而成之本發明,其實際操作應用如下:
本發明之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在本實施例中提供了兩種變速模式。請參閱第5圖及第6圖所示,當該驅動件64受外力驅動而移動至該第五位置時,在本實施例中可視為該驅動件64沿一旋轉方向轉動一第一預定角度,與此同時該驅動件64之該等驅動凸塊641亦隨之同步轉動。由於該等第一凸塊621與該等第二凸塊631為錯位關係,此時該等驅動凸塊641僅會接觸並推抵該第一從動件62之該等第一凸塊621而不推抵該第二從動件63之該等第二凸塊631。藉此該第一從動件62會被該等驅動凸塊641推動而由該第一位置往該第二位置的方向移動,直到該第一從動件62之該第一嵌合部622嵌合於該第一太陽齒輪31之該第一被嵌合部311,而該第一彈性件65則因為該第一從動件62與該第一太陽齒輪31之間的距離縮短而被壓縮。同時,由於該等驅動凸塊641並未作用於該等第二凸塊631,因此該第二從動件63會受到該第二彈性件66的彈力作用而從該第四位置回復到該第三位置,使該等第二凸塊631容置於該等容置槽642中(如第8圖所示)。在這種狀態下,該第一從動件62與該第一太陽齒輪31形成固定結構,使該第一太陽齒輪31無法被該等行星齒輪50帶動而轉動;而該第二從動件63與該第二太陽齒輪32形成自由結構,使該第二太陽齒輪32則可以被該等行星齒輪50帶動而轉動。藉此,該曲柄裝置4會以如第7圖所示的該第一太陽齒輪31(固定端)-該等第一齒輪51(輸入端)-該被動件20(輸出端)的傳動模式進行傳動而形成一第一傳動比,該第一傳動比會受該等第一太陽齒310、該等第一齒510與該等被動齒21的齒數所影響。而該第二太陽齒輪32則隨該等行星齒輪50轉動而不參與傳動。
請參閱第8圖及第9圖所示,當該驅動件64受外力驅動而從移動至該第六位置時,在本實施例中可視為該驅動件64沿該旋轉方向轉動一第二預定角度,該驅動件64之該等驅動凸塊641亦隨之轉動。由於該等第一凸塊621與該等第二凸塊631為錯位關係,此時該等驅動凸塊641僅會推抵該第二從動件63之該等第二凸塊631而不推抵該第一從動件62之該等第一凸塊621。藉此該第二從動件63會被該等驅動凸塊641推動而由該第三位置往該第四位置的方向移動,直到該第二從動件63之該第二嵌合部632嵌合於該第二太陽齒輪32之該第二被嵌合部321,而該第二彈性件66由於該第二從動件63與該第二太陽齒輪32之間的距離縮短被壓縮。同時,由於該等驅動凸塊641並未作用於該等第一凸塊621, 因此該第一從動件62受到該第一彈性件65的彈力作用而從該第二位置回復到該第一位置,使該等第一凸塊621容置於該等容置槽642中(如第5圖所示)。在此狀態下,該第二從動件63與該第二太陽齒輪32形成固定結構,使該第二太陽齒輪32無法被該等行星齒輪50帶動而轉動;而該第一從動件62與該第一太陽齒輪31形成自由結構,使該第一太陽齒輪31則可以被該等行星齒輪帶動而轉動。藉此,該曲柄裝置4會以如第10圖所示的該第二太陽齒輪32(固定端)-該等第二齒輪52(第一輸入端)-該等第一齒輪51(第二輸入端)-該被動件20(輸出端)的傳動模式進行傳動以產生一第二傳動比。該第二傳動比受該等第二太陽齒320、該等第二齒520、該等第一齒510與該等被動齒21的齒數所影響。其中,該第二傳動比不同於該第一傳動比。而該第一太陽齒輪31則隨該等行星齒輪50轉動而不參與傳動。
由前面的說明可知,通過改變該驅動件64的位置,即可改變該第一太陽齒輪31與該第二太陽齒輪32的作動方式,藉此調整該曲柄裝置4的傳動模式。要補充的是,除了本實施例所揭示的兩種變速模式外。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亦可藉由增加元件數量以提供更多種變速模式:例如將每一行星齒輪上的齒輪數增加為4個、太陽齒輪增加為4個、從動件亦增加為4個;則變速模式可增加為4種。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之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透過移動該驅動件64來控制該第一從動件62與該第二從動件63的移動,進而調整該第一太陽齒輪31與該第二太陽齒輪32的作動方式,以達到多段變速的效果。相較習用前變速器需要設置複數個前齒盤,且無法使用於皮帶傳動的皮帶輪,本發明可適用於單一前齒盤/前皮帶輪之傳動結構,節省成本並提高使用範圍。
上述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技術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何熟於此項技術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技術原理及精神的情況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及變化,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所述之申請專利範圍。
1:自行車 2:車架 3:車輪 4:曲柄裝置 5:第二被動件 6:傳動帶 10:曲柄件 11:基座 110第一定位部 12:中軸 13:曲柄 14:行星架 140:凸部 141:軸孔 142:螺絲 143:柱部 15:臂部 16:踏板 20:被動件 21:被動齒 22:傳動齒 30:太陽齒輪組 31:第一太陽齒輪 310:第一太陽齒 311:第一被嵌合部 32:第二太陽齒輪 320:第二太陽齒 321:第二被嵌合部 40:側蓋 41:環部 42:貫孔 43:螺固件 50:行星齒輪 51:第一齒輪 510:第一齒 52:第二齒輪 520:第二齒 53:承載齒輪 530:承載齒 60:變速裝置 61:固定件 610:第二定位部 611:承置部 62:第一從動件 620:第一結合孔 621:第一凸塊 622:第一嵌合部 63:第二從動件 630:第二結合孔 631:第二凸塊 632:第二嵌合部 64:驅動件 641:驅動凸塊 642:容置槽 65:第一彈性件 66:第二彈性件
