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7718U - 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 - Google Patents

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7718U
TWM627718U TW110215551U TW110215551U TWM627718U TW M627718 U TWM627718 U TW M627718U TW 110215551 U TW110215551 U TW 110215551U TW 110215551 U TW110215551 U TW 110215551U TW M627718 U TWM627718 U TW M62771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processing device
holes
air chamber
fine deni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15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俊雄
蔡奇修
楊國禎
Original Assignee
得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得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得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15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7718U/zh
Publication of TWM627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7718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一種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適用以對數個長絲纖維束進行交絡加工。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包含本體。本體具有氣室、第一微孔、以及第二微孔。氣室沿本體之長度方向貫穿本體。長絲纖維束於氣室中進行交絡加工作業。第一微孔與第二微孔均穿設於本體中,且配置以在交絡加工作業時供氣體輸入。第一微孔從本體之第一側面沿本體之寬度方向延伸至氣室。第二微孔從本體之第二側面沿寬度方向延伸至氣室。第二側面與第一側面彼此相對。第二微孔與第一微孔在長度方向與本體之高度方向上均彼此錯開。

Description

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
本揭露是有關於一種紡織技術,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
在假撚加工產業中,長絲纖維之交絡加工係利用壓縮空氣通過噴嘴之加工裝置時形成的旋渦流,來使絲條單絲間產生不規則的交絡纏結點,而形成交絡絲。交絡絲可減少普通合成纖維長絲的極光效應與蠟狀感,賦予合成纖維長絲一些獨特風格。
請參照圖1A與圖1B,其係分別繪示一種習知交絡加工用之噴嘴之上視示意圖與側視示意圖。習知長絲纖維之交絡加工大多利用噴嘴100來進行空氣交絡加工。噴嘴100包含本體110。本體110具有氣室(chamber)112與微孔(orifice)114。氣室112沿本體110之長度方向LD1貫穿本體110。微孔114從氣室112沿本體110之寬度方向WD1延伸至本體110之一外側面。微孔114與氣室112流體連接。因此,從微孔114吹入之空氣可流入氣室112。欲進行交絡處理的紗線從氣室112之一開口進入氣室112,經蘿拉導引而自氣室112之相對的另一開口拉出。
紗線在氣室112內經從微孔114引入之壓縮空氣衝擊後,彼此交絡纏結而形成長絲纖維。長絲纖維呈現軸向具備週期排列之集束態與鬆散態。具備此樣態之長絲纖維在假撚設備捲裝時可順利成捲。捲裝完成之成品紗經包裝完成後可提供產業鏈之整經工程與織造工程。由於此成品紗之樣態具備一定週期的交絡點,紗線由此捲裝退繞解出時因點接觸而降低了紗與紗彼此之間的摩擦力,因此不致產生肇因於摩擦因子所造成之拌紗、崩紗、脫紗等不利生產的結果。
此習知技術應用假撚加工絲產業時,多係針對已通過內延伸之變型加工紗。針對不同規格之加工絲選擇具備不同微孔之交絡噴嘴,配合尺度不同的氣室來進行交絡。
環顧現有市售之交絡噴嘴多係針對規格在75丹尼(den)至300丹尼之加工紗,並以流量大於2.0kg/cm 3之壓縮空氣進行以集束為目的之交絡加工。然而,目前消費市場追求之輕量紡織品多採用規格低於75丹尼之加工紗,例如50丹尼加工紗、30丹尼加工紗、以及20丹尼加工紗。針對此類規格低於75丹尼之加工紗以前述市售習知空氣交絡噴嘴進行以集束為目的之加工時,發生因為比面積趨近於1的物理因子,在現有之物理樣態(包含氣室及微孔)中,因較高之摩擦力而產生破絲,同時因壓縮空氣的能量在較細的纖維束(den≦30)所產生的衝擊,也造成加工紗束產生毛破絲之現象。
此外,利用市售習知之交絡噴嘴進行長絲纖維束之交絡加工時,大多採用流量大於2.0kg/cm 3之壓縮空氣,透過噴嘴之微孔提高風速,方能完成長絲纖維之集束加工。然而,在此一過程中,對於不需要高風量規格,例如丹尼≦50den之加工紗,因交絡噴嘴之設計尺度而無法透過降低風量來改變空速,因此高流量也就造成了無效能源的損耗。
因此,本揭露之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其本體之氣室的相對二側設有與氣室流體連接之第一微孔與第二微孔,第一微孔在氣室之軸向與徑向上均彼此錯開,例如呈偏心排列。藉此,長絲纖維束在氣室中行進時,可經由第一微孔與第二微孔導引低氣量之壓縮空氣來對長絲纖維束產生偏心衝擊,而可利用氣流之扭轉順利使長絲纖維束產生部分纏結,而創造加工紗之集束性。
