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6700U - 鎖具 - Google Patents
鎖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36700U TWM636700U TW111206106U TW111206106U TWM636700U TW M636700 U TWM636700 U TW M636700U TW 111206106 U TW111206106 U TW 111206106U TW 111206106 U TW111206106 U TW 111206106U TW M636700 U TWM636700 U TW M636700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ing
- along
- lock
- housing
- axis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2 add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3/00—Devices for locking portable objects against unauthorised removal; Miscellaneous locking devices
- E05B73/0082—Devices for locking portable objects against unauthorised removal; Miscellaneous locking devices for office machines, e.g. PC's, portable computers, typewriters, calculato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Household Use (AREA)
- Holders For Apparel And Elements Relating To Apparel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Hydrogenated Pyridine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之鎖具包含殼體、旋轉卡勾、驅動裝置、以及鎖體。殼體一端具有前端開口。前端開口之面朝方向與X軸延伸方向相同,前端開口偏離殼體具有前端開口之一端沿平行於Y-Z平面之剖面之中心,其中 X軸、Y軸、及Z軸為正交。旋轉卡勾設置在殼體中,可相對於殼體旋轉,包含前端部以及後端部,前端部至少部份伸出前端開口,後端部往與前端部相反之方向延伸。驅動裝置設置在殼體中,可移動以使前端部張開之寬度改變。鎖體設置在殼體中,當鎖體閉鎖時,鎖體限制驅動裝置的移動。
Description
本新型是關於一種鎖具。進一步而言,本新型是關於一種用於電子裝置的鎖具。
在現代生活當中,消費性電子產品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加上現今快速的生活型態及人們對即時資訊的需求,可攜帶性的電子產品已成人們必需品之一。然而,這些產品由於其具有較高的單價與變現的容易性,遭致失竊或被盜取的可能性亦隨之增加。
為防止他人偷竊,遂設計出一種鎖具,例如:筆記型電腦鎖,能以其鎖扣件與電子產品的防盜鎖孔連接,再藉由鎖心之機構控制鎖扣件的活動,以完成開/閉鎖的目的。然而,電子裝置日益薄型化,但鎖具之體積基於其機構設計較難縮小,又習知鎖具的鎖扣件係由鎖具一端的中央伸出,因此習知鎖具鎖附於薄型化電子裝置時易導致其無法穩固地放置於桌面,造成使用不便。另一方面,防盜鎖孔的規格不一,使得使用者必須依照防盜鎖孔的規格來購買/攜帶具有與之對應的鎖扣件的鎖具,不僅不經濟,使用上也較為不便。
本新型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鎖具,在鎖附於薄型化電子裝置時可讓薄型化電子裝置穩固地放置於支撐面,具有較佳的使用便利性。
本新型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鎖具,可用於不同大小的鎖孔,具有較佳的使用便利性。
本新型之鎖具包含殼體、旋轉卡勾、驅動裝置、以及鎖體。殼體一端具有前端開口。旋轉卡勾設置在殼體中,可相對於殼體旋轉,包含前端部以及後端部,前端部至少部份伸出前端開口,後端部往與前端部相反之方向延伸。驅動裝置設置在殼體中,可移動以使前端部張開之寬度改變。鎖體設置在殼體中,當鎖體閉鎖時,鎖體限制驅動裝置的移動。
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前端開口之面朝方向與X軸延伸方向相同,前端開口偏離殼體具有前端開口之一端沿平行於Y-Z平面之剖面之中心,其中X軸、Y軸、及Z軸為正交。
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後端部具有驅動槽,驅動裝置具有沿Z軸方向伸入驅動槽之驅動部,當鎖體開鎖時,驅動部可沿X軸方向移動使旋轉卡勾相對於殼體沿平行於X-Y平面之平面旋轉,以改變前端部張開之寬度,當鎖體閉鎖時,鎖體限制驅動裝置的移動。
