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2345U - 高密度連接裝置 - Google Patents

高密度連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2345U
TWM622345U TW110200992U TW110200992U TWM622345U TW M622345 U TWM622345 U TW M622345U TW 110200992 U TW110200992 U TW 110200992U TW 110200992 U TW110200992 U TW 110200992U TW M622345 U TWM622345 U TW M62234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socket connector
connector
connection module
joint e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0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言成
蘇侯安
徐志雄
孫郁婷
張永
Original Assignee
正淩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正淩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正淩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00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2345U/zh
Publication of TWM622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2345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種高密度連接裝置,包括一第一連接模組及一第二連接模組。第一連接模組包含一第一外殼組、一第一電路板及一第一插座連接器,第二連接模包含一第二外殼組、一第二電路板及一第二插座連接器,第一連接模組及第二連接模組相互插接時,兩電路板的接合端分別插置於第一插座連接器及第二插座連接器,使兩電路板的接合端分別與第一插座連接器及第二插座連接器電性連接。由此,能產生高密度的訊號接觸點。

Description

高密度連接裝置
本創作涉及一種高密度連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高密度接觸點的連接裝置。
現有連接器為一種以電氣方式連接線纜、電路板和其他電路元件的連接裝置,已廣泛地運用於吾人生活周遭的各種電子產品。現有連接器可應用於醫療器材等領域,部分醫療器材所需的接觸點設備的新技術、新功能的整合,需求功能提升,相對的對於連接器可供傳輸的點數增多,單一個連接器的接觸點數量有限。
本創作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高密度連接裝置,可以有效地提高接觸點的密度,能產生高密度的訊號接觸點。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創作提供一種高密度連接裝置, 包括:一第一連接模組,該第一連接模組包含一第一外殼組、一第一電路板及一第一插座連接器,該第一插座連接器設置於該第一電路板的一面,且該第一插座連接器電性連接於該第一電路板,該第一電路板及該第一插座連接器設置於該第一外殼組內,該第一電路板的一端形成一第一接合端,該第一接合端至少一面設置多個第一接點,該第一插座連接器設置於該第一電路板的一面靠近該第一接合端處;以及一第二連接模組,該第二連接模組包含一第二外殼組、一第二電路板及一第二插座連接器,該第二插座連接器設置於該第二電路板的一面,且該第二插座連接器電性連接於該第二電路板,該第二電路板及該第二插座連接器設置於該第二外殼組內,該第二電路板的一端形成一第二接合端,該第二接合端至少一面設置多個第二接點,該第二插座連接器設置於該第二電路板的一面靠近該第二接合端處;其中當該第一連接模組及該第二連接模組相互插接時,該第一電路板的第一接合端能插置於該第二插座連接器,使該第一電路板的第一接合端與該第二插座連接器電性連接,且該第二電路板的第二接合端能插置於該第一插座連接器,使該第二電路板的第二接合端與該第一插座連接器電性連接。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創作還提供一種高密度連接裝置,包括:一第一連接模組,該第一連接模組包含一第一外殼組及兩第一電路板,該兩第一電路板的一端各形成一第一接合端,該第一接合端至少一面設置多個第一接點;以及一第二連接模組,該第二連接模組包含一第二外殼組、一第二電路板、一第一插座連接器及一第二插座連接器,該第一插座連接器設置於該第二電路板的一面,且該第一插座連接器電性連接於該第二電路板,該第二插座連接器設置於該第二電路板的另一面,且該第二插座連接器電性連接於該第二電路板,該第二電路板、該第一插座連接器及該第二插座連接器設置於該第二外殼組內;以及其中當該第一連接模組及該第二連接模組相互插接時,該兩第一電路板的第一接合端能分別插置於該第一插座連接器及該第二插座連接器,使該兩第一電路板的第一接合端分別與該第一插座連接器及該第二插座連接器電性連接。
