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8849U - 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 - Google Patents

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8849U
TWM638849U TW111210650U TW111210650U TWM638849U TW M638849 U TWM638849 U TW M638849U TW 111210650 U TW111210650 U TW 111210650U TW 111210650 U TW111210650 U TW 111210650U TW M638849 U TWM638849 U TW M63884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onnection
terminal device
connection component
component structure
middl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10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吳智遠
戴明杉
Original Assignee
進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商進聯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大陸商高誠電子(深圳)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進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商進聯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大陸商高誠電子(深圳)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進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10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8849U/zh
Publication of TWM638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8849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Piezo-Electric Or Mechanical Vibrators, Or Delay Or Filter Circuits (AREA)
  • Electrostatic, Electromagnetic, Magneto- Strictive, And Variable-Resistance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一種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包括::一導電支架及一金屬彈片,該導電支架上設有被結合部,該金屬彈片中段具有彎曲弧部,且於二端分別設有一結合部及一抵頂部,該結合部能直接連結於該被結合部上,該抵頂部則可彈性抵頂於一外部伸入之導線,使該導線與該導電支架形成導通;在具備製造、組裝簡便的條件下,藉由上述機構,可使該金屬彈片無需經由外部之塑膠殼座的定位,而保持與該導電支架形成牢固之連結結構,以改善習知技藝因包覆之塑膠殼座變形,而造成該金屬彈片與該導電支架產生鬆脫及影響導電安全等情形。

Description

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
本創作是有關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尤指一種製造、組裝簡便且結合穩固的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
應用被包覆在絕緣殼體(通常係塑膠材料製成)內的金屬元件或金屬彈片來壓制進入端子的導線,形成電性聯接的聯接端子,並且使聯接端子成排列型態的扣合在一接地軌道(或導電軌道)上,以建立一電器或機械設備的共用接地裝置,來導出那些機器殘存的電壓或靜電,係已為習知技藝。
在US 2014/0127932 A1「ELECTRICAL CONNECTION TERMINAL」專利案中,揭露了在電子連接端子(electrical connection terminal)中,該夾緊彈片(clamping spring)一端的接觸腳(contact leg)係伸入該塑膠殼(plastic houseing)內部之二凸部(projection)之間形成限位,進而可使該夾緊彈片另一端的夾腳(clamping leg)可配合該電流柵(current bar)抵頂夾持一伸入之導線,藉以使該導線經由該電流柵與前述之接地軌道(或導電軌道)形成導通;然而,此種結構中,由於該夾緊彈片僅係利用該塑膠殼內部之結構形成定位,而其接觸腳與該電流柵之間並不具有任何連結及定位之結構,因此在實際應用時,常容易因該塑膠殼的變形(特別是長期使用)而造成該夾緊彈片的接觸腳與該電流柵之間產生相對位移脫離的情形。
在US 2013/0143433 A1「CONNECTION TERMINAL」專利案中,揭露了在殼座(housing)內部二旁設置導電彈片,該導電彈片係利用該殼座內部之結構形成定位,且使該導電彈片之一端經由接觸方式與一母線(bus bar)的二端部形成導通;此種結構容易因該塑膠殼的變形而造成該導電彈片與該母線脫離斷路的情形。
