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3565U - 滅蚊裝置 - Google Patents

滅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3565U
TWM623565U TW110210314U TW110210314U TWM623565U TW M623565 U TWM623565 U TW M623565U TW 110210314 U TW110210314 U TW 110210314U TW 110210314 U TW110210314 U TW 110210314U TW M623565 U TWM623565 U TW M62356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squito
surface layer
mosquitoes
container
storage pa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10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傑若德 哈里斯
Original Assignee
傑若德 哈里斯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傑若德 哈里斯 filed Critical 傑若德 哈里斯
Priority to TW110210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3565U/zh
Publication of TWM623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3565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一種滅蚊裝置,包含有:一花朵造型與顏色的容器,該容器具有一表面層,具有花朵的造型,前述的表面層下端則設置有一連接單元;前述的容器內具有一保存部,該保存部則提供一滅蚊藥劑儲存;前述的滅蚊藥劑基本上以巴氏蠶白僵菌粉末、蘇力菌以色列亞種粉末與水加以調和後,注入該保存部;透過上述的結構,前述的表面層透過該連接單元吸取該保存部內的滅蚊藥劑,透過該表面層的花朵造型與顏色吸引蚊蟲前來吸取滅蚊藥劑,進而達到滅除蚊蟲之目的。

Description

滅蚊裝置
本新型關於一種滅蚊裝置,其主要包含有一花朵造型與顏色之容器與一滅蚊藥劑,透過毛細管原理,容器將滅蚊藥劑吸到容器的表面,透過花朵的造型吸引蚊蟲靠近吸食滅蚊藥劑,藉此達到滅除蚊蟲的效果。
蚊子是非常令人討厭的害蟲,它們是多種人類和動物病原體的已知載體。已經嘗試了許多干預措施以減輕其傳播和傳播效果有限的效果。由於獲得的抗藥性,殺蟲化合物變得越來越無效,並且在許多情況下它們已顯示出對非目標昆蟲以及某些情況下的動物也造成許多附帶損害。
常見的以生物(細菌)滅除蚊蟲的方式有:
1.將滅蚊的藥劑倒入水中,讓溶解後藥劑與孑孓接觸,達到滅除蚊蟲的效果;但是這樣的作法會造成水質汙染,也可能傷害水中的原有生物。
2.將滅蚊的藥劑倒入水中,讓溶解後藥劑噴灑在紗窗、紗門或者蚊蟲會躲藏的角落;但是隨著藥劑乾燥後,就會失去滅除蚊蟲的效果。
因此,如何開發出一種滅蚊裝置,是相關業者積極解決的課題。
本新型乃提供一種滅蚊裝置,其目的即在於能長時間滅除蚊蟲的效果,並且不會造成環境、水源汙染的效果。
本新型乃提供一種滅蚊裝置,將滅蚊藥劑裝載於一花朵造型與顏色的容器中,利用毛細管原理將滅蚊藥劑吸到容器的表面,利用花朵的顏色、外型吸引蚊蟲靠近並吸食滅蚊藥劑,進而達到滅蚊的效果。
可達到上述目的之結構者,包含有:一花朵造型與顏色的容器,該容器具有一表面層,具有花朵的造型,前述的表面層下端則設置有一連接單元;前述的容器內具有一保存部,該保存部則提供一滅蚊藥劑儲存;前述的滅蚊藥劑基本上以巴氏蠶白僵菌粉末、蘇力菌以色列亞種粉末與水加以調和後,注入該保存部;透過上述的結構,前述的表面層透過該連接單元吸取該保存部內的滅蚊藥劑,透過該表面層的花朵造型與顏色吸引蚊蟲前來吸取滅蚊藥劑,進而達到滅除蚊蟲之目的。