本揭露之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種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其第一微孔與第二微孔的孔徑小於習知加工噴嘴之微孔。在交絡加工作業中,可採低風速,且在第一微孔與第二微孔之斷面面積較小的狀態下,此加工裝置可以較低空氣流量來順利完成以扭轉與衝擊所產生之部分交絡效果。
本揭露之又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種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其使用較小孔徑且在纖維束之軸向與徑向偏心設置的第一微孔與第二微孔,因而可使用小流量的氣流來產生部分交絡效果。由於小流量之氣流可降低氣流在絲束上之衝擊流,且配合絲束因受到偏心氣流產生扭轉及微弱之假撚作用,因此可降低毛破絲的現象。
根據本揭露之上述目的,提出一種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適用以對數個長絲纖維束進行交絡加工。其中,每條長絲纖維束低於75丹尼。此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包含本體。本體具有氣室、第一微孔、以及第二微孔。氣室沿本體之長度方向貫穿本體,其中長絲纖維束於氣室中進行交絡加工作業。第一微孔穿設於本體中,且配置以在交絡加工作業時供氣體輸入。第一微孔從本體之第一側面沿本體之寬度方向延伸至氣室。第二微孔穿設於本體中,且配置以在交絡加工作業時供氣體輸入。第二微孔從本體之第二側面沿寬度方向延伸至氣室。第二側面與第一側面彼此相對。第二微孔與第一微孔在長度方向與本體之高度方向上均彼此錯開。
依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上述之第一微孔之孔徑等於或小於約0.15mm。
依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上述之第二微孔之孔徑等於或小於約0.15mm。
依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上述之第一微孔與第二微孔在本體之高度方向上分別位於氣室之中心軸之相對二側。
依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在高度方向上,上述之第一微孔與氣室之中心軸之距離和第二微孔與氣室之中心軸之距離相等。
依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上述之第一微孔配置以在交絡加工作業時供具有第一流量之壓縮空氣輸入,第二微孔配置以在交絡加工作業時供具有第二流量之壓縮空氣輸入,第一流量與第二流量相等。
依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上述之第一微孔配置以在交絡加工作業時供流量等於或小於約2.0kg/cm 3之壓縮空氣輸入。
依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上述之第二微孔配置以在交絡加工作業時供流量等於或小於約2.0kg/cm 3之壓縮空氣輸入。
依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上述每條長絲纖維束之規格為20丹尼至50丹尼。
請參照圖2A與圖2B,其係分別繪示依照本揭露之一實施方式的一種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的上視示意圖與側視示意圖。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200可為假撚加工絲產業中用以對數條長絲纖維束進行交絡加工的噴嘴。藉由對長絲纖維束進行交絡加工,可使長絲纖維束呈現軸向具備週期排列之集束態與鬆散態。在本實施方式中,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200是用以對低丹尼,例如低於75丹尼之長絲纖維束進行交絡加工。在一些例子中,這些長絲纖維束之規格為20丹尼至50丹尼。舉例而言,長絲纖維束可為50丹尼加工紗、30丹尼加工紗、或20丹尼加工紗。
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200主要可包含本體210。本體210可例如為矩形立方體結構。在一些例子中,本體210具有氣室220、第一微孔230、以及第二微孔240。氣室220亦可稱為通道(channel)。氣室220沿本體210之長度方向LD2貫穿本體210。氣室220具有彼此相對之二開口220a與220b。氣室220之徑向尺寸可從開口220a至開口220b維持一致。透過蘿拉的牽引,長絲纖維束可從氣室220之一端開口220a進入氣室220,而於氣室220中進行交絡加工作業後,再從氣室220之另一端開口220b導出氣室220。氣室220可具有與本體210之長度方向LD2實質平行之中心軸222。
第一微孔230穿設於本體210中,且與氣室220流體連通。在一些例子中,第一微孔230從本體210之第一側面212沿本體210之寬度方向WD2延伸至氣室220。在這樣的例子中,第一微孔230之延伸方向與氣室220之中心軸222實質垂直。在其他例子中,第一微孔230之延伸方向可與氣室220之中心軸222夾非90度的傾斜角。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微孔230之孔徑小於習知交絡用之噴嘴之微孔的孔徑。在一些示範例子中,第一微孔230之孔徑等於或小於約0.15mm。第一微孔230可供氣體,例如壓縮空氣從其中輸入氣室,來對長絲纖維束進行交絡加工作業。在一些示範例子中,第一微孔230配置以在交絡加工作業時供流量等於或小於約2.0kg/cm 3之壓縮空氣輸入。