為了改善上述情形,習知技藝已揭露了一種彈片組合導電架(或電流柵)結構;所述實施例提供人員操作壓縮及/或旋轉彈片扣入導電架,形成電性連接的型態。不過就像那些熟習技藝的人士所知悉,上述結合操作模式是比較麻煩不便的。
代表性的來說,上述參考資料顯示了在有關電連接端子中,利用塑膠殼座內部的結構固定至少一位於電流柵(或母線)端部旁側之導電彈片,使該導電彈片一端部抵觸於電流柵(或母線)形成連通,且該導電彈片另一端可彈性接觸抵頂於伸入之導線形成連通的結構,或使人員操作壓縮、旋轉彈片扣入導電架;在實際應用時,容易因該塑膠殼的變形而造成該導電彈片的端部與該電流柵(或母線)之間產生脫離斷路的安全性課題及組合操作麻煩等情形,產生使用上的缺失。
有鑑於習見之電連接端子的導電彈片組裝結構,於實際用時有上述缺點,創作人乃針對該些缺點研究改進之道,終於有本創作產生。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係於一導電支架上設有被結合部,且於一金屬彈片之一端設有能直接組合於該被結合部上之結合部,使該金屬彈片可被連接結合於該導電支架上,並以該金屬彈片另一端之抵頂部彈性抵頂於一外部伸入之導線,達到使該導線與該導電支架形成導通的功效;在具備製造、組裝簡便的條件下,藉由上述組合機制,可使該金屬彈片無需經由外部之塑膠殼座的定位,而保持與該導電支架形成牢固之連結結構,以有效改善因包覆之塑膠殼座變形,造成該金屬彈片與該導電支架產生鬆脫的缺失。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被結合部係可為至少一鏤空之插接孔,而該結合部具有一由該金屬彈片端部向外凸出之插接片,於該插接片旁側間隔設有肩部及擋止部,利用該插接片貫穿該插接孔,以該肩部及擋止部分別擋止於該插接孔的上、下方邊緣部位,可使該金屬彈片與該導電支架形成不易鬆脫的組合結構。
本創作之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插接片外端部設有一具開口之中央槽道,使該插接片二側受擠壓時,具有向內收縮之彈性而易於貫穿該插接孔,且可依需要於該中央槽道內部(或旁側)設置一定位片(或彈片),該定位片(或彈片)上設有副擋止部,利用該副擋止部與擋止部相互配合擋止於該插接孔的下方邊緣不同部位,可使該金屬彈片與該導電支架形成更穩固的組合結構。
為使本創作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徵可獲致更具體的瞭解,茲依下列附圖說明如下:
請參第1至3圖所示,可知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結構包括:導電支架1、金屬彈片2等部份;其中該導電支架1係設置於一絕緣殼座(未繪出)內部,可與一外部之接地軌道或導體(未繪出)相連通,於該導電支架1上設有至少一被結合部11;在實際應用時,該導電支架1可依需要於(左、右)二端分別設有一被結合部11。
該金屬彈片2中段設有一彎曲弧部21,於該金屬彈片2二端分別設有一結合部22及一抵頂部23,該結合部22係能直接組配於該被結合部11上,使該金屬彈片2可結合於該導電支架1上,形成不易鬆脫的組合結構;而該抵頂部23端部設有一彎曲的副導弧面231,可彈性抵頂於一外部伸入之導線(未繪出)並形成接觸導通。
在一個可行的實施例中,該被結合部11可為一鏤空之插接孔,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周側位於縱向(對應該金屬彈片2二端部延伸方向)位置的邊緣可分別被界定為端邊緣111,於該二端邊緣111之間二旁側(橫向)位置的邊緣則可分別被界定為側邊緣112,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於接近該副導弧面231延伸部位的端邊緣111可經由一導弧面121連結一垂直延伸之折邊12;該結合部22具有可貫穿並結合於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之插接片221,以及橫設於該金屬彈片2之該彎曲弧部21與該插接片221銜接部位至少一旁側的肩部223。
在本實施例中,該插接片221係由該金屬彈片2之彎曲弧部21端部向外(或朝向圖中下方)延伸,且該插接片221於至少一表側中段凸設有一擋止部222。
組裝時,利用該插接片221直接貫穿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使該肩部223可擋止於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的側邊緣112上方邊緣部位,配合該擋止部222擋止於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的端邊緣111下方邊緣部位,可使該金屬彈片2穩固的組合於該導電支架1上;同時,該副導弧面231可與該導弧面121形成二相對的導引弧面,以利於導線(未繪出)由外部伸入,並受夾持於該副導弧面231、導弧面121之間形成接觸導通。
請參第4至6圖所示,可知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結構包括:導電支架1、金屬彈片2等部份;其中該導電支架1具有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之結構;而該金屬彈片2中段與一端分別設有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之彎曲弧部21及抵頂部23,其差異在於:該金屬彈片2於遠離該抵頂部23之一端設有能直接組配於該被結合部11上的結合部22,該結合部22具有可貫穿並結合於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之插接片221,以及橫設於該金屬彈片2之該彎曲弧部21與該插接片221銜接部位至少一旁側的肩部223。
在本實施例中,該插接片221係由該金屬彈片2之彎曲弧部21端部向外(或朝向圖中下方)延伸,於該插接片221的至少一旁側邊緣設有擋止部222。
