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4442U - 局部發光的扇葉及其風扇 - Google Patents

局部發光的扇葉及其風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4442U
TWM644442U TW112201698U TW112201698U TWM644442U TW M644442 U TWM644442 U TW M644442U TW 112201698 U TW112201698 U TW 112201698U TW 112201698 U TW112201698 U TW 112201698U TW M644442 U TWM644442 U TW M64444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an
light guide
fan blade
annula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01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正廷
Original Assignee
海韻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海韻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海韻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201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44442U/zh
Publication of TWM644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4442U/zh

Link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種局部發光的扇葉及其風扇,該扇葉包含一導光支架,一環形外套及複數葉片,該導光支架成形一軸接部,該環形外套與該些葉片為一體結構,該環形外套與該導光支架共同組成該扇葉的一轂部,該環形外套連接該導光支架,該環形外套具有一遮光裙邊,該遮光裙邊的底緣低於該導光支架底緣。

Description

局部發光的扇葉及其風扇
本新型涉及一種扇葉及其風扇,尤指一種局部導光的扇葉及其風扇。
查,現有發光風扇公開如US 10900493B2、TW M537672、CN 217633022、TW M551292、TW202115317、US 2019316769、US 2020208832、US10585463等專利,前揭專利描述現有發光風扇實施時,主要以扇葉輪轂、扇葉片作為發光者,部分風扇更增加扇框發光的技術。惟,現有發光風扇整面發光的技術,易產生眩目問題,過度的光彩效果影響使用者使用體驗。
再以US 10900493B2舉例言,其發光風扇雖在輪轂上額外設置導光元件,透過導光元件向輪轂間接傳遞向發光元件而來的光線,使輪轂產生更為均勻且柔和的光彩效果。然而,US 10900493B2雖於說明書描述扇葉可為無透光或是無導光的材質所製成,以避免光線逸散至扇葉,但在實際實施上,US 10900493B2光線經由輪轂穿透後未能被限制傳遞,導致使用者觀察其風扇時,無法獲得良好的局部發光感受。
本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解決習用風扇無法脫離整面發光技術的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新型提供一種局部發光的扇葉,包含一導光支架,一環形外套及複數葉片,該導光支架成形一軸接部,該環形外套與該些葉片為一體結構,該環形外套與該導光支架共同組成該扇葉的一轂部,該環形外套連接該導光支架,該環形外套具有一遮光裙邊,該遮光裙邊的底緣低於該導光支架底緣。
一實施例中,該導光支架包含一基礎部,一與該基礎部一體成形並與該環形外套連接的環形部,以及一由該基礎部與該環形部共同界定出的容置空間,該軸接部是從該基礎部一體延伸形成並朝向該容置空間。
一實施例中,該環形外套包含至少一接觸該基礎部未面對該容置空間一側邊緣的包覆部。
一實施例中,該扇葉包含至少一疊置於該導光支架上的遮光蓋板。
一實施例中,該導光支架包含一基礎部以及一與該基礎部一體成形並與該環形外套連接的環形部,該基礎部具有一提供該遮光蓋板組接的組裝區域。
一實施例中,該導光支架具有一設於該基礎部與該環形部連接處的導光斜面。
一實施例中,該環形部遠離該基礎部一端至少包含一入光斜面。
