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0042U - 整合輸出之雙軸軸向馬達 - Google Patents

整合輸出之雙軸軸向馬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0042U
TWM630042U TW111204621U TW111204621U TWM630042U TW M630042 U TWM630042 U TW M630042U TW 111204621 U TW111204621 U TW 111204621U TW 111204621 U TW111204621 U TW 111204621U TW M630042 U TWM630042 U TW M63004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assembly
output
output power
shaft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4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昆耀
廖志勇
徐振文
黃大益
林岳宗
Original Assignee
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04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0042U/zh
Publication of TWM630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0042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整合輸出之雙軸軸向馬達,包含一第一轉子組件、一第二轉子組件、複數個繞組、一第一輸出軸、三個傳輸軸、一行星齒輪組與一行星臂組。第一轉子組件受操作地以一第一轉速旋轉。第二轉子組件受操作地以一與第一轉速相異的第二轉速旋轉。第一輸出軸係自該第一轉子組件沿軸向依序穿設過繞組與第二轉子組件,並以第一轉速旋轉以產生一第一輸出動力。傳輸軸自第二轉子組件沿軸向延伸出,並以第二轉速旋轉以產生一第二輸出動力。行星齒輪組套設於第一輸出軸與傳輸軸,藉以使本創作可以整合第一輸出動力與第二輸出動力而形成一整合輸出動力。