組裝時,利用該插接片221直接貫穿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使該肩部223可擋止於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的側邊緣112的上方邊緣部位,而該擋止部222可擋止於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的側邊緣112的下方邊緣部位,使該金屬彈片2能穩固的組合於該導電支架1上。
在實際應用時,該插接片221旁側設有由該擋止部222朝向外端部(或圖中下方)形成寬度漸縮之導引斜邊225,該導引斜邊225係為具有平直斜削的邊緣形狀,以便於導引該插接片221端部伸入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內;且該插接片221朝遠離該金屬彈片2中段(或彎曲弧部21)方向設有一具開口且縱向(或朝向圖中下方)延伸之中央槽道224,該中央槽道224二旁側呈平直的邊緣形狀,使該插接片221二側受擠壓時,具有向內(朝向該中央槽道224)收縮之彈性,藉以使該插接片221更易於貫穿並組合於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內。
可了解的是,該結合部22和被結合部11的結構型態是可以相互對應修改的;例如:該結合部22形成插接孔結構,而該被結合部11對應形成插接片結構。
請參第7至9圖所示,可知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結構包括:導電支架1、金屬彈片2等部份;其中該導電支架1具有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之結構;而該金屬彈片2中段與一端分別設有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之彎曲弧部21及抵頂部23,且該金屬彈片2於遠離該抵頂部23之一端設有能直接組配於該被結合部11上的結合部22,該結合部22具有可貫穿並結合於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之插接片221,以及橫設於該金屬彈片2之該彎曲弧部21與該插接片221銜接部位至少一旁側的肩部223。
在本實施例中,該插接片221係由該金屬彈片2之彎曲弧部21端部向外(或朝向圖中下方)延伸,於該插接片221的至少一旁側邊緣設有擋止部222;其差異在於:該插接片221旁側設有由該擋止部222朝向外端部(或圖中下方)形成寬度漸縮之導引斜邊225,該導引斜邊225係為具有弧形彎曲的邊緣形狀,以便於導引該插接片221端部伸入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內;且該插接片221朝遠離該金屬彈片2中段(或彎曲弧部21)方向設有一具開口且縱向(或朝向圖中下方)延伸之中央槽道224,該中央槽道224二旁側呈弧形的邊緣形狀,使該插接片221二側受擠壓時,具有向內(朝向該中央槽道224)收縮之彈性,藉以使該插接片221更易於貫穿並組合於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內。
請參第10至12圖所示,可知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結構包括:導電支架1、金屬彈片2等部份;其中該導電支架1上設有至少一被結合部11,該被結合部11係可為一鏤空之插接孔,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周側位於縱向位置的邊緣分別被界定為端邊緣111,於該二端邊緣111之間二旁側橫向位置的邊緣分別被界定為側邊緣112,且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其中一端邊緣111經由一導弧面121連結一垂直延伸之折邊12;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於二側邊緣112中段之間橫設有一橫隔部13,該橫隔部13可將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接近該導弧面121的一側分隔形成一收容孔洞120。
該金屬彈片2中段與一端分別設有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之彎曲弧部21及抵頂部23,該金屬彈片2於遠離該抵頂部23之一端設有能直接組配於該被結合部11上的結合部22,該結合部22具有可貫穿並結合於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之插接片221,以及橫設於該金屬彈片2之該彎曲弧部21與該插接片221銜接部位至少一旁側的肩部223。
在本實施例中,該插接片221具有與前述第二實施例相同之擋止部222、導引斜邊225及中央槽道224等結構;其差異在於:該插接片221具有一分叉設置之彈片226,該彈片226由接近該金屬彈片2中段(或彎曲弧部21)的一端沿該中央槽道224(或朝向圖中下方)延伸,該彈片226中段彎折一副擋止部227,且由該副擋止部227朝向遠離該金屬彈片2的彎曲弧部21方向形成一導斜面228。
組裝時,利用該導引斜邊225可導引該插接片221通過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而該導斜面228可導引該彈片226通過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當該插接片221與該彈片226同時貫穿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後,該肩部223可擋止於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對應該側邊緣112的上方邊緣部位,該擋止部222可擋止於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對應該側邊緣112的下方邊緣部位,而該副擋止部227可擋止於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對應該端邊緣111的下方邊緣部位,能使該金屬彈片2穩固的組合於該導電支架1上;同時,該抵頂部23之副導弧面231可延伸至該收容孔洞120靠近該導弧面121的旁側部位,使外部之導線(未繪出)伸入該收容孔洞120的過程中,可藉由該副導弧面231與該導弧面121之間形成一導引與夾持的機制。