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創作所提供的高密度連接裝置,包括第一連接模組及第二連接模組,第一連接模組及第二連接模組包含第一插座連接器、第二插座連接器及兩電路板,第一連接模組及第二連接模組相互插接時,兩電路板的接合端分別插置於第一插座連接器及第二插座連接器,使兩電路板的接合端分別與第一插座連接器及第二插座連接器電性連接。是以,能在有限的體積內,產生高密度的訊號接觸點。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圖式高密度連接裝置,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創作所公開有關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創作的優點與效果。本創作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創作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創作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創作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第一實施例]
請參閱圖1至圖6,本創作提供一種高密度連接裝置,包括一第一連接模組100及一第二連接模組200。請再參閱圖8至圖11,該第一連接模組100包含一第一外殼組1、一第一電路板2及一第一插座連接器3,該第一外殼組1可為組合式結構,由多個構件組合而成,藉以構成一中空體。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外殼組1可包含一第一殼體11、一第一蓋體12及一第一接頭13,該第一接頭13設置於第一殼體11的一端(前端)處,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蓋體12設置於第一殼體11及第一接頭13之間。該第一接頭13具有一第一本體131,該第一本體131內形成一第一空間132及一插槽133(如圖9所示),該第一空間132及插槽133之間具有一第一隔板134,該第一隔板134上設有一第一穿孔135及一第二穿孔136。
該第一插座連接器3設置於第一電路板2的一面(頂面),且第一插座連接器3電性連接於第一電路板2。該第一插座連接器3可為各種型式的電連接器,其型式及結構並不限制,該第一插座連接器3可包含一第一絕緣本體31及設置於第一絕緣本體31上的多個第一端子32等構件,該些第一端子32可用以傳輸電力、訊號等。由於所述第一插座連接器3為現有技術,故不予以贅述。
該第一電路板2及第一插座連接器3設置於第一外殼組1內,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電路板2及第一插座連接器3設置於第一接頭13的第一空間132內,該第一電路板2的一端形成一第一接合端21,該第一插座連接器3設置於第一電路板2的一面靠近第一接合端21處,該第一接合端21至少一面設置多個第一接點22,較佳的,該第一接合端21的兩面(頂面及底面)皆設置多個第一接點22。該第一電路板2的第一接合端21能通過第一穿孔135而伸至插槽133內,用以支撐第一電路板2穩固的定位,該第一插座連接器3可與第二穿孔136相對應,使第一連接模組100及第二連接模組200相互插接時,第二電路板7的第二接合端71可通過第二穿孔136插置於第一插座連接器3,用以導引第二電路板7穩定的插置。該第一電路板2可電性連接一線纜10。
該第二連接模組200包含一第二外殼組6、一第二電路板7及一第二插座連接器8,該第二外殼組6可為組合式結構,由多個構件組合而成,藉以構成一中空體。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外殼組6可包含一第二殼體61、一第二蓋體62及一第二接頭63,該第二接頭63設置於第二殼體61的一端處,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接頭63設置於第二殼體61及第二蓋體62之間。該第二接頭63具有一第二本體631,該第二本體631內形成一柱體632及一第二空間633(如圖9所示),柱體632與插槽133相對應,使第一連接模組100及第二連接模組200相互插接時,柱體632可插置於插槽133中。該第二空間633位於柱體632內,該柱體632的一端具有一第二隔板634,該第二隔板634上設有一第三穿孔635及一第四穿孔636。