第1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裝設於一自行車的外觀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分解圖。 第3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部分元件之分解圖。 第4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 第5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示意圖,顯示第一從動件位於第一位置的情況。 第6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示意圖,顯示驅動件驅動第一從動件移動至第二位置的情況。 第7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剖視示意圖,顯示第一太陽齒輪-第一齒輪-被動件的傳動組態。 第8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示意圖,顯示第二從動件位於第三位置的情況。 第9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示意圖,顯示驅動件驅動第二從動件移動至第四位置的情況。 第10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剖視示意圖,顯示第二太陽齒輪-第二齒輪-第一齒輪-被動件的傳動組態。
4:曲柄裝置
10:曲柄件
11:基座
12:中軸
14:行星架
142:螺絲
20:被動件
21:被動齒
22:傳動齒
30:太陽齒輪組
31:第一太陽齒輪
311:第一被嵌合部
32:第二太陽齒輪
321:第二被嵌合部
40:側蓋
50:行星齒輪
51:第一齒輪
52:第二齒輪
60:變速裝置
61:固定座
611:承置部
62:第一從動件
622:第一嵌合部
63:第二從動件
632:第二嵌合部
64:驅動件
65:第一彈性件
66:第二彈性件

Claims (10)

  1. 一種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係裝設於一自行車,包含有: 一太陽齒輪組,具有一第一太陽齒輪及一第二太陽齒輪;該第一太陽齒輪與該第二太陽齒輪可各自自由轉動; 一被動件,可沿一軸向轉動; 複數個行星齒輪,設於該太陽齒輪組與該被動件之間,可環繞該太陽齒輪組公轉,且每一該行星齒輪可各自沿一軸向自轉;每一該行星齒輪具有一第一齒輪以及一第二齒輪,且該第一齒輪與該第二齒輪同步轉動;其中,該等第一齒輪嚙合該第一太陽齒輪,該等第二齒輪嚙合該第二太陽齒輪; 一第一從動件,可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間移動;當該第一從動件移動至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一從動件離開該第一太陽齒輪,使該第一太陽齒輪可自由轉動;當該第一從動件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一從動件連接於該第一太陽齒輪,使該第一太陽齒輪無法轉動; 一第二從動件,可在一第三位置與一第四位置間移動;當該第二從動件移動至該第三位置時,該第二從動件離開該第二太陽齒輪,使該第二太陽齒輪可自由轉動;當該第二從動件移動至該第四位置時,該第二從動件連接於該第二太陽齒輪,使該第二太陽齒輪無法轉動;以及 一驅動件,可移動至一第五位置與移動至一第六位置;當該驅動件移動至該第五位置時,該驅動件驅動該第一從動件由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且該第二從動件由該第四位置移動至該第三位置;當該驅動件移動至該第六位置時,該驅動件驅動該第二從動件由該第三位置移動至該第四位置,且該第一從動件由該第二位置移動至該第一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其中該驅動件具有複數個驅動凸塊;該第一從動件具有複數個第一凸塊,對應於該等驅動凸塊;該第二從動件具有複數個第二凸塊,對應於該等驅動凸塊;當該驅動件移動至該第五位置時,該等驅動凸塊抵靠該第一從動件之該等第一凸塊並離開該等第二凸塊,使該第一從動件移動至該第二位置,該第二從動件移動至第三位置;當該驅動件移動至該第六位置時,該等驅動凸塊抵靠該第二從動件之該等第二凸塊並離開該等第一凸塊,使該第二從動件移動至該第四位置,該第一從動件移動至第一位置。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其中該驅動件更具有複數個容置槽;當該驅動件移動至該第五位置時,該等第二凸塊容置於該等容置槽內;當該驅動件移動至該第六位置時,該等第一凸塊容置於該等容置槽內。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其中該驅動件係以旋轉的方式移動至該第五位置與該第六位置;該等驅動凸塊以環狀排列於該驅動件之一側;該第一從動件之該等第一凸塊與該第二從動件之該等第二凸塊亦呈環狀排列;該等第一凸塊排列於一第一圓周上,而該等第二凸塊排列於一第二圓周上;該第一圓周的直徑不等於該第二圓周的直徑。
  5. 如請求項2或請求項4所述之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其中該等第一凸塊與該等第二凸塊形成交錯設置。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更包含一第一彈性件及一第二彈性件;該第一彈性件之兩端分別頂抵於該第一太陽齒輪與該第一從動件,用以提供一第一彈力使該第一從動件產生由該第二位置往該第一位置之方向移動的趨;該第二彈性件之兩端分別頂抵於該第二太陽齒輪與該第二從動件,用以提供一第二彈力使該第二從動件產生由該第四位置往該第三位置之方向移動的趨勢。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其中該第一從動件具有一第一結合孔;更包含一固定件,一端固定於該自行車,另一端具有延伸凸出之一承置部,對應於該第一結合孔之形狀;其中,該承置部之至少一部分伸入該第一從動件之該第一結合孔,使該第一從動件無法相對該固定件轉動。