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32909A - 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 - Google Patents

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32909A
CN117832909A CN202211201369.XA CN202211201369A CN117832909A CN 117832909 A CN117832909 A CN 117832909A CN 202211201369 A CN202211201369 A CN 202211201369A CN 117832909 A CN117832909 A CN 1178329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assembly structure
electrical connection
connection assembly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013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智远
戴明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witchlab Shanghai Co Ltd
Gaoche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witchlab Shanghai Co Ltd
Gaoch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witchlab Shanghai Co Ltd, Gaoche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witchlab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0136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329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32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329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包括一导电支架及一金属弹片,该导电支架上设有被结合部,该金属弹片中段具有弯曲弧部,且于二端分别设有一结合部及一抵顶部,该结合部能直接连结于该被结合部上,该抵顶部则可弹性抵顶于一外部伸入的导线,使该导线与该导电支架形成导通;在具备制造、组装简便的条件下,通过上述机构,可使该金属弹片无需经由外部的塑料壳座的定位,而保持与该导电支架形成牢固的连接结构,以改善现有技术技艺因包覆的塑料壳座变形,而造成该金属弹片与该导电支架产生松脱及影响导电安全等情形。

Description

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制造、组装简便且结合稳固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应用被包覆在绝缘壳体(通常塑料材料制成)内的金属组件或金属弹片来压制进入端子的导线,形成电性联接的联接端子,并且使联接端子成排列型态的扣合在一接地轨道(或导电轨道)上,以建立一电器或机械设备的共享接地装置,来导出那些机器残存的电压或静电,已为现有技术技艺。
在US 2014/0127932 A1「ELECTRICAL CONNECTION TERMINAL」专利案中,揭露了在电子连接端子(electrical connection terminal)中,该夹紧弹片(clamping spring)一端的接触脚 (contact leg)伸入该塑料壳(plastic houseing)内部的二凸部(projection)之间形成限位,进而可使该夹紧弹片另一端的夹脚(clamping leg)可配合该电流栅(current bar)抵顶夹持一伸入的导线,以使该导线经由该电流栅与前述的接地轨道(或导电轨道)形成导通;然而,此种结构中,由于该夹紧弹片仅利用该塑料壳内部的结构形成定位,而其接触脚与该电流栅之间并不具有任何连接及定位的结构,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常容易因该塑料壳的变形(特别是长期使用) 而造成该夹紧弹片的接触脚与该电流栅之间产生相对位移脱离的情形。
在US 2013/0143433 A1「CONNECTION TERMINAL」专利案中,揭露了在壳座(housing) 内部二旁设置导电弹片,该导电弹片利用该壳座内部的结构形成定位,且使该导电弹片的一端经由接触方式与一母线(bus bar)的二端部形成导通;此种结构容易因该塑料壳的变形而造成该导电弹片与该母线脱离断路的情形。
为了改善上述情形,现有技术技艺已揭露了一种弹片组合导电架(或电流栅)结构;所述实施例提供人员操作压缩和/或旋转弹片扣入导电架,形成电性连接的型态。不过就像那些熟习技艺的人士所知悉,上述结合操作模式是比较麻烦不便的。
代表性的来说,上述参考数据显示了在有关电连接端子中,利用塑料壳座内部的结构固定至少一位于电流栅(或母线)端部旁侧的导电弹片,使该导电弹片一端部抵触于电流栅(或母线)形成连通,且该导电弹片另一端可弹性接触抵顶于伸入的导线形成连通的结构,或使人员操作压缩、旋转弹片扣入导电架;在实际应用时,容易因该塑料壳的变形而造成该导电弹片的端部与该电流栅(或母线)之间产生脱离断路的安全性课题及组合操作麻烦等情形,产生使用上的缺失。
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于一导电支架上设有被结合部,且于一金属弹片的一端设有能直接组合于该被结合部上的结合部,使该金属弹片可被连接结合于该导电支架上,并以该金属弹片另一端的抵顶部弹性抵顶于一外部伸入的导线,达到使该导线与该导电支架形成导通的功效;在具备制造、组装简便的条件下,通过上述组合机制,可使该金属弹片无需经由外部的塑料壳座的定位,而保持与该导电支架形成牢固的连接结构,以有效改善因包覆的塑料壳座变形,造成该金属弹片与该导电支架产生松脱的缺失。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中该被结合部可为至少一镂空的插接孔,而该结合部具有一由该金属弹片端部向外凸出的插接片,于该插接片旁侧间隔设有肩部及挡止部,利用该插接片贯穿该插接孔,以该肩部及挡止部分别挡止于该插接孔的上、下方边缘部位,可使该金属弹片与该导电支架形成不易松脱的组合结构。