請參第13至16圖所示,可知本創作第五實施例之結構包括:導電支架1、金屬彈片2等部份;其中該導電支架1具有與前述第四實施例相同之結構;而該金屬彈片2中段與一端分別設有與前述第二實施例相同之彎曲弧部21及抵頂部23等結構,該金屬彈片2於遠離該抵頂部23之一端設有能直接組配於該被結合部11上的結合部22,該結合部22具有可貫穿並結合於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之插接片221,以及橫設於該金屬彈片2之該彎曲弧部21與該插接片221銜接部位至少一旁側的肩部223。
在本實施例中,該插接片221具有與前述第二實施例相同之擋止部222、導引斜邊225及中央槽道224等結構;其差異在於:該插接片221於該中央槽道224接近該金屬彈片2中段(或彎曲弧部21)的一端設有一嵌槽229,以供嵌合夾設一定位片22a,該定位片22a具有至少一插接部221a,該插接部221a至少一旁側設有副擋止部222a,以及至少一與該副擋止部222a相對應之副肩部223a,該插接部221a朝遠離該金屬彈片2中段(或彎曲弧部21)的方向(或朝向圖中下方)設有一具開口之副中央槽道224a,該插接部221a旁側設有由該副擋止部222a朝向外端部(或圖中下方)形成寬度漸縮之副導引斜邊225a;當該定位片22a經由該嵌槽229固定於該中央槽道224內,該插接部221a係可與該插接片221平行延伸。
組裝時,當該定位片22a與該插接片221同時貫穿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後,該肩部223係可擋止於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對應該側邊緣112的上方邊緣部位,並以該擋止部222擋止於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對應該側邊緣112的下方邊緣部位;而該定位片22a係以該副肩部223a擋止於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對應該端邊緣111的上方邊緣部位,並以該副擋止部222a擋止於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對應該端邊緣111的下方邊緣部位,使該金屬彈片2可更穩固的組合於該導電支架1上。
請參第17至20圖所示,可知本創作第六實施例之結構包括:導電支架1、金屬彈片2等部份;其中該導電支架1具有與前述第四實施例相同之結構;而該金屬彈片2中段與一端分別設有與前述第二實施例相同之彎曲弧部21及抵頂部23等結構,該金屬彈片2於遠離該抵頂部23之一端設有能直接組配於該被結合部11上的結合部22,該結合部22具有可伸入於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內之插接片221,以及橫設於該金屬彈片2之該彎曲弧部21與該插接片221銜接部位至少一旁側的肩部223。
在本實施例中,該插接片221具有由該金屬彈片2之彎曲弧部21端部向外(或朝向圖中下方)形成較短長度地延伸,於該插接片221朝遠離該金屬彈片2中段(或彎曲弧部21)方向設有一具開口之中央槽道224,該中央槽道224接近該金屬彈片2中段(或彎曲弧部21)的一端設有一嵌槽229,以供嵌設一定位片22a。
該定位片22a具有至少一插接部221a,於該插接部221a至少一旁側設有相對應之副肩部223a、副擋止部222a,且該插接部221a旁側設有由該副擋止部222a朝向外端部(或圖中下方)形成寬度漸縮之副導引斜邊225a,該插接部221a朝遠離該金屬彈片2中段(或彎曲弧部21)的方向(或朝向圖中下方)設有一具開口之副中央槽道224a,該嵌槽229與該中央槽道224之間至少一旁側設有鉤部22b,該鉤部22b係能卡鉤於該副中央槽道224a接近該金屬彈片2中段(或彎曲弧部21)的一端部,以使該定位片22a結合定位於該金屬彈片2之中央槽道224內。
組裝時,當該插接片221伸入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內,並以該肩部223擋止於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對應該側邊緣112的上方邊緣部位之後;該定位片22a則可同時貫穿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並以該副肩部223a擋止於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對應該端邊緣111的上方邊緣部位,同時以該副擋止部222a擋止於該被結合部11(插接孔)對應該端邊緣111的下方邊緣部位,使該金屬彈片2可被組合於該導電支架1上。
上述實施例所揭露之結構,該結合部22及被結合部11的結構配合型態,提供了人員在組裝過程,不需要如習知技藝壓縮及/或旋轉金屬彈片的操作模式,即可直接完成插入結合的動作,達到簡化製造程序及提升組裝速率等功效。
綜合以上所述,本創作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確可達成組裝便利且結合穩固之功效,實為一具新穎性及進步性之創作,爰依法提出申請新型專利;惟上述說明之內容,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說明,舉凡依本創作之技術手段與範疇所延伸之變化、修飾、改變或等效置換者,亦皆應落入本創作之專利申請範圍內。