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驅動裝置包含施力件、第一驅動件、第二驅動件、第一彈性裝置、以及第二彈性裝置。施力件穿設於殼體,可沿平行於Y-Z平面之平面移動,具有設置於殼體中的施力部。第一驅動件設置於殼體中,與施力部抵接,且可沿X軸方向移動。第二驅動件設置於殼體中且位於第一驅動件及旋轉卡勾之間,第二驅動件與第一驅動件抵接,且可沿X軸方向移動,第二驅動件包含驅動部。第一彈性裝置設置於第一驅動件之一側,提供第
一彈力,使第一驅動件接近第二驅動件。第二彈性裝置設置於第二驅動件之一側,提供第二彈力,使第二驅動件遠離旋轉卡勾。其中,第一彈力沿X軸方向的分量大於第二彈力沿X軸方向的分量。當鎖體開鎖時,施力件可朝向殼體內部移動,推動第一驅動件沿X軸方向移動以遠離旋轉卡勾,藉以使第二驅動件沿X軸方向移動以遠離旋轉卡勾,並帶動驅動部沿X軸方向移動使旋轉卡勾相對於殼體沿平行於X-Y平面之平面旋轉。
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鎖體包含鎖件,當鎖體閉鎖時,鎖件位於第一驅動件沿X軸方向移動之路徑上以限制第一驅動件沿X軸方向移動。
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第一驅動件進一步包含與第二驅動件抵接之導引斜面,導引斜面上具有複數個階,複數個階於X軸方向具有段差,第一驅動件可沿平行於Y-Z平面之平面旋轉,使複數個階的其中之一抵接於第二驅動件,改變第二驅動件於X軸方向之位置,藉以帶動驅動部沿X軸方向移動使旋轉卡勾相對於殼體沿平行於X-Y平面之平面旋轉,使前端部張開之寬度改變。
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鎖具進一步包含第三驅動件設置於第一驅動件相對於第二驅動件的另一側。其中,當鎖體開鎖時,第三驅動件可與第一驅動件卡合並且帶動第一驅動件一起沿平行於Y-Z平面之平面旋轉。當鎖體閉鎖時,鎖件與第三驅動件卡合以限制第三驅動件沿平行於Y-Z平面之平面旋轉。
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第一驅動件包含限位銷,設置於第一驅動件鄰近第三驅動件之一端。第三驅動件包含限位部,設置於第三驅動件之側面
鄰近第一驅動件之一端。第三驅動件可朝向第一驅動件移動使限位部與限位銷卡合。
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第三驅動件包含限位槽,沿X軸方向設置於第三驅動件之側面之限位部以外之位置,當鎖體閉鎖時,鎖件伸入限位槽以限制第三驅動件沿平行於Y-Z平面之平面旋轉。
100:殼體
100a:外殼
100b:內殼
101:前端面
101a:中心
109:軸線
110:前端
110a:前端開口
120:後端
200:旋轉卡勾
210:前端部
211:鉤部
220:後端部
221:驅動槽
222:樞軸
300:驅動裝置
310:第一驅動件
311:導引斜面
311a:階
311b:階
311c:階
312:限位銷
320:第二驅動件
321:驅動部
330:第三驅動件
330a:側面
332:限位部
332a:凸塊
333:限位槽
334:第二受力部
341:第一彈性裝置
342:第二彈性裝置
350:施力件
351:施力部
352:第一受力部
400:鎖體
410:鎖件
700:薄型化電子裝置
701:鎖孔
800:鎖具
900:支撐面
H1:高度
H2:高度
H3:高度
W200:寬度
W200’:寬度
W200”:寬度
W200’’’:寬度
X:X軸
Y:Y軸
Z:Z軸
圖1A至1H是本新型鎖具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2A及2B是本新型鎖具的實施例分解示意圖。
圖3A至5E是本新型鎖具進行開鎖及閉鎖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6A至10D是本新型鎖具改變前端部張開之寬度的實施例示意圖。
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以說明本新型所公開的連接組件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新型的優點與效果。然而,以下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新型的保護範圍,在不悖離本新型構思精神的原則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以其他不同實施例實現本新型。在附圖中,為了清楚起見,放大了層、膜、面板、區域等的厚度。在整個說明書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元件。應當理解,當諸如層、膜、區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稱為在另一元件「上」或「連接到」另一元件時,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與另一元件連接,或者中間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