Description

整合輸出之雙軸軸向馬達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馬達,尤其是指一種整合輸出之雙軸軸向馬達。
馬達,又稱電動機、電動馬達,是一種將電能轉換成動能,可用來驅動其他裝置的電器設備,在現今生活中被廣泛地應用。馬達的原理與發電機大致相同,主要差異在於能源轉換的不同。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三圖,第一圖係顯示先前技術之軸向馬達之立體圖;第二圖係顯示先前技術之軸向馬達之分解圖;以及,第三圖係顯示先前技術之軸向馬達之二輸出動力之示意圖。如圖所示,一種雙軸軸向馬達PA1包含一第一轉子組件PA11、一第二轉子組件PA12、複數個繞組PA13(標示其中一者)、一第一輸出軸PA14與複數個傳輸軸PA15(標示其中一者)。
第一轉子組件PA11具有一第一極數。第二轉子組件PA12具有一第二極數,其中,第一極數與第二極數相異。繞組PA13同軸地設置於第一轉子組件PA11與第二轉子組件PA12之間。第一輸出軸PA14係自第一轉子組件PA11沿軸向延伸出,並依序穿過繞組PA13與第二轉子組件PA12。傳輸軸PA15自第二轉子組件PA12沿軸向延伸,並且與第一輸出軸PA14同向延伸出。圖式繪製軸向係平行一第一方向D1示意。
因為第一極數與第二極數相異,故在雙軸軸向馬達PA1運轉時,第一轉子組件PA11會受操作地以一第一轉速旋轉,第二轉子組件PA12則會受操作地以一第二轉速旋轉,且第一轉速會與第二轉速相異。因此,第一輸出軸PA14也會以第一轉速旋轉而產生一第一輸出動力,傳輸軸PA15則會以第二轉速旋轉而產生一第二輸出動力。圖式繪製第一轉子組件PA11與第二轉子組件PA12係分別沿一第一旋轉方向DR1旋轉示意。
然而,第一輸出軸PA14與傳輸軸PA15彼此獨立,若選擇第一輸出軸PA14,則僅能獲得第一輸出動力而放棄第二輸出動力;若選擇傳輸軸PA15,則僅能獲得第二輸出動力而放棄第一輸出動力,故會進一步影響到雙軸軸向馬達PA1的輸出功率。因此,先前技術存在改善的空間。
有鑒於在先前技術中,雙軸軸向馬達僅能獲得第一轉子組件的第一輸出動力或第二轉子組件的第二輸出動力進而影響輸出功率及其衍生出的種種問題。本創作之一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整合輸出之雙軸軸向馬達,用以解決先前技術中的至少一個問題。
本創作為解決先前技術之問題,所採用之必要技術手段為提供一種整合輸出之雙軸軸向馬達,包含一第一轉子組件、一第二轉子組件、複數個繞組、一第一輸出軸、三個傳輸軸、一行星齒輪組與一行星臂組。第一轉子組件,係具有一第一極數,受操作地以一第一轉速旋轉。第二轉子組件,係相對該第一轉子組件同軸且相間地設置,具有一與該第一極數相異之第二極數,受操作地以一與該第一轉速相異之第二轉速旋轉。繞組,係同軸地設置於該第一轉子組件與該第二轉子組件之間。第一輸出軸,係自該第一轉子組件沿一軸向依序穿設過該些繞組與該第二轉子組件而延伸出,並以該第一轉速旋轉以產生一第一輸出動力。傳輸軸,係自該第二轉子組件沿該軸向並與該第一輸出軸同向延伸出,分別與該第一輸出軸等軸距,且每一傳輸軸係以該第二轉速旋轉圍繞該第一輸出軸公轉,用以傳輸該第二轉子組件所產生之一與該第一輸出動力相異之第二輸出動力。
行星齒輪組包含一外環齒輪、一太陽齒與三個行星齒。外環齒輪,係對應該第二轉子組件而設置。太陽齒,係設置於該外環齒輪之一齒輪中心,並套設於該第一輸出軸。行星齒,係對應地套設於該些傳輸軸,每一行星齒係嚙合於該太陽齒與該外環齒輪之間。行星臂組,係對應該行星齒輪組而設置,並包含三個樞接件、一支架與一第二輸出軸。樞接件,係各自樞設於該三個行星齒,用以接收該第二輸出動力。支架,係固接該些樞接件。第二輸出軸,係自該支架沿該軸向延伸,並供該第一輸出軸穿設,藉以整合該第一輸出動力與該第二輸出動力後輸出一整合輸出動力。
在上述必要技術手段的基礎下,本創作所衍生之一附屬技術手段為使整合輸出之雙軸軸向馬達中之支架,係一個三角柱支架。
在上述必要技術手段的基礎下,本創作所衍生之一附屬技術手段為使整合輸出之雙軸軸向馬達中之第一極數,係小於第二極數。
承上所述,本創作所提供之整合驅動之雙軸軸向馬達,利用第一轉子組件、第二轉子組件、繞組、第一輸出軸、傳輸軸、行星齒輪組與行星臂組,相較於先前技術,本創作利用行星齒輪組與行星臂組,藉以整合第一轉子組件所產生的第一輸出動力與第二轉子組件所產生的第二輸出動力,可以同時獲得兩個輸出動力,解決先前技術僅能獲得一個輸出動力而影響輸出功率的問題。
下面將結合示意圖對本創作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更詳細的描述。根據下列描述和申請專利範圍,本創作的優點和特徵將更清楚。需說明的是,圖式均採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例,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創作實施例的目的。
請參閱第四圖至第七圖,其中,第四圖係顯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整合輸出之軸向馬達之立體圖;第五圖係顯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整合輸出之軸向馬達之分解圖;第六圖係顯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整合輸出之軸向馬達之二輸出動力之示意圖;以及,第七圖係顯示第四圖之A─A剖面圖。如圖所示,一種整合輸出之雙軸軸向馬達1包含一第一轉子組件11、一第二轉子組件12、複數個繞組13(標示其中一者)、一第一輸出軸14、複數個傳輸軸15(標示其中一者)、一行星齒輪組16與一行星臂組17。
