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6211U - 煞車卡擋結構 - Google Patents
煞車卡擋結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36211U TWM636211U TW111210406U TW111210406U TWM636211U TW M636211 U TWM636211 U TW M636211U TW 111210406 U TW111210406 U TW 111210406U TW 111210406 U TW111210406 U TW 111210406U TW M636211 U TWM636211 U TW M636211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ke
- handle
- accommodating groove
- limit block
- buck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為一種煞車卡擋結構,主要用於自行車或摩托車等握把式煞車系統的領域,透過在摩托車或自行車的握把本體座上安裝有受卡控件帶動控制,且能與煞車把之回彈動作互相卡置的限位塊,使使用者能在安壓煞車把後,能透過扳動卡控件,帶動限位塊與煞車把之回彈動作卡置,進而將煞車把持續卡置於煞車狀態,達到類似汽車手煞車的結構,防止輪胎滾動,相對於以往技術,本創作相當於在摩托車或自行車上配置有手煞車的結構,使使用者在停放摩托車或自行車時,更加的安全,並增加摩托車或自行車的在道路上的適用性。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關於煞車領域,特別係關於一種煞車卡擋結構。
隨著時代的演進,以及國內的交通環境影響,現代民眾用以代步的交痛工具,不再僅限於汽車、公車等,使用自行車以及摩托車作為代步工具在國內也是相當盛行。
在大部分自行車及摩托車上,通常係使用把手煞車結構,利用按壓把手帶動煞車系統進行煞車,此種煞車方式相對簡單且符合人類直覺,是以在速度相對不快的交通工具上,通常會配備此種煞車結構。
在現今大部分的大型機動車如汽車、卡車或貨車接配備有手煞車系統,手煞車系統能有效的持續卡擋輪胎,防止輪胎滾動滑動造成車輛移位,是以一般大型機動車駕駛在停止行駛車輛時,會拉起手拉車以做保險。
然,現今市面上常見的摩托車、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皆無設置有手煞車系統,是以這些小型車輛在停放於斜坡時,即使有踩下停車柱,只要輪胎接觸到路面,依舊有可能出現車輛滑動狀況,甚至是停等紅燈時,身體的傾斜也會使車輛向前或向後滑移,進而不小心碰撞到別人。
因此,若是能優化改善上述狀況,可以有效增加小型車輛如摩托車或自行車的安全性及適用性。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煞車卡擋結構,透過在摩托車或自行車的握把本體座上安裝有受卡控件帶動控制,且能與煞車把之回彈動作互相卡置的限位塊,使使用者能在安壓煞車把後,能透過扳動卡控件,帶動限位塊與煞車把之回彈動作卡置,進而將煞車把持續卡置於煞車狀態,達到類似汽車手煞車的結構,防止輪胎滾動,相對於以往技術,本創作在摩托車或自行車上安裝手煞車的結構,使使用者在停放摩托車或自行車時,更加的安全,並增加摩托車或自行車的在道路上的適用性。
為達上述之目的與功效,本創作提供一種煞車卡擋結構,其包括有本體座、煞車把、限位塊及卡控件,其中本體座係包括有扣把及從該扣把向外延伸之延伸部,該延伸部內設置有容置槽。
而煞車把係包括有外把部及內置部,該外把部係突出於該容置槽外,該內置部係樞設於該容置槽內,該內置部朝該扣把方向凸設有凸勾,該煞車把係常態朝與該扣把相反方向外推。
再來,限位塊係設置於該容置槽,且該限位塊係位於該內置部及該扣把之間,該限位塊包括有本體部及樞轉部,該樞轉部係由該本體部朝該容置槽內側方向凸設,該樞轉部包括有樞轉孔,該本體部於朝向該煞車把方向凸設有卡擋部,該卡擋部設置有卡抵面,該限位塊另設有微調螺絲貫穿並凸出該卡抵面,該限位塊另設置有彈簧位於該容置槽,該彈簧連接該限位塊及該容置槽內壁,該本體部係受該彈簧扭力常態朝該扣把方向之容置槽內壁抵設。
最後,卡控件係包括有互相連接之撥桿及連接柱,其中該撥桿係位於該延伸部表面並朝一側延伸,該連接柱係軸向穿設該延伸部、該容置槽及該樞轉孔。