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中该插接片外端部设有一具开口的中央槽道,使该插接片二侧受挤压时,具有向内收缩的弹性而易于贯穿该插接孔,且可依需要于该中央槽道内部(或旁侧)设置一定位片(或弹片),该定位片(或弹片)上设有副挡止部,利用该副挡止部与挡止部相互配合挡止于该插接孔的下方边缘不同部位,可使该金属弹片与该导电支架形成更稳固的组合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包括:一种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至少包括:一导电支架,设有至少一被结合部;一金属弹片,一端设有能组合于该被结合部上的结合部,使该金属弹片能被连接结合于该导电支架上,该金属弹片另一端形成一具有活动弹性的抵顶部,以供弹性抵顶于一导线并形成接触导通。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被结合部为一镂空的插接孔,该结合部具有至少一挡止部,以该结合部贯穿该插接孔,该挡止部能配合挡止于该插接孔下方边缘部位,使该金属弹片与该导电支架形成不易脱离的组合。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结合部于接近该金属弹片中段部位旁侧设有至少一肩部,该肩部能配合该挡止部挡止于该插接孔的上方边缘部位,使该金属弹片与该导电支架形成更稳固的组合。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结合部具有一插接片,该挡止部设置于该插接片的至少一表侧。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结合部具有一插接片,该挡止部设置于该插接片的至少一旁侧边缘。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插接片朝远离该金属弹片中段的方向,设有一具开口且纵向延伸的中央槽道。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中央槽道二旁侧边缘的形状选自平直、弧形等其中之一。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插接片旁侧设有由该挡止部朝远离该金属弹片中段的一端形成宽度渐缩的导引斜边。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导引斜边的形状选自平直斜削及弧形弯曲等其中之一。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插接片设有一弹片,该弹片由该中央槽道接近该金属弹片中段的一端边缘分叉延伸,该弹片中段弯折一副挡止部,并由该副挡止部朝向远离该金属弹片中段的一端形成一导斜面。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插接孔于接近该金属弹片的该抵顶部延伸部位的一端部边缘,设有一经由弯曲的导弧面连结的折边。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插接孔内设有一横隔部,该横隔部将该插接孔接近该导弧面的一端区域分隔形成一收容孔洞。
附图说明
第1图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图;
第2图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结构图;
第3图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前视组合剖面图;
第4图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图;
第5图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结构图;
第6图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金属弹片及导电支架组合部位的侧视剖面图;
第7图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图;
第8图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结构图;
第9图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金属弹片及导电支架组合部位的侧视剖面图;
第10图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图;
第11图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结构图;
第12图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前视组合剖面图;
第13图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图;
第14图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结构图;
第15图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前视组合剖面图;
第16图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金属弹片及导电支架组合部位的侧视剖面图;第17图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图;
第18图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结构图;
第19图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前视组合剖面图;
第20图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金属弹片及导电支架组合部位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标记:
1 导电支架
11 被结合部
111 端边缘
112 侧边缘
12 折边
120 收容孔洞
121 导弧面
13 横隔部
2 金属弹片
21 弯曲弧部
22 结合部
221 插接片
221a 插接部
222 挡止部
222a、227 副挡止部
223 肩部
223a 副肩部
224 中央槽道
224a 副中央槽道
225 导引斜边
225a 副导引斜边
226 弹片
228 导斜面
229 嵌槽
22a 定位片
22b 钩部
23 抵顶部