當元件被稱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連接到」另一元件時,不存在中間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連接」可以指物理及/或電性連接。再者,「電性連接」或「耦合」係可為二元件間存在其它元件。
應當理解,儘管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在本文中可以用於描述各種元件、部件、區域、層及/或部分,但是這些元件、部件、區域、及/或部分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僅用於將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與另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區分開。因此,下面討論的「第一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可以被稱為第二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而不脫離本文的教導。
此外,諸如「下」或「底部」和「上」或「頂部」的相對術語可在本文中用於描述一個元件與另一元件的關係,如圖所示。應當理解,相對術語旨在包括除了圖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裝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一個附圖中的裝置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他元件的”下”側的元件將被定向在其他元件的「上」側。因此,示例性術語「下」可以包括「下」和「上」的取向,取決於附圖的特定取向。類似地,如果一個附圖中的裝置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它元件「下方」或「下方」的元件將被定向為在其它元件「上方」。因此,示例性術語「下面」或「下面」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的取向。
本文使用的「約」、「近似」、或「實質上」包括所述值和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確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範圍內的平均值,考慮到所討論的測量和與測量相關的誤差的特定數量(即,測量系統的限制)。例如,「約」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個或多個標準偏差內,或±30%、±20%、±10%、±5%內。再者,本文使用的「約」、「近似」或「實質上」可依光學性質、蝕刻性質或其
它性質,來選擇較可接受的偏差範圍或標準偏差,而可不用一個標準偏差適用全部性質。
本新型之鎖具係用於電子裝置(未繪示),供與電子裝置之鎖孔(未繪示)連接。電子裝置較佳為可攜式,例如但不限為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行動電話、電子書、數位相框、全球定位系統導航機、行動網路裝置、個人數位助理、數位隨身聽、電子辭典等。
如圖1A至2B所示之實施例,本新型之鎖具800包含殼體100、旋轉卡勾200、驅動裝置300、以及鎖體400。殼體100的前端110具有前端開口110a。旋轉卡勾200設置在殼體100中,可相對於殼體100旋轉。如圖2A及2B所示的實施例,旋轉卡勾200包含前端部210以及後端部220,前端部210至少部份伸出前端開口110a,且前端部210之端緣可具有往側向延伸以利於卡固於鎖孔側壁之鉤部211,後端部220往與前端部210相反之方向延伸。在此實施例中,兩個旋轉卡勾200可相對於殼體100沿平行於X-Y平面之平面旋轉,並呈現剪刀狀。然而在不同實施例中,旋轉卡勾200可以為單個或超過2個,且不限呈現剪刀狀。另一方面,在一實施例中,旋轉卡勾200可沿X軸方向相對於殼體100旋轉。
進一步而言,如圖2A所示的實施例,殼體100可包含外殼100a以及內殼100b,內殼100b套設於外殼100a內,且可沿X軸方向相對於外殼100a旋轉。其中,旋轉卡勾200以樞軸222軸接於內殼100b,從而可沿X軸方向相對於殼體100旋轉。然而在不同實施例中,殼體100為一件式設計,旋轉卡勾200以樞軸222直接軸接於殼體100,因此僅可相對於殼體100沿平行於X-Y平面之平面旋轉,而無法沿X軸方向相對於殼體100旋轉。