該第二插座連接器8設置於第二電路板7的一面(底面),且第二插座連接器8電性連接於第二電路板7。該第二插座連接器8可為各種型式的電連接器,其型式及結構並不限制,該第二插座連接器8可包含一第二絕緣本體81及設置於第二絕緣本體81上的多個第二端子82等構件,該些第二端子82可用以傳輸電力、訊號等。由於所述第二插座連接器8為現有技術,故不予以贅述。
該第二電路板7及第二插座連接器8設置於第二外殼組6內,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電路板7及第二插座連接器8設置於第二接頭63的第二空間633內,該第二電路板7的一端形成一第二接合端71,該第二插座連接器8設置於第二電路板7的一面靠近第二接合端71處,該第二接合端71至少一面設置多個第二接點72,較佳的,該第二接合端71的兩面(頂面及底面)皆設置多個第二接點72。該第二電路板7的第二接合端71能通過第三穿孔635而伸出柱體632外,用以支撐第二電路板7穩固的定位。該第二插座連接器8可與第四穿孔636相對應,使第一連接模組100及第二連接模組200相互插接時,第一電路板2的第一接合端21能通過第四穿孔636插置於第二插座連接器8,用以導引第一電路板2穩定的插置。
請參閱圖10及圖11所示,當第一連接模組100及第二連接模組200相互插接時,第一電路板2的第一接合端21能插置於第二插座連接器8,使第一電路板2的第一接合端21的第一接點22與第二插座連接器8的第二端子82接觸,使第一電路板2的第一接合端21與第二插座連接器8電性連接。同時,第二電路板7的第二接合端71能插置於第一插座連接器3,使第二電路板7的第二接合端71的第二接點72與第一插座連接器3的第一端子32接觸,使第二電路板7的第二接合端71與第一插座連接器3電性連接。第一電路板2、第一插座連接器3與第二電路板7、第二插座連接器8相互插接,第一連接模組100及第二連接模組200可形成公母同體的連接單元,能在有限的體積內,產生高密度的訊號接觸點。
該第一電路板2或該第二電路板7上亦可設置至少一彈簧連接器9,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電路板7上設置至少一彈簧連接器9(如圖7所示),該彈簧連接器9包含一第三絕緣本體(絕緣本體)91及多個彈簧端子92,在本實施例中,第三絕緣本體91為兩件組合式設計,但不予以限制,該第三絕緣本體91間隔的設置多個線槽911,該些彈簧端子92設置於第三絕緣本體91上,該些彈簧端子92各具有一接觸部921及至少一接腳部922,該接觸部921呈螺旋狀延伸,該接觸部921形成有縫隙923,接腳部922連接於接觸部921,接腳部922可電性連接於第二電路板7(或第一電路板2),該些彈簧端子92的接觸部921分別伸入該些線槽911中,因此可將線材20(導接部)(如圖7及圖18所示)分別置入絕緣本體91的該些線槽911中,並分別以該些彈簧端子92的接觸部921夾持線材20,使線材20夾持於該些彈簧端子92的縫隙923中,使該些線材20與該些彈簧端子92達成電性連接,使得線材20能通過彈簧連接器9與第二電路板7(或第一電路板2)達成電性連接。彈簧連接器9可用於微小線徑線材20的夾持,且不會有焊接容易斷線、不好焊的問題產生。
[第二實施例]
請參閱圖12至圖17,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差異主要在於,本實施例將第一插座連接器3及第二插座連接器8皆設置於第二電路板7上,該第一插座連接器3設置於第二電路板7的一面(頂面),且第一插座連接器3電性連接於第二電路板7,該第二插座連接器8設置於第二電路板7的另一面(底面),且第二插座連接器8電性連接於第二電路板7。
該第二電路板7、第一插座連接器3及第二插座連接器8設置於第二外殼組6內,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本體631內形成一柱體632及一空間(第二空間633),該空間(第二空間633)位於柱體632內,該柱體632的一端具有一隔板(第二隔板634),隔板(第二隔板634)上設有兩穿孔(第三穿孔635及第四穿孔636)。該第二電路板7、第一插座連接器3及第二插座連接器8設置於第二接頭63的空間(第二空間633)內,且將上述實施中第二電路板7的第二接合端71予以省略,該第一插座連接器3及該第二插座連接器8分別設置於第二電路板7的兩面靠近一端處。