231 副导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第1至3图所示,可知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包括:导电支架1、金属弹片2等部份;其中该导电支架1设置于一绝缘壳座(未绘出)内部,可与一外部的接地轨道或导体(未绘出)相连通,于该导电支架1上设有至少一被结合部11;在实际应用时,该导电支架 1可依需要于(左、右)二端分别设有一被结合部11。
该金属弹片2中段设有一弯曲弧部21,于该金属弹片2二端分别设有一结合部22及一抵顶部23,该结合部22能直接组配于该被结合部11上,使该金属弹片2可结合于该导电支架1上,形成不易松脱的组合结构;而该抵顶部23端部设有一弯曲的副导弧面231,可弹性抵顶于一外部伸入的导线(未绘出)并形成接触导通。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该被结合部11可为一镂空的插接孔,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 周侧位于纵向(对应该金属弹片2二端部延伸方向)位置的边缘可分别被界定为端边缘111,于该二端边缘111之间二旁侧(横向)位置的边缘则可分别被界定为侧边缘112,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于接近该副导弧面231延伸部位的端边缘111可经由一导弧面121连结一垂直延伸的折边12;该结合部22具有可贯穿并结合于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的插接片221,以及横设于该金属弹片2的该弯曲弧部21与该插接片221衔接部位至少一旁侧的肩部223。
在本实施例中,该插接片221由该金属弹片2的弯曲弧部21端部向外(或朝向图中下方) 延伸,且该插接片221于至少一表侧中段凸设有一挡止部222。
组装时,利用该插接片221直接贯穿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使该肩部223可挡止于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的侧边缘112上方边缘部位,配合该挡止部222挡止于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的端边缘111下方边缘部位,可使该金属弹片2稳固的组合于该导电支架1上;同时,该副导弧面231可与该导弧面121形成二相对的导引弧面,以利于导线(未绘出)由外部伸入,并受夹持于该副导弧面231、导弧面121之间形成接触导通。
请参第4至6图所示,可知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包括:导电支架1、金属弹片2等部份;其中该导电支架1具有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而该金属弹片2中段与一端分别设有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弯曲弧部21及抵顶部23,其差异在于:该金属弹片2于远离该抵顶部23的一端设有能直接组配于该被结合部11上的结合部22,该结合部22具有可贯穿并结合于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的插接片221,以及横设于该金属弹片2的该弯曲弧部21与该插接片221衔接部位至少一旁侧的肩部223。
在本实施例中,该插接片221由该金属弹片2的弯曲弧部21端部向外(或朝向图中下方) 延伸,于该插接片221的至少一旁侧边缘设有挡止部222。
组装时,利用该插接片221直接贯穿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使该肩部223可挡止于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的侧边缘112的上方边缘部位,而该挡止部222可挡止于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的侧边缘112的下方边缘部位,使该金属弹片2能稳固的组合于该导电支架 1上。
在实际应用时,该插接片221旁侧设有由该挡止部222朝向外端部(或图中下方)形成宽度渐缩的导引斜边225,该导引斜边225为具有平直斜削的边缘形状,以便于导引该插接片221端部伸入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内;且该插接片221朝远离该金属弹片2中段(或弯曲弧部21)方向设有一具开口且纵向(或朝向图中下方)延伸的中央槽道224,该中央槽道224二旁侧呈平直的边缘形状,使该插接片221二侧受挤压时,具有向内(朝向该中央槽道224)收缩的弹性,以使该插接片221更易于贯穿并组合于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内。
可了解的是,该结合部22和被结合部11的结构型态是可以相互对应修改的;例如:该结合部22形成插接孔结构,而该被结合部11对应形成插接片结构。
请参第7至9图所示,可知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包括:导电支架1、金属弹片2等部份;其中该导电支架1具有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而该金属弹片2中段与一端分别设有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弯曲弧部21及抵顶部23,且该金属弹片2于远离该抵顶部23的一端设有能直接组配于该被结合部11上的结合部22,该结合部22具有可贯穿并结合于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的插接片221,以及横设于该金属弹片2的该弯曲弧部21与该插接片221衔接部位至少一旁侧的肩部223。
在本实施例中,该插接片221由该金属弹片2的弯曲弧部21端部向外(或朝向图中下方) 延伸,于该插接片221的至少一旁侧边缘设有挡止部222;其差异在于:该插接片221旁侧设有由该挡止部222朝向外端部(或图中下方)形成宽度渐缩的导引斜边225,该导引斜边 225为具有弧形弯曲的边缘形状,以便于导引该插接片221端部伸入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 内;且该插接片221朝远离该金属弹片2中段(或弯曲弧部21)方向设有一具开口且纵向(或朝向图中下方)延伸的中央槽道224,该中央槽道224二旁侧呈弧形的边缘形状,使该插接片221二侧受挤压时,具有向内(朝向该中央槽道224)收缩的弹性,以使该插接片221更易于贯穿并组合于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内。
