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4325U - 後緣解鎖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後緣解鎖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4325U
TWM634325U TW111201017U TW111201017U TWM634325U TW M634325 U TWM634325 U TW M634325U TW 111201017 U TW111201017 U TW 111201017U TW 111201017 U TW111201017 U TW 111201017U TW M634325 U TWM634325 U TW M63432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ear edge
blocks
pressing
buck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1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賢昌
張君瑋
Original Assignee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01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4325U/zh
Priority to CN202220379326.XU priority patent/CN217983905U/zh
Priority to JP2022003469U priority patent/JP3240256U/ja
Publication of TWM634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4325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後緣解鎖連接器包含一殼體、一操作件、一膠芯與複數端子。殼體包含一第一本體、複數鎖扣部、複數第一卡扣部、複數固定部與複數限位結構。其中,每一該等鎖扣部更包含具有一操作空間的一彎折部、一彈性臂、一卡扣塊與一按壓部。操作件包含具有一弧面的一第一作用部的一第二本體、複數按壓塊、複數樞接件與複數第一限位塊。膠芯包含具有斜面的第二作用部的一第三本體、複數第三卡扣部、複數端子孔與複數第二限位塊。於此,操作件受外力作用而沿著第二作用部的斜面移動,使得第一作用部的弧面與該等端子保持一距離進行移動而讓弧面不接觸該等端子。

Description

後緣解鎖連接器
本創作為連接器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線對板的後緣解鎖連接器。
傳統的連接器是提供給扁平導線連接至電路板的中介連接元件,其好處是可以不需要透過實體焊接的方式焊死在電路板上,讓使用者可以輕易地透過插拔來實現電性連接的功效。為了讓連接器與導線可以穩固的接觸,遂發展出多種的連接方式,例如自動栓鎖的方式,讓自動栓鎖之連接器與導線可以輕易地連接而不脫落。
然而,自動栓鎖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扁平導線進入連接器時,有可能在操作過程中發生損壞端子的問題。
有鑑於此,本創作提出一種後緣解鎖連接器,用以解決現有技術的缺失。
本創作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後緣解鎖連接器,係能夠電性連接具有複數缺口的扁平導線,且提供導引結構而能夠達到順利栓鎖與解鎖扁平導線的目的。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的係提供根據上述的後緣解鎖連接器,係在操作部提供具有弧面的第一作用部與在膠芯提供具有斜面的第二作用部,以達到在解鎖過程中不干涉端子。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的係提供根據上述的後緣解鎖連接器,係在操作件提供止擋件以決定鎖扣部的形變量而避免過度按壓而造成連接器的損壞。
為達到上述目的與其他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後緣解鎖連接器係電性連接具有複數缺口的一扁平導線與一印刷電路板。後緣解鎖連接器包含一殼體、一操作件、一膠芯與複數端子。殼體包含一第一本體、複數鎖扣部、複數第一卡扣部、複數固定部與複數限位結構。該等鎖扣部、該等第固定部與該等限位結構分別地形成在第一本體的二側。該等鎖扣部能夠接受一第一外力產生形變和該等固定部供設置於印刷電路板。其中,每一該等鎖扣部更包含一彎折部、一彈性臂、一卡扣塊與一按壓部。按壓部連接彎折部之一端與彈性臂之一端。卡扣塊連接彈性臂之另一端。彎折部之另一端連接第一本體,又彎折部在第一本體形成一操作空間。操作件包含一第二本體、複數按壓塊、複數樞接件與複數第一限位塊。第二本體包含具有一弧面的一第一作用部。該等按壓塊、該等樞接件與該等第一限位塊分別地形成在第二本體的二側。該等按壓塊對應該等按壓部設置且該等按壓塊能夠接受一第二外力而產生第一外力。該等樞接件對應操作空間設置。該等第一限位塊對應限位結構設置。膠芯包含一第三本體、複數第三卡扣部、複數端子孔與複數第二限位塊。膠芯形成一第一容置空 間、複數第三容置空間與具有一斜面的一第二作用部。第一容置空間能夠容置扁平導線與該等第三容置空間容置該等彎折部,該等第三容置空間設置於第三本體的後緣。第二作用部係對應第一作用部設置。該等端子孔貫通該等第一容置空間與第三本體的外部。該等第三卡扣部對應該等第一卡扣部設置。該等第二限位塊對應限位結構設置。該等端子設置於該等端子孔。其中,在殼體與操作件結合膠芯之後,該等樞接件設置於操作空間,第二本體受第二外力連動該等按壓塊移動以啟動該等按壓部形變該等彎折部與該等彈性臂,以將該等卡扣塊自位於第一容置空間的扁平導線的該等缺口脫離。又,第二本體解除第二外力,該等卡扣塊能夠鎖扣進入第一容置空間的扁平導線的該等缺口。
