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2361U - 浮動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浮動連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22361U TWM622361U TW110204746U TW110204746U TWM622361U TW M622361 U TWM622361 U TW M622361U TW 110204746 U TW110204746 U TW 110204746U TW 110204746 U TW110204746 U TW 110204746U TW M622361 U TWM622361 U TW M622361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s
- floating
- guide
- grooves
- floating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4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with a single cantilevered beam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浮動連接器,其係包含一殼體、複數第一電極、複數扣接件、複數第二電極與浮動件。該等扣接件分別地設置在殼體的二側。每一該等扣接件具有一固定部、一彈性部與一導引部。彈性部連接固定部與導引部。導引部更包含一懸臂與一U型導引件。懸臂的自由端形成U型導引件。該等第二電極是對應該等第一電極設置。浮動件結合殼體,其包含一第二本體、複數電極槽與複數扣接槽。該等扣接槽對應該等扣接件設置。其中,該等扣接件插入該等扣接槽,使得該等第一電極電性連接該等第二電極,又該等導引部進入該等扣接槽以將殼體鎖固於浮動件。
Description
本創作為一種連接器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浮動連接器。
傳統上,連接器是透過公頭與母座進行電性連接,在連接的過程中,公頭與母座必然需要解決如何對準連接、組裝速度、降低組裝的損壞率、連接後是否容易脫離等問題。
然而,在連接過程中,金屬材質與非金屬材質的異性材質接觸,會使得例如硬度較低的非金屬材質造成破壞,特別是鎖扣的部分。
有鑑於此,本創作提出一種浮動連接器,以解決傳統連接器所造成的問題或是無法解決的問題。
本創作之第一目的係提供一種浮動連接器,係係提供殼體、第一電極、扣接件、第二電極與浮動件,以達到浮動組裝的目的。
本創作之第二目的係根據上述的浮動連接器,提供扣件件連接浮接件,以達到連接與脫離的目的。
本創作之第三目的係根據上述的浮動連接器,提供具有懸臂與U型導引件的導引部,以避免對殼體或浮動件造成破壞。
本創作之第四目的係根據上述的浮動連接器,提供扣接件相對於扣接槽具有偏移一角度的設計,讓扣接件順利地插入扣接槽。
為達到上述目的與其他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浮動連接器,其係包含一殼體、複數第一電極、複數扣接件、複數第二電極與浮動件。殼體包含一第一本體與複數開口。第一本體形成一容置空間。該等開口設置於殼體以連通容置空間與殼體之外部。該等第一電極設置於容置空間和該等第一電極透過該等開口穿出於容置空間。該等扣接件分別地設置在殼體的二側。每一該等扣接件具有一固定部、一彈性部與一導引部。彈性部連接固定部與導引部。固定部之一部分設置於容置空間。固定部之另一部分與彈性部分別地顯露於殼體之外部。導引部更包含一懸臂與一U型導引件。懸臂的自由端形成U型導引件。懸臂與該U型導引件夾設第一角度。該等第二電極是對應該等第一電極設置。浮動件結合殼體。浮動件包含一第二本體、複數電極槽與複數扣接槽。該等電極槽設置該等第二電極。該等扣接槽對應該等扣接件設置。每一該等扣接槽形成一卡扣塊。其中,該等扣接件插入該等扣接槽,使得該等第一電極電性連接該等第二電極,又該等導引部進入該等扣接槽以將殼體鎖固於浮動件。
相較於傳統的連接器,本創作提出的浮動連接器可以在公頭與母座連接的過程中,使得組裝者能夠在一個容許的範圍之後進行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的電性連接,且在組裝過程中,透過金屬材質的扣接件扣接非金屬材質的浮動件而不會造成浮動件的損傷。
2:蓋體
10:浮動連接器
12:殼體
121:第一本體
122:開口
14:第一電極
16:扣接件
162:固定部
164:彈性部
166:導引部
1662:懸臂
16622、16642:導引結構
1664:U型導引件
168:連接件
18:第二電極
20:浮動件
202:第二本體
204:電極槽
206:扣接槽
2010:第一導引斜面
208:卡扣塊
SP:容置空間
θ1:第一角度
θ2:第二角度
θ3:第三角度
圖1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浮動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2(a)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殼體、第一電極與扣接件的俯視圖。
圖2(b)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殼體、第一電極與扣接件的前視圖。
圖2(c)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殼體、第一電極與扣接件的側視圖。
圖2(d)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殼體、第一電極與扣接件的後視圖。
