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7769U - 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 - Google Patents

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7769U
TWM647769U TW112205224U TW112205224U TWM647769U TW M647769 U TWM647769 U TW M647769U TW 112205224 U TW112205224 U TW 112205224U TW 112205224 U TW112205224 U TW 112205224U TW M647769 U TWM647769 U TW M64776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tem
user
supply system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05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脅憑
潘家圴
黃絃睿
Original Assignee
正修學校財團法人正修科技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正修學校財團法人正修科技大學 filed Critical 正修學校財團法人正修科技大學
Priority to TW112205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47769U/zh
Publication of TWM647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7769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種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包含一設定模組、一辨識裝置、一物品存放裝置以及一控制裝置,其中控制裝置連接設定模組、辨識裝置以及物品存放裝置。設定模組係用以設定一使用者之一基本資訊以及一物品領取資訊。辨識裝置係用以根據基本資訊辨識使用者。物品存放裝置係用以存放對應物品領取資訊之至少一須領取物品。物品存放裝置包含一取物平台供使用者領取至少一須領取物品。控制裝置係用以於辨識裝置辨識出使用者時,依據物品領取資訊控制物品存放裝置提供至少一須領取物品給使用者。

Description

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物品供給系統,尤其是指一種可以自動化辨識使用者並提供使用者所需之物品的供給系統。
許多老年人因年齡老化,伴隨記性及視力日益衰退,常常會忘記服藥、重複性服用、用藥時段不對、藥品的誤食以及濫用劑量等情況一再發生,因此日常服藥與健康狀況通常需要家人、醫護人員或是其他照護人員及時提醒與關注,有時甚至需要照護者時時刻刻的陪同,可能因此增加照護者的壓力。此外,根據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資料顯示,我國扶養比自2012年起逐年上升,同時隨老年人口快速攀升,未來扶養比亦將隨之上升。2022年的扶養比為42.2,預估於2060年我國扶養比會超過100,並持續上升至2070年之109.1。
因此,在每個人的扶養比逐漸增加的情況下,若欲減輕照護者的扶養以及照護壓力,可以提供一個智能藥盒裝置給仍可以自行打理生活的老年人,在他們需要服用藥物或是測量血糖、血壓時,智能藥盒裝置可以自動地進行通知並且提供老年人所需藥物。習知的智能藥盒能夠藉由多種辨識、偵測以及提示系統提供及時的藥品配給以及進行服藥通知。然而,習知智能藥盒於同一時間內僅可提供給單人使用,並且大多裝置介面 複雜造成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不便,例如,未提供語音辨識單元,可能造成不識字或不會打字輸人法的老年人在使用操作上產生困難,而使用上的不便將不利於智能藥盒的推廣和銷售。
因此,有必要開發一種新式方便操作的藥盒或者物品提供系統。
有鑑於此,本創作提供一種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藉以解決以上所述的習知問題。
本創作提供一種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包含一設定模組、一辨識裝置、一物品存放裝置以及一控制裝置。設定模組用以設定一使用者之一基本資訊以及一物品領取資訊。辨識裝置用以根據基本資訊辨識使用者。物品存放裝置用以存放對應該物品領取資訊之至少一須領取物品,物品存放裝置包含一取物平台供該使用者領取至少一須領取物品。控制裝置連接設定模組、辨識裝置以及物品存放裝置。控制裝置係用以於辨識裝置辨識出使用者時,依據物品領取資訊控制物品存放裝置提供至少一須領取物品給使用者。
其中,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進一步包含一監控裝置。監控裝置包含一監控攝影機用以取得使用者之一影像。監控裝置係用以辨識及分析影像中之使用者之一行為。
其中,辨識裝置進一步包含一語音辨識單元,用以提供使用者以一語音方式輸入使用者之基本資訊以及一操作指令。
其中,辨識裝置進一步包含一掃描顯示器,並且掃描顯示器 具有一掃描讀取機以及一螢幕顯示介面。掃描讀取機係用以讀取使用者所對應之一票卡之一個人資訊,並且辨識裝置比對個人資訊與基本資訊,若兩者符合,螢幕顯示介面顯示基本資訊以及物品領取資訊。
其中,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進一步包含一使用者介面,使用者介面係用以與使用者進行互動。
