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4175U - 光纖適配器 - Google Patents

光纖適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4175U
TWM634175U TW111208039U TW111208039U TWM634175U TW M634175 U TWM634175 U TW M634175U TW 111208039 U TW111208039 U TW 111208039U TW 111208039 U TW111208039 U TW 111208039U TW M634175 U TWM634175 U TW M63417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receiving seat
pivot
shutter
slo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80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許賢信
朱武禮
李彥昌
李述斌
Original Assignee
建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商深圳望得源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建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商深圳望得源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建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080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4175U/zh
Publication of TWM634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4175U/zh
Priority to US18/083,161 priority patent/US20240036265A1/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25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with an intermediate part, e.g. adapter, receptacle, linking two plu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47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with means preventing fibre end damage, e.g. recessed fibre surfaces
    • G02B6/3849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with means preventing fibre end damage, e.g. recessed fibre surfaces using mechanical protective elements, e.g. caps, hoods, sealing membran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73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 G02B6/3874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using tubes, sleeves to align ferrules
    • G02B6/3878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using tubes, sleeves to align ferrul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ferrules, branching and break-out means
    • G02B6/3879Linking of individual connector plugs to an overconnector, e.g. using clamps, clips, common housings comprising several individual connector plu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Pens And Brushe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一種光纖適配器,包含一圍繞界定出二插槽的外殼、一可拆離地設置於該外殼的承接座,及一設置於該承接座上的遮擋機構。該承接座圍繞界定出二分別連通該等插槽的通槽。該遮擋機構包括一設置於該承接座的樞軸、一套設於該樞軸上的扭力彈簧,及二樞設於該樞軸上且分別供該扭力彈簧之兩端設置的遮板。每一遮板由前而後且由內而外地傾斜延伸。該等遮板採中心對開式設計,其可透過光纖連接器的推動而開啟,且該等遮板傾斜式的設置方式能在遮擋光束之餘不會將光束循原光路反射回去,操作便利且可大幅降低光線的反射量。