圖3(a)係說明本創作圖2之扣接件的立體圖。
圖3(b)係說明本創作圖2之扣接件的側視圖。
圖3(c)係說明本創作圖2之扣接件的俯視圖。
圖4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浮動件、第二電極與第一電極的組合示意圖。
圖5(a)係說明本創作圖2之浮動件與第二電極的立體圖。
圖5(b)係說明本創作圖2之浮動件與第二電極的俯視圖。
圖6(a)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浮動連接器的俯視示意圖。
圖6(b)係說明本創作圖6(b)之浮動連接器的A-A’剖視圖。
為充分瞭解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創作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
於本創作中,係使用「一」或「一個」來描述本文所述的單元、元件和組件。此舉只是為了方便說明,並且對本創作之範疇提供一般
性的意義。因此,除非很明顯地另指他意,否則此種描述應理解為包括一個、至少一個,且單數也同時包括複數。
於本創作中,用語「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他任何類似用語意欲涵蓋非排他性的包括物。舉例而言,含有複數要件的一元件、結構、製品或裝置不僅限於本文所列出的此等要件而已,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確列出但卻是該元件、結構、製品或裝置通常固有的其他要件。除此之外,除非有相反的明確說明,用語「或」是指涵括性的「或」,而不是指排他性的「或」。
請參考圖1,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浮動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在圖1中,浮動連接器10包含一殼體12、第一電極14、扣接件16、第二電極18與浮動件20。於此,浮動連接器10係在二個對應側分別地提供二個第二電極18為例說明,用以分別地連接二個殼體12。因此,浮動連接器10可以是單邊或是雙邊,甚至多邊。於下的說明,係以單邊連接為例說明,其可以適用於對應邊的連接,於此不贅述。又,浮動連接器10藉由蓋體2用以包覆雙邊的浮動件20,使得浮動件20可以透過蓋體2固定於例如印刷電路板。
一併參考圖2(a)至圖(2d),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殼體、第一電極與扣接件的詳細示意圖。在圖2(a)中,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殼體、第一電極與扣接件的俯視圖;在圖2(b)中,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殼體、第一電極與扣接件的前視圖;在圖2(c)中,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殼體、第一電極與扣接件的側視圖;以及,在圖2(d)中,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殼體、第一電極與扣接件的後視圖。
殼體12包含一第一本體121與開口122。第一本體121形成一容置空間SP。
開口122設置於殼體12之第一本體121以連通容置空間SP與殼體12之外部。於此,開口122的數量係以複數個為例說明,數量不受限制。
第一電極14設置於容置空間SP和第一電極14透過開口122穿出於容置空間SP,第一電極14的數量可以等於或是少於開口122的數量。第一電極14用於傳遞訊號或是電力。若傳輸的是大電力,可能會造成廢熱的累積,可以透過開口122,特別是未設置的第一電極14進行散熱。
扣接件16設置在殼體12的二側,於此,扣接件16的數量係以二個為例說明。一併可以參考圖3(a)至3(b),係說明本創作圖2之扣接件的詳細示意圖。在圖3(a)中,係說明本創作圖2之扣接件的立體圖;在圖3(b)中,係說明本創作圖2之扣接件的側視圖;以及,在圖3(c)中,係說明本創作圖2之扣接件的俯視圖。
扣接件16更包含一固定部162、一彈性部164與一導引部166。彈性部164連接固定部162與導引部166。固定部162之一部分設置於容置空間SP。固定部162之另一部分與彈性部164分別地顯露於殼體12之外部。
導引部166更包含一懸臂1662與一U型導引件1664。懸臂1662的自由端形成U型導引件1664。懸臂1662與U型導引件1664夾設第一角度θ1,例如第一角度θ1的範圍可以介於1度到5度之間。直得
又,懸臂1662與U型導引件1664的邊緣可以分別地形成導引結構16622,16642,例如導引結構16622,16642為導角、斜面等,使得懸臂1662(或U型導引件1664)可以順利地滑入後續所提到的扣接槽206,或是懸
臂1662(或U型導引件1664)與扣接槽206所形成第一導引斜面2010作用而順利地滑入扣接槽206。
此外,扣接件16更包含連接件168。連接件168連接彈性部164與導引部166。連接件168與彈性部164夾設第二角度θ2和連接件168與彈性部164夾設第三角度θ3。於此,第三角度θ3等於或小於第二角度θ2。在第三角度θ3小於第二角度θ2的情況下,使得扣接件16之懸臂1662與扣接件16插入扣接槽206的方向相差第一角度θ1,即是,以圖3(c)為例,懸臂1662相較於第一角度θ1。
一併參考圖4,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浮動件、第二電極與第一電極的組合示意圖;以及,一併參考圖5(a)至5(b),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浮動件與第二電極的詳細示意圖。在圖5(a)中,係說明本創作圖2之浮動件與第二電極的立體圖;以及,在圖5(b)中,係說明本創作圖2之浮動件與第二電極的俯視圖。