如圖1A至2B所示之實施例,驅動裝置300設置在殼體100中,可移動以使前端部210張開之寬度W200改變。鎖體400設置在殼體100中,當鎖體400閉鎖時,鎖體400限制驅動裝置300的移動。其中,如圖1A及1C所示的實施例,前端開口110a之面朝方向與X軸延伸方向相同,前端開口110a偏離前端110沿平行於Y-Z平面之剖面之中心。其中,X軸、Y軸、及Z軸為正交。在此實施例中,前端110具有前端面101,前端開口110a設置於前端面101,且往下側偏離前端面101之中心101a。換言之,前端開口110a的位置實質上不位於前端面101中央。據此,旋轉卡勾200可由偏離中央的位置伸出。如圖1F所示的實施例,由於本新型鎖具800的旋轉卡勾200係往下側偏離軸線109而伸出殼體100,亦即旋轉卡勾200所在平面以下的殼體100的高度H1較少,因此當鎖具800之旋轉卡勾200伸入薄型化電子裝置700之鎖孔701時,電子裝置700仍可穩固地放置於例如桌面等的支撐面900。其中,旋轉卡勾200所在平面以下的殼體100的高度H1小於電子裝置700置放於支撐面900時鎖孔701所在平面距離支撐面900的高度H2,更佳可小於鎖孔701所在平面以下的電子裝置700的高度H3。
如圖2A及2B所示的實施例,旋轉卡勾200之後端部220具有驅動槽221,驅動裝置300具有沿Z軸方向伸入驅動槽221之驅動部321。當鎖體400開鎖時,驅動部321可沿X軸方向移動使與殼體100軸接之旋轉卡勾200相對於殼體100沿平行於X-Y平面之平面旋轉,以改變前端部210張開之寬度W200。當鎖體400閉鎖時,鎖體400限制驅動裝置300的移動。其中,鎖體400可為具有鑰匙鎖心、號碼鎖心等鎖心的鎖體。
更具體而言,如圖2A及2B所示的實施例,驅動裝置300包含施力件350、第一驅動件310、第二驅動件320、第一彈性裝置341、以及第二彈性裝
置342。施力件350穿設於殼體100,可沿平行於Y-Z平面之平面移動,且較佳沿Y軸方向移動,具有設置於殼體100中的施力部351以及位於殼體100外的第一受力部352。第一驅動件310設置於殼體100中,與施力部351抵接,且可沿X軸方向移動。進一步而言,施力部351及其抵接之第一驅動件310之部分較佳至少其中之一為斜面,當第一受力部352受使用者施加之外力使施力件350沿Y軸方向往殼體100內移動時,可產生該外力之分力以推動第一驅動件310沿X軸方向背向旋轉卡勾200移動。
如圖2A及2B所示的實施例,第二驅動件320設置於殼體100中且位於第一驅動件310及旋轉卡勾200之間。第二驅動件320與第一驅動件310抵接,且可沿X軸方向移動,第二驅動件320包含驅動部321。例如彈簧之第一彈性裝置341設置於第一驅動件310之一側,提供第一彈力,使第一驅動件310接近第二驅動件320。例如彈簧之第二彈性裝置342設置於第二驅動件320之一側,提供第二彈力,使第二驅動件320遠離旋轉卡勾200。其中,第一彈力沿X軸方向的分力大於第二彈力沿X軸方向的分力。據此,在第一受力部352未受外力之情況下,第一驅動件310被第一彈力推動以抵接於施力件350,第二驅動件320被第二彈力推動以遠離旋轉卡勾200並抵接於第一驅動件310。在第一受力部352有受外力且外力沿X軸方向之分力與第二彈力沿X軸方向的分力的和大於第一彈力沿X軸方向的分力之情況下,第二驅動件320可遠離旋轉卡勾200。
如圖2A及2B所示的實施例,鎖體400包含鎖件410,當鎖體400閉鎖時(例如以鑰匙旋轉鑰匙鎖心或撥動號碼鎖心之字輪至閉鎖位置),例如桿件之一端的鎖件410位於第一驅動件310沿X軸方向移動之路徑上以限制第一驅動件310沿X軸方向移動。更具體而言,如圖3A至3E所示的實施例,其中為了
使圖式更簡潔易於理解,僅繪示部分元件。在此實施例中,當鎖體400閉鎖時,鎖件410沿Z軸方向移動至位於第一驅動件310相對於第二驅動件320之另一側,即第一驅動件310沿X軸方向移動以遠離第二驅動件320之路徑上,進一步限制第一驅動件310沿X軸方向移動遠離第二驅動件320,從而阻擋施力件350朝向殼體100內部移動。此時,如圖3E所示之實施例,第一彈性裝置341提供第一彈力使第一驅動件310接近第二驅動件320,第二彈性裝置342提供第二彈力使第二驅動件320遠離旋轉卡勾200,因為第一彈力大於第二彈力,所以第一驅動件310抵接並推動第二驅動件320接近旋轉卡勾200。如此,位於驅動槽221之驅動部321使旋轉卡勾200之前端部210張開寬度W200,藉以達到上鎖效果。在不同實施例中,當鎖體400閉鎖時,可透過其他手段限制第一驅動件310之移動,例如以鎖件410直接與第一驅動件310卡合或止抵於第一驅動件310之側壁。
如圖4A至4D所示的實施例,當鎖體400開鎖時,鎖件410沿Z軸方向移動至離開第一驅動件310相對於第二驅動件320之另一側,亦即不在第一驅動件310沿X軸方向移動以遠離第二驅動件320之路徑上。因此,施力件350可朝向殼體100內部移動。如圖5A至5E所示的實施例,當施力件350受外力朝向殼體100內部移動,可推動第一驅動件310沿X軸方向移動以遠離旋轉卡勾200,藉以使第二驅動件320沿X軸方向移動以遠離旋轉卡勾200,並帶動驅動部321沿X軸方向移動使旋轉卡勾200相對於殼體100沿平行於X-Y平面之平面旋轉。更具體而言,如圖5E所示之實施例,因為施力件350受外力且外力沿X軸方向之分力與第二彈力沿X軸方向的分力的和大於第一彈力沿X軸方向的分力,所以第二驅動件320可藉由第二彈力遠離旋轉卡勾200。如此,位於驅動槽221中之驅動部321藉由推動驅動槽221之側壁使旋轉卡勾200之前端部210閉合,亦即使前端部