第一插座連接器3及第二插座連接器8可分別與兩穿孔(第三穿孔635及第四穿孔636)相對應,使第一連接模組100及第二連接模組200相互插接時,兩第一電路板2的第一接合端21可分別通過兩穿孔(第三穿孔635及第四穿孔636)插置於第一插座連接器3及第二插座連接器8,用以導引兩第一電路板2穩定的插置。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連接模組100的第一電路板2設置有兩個,該兩第一電路板2設置於第一外殼組1內,該兩第一電路板2可設置於第一接頭13的第一本體131內,且該兩第一電路板2的第一接合端21伸至插槽133內。
當第一連接模組100及第二連接模組200相互插接時,兩第一電路板2的第一接合端21可分別插置於第一插座連接器3及第二插座連接器8,使兩第一電路板2的第一接合端21的第一接點22分別與第一插座連接器3的第一端子32及第二插座連接器8的第二端子82接觸,使兩第一電路板2的第一接合端21分別與第一插座連接器3及第二插座連接器8電性連接。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模組100及第二連接模組200具有兩對連接單元,能在有限的體積內,產生高密度的訊號接觸點。
[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創作所提供的高密度連接裝置,包括第一連接模組及第二連接模組,第一連接模組及第二連接模組包含第一插座連接器、第二插座連接器及兩電路板,第一連接模組及第二連接模組相互插接時,兩電路板的接合端分別插置於第一插座連接器及第二插座連接器,使兩電路板的接合端分別與第一插座連接器及第二插座連接器電性連接。是以,能在有限的體積內,產生高密度的訊號接觸點。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創作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1:第一外殼組 11:第一殼體 12:第一蓋體 13:第一接頭 131:第一本體 132:第一空間 133:插槽 134:第一隔板 135:第一穿孔 136:第二穿孔 2:第一電路板 21:第一接合端 22:第一接點 3:第一插座連接器 31:第一絕緣本體 32:第一端子 6:第二外殼組 61:第二殼體 62:第二蓋體 63:第二接頭 631:第二本體 632:柱體 633:第二空間 634:第二隔板 635:第三穿孔 636:第四穿孔 7:第二電路板 71:第二接合端 72:第二接點 8:第二插座連接器 81:第二絕緣本體 82:第二端子 9:彈簧連接器 91:第三絕緣本體 911:線槽 92:彈簧端子 921:接觸部 922:接腳部 923:縫隙 10:線纜 20:線材 100:第一連接模組 200:第二連接模組
圖1為本創作高密度連接裝置分離狀態的立體圖(一)。
圖2為本創作高密度連接裝置分離狀態的立體圖(二)。
圖3為本創作高密度連接裝置接合狀態的立體圖(一)。
圖4為本創作高密度連接裝置接合狀態的立體圖(二)。
圖5為本創作高密度連接裝置的立體分解圖(一)。
圖6為本創作高密度連接裝置的立體分解圖(二)。
圖7為本創作彈簧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
圖8為圖2的Ⅷ-Ⅷ剖視圖。
圖9為圖8的Ⅸ部分詳圖。
圖10為圖3的Ⅹ-Ⅹ剖視圖。
圖11為圖10的ⅩⅠ部分詳圖。
圖12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高密度連接裝置的立體分解圖(一)。
圖13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高密度連接裝置的立體分解圖(二)。
圖14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高密度連接裝置分離狀態的剖視圖。
圖15為圖14的ⅩⅤ部分詳圖。
圖16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高密度連接裝置接合狀態的剖視圖。
圖17為圖16的ⅩⅦ部分詳圖。
圖18為本創作彈簧連接器夾持線材的剖視圖。
1:第一外殼組
13:第一接頭
131:第一本體
132:第一空間
133:插槽
134:第一隔板
135:第一穿孔
136:第二穿孔
2:第一電路板
21:第一接合端
22:第一接點
3:第一插座連接器
31:第一絕緣本體
32:第一端子
6:第二外殼組
61:第二殼體
62:第二蓋體
63:第二接頭
631:第二本體
632:柱體
633:第二空間
634:第二隔板
635:第三穿孔
636:第四穿孔
7:第二電路板
71:第二接合端
72:第二接點
8:第二插座連接器
81:第二絕緣本體
82:第二端子

Claims (10)

