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53440U - 導體組件及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導體組件及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53440U
TWM653440U TW112210659U TW112210659U TWM653440U TW M653440 U TWM653440 U TW M653440U TW 112210659 U TW112210659 U TW 112210659U TW 112210659 U TW112210659 U TW 112210659U TW M653440 U TWM653440 U TW M65344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terminal body
elastic contact
conductor assembly
uppe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106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文昱
吳忠信
李廣恩
鄭振宏
Original Assignee
宏致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致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致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53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53440U/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導體組件包括端子本體與彈性接觸件。端子本體具有上部、下部與鄰接上部與下部的連接部。上部、下部與連接部定義出U形插槽。上部與下部各具有至少一卡槽。彈性接觸件包括電性接觸部與至少一卡扣部。電性接觸部與卡扣部為一體成型。電性接觸部位於U形插槽中,卡扣部的兩端分別卡合於上部的卡槽與下部的卡槽。

Description

導體組件及電連接器
本揭露是有關一種導體組件及一種具有導體組件的電連接器。
為實現不同電子裝置之間的電連接,已存在各種形式的電連接器。隨著各類電子產品的技術的持續進步與不斷創新,新的電子產品性能大幅提升,對於車用高壓電源插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一般而言,適用於高壓的電連接器需要有端子本體、多片彈性接觸件及鎖扣件,以達到端子固定、穩定接觸導通、強化結構等特性。由於習知的端子本體多為兩片式結構,因此需要依靠額外的鎖扣件設計進行固定並減少多次插拔所造成的變形或是疲乏。上述習知電連接器的零件結構複雜且數量難以降低,進而導致組裝時間長,製造成本高,且電連接器的結構強度也不易提升,不利使用壽命與產品競爭力。
本揭露之一技術態樣為一種導體組件。
根據本揭露之一些實施方式,一種導體組件包括端子本體與彈性接觸件。端子本體具有上部、下部與鄰接上部與下部的連接部。上部、下部與連接部定義出U形插槽。上部與下部各具有至少一卡槽。彈性接觸件包括電性接觸部與至少一卡扣部。電性接觸部與卡扣部為一體成型。電性接觸部位於U形插槽中,卡扣部的兩端分別卡合於上部的卡槽與下部的卡槽。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卡扣部從上部外表面延伸至下部的外表面。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彈性接觸件具有兩個卡扣部,兩卡扣部其中一者靠近U形插槽的開口,另一者靠近端子本體的連接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彈性接觸件更包括至少一勾部,上部與下部至少其中一者在U形插槽的開口邊緣具有限位凸部,且勾部抵靠限位凸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卡槽的凹陷處與彈性接觸件的該卡扣部之間有間距。
本揭露之另一技術態樣為一種電連接器。
根據本揭露之一些實施方式,一種電連接器包括殼體與導體組件。殼體具有開口。導體組件位於殼體中,且包括端子本體與彈性接觸件。端子本體具有上部、下部與鄰接上部與下部的連接部。上部、下部與連接部定義出U形插槽。U形插槽連通殼體的開口。上部與下部各具有至少一卡槽。彈性接觸件包括電性接觸部與至少一卡扣部。電性接觸部與卡扣部為一體成型。電性接觸部位於U形插槽中。卡扣部的兩端分別卡合於上部的卡槽與下部的卡槽。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殼體的內表面具有至少一凸肋,上部與下部至少其中一者具有定位槽,且凸肋耦合於定位槽。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殼體的內表面具有兩拆裝孔,彈性接觸件的卡扣部的兩端分別容置於兩拆裝孔中且相對於端子本體的外表面傾斜。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端子本體具有鄰接U形插槽的延伸部。延伸部的邊緣具有階梯結構。殼體的內表面具有溝槽。階梯結構耦合溝槽。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卡槽的凹陷處與彈性接觸件的該卡扣部之間有間距。