相較於傳統的後緣解鎖連接器,本創作提供的後緣解鎖連接器能夠順利地連接扁平導線,且也能透過單鍵的按壓執行解鎖的動作。
10:後緣解鎖連接器
12:殼體
122:第一本體
124:鎖扣部
1242:彎折部
1244:彈性臂
1246:卡扣塊
1248:按壓部
126:第一卡扣部
128:固定部
1210:限位結構
14:操作件
142:第二本體
144:按壓塊
146:樞接件
148:第一限位塊
1410:第一作用部
14102:弧面
1412:止擋件
16:膠芯
162:第三本體
164:第三卡扣部
166:端子孔
168:第二限位塊
1610:第二作用部
16102:斜面
1612:觀測孔
18:端子
F1:第一外力
OSP:操作空間
F2:第二外力
SP1:第一容置空間
SP3:第三容置空間
AC:作動方向
圖1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後緣解鎖連接器的立體圖。
圖2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後緣解鎖連接器的分解圖。
圖3(a)係說明圖1與圖2之殼體的立體圖。
圖3(b)係說明圖3(a)之鎖扣部、固定部與限位結構的局部示意圖。
圖4係說明本創作圖1與圖2之操作件的立體圖。
圖5係說明本創作圖1與圖2之膠芯的立體圖。
圖6(a)係說明圖1之殼體結合操作件的立體圖。
圖6(b)係說明圖6(a)之殼體結合操作件的A-A’剖面圖。
圖7(a)係說明圖1之後緣解鎖連接器的立體圖。
圖7(b)係說明圖7(a)之後緣解鎖連接器的B-B’剖面圖。
為充分瞭解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創作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
於本創作中,係使用「一」或「一個」來描述本文所述的單元、元件和組件。此舉只是為了方便說明,並且對本創作之範疇提供一般性的意義。因此,除非很明顯地另指他意,否則此種描述應理解為包括一個、至少一個,且單數也同時包括複數。
於本創作中,用語「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他任何類似用語意欲涵蓋非排他性的包括物。舉例而言,含有複數要件的一元件、結構、製品或裝置不僅限於本文所列出的此等要件而已,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確列出但卻是該元件、結構、製品或裝置通常固有的其他要件。除此之外,除非有相反的明確說明,用語「或」是指涵括性的「或」,而不是指排他性的「或」。
參考圖1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後緣解鎖連接器的立體圖。在圖1中,後緣解鎖連接器10係能夠電性連接具有複數缺口的一扁平導線(圖未示)與一印刷電路板(圖未示)。於此,扁平導線與印刷電路板為現有的結構。一併參考圖2,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後緣解鎖連接器的分解圖。
後緣解鎖連接器10包含一殼體12、一操作件14、一膠芯16與複數端子18。於本實施例中,除非有特別指名,不然“複數”一詞所指稱的數量以2個為例說明。
一併參考圖3(a)與圖3(b)係說明本創作圖1與圖2之殼體的示意圖。圖3(a)係說明圖1與圖2之殼體的立體圖和圖3(b)係說明圖3(a)之鎖扣部、固定部與限位結構的局部示意圖。
殼體12包含一第一本體122、複數鎖扣部124、複數第一卡扣部126、複數固定部128與複數限位結構1210。該等鎖扣部124、該等第固定部128與該等限位結構1210分別地形成在第一本體122的二側。
該等鎖扣部124能夠接受一第一外力F1產生形變和該等固定部128能夠設置於印刷電路板,於此,該等固定部128係朝向該等鎖扣部124的方向彎折(或稱內彎折),以能供設置於印刷電路板。又,鎖扣部124更包含一彎折部1242、一彈性臂1244、一卡扣塊1246與一按壓部1248。按壓部1248連接彎折部1242之一端與彈性臂1244之一端。卡扣塊1246連接彈性臂1244之另一端。彎折部1242之另一端連接第一本體122,又彎折部1242在第一本體122形成操作空間OSP,於此,該等彎折部1242形成U形的操作空間OSP為例說明。
又,於此,限位結構1210係為L形為例說明,用以止擋後續提到的該等第一限位塊148與該等第二限位塊168。
於此,第一卡扣部126分別地形成在第一本體122之後緣與第一本體122之側緣,第一卡扣部126係以凸塊為例說明。
一併參考圖4係說明本創作圖1與圖2之操作件的立體圖。
操作件14包含一第二本體142、複數按壓塊144、複數樞接件146與複數第一限位塊148。
第二本體142包含具有一弧面14102的一第一作用部1410。該等按壓塊144、該等樞接件146與該等第一限位塊148分別地形成在第二本體142的二側。該等按壓塊144對應該等按壓部1248設置且該等按壓塊144能夠接受一第二外力F2而產生第一外力F1。該等樞接件146對應操作空間OSP設置,於此,該等樞接件146具有對應例如U形的弧形面,以能夠順利地進行滑動與轉動。該等第一限位塊148對應限位結構1210設置。
於另一實施例中,操作件14更包含複數止擋件1412係形成在第二本體142的二側邊且鄰近於該等樞接件146。該等止擋件1412能夠在彎折部1242發生形變之後,止擋第二本體142持續地對彎折部1242施加第二外力。因此,該等止擋件1412能夠決定該等彎折部1242與該等彈性臂1244的形變量。於此,該等止擋件1412係以楔形為例說明。
