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1813U - 流體動壓軸承結構 - Google Patents

流體動壓軸承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1813U
TWM631813U TW111203589U TW111203589U TWM631813U TW M631813 U TWM631813 U TW M631813U TW 111203589 U TW111203589 U TW 111203589U TW 111203589 U TW111203589 U TW 111203589U TW M631813 U TWM631813 U TW M63181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groove
bearing body
bottom side
shaft hole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3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友約
游晴暉
莊華晟
Original Assignee
東培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東培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東培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03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1813U/zh
Publication of TWM631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1813U/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Abstract

一種流體動壓軸承結構,包括一軸承本體、一轉軸孔、多個導油溝槽及至少一識別溝槽。轉軸孔設置於軸承本體的中心,且轉軸孔貫穿至軸承本體的兩端,該些導油溝槽設置於轉軸孔的內壁。識別溝槽設置於軸承本體的一端或外壁,用於識別導油溝槽的方向(順向、逆向),以便利於組裝。識別溝槽以對應的刀具切削成型,識別溝槽的斷面呈梯型,識別溝槽的兩側邊形成22.5度至27.5度的斜度,識別溝槽的底側的寬度為0.005mm至0.01mm,識別溝槽的深度為0.005mm至0.01mm。由此,可便利於生產製造,並提供較佳的識別效果。