在本揭露上述實施方式中,由於導體組件的彈性接觸件的電性接觸部與卡扣部為一體成型的結構,且卡扣部的兩端可分別卡合於端子本體的上部的卡槽與下部的卡槽,因此彈性接觸件除了具有電性接觸的功能,還具有定位於端子本體的功能,可達到端子固定、穩定接觸導通、強化結構等效果。此外,端子本體的U形插槽可進一步強化導體組件的支撐結構,可降低端子多次插拔過程中所造成的變形或是疲乏。此導體組件可省略傳統額外設置的鎖扣件,因此能有效減少零件數量、節省組裝時間並降低製造成本,且導體組件的結構強度得以提升,有利於使用壽命與產品競爭力。
以下揭示之實施方式內容提供了用於實施所提供的標的之不同特徵的許多不同實施方式,或實例。下文描述了元件和佈置之特定實例以簡化本案。當然,該等實例僅為實例且並不意欲作為限制。此外,本案可在各個實例中重複元件符號及/或字母。此重複係用於簡便和清晰的目的,且其本身不指定所論述的各個實施方式及/或配置之間的關係。
諸如「在……下方」、「在……之下」、「下部」、「在……之上」、「上部」等等空間相對術語可在本文中為了便於描述之目的而使用,以描述如附圖中所示之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另一元件或特徵之關係。空間相對術語意欲涵蓋除了附圖中所示的定向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裝置的不同定向。裝置可經其他方式定向(旋轉90度或以其他定向)並且本文所使用的空間相對描述詞可同樣相應地解釋。
第1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之電連接器200的立體圖。第2圖繪示第1圖之移除電連接器200的殼體210後之導體組件100的立體圖。同時參閱第1圖與第2圖,電連接器200包括殼體210與導體組件100。殼體210具有開口212,可供對接端子插入。導體組件100位於殼體210中。導體組件100包括端子本體110與彈性接觸件120。端子本體110具有上部111、下部113與鄰接上部111與下部113的連接部115。端子本體110的上部111、下部113與連接部115定義出U形插槽S。U形插槽S連通殼體210的開口212,可容置對接端子並藉由彈性接觸件120接觸導通。
此外,端子本體110的上部111具有卡槽112,下部113具有卡槽114。彈性接觸件120包括電性接觸部122與卡扣部124、124a,且電性接觸部122與卡扣部124、124a為一體成型的金屬結構。電性接觸部122位於U形插槽S中,卡扣部124、124a每一者的兩端E1、E2分別卡合於上部111的卡槽112與下部113的卡槽114。卡扣部124、124a的數量並不以兩者為限,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彈性接觸件120可具有單一卡扣部124或單一卡扣部124a,亦可具有其他更多的卡扣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電連接器200可為車用電源插座,但並不用以限制本揭露。殼體210的材料可為塑膠。端子本體110可為一體成型的金屬結構,例如以一片銅板彎折後對夾出端子本體110之基本形狀(例如第2圖右側結構),另一側也進行彎折處理再藉由鉚接組合(例如第2圖左側結構)。經上述彎折步驟的端子本體110在對接端子容置於U形插槽S時,上部111與下部113會靠向對接端子。如此一來,端子本體110因本身的彎折設計強化了支撐結構,可有效降低端子本體110經多次插拔後所造成的變形或疲乏。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彈性接觸件120可藉由一片銅合金進行彎折成型,再於此片銅合金設計卡扣部124、124a於外側,使彈性接觸件120除了能在電性接觸部122的彈性臂夾持對接端子時,實現電連接,還能利用卡扣部124、124a卡合於端子本體110,使電性接觸部122穩固地定位於U形插槽S中。此外,一體式的彈性接觸件120也可提供重複插拔時所需要的結構強度。
第3圖繪示第2圖之導體組件100的分解圖。同時參閱第2圖與第3圖,由於導體組件100的彈性接觸件120的電性接觸部122與卡扣部124、124a為一體成型的結構,且卡扣部124、124a每一者的兩端E1、E2可分別卡合於端子本體110的上部111的卡槽112與下部113的卡槽114,因此彈性接觸件120除了具有電性接觸的功能,還具有定位於端子本體110的功能,可達到端子固定、穩定接觸導通、強化結構等效果。此外,端子本體110的U形插槽S可進一步強化導體組件100的支撐結構,可降低端子多次插拔過程中所造成的變形或是疲乏。此導體組件100可省略傳統額外設置的鎖扣件,因此能有效減少零件數量、節省組裝時間並降低製造成本,且導體組件100的結構強度得以提升,有利於使用壽命與產品競爭力。