一實施例中,該導光支架具有複數間隔設於該環形部面對該容置空間一側的肋。
一實施例中,該遮光裙邊具有一突出該導光支架底緣的斜面。
除前述之外,本新型亦提供一種風扇,包含一風扇框架,一設於該風扇框架上的驅動源,一與該驅動源組接的扇葉,及至少一第一發光源,該扇葉的結構就如本文前段所述,該第一發光源設於該風扇框架並面對該導光支架。
一實施例中,該風扇具有一設於該風扇框架並可從該風扇框架直接觀察的導光環,及至少一面對該導光環的第二發光源。
一實施例中,該風扇框架包含至少二相互組裝的半殼。
依前述新型內容所揭,相較於習用技術,本新型具有以下特點:本新型該轂部由該導光支架與該環形外套共同組成,該扇葉接受光源照射時,該導光支架產生發光效果,而該環形外套則提供阻擋光線洩漏的功能,藉此使本扇葉產生局部的發光效果。
本新型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茲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至圖4,本新型提供一種扇葉10,該扇葉10具有局部導光效果,併參圖5與圖6,該扇葉10實際使用上更可搭配一驅動源20、至少一第一發光源41及一風扇框架30組成一風扇100。本文為便於讀者理解技術,於後首先說明該扇葉10,該扇葉10包含一導光支架11,一環形外套13以及複數葉片14,該導光支架11以射出方式成形,該導光支架11為具備導光功能,而可在製備過程添加至少一擴散劑材料及至少一導光劑材料,使該導光支架11於接受光線投射後呈現柔和的發光效果。該導光支架11成形一軸接部111,該軸接部111用以供該驅動源20組接,該驅動源20啟動後帶動該導光支架11轉動,進而令該扇葉10轉動。一實施例中,該導光支架11具有一連接該軸接部111並顯露於該導光支架11表面的開孔110。
該環形外套13連接該導光支架11,並與該導光支架11共同組成該扇葉10的一轂部101,該環形外套13不具透光或是導光功能。又,該環形外套13為避免由該導光支架11而來的光線洩漏,該環形外套13具有一遮光裙邊132,該遮光裙邊132的底緣低於該導光支架11的底緣,該遮光裙邊132令該環形外套13的長度(如標號133)大於該環形部113的長度(如標號122),藉此達到阻擋光線的目的。另外,該些葉片14作為該扇葉10轉動時的風流產生者,該些葉片14連接該環形外套13,並與該環形外套13為一體結構,該些葉片14同樣不具透光或是導光功能。
承上,請搭配圖7,實施時,該扇葉10接受由該至少一第一發光源41而來的光線,該扇葉10令光線進入該導光支架11中並且傳遞其中,而該環形外套13限制由該導光支架11而來的光線穿透,同時該環形外套13以該遮光裙邊132避免光線洩漏,如此一來,當使用者由該扇葉10一側進行觀察時,將發現該導光支架11可產生柔和的光彩效果,而該環形外套13與該些葉片14則不產生發光效果。又,本新型為輔助提升該遮光裙邊132避免光線洩漏的功能,一實施例中,該遮光裙邊132於底緣具有一斜面130,該斜面130突出於該導光支架11,並輔助增加該遮光裙邊132阻擋光線效果。
另外,復請參閱圖2至圖4,一實施例中,該扇葉10具有至少一遮光蓋板15,該至少一遮光蓋板15不具有透光或是導光功能,並疊置於該導光支架11上,以提供阻擋光線功能。一實施例中,該至少一遮光蓋板15的面積小於該導光支架11,該至少一遮光蓋板15局部遮蔽該導光支架11,使得該導光支架11可呈現環形發光效果,就如圖8的標號80所示。於一實施例中,該至少一遮光蓋板15可為一飾板,舉例來說,該至少一遮光蓋板15上可設有至少一裝飾圖樣或至少一企業識別標誌等,另一例子,該至少一遮光蓋板15上更可設有至少一鏤空,藉此令該扇葉10可基於需求調整該轂部101的發光區域。承此,本新型該扇葉10可提供更為乾淨的局部發光效果。
承上,一實施例中,該導光支架11包含一基礎部112,一與該基礎部112一體成形的環形部113,及一由該基礎部112與該環形部113共同界定出的容置空間114,其中,該基礎部112連接該軸接部111,該軸接部111由該基礎部112一體延伸形成並朝向該容置空間114。又,該基礎部112與該遮光蓋板15連接,該基礎部112具有一提供該遮光蓋板15組接的組裝區域118,該組裝區域118由下列群組至少其中一者形成:一凹槽119、至少一凸塊120。以該凹槽119來說,該凹槽119提供該遮光蓋板15容置其中,該凹槽119的槽壁環設該遮光蓋板15周圍,並對該遮光蓋板15的組裝位置提供限制;再以該至少一凸塊120來說,該至少一凸塊120由該基礎部112朝面對該遮光蓋板15一側延伸成形,該至少一凸塊120以非連續方式或連續方式沿該遮光蓋板15周圍設置。