其中,基本資訊包含使用者的身高、體重、疾病史以及緊急聯絡人,物品領取資訊包含使用者需使用之至少一藥物以及對應之至少一服藥時間點。
其中,控制裝置藉由使用者之物品領取資訊於所對應之服藥時間點提供至少一須領取物品,並且物品領取資訊進一步包含一領取時間限制。
其中,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進一步包含一提醒裝置,提醒裝置連接控制裝置。當物品存放裝置提供至少一須領取物品給使用者時,若使用者未於領取時間限制內領取至少一須領取物品,控制裝置控制提醒裝置產生一提醒通知;若使用者於提醒通知後之一極限時間限制內,仍未領取至少一須領取物品,則控制裝置控制提醒裝置產生一警訊通知。
其中,警訊通知係藉由提醒裝置傳送一訊息給使用者之緊急聯絡人以及一照護人員,用以通知緊急聯絡人以及照護人員進行使用者之人身安全確認。
其中,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進一步包含有一休眠狀態、一待機狀態以及一運轉狀態。
綜上所述,本創作提供一種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相較於習 知技術,本創作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藉由語音辨識單元使不識字、視力狀況不佳或者無法手動輸入的使用者可以利用語音輸入法簡易操作,減少習知裝置介面複雜造成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不便。另外,本創作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藉由提醒裝置以及監控裝置,以即時透過訊息以及影像通知緊急聯絡人使用者的活動狀態;並且,本創作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藉由掃描顯示器讀取相應之使用者之票卡,可以同時提供給多名使用者進行使用,以使居家照護者以及醫療照護體系管理者在管理一名或多名使用者領藥、服藥時更加便利,並且可以即時關注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進而減輕照護者以及管理者的照護壓力。
1、2、3、4: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
11:設定模組
12、12’:辨識裝置
121:語音辨識單元
122:掃描顯示器
1221:掃描讀取機
1222:螢幕顯示介面
13:物品存放裝置
131:取物平台
14:控制裝置
15:提醒裝置
16:監控裝置
161:監控攝影機
圖1係繪示根據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的功能方塊圖。
圖2係繪示根據本創作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的功能方塊圖。
圖3係繪示根據本創作之又一具體實施例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的功能方塊圖。
圖4係繪示根據本創作之再一具體實施例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的功能方塊圖。
為了讓本創作的優點,精神與特徵可以更容易且明確地了解,後續將以具體實施例並參照所附圖式進行詳述與討論。需注意的是, 這些具體實施例僅為本創作代表性的具體實施例,其中所舉例的特定方法、裝置、條件、材質等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或對應的具體實施例。又,圖中各元件僅係用於表達其相對位置且未按其實際比例繪述,本創作之步驟編號僅為區隔不同步驟,並非代表其步驟順序,合先敘明。
請參閱圖1,圖1係繪示根據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1的功能方塊圖。如圖1所示,本具體實施例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1包含設定模組11、辨識裝置12、物品存放裝置13以及控制裝置14,其中,控制裝置14分別連接設定模組11、辨識裝置12以及物品存放裝置13。設定模組11可以提供使用者以及照護者設定使用者之基本資訊以及物品領取資訊。辨識裝置12係用以根據基本資訊辨識使用者。物品存放裝置13係用以存放對應該物品領取資訊之須領取物品,其進一步包含取物平台131供該使用者領取須領取物品。控制裝置14係用以於辨識裝置12辨識出使用者時,依據物品領取資訊控制物品存放裝置13提供至少一須領取物品給使用者。
於本具體實施例中,使用者之基本資訊包含使用者的身高、體重、疾病史以及緊急聯絡人,但於實際應用中不限於此,基本資訊亦可進一步包含使用者的血型、食物過敏原以及藥物過敏史等資訊。物品領取資訊包含使用者需使用之藥物以及對應之服藥時間點,但於實務中不限於此,物品領取資訊可以根據使用者需求進一步包含其他資訊,例如一日服藥次數、餐前或餐後服用、服藥指示說明、服藥劑量限制以及服藥注意事項。
於本具體實施例中,物品存放裝置13中存放之使用者須領取 物品,可以進一步包含使用者所需服用之藥物、血糖測試紙、膽固醇測試紙、尿酸測試紙等,但於實際應用中不限於此,任何使用者須領取之物品皆可存放於物品存放裝置13。並且,物品存放裝置13的容量可依使用者所需存放之須領取物品數量多寡以及大小來決定。此外,物品存放裝置13的取物平台131形狀、大小亦可依據使用者需求或須領取物品的大小來決定。