在本實施方式中,卡槽112、114具有特殊設計的凹陷處(見第3圖)。當彈性接觸件120與端子本體110組合時(見第2圖),卡槽112、114的凹陷處與卡扣部124、124a之間有間距。這樣的設計,可讓使用者在拆卸端子本體110時方便彈性接觸件120的卡扣部124、124a脫落。彈性接觸件120的卡扣部124、124a可從上部111外表面延伸至下部113的外表面,可跨接上部111與下部113,提供限位功能。卡扣部124、124a可為U形。卡扣部124靠近U形插槽S的開口,卡扣部124a靠近端子本體110的連接部115。也就是說,卡扣部124a位於卡扣部124與連接部115之間。卡扣部124、124a在U形插槽S的深度方向D大致對齊,且彼此平行(如沿垂直深度方向D的方向)。
此外,彈性接觸件120還可包括勾部126、126a,端子本體110的上部111在U形插槽S的開口邊緣具有限位凸部116,下部113在U形插槽S的開口邊緣具有限位凸部116a,且勾部126可抵靠限位凸部116,勾部126a可抵靠限位凸部116a,以對彈性接觸件120提供限位效果。
第4圖繪示第3圖之端子本體110的定位槽117耦合殼體210的凸肋214時的示意圖。同時參閱第3圖與第4圖,殼體210的內表面具有凸肋214,端子本體110的上部111可具有定位槽117。當端子本體110安裝於殼體210中時,殼體210的凸肋214可耦合於端子本體110的上部111的定位槽117,以增加脫拔力提升定位效果。相似地,端子本體110的下部113亦可具有定位槽117a,殼體210的內表面可具有另一可耦合於定位槽117a的凸肋214。
第5圖繪示第1圖之電連接器200從殼體210的開口212看的前視圖。同時參閱第2圖與第5圖,殼體210的內表面具有兩拆裝孔216、216a,彈性接觸件120的卡扣部124的兩端E1、E2分別容置於兩拆裝孔216、216a中,且卡扣部124的兩端E1、E2相對於端子本體110的外表面傾斜。卡扣部124、124a可與殼體210設計的預留拆裝孔216、216a進行組裝,提供導體組件100至殼體210中所需的卡扣聲響與脫拔力。設計上提前挖好預留的拆裝孔216、216a可以從殼體210對彈性接觸件120進行擠壓,以拆裝導體組件100。
第6圖繪示第1圖之電連接器200從殼體210左側看的立體圖。同時參閱第2圖與第6圖,端子本體110具有鄰接U形插槽S的延伸部118。延伸部118的邊緣具有階梯結構119。殼體210的內表面具有溝槽218。端子本體110的延伸部118的階梯結構119可耦合溝槽218,可做為組裝時的防呆設計。
前述概述了幾個實施方式的特徵,使得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揭露的態樣。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他們可以容易地將本揭露用作設計或修改其他過程和結構的基礎,以實現與本文介紹的實施方式相同的目的和/或實現相同的優點。本領域技術人員還應該認識到,這樣的等效構造不脫離本揭露的精神和範圍,並且在不脫離本揭露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它們可以在這裡進行各種改變,替換和變更。
100:導體組件 110:端子本體 111:上部 112:卡槽 113:下部 114:卡槽 115:連接部 116,116a:限位凸部 117,117a:定位槽 118:延伸部 119:階梯結構 120:彈性接觸件 122:電性接觸部 124,124a:卡扣部 126,126a:勾部 200:電連接器 210:殼體 212:開口 214:凸肋 216:拆裝孔 218:溝槽 D:深度方向 E1,E2:端 S:U形插槽
當與隨附圖示一起閱讀時,可由後文實施方式最佳地理解本揭露內容的態樣。注意到根據此行業中之標準實務,各種特徵並未按比例繪製。實際上,為論述的清楚性,可任意增加或減少各種特徵的尺寸。 第1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之電連接器的立體圖。 第2圖繪示第1圖之移除電連接器的殼體後之導體組件的立體圖。 第3圖繪示第2圖之導體組件的分解圖。 第4圖繪示第3圖之端子本體的定位槽耦合殼體的凸肋時的示意圖。 第5圖繪示第1圖之電連接器從殼體的開口看的前視圖。 第6圖繪示第1圖之電連接器從殼體左側看的立體圖。
100:導體組件
110:端子本體
111:上部
112:卡槽
113:下部
114:卡槽
115:連接部
116,116a:限位凸部
117:定位槽
118:延伸部
119:階梯結構
120:彈性接觸件
122:電性接觸部
124,124a:卡扣部
126,126a:勾部
D:深度方向
E1,E2:端
S:U形插槽

Claims (10)