1:導電支架
11:被結合部
111:端邊緣
112:側邊緣
12:折邊
120:收容孔洞
121:導弧面
13:橫隔部
2:金屬彈片
21:彎曲弧部
22:結合部
221:插接片
221a:插接部
222:擋止部
222a、227:副擋止部
223:肩部
223a:副肩部
224:中央槽道
224a:副中央槽道
225:導引斜邊
225a:副導引斜邊
226:彈片
228:導斜面
229:嵌槽
22a:定位片
22b:鉤部
23:抵頂部
231:副導弧面
第1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結構圖。
第2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組合結構圖。
第3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前視組合剖面圖。
第4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結構圖。
第5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立體組合結構圖。
第6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金屬彈片及導電支架組合部位的側視剖面圖。
第7圖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結構圖。
第8圖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立體組合結構圖。
第9圖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金屬彈片及導電支架組合部位的側視剖面圖。
第10圖係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結構圖。
第11圖係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立體組合結構圖。
第12圖係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前視組合剖面圖。
第13圖係本創作第五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結構圖。
第14圖係本創作第五實施例之立體組合結構圖。
第15圖係本創作第五實施例之前視組合剖面圖。
第16圖係本創作第五實施例之金屬彈片及導電支架組合部位的側視剖面圖。
第17圖係本創作第六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結構圖。
第18圖係本創作第六實施例之立體組合結構圖。
第19圖係本創作第六實施例之前視組合剖面圖。
第20圖係本創作第六實施例之金屬彈片及導電支架組合部位的側視剖面圖。
1:導電支架
11:被結合部
111:端邊緣
112:側邊緣
12:折邊
121:導弧面
2:金屬彈片
21:彎曲弧部
22:結合部
221:插接片
222:擋止部
223:肩部
224:中央槽道
225:導引斜邊
23:抵頂部
231:副導弧面

Claims (29)

  1. 一種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至少包括: 一導電支架(1),設有至少一被結合部(11); 一金屬彈片(2),一端設有能組合於該被結合部(11)上之結合部(22),使該金屬彈片(2)能被連接結合於該導電支架(1)上,該金屬彈片(2)另一端形成一具有活動彈性之抵頂部(23),以供彈性抵頂於一導線並形成接觸導通。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被結合部(11)係為一鏤空之插接孔,該結合部(22)具有至少一擋止部(222),以該結合部(22)貫穿該插接孔,該擋止部(222)能配合擋止於該插接孔下方邊緣部位,使該金屬彈片(2)與該導電支架(1)形成不易脫離的組合。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結合部(22)於接近該金屬彈片(2)中段部位旁側設有至少一肩部(223),該肩部(223)能配合該擋止部(222)擋止於該插接孔的上方邊緣部位,使該金屬彈片(2)與該導電支架(1)形成更穩固的組合。
  4. 如請求項2或3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結合部(22)具有一插接片(221),該擋止部(222)係設置於該插接片(221)的至少一表側。
  5. 如請求項2或3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結合部(22)具有一插接片(221),該擋止部(222)係設置於該插接片(221)的至少一旁側邊緣。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插接片(221)朝遠離該金屬彈片(2)中段的方向,設有一具開口且縱向延伸之中央槽道(224)。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中央槽道(224)二旁側邊緣的形狀係選自平直、弧形等其中之一。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插接片(221)旁側設有由該擋止部(222)朝遠離該金屬彈片(2)中段之一端形成寬度漸縮之導引斜邊(225)。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插接片(221)旁側設有由該擋止部(222)朝遠離該金屬彈片(2)中段之一端形成寬度漸縮之導引斜邊(225)。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插接片(221) 旁側設有由該擋止部(222)朝遠離該金屬彈片(2)中段之一端形成寬度漸縮之導引斜邊(225)。