一併參考圖5係說明本創作圖1與圖2之膠芯的立體圖。一併參考圖6(a)與圖6(b)係說明本創作圖1與圖2之殼體結合操作件的示意圖,其中圖6(a)係說明圖1之殼體結合操作件的立體圖和圖6(b)係說明圖6(a)之殼體結合操作件的A-A’剖面圖。一併參考圖7(a)與圖7(b)係說明本創作圖1與圖2之後緣解鎖連接器的示意圖,其中圖7(a)係說明圖1之後緣解鎖連接器的立體圖和圖7(b)係說明圖7(a)之後緣解鎖連接器的B-B’剖面圖。
膠芯16包含一第三本體162、複數第三卡扣部164、複數端子孔166與複數第二限位塊168。膠芯16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間SP1、複數第三容置空間SP3與具有一斜面16102的一第二作用部1610。
第一容置空間SP1能夠容置扁平導線與該等第三容置空間SP3容置該等彎折部1242。又,該等第三容置空間SP3設置於第三本體162的後緣。第二作用部1610係對應第一作用部1410設置。該等端子孔166貫通該等第一容置空間SP1與第三本體162的外部。該等第三卡扣部164對應該等第一卡扣部126設置,於此,該等第三卡扣部164係以凸塊為例說明,且該等第三卡扣部164分別地形成在第三本體162的後緣與側緣,藉由等第一卡扣部126扣合該等第三卡扣部164,使得殼體12口合在膠芯16且讓操作件14在膠芯16作動,於其他實施例中,該等第三卡扣部164也可以為凹槽,只要該等第一卡扣部126與該等第三卡扣部164彼此為配對結構即可達成扣合的功效,例如凸塊與凹槽互為配對結構。
。該等第二限位塊168對應限位結構1210設置。又,該等端子18設置於該等端子孔166。
又於另一實施例中,膠芯16更包含觀測孔1612,係貫通於第一容置空間SP1與第三本體162的外部,以能夠確認該等鎖扣部124與扁平導線的鎖扣狀態。
因此,在殼體12與操作件14結合膠芯16之後,該等樞接件146設置於操作空間OSP。當第二本體142受第二外力F2連動該等按壓塊144移動(例如圖6(b)所顯示以順時針方向的作動方向AC)進行移動)以啟動該等按壓部1248形變該等彎折部1242與該等彈性臂1244,以將該等卡扣塊1246自位於第一容置空間SP1的扁平導線的該等缺口脫離。又,第二本體142解除第二外力F2,該等卡扣塊1246能夠鎖扣進入第一容置空間SP1的扁平導線的該等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參考圖7(b),操作件14受第二外力F2作用而沿著第二作用部1610的斜面16102移動,使得第一作用部1410的弧面14102始終保持與該等端子18保持一距離進行移動而弧面14102不接觸該等端子18。
本創作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創作,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創作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創作之範疇內。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後緣解鎖連接器
12:殼體
14:操作件
16:膠芯
18:端子

Claims (10)

  1. 一種後緣解鎖連接器,係電性連接具有複數缺口的扁平導線與印刷電路板,該後緣解鎖連接器包含:殼體,係具有第一本體、複數鎖扣部、複數第一卡扣部、複數固定部與複數限位結構,該等鎖扣部、該等第固定部與該等限位結構分別地形成在該第一本體的二側,該等鎖扣部供接受第一外力產生形變和該等固定部供設置於該印刷電路板,其中每一該等鎖扣部更包含彎折部、彈性臂、卡扣塊與按壓部,該按壓部連接該彎折部之一端與該彈性臂之一端,該卡扣塊連接該彈性臂之另一端,該彎折部之另一端連接該第一本體,又該彎折部在該第一本體形成操作空間;操作件,係具有第二本體、複數按壓塊、複數樞接件與複數第一限位塊,該第二本體包含具有弧面的第一作用部,該等按壓塊、該等樞接件與該等第一限位塊分別地形成在該第二本體的二側,該等按壓塊對應該等按壓部設置且該等按壓塊供接受第二外力而產生該第一外力,該等樞接件對應該操作空間設置,該等第一限位塊對應該限位結構設置;膠芯,係具有第三本體、複數第三卡扣部、複數端子孔與複數第二限位塊,該膠芯形成第一容置空間、複數第三容置空間與具有斜面的第二作用部,該第一容置空間供容置該扁平導線與該等第三容置空間容置該等彎折部,該等第三容置空間設置於該第三本體的後緣,該第二作用部係對應該第一作用部設置,該等端子孔貫通該等第一容置空間與該第三本體的外部,該等第三卡扣部對應該等第一卡扣部設置,該等第二限位塊對應該限位結構設置;複數端子,係設置於該等端子孔; 其中,在該殼體與該操作件結合該膠芯之後,該等樞接件設置於該操作空間,該第二本體受該第二外力連動該等按壓塊移動以啟動該等按壓部形變該等彎折部與該等彈性臂,以將該等卡扣塊自位於該第一容置空間的該扁平導線的該等缺口脫離,又該第二本體解除該第二外力,該等卡扣塊供鎖扣進入該第一容置空間的該扁平導線的該等缺口。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後緣解鎖連接器,其中該操作件受該第二外力作用而沿著該第二作用部的該斜面移動,使得該第一作用部的該弧面與該等端子保持一距離進行移動而讓該弧面不接觸該等端子。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後緣解鎖連接器,其中該等固定部係朝向該等鎖扣部的方向彎折,以供設置於該印刷電路板。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後緣解鎖連接器,其中該等彎折部形成U形的該操作空間與該等樞接件具有對應該U形的弧形面。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後緣解鎖連接器,其中該等限位結構係為L形,以止擋該等第一限位塊與該等第二限位塊。