第一轉子組件11具有一第一極數。第二轉子組件12具有一第二極數,其中,第一極數與第二極數相異。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極數小於第二極數。
繞組13同軸地設置於第一轉子組件11與第二轉子組件12之間。繞組13為所屬技術領域中的通常知識,故不多加贅述。
第一輸出軸14係自第一轉子組件11沿軸向延伸出,並依序穿過繞組13與第二轉子組件12。傳輸軸15自第二轉子組件12沿軸向延伸,並且與第一輸出軸14同向延伸出。每個傳輸軸15會與第一輸出軸14等距。圖式繪製軸向係平行一第一方向D1示意。
因為第一極數與第二極數相異,故在整合輸出之雙軸軸向馬達1運轉時,第一轉子組件11會受操作地以一第一轉速旋轉,第二轉子組件12則會受操作地以一第二轉速旋轉,且第一轉速會與第二轉速相異。因此,第一輸出軸14也會以第一轉速旋轉而產生一第一輸出動力,傳輸軸15則會以第二轉速旋轉而產生一第二輸出動力。需說明的是,所有傳輸軸15會以第二轉速圍繞第一輸出軸14公轉,進而產生第二輸出動力。圖式繪製第一轉子組件11與第二轉子組件12係分別沿一第一旋轉方向DR1旋轉示意。
行星齒輪組16對應第一輸出軸14與傳輸軸15而設置,包含一外環齒輪161、一太陽齒162與三個行星齒163。
外環齒輪161對應第二轉子組件12而設置,但是沒有接觸第二轉子組件12。外環齒輪161可以連結於第二轉子組件12以外的元件,例如:馬達框架(圖未示)、定子組件(圖未示)等,藉以避免與第二轉子組件12一同轉動。而馬達框架與定子組件為所屬技術領域的通常知識,在圖未示的情況,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也可以輕易理解。
太陽齒162設置於外環齒輪161的一齒輪中心,並且套設於第一輸出軸14。
三個行星齒163分別對應套設於傳輸軸15,且每個行星齒163嚙合於太陽齒162與外環齒輪161之間。實務上,外環齒輪161的齒數可為72齒,每個行星齒163的齒數可為24齒,太陽齒162的齒數可為24齒。
因此,行星齒輪組16會接收第一輸出軸14所產生的第一輸出動力與傳輸軸15所產生的第二輸出動力。
行星臂組17對應行星齒輪組16而設置,並包含三個樞接件171、一支架172與一第二輸出軸173。
三個樞接件171分別插設至三個行星齒163。支架172固接三個樞接件171。第二輸出軸173係自支架172沿軸向延伸,並供第一輸出軸14穿設。
此時,因為行星齒輪組16會接收第一輸出軸14所產生的第一輸出動力與傳輸軸15所產生的第二輸出動力的緣故,故可以整合第一輸出動力與第二輸出動力以形成一整合輸出動力。因此,選擇第一輸出軸14,可以獲得第一輸出動力與第二輸出動力所整合的整合輸出動力;選擇第二輸出軸173,也可以獲得第一輸出動力與第二輸出動力所整合的整合輸出動力。故本創作可以達到整合兩種輸出動力,並提升輸出功率的功效。
綜上所述,由於本創作所提供之整合驅動之雙軸軸向馬達,利用第一轉子組件、第二轉子組件、繞組、第一輸出軸、傳輸軸、行星齒輪組與行星臂組,相較於先前技術,本創作利用行星齒輪組與行星臂組,藉以整合第一轉子組件所產生的第一輸出動力與第二轉子組件所產生的第二輸出動力,可以同時獲得兩個輸出動力,解決先前技術僅能獲得一個輸出動力而影響輸出功率的問題。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創作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創作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創作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PA1:雙軸軸向馬達 PA11:第一轉子組件 PA12:第二轉子組件 PA13:繞組 PA14:第一輸出軸 PA15:傳輸軸 1:整合輸出之雙軸軸向馬達 11:第一轉子組件 12:第二轉子組件 13:繞組 14:第一輸出軸 15:傳輸軸 16:行星齒輪組 161:外環齒輪 162:太陽齒 163:行星齒 17:行星臂組 171:樞接件 172:支架 173:第二輸出軸 D1:第一方向 DR1:第一旋轉方向
第一圖係顯示先前技術之軸向馬達之立體圖; 第二圖係顯示先前技術之軸向馬達之分解圖; 第三圖係顯示先前技術之軸向馬達之二輸出動力之示意圖; 第四圖係顯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整合輸出之軸向馬達之立體圖; 第五圖係顯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整合輸出之軸向馬達之分解圖; 第六圖係顯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整合輸出之軸向馬達之二輸出動力之示意圖;以及 第七圖係顯示第四圖之A─A剖面圖。
1:整合輸出之雙軸軸向馬達
11:第一轉子組件
12:第二轉子組件
13:繞組
14:第一輸出軸
15:傳輸軸
16:行星齒輪組
161:外環齒輪
162:太陽齒
163:行星齒
17:行星臂組
171:樞接件
172:支架
173:第二輸出軸
D1:第一方向