實際使用時,使用者在需要啟用煞車卡擋功能時,需在煞車系統常態狀況下(第一狀態,即煞車把朝與扣把相反方向外推之狀態),先將煞車把的外把部朝扣把方向後壓,進而帶動凸勾向容置槽內側方向位移(第二狀態),再來,在保持外把部後壓的狀態下,扳動撥桿以使連接柱帶動限位塊的卡擋部朝煞車把方向位移(第三狀態),然後,放開煞車把,該煞車把會回彈並被卡擋部的微調螺絲卡置,最後放開撥桿,限位塊及煞車把因結構將持續嘗試回彈至常態狀況(第一狀態),但兩者的回彈動作將因為凸勾及微調螺絲的互相卡置,而使兩者無法回彈至原位,最終使煞車把保持外把部持續後壓的煞車狀態(第四狀態)。
而若要解除上述之第四狀態,使其回復到常態狀態(第一狀態),僅需在第四狀態下再將外把部後壓,使凸勾脫離限位塊,限位塊會因彈簧影響而回扭,使限位塊及卡控件回復至第一狀態位置,之後放開外把部使煞車把回扭,即回復至第一狀態。
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於文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創作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侷限本創作於實際實施上的專利範圍,合先敘明。
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於本申請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申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於限制本申請;本申請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及上述附圖說明中的術語“包括”和“具有”以及它們的任何變形,意圖在於覆蓋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請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或上述附圖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等是用於區別不同對象,而不是用於描述特定順序。
如第一圖至第十圖所示,本創作係為一種煞車卡擋結構,其包括有本體座1、煞車把2、限位塊3及卡控件4,其中本體座1係包括有扣把11及該扣把11向外延伸之延伸部12,該延伸部12內設置有容置槽13。
而煞車把2係包括有外把部21及內置部22,該外把部21係突出於該容置槽13外,該內置部22係樞設於該容置槽13內,該內置部22朝該扣把11方向凸設有凸勾221,該煞車把2係常態朝與該扣把11相反方向外推。
再來,限位塊3係設置於該容置槽13,且該限位塊3係位於該內置部22及該扣把11之間,該限位塊3包括有本體部31及樞轉部32,該樞轉部32係由該本體部31朝該容置槽13內側方向凸設,該樞轉部32包括有樞轉孔321,該本體部31於朝向該煞車把2方向凸設有卡擋部33,該卡擋部33設置有卡抵面331,該限位塊3另設有微調螺絲34貫穿並凸出該卡抵面331,該限位塊3另設置有彈簧35位於該容置槽13,該彈簧35連接該限位塊3及該容置槽13內壁,該本體部31係受該彈簧35扭力常態朝該扣把11方向之容置槽13內壁抵設。
最後,卡控件4係包括有互相連接之撥桿41及連接柱42,其中該撥桿41係位於該延伸部12表面並朝一側延伸,該連接柱42係軸向穿設該延伸部12、該容置槽13及該樞轉孔321。
如第一圖至第十圖所示,當扳動外把部21朝扣把11方向移動時,將帶動凸勾221向容置槽13內側方向位移,煞車把2及凸勾221將在放開外把部21時回復至初始位置;當扳動撥桿41朝煞車把2方向移動時,連接柱42將帶動限位塊3的卡擋部33朝煞車把2方向位移,卡控件4及限位塊3將在放開撥桿41時回復至初始位置。
如第一圖至第十圖所示,當先持續扳動外把部21帶動凸勾221朝容置槽13內側方向位移(呈第二狀態,如第四圖及第八圖所示),後再扳動撥桿41使連接柱42帶動卡擋部33朝煞車把2方向位移(呈第三狀態,如第五圖及第九圖所示),之後再放開外把部21使煞車把2因扭力回彈,將使凸勾221一側卡擋於凸設於卡抵面331之微調螺絲34,最後放開撥桿41,煞車把2及限位塊3的回彈動作會互相卡擋,使雙方皆無法復位(呈第四狀態,如第六圖及第十圖所示)。
實際使用時,如第一圖至第十圖所示,使用者在需要啟用煞車卡擋功能時,需在煞車系統常態狀況下(第一狀態,如第一圖、第三圖及第七圖所示,即煞車把2朝與扣把11相反方向外推之狀態),先將煞車把2的外把部21朝扣把11方向後壓,進而帶動凸勾221向容置槽13內側方向位移(第二狀態,如第四圖及第八圖所示),再來,在保持外把部21後壓的狀態下,扳動撥桿41以使連接柱42帶動限位塊3的卡擋部33朝煞車把2方向位移(第三狀態,如第五圖及第九圖所示),然後,放開煞車把2,該煞車把2會回彈並被卡擋部33的微調螺絲34卡置,最後放開撥桿41,限位塊3及煞車把2因結構將持續嘗試回彈至常態狀況(第一狀態),但兩者的回彈動作將因為凸勾221及微調螺絲34的互相卡置,而使兩者無法回彈至原位,最終使煞車把2保持外把部21持續後壓的煞車狀態(第四狀態,如第六圖及第十圖所示)。