第二微孔240同樣穿設於本體210中,且與氣室220流體連通。在一些例子中,第二微孔240從本體210之第二側面214沿本體210之寬度方向WD2延伸至氣室220,其中第二側面214與第一側面212彼此相對。因此,第二微孔240與第一微孔230在本體210之寬度方向WD2上分別位於氣室220之中心軸222的相對二側。在這樣的例子中,第二微孔240之延伸方向與氣室220之中心軸222實質垂直。在其他例子中,第二微孔240之延伸方向可與氣室220之中心軸222夾非90度的傾斜角。
第二微孔240與第一微孔230在本體210之長度方向LD2與高度方向HD2上均彼此錯開。在一些例子中,如圖2B所示,第一微孔230與第二微孔240在本體210之高度方向HD2上分別位於氣室220之中心軸222之相對二側。在一些示範例子中,在本體210之高度方向HD2上,第一微孔230與氣室220之中心軸222的距離和第二微孔240與氣室220之中心軸222的距離相等。即,在高度方向HD2上,第一微孔230與第二微孔240偏離氣室220之中心軸222的程度相同。
第二微孔240之孔徑可同樣小於習知交絡用之噴嘴之微孔的孔徑。在一些示範例子中,第二微孔240之孔徑等於或小於約0.15mm。此外,第二微孔240之孔徑可例如與第一微孔230之孔徑相同。在一些特定例子中,第二微孔240與第一微孔230可具有不同之孔徑。第二微孔240可供氣體,例如壓縮空氣從其中輸入氣室,來對長絲纖維束進行交絡加工作業。在一些示範例子中,第二微孔240配置以在交絡加工作業時供流量等於或小於約2.0kg/cm 3之壓縮空氣輸入。
在一些例子中,第一微孔230可在交絡加工作業時供具有第一流量之壓縮空氣輸入,而第二微孔240可在交絡加工作業時供具有第二流量之壓縮空氣輸入,其中第一流量與第二流量相等。在一些特定例子中,第一流量可不同於第二流量。
由於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200之本體210設有可沿氣室220之軸向與徑向成偏心排列的第一微孔230與第二微孔240,因此當長絲纖維束因為蘿拉牽引之力量進入氣室220並保持行進狀態,經由第一微孔230與第二微孔240輸入之壓縮空氣流可對長絲纖維束產生偏心衝擊。因氣流之扭轉可造成長絲纖維束產生部分纏結,而可創造出加工紗的集束性。故,使用低流量之壓縮空氣來衝擊長絲纖維束即可使長絲纖維束產生部分纏結的集束性效果。
此外,由於採用小孔徑之第一微孔230與第二微孔240,因此第一微孔230與第二微孔240之斷面面積小。加上於交絡加工時採低風速之壓縮空氣,因此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200可使用較少的空氣流量而利用扭轉與衝擊來產生部分交絡的效果。而小流量之交絡氣流的使用可降低氣流對長絲纖維束的衝擊,再配合長絲纖維束因受偏心氣流所產生之扭轉與微弱之假撚作用,可有效改善毛破絲的現象。
由上述之實施方式可知,本揭露之一優點就是因為本揭露之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之本體之氣室的相對二側設有與氣室流體連接之第一微孔與第二微孔,第一微孔在氣室之軸向與徑向上均彼此錯開,例如呈偏心排列。藉此,長絲纖維束在氣室中行進時,可經由第一微孔與第二微孔導引低氣量之壓縮空氣來對長絲纖維束產生偏心衝擊,而可利用氣流之扭轉順利使長絲纖維束產生部分纏結,而創造加工紗之集束性。
本揭露之另一優點就是因為本揭露之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之第一微孔與第二微孔的孔徑小於習知加工噴嘴之微孔。在交絡加工作業中,可採低風速,且在第一微孔與第二微孔之斷面面積較小的狀態下,此加工裝置可以較低空氣流量來順利完成以扭轉與衝擊所產生之部分交絡效果。
本揭露之又一優點就是因為本揭露之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之使用較小孔徑且在纖維束之軸向與徑向偏心設置的第一微孔與第二微孔,因而可使用小流量的氣流來產生部分交絡效果。由於小流量之氣流可降低氣流在絲束上之衝擊流,且配合絲束因受到偏心氣流產生扭轉及微弱之假撚作用,因此可降低毛破絲的發生。
雖然本揭露已以實施例揭示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露,任何在此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露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噴嘴 110:本體 112:氣室 114:微孔 200: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 210:本體 212:第一側面 214:第二側面 220:氣室 220a:開口 220b:開口 222:中心軸 230:第一微孔 240:第二微孔 HD2:高度方向 LD1:長度方向 LD2:長度方向 WD1:寬度方向 WD2:寬度方向
為讓本揭露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 [圖1A]係繪示一種習知交絡加工用之噴嘴之上視示意圖; [圖1B]係繪示一種習知交絡加工用之噴嘴之側視示意圖; [圖2A]係繪示依照本揭露之一實施方式的一種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的上視示意圖;以及 [圖2B]係繪示依照本揭露之一實施方式的一種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200: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
210:本體
212:第一側面
214:第二側面
220:氣室
220a:開口
220b:開口
222:中心軸
230:第一微孔
240:第二微孔
LD2:長度方向
WD2:寬度方向