Description

流體動壓軸承結構
本創作涉及一種流體動壓軸承結構,尤指一種經由流體通過軸承與轉軸之間,由於流動速度變化而產生壓力場,使得轉軸能夠穩定轉動且未與軸承接觸的軸承結構。
流體動壓軸承是於軸承本體的內表面或轉軸的外表面設置導油溝槽,當潤滑流體在轉軸與軸承本體之間流動時可集中形成壓力,藉由油膜的支撐力量,使得轉軸旋轉時不會接觸轉軸孔,因此可避免轉軸與軸承本體相互碰撞而磨損,進而減少噪音與震動產生,成為現今資訊產品所常用的軸承技術。然而現有的流體動壓軸承無識別性,難以辨識導油溝槽的方向(順向、逆向),因此不便於組裝。雖然目前已有流體動壓軸承於軸承本體的一端或外壁設置識別溝槽,可用以辨識導油溝槽的方向(順向、逆向),然而識別溝槽的設置,難免增加生產製造的不便,導致製造成本的增加。
本創作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流體動壓軸承結構,可便利於生產製造,並提供較佳的識別效果。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創作提供一種流體動壓軸承結構,包括:一軸承本體;一轉軸孔,該轉軸孔設置於該軸承本體的中心,該轉軸孔貫穿至該軸承本體的兩端;多個導油溝槽,該些導油溝槽設置於該轉軸孔的內壁,該些導油溝槽呈V型;以及至少一識別溝槽,該識別溝槽設置於該軸承本體的一端,該識別溝槽呈圓環狀,該識別溝槽的斷面呈梯型,該識別溝槽具有兩側邊及一底側,該兩側邊的一端分別連接於該底側的相對兩側,該兩側邊傾斜於該底側,每一該側邊與該底側的一延伸線形成22.5度至27.5度的夾角。
較佳的,該識別溝槽的底側的寬度為0.005mm至0.01mm。
較佳的,該識別溝槽的深度為0.005mm至0.01mm。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創作還提供一種流體動壓軸承結構,包括:一軸承本體;一轉軸孔,該轉軸孔設置於該軸承本體的中心,該轉軸孔貫穿至該軸承本體的兩端;多個導油溝槽,該些導油溝槽設置於該轉軸孔的內壁,該些導油溝槽呈V型;以及至少一識別溝槽,該識別溝槽設置於該軸承本體的外壁,該識別溝槽呈圓環狀,該識別溝槽的斷面呈梯型,該識別溝槽具有兩側邊及一底側,該兩側邊的一端分別連接於該底側的相對兩側,該兩側邊傾斜於該底側,每一該側邊與該底側的一延伸線形成22.5度至27.5度的夾角。
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創作所提供的流體動壓軸承結構,包括一軸承本體、一轉軸孔、多個導油溝槽及至少一識別溝槽。轉軸孔設置於軸承本體的中心,該些導油溝槽設置於轉軸孔的內壁,識別溝槽設置於軸承本體的一端或外壁,識別溝槽呈圓環狀,識別溝槽的斷面呈梯型,識別溝槽具有兩側邊及一底側,兩側邊傾斜於底側,每一側邊與底側的一延伸線形成22.5度至27.5度的夾角。本創作識別溝槽的兩側邊可形成一最佳化的角度,而能便利於刀具的伸入及切削,因此可便利於生產製造,且識別溝槽的兩側邊特定的角度,可在兼顧生產製造的考量下,提供較佳的識別效果。
再者,進一步的,該識別溝槽的底側的寬度為0.005mm至0.01mm,該識別溝槽的深度為0.005mm至0.01mm,亦可在兼顧生產製造的考量下,提供較佳的識別效果。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創作所公開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創作的優點與效果。本創作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創作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創作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創作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第一實施例]
請參閱圖1至圖4,本創作提供一種流體動壓軸承結構,包括一軸承本體1、一轉軸孔2、多個導油溝槽3及至少一識別溝槽4。
該軸承本體1較佳是以金屬材質製成,該軸承本體1的材質並不限制。該軸承本體1為一中空圓柱體,該軸承本體1的外壁可呈等徑或不等徑變化,在本實施例中,該軸承本體1的外壁呈等徑。
該轉軸孔2設置於軸承本體1的中心,該轉軸孔2為一圓孔,該轉軸孔2貫穿至軸承本體1的兩端,以便與轉軸配合。
該些導油溝槽3設置於轉軸孔2的內壁(內表面),該些導油溝槽3呈V型,亦即該些導油溝槽3呈人字型,該些導油溝槽3可為等間隔的排列設置。該些導油溝槽3可用以導引潤滑流體,使潤滑流體在轉軸與軸承本體1之間流動,並集中形成壓力,藉由油膜的支撐力量,使得轉軸旋轉時不會接觸轉軸孔2,因此可避免轉軸與軸承本體1相互碰撞而磨損,而減少噪音與震動產生。
該識別溝槽4設置於軸承本體1的一端或外壁,該識別溝槽4以對應的刀具切削成型,該識別溝槽4可設置一個或多個,該識別溝槽4以肉眼可以看到為主。在本實施例中,該識別溝槽4設置一個,該識別溝槽4呈圓環狀,較佳的,該識別溝槽4與轉軸孔2形成同心設置,該識別溝槽4用以提供識別的功能。該識別溝槽4呈環狀設置於軸承本體1的一端,可具有較佳的識別性。該識別溝槽4為凹槽結構,成型簡單容易。