在圖4與圖5(a)中,第二電極18是對應第一電極14設置,於此,第二電極18的數量與第一電極14的數量相同。
浮動件20用於結合殼體12。又,浮動件20包含一第二本體202、電極槽204與扣接槽206,於此,電極槽204與扣接槽206係形成在第二本體202的同一側,用以結合殼體12,且電極槽204的數量係以五個為例說明,以及扣接槽206係以兩個為例說明,電極槽204係設置於扣接槽206之間。又,電極槽204設置第二電極18,扣接槽206對應扣接件16設置。
於此,扣接槽206為了便於將扣接件16(特別是U型導引件1664)卡扣限位於扣接槽206,扣接槽206形成一卡扣塊208,向扣接槽206延
伸凸出。
於此,除了前述提到扣接槽206可形成第一導引斜面2010之外,電極槽204也可以形成第二導引斜面2012,而能夠讓第一電極14藉由第二導引斜面2012導引至第二電極18,讓第一電極14電性連接第二電極18。
又,在圖5(b),當浮動件20有兩個時,可以透過絕緣體4用以隔絕兩個浮動件20。
一併參考圖6(a)至6(b),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浮動連接器的示意圖。在圖6(a)中,係說明本創作圖1之浮動連接器的俯視示意圖;以及,在圖6(b)中,係說明本創作圖6(b)之浮動連接器的A-A’剖視圖。
在圖6(b)中,當扣接件16之導引部166插入扣接槽206之後,除了使得第一電極14電性連接第二電極18之外,還可以讓殼體12與浮動件20藉由U型導引件1664限位於卡扣塊208,使得殼體12鎖固於浮動件20。
本創作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創作,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創作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創作之範疇內。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蓋體
10:浮動連接器
12:殼體
14:第一電極
16:扣接件
18:第二電極
20:浮動件
Claims (10)
- 一種浮動連接器,係包含:殼體,係具有第一本體與複數開口,該第一本體形成容置空間,該等開口設置於該殼體以連通該容置空間與該殼體之外部;複數第一電極,係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和該等第一電極透過該等開口穿出於該容置空間;複數扣接件,係分別地設置在該殼體的二側,每一該等扣接件具有固定部、彈性部與導引部,該彈性部連接該固定部與該導引部,該固定部之一部分設置於該容置空間,該固定部之另一部分與該彈性部分別地顯露於該殼體之外部,該導引部更包含懸臂與U型導引件,該懸臂的自由端形成該U型導引件,該懸臂與該U型導引件夾設第一角度;複數第二電極,係對應該等第一電極設置;以及浮動件,係結合該殼體,該浮動件具有第二本體、複數電極槽與複數扣接槽,該等電極槽設置該等第二電極,該等扣接槽對應該等扣接件設置;其中,該等扣接件插入該等扣接槽,使得該等第一電極電性連接該等第二電極,又該等導引部進入該等扣接槽以將該殼體鎖固於該浮動件。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浮動連接器,其中該第一角度的範圍介於1度到5度之間。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浮動連接器,其中該等扣接件之該懸臂與該等扣接件插入該等扣接槽的方向相差該第一角度。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浮動連接器,其中每一該等懸臂與每一該 等U型導引件的邊緣分別地形成導引結構。
- 如請求項4所述之浮動連接器,其中該導引結構為導角或斜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浮動連接器,其中該等扣接件更包含複數連接件,每一該等連接件連接每一該等彈性部與每一該等導引部,每一該等連接件與每一該等彈性部夾設第二角度和每一該等連接件與每一該等彈性部夾設第三角度。
- 如請求項6所述之浮動連接器,其中該第二角度不小於該第三角度。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浮動連接器,其中每一該等扣接槽更包含卡扣塊,以卡扣該U型導引件。
- 如請求項8所述之浮動連接器,其中每一該等扣接槽分別地形成第一導引斜面,以供每一該等導引部通過該第一導引斜面作用而形變每一該等彈性部,讓每一該等U型導引件卡扣每一該等卡扣塊。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浮動連接器,其中每一該等電極槽分別地形成第二導引斜面,以供每一該等第一電極藉由該第二導引斜面而導引至每一該等第二電極,讓每一該等第一電極電性連接每一該等第二電極。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204746U TWM622361U (zh) | 2021-04-27 | 2021-04-27 | 浮動連接器 |
CN202122220692.9U CN216981014U (zh) | 2021-04-27 | 2021-09-14 | 浮动连接器 |
JP2021003712U JP3235261U (ja) | 2021-04-27 | 2021-09-28 |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