Description

光纖適配器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光纖適配器,特別是指一種具有光束遮擋之安全功能,以及防落塵功能的光纖適配器。
光纖線路是一種透過高強度光束進行訊號傳輸的光學通訊路徑,當需要使光纖線路間進行耦合連接時,可將設有光纖線路的一光纖連接器插設於具有插槽的一光纖適配器上,並與插設於光纖適配器另一端的光纖連接器對接,從而使光束能在光纖線路之間傳輸。但在該光纖適配器上僅連接一個光纖連接器時,該光纖連接器所射出的高強度光束便會穿過該光纖適配器的插槽而向外設出,當使用者目視該等插槽時,便容易被高強度的光束直射眼睛而造成傷害。此外,光纖線路常常會配置在潔淨度較低且具有粉塵的環境,當粉塵入侵該光纖適配器中時,常會對光纖連接器的端面產生損害,並造成光路功率上之耗損。
參閱圖1,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發生,目前已有光纖適配器1如圖1所示地設有可操作的掀蓋11,當該光纖適配器1僅插設一個光纖連接器時(未顯示於圖1中),蓋上的掀蓋11會遮擋住複數插槽12(圖1中僅顯示其中的一個),從而可遮擋高強度光束以避免其向外射出,而在另一光纖連接器(未顯示於圖1中)要插入時,便手動將該掀蓋11打開以顯露出該等插槽12,從而讓該光纖連接器可插入該等插槽12中,但此種設計需要使用者手動開啟或關閉該掀蓋11,操作上較為麻煩,且該掀蓋11的遮擋方向與光束路徑垂直,如此一來光纖線路射出的光束容易被該掀蓋11沿原光路反射回去,這種逆向輸入的傳輸雜訊很可能會造成光訊號發射器的不穩定,進而導致訊號傳輸品質降低。
參閱圖2,為了解決操作上的繁複,目前也有如圖2所示將掀蓋改為一彎折金屬擋板21之設計,在未插入另一光纖連接器22時,該金屬擋板21會遮擋住相對應的插槽23,而在插入該光纖連接器22時,插入的光纖連接器22會將具有彈性的該金屬擋板21上壓或下壓,使該光纖連接器22推開該金屬擋板21後插入該插槽23中。雖然此種設計可以減少操作步驟,但金屬材質容易產生較大的反射量,同樣不利於高解析度通訊,且該金屬擋板21在多次反覆操作下,容易因金屬疲乏而斷裂,導致該光纖適配器2的使用壽命較短,且此種光路遮蔽方式並無法達到防止塵埃進入之效果。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操作方便且可避免光束反射回光纖線路中並能有效防塵的光纖適配器。
於是,本新型光纖適配器,包含一圍繞界定出二相互平行且彼此相間隔之插槽的外殼、一可拆離地設置於該外殼前端的承接座,及一設置於該承接座上的遮擋機構。該承接座圍繞界定出二分別連通該等插槽的通槽。該遮擋機構包括一設置於該承接座且位於該等通槽之間的樞軸、一套設於該樞軸上的扭力彈簧,及二樞設於該樞軸上且分別供該扭力彈簧之兩端設置的遮板。每一遮板由前而後且由內而外地傾斜延伸,該遮板可被推動而相對於該承接座由一遮擋位置收合至一開啟位置,當該遮板位於該遮擋位置時,該遮板遮擋住相對應插槽,且與該插槽的中心軸線夾設出一非九十度的夾角。當該遮板位於該開啟位置時,該遮板向後且向內收合而不再遮擋該插槽,且該遮板平行於該插槽的中心軸線。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該遮擋機構之該等遮板採中心對開式設計,其可透過光纖連接器的推動而向內收合,從而讓該光纖連接器得以插入該等插槽中,除了不需額外進行操作而具高便利性外,該等遮板的開啟方式也具備較高的耐用度。而在該光纖連接器未插入時,每一遮板是傾斜延伸並遮擋該等插槽,此一設計除了可遮擋光束以避免其向外射出而產生安全問題外,傾斜的角度還能讓光束反射時不會循原光路反射,進而避免光纖線路接收到反射光束,故能保持訊號傳輸品質之穩定。此外,該等遮板可封閉該等插槽,從而達到更佳的防塵效果,以利於在較為惡劣的環境下使用。
參閱圖3、圖4,及圖5,首先定義一前後方向A、一垂直該前後方向A的水平方向B,及一垂直該前後方向A及該水平方向B的上下方向C。本新型光纖適配器3之一實施例,包含一沿該前後方向A延伸的外殼4、一可拆離地設置於該外殼4前端的承接座5,及一設置於該承接座5上的遮擋機構6。該外殼4包括一殼體部41、複數沿該水平方向B凸設於該殼體部41其中一側的側接榫部42、複數沿該水平方向B形成於該殼體部41另一側的側接槽43、二由該殼體部41前端朝前凸伸且彼此沿該上下方向C相間隔的前卡榫部44,及四個由該殼體部41前端朝前凸伸且沿該水平方向B位於該等前卡榫部44相反兩側的前插榫部45。該殼體部41圍繞界定出二沿該前後方向A延伸且彼此沿該水平方向B相間隔的插槽411。該殼體部41透過內部的隔板將每一插槽411分成一前一後但相互連通的兩個區域412。該等側接榫部42沿該前後方向A彼此相間隔排列,每一側接榫部42沿該上下方向C延伸並可為鳩尾榫狀。而該等側接槽43也沿該前後方向A彼此相間隔排列,每一側接槽43沿該上下方向C延伸且可為鳩尾槽狀,該等側接榫部42及該等側接槽43是用來與另一個光纖適配器3的側接榫部42及側接槽43相連接,其接合方式是將每一側接榫部42沿該上下方向C置入相對應的每一側接槽43中,從而可將多個光纖適配器3之外殼4併排固定。
參閱圖4、圖5,及圖6,該承接座5包括一環繞壁部51,及一沿該上下方向C立設於該環繞壁部51中的分隔壁部52。該環繞壁部51所圍繞的空間被該分隔壁部52區分成兩個沿該前後方向A延伸,且分別連通該等插槽411的通槽53。該環繞壁部51與該分隔壁部52相配合界定出一位於該分隔壁部52後方,且沿該前後方向A位於該承接座5與該殼體部41之間的安裝空間54。該環繞壁部51由後而前地凹陷形成二分別供該等前卡榫部44卡制的嵌槽511,及四個分別供該等前插榫部45插設的插孔512。