210張開之寬度W200減小,能自由脫離例如鎖孔的鎖附部位,藉以達到解鎖效果。
在一實施例中,本新型鎖具之旋轉卡勾的前端部的張開寬度可變化以適用於不同大小的鎖孔。進一步而言,如圖2A所示的實施例,第一驅動件310進一步包含與第二驅動件320抵接之導引斜面311,導引斜面311上具有階311a、階311b、階311c。其中,階311a、階311b、階311c於X軸方向具有段差。第一驅動件310可沿平行於Y-Z平面之平面旋轉,使階311a、階311b、階311c的其中之一抵接於第二驅動件320,改變第二驅動件320於X軸方向之位置,藉以帶動驅動部321沿X軸方向移動使旋轉卡勾200相對於殼體100沿平行於X-Y平面之平面旋轉,使前端部210張開之寬度改變。在如圖6A至7D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一驅動件310以階311a抵接於第二驅動件320。其中,如圖7D所示,前端部210張開寬度W200’。
更具體而言,如圖2A所示的實施例,鎖具800進一步包含第三驅動件330設置於第一驅動件310相對於第二驅動件320的另一側。第一驅動件310包含限位銷312,設置於第一驅動件310鄰近第三驅動件330之一端。第三驅動件330包含限位部332,設置於第三驅動件330之側面330a鄰近第一驅動件310之一端。第三驅動件330包含限位槽333,沿X軸方向設置於第三驅動件330之側面330a之限位部332以外之位置。在一實施例中,限位部332為凸塊332a間的凹部,限位槽333與限位部332連通形成凹槽,但不以此為限。其中,第三驅動件330可選擇性移動至如圖4A至4C所示限位部332與限位銷312錯位而未卡合之位置,或如圖6A至6C所示限位部332與限位銷312卡合之位置。
更具體而言,如圖4A至4C所示之實施例,當限位部332與限位銷
312未卡合,且鎖件410未與第三驅動件330發生干涉時,第三驅動件330可沿平行於YZ平面之平面自由旋轉,亦即可在該平面360°轉動。如圖6A至6C所示的實施例,第三驅動件330可朝向第一驅動件310移動使限位部332與限位銷312卡合。其中,如圖6C所示的實施例,當鎖體400閉鎖時,鎖件410申入限位槽333以與第三驅動件330卡合並限制其沿平行於Y-Z平面之平面旋轉。在不同實施例中,當鎖體400閉鎖時,可透過其他手段限制第三驅動件330之轉動,例如以鎖件410直接與第三驅動件330之凹洞卡合或止抵於第三驅動件330之側壁。
如圖7A至7D所示之實施例,當鎖體400開鎖時,鎖件410離開限位槽333,從而解除對於第三驅動件330沿平行於Y-Z平面之平面旋轉之限制。因此,與第一驅動件310卡合之第三驅動件330可帶動第一驅動件310一起沿平行於Y-Z平面之平面旋轉。其中,第三驅動件330相對於第一驅動件310之另一端可具有第二受力部334,伸出於殼體100之後端120(請參見圖1B),便利使用者施力以轉動第三驅動件330。據此,使用者可轉動第三驅動件330以帶動第一驅動件310一起沿平行於Y-Z平面之平面旋轉至如圖8A至8D所示實施例的位置。此時,第二彈性裝置342提供第二彈力推動第二驅動件320朝向第一驅動件310移動,並如圖9A至9D所示的實施例,使得第二驅動件320抵接於第一驅動件310之階311b,帶動驅動部321沿X軸方向移動使旋轉卡勾200旋轉,令前端部210如圖9D所示張開寬度W200”。而後,第三驅動件330可背向第一驅動件310移動以解除限位部332與限位銷312之卡合,使得第三驅動件330可單獨旋轉而不帶動第一驅動件310旋轉。另一方面,當第三驅動件330帶動第一驅動件310一起沿平行於Y-Z平面之平面旋轉至如圖10A至10D所示實施例的位置,第一驅動件310以階311c抵接於第二驅動件320。其中,如圖10D所示,前端部210張開
寬度W200’’’。
換言之,使用者如欲改變旋轉卡勾200之前端部210張開之寬度,可將第三驅動件330推向第一驅動件310使兩者卡合,然後對第二受力部334施力以旋轉第三驅動件330,並帶動第一驅動件310旋轉至以特定的階抵接於第二驅動件320,從而帶動位於驅動槽221中的驅動部321沿X軸方向移動使旋轉卡勾200旋轉,令前端部210張開之寬度改變。而後,再將第三驅動件330拉離開第一驅動件310使兩者解除卡合,避免前端部210張開之寬度因第三驅動件330的意外旋轉而改變。進一步而言,第一驅動件310可隨著第三驅動件330沿平行於YZ平面之平面自由旋轉,亦即使用者可藉由以同方向旋轉第三驅動件330,使前端部210張開之寬度循環變化。在如圖7D、9D、及10D所示的實施例中,即是使前端部210張開之寬度在寬度W200’、寬度W200”、以及寬度W200’’’間循環變化。根據上述,本新型之鎖具800可用於不同大小的鎖孔,可增加使用的便利性。