該識別溝槽4的斷面呈梯型,該識別溝槽4具有兩側邊41及一底側42(如圖4所示),該底側42可為平面,但不予以限制,例如該底側42亦可具有適當的弧度。該兩側邊41的一端分別連接於底側42的相對兩側,且該兩側邊41傾斜於底側42,該兩側邊41可為平面,但不予以限制,例如該兩側邊41亦可具有適當的弧度。該識別溝槽4的斷面呈梯型,使該兩側邊41的間距朝內遞減,而使該識別溝槽4朝內遞減寬度,而能便利於刀具的伸入及切削。
該識別溝槽4的兩側邊41具有斜度,亦即每一側邊41與底側42的一延伸線L形成22.5度至27.5度的夾角θ,該夾角θ可為22.5度、23度、23.5度、24度、24.5度、25度、25.5度、26度、26.5度或27.5度等,該夾角θ可形成一最佳化的角度,而能便利於刀具的伸入及切削。
該識別溝槽4的底側42的寬度W可為0.005mm至0.01mm,所述識別溝槽4的底側42的寬度W亦可視為兩側邊41的最小間距,亦即為連接於底側42的兩側邊41的一端的間距。該識別溝槽4的底側42的寬度W可為0.005mm、0.0055mm、0.006mm、0.0065mm、0.007mm、0.0075mm、0.008mm、0.0085mm、0.009mm、0.0095mm或0.01mm等,該識別溝槽4的底側42的寬度W為0.005mm至0.01mm,可形成一最佳化的尺寸,而能便利於刀具的伸入及切削。
該識別溝槽4的深度H可為0.005mm至0.01mm,所述識別溝槽4的深度H係為識別溝槽4朝內延伸的深度,在本實施例中,該識別溝槽4的深度H為沿著軸承本體1的軸向的尺寸。若是該識別溝槽4設置於軸承本體1的外壁,該識別溝槽4的深度H則為沿著軸承本體1的徑向的尺寸。該識別溝槽4的深度H可為0.005mm、0.0055mm、0.006mm、0.0065mm、0.007mm、0.0075mm、0.008mm、0.0085mm、0.009mm、0.0095mm或0.01mm等,該識別溝槽4的深度H為0.005mm至0.01mm可形成一最佳化的尺寸,而能便利於刀具的伸入及切削。
[第二實施例]
請參閱圖5及圖6,本實施例的流體動壓軸承結構包括一軸承本體1、一轉軸孔2、多個導油溝槽3及至少一識別溝槽4,本實施例的結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其差異僅在於,在本實施例中,該識別溝槽4設置於軸承本體1的外壁(外表面),該識別溝槽4可靠近軸承本體1的一端,該識別溝槽4用以提供識別的功能。該識別溝槽4呈環狀設置軸承本體1的外壁靠近一端處,可具有較佳的識別性。
該識別溝槽4亦具有兩側邊41及一底側42(如圖6所示),該兩側邊41分別連接於底側42的相對兩側,且該兩側邊41傾斜於底側42。該識別溝槽4的斷面呈梯型,該兩側邊41的間距朝內遞減,使該識別溝槽4朝內遞減寬度,而能便利於刀具的伸入及切削。該識別溝槽4的兩側邊41具有斜度,亦即每一側邊41與底側42的延伸線L形成22.5度至27.5度的夾角θ,該夾角θ可為22.5度、23度、23.5度、24度、24.5度、25度、25.5度、26度、26.5度或27.5度等。該識別溝槽4的底側42的寬度W可為0.005mm至0.01mm,該識別溝槽4的底側42的寬度W可為0.005mm、0.0055mm、0.006mm、0.0065mm、0.007mm、0.0075mm、0.008mm、0.0085mm、0.009mm、0.0095mm或0.01mm等。該識別溝槽4的深度H可為0.005mm至0.01mm,該識別溝槽4的深度H可為0.005mm、0.0055mm、0.006mm、0.0065mm、0.007mm、0.0075mm、0.008mm、0.0085mm、0.009mm、0.0095mm或0.01mm等。
[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創作所提供的流體動壓軸承結構,包括一軸承本體、一轉軸孔、多個導油溝槽及至少一識別溝槽。轉軸孔設置於軸承本體的中心,該些導油溝槽設置於轉軸孔的內壁,識別溝槽設置於軸承本體的一端或外壁,識別溝槽呈圓環狀,識別溝槽的斷面呈梯型,識別溝槽具有兩側邊及一底側,兩側邊傾斜於底側,每一側邊與底側的一延伸線形成22.5度至27.5度的夾角。本創作識別溝槽的兩側邊可形成一最佳化的角度,而能便利於刀具的伸入及切削,因此可便利於生產製造,且識別溝槽的兩側邊特定的角度,可在兼顧生產製造的考量下,提供較佳的識別效果。
再者,進一步的,該識別溝槽的底側的寬度為0.005mm至0.01mm,該識別溝槽的深度為0.005mm至0.01mm,亦可在兼顧生產製造的考量下,提供較佳的識別效果。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創作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1:軸承本體 2:轉軸孔 3:導油溝槽 4:識別溝槽 41:側邊 42:底側 L:底側的延伸線 θ:夾角 W:底側的寬度 H:識別溝槽的深度
圖1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流體動壓軸承結構的立體圖。
圖2為圖1的Ⅱ-Ⅱ剖視圖。
圖3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流體動壓軸承結構的俯視圖。
圖4為圖2的Ⅳ部分詳圖。
圖5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流體動壓軸承結構的剖視圖。
圖6為圖5的Ⅵ部分詳圖。
1:軸承本體
4:識別溝槽
41:側邊
42:底側
L:底側的延伸線
θ:夾角
W:底側的寬度
H:識別溝槽的深度