而若要解除上述之第四狀態,使其回復到常態狀態(第一狀態),僅需在第四狀態下再將外把部21後壓,使凸勾221脫離限位塊3,限位塊3會因彈簧35影響而回扭,使限位塊3及卡控件4回復至第一狀態位置,之後放開外把部21使煞車把2回扭,即回復至第一狀態。
前述為本創作主實施例之主要技術特徵,其對應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內容,得以詳知本創作之目的與實施型態,而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是為對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內容的詳述或附加技術特徵,而非用以限制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的界定範圍,應知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不一定要包含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
於下進一步細述本創作的各元件之特徵,上述所提到之微調螺絲34係用以幫助本創作在設置於不同煞車系統時,可以微調更動以符合各產品之不同公差,另外,當煞車來令片磨損後導致本創作安裝時產生間隙時,亦可透過微調螺絲34結構輔助調整,使煞車把2之凸勾221能確切與卡擋部33之微調螺絲34互相卡置。。
進一步,如第十一圖至第十三圖所示,本創作有第二實施例,其中,第二實施例之煞車把2係另設有輔助卡置片23貼設於凸勾221周側表面,此輔助卡置片23能幫助凸勾221能更穩固的扣設於微調螺絲34。
進一步,如第十一圖至第十三圖所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輔助卡置片23係另以卡固釘231將其固定於內置部22。
進一步,如第一圖至第十三圖所示,本創作之卡控件4設置有扣環43扣設於連接柱42底部,此種結構能使卡控件4能穩固的設置於延伸部12、容置槽13及限位塊3。
進一步,如第一圖至第十三圖所示,本創作之彈簧35係為環形復位結構,該彈簧35係一部分連接固定於容置槽13內壁,另一部分穿設於限位塊3的本體部31,用以使限位塊3能在受力後,以連接柱42為圓心帶動卡擋部33位移。
1:本體座
11:扣把
12:延伸部
13:容置槽
2:煞車把
21:外把部
22:內置部
221:凸勾
23:輔助卡置片
231:卡固釘
3:限位塊
31:本體部
32:樞轉部
321:樞轉孔
33:卡擋部
331:卡抵面
34:微調螺絲
35:彈簧
4:卡控件
41:撥桿
42:連接柱
43:扣環
第一圖為本創作第一狀態之立體圖。
第二圖為本創作之分解圖。
第三圖為本創作第一狀態之平面示意圖。
第四圖為本創作第二狀態之平面示意圖。
第五圖為本創作第三狀態之平面示意圖。
第六圖為本創作第四狀態之平面示意圖。
第七圖為本創作第一圖之VII-VII剖面示意圖。
第八圖為本創作第二狀態之剖面示意圖。
第九圖為本創作第三狀態之剖面示意圖。
第十圖為本創作第四狀態之剖面示意圖。
第十一圖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第一狀態之立體圖。
第十二圖為本創作第十一圖之XII-XII剖面示意圖。
第十三圖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第四狀態之剖面示意圖。
1:本體座
11:扣把
12:延伸部
13:容置槽
2:煞車把
21:外把部
22:內置部
221:凸勾
3:限位塊
31:本體部
32:樞轉部
33:卡擋部
331:卡抵面
34:微調螺絲
35:彈簧
4:卡控件
41:撥桿
42:連接柱
43:扣環
Claims (5)
- 一種煞車卡擋結構,其包括:本體座,其包括有扣把及從該扣把向外延伸之延伸部,該延伸部內設置有容置槽;煞車把,其包括有外把部及內置部,該外把部係突出於該容置槽外,該內置部係樞設於該容置槽內,該內置部朝該扣把方向凸設有凸勾,該煞車把係常態朝與該扣把相反方向外推;限位塊,其設置於該容置槽,且該限位塊係位於該內置部及該扣把之間,該限位塊包括有本體部及樞轉部,該樞轉部係由該本體部朝該容置槽內側方向凸設,該樞轉部包括有樞轉孔,該本體部於朝向該煞車把方向凸設有卡擋部,該卡擋部設置有卡抵面,該限位塊另設有微調螺絲貫穿並凸出該卡抵面,該限位塊另設置有彈簧位於該容置槽,該彈簧連接該限位塊及該容置槽內壁,該本體部係受該彈簧扭力常態朝該扣把方向之該容置槽內壁抵設;及卡控件,其包括有互相連接之撥桿及連接柱,其中該撥桿係位於該延伸部表面並朝一側延伸,該連接柱係軸向穿設該延伸部、該容置槽及該樞轉孔。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煞車卡擋結構,其中該凸勾於周側表面貼設有輔助卡置片。