雖然前述的描述及圖式已揭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必須瞭解到各種增添、許多修改和取代可能使用於本新型較佳實施例,而不會脫離如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的本新型原理之精神及範圍。熟悉本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之一般技藝者將可體會,本新型可使用於許多形式、結構、佈置、比例、材料、元件和組件的修改。因此,本文於此所揭示的實施例應被視為用以說明本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新型。本新型的範圍應由後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並涵蓋其合法均等物,並不限於先前的描述。
100:殼體
100a:外殼
100b:內殼
101:前端面
110:前端
110a:前端開口
200:旋轉卡勾
210:前端部
211:鉤部
220:後端部
221:驅動槽
222:樞軸
300:驅動裝置
310:第一驅動件
311:導引斜面
311a:階
311b:階
311c:階
312:限位銷
320:第二驅動件
321:驅動部
330:第三驅動件
330a:側面
332:限位部
332a:凸塊
333:限位槽
341:第一彈性裝置
342:第二彈性裝置
350:施力件
351:施力部
352:第一受力部
400:鎖體
410:鎖件
800:鎖具
W200:寬度
X:X軸
Y:Y軸
Z:Z軸
Claims (10)
- 一種鎖具,包含:一殼體,一端具有一面朝方向與X軸延伸方向相同之前端開口,該前端開口偏離該端沿平行於Y-Z平面之剖面之中心,其中X軸、Y軸、及Z軸為正交;一旋轉卡勾,設置在該殼體中,可相對於該殼體旋轉,包含一前端部以及一後端部,該前端部至少部份伸出該前端開口,該後端部往與該前端部相反之方向延伸;一驅動裝置設置在該殼體中,可移動以使該前端部張開之寬度改變;以及一鎖體設置在該殼體中,當該鎖體閉鎖時,該鎖體限制該驅動裝置的移動。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鎖具,其中,該後端部具有一驅動槽,該驅動裝置具有一沿Z軸方向伸入該驅動槽之驅動部,當該鎖體開鎖時,該驅動部可沿X軸方向移動使該旋轉卡勾相對於該殼體沿平行於X-Y平面之平面旋轉,以改變該前端部張開之寬度,當該鎖體閉鎖時,該鎖體限制該驅動裝置的移動。
- 一種鎖具,包含:一殼體,一端具有一前端開口;一旋轉卡勾,設置在該殼體中,可相對於該殼體旋轉,包含一前端部以及一後端部,該前端部至少部份伸出該前端開口,該後端部往與該前端部相反之方向延伸,該後端部具有一驅動槽; 一驅動裝置設置在該殼體中,可移動以使該前端部張開之寬度改變,該驅動裝置具有一沿Z軸方向伸入該驅動槽之驅動部;以及一鎖體設置在該殼體中,當該鎖體開鎖時,該驅動部可沿X軸方向移動使該旋轉卡勾相對於該殼體沿平行於X-Y平面之平面旋轉,以改變該前端部張開之寬度,當該鎖體閉鎖時,該鎖體限制該驅動裝置的移動,其中X軸、Y軸、及Z軸為正交。
- 如請求項3所述的鎖具,其中該前端開口之面朝方向與X軸延伸方向相同,該前端開口偏離該端沿平行於Y-Z平面之剖面之中心。
- 如請求項2或4所述的鎖具,其中該驅動裝置包含:一施力件,穿設於該殼體,可沿平行於Y-Z平面之平面移動,具有一設置於該殼體中的施力部;一第一驅動件,設置於該殼體中,與該施力部抵接,且可沿X軸方向移動;一第二驅動件,設置於該殼體中且位於該第一驅動件及該旋轉卡勾之間,該第二驅動件與該第一驅動件抵接,且可沿X軸方向移動,該第二驅動件包含該驅動部;一第一彈性裝置,設置於該第一驅動件之一側,提供一第一彈力,使該第一驅動件接近該第二驅動件;以及一第二彈性裝置,設置於該第二驅動件之一側,提供一第二彈力,使該第二驅動件遠離該旋轉卡勾,其中該第一彈力沿X軸方向的分量大於該第二彈力沿X軸方向的分量; 當該鎖體開鎖時,該施力件可朝向該殼體內部移動,推動該第一驅動件沿X軸方向移動以遠離該旋轉卡勾,藉以使該第二驅動件沿X軸方向移動以遠離該旋轉卡勾,並帶動該驅動部沿X軸方向移動使該旋轉卡勾相對於該殼體沿平行於X-Y平面之平面旋轉。
- 如請求項5所述的鎖具,其中該鎖體包含一鎖件,當該鎖體閉鎖時,該鎖件位於該第一驅動件沿X軸方向移動之路徑上以限制該第一驅動件沿X軸方向移動。
- 如請求項6所述的鎖具,其中該第一驅動件進一步包含一與該第二驅動件抵接之導引斜面,該導引斜面上具有複數個階,該複數個階於X軸方向具有段差,該第一驅動件可沿平行於Y-Z平面之平面旋轉,使該複數個階的其中之一抵接於該第二驅動件,改變該第二驅動件於X軸方向之位置,藉以帶動該驅動部沿X軸方向移動使該旋轉卡勾相對於該殼體沿平行於X-Y平面之平面旋轉,使該前端部張開之寬度改變。
- 如請求項7所述的鎖具,進一步包含一第三驅動件設置於該第一驅動件相對於該第二驅動件的另一側,其中:當該鎖體開鎖時,該第三驅動件可與該第一驅動件卡合並且帶動該第一驅動件一起沿平行於Y-Z平面之平面旋轉;當該鎖體閉鎖時,該鎖件與該第三驅動件卡合以限制該第三驅動件沿平行於Y-Z平面之平面旋轉。