Claims (10)

  1. 一種流體動壓軸承結構,包括: 一軸承本體; 一轉軸孔,該轉軸孔設置於該軸承本體的中心,該轉軸孔貫穿至該軸承本體的兩端; 多個導油溝槽,該些導油溝槽設置於該轉軸孔的內壁,該些導油溝槽呈V型;以及 至少一識別溝槽,該識別溝槽設置於該軸承本體的一端,該識別溝槽呈圓環狀,該識別溝槽的斷面呈梯型,該識別溝槽具有兩側邊及一底側,該兩側邊的一端分別連接於該底側的相對兩側,該兩側邊傾斜於該底側,每一該側邊與該底側的一延伸線形成22.5度至27.5度的夾角。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流體動壓軸承結構,其中該識別溝槽的底側的寬度為0.005mm至0.01mm。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流體動壓軸承結構,其中該識別溝槽的深度為0.005mm至0.01mm。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流體動壓軸承結構,其中該識別溝槽與該轉軸孔形成同心設置。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流體動壓軸承結構,其中該識別溝槽的深度為沿著該軸承本體的軸向的尺寸。
  6. 一種流體動壓軸承結構,包括: 一軸承本體; 一轉軸孔,該轉軸孔設置於該軸承本體的中心,該轉軸孔貫穿至該軸承本體的兩端; 多個導油溝槽,該些導油溝槽設置於該轉軸孔的內壁,該些導油溝槽呈V型;以及 至少一識別溝槽,該識別溝槽設置於該軸承本體的外壁,該識別溝槽呈圓環狀,該識別溝槽的斷面呈梯型,該識別溝槽具有兩側邊及一底側,該兩側邊的一端分別連接於該底側的相對兩側,該兩側邊傾斜於該底側,每一該側邊與該底側的一延伸線形成22.5度至27.5度的夾角。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流體動壓軸承結構,其中該識別溝槽的底側的寬度為0.005mm至0.01mm。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流體動壓軸承結構,其中該識別溝槽的深度為0.005mm至0.01mm。
  9. 如請求項6所述的流體動壓軸承結構,其中該識別溝槽的深度為沿著該軸承本體的徑向的尺寸。
  10. 如請求項6所述的流體動壓軸承結構,其中該識別溝槽設置於該軸承本體的外壁靠近一端處。
TW111203589U 2022-04-11 2022-04-11 流體動壓軸承結構 TWM631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3589U TWM631813U (zh) 2022-04-11 2022-04-11 流體動壓軸承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3589U TWM631813U (zh) 2022-04-11 2022-04-11 流體動壓軸承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1813U true TWM631813U (zh) 2022-09-11

Family

ID=84613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3589U TWM631813U (zh) 2022-04-11 2022-04-11 流體動壓軸承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318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162283A1 (ja) シールリング
US20060055119A1 (en) Seal ring
US20150323000A1 (en) Five-axial groove cylindrical journal bearing with pressure dams for bi-directional rotation
JPWO2019221226A1 (ja) シールリング
EP3039317B1 (en) Seal ring composite for improved hydrodynamic seal performance
TWI819108B (zh) 諧波齒輪裝置
WO2016080207A1 (ja) スラストころ軸受の保持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M631813U (zh) 流體動壓軸承結構
US20060233476A1 (en) Ball bearing
US11293489B2 (en) Bearing cage and use thereof
TWM619455U (zh) 雙切邊動壓軸承結構
JP2010043680A (ja) 浮動ブッシュ軸受
TWM618361U (zh) 流體動壓軸承結構
KR102593793B1 (ko) 헤링본 패턴을 가지는 포일 공기 베어링
TWI784568B (zh) 雙切邊動壓軸承結構
CN106015322A (zh) 球面槽关节轴承
CN207945197U (zh) 流体动压轴承结构
JP2008019937A (ja) 転がり軸受
TWI778714B (zh) 流體動壓軸承結構
TWM559948U (zh) 流體動壓軸承結構
CN210661032U (zh) 一种动压轴承结构
TWM622628U (zh) 流體動壓軸承
CN210122990U (zh) 无方向性动压轴承结构
TW202040023A (zh) 無方向性動壓軸承結構
US10962054B2 (en) Half bear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K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utility model filed before june 30,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