  11. 如請求項8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導引斜邊(225)的形狀係選自平直斜削及弧形彎曲等其中之一。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導引斜邊(225)的形狀係選自平直斜削及弧形彎曲等其中之一。
  13.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導引斜邊(225)的形狀係選自平直斜削及弧形彎曲等其中之一。
  14. 如請求項6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插接片(221)設有一彈片(226),該彈片(226)係由該中央槽道(224)接近該金屬彈片(2)中段的一端邊緣分叉延伸,該彈片(226)中段彎折一副擋止部(227),並由該副擋止部(227)朝向遠離該金屬彈片(2)中段的一端形成一導斜面(228)。
  15. 如請求項9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插接片(221) 設有一彈片(226),該彈片(226)係由該中央槽道(224)接近該金屬彈片(2)中段的一端邊緣分叉延伸,該彈片(226)中段彎折一副擋止部(227),並由該副擋止部(227)朝向遠離該金屬彈片(2) 中段的一端形成一導斜面(228)。
  16. 如請求項6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中央槽道(224)接近該金屬彈片(2)中段的一端設有一嵌槽(229),以供嵌設一定位片(22a),該定位片(22a)具有至少一與該插接片(221)平行延伸之插接部(221a),於該插接部(221a)至少一旁側設有副擋止部(222a),以及至少一與該副擋止部(222a)相對應之副肩部(223a),當該插接部(221a)隨該插接片(221)貫穿該插接孔,該副肩部(223a)及副擋止部(222a)能配合擋止於該插接孔上、下方邊緣部位。
  17. 如請求項9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中央槽道(224)接近該金屬彈片(2)中段的一端設有一嵌槽(229),以供嵌設一定位片(22a),該定位片(22a)具有至少一與該插接片(221)平行延伸之插接部(221a),於該插接部(221a)至少一旁側設有副擋止部(222a),以及與該副擋止部(222a)相對應之副肩部(223a),當該插接部(221a)隨該插接片(221)貫穿該插接孔,該副肩部(223a)及副擋止部(222a)能配合擋止於該插接孔上、下方邊緣部位。
  18. 如請求項16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定位片(22a)之插接部(221a)朝遠離該金屬彈片(2)中段的方向設有一具開口且縱向延伸之副中央槽道(224a);且該插接部(221a) 旁側設有由該副擋止部(222a)朝遠離該金屬彈片(2)中段的一端形成寬度漸縮之副導引斜邊(225a)。
  19. 如請求項17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定位片(22a)之插接部(221a)朝遠離該金屬彈片(2)中段的方向設有一具開口且縱向延伸之副中央槽道(224a);且該插接部(221a) 旁側設有由該副擋止部(222a)朝遠離該金屬彈片(2)中段的一端形成寬度漸縮之副導引斜邊(225a)。
  20. 如請求項6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中央槽道(224)接近該金屬彈片(2)中段的一端設有一嵌槽(229),以供嵌設一定位片(22a),該定位片(22a)具有至少一插接部(221a),於該插接部(221a)至少一旁側設有副擋止部(222a),該插接部(221a)遠離該金屬彈片(2)中段的一端部設有一具開口且縱向延伸之副中央槽道(224a);該嵌槽(229)與該中央槽道(224)之間至少一旁側設有鉤部(22b),該鉤部(22b)係能卡鉤於該副中央槽道(224a)接近該金屬彈片(2)的一端部,以使該定位片(22a)結合定位於該金屬彈片(2)之中央槽道(224)內。
  21. 如請求項9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中央槽道(224)接近該金屬彈片(2)中段的一端設有一嵌槽(229),以供嵌設一定位片(22a),該定位片(22a)具有至少一插接部(221a),於該插接部(221a)至少一旁側設有副擋止部(222a),該插接部(221a)遠離該金屬彈片(2)中段的一端部設有一具開口且縱向延伸之副中央槽道(224a);該嵌槽(229)與該中央槽道(224)之間至少一旁側設有鉤部(22b),該鉤部(22b)係能卡鉤於該副中央槽道(224a)接近該金屬彈片(2)的一端部,以使該定位片(22a)結合定位於該金屬彈片(2)之中央槽道(224)內。
  22. 如請求項20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插接部(221a)旁側設有至少一與該副擋止部(222a)相對應之副肩部(223a);且該插接部(221a)旁側設有由該副擋止部(222a)朝遠離該金屬彈片(2)中段的一端形成寬度漸縮之副導引斜邊(225a)。
  23. 如請求項21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插接部(221a)旁側設有至少一與該副擋止部(222a)相對應之副肩部(223a);且該插接部(221a)旁側設有由該副擋止部(222a)朝遠離該金屬彈片(2)中段的一端形成寬度漸縮之副導引斜邊(225a)。