續上,該環形部113與該環形外套13連接,該環形部113提供該環形外套13以其為基礎二次射出成形,詳細來說,該導光支架11與該環形外套13於製備過程分別以兩模具進行射出成形,該導光支架11以一第一材料成形於一第一模具中,該導光支架11製備完成後旋轉180度並置入一第二模具中,該環形外套13與該些葉片14以一第二材料製成,並射出成形於該環形部113上。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材料可以是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簡稱PC),而該第二材料可以是液態結晶聚合物(Liquid-Crystal Polymer,簡稱LCP)。一實施例中,本新型為令該環形外套13穩定設置於該環形部113上,該環形外套13包含至少一接觸該基礎部112未面對該容置空間114一側邊緣的包覆部131,該包覆部131位於該基礎部112與該環形部113之間的連接處,並提供該環形外套13與該導光支架11穩定連接的效果。又,另一實施例中,該導光支架11具有複數間隔設於該環形部113的肋115,該些肋115面對該容置空間114,並且連接該環形部113與該基礎部112,該些肋115提供該導光支架11結構補強功能,並輔助該導光支架11脫模。
請參閱圖2至圖4,本新型為提供導光效果,一實施例中,該環形部113具有一延伸線121,該至少一凸塊120(或該凹槽119的槽壁)不在該延伸線121上。更具體地說,該導光支架11具有一設於該基礎部112與該環形部113連接處的導光斜面116,該導光斜面116用以折射光線,舉例解釋,請搭配圖7,假設該環形部113提供光線以一第一路徑70傳遞,而該基礎部112提供光線以一第二路徑71傳遞,該導光斜面116令由該第一路徑70而來的光線轉向,並改以該第二路徑71傳遞。另一實施例中,該導光支架11為輔助光線進入該環形部113中,該環形部113於遠離該基礎部112一端至少包含一入光斜面117,該入光斜面117以面對該容置空間114的姿態傾斜,該入光斜面117輔助增加該環形部113受光線投射的面積,令該環形部113得以確實接受光線。於另一實施例中,該些肋115於遠離該基礎部112的一端與該入光斜面117的斜率配合。
回到該風扇100,請參閱圖5至圖7,本新型該風扇100搭配前述該扇葉10技術實施。又,該風扇100以該風扇框架30提供該扇葉10組裝,且該風扇框架30具有一導風通道31,該導風通道31令該扇葉10設置其中。另外,該驅動源20設於該風扇框架30上,並與該扇葉10的該軸接部111連接,該驅動源20於接受電力後驅動該扇葉10轉動,一實施例中,該驅動源20包含一定子21及一轉子22。再者,該至少一第一發光源41設於該風扇框架30並面對該導光支架11,該至少一第一發光源41位於該導光支架11設有該環形部113一側。須注意到的是,本新型該至少一第一發光源41不限制發光模式,該至少一第一發光源41可根據該風扇100自身設定,或是該風扇100透過至少一連接件104傳遞至少一控制源(圖中未示,如電腦)所發出的至少一控制訊號(圖中未示),而具有不同的光彩效果,例如光線顏色上的變化、燈光閃爍頻率等。
承上,該風扇100實施時,該至少一第一發光源41通電並朝該環形部113投射光線,該環形部113提供光線進入,令該導光支架11產生發光效果。而當使用者觀察該風扇100時,可發現該風扇100僅有局部產生光彩效果。於另一實施例中,該環形外套13的該遮光裙邊132限制該至少一第一發光源41的光線投射範圍,以阻擋光線洩漏,而當使用者觀察該風扇100時,可發現該風扇100僅有該導光支架11具有光線變化。
承上,本新型該風扇100改變習用風扇整面發光的技術,而透過該扇葉10的設計,令該風扇100啟動時可產生更為乾淨的局部發光效果(如圖8的標號80所示),藉此減少習用風扇過度眩目的問題。另一方面,本新型實施時以該導光支架11產生光線變化,該導光支架11令光線均勻穿透其中,藉此提供柔和的發光效果,相較於習用,本新型更可產生不同於過往的視覺感受。
復請參閱圖5至圖7,一實施例中,該風扇100更包含至少一電路板50,該電路板50提供該至少一第一發光源41與該驅動源20設置,該電路板50位於該風扇框架30上並面對該導光支架11。進一步地,該風扇框架30具有一框本體32,一提供該電路板50設置其上的承座33,以及至少一連接該承座33的組裝肋34,該框本體32成形有該導風通道31,而該承座33設於該導風通道31並與該驅動源20連接,該至少一組裝肋34連接該框本體32與該承座33,以固定該承座33於該導風通道31中。一實施例中,該承座33具有一連接該驅動源20的連接柱331。