请参第10至12图所示,可知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包括:导电支架1、金属弹片2等部份;其中该导电支架1上设有至少一被结合部11,该被结合部11可为一镂空的插接孔,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周侧位于纵向位置的边缘分别被界定为端边缘111,于该二端边缘111之间二旁侧横向位置的边缘分别被界定为侧边缘112,且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其中一端边缘111经由一导弧面121连结一垂直延伸的折边12;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于二侧边缘112中段之间横设有一横隔部13,该横隔部13可将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接近该导弧面121的一侧分隔形成一收容孔洞120。
该金属弹片2中段与一端分别设有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弯曲弧部21及抵顶部23,该金属弹片2于远离该抵顶部23的一端设有能直接组配于该被结合部11上的结合部22,该结合部22具有可贯穿并结合于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的插接片221,以及横设于该金属弹片2的该弯曲弧部21与该插接片221衔接部位至少一旁侧的肩部223。
在本实施例中,该插接片221具有与前述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挡止部222、导引斜边225 及中央槽道224等结构;其差异在于:该插接片221具有一分叉设置的弹片226,该弹片226 由接近该金属弹片2中段(或弯曲弧部21)的一端沿该中央槽道224(或朝向图中下方)延伸,该弹片226中段弯折一副挡止部227,且由该副挡止部227朝向远离该金属弹片2的弯曲弧部21方向形成一导斜面228。
组装时,利用该导引斜边225可导引该插接片221通过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而该导斜面228可导引该弹片226通过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当该插接片221与该弹片226同时贯穿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后,该肩部223可挡止于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对应该侧边缘112的上方边缘部位,该挡止部222可挡止于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对应该侧边缘112的下方边缘部位,而该副挡止部227可挡止于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对应该端边缘111 的下方边缘部位,能使该金属弹片2稳固的组合于该导电支架1上;同时,该抵顶部23的副导弧面231可延伸至该收容孔洞120靠近该导弧面121的旁侧部位,使外部的导线(未绘出) 伸入该收容孔洞120的过程中,可通过该副导弧面231与该导弧面121之间形成一导引与夹持的机制。
请参第13至16图所示,可知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结构包括:导电支架1、金属弹片2等部份;其中该导电支架1具有与前述第四实施例相同的结构;而该金属弹片2中段与一端分别设有与前述第二实施例相同的弯曲弧部21及抵顶部23等结构,该金属弹片2于远离该抵顶部23的一端设有能直接组配于该被结合部11上的结合部22,该结合部22具有可贯穿并结合于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的插接片221,以及横设于该金属弹片2的该弯曲弧部21 与该插接片221衔接部位至少一旁侧的肩部223。
在本实施例中,该插接片221具有与前述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挡止部222、导引斜边225 及中央槽道224等结构;其差异在于:该插接片221于该中央槽道224接近该金属弹片2中段(或弯曲弧部21)的一端设有一嵌槽229,以供嵌合夹设一定位片22a,该定位片22a具有至少一插接部221a,该插接部221a至少一旁侧设有副挡止部222a,以及至少一与该副挡止部222a相对应的副肩部223a,该插接部221a朝远离该金属弹片2中段(或弯曲弧部21)的方向(或朝向图中下方)设有一具开口的副中央槽道224a,该插接部221a旁侧设有由该副挡止部222a朝向外端部(或图中下方)形成宽度渐缩的副导引斜边225a;当该定位片22a经由该嵌槽229固定于该中央槽道224内,该插接部221a可与该插接片221平行延伸。
组装时,当该定位片22a与该插接片221同时贯穿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后,该肩部 223可挡止于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对应该侧边缘112的上方边缘部位,并以该挡止部222 挡止于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对应该侧边缘112的下方边缘部位;而该定位片22a以该副肩部223a挡止于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对应该端边缘111的上方边缘部位,并以该副挡止部222a挡止于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对应该端边缘111的下方边缘部位,使该金属弹片2可更稳固的组合于该导电支架1上。
请参第17至20图所示,可知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结构包括:导电支架1、金属弹片2等部份;其中该导电支架1具有与前述第四实施例相同的结构;而该金属弹片2中段与一端分别设有与前述第二实施例相同的弯曲弧部21及抵顶部23等结构,该金属弹片2于远离该抵顶部23的一端设有能直接组配于该被结合部11上的结合部22,该结合部22具有可伸入于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内的插接片221,以及横设于该金属弹片2的该弯曲弧部21与该插接片221衔接部位至少一旁侧的肩部223。
在本实施例中,该插接片221具有由该金属弹片2的弯曲弧部21端部向外(或朝向图中下方)形成较短长度地延伸,于该插接片221朝远离该金属弹片2中段(或弯曲弧部21)方向设有一具开口的中央槽道224,该中央槽道224接近该金属弹片2中段(或弯曲弧部21)的一端设有一嵌槽229,以供嵌设一定位片22a。