Claims (3)

  1. 一種整合輸出之雙軸軸向馬達,包含: 一第一轉子組件,係具有一第一極數,受操作地以一第一轉速旋轉; 一第二轉子組件,係相對該第一轉子組件同軸且相間地設置,具有一與該第一極數相異之第二極數,受操作地以一與該第一轉速相異之第二轉速旋轉; 複數個繞組,係同軸地設置於該第一轉子組件與該第二轉子組件之間; 一第一輸出軸,係自該第一轉子組件沿一軸向依序穿設過該些繞組與該第二轉子組件而延伸出,並以該第一轉速旋轉以產生一第一輸出動力; 三個傳輸軸,係自該第二轉子組件沿該軸向並與該第一輸出軸同向延伸出,分別與該第一輸出軸等軸距,且每一傳輸軸係以該第二轉速旋轉圍繞該第一輸出軸公轉,用以傳輸該第二轉子組件所產生之一與該第一輸出動力相異之第二輸出動力; 一行星齒輪組,係包含: 一外環齒輪,係對應該第二轉子組件而設置; 一太陽齒,係設置於該外環齒輪之一齒輪中心,並套設於該第一輸出軸;以及 三個行星齒,係對應地套設於該些傳輸軸,每一行星齒係嚙合於該太陽齒與該外環齒輪之間;以及 一行星臂組,係對應該行星齒輪組而設置,並包含: 三個樞接件,係各自樞設於該三個行星齒,用以接收該第二輸出動力; 一支架,係固接該些樞接件;以及 一第二輸出軸,係自該支架沿該軸向延伸,並供該第一輸出軸穿設,藉以整合該第一輸出動力與該第二輸出動力後輸出一整合輸出動力。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整合輸出之雙軸軸向馬達,其中,該支架係一個三角柱支架。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整合輸出之雙軸軸向馬達,其中,該第一極數係小於該第二極數。
TW111204621U 2022-05-05 2022-05-05 整合輸出之雙軸軸向馬達 TWM630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4621U TWM630042U (zh) 2022-05-05 2022-05-05 整合輸出之雙軸軸向馬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4621U TWM630042U (zh) 2022-05-05 2022-05-05 整合輸出之雙軸軸向馬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0042U true TWM630042U (zh) 2022-07-21

Family

ID=83438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4621U TWM630042U (zh) 2022-05-05 2022-05-05 整合輸出之雙軸軸向馬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30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513820A (ja) 減速機構
US7482722B2 (en) Brushless generator having coreless assembly
US7815535B2 (en) Compact axial flux motor drive
US3222533A (en) Windmill generator
CN106026515B (zh) 一种空心无刷电机、谐波减速器一体机
BRPI0821060B1 (pt) Unidade de direção que contém pelo menos um estágio de transmissão
JP2020029959A (ja) 減速装置及び電気機器
JPS63154865A (ja) 風力発電装置
US7547273B2 (en) Drive device for screw centrifuges
CN102035291A (zh) 藉偏置外转式电机驱动的外回转机构
TWM630042U (zh) 整合輸出之雙軸軸向馬達
JP4550459B2 (ja) 回転増速機能付き発電機
AU2015201365A1 (en) Double acting generator
US10174811B2 (en) Transmission unit for wheel and power-assisted wheel set
US20100225190A1 (en) Generator
US10008905B2 (en) Hollow motor module
SE0401940D0 (sv) Motor- eller generatorrelaterat arrangemang
JP5752365B2 (ja) 発電システム
JP2021173337A5 (zh)
CN110510052B (zh) 一种油电混合摩托车的无刷电机
JP2008208959A (ja) 増速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風力発電装置
KR200303163Y1 (ko) 고정자와 회전자의 상대적 회전속도를 이용한 발전기또는 전동기
CN107559387A (zh) 马达减速机
CN110365159B (zh) 一种三输出电机
JP2006077885A (ja) 遊星歯車変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