於本具體實施例中,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1進一步包含休眠狀態、待機狀態以及運轉狀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1開機後,其可進入待機狀態;當使用者進行操作時,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1會進入運轉狀態;若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1於一段時間內(例如:15分鐘以上)未進入運轉狀態,亦表示在此段時間內未被使用,可從待機狀態轉換為休眠狀態,以減少耗電量並達到節能。
請參閱圖2,圖2係繪示根據本創作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2的功能方塊圖。如圖2所示,本具體實施例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2除了前述具體實施例之單元外,進一步包含提醒裝置15與控制裝置14連接。於本具體實施例中,使用者之物品領取資訊進一步包含領取時間限制,而當控制裝置14根據物品領取資訊於所對應之服藥時間點控制物品存放裝置13提供須領取物品給使用者時,若使用者未於領取時間限制內領取須領取物品,控制裝置14控制提醒裝置15產生一提醒通知,以提醒使用者、緊急聯絡人或照護人員;若使用者於提醒通知後之極限時間限制內仍未領取須領取物品,則控制裝置14控制提醒裝置15產生一警訊通知,以提醒緊急聯絡人或照護人員。於實務中,提醒通知可以為鈴聲通知、語音通知、亮燈閃爍通知以及振動通知等形式。於本具體實施例中,提醒裝置 15藉由傳送警訊通知給使用者之緊急聯絡人以及照護人員,以通知緊急聯絡人以及照護人員進行使用者之人身安全以及服藥指示的確認並解除提醒通知。於實務中,提醒裝置15傳送之警訊通知可以為手機訊息、語音留言或是電子信件。
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提醒裝置15可以進一步包含警報裝置。若使用者在提醒通知後之極限時間限制內,仍未領取須領取物品,提醒裝置15可控制警報裝置響起警報鈴聲,以提醒使用者、緊急聯絡人或照護人員;倘若使用者不慎摔倒、暈厥或者身體有異樣時,警報鈴聲也可以讓附近的民眾察覺有問題,進而前往關心。另外,於實務中,警報裝置亦可進一步與緊急救護專線連接,當使用者未於所設定之時間內解除警報鈴聲,則警報裝置將自動撥打給緊急救難專線以及緊急報案專線。請注意,本具體實施例的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的其他模組以及裝置,係與前述具體實施例的對應模組以及裝置於結構和功能上大致相同,故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閱圖3,圖3係繪示根據本創作之又一具體實施例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3的功能方塊圖。如圖3所示,本具體實施例與前述具體實施例不同處在於本具體實施例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3進一步包含監控裝置16與控制裝置14連接。監控裝置16可包含監控攝影機161以取得使用者之影像,並可針對影像中之使用者之行為進行辨識以及分析,用以觀察使用者的活動狀態。此外,當使用者未於提醒通知後之極限時間限制內領取須領取物品,控制裝置14也可控制監控裝置16將監控攝影機161取得之使用者之影像以及使用者之行為分析結果傳送給使用者之緊急聯絡人,並透過影像即時通知緊急聯絡人使用者當下的活動狀態,以使緊急聯絡人可以及時 確認使用者的人身安全。請注意,本具體實施例的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的其他模組以及裝置,係與前述具體實施例的對應模組以及裝置於結構和功能上大致相同,故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閱圖4,圖4係繪示根據本創作之再一具體實施例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4的功能方塊圖。如圖4所示,本具體實施例與前述具體實施例不同處在於本具體實施例之辨識裝置12’進一步包含語音辨識單元121,用以供使用者以語音方式輸入使用者之基本資訊以及操作指令。於實務中,若使用者不識字、視力狀況不佳或是無法手動輸入,將無法以一般的輸入方式來輸入上述基本資訊和操作指令,但仍可藉由語音辨識單元121以語音方式操作本具體實施例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
此外,本具體實施例中,辨識裝置12’進一步包含掃描顯示器122,並且其具有掃描讀取機1221以及螢幕顯示介面1222。使用者可以藉由其所持有的票卡使辨識裝置12’辨識其身份。於實務中,使用者所持有的票卡可以包含使用者的個人資訊,例如姓名、身份證字號以及出生年月日等資訊,以提供辨識裝置12’進行辨識。本具體實施例中,使用者將其所對應之票卡放置於掃描顯示器122並透過掃描讀取機1221進行掃描,藉由辨識裝置12’比對票卡中的個人資訊與使用者的基本資訊是否無誤,若無誤則控制裝置14依據物品領取資訊控制物品存放裝置13提供須領取物品給使用者。另外,當辨識裝置12’針對個人資訊與使用者的基本資訊進行辨識的比對結果為相符,辨識裝置12’之螢幕顯示介面1222可以顯示基本資訊以及物品領取資訊,同時可以顯示確認領取選項。在使用者領取須領取物品後,可以點選確認領取選項,以確認完成該次領取的流程。請注意,本具體實 施例的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的其他模組以及裝置,係與前述具體實施例的對應模組以及裝置於結構和功能上大致相同,故於此不再贅述。
此外,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亦可以進一步包含使用者介面,用以與使用者進行除了上述功能之外的互動。藉由使用者介面與使用者的互動可以增加使用者在使用上的趣味,並且促進使用者大腦的運作,進而降低或延緩使用者失智、癡呆以及老化等現象。
