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0077U - 無線耳機 - Google Patents

無線耳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0077U
TWM620077U TW110208584U TW110208584U TWM620077U TW M620077 U TWM620077 U TW M620077U TW 110208584 U TW110208584 U TW 110208584U TW 110208584 U TW110208584 U TW 110208584U TW M620077 U TWM620077 U TW M62007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cavity
call microphone
earphone
sound
speak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85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思
高飛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東莞立訊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東莞立訊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東莞立訊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20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0077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種無線耳機,包括:耳機殼體(1),所述耳機殼體(1)具有前音腔(10)和後音腔(20),且所述耳機殼體(1)具有連通所述前音腔(10)的出音嘴(11);揚聲器(2),設置於所述耳機殼體(1)內;通話麥克風(3),設置於所述前音腔(10)中並位於所述揚聲器(2)的出音側,所述通話麥克風(3)固設於所述耳機殼體(1)的內壁上。

Description

無線耳機
本創作涉及耳機技術領域,例如涉及一種無線耳機。
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無線立體聲)耳機不需要實體線材,擺脫了使用時的線材束縛,具有較高的使用便利性,因此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喜愛。並且,無線耳機中還設置有麥克風,使得無線耳機還具有語音互動、人機交互、即時翻譯等功能。
相關技術中,無線耳機包括兩個麥克風及環境降噪模組,兩個麥克風中的一個用於接收近端語音及環境噪音,兩個麥克風中的另一個用於接收遠端語音和環境噪音,環境降噪模組設置為校正近端語音和遠端語音的增益和時延,並檢測識別出語音訊號和環境噪音訊號,再通過過濾器模組抑制環境噪音。當外部環境噪音比較大或者與語音訊號的頻譜重合時,抑制參數過大會導致降噪處理後的語音訊號被消除,進而導致通過聲音變小或失真;而抑制參數過小則降噪效果不明顯,較容易造成聽不清的情況。可見,相關技術中的無線耳機語音降噪能力較差。
本創作提供一種無線耳機,通話麥克風採集到的語音訊息能夠較純粹,使得無線耳機具有較好的語音降噪功能。
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無線耳機,包括: 耳機殼體,所述耳機殼體具有前音腔和後音腔,且所述耳機殼體具有連通所述前音腔的出音嘴; 揚聲器,設置於所述耳機殼體內; 通話麥克風,設置於所述前音腔中並位於所述揚聲器的出音側,所述通話麥克風固設於所述耳機殼體的內壁上。
可選地,所述耳機殼體包括相互連接的前殼和後殼,所述出音嘴設置於所述前殼上,所述通話麥克風固定於所述前殼的內壁。
可選地,所述前殼的內壁具有安裝槽,所述通話麥克風安裝於所述安裝槽中。
可選地,所述通話麥克風外套設有膠套,所述膠套上具有通孔且所述膠套與所述安裝槽的槽壁過盈配合。
可選地,還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固定於所述前殼內,且所述分隔件分隔所述耳機殼體以形成所述前音腔及所述後音腔。
可選地,所述揚聲器位於所述前音腔,且所述揚聲器固定於所述分隔件上。
可選地,所述前殼包括自所述出音嘴的周緣向所述前音腔的內部延伸且連接所述揚聲器的環形壁,所述前音腔被所述環形壁與所述揚聲器分隔為內音腔與外音腔,所述出音嘴連通所述內音腔,所述通話麥克風位於所述內音腔。
可選地,還包括電路板組件,所述電路板組件位於所述後音腔,且所述揚聲器及所述通話麥克風分別與所述電路板組件電性連接。
可選地,還包括電池盒及設置於所述電池盒內的電池,所述電池盒固定連接於所述耳機殼體,所述電路板組件電性連接於所述電池。
可選地,還包括隔音膠,所述隔音膠位於所述電池盒與所述耳機殼體的連接處。
本創作提供的無線耳機,通過將通話麥克風設置在前音腔,且通話麥克風固定在耳機殼體上,便於通話麥克風收集經出音嘴和前音腔傳輸的語音訊號,而用戶的聲帶發出的聲音能夠經過顱骨等固體產生振動,振動會在頭部內的腔室(例如口耳之間的通道)內產生氣導波動,所述波動可傳遞至耳道並可通過耳道以氣導方式傳輸至出音嘴、耳機殼體或前音腔,且聲音經固體傳輸速度快、衰減小且不容易失真,使得通話麥克風收集到的語音訊號能夠較準確且不易失真,由於耳機殼體與用戶的耳道能夠形成相對密封的空間,因此環境噪音較難進入該密封的空間內,也較難被通話麥克風收集,使得通話麥克風收集到的語音訊號能夠較純粹,進而使得無線耳機能夠具有較好的降噪效果。