KR2020210002943U KR200497546Y1 (ko) | 2021-04-27 | 2021-09-28 | 부동형 커넥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204746U TWM622361U (zh) | 2021-04-27 | 2021-04-27 | 浮動連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22361U true TWM622361U (zh) | 2022-01-21 |
Family
ID=78814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204746U TWM622361U (zh) | 2021-04-27 | 2021-04-27 | 浮動連接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235261U (zh) |
KR (1) | KR200497546Y1 (zh) |
CN (1) | CN216981014U (zh) |
TW (1) | TWM622361U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228255B2 (ja) * | 1999-01-08 | 2001-11-1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プリアンブル信号発生器、及びユニークワード検出回路 |
JP5665585B2 (ja) | 2010-09-17 | 2015-02-04 |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JP6687260B1 (ja) * | 2018-10-22 | 2020-04-22 |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TWM584038U (zh) * | 2019-03-27 | 2019-09-21 |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 浮動連接器 |
TWM594289U (zh) * | 2019-09-10 | 2020-04-21 |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 連接器 |
TWM601908U (zh) * | 2020-02-24 | 2020-09-21 |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 浮動連接器 |
-
2021
- 2021-04-27 TW TW110204746U patent/TWM622361U/zh unknown
- 2021-09-14 CN CN202122220692.9U patent/CN216981014U/zh active Active
- 2021-09-28 JP JP2021003712U patent/JP3235261U/ja active Active
- 2021-09-28 KR KR2020210002943U patent/KR200497546Y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497546Y1 (ko) | 2023-12-11 |
KR20220002641U (ko) | 2022-11-03 |
CN216981014U (zh) | 2022-07-15 |
JP3235261U (ja) | 2021-1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35946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6908326B2 (en) | Floating connector | |
TWI592877B (zh) | 具有電源接點之子卡組件 | |
US10243305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US9800004B1 (en) | Busbar connector assembly | |
JP2007220327A (ja) | フローティング型コネクタ | |
TW201010198A (en) | Stacking connector | |
CN212434949U (zh) | 高功率型板对板浮动连接器 | |
JP2018081873A (ja) | コネクタ及び複合コネクタ | |
CN212323275U (zh) | 浮动连接器 | |
US6659804B2 (en) | Multi-contact connector | |
KR102448190B1 (ko) | 암수동체 전기 커넥터 | |
TWI723724B (zh) | 高功率型板對板浮動連接器 | |
TWM622361U (zh) | 浮動連接器 | |
US10069246B1 (en) | Connector assembly | |
TWI823082B (zh) | 浮動連接器 | |
US11189967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 |
JP7087425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TWM584041U (zh) | 卡扣式連接器 | |
TWM601911U (zh) | 浮動連接器 | |
TWI728724B (zh) | 浮動連接器 | |
TWM595909U (zh) | 導引插入連接器 | |
TWI843028B (zh) | 沉板式易鎖易解鎖連接器 | |
TWI731668B (zh) | 浮動連接器 | |
CN219610864U (zh) | 一种可稳固安装的设备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