- 如請求項2所述之煞車卡擋結構,其中該煞車卡擋結構係另以卡固釘將該輔助卡置片固定於該內置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煞車卡擋結構,其中該卡控件設置有扣環扣設於該連接柱底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煞車卡擋結構,其中該彈簧係為環形復位結構,穿設於該本體部並連接該容置槽內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210406U TWM636211U (zh) | 2022-09-23 | 2022-09-23 | 煞車卡擋結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210406U TWM636211U (zh) | 2022-09-23 | 2022-09-23 | 煞車卡擋結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36211U true TWM636211U (zh) | 2023-01-01 |
Family
ID=86658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210406U TWM636211U (zh) | 2022-09-23 | 2022-09-23 | 煞車卡擋結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636211U (zh) |
-
2022
- 2022-09-23 TW TW111210406U patent/TWM636211U/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70175246A1 (en) | Trailer theft-thwarting coupling dock | |
US20100242666A1 (en) | Anti-loosening device for parking brake | |
US8011543B2 (en) | Load carrier mounted at the rear of a motor vehicle | |
KR101910854B1 (ko) | 풀림방지를 위한 트럭용 전자드럼 주차브레이크 | |
US6374694B1 (en) | Hand brake device | |
TWM636211U (zh) | 煞車卡擋結構 | |
US4534439A (en) | Parking lock device for motor tricycles | |
TWM637526U (zh) | 煞車卡擋結構 | |
US20070175291A1 (en) | Anti-loosening device for parking brake | |
TWM637525U (zh) | 煞車卡擋結構 | |
TWM638223U (zh) | 煞車卡擋結構 | |
CN218258565U (zh) | 煞车卡挡结构 | |
US2399835A (en) | Brake latch | |
US5713436A (en) | Solenoid operated unidirectional wheel brake | |
JPS6348742B2 (zh) | ||
JP2000229560A (ja) | レバーユニット | |
JP7113636B2 (ja) | レバーロック装置 | |
JP2515270Y2 (ja) | 自転車のハンドルロック装置 | |
KR20120007998U (ko) | 차량 제동거리 단축기 | |
KR19990010856A (ko) | 주차 브레이크 락킹 구조 | |
KR200141697Y1 (ko) | 차량용 핸드파킹브레이크의 2중록킹구조 | |
JPH03159893A (ja) | 自転車用ペダルとクリートとの係止部構造 | |
JP3041031U (ja) | ハンドブレーキロック装置 | |
KR100376613B1 (ko) | 자전차용 주차 브레이크 장치 | |
JPH0211241Y2 (z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