- 如請求項8所述的鎖具,其中:該第一驅動件包含一限位銷,設置於該第一驅動件鄰近該第三驅動件之一端; 該第三驅動件包含一限位部,設置於該第三驅動件之側面鄰近該第一驅動件之一端,該第三驅動件可朝與該第一驅動件移動使該限位部與該限位銷卡合。
- 如請求項9所述的鎖具,其中該第三驅動件包含一限位槽,沿X軸方向設置於該第三驅動件之側面之該限位部以外之位置,當該鎖體閉鎖時,該鎖件伸入該限位槽以限制該第三驅動件沿平行於Y-Z平面之平面旋轉。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TW111206106U TWM636700U (zh) | 2022-06-09 | 2022-06-09 | 鎖具 |
| CN202221823366.5U CN218324393U (zh) | 2022-06-09 | 2022-07-14 | 锁具 |
| US18/207,284 US20230399876A1 (en) | 2022-06-09 | 2023-06-08 | Lock |
| DE202023103178.1U DE202023103178U1 (de) | 2022-06-09 | 2023-06-09 | Schloss |
| FR2305824A FR3136497B3 (fr) | 2022-06-09 | 2023-06-09 | Serrur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TW111206106U TWM636700U (zh) | 2022-06-09 | 2022-06-09 | 鎖具 |
Publication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TWM636700U true TWM636700U (zh) | 2023-01-21 |
Family
ID=84870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TW111206106U TWM636700U (zh) | 2022-06-09 | 2022-06-09 | 鎖具 |
Country Status (5)
| Country | Link |
|---|---|
| US (1) | US20230399876A1 (zh) |
| CN (1) | CN218324393U (zh) |
| DE (1) | DE202023103178U1 (zh) |
| FR (1) | FR3136497B3 (zh) |
| TW (1) | TWM636700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TWI795200B (zh) * | 2022-01-28 | 2023-03-01 | 競泰股份有限公司 | 工具調整式電子裝置鎖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6058744A (en) * | 1998-11-26 | 2000-05-09 | Ling; Chong-Kuan | Combination lock having pivotal latch insertable and lockable in an object aperture |
| TW534155U (en) * | 2001-12-31 | 2003-05-21 | Jiun-De You | Improved structure of cable locks |
| TWI288198B (en) * | 2006-08-14 | 2007-10-11 | Miz Engineering Ltd | Lock device of computer |
| US7401481B1 (en) * | 2007-04-18 | 2008-07-22 | Jui Kuo Key-Making Co., Ltd. | Lock device for notebook computer |
| US8991225B2 (en) * | 2012-08-20 | 2015-03-31 | Sinox Co., Ltd. | Burglarproof device for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8699866B (zh) * | 2016-02-25 | 2020-10-23 | 艾可品牌公司 | 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安全装置 |
| TWM553352U (zh) * | 2017-06-16 | 2017-12-21 | 競泰股份有限公司 | 附接元件以及具有該附接元件的鎖具 |
| TWM600329U (zh) * | 2019-02-04 | 2020-08-21 | 競泰股份有限公司 | 鎖具 |
| TWM587677U (zh) * | 2019-07-24 | 2019-12-11 | 大陸商金泰祥精密五金(昆山)有限公司 | 電子裝置鎖 |
| CN114776140B (zh) * | 2021-01-22 | 2023-11-28 | 金泰祥精密五金(昆山)有限公司 | 锁具 |