该定位片22a具有至少一插接部221a,于该插接部221a至少一旁侧设有相对应的副肩部 223a、副挡止部222a,且该插接部221a旁侧设有由该副挡止部222a朝向外端部(或图中下方)形成宽度渐缩的副导引斜边225a,该插接部221a朝远离该金属弹片2中段(或弯曲弧部 21)的方向(或朝向图中下方)设有一具开口的副中央槽道224a,该嵌槽229与该中央槽道 224之间至少一旁侧设有钩部22b,该钩部22b能卡钩于该副中央槽道224a接近该金属弹片 2中段(或弯曲弧部21)的一端部,以使该定位片22a结合定位于该金属弹片2的中央槽道 224内。
组装时,当该插接片221伸入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内,并以该肩部223挡止于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对应该侧边缘112的上方边缘部位的后;该定位片22a则可同时贯穿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并以该副肩部223a挡止于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对应该端边缘 111的上方边缘部位,同时以该副挡止部222a挡止于该被结合部11(插接孔)对应该端边缘 111的下方边缘部位,使该金属弹片2可被组合于该导电支架1上。
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结构,该结合部22及被结合部11的结构配合型态,提供了人员在组装过程,不需要如现有技术技艺压缩和/或旋转金属弹片的操作模式,即可直接完成插入结合的动作,达到简化制造程序及提升组装速率等功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达成组装便利且结合稳固的功效。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31)

1.一种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导电支架(1),设有至少一被结合部(11);
一金属弹片(2),一端设有能组合于该被结合部(11)上的结合部(22),使该金属弹片(2)可被连接结合于该导电支架(1)上,该金属弹片(2)另一端形成一具有活动弹性的抵顶部(23),以供弹性抵顶于一导线并形成接触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被结合部(11)为一镂空的插接孔,该结合部(22)具有至少一挡止部(222),以该结合部(22)贯穿该插接孔,该挡止部(222)能配合挡止于该插接孔下方边缘部位,使该金属弹片(2)与该导电支架(1)形成不易脱离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22)于接近该金属弹片(2)中段部位旁侧设有至少一肩部(223),该肩部(223)能配合该挡止部(222)挡止于该插接孔的上方边缘部位,使该金属弹片(2)与该导电支架(1)形成更稳固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22)具有一插接片(221),该挡止部(222)设置于该插接片(221)的至少一表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22)具有一插接片(221),该挡止部(222)设置于该插接片(221)的至少一旁侧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片(221)朝远离该金属弹片(2)中段的方向,设有一具开口且纵向延伸的中央槽道(2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央槽道(224)二旁侧边缘的形状选自平直、弧形等其中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片(221)旁侧设有由该挡止部(222)朝远离该金属弹片(2)中段的一端形成宽度渐缩的导引斜边(22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片(221)旁侧设有由该挡止部(222)朝远离该金属弹片(2)中段的一端形成宽度渐缩的导引斜边(225)。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片(221)旁侧设有由该挡止部(222)朝远离该金属弹片(2)中段的一端形成宽度渐缩的导引斜边(225)。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斜边(225)的形状选自平直斜削及弧形弯曲等其中之一。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斜边(225)的形状选自平直斜削及弧形弯曲等其中之一。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斜边(225)的形状选自平直斜削及弧形弯曲等其中之一。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片(221)设有一弹片(226),该弹片(226)由该中央槽道(224)接近该金属弹片(2)中段的一端边缘分叉延伸,该弹片(226)中段弯折一副挡止部(227),并由该副挡止部(227)朝向远离该金属弹片(2)中段的一端形成一导斜面(228)。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片(221)设有一弹片(226),该弹片(226)由该中央槽道(224)接近该金属弹片(2)中段的一端边缘分叉延伸,该弹片(226)中段弯折一副挡止部(227),并由该副挡止部(227)朝向远离该金属弹片(2)中段的一端形成一导斜面(228)。
1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孔于接近该金属弹片(2)的该抵顶部(23)延伸部位的一端部边缘,设有一经由弯曲的导弧面(121)连结的折边(12)。
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孔于接近该金属弹片(2)的该抵顶部(23)延伸部位的一端部边缘,设有一经由弯曲的导弧面(121)连结的折边(12)。
1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孔于接近该金属弹片(2)的该抵顶部(23)延伸部位的一端部边缘,设有一经由弯曲的导弧面(121)连结的折边(12)。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孔于接近该金属弹片(2)的该抵顶部(23)延伸部位的一端部边缘,设有一经由弯曲的导弧面(121)连结的折边(12)。