Claims (9)

  1. 一種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適用以對複數個長絲纖維束進行交絡加工,其中每一該些長絲纖維束低於75丹尼,該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包含: 一本體,具有: 一氣室,沿該本體之一長度方向貫穿該本體,其中該些長絲纖維束於該氣室中進行一交絡加工作業; 一第一微孔,穿設於該本體中,且配置以在該交絡加工作業時供氣體輸入,其中該第一微孔從該本體之一第一側面沿該本體之一寬度方向延伸至該氣室;以及 一第二微孔,穿設於該本體中,且配置以在該交絡加工作業時供氣體輸入,其中該第二微孔從該本體之一第二側面沿該寬度方向延伸至該氣室,該第二側面與該第一側面彼此相對,且該第二微孔與該第一微孔在該長度方向與該本體之一高度方向上均彼此錯開。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其中該第一微孔之一孔徑等於或小於0.15mm。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其中該第二微孔之一孔徑等於或小於0.15mm。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其中該第一微孔與該第二微孔在該本體之該高度方向上分別位於該氣室之一中心軸之相對二側。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其中在該高度方向上,該第一微孔與該氣室之該中心軸之距離和該第二微孔與該氣室之該中心軸之距離相等。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其中該第一微孔配置以在該交絡加工作業時供具有一第一流量之壓縮空氣輸入,該第二微孔配置以在該交絡加工作業時供具有一第二流量之壓縮空氣輸入,該第一流量與該第二流量相等。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其中該第一微孔配置以在該交絡加工作業時供流量等於或小於2.0kg/cm 3之壓縮空氣輸入。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其中該第二微孔配置以在該交絡加工作業時供流量等於或小於2.0kg/cm 3之壓縮空氣輸入。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其中每一該些長絲纖維束之規格為20丹尼至50丹尼。
TW110215551U 2021-12-28 2021-12-28 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 TWM627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5551U TWM627718U (zh) 2021-12-28 2021-12-28 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5551U TWM627718U (zh) 2021-12-28 2021-12-28 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7718U true TWM627718U (zh) 2022-06-01

Family

ID=83063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5551U TWM627718U (zh) 2021-12-28 2021-12-28 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277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783609A (en) Bulky continuous filament yarn
US7581376B2 (en) Spun yarn,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US3822543A (en) Spun-like yar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3125793A (en) Interlaced yarn by multiple utilization of pressurized gas
JP3433946B2 (ja) 空気力学的にテクスチャード加工する方法、テクスチャーノズル、ノズルヘッドおよびその使用
US3364537A (en) Apparatus for interlacing multifilament yarn
US3296785A (en) Production of interlaced plied yarn from slub yarn and carrier yarn by means of fluid jets
US3443292A (en) Apparatus for interlacing multi-filament yarn
US3220082A (en) Jet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textile fibers
JPH07189068A (ja) テクスチャード糸におけるトーションモーメントを低下させるための装置
TWM627718U (zh) 細丹尼長絲纖維之加工裝置
US3823541A (en) Effect voluminous yarn
US4141122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fluid jet teased, fluffy, hairy yarns from short/medium staple multifiber yarns
US3978558A (en) Air jet yarn entanglement
CN100429340C (zh) 纺织装置
US3097412A (en) Yarn treating apparatus
CN1970859B (zh) 纺纱装置
US4100723A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lubby yarn
JP5229117B2 (ja) 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糸の交絡付与装置および交絡付与方法
JP2679545B2 (ja) 糸条流体処理装置
US3874045A (en) Simultaneously crimping and commingling yarns
US3837155A (en) Pneumatic false twist interlaced yarn
US3874044A (e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simultaneous crimping and commingling of yarns
US3233399A (en) Novelty yarn
GB982351A (en) Production of slub yar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