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其中該第二從動件具有一第二結合孔,對應於該第一從動件之外周緣之形狀;其中,該第一從動件之至少一部分伸入該第二從動件之該第二結合孔,使該第二從動件無法相對該第一從動件轉動。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其中該第一太陽齒輪設有一第一被嵌合部;該第一從動件接近該第一太陽齒輪之一側設有對應於該等第一被嵌合部的一第一嵌合部;令該第一從動件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一嵌合部嵌合於該第一被嵌合部,使該第一太陽齒輪無法相對該第一從動件轉動。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其中該第二太陽齒輪設有一第二被嵌合部,該第二從動件接近該第二太陽齒輪之一側設有對應於該第二被嵌合部的一第二嵌合部;令該第二從動件移動至該第四位置時,該第二嵌合部嵌合於該第二被嵌合部,使該第二太陽齒輪無法相對該第二從動件轉動。
TW111134489A 2022-09-13 2022-09-13 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 TWI8235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4489A TWI823558B (zh) 2022-09-13 2022-09-13 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4489A TWI823558B (zh) 2022-09-13 2022-09-13 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23558B TWI823558B (zh) 2023-11-21
TW202411117A true TW202411117A (zh) 2024-03-16

Family

ID=89722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4489A TWI823558B (zh) 2022-09-13 2022-09-13 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2355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04802B4 (de) * 2007-01-22 2015-02-05 Pinion Gmbh Mehrfachgetriebe für ein mit Muskelkraft angetriebenes Fahrzeug
US8794651B2 (en) * 2010-04-06 2014-08-05 The Gates Corporation Bicycle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US20140339787A1 (en) * 2013-05-16 2014-11-20 Miguel Angel Chung Multiple Speed Planetary Gear Hub for a Stepping Motion Propelled Bicycle, tricycle or Vehicle
DE102018104692A1 (de) * 2018-03-01 2019-09-05 Pinion Gmbh Kupplungsanordnung und Getriebeeinheit für ein per Muskelkraft antreibbares Fahrzeu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9234B (zh) 用於自行車的齒輪轂
US4644828A (en) Stepless speed change device for bicycle
JP4823308B2 (ja) 無段変速機
EP1620307B1 (en)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for bicycle
KR100921178B1 (ko) 자전거의 동력전달장치
KR20040097864A (ko) 정.역 페달 링 시 항상 전진하며, 후진 및 공회전이 가능한 자전거 드라이브 유닛
JP6509384B2 (ja) 加速減速ギア装置
JPH08207871A (ja) 双方向作動多段変速中車軸装置
JP6116127B2 (ja) 周期的可変速比をもつ足踏み駆動式の偏心伝動輪システム
US20100069194A1 (en) Bicycle speed shifting structure
TW202411117A (zh) 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
KR101251765B1 (ko) 동력 전달장치
TWI823558B (zh) 自行車之前變速裝置
JP2022510243A (ja) 回転力を増加させるためのクランク可変速ギア装置
KR20170036189A (ko) 자전거용 무체인 구동계
CN218258573U (zh) 自行车的前变速装置
KR20060028101A (ko) 자전거 변속 장치
CN217994710U (zh) 自行车的曲柄装置
KR101889751B1 (ko) 회전력을 증가시키기 위한 기어장치
TWI808807B (zh) 自行車之曲柄裝置
KR102251943B1 (ko) 회전력을 증가시키기 위한 크랭크 가변속 기어장치
TWM521121U (zh) 一體式雙向離合器
JP2021535856A (ja) 自転車駆動装置
TW201514058A (zh) 二輪載具結構(三)
RU226026U1 (ru) Трансмиссия для велосипеда на основе вариатор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