該遮擋機構6包括一個兩端樞設於該承接座5上且位於該安裝空間54中的樞軸61、一套設於該樞軸61上且位於該安裝空間54中的扭力彈簧62,及二樞設於該樞軸61上且分別供該扭力彈簧62之兩端設置的遮板63。每一遮板63由前而後且沿該水平方向B由內而外地傾斜延伸,該遮板63與相對應插槽411的中心軸線413(同時也是光束的入射軸線)之夾角D為40度至44度,較佳為42度,此一設計可以使光束的一反射角度E控制在100度至92度之間,較佳為96度。該遮板63可以用不同色彩的塑膠或其它材質製成,並在表面添加有抗靜電材料。該遮板63具有二沿該上下方向C彼此相間隔地套設於該樞軸61上的鉸接部631,及一連接該等鉸接部631的板體部632。該板體部632凹陷形成一供該扭力彈簧62之其中一端置入的凹槽633。
參閱圖5、圖6,及圖7,以下說明本實施例的使用方式,該光纖適配器3一般是讓兩個光纖連接器由前端及後端分別插入,而一般使用時應該已經插入了後端的光纖連接器7a,該光纖連接器7a的插芯插入時不會推動該遮擋機構6而是直接進入相對應的兩個區域412中。該遮擋機構6之每一遮板63可被從前端插入之光纖連接器7b(見圖8)的一個插芯71向後推動,從而相對於該承接座5由一遮擋位置收合至一開啟位置。當該遮板63未受推動而如圖7所示地位於該遮擋位置時,該遮板63遮擋住相對應插槽411,且如前所述地與該插槽411的中心軸線413夾設出40度至44度且較佳為42度的夾角D。在此種情況下,該等遮板63能夠有效遮擋後端插入的光纖連接器7a所發出來的光束,讓使用者直視該光纖適配器3的前端時,眼睛不會受到傷害,同時該等遮板63也能封閉該等插槽411而達到防止塵埃進入之功效。更重要的是,前述後端光纖連接器7a所射出的光束會在該等遮板63上產生100度至92度且較佳為96度的反射角度E,因此光束不會循原光路反射回該光纖連接器7a中,如此有利於高解析度通訊。該等遮板63表面添加有抗靜電材料的設計則可以有效遮蔽電磁干擾。
參閱圖6、圖8,及圖9,當另一個光纖連接器7b由前端插入而將每一遮板63推動至如圖9所示地的開啟位置時,該遮板63向後並沿該水平方向B朝內樞轉收合而不再遮擋該插槽411,且該遮板63平行於該插槽411的中心軸線413。此時該等遮板63會被向內推開而使該光纖連接器7b能夠通過該等通槽53進入該等插槽411中,以與另一光纖連接器7a耦合,另一方面該扭力彈簧62的兩端會受該等遮板63的帶動而相互靠近,從而使該扭力彈簧62積蓄彈性力,如此便能在該光纖連接器7b拔出時,釋放彈性力帶動該等遮板63復位至該遮擋位置。該等遮板63對開式的設計可以避免習知金屬薄片反覆凹折而發生金屬疲勞及斷裂之問題;除此之外,該承接座5透過該等前卡榫部44及該等前插榫部45可拆離地組裝於該外殼4上,因此該遮擋機構6可隨該承接座5快速地由該外殼4上拆離,此一設計除了利於維修外,也可透過快速拆換不同顏色的遮板63,達到不同需求的標示作用,提高泛用性及便利性。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該光纖適配器3也可以應用於LC規格的適配器上,雖然一般LC規格的適配器需要在殼體的兩端開設扣位孔,但在本實施例中,由於該承接座5與該外殼4採分離式設計,因此僅需在該外殼4遠離該承接座5的一端開設至少一扣位孔F(顯示於圖6),由於開設有扣位孔F的那端一般是置於機殼或機箱內而可不需擔心防塵問題,而設有該承接座5的一端一般是顯露於外,因此不需開設扣位孔F的設計可以進一步地提高防塵效果。參閱圖10,此外,該光纖適配器3也可以應用在如圖10所示的適配器規格上。
綜上所述,本新型透過傾斜延伸且採對開式設計的該等遮板63,能達到不需動手掀蓋便能開啟之功效,且耐用性及可靠度高,該等遮板63除了能遮擋光束而提升安全性外,還能產生絕佳的防塵作用,並能使光束在每一遮板63上以較佳為96度的反射角度E進行反射,反射後的光束會偏離原路徑而不會返回原來的光纖線路中,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3:光纖適配器 4:外殼 41:殼體部 411:插槽 412:區域 413:中心軸線 42:側接榫部 43:側接槽 44:前卡榫部 45:前插榫部 5:承接座 51:環繞壁部 511:嵌槽 512:插孔 52:分隔壁部 53:通槽 54:安裝空間 6:遮擋機構 61:樞軸 62:扭力彈簧 63:遮板 631:鉸接部 632:板體部 633:凹槽 7a:光纖連接器 7b:光纖連接器 71:插芯 A:前後方向 B:水平方向 C:上下方向 D:夾角 E:反射角度 F:扣位孔
本新型之其它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示意圖,說明一種習知具有掀蓋設計的光纖適配器; 圖2是一示意圖,說明一種習知具有金屬擋板設計的光纖適配器; 圖3是一立體圖,說明本新型光纖適配器之一實施例; 圖4是一俯視剖面圖,說明圖3的俯視剖面態樣; 圖5是一立體圖,說明該實施例中之一承接座拆離的態樣; 圖6是一立體分解圖,進一步說明該實施例中之一遮擋機構; 圖7至圖9皆是俯視剖面圖,說明該實施例的使用方式;及 圖10是一立體圖,說明該實施例的另一種實施態樣。
3:光纖適配器
4:外殼
41:殼體部
411:插槽
412:區域
413:中心軸線
42:側接榫部
43:側接槽
5:承接座
51:環繞壁部
52:分隔壁部
53:通槽
6:遮擋機構
61:樞軸
63:遮板
A:前後方向
B:水平方向
D:夾角
E:角度