  24. 如請求項2或3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插接孔於接近該金屬彈片(2)之該抵頂部(23)延伸部位的一端部邊緣,設有一經由彎曲之導弧面(121)連結的折邊(12)。
  2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插接孔於接近該金屬彈片(2)之該抵頂部(23)延伸部位的一端部邊緣,設有一經由彎曲之導弧面(121)連結的折邊(12)。
  2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插接孔於接近該金屬彈片(2)之該抵頂部(23)延伸部位的一端部邊緣,設有一經由彎曲之導弧面(121)連結的折邊(12)。
  27. 如請求項24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插接孔內設有一橫隔部(13),該橫隔部(13)將該插接孔接近該導弧面(121)的一端區域分隔形成一收容孔洞(120)。
  28. 如請求項25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插接孔內設有一橫隔部(13),該橫隔部(13)將該插接孔接近該導弧面(121)的一端區域分隔形成一收容孔洞(120)。
  29. 如請求項26所述之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其中該插接孔內設有一橫隔部(13),該橫隔部(13)將該插接孔接近該導弧面(121)的一端區域分隔形成一收容孔洞(120)。
TW111210650U 2022-09-29 2022-09-29 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 TWM638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0650U TWM638849U (zh) 2022-09-29 2022-09-29 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0650U TWM638849U (zh) 2022-09-29 2022-09-29 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8849U true TWM638849U (zh) 2023-03-21

Family

ID=86691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10650U TWM638849U (zh) 2022-09-29 2022-09-29 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388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2458B (zh) * 2022-09-29 2024-02-11 進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2458B (zh) * 2022-09-29 2024-02-11 進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51799B (en) Elektr. verbinder
US9136658B2 (en) Cable connector with switching structure
US9624951B2 (en) Connection terminal structure
JP5522459B2 (ja) 雌端子およびコネクタ
TWM638849U (zh) 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
CN110556651B (zh) 一种可浮动双通道的电连接器
TW200941849A (en) Right-angle connector
JP2017112031A (ja) コネクタ
TWI832458B (zh) 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
KR101716635B1 (ko) 전선 연결단자
TW202414916A (zh) 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
CN105048139A (zh) 电线用连接器
CN210517092U (zh) 一种线对板连接器
CN218586422U (zh) 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
CN218448560U (zh) 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组合结构
KR102446801B1 (ko) 암단자
TWM521827U (zh) 線對板連接器
CN117832909A (zh) 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
TWM499672U (zh) 電連接器
CN117832910A (zh) 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组合结构
JP4106312B2 (ja) 同軸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CN209929539U (zh) 一种稳定支撑型母端子及其应用的公母对插电连接器
CN214505784U (zh) 刺破式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与线缆接合用治具
CN216648731U (zh) 一种带卡扣的连接器
CN209233036U (zh) 一种一体化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