另一方面,本新型為提升該風扇100的光彩效果,該風扇100具有一設於該風扇框架30的導光環60,以及至少一面對該導光環60的第二發光源42。又,該導光環60顯露於該風扇框架30,而可從該風扇框架30直接觀察,且該導光環60為具備導光功能,該導光環60於製備過程添加至少一擴散劑材料及至少一導光劑材料,藉此令該導光環60接受該第二發光源42投射的光線後呈現柔和的發光效果,並使該風扇框架30產生局部的發光效果,就如圖8標號81所示。再由圖8可知,本新型該風扇100,除該扇葉10的局部具有發光效果外,該風扇框架30的部分亦可提供發光效果,就如標號81所示。
進一步地,本新型該風扇框架30包含至少二相互組裝的半殼35,該至少二半殼35組裝後提供該第二發光源42與該導光環60設置其上。一實施例中,該風扇框架30具有一提供該導光環60設置的安裝空間36,該安裝空間36由該至少二半殼35共同形成,並提供該第二發光源42設置,該安裝空間36未被組裝後的該二半殼35所封閉,而可由該風扇框架30表面觀察得知,該安裝空間36與該導風通道31連通。
續上,請參閱圖7,一實施例中,該導光環60具有一受該風扇框架30遮蔽的受遮蔽部61,及一由該受遮蔽部61延伸並相對該受遮蔽部61為凸起的凸起部62,該受遮蔽部61設於該安裝空間36內,並面對該第二發光源42設置,該受遮蔽部61接受由該第二發光源42而來的光線,並向該凸起部62傳遞。該凸起部62設於該安裝空間36而未被該風扇框架30所遮蔽,該凸起部62顯露於該風扇框架30表面,該凸起部62接受該受遮蔽部61而來的光線並產生發光效果,該凸起部62令使用者可由該風扇框架30表面觀察該導光環60的光線變化。
綜上所述者,僅爲本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的範圍,即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新型的專利涵蓋範圍。
100:風扇
101:轂部
104:連接件
10:扇葉
11:導光支架
110:開孔
111:軸接部
112:基礎部
113:環形部
114:容置空間
115:肋
116:導光斜面
117:入光斜面
118:組裝區域
119:凹槽
120:凸塊
121:延伸線
122:長度
13:環形外套
130:斜面
131:包覆部
132:遮光裙邊
133:長度
14:葉片
15:遮光蓋板
20:驅動源
21:定子
22:轉子
30:風扇框架
31:導風通道
32:框本體
33:承座
331:連接柱
34:組裝肋
35:半殼
36:安裝空間
41:第一發光源
42:第二發光源
50:電路板
60:導光環
61:受遮蔽部
62:凸起部
70:第一路徑
71:第二路徑
80:發光位置
81:發光位置
圖1,本新型一實施例扇葉的立體示意圖。 圖2,本新型一實施例扇葉的結構分解示意圖(一)。 圖3,本新型一實施例扇葉的結構分解示意圖(二)。 圖4,本新型一實施例扇葉的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5,本新型一實施例風扇的立體示意圖。 圖6,本新型一實施例風扇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7,本新型一實施例風扇的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8,本新型一實施例風扇的實施示意圖。
101:轂部
10:扇葉
11:導光支架
13:環形外套
131:包覆部
14:葉片
15:遮光蓋板

Claims (12)

  1. 一種局部發光的扇葉,包含:一導光支架,成形一軸接部;以及一環形外套,與複數葉片為一體結構,該環形外套與該導光支架共同組成該扇葉的一轂部,該環形外套連接該導光支架,該環形外套具有一遮光裙邊,該遮光裙邊的底緣低於該導光支架底緣。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局部發光的扇葉,其中,該導光支架包含一基礎部,一與該基礎部一體成形並與該環形外套連接的環形部,以及一由該基礎部與該環形部共同界定出的容置空間,該軸接部是從該基礎部一體延伸形成並朝向該容置空間。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局部發光的扇葉,其中,該環形外套包含至少一接觸該基礎部未面對該容置空間一側邊緣的包覆部。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局部發光的扇葉,其中,該導光支架具有複數間隔設於該環形部面對該容置空間一側的肋。