Claims (8)

  1. 一種光纖適配器,包含: 一外殼,圍繞界定出二相互平行且彼此相間隔的插槽; 一承接座,可拆離地設置於該外殼前端,該承接座圍繞界定出二分別連通該等插槽的通槽;及 一遮擋機構,設置於該承接座上,並包括一設置於該承接座且位於該等通槽之間的樞軸、一套設於該樞軸上的扭力彈簧,及二樞設於該樞軸上且分別供該扭力彈簧之兩端設置的遮板,每一遮板由前而後且由內而外地傾斜延伸,該遮板可被推動而相對於該承接座由一遮擋位置收合至一開啟位置,當該遮板位於該遮擋位置時,該遮板遮擋住相對應插槽,且與該插槽的中心軸線夾設出一非九十度的夾角,當該遮板位於該開啟位置時,該遮板向後且向內收合而不再遮擋該插槽,且該遮板平行於該插槽的中心軸線。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中,該遮板機構之每一遮板與相對應插槽的中心軸線的夾角為40度至44度。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中,該承接座包括一環繞壁部,及一設置於該環繞壁部中的分隔壁部,該環繞壁部所圍繞的空間被該分隔壁部區分成該等通槽,該環繞壁部與該分隔壁部相配合界定出一位於該分隔壁部後方且供該遮擋機構之樞軸設置的安裝空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中,該外殼包括一殼體部,及複數由該殼體部前端朝前凸伸的前卡榫部,該承接座形成複數由後向前凹陷且分別供該等前卡榫部卡制的嵌槽。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中,該外殼包括一殼體部,及複數由該殼體部前端朝前凸伸的前插榫部,該承接座形成複數由後向前凹陷且分別供該等前插榫部插設的插孔。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中,該外殼包括一沿一前後方向延伸的殼體部,及複數沿一垂直該前後方向的水平方向凸設於該殼體部之一側上的側接榫部,該等側接榫部沿該前後方向彼此相間隔排列,且每一側接榫部沿一垂直該前後方向及該水平方向的上下方向延伸,該殼體部在未設有該等側接榫部的一側形成有複數沿該上下方向延伸的側接槽,該等側接槽沿該前後方向彼此相間隔排列。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中,該遮擋機構之該等遮板在表面添加有抗靜電材料。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中,該遮擋機構之每一遮板具有二彼此相間隔地套設於該樞軸上的鉸接部,及一連接該等鉸接部的板體部,該板體部凹陷形成一供該扭力彈簧之其中一端置入的凹槽。
TW111208039U 2022-07-27 2022-07-27 光纖適配器 TWM634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8039U TWM634175U (zh) 2022-07-27 2022-07-27 光纖適配器
US18/083,161 US20240036265A1 (en) 2022-07-27 2022-12-16 Fiber optic adapt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8039U TWM634175U (zh) 2022-07-27 2022-07-27 光纖適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4175U true TWM634175U (zh) 2022-11-11

Family

ID=85784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8039U TWM634175U (zh) 2022-07-27 2022-07-27 光纖適配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36265A1 (zh)
TW (1) TWM63417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36265A1 (en) 202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58092B2 (ja) シャッター部材を備えた光ファイバーアダプター
JP3256901B2 (ja) 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組立体
TWI432810B (zh) 具有遮光件之光纖適配器
JP6458093B2 (ja) シャッター部材を備えた光ファイバーアダプター
JP5934377B2 (ja) シャッター式lcアダプタ
JP3644884B2 (ja) 遮光シャッター付きアダプタおよび遮光シャッター付き光モジュールレセプタクル
JP6038666B2 (ja) Lc形光コネクタ相互接続用アダプタ
JP5404760B2 (ja) シャッター部材を有する光ファイバーアダプタ
US8851763B2 (en) Optical fiber adapter with shutter member
TW201638617A (zh) 具有遮光件之光纖適配器
TWM634175U (zh) 光纖適配器
TWI723451B (zh) 光纖適配器
EP3511751A1 (en) Optical connector, multiple optical connector, and opt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CN218158424U (zh) 光纤适配器
TWM635629U (zh) 光纖適配器
JP4499943B2 (ja) 光コネクタ構造
TWM561952U (zh) 光纖連接裝置
CN216387476U (zh) 光纤适配器
TWI440912B (zh) 具有遮光件之光纖適配器
JP4169207B2 (ja) 光コンセントユニットのフロントカバー
TWM569855U (zh) The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CN214122529U (zh) 光纤适配器
US6988836B2 (en) Fiber optical connector
TWM643064U (zh) 光纖適配器
JP2006098795A (ja) 光コンセントユニットのフロントカバ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