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後緣解鎖連接器,其中該操作件更包含複數止擋件,係形成在該第二本體的二側邊且鄰近於該等樞接件,以決定該等彎折部與該等彈性臂的形變量。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後緣解鎖連接器,其中該等止擋件係為楔形。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後緣解鎖連接器,其中該膠芯更包含觀測孔,以供確認該等鎖扣部與該扁平導線的鎖扣狀態。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後緣解鎖連接器,其中該等第一卡扣部分別地形成在後緣與側緣與該等第三卡扣部分別地形成在後緣與側緣,藉由該等第一卡 扣部扣合該等第三卡扣部,使得該殼體扣合在該膠芯且讓該操作件在該膠芯作動。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後緣解鎖連接器,其中該等第一卡扣部與該等第三卡扣部彼此為凸塊與凹槽的配對結構。
TW111201017U 2022-01-15 2022-01-25 後緣解鎖連接器 TWM634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1017U TWM634325U (zh) 2022-01-25 2022-01-25 後緣解鎖連接器
CN202220379326.XU CN217983905U (zh) 2022-01-15 2022-02-24 后缘解锁连接器
JP2022003469U JP3240256U (ja) 2022-01-25 2022-10-19 後縁ロック解除コネク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1017U TWM634325U (zh) 2022-01-25 2022-01-25 後緣解鎖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4325U true TWM634325U (zh) 2022-11-21

Family

ID=84254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1017U TWM634325U (zh) 2022-01-15 2022-01-25 後緣解鎖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240256U (zh)
CN (1) CN217983905U (zh)
TW (1) TWM63432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40256U (ja) 2022-12-16
CN217983905U (zh) 202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21142B2 (en) Lever-type connector
US6454592B2 (en) Connector with an improved guide portion for guiding connection the connector and an object to be connected thereto
CN110061375B (zh) 连接器、对接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US735766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atching member
US744549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taining member
JP3300355B2 (ja) コネクタアッセンブリ
CN109904648B (zh)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KR20110029147A (ko) 하이브리드 광 전기 케이블용 커넥터
US9270042B2 (en) Card connector
TWM252161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3451820A (zh) 具分流结构的电连接器及其分流装置
WO2011031719A2 (en) Connector
US7448893B2 (en) Connector
US6659804B2 (en) Multi-contact connector
TWM634325U (zh) 後緣解鎖連接器
GB2261559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PCB's
US703713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TWI808625B (zh) 電端子及電端子對
US6814604B2 (en) Socket connector with resiliently engaged actuator mechanism
JP2019129137A (ja) コネクタ、相手方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TWM627761U (zh) 板對板電連接器
CN115706380A (zh) 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TWI797580B (zh) 超薄型易鎖易解鎖連接器
TWI768747B (zh) 超薄型易鎖易解鎖連接器
TW202315239A (zh) 具有按壓解鎖結構之易鎖連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