| US12012783B2 (en) * | 2021-11-04 | 2024-06-18 | Jin Tay Industries Co., Ltd. | Universal security lock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
| TWI795200B (zh) * | 2022-01-28 | 2023-03-01 | 競泰股份有限公司 | 工具調整式電子裝置鎖 |
-
2022
- 2022-06-09 TW TW111206106U patent/TWM636700U/zh unknown
- 2022-07-14 CN CN202221823366.5U patent/CN218324393U/zh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6-08 US US18/207,284 patent/US20230399876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06-09 FR FR2305824A patent/FR3136497B3/fr active Active
- 2023-06-09 DE DE202023103178.1U patent/DE202023103178U1/de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DE202023103178U1 (de) | 2023-08-21 |
| US20230399876A1 (en) | 2023-12-14 |
| FR3136497A3 (fr) | 2023-12-15 |
| FR3136497B3 (fr) | 2024-07-12 |
| CN218324393U (zh) | 2023-01-17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EP1686447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king a tablet computer display | |
| CN212249588U (zh) | 锁具 | |
| JP3963785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リント基板 | |
| EP1635246B1 (en) | Push-button latching mechanism | |
| US6256194B1 (en) | Portable computer with latch assembly | |
| CN1316331C (zh) | 电子设备 | |
| US7859833B2 (en) | Function expans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system | |
| TWM447911U (zh) | 用於電子裝置之鎖具 | |
| JP2001067146A (ja) | コンピューター用拡張ユニットのロック装置 | |
| CA2982050C (en) | Docking stat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 | |
| CN218324393U (zh) | 锁具 | |
| CN114776140B (zh) | 锁具 | |
| TWI705751B (zh) | 電子裝置及其殼體結構及鎖定模組 | |
| TWI324420B (en) | Restriction mechanism for board card | |
| TWM596884U (zh) | 擴充基座 | |
| US7471508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king computer | |
| JP6693510B2 (ja) | 載置装置 | |
| JP6631625B2 (ja) | 載置装置 | |
| CN114382355A (zh) | 卡挚装置 | |
| US6418013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ne touch operation of a docking station | |
| TWI457744B (zh) | 可固定於可攜式電腦之外殼之電腦周邊裝置 | |
| CN111287585B (zh) | 一种锁具 | |
| JP2007048326A (ja)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リント基板 | |
| GB2591018A (en) | Docking station | |
| JP3249901U (ja) | 位置制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