  1. 一種高密度連接裝置,包括: 一第一連接模組,該第一連接模組包含一第一外殼組、一第一電路板及一第一插座連接器,該第一插座連接器設置於該第一電路板的一面,且該第一插座連接器電性連接於該第一電路板,該第一電路板及該第一插座連接器設置於該第一外殼組內,該第一電路板的一端形成一第一接合端,該第一接合端至少一面設置多個第一接點,該第一插座連接器設置於該第一電路板的一面靠近該第一接合端處;以及 一第二連接模組,該第二連接模組包含一第二外殼組、一第二電路板及一第二插座連接器,該第二插座連接器設置於該第二電路板的一面,且該第二插座連接器電性連接於該第二電路板,該第二電路板及該第二插座連接器設置於該第二外殼組內,該第二電路板的一端形成一第二接合端,該第二接合端至少一面設置多個第二接點,該第二插座連接器設置於該第二電路板的一面靠近該第二接合端處; 其中當該第一連接模組及該第二連接模組相互插接時,該第一電路板的第一接合端能插置於該第二插座連接器,使該第一電路板的第一接合端與該第二插座連接器電性連接,且該第二電路板的第二接合端能插置於該第一插座連接器,使該第二電路板的第二接合端與該第一插座連接器電性連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高密度連接裝置,其中該第一接合端的兩面皆設置多個所述第一接點,該第二接合端的兩面皆設置多個所述第二接點。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高密度連接裝置,其中該第一外殼組包含一第一殼體及一第一接頭,該第一接頭設置於該第一殼體的一端處,該第一接頭具有一第一本體,該第一本體內形成一第一空間及一插槽,該第一空間及該插槽之間具有一第一隔板,該第一隔板上設有一第一穿孔及一第二穿孔,該第一電路板及該第一插座連接器設置於該第一空間內,該第一電路板的第一接合端能通過該第一穿孔而伸至該插槽內,且該第一插座連接器與該第二穿孔相對應。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高密度連接裝置,其中該第二外殼組包含一第二殼體及一第二接頭,該第二接頭設置於該第二殼體的一端處,該第二接頭具有一第二本體,該第二本體內形成一柱體及一第二空間,該柱體與該插槽相對應,該第一連接模組及該第二連接模組相互插接時,該柱體能插置於該插槽中,該第二空間位於該柱體內,該柱體的一端具有一第二隔板,該第二隔板上設有一第三穿孔及一第四穿孔,該第二電路板及該第二插座連接器設置於該第二空間內,該第二電路板的第二接合端能通過該第三穿孔而伸出該柱體外,該第二插座連接器與該第四穿孔相對應。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高密度連接裝置,其中該第二電路板或該第一電路板上設置至少一彈簧連接器,該彈簧連接器包含一絕緣本體及多個彈簧端子,該絕緣本體間隔的設置多個線槽,該些彈簧端子設置於該絕緣本體上,該些彈簧端子各具有一接觸部及至少一接腳部,該接觸部呈螺旋狀延伸,該接觸部形成有縫隙,該接腳部連接於該接觸部,該接腳部電性連接於該第二電路板或該第一電路板,該些彈簧端子的接觸部分別伸入該些線槽中,該些彈簧端子的縫隙能用以夾持線材。
  6. 一種高密度連接裝置,包括: 一第一連接模組,該第一連接模組包含一第一外殼組及兩第一電路板,該兩第一電路板的一端各形成一第一接合端,該第一接合端至少一面設置多個第一接點;以及 一第二連接模組,該第二連接模組包含一第二外殼組、一第二電路板、一第一插座連接器及一第二插座連接器,該第一插座連接器設置於該第二電路板的一面,且該第一插座連接器電性連接於該第二電路板,該第二插座連接器設置於該第二電路板的另一面,且該第二插座連接器電性連接於該第二電路板,該第二電路板、該第一插座連接器及該第二插座連接器設置於該第二外殼組內;以及 其中當該第一連接模組及該第二連接模組相互插接時,該兩第一電路板的第一接合端能分別插置於該第一插座連接器及該第二插座連接器,使該兩第一電路板的第一接合端分別與該第一插座連接器及該第二插座連接器電性連接。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高密度連接裝置,其中該第一接合端的兩面皆設置多個所述第一接點。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高密度連接裝置,其中該第一外殼組包含一第一殼體及一第一接頭,該第一接頭設置於該第一殼體的一端處,該第一接頭具有一第一本體,該第一本體內形成一插槽,該兩第一電路板設置於該第一本體內,且該兩第一電路板的第一接合端伸至該插槽內。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高密度連接裝置,其中該第二外殼組包含一第二殼體及一第二接頭,該第二接頭設置於該第二殼體的一端處,該第二接頭具有一第二本體,該第二本體內形成一柱體及一空間,該柱體與該插槽相對應,該第一連接模組及該第二連接模組相互插接時,該柱體能插置於該插槽中,該空間位於該柱體內,該柱體的一端具有一隔板,該隔板上設有兩穿孔,該第二電路板、該第一插座連接器及該第二插座連接器設置於該空間內,該第一插座連接器及該第二插座連接器分別與該兩穿孔相對應。