2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孔于接近该金属弹片(2)的该抵顶部(23)延伸部位的一端部边缘,设有一经由弯曲的导弧面(121)连结的折边(12)。
2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孔于接近该金属弹片(2)的该抵顶部(23)延伸部位的一端部边缘,设有一经由弯曲的导弧面(121)连结的折边(12)。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孔于接近该金属弹片(2)的该抵顶部(23)延伸部位的一端部边缘,设有一经由弯曲的导弧面(121)连结的折边(12)。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孔于接近该金属弹片(2)的该抵顶部(23)延伸部位的一端部边缘,设有一经由弯曲的导弧面(121)连结的折边(12)。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孔内设有一横隔部(13),该横隔部(13)将该插接孔接近该导弧面(121)的一端区域分隔形成一收容孔洞(120)。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孔内设有一横隔部(13),该横隔部(13)将该插接孔接近该导弧面(121)的一端区域分隔形成一收容孔洞(120)。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孔内设有一横隔部(13),该横隔部(13)将该插接孔接近该导弧面(121)的一端区域分隔形成一收容孔洞(120)。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孔内设有一横隔部(13),该横隔部(13)将该插接孔接近该导弧面(121)的一端区域分隔形成一收容孔洞(120)。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孔内设有一横隔部(13),该横隔部(13)将该插接孔接近该导弧面(121)的一端区域分隔形成一收容孔洞(120)。
2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孔内设有一横隔部(13),该横隔部(13)将该插接孔接近该导弧面(121)的一端区域分隔形成一收容孔洞(120)。
3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孔内设有一横隔部(13),该横隔部(13)将该插接孔接近该导弧面(121)的一端区域分隔形成一收容孔洞(120)。
31.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孔内设有一横隔部(13),该横隔部(13)将该插接孔接近该导弧面(121)的一端区域分隔形成一收容孔洞(120)。
CN202211201369.XA 2022-09-29 2022-09-29 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 Pending CN1178329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1369.XA CN117832909A (zh) 2022-09-29 2022-09-29 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1369.XA CN117832909A (zh) 2022-09-29 2022-09-29 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32909A true CN117832909A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16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01369.XA Pending CN117832909A (zh) 2022-09-29 2022-09-29 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3290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57672B1 (ko) 커넥터
RU2384921C2 (ru) Зажи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леммы
CN110556651B (zh) 一种可浮动双通道的电连接器
US8491332B1 (en) Slim C5/C6 coupler
TW200941849A (en) Right-angle connector
KR0122784Y1 (ko) 전기 커넥터가 부착된 소형 전기 모터
CN219246978U (zh) 双头连接器
TWM638849U (zh) 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
CN117832909A (zh) 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
CN218586422U (zh) 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结构
CN117832910A (zh) 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组合结构
CN218448560U (zh) 端子装置的接电组件组合结构
CN115296096B (zh) 一种快速插拔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
CN218004734U (zh) 接触器低压模块和接触器
CN219246979U (zh) 连接器导电接触结构
CN218940049U (zh) 导电端子
CN113346255B (zh) 一种连接结构、电子设备及导线端子弹片
TWI832458B (zh) 端子裝置之接電組件結構
CN116454667B (zh) 单边接触连接器组件
CN212462091U (zh) 一种板端连接器、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9246981U (zh) 板端母座连接器
CN217881177U (zh) 一种电气元件快速安装弹片结构及安全型金属外壳电容器
CN219246980U (zh) 单边接触连接器组件
CN219226786U (zh) 一种母端连接器
CN220233639U (zh) 电源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