上述各具體實施例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也可以同時存放複數個使用者基本資訊以及須領取物品,並且透過使用者所對應之票卡提供須領取物品給對應的使用者。因此,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可設置在居家環境中或者醫療照護體系環境中(例如醫院、安養院、長期照護中心、日照機構等)以供單人以及多人使用。此外,於實務中,居家照護者以及醫療照護體系管理者也可以藉由上述各具體實施例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更便利地管理一名或同時管理多名使用者領藥、服藥更加便利,並且可以即時關注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進而減輕照護者以及管理者的照護壓力。
綜上所述,本創作提供一種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相較於習知技術,本創作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藉由語音辨識單元使不識字、視力狀況不佳或者無法手動輸入的使用者可以利用語音輸入法簡易操作,減少習知裝置介面複雜造成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不便。另外,本創作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藉由提醒裝置以及監控裝置,以即時透過訊息以及影像通知緊急聯絡人使用者的活動狀態;並且,本創作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藉由掃描顯示器讀取相應之使用者之票卡,可以同時提供給多名使用者進行使用,以使居家照護者以及醫療照護體系管理者在管理一名或多名使用者領 藥、服藥時更加便利,並且可以即時關注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進而減輕照護者以及管理者的照護壓力。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創作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創作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創作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因此,本創作所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應該根據上述的說明作最寬廣的解釋,以致使其涵蓋所有可能的改變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1: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
11:設定模組
12:辨識裝置
13:物品存放裝置
131:取物平台
14:控制裝置

Claims (10)

  1. 一種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包含:一設定模組,用以設定一使用者之一基本資訊以及一物品領取資訊;一辨識裝置,用以根據該基本資訊辨識該使用者;一物品存放裝置,用以存放對應該物品領取資訊之至少一須領取物品,該物品存放裝置包含一取物平台供該使用者領取該至少一須領取物品;以及一控制裝置,連接該設定模組、該辨識裝置以及該物品存放裝置,該控制裝置係用以於該辨識裝置辨識出該使用者時,依據該物品領取資訊控制該物品存放裝置提供該至少一須領取物品給該使用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進一步包含一監控裝置,該監控裝置包含一監控攝影機用以取得該使用者之一影像,該監控裝置係用以辨識及分析該影像中之該使用者之一行為。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其中該辨識裝置進一步包含一語音辨識單元,用以提供該使用者以一語音方式輸入該使用者之該基本資訊以及一操作指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其中該辨識裝置進一步包含一掃描顯示器,並且該掃描顯示器具有一掃描讀取機以及一螢幕顯示介面,其中該掃描讀取機係用以讀取該使用者所對應之一票卡之一個人資訊,並且該辨識裝置比對該個人資訊與該基本資訊,若兩者符合,該螢幕顯示介面顯示該基本資訊以及該物品領取資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進一步包含一使用者介面,該使用者介面係用以與該使用者進行互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其中該基本資訊包含該使用者的身高、體重、疾病史以及一緊急聯絡人,該物品領取資訊包含該使用者需使用之至少一藥物以及對應之至少一服藥時間點。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其中該控制裝置藉由該使用者之該物品領取資訊於所對應之該服藥時間點提供該至少一須領取物品,並且該物品領取資訊進一步包含一領取時間限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進一步包含一提醒裝置,該提醒裝置連接該控制裝置,其中當該物品存放裝置提供該至少一須領取物品給該使用者時,若該使用者未於該領取時間限制內領取該至少一須領取物品,該控制裝置控制該提醒裝置產生一提醒通知;若該使用者於該提醒通知後之一極限時間限制內,仍未領取該至少一須領取物品,該控制裝置控制該提醒裝置產生一警訊通知。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其中該警訊通知係藉由該提醒裝置傳送一訊息給該使用者之該緊急聯絡人以及一照護人員,用以通知該緊急聯絡人以及該照護人員進行該使用者之人身安全確認。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進一步包含有一休眠狀態、一待機狀態以及一運轉狀態。