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該連接單元是一纖維物,透過纖維物的毛細管原理將該保存部內的滅蟲藥劑吸附到該表面層。
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該表面層是透過海綿所製造。
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該表面層是透過天然纖維或者人造纖維所製造。
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該滅蚊藥劑更加入糖,透過糖發酵後的氣味吸引蚊蟲。
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前述的水更可加入單醣、或者二醣、或者三醣或者將前述的單醣、或者二醣、或者三醣任意混合
透過上述的說明,本新型可以獲得下列優點:
1.利用蚊子喜歡糖與花的習性,讓蚊子被本新型的結構所吸引,進而讓蚊子攝取表面層上的滅蚊藥劑,採用巴氏蠶白僵菌與蘇力菌以色列亞種經過實驗證實能有效消滅大多數的蚊蟲,進一步能殺害螞蟻,並配合容器可擺設在蚊蟲出沒處,能有效達到滅蚊功效。
2.本新型的構造能長時間滅除蚊蟲的效果,並且不會造成環境、水源汙染的效果。
3.滅蚊藥劑平時都存放在容器內,能延長滅蚊時間。
4.透過花朵的造型能吸引蚊蟲,無需使用能源,大幅增進環保效果。
100:容器
10:表面層
20:連接單元
30:保存部
40:滅蚊藥劑
圖1是本新型的結構圖。
圖2是圖1結構剖面圖。
圖3是滅蚊藥劑的方塊圖。
如圖1至圖3所示,本新型之滅蚊裝置包含有:一花朵造型與顏色的容器100,該容器具有一表面層10,該表面層10具有花朵的造型,前述的表面層10下端則設置有一連接單元20;前述的容器100內具有一保存部30,該保存部30則提供一滅蚊藥劑40儲存。前述的表面層10可為一朵花或者有多朵花(即是花束、花叢)的外型,該表面層10是由海綿或者纖維所製造;並且該表面層10具有顏色,因為蚊蟲容易被有顏色的花朵吸引,並吸食花蜜,前述的表面層10基本上有下列顏色:紅色,綠色,黑色,黃色和藍色;但是顏色不侷限於此。前述 的連接單元20可選用如燈芯類型的天然纖維或人造纖維的纖維物所製造;利用連接單元20產生毛細管原理,將滅蚊藥劑40吸到表面層10。
如圖2、圖3所示,前述的滅蚊藥劑40基本上以巴氏蠶白僵菌粉末、蘇力菌以色列亞種粉末與水加以調和後,注入該保存部30。其中,巴氏蠶白僵菌是一種蟲生真菌,經過實驗後巴氏蠶白僵菌常用於生物性除蟲菌,能防治蚊蟲或害蟲。而蘇力菌以色列亞種則是具備可撲殺蚊蟲幼蟲的化合物,蚊蟲幼蟲的腸道酵素溶解晶體後致使腸道穿孔而死;因此,將巴氏蠶白僵菌粉末、蘇力菌以色列亞種粉末與水加以調和後,除了能針對蚊蟲達到滅除的效果外,對於螞蟻等害蟲,同樣也能達到除蟲的效果。較佳的滅蚊藥劑40能加入糖;前述的糖可選用如單糖、雙糖、三糖的水溶液,但是不侷限蔗糖或右旋糖,而糖的比例約在滅蚊藥劑內佔5~10%容量。
透過上述的結構,前述的表面層10透過該連接單元20吸取該保存部30內的滅蚊藥劑40,透過該表面層10的花朵造型與顏色吸引蚊蟲前來吸取滅蚊藥劑40,蚊蟲吃入的滅蚊藥劑40比起習用的滅蚊方式而言,本新型的技術不會汙染環境、水源;且滅蚊藥劑40被收藏在保存部30不容易蒸發、乾燥,能延長使用時間,且可依據需求擺放在需要滅蚊的位置,達到滅蚊的目的。
當蚊蟲吸取滅蚊藥劑40後,蚊蟲會被巴氏蠶白僵菌、或者蘇力菌以色列亞種所感染而死去,進而達到滅蚊的功效。
綜上所述,本新型構成結構均未曾見於諸書刊或公開使用,誠符合新型專利申請要件,懇請 鈞局明鑑,早日准予專利,至為感禱。
需陳明者,以上所述乃是本新型之具體實施立即所運用之技術原理,若依本新型之構想所作之改變,其所產生之功能仍未超出說明書及圖式所涵蓋之精神時,均應在本新型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100:容器
10:表面層
20:連接單元
30:保存部
40:滅蚊藥劑