  1. 一種導體組件,包括: 一端子本體,具有一上部、一下部與鄰接該上部與該下部的一連接部,其中該上部、該下部與該連接部定義出一U形插槽,該上部與該下部各具有至少一卡槽;以及 一彈性接觸件,包括一電性接觸部與至少一卡扣部,其中該電性接觸部與該卡扣部為一體成型,該電性接觸部位於該U形插槽中,該卡扣部的兩端分別卡合於該上部的該卡槽與該下部的該卡槽。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體組件,其中該卡扣部從該上部外表面延伸至該下部的外表面。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體組件,其中該彈性接觸件具有兩個該卡扣部,該兩卡扣部其中一者靠近該U形插槽的開口,另一者靠近該端子本體的該連接部。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體組件,其中該彈性接觸件更包括至少一勾部,該上部與該下部至少其中一者在該U形插槽的開口邊緣具有一限位凸部,且該勾部抵靠該限位凸部。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體組件,其中該卡槽的凹陷處與該彈性接觸件的該卡扣部之間有間距。
  6. 一種電連接器,包括: 一殼體,具有一開口;以及 一導體組件,位於該殼體中,且包括: 一端子本體,具有一上部、一下部與鄰接該上部與該下部的一連接部,其中該上部、該下部與該連接部定義出一U形插槽,該U形插槽連通該殼體的該開口,該上部與該下部各具有至少一卡槽;以及 一彈性接觸件,包括一電性接觸部與至少一卡扣部,其中該電性接觸部與該卡扣部為一體成型,該電性接觸部位於該U形插槽中,該卡扣部的兩端分別卡合於該上部的該卡槽與該下部的該卡槽。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殼體的內表面具有至少一凸肋,該上部與該下部至少其中一者具有一定位槽,且該凸肋耦合於該定位槽。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殼體的內表面具有兩拆裝孔,該彈性接觸件的該卡扣部的該兩端分別容置於該兩拆裝孔中且相對於該端子本體的外表面傾斜。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端子本體具有鄰接該U形插槽的一延伸部,該延伸部的邊緣具有一階梯結構,該殼體的內表面具有一溝槽,該階梯結構耦合該溝槽。
  10.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卡槽的凹陷處與該彈性接觸件的該卡扣部之間有間距。
TW112210659U 2023-10-02 導體組件及電連接器 TWM653440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3440U true TWM653440U (zh) 2024-04-0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11403B2 (ja) パネル表裏何れの壁面からも取付可能な係止部材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US7273398B2 (en) Electrical device carrier contact assembly
JP2015041449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3208942A (ja) 電気コネクタ端子
US7527522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KR100359466B1 (ko) 보드로크
WO2001003246A1 (fr) Connecteur pour cartes avec contact a la masse
US11489296B2 (en) Power supply
US6106325A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JP3898643B2 (ja) 小型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TWM653440U (zh) 導體組件及電連接器
CN219017960U (zh) 一种tpa固定结构连接器
US9698499B2 (en) Wall mount component and wire clamp connector thereof
US9391395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KR20110076582A (ko) 스페이서를 구비한 커넥터
CN212587759U (zh) 一种6Pin型TYPE-C电连接器
TWM619070U (zh) 電連接器組件
TWM609911U (zh) 電連接器結構
KR20170084442A (ko) 플러그 일체형 어댑터
CN107765783B (zh) 防松脱模块及电子装置
KR200448593Y1 (ko) 커넥터
CN114122776B (zh) 一种连接器及连接装置
CN216289106U (zh) 用于插接汇流条的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电气设备
CN216488831U (zh) 缆线电连接器
CN216720331U (zh) 夹持式插接弹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