  10. 如請求項6所述的高密度連接裝置,其中該第二電路板或該第一電路板上設置至少一彈簧連接器,該彈簧連接器包含一絕緣本體及多個彈簧端子,該絕緣本體間隔的設置多個線槽,該些彈簧端子設置於該絕緣本體上,該些彈簧端子各具有一接觸部及至少一接腳部,該接觸部呈螺旋狀延伸,該接觸部形成有縫隙,該接腳部連接於該接觸部,該接腳部電性連接於該第二電路板或該第一電路板,該些彈簧端子的接觸部分別伸入該些線槽中,該些彈簧端子的縫隙能用以夾持線材。
TW110200992U 2021-01-27 2021-01-27 高密度連接裝置 TWM622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0992U TWM622345U (zh) 2021-01-27 2021-01-27 高密度連接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0992U TWM622345U (zh) 2021-01-27 2021-01-27 高密度連接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2345U true TWM622345U (zh) 2022-01-21

Family

ID=80785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0992U TWM622345U (zh) 2021-01-27 2021-01-27 高密度連接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223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3359B (zh) * 2021-01-27 2022-11-11 正淩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高密度連接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3359B (zh) * 2021-01-27 2022-11-11 正淩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高密度連接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634806A (en) Matched impedance connector
TWI407646B (zh) 用於板安裝及電纜應用之模組的連接器家族
TWI323535B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blade terminals
US3551874A (en) Multiple coaxial connector
TWM582251U (zh) Connector set with built-in locking mechanism and socket connector thereof
JP2011501358A (ja) 電気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TWI648916B (zh) 插頭連接器
CN103199366A (zh) 电连接器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JP3207095U (ja) 高接触密度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TWM556417U (zh) 電連接器
TWM517932U (zh) 連續接地改善串音的高頻連接器
TWM622345U (zh) 高密度連接裝置
TWI622235B (zh) 高密度接觸點連接裝置
US3092430A (en) Electrical lead connectors
TWI663804B (zh) 理線裝置及理線方法
TWM493165U (zh) 線束組件
TW202230901A (zh) 高密度連接裝置
TWI767624B (zh) 電流傳輸組件與電流傳輸系統
TWI647881B (zh) 彈簧連接器及連接裝置
TWM357090U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CN214068936U (zh) 高密度连接装置
CN114824855A (zh) 高密度连接装置
CN110611184B (zh) 弹簧连接器及连接装置
TWI662755B (zh) 側向端子定位的電連接器端子固定結構以及側向定位的端子固定套件
TWM447005U (zh) 電連接器及具有電連接器的電子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