Claims (6)

  1. 一種滅蚊裝置,包含有:一花朵造型與顏色的容器,該容器具有一表面層,具有花朵的造型,前述的表面層下端則設置有一連接單元;前述的容器內具有一保存部,該保存部則提供一滅蚊藥劑儲存;前述的滅蚊藥劑是以巴氏蠶白僵菌粉末、蘇力菌以色列亞種粉末與水加以調和後,注入該保存部;透過上述的結構,前述的表面層透過該連接單元吸取該保存部內的滅蚊藥劑,透過該表面層的花朵造型與顏色吸引蚊蟲前來吸取滅蚊藥劑,進而達到滅除蚊蟲之目的。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滅蚊裝置,其中,該連接單元是一纖維物,透過纖維物的毛細管原理將該保存部內的滅蟲藥劑吸附到該表面層。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滅蚊裝置,其中,該表面層是透過海綿所製造。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滅蚊裝置,其中,該表面層是透過天然纖維或者人造纖維所製造。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滅蚊裝置,其中,該滅蚊藥劑更加入糖,透過糖發酵後的氣味吸引蚊蟲。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滅蚊裝置,其中,該表面層具有下列顏色:紅色、或者綠色、或者黑色、或者黃色、或者藍色。
TW110210314U 2021-09-01 2021-09-01 滅蚊裝置 TWM623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0314U TWM623565U (zh) 2021-09-01 2021-09-01 滅蚊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0314U TWM623565U (zh) 2021-09-01 2021-09-01 滅蚊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3565U true TWM623565U (zh) 2022-02-21

Family

ID=81324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0314U TWM623565U (zh) 2021-09-01 2021-09-01 滅蚊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235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0876A (zh) * 2022-03-14 2022-06-10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一种灭蚊的方法、毒饵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0876A (zh) * 2022-03-14 2022-06-10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一种灭蚊的方法、毒饵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266049T3 (es) Metodos para controlar termitas.
US9532560B2 (en) Mosquito exterminator based on infection/contamination by a float provided with a powdered coating
EP2967020B1 (en) Mosquito control devices using durable coating-embedded pesticides
JP2009112197A (ja) 害虫捕獲器
TWI363599B (en) Apparatus for pest control and use thereof
TWM623565U (zh) 滅蚊裝置
Petersen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deterioration of paintings by microorganisms and insects
CN205266693U (zh) 一种针对蝇类害虫的诱捕器
TW202310744A (zh) 滅蚊裝置
CN101773108A (zh) 实蝇类昆虫成虫诱捕粘杀器
TWM621859U (zh) 具昆蟲誘導液之載體構造
CN116616265A (zh) 灭蚊装置
JP4713906B2 (ja) シロアリの駆除方法
CN2884907Y (zh) 土、木栖性白蚁诱杀装置
US20070053945A1 (e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killing insects
CN206024947U (zh) 一种实蝇类害虫球形诱杀装置
CN213486516U (zh) 食心虫类害虫诱捕装置
CN203860290U (zh) 一种二化蚜蚜螟诱芯
JP4688531B2 (ja) シロアリ誘引性の駆除剤および複合駆除剤
US10314314B2 (en) Bedding insecticide composition
CN207870150U (zh) 一种新型仿真蝇虫诱杀球
TWI621395B (zh) 誘引餌盒之改良結構
CN206078724U (zh) 一种油橄榄种植用昆虫诱捕装置
TW201125486A (en) Adhesive trap for forcipomyia taiwana
Stoner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Deterioration of Paintings by Microorganisms and Insects: Karin Petersen and Jens Kloc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