  5. 如請求項1至4任一項所述的局部發光的扇葉,其中,該扇葉包含至少一疊置於該導光支架上的遮光蓋板。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局部發光的扇葉,其中,該導光支架包含一基礎部以及一與該基礎部一體成形並與該環形外套連接的環形部,該基礎部具有一提供該遮光蓋板組接的組裝區域。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局部發光的扇葉,其中,該導光支架具有一設於該基礎部與該環形部連接處的導光斜面。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局部發光的扇葉,其中,該環形部遠離該基礎部一端至少包含一入光斜面。
  9. 如請求項1至4任一項所述的局部發光的扇葉,其中,該遮光裙邊具有一突出該導光支架底緣的斜面。
  10. 一種風扇,包含:一風扇框架;一驅動源,設於該風扇框架上;一如請求項1至9任一項所述之局部發光的扇葉,該局部發光的扇葉與該驅動源組接;以及至少一第一發光源,設於該風扇框架並面對該導光支架。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風扇,其中,該風扇具有一設於該風扇框架並可從該風扇框架直接觀察的導光環,及至少一面對該導光環的第二發光源。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風扇,其中,該風扇框架包含至少二相互組裝的半殼。
TW112201698U 2023-02-24 2023-02-24 局部發光的扇葉及其風扇 TWM644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1698U TWM644442U (zh) 2023-02-24 2023-02-24 局部發光的扇葉及其風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1698U TWM644442U (zh) 2023-02-24 2023-02-24 局部發光的扇葉及其風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4442U true TWM644442U (zh) 2023-08-01

Family

ID=88559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01698U TWM644442U (zh) 2023-02-24 2023-02-24 局部發光的扇葉及其風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44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005140A (ja) 環状導光体
CN103133411B (zh) 风扇模块
US20090053059A1 (en) Ceiling fa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688330B (zh) 發光風扇
JP3712753B2 (ja) 遊技機の可動電飾装置
JP2001094154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TWM644442U (zh) 局部發光的扇葉及其風扇
JP2004223094A (ja) 遊技機における電飾用発光ダイオードの取付構造
TWI840137B (zh) 局部發光的扇葉及其風扇
TWI665955B (zh) 發光風扇
JP2006000251A (ja) 遊技機
CN101766358B (zh) 安全头盔的发光警示装置
CN207470468U (zh) 一种具有导光片的风扇结构
CN219492675U (zh) 局部发光的扇叶及其风扇
JPH07155427A (ja) パチンコ機構成部品の発光構造
US10863636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device
CN206213823U (zh) 烹饪器具
CN211975464U (zh) 一种组合应用的发光风扇
JP5078305B2 (ja) 遊技回転表示装置
CN214851762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的壳体结构
CN216665982U (zh) 一种具有多种出光效果的风扇灯
CN214670640U (zh) 指纹模组的发光组件、指纹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2225558U (zh) 散热风扇
TWI674362B (zh) 炫光散熱風扇及其導光扇輪
CN207407292U (zh) 一种灯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