TW112205224U 2023-05-25 2023-05-25 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 TWM647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5224U TWM647769U (zh) 2023-05-25 2023-05-25 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5224U TWM647769U (zh) 2023-05-25 2023-05-25 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7769U true TWM647769U (zh) 2023-11-01

Family

ID=89720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05224U TWM647769U (zh) 2023-05-25 2023-05-25 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477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83794B2 (en) Medication compliance alert device
US11006904B2 (en) Patient status notification device, notification method in patient status notification device and program
US9922168B2 (en) Patient device for advanced patient communication
EP3407851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nding reminders to a user
US7301463B1 (en) Assisting and monitoring method and system
JP2021502219A (ja) 統合的服薬管理用の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モジュール
US20040249250A1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 prompting medical self-care events and communicating medical self-care status
US20120169467A1 (en) Patient alert management system
US20110224501A1 (en) In-home health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EP3805719A1 (en) A smart body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JP5998269B1 (ja) 服薬支援システム
US10950333B2 (en) Medication management
US20210343404A1 (en)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US20180046776A1 (en) Medicine reminder and in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US20160117915A1 (en) Need Specific Call Bell System and Method
TWI776105B (zh) 個人醫療資訊系統
EP347933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itions of care
Niemelä et al. Supporting independent living of the elderly with mobile-centric ambient intelligence: user evaluation of three scenarios
TWM647769U (zh) 自動化辨識供給系統
Kondylakis et al. CareKeeper: A platform for intelligent care coordination
US10304563B1 (en) Medication management
VALERA et al. Real world, large scale iot systems for community eldercar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learned
JP2012066040A (ja) 高齢者支援機能付きフォトフレーム装置
Divakar et al. Smart medicine box using IoT with alarm and SMS notification
JP2002282220A (ja) 介護支援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