在本創作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圖式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創作及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創作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創作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創作中的具體含義。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無線耳機,該無線耳機的通話麥克風3採集到的語音訊息能夠較純粹,使得無線耳機具有較好的語音降噪功能。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無線耳機可以是真無線(TWS)耳機。
如圖1至圖7所示,無線耳機包括耳機殼體1及分別設置於耳機殼體1內的揚聲器2及通話麥克風3。
其中,耳機殼體1為空腔結構,且耳機殼體1被分隔為前音腔10和後音腔20。耳機殼體1具有連通前音腔10的出音嘴11,出音嘴11呈凸起狀,並用於塞入用戶的耳道內。示例地,如圖3所示,出音嘴11的端部具有出音孔111,且設置為傳輸揚聲器2產生的聲音,以及向通話麥克風3傳輸語音訊號。
如圖2所示,揚聲器2設置於耳機殼體1的空腔結構內,且揚聲器2可以位於前音腔10或後音腔20中。揚聲器2設置為將電訊號轉換為聲音訊號,並通過出音嘴11傳輸至用戶的耳道內,並且,揚聲器2朝向出音嘴11的一側為出音側,如圖2所示,出音側為揚聲器2的左側。
上述通話麥克風3設置於前音腔10中,並位於揚聲器2的出音側。通話麥克風3固設於耳機殼體1的內壁上,且通話麥克風3較揚聲器2靠近出音嘴11。通話麥克風3設置為通過出音嘴11和前音腔10收集經用戶的顱骨傳輸的語音訊號,並將語音訊號轉化為電訊號後傳輸出去。
本實施例提供的無線耳機,通過將通話麥克風3設置在前音腔10,且通話麥克風3固定在耳機殼體1上,便於通話麥克風3收集經出音嘴11和前音腔10傳輸的語音訊號,而用戶的聲帶發出的聲音能夠經過顱骨等固體產生振動,振動會在頭部內的腔室(例如口耳之間的通道)內產生氣導波動,所述波動可傳遞至耳道並可通過耳道以氣導方式傳輸至出音嘴11和前音腔10並被通話麥克風3接收,且聲音經固體傳輸速度快、衰減小且不容易失真,使得通話麥克風3收集到的語音訊號能夠較準確且不易失真,由於耳機殼體1與用戶的耳道能夠形成相對密封的空間,因此環境噪音較難進入該密封的空間內,也較難被通話麥克風3收集,使得通話麥克風3收集到的語音訊號能夠較純粹,進而使得無線耳機能夠具有較好的降噪效果。
並且,由於通話麥克風3收集的訊號中具有較少環境噪音,或者甚至不具有環境噪音,因此無線耳機中可以設置或不設置環境降噪模組。當無線耳機設置環境降噪模組時,環境降噪模組可以位於前腔10中並與通話麥克風3電性連接,由於通話麥克風3不會收到外部環境噪音的干擾,因此,對環境降噪模組的分離和消除環境噪音的算法要求較低,因此可以將設計成本集中在通話麥克風3如何高效、靈敏地拾取語音訊號上,技術難點更容易突破,成本較低。
另外,將通話麥克風3設置在揚聲器2的出音側,也即是,將通話麥克風3設置在揚聲器2的前方,可以使無線耳機的結構更緊湊,為未來微型耳機提供了可能。
可選地,為了便於通話麥克風3收集語音訊號,如圖3和圖4所示,通話麥克風3位於出音嘴11底部的邊緣,也即是,通話麥克風3靠近出音嘴11設置,使得出音嘴11塞入用戶的耳道後,通話麥克風3能夠位於用戶的耳朵內部,降低了通話麥克風3收集到環境噪音的機率。
在一些實施例中,耳機殼體1包括前殼12,前殼12還包括環形壁122,環形壁122設於前殼12的內側面,且環形壁122位於出音嘴11的周緣並向前音腔10的內部延伸,環形壁122遠離前殼12的內側面的一端環繞連接揚聲器2,前音腔10被環形壁122與揚聲器2分隔為內音腔101與外音腔102,前殼12、環形壁122與揚聲器2共同形成內音腔101,而前音腔10的在內音腔101之外的腔體空間則為外音腔102,出音嘴11連通所述內音腔101,且通話麥克風3位於內音腔101。前音腔10區分為內音腔101與外音腔102的設計,能夠更好地防止揚聲器2的聲音漏到外界,而讓揚聲器2的聲音能更集中地由內音腔101與出音嘴11發出;同時,也能更好地隔絕外界的聲音傳導至內音腔101;並且,通話麥克風3是位於內音腔101中,能更好地減少所接收到的外界的聲音,而能更集中地接收來自於用戶的聲帶所發出的並通過耳道、出音嘴11而傳遞至內音腔101的聲音。
可選地,如圖2所示,耳機殼體1包括相互連接的前殼12和後殼13,出音嘴11設置於前殼12上,通話麥克風3固定於前殼12的內壁上,通過設置前殼12和後殼13,能夠便於無線耳機內部結構的組裝。
如圖5所示,前殼12的內壁具有安裝槽121,通話麥克風3嵌設安裝於安裝槽121中,以防止無線耳機受到振動時通話麥克風3與前殼12分離。可選地,通話麥克風3外可以套設有膠套,膠套上具有通孔且膠套與安裝槽121的槽壁過盈配合,以能夠將通話麥克風3牢固地固定在安裝槽121中,膠套上的通孔能夠便於通話麥克風3獲取前音腔10中的語音訊號。可選地,前殼12的內壁還可以固定有固定網,固定網位於安裝槽121的上方並與安裝槽121形成安裝空間,通話麥克風3固定於該安裝空間中,以使得固定網能夠對通話麥克風3進行固定束縛。
可選地,如圖4所示,無線耳機還包括分隔件4,分隔件4的邊緣固定於前殼12的內壁上,且分隔件4分隔耳機殼體1以形成前音腔10及後音腔20。可選地,分隔件4的中部具有凹槽,揚聲器2固定於分隔件4的凹槽上。且示例地,分隔件4可以為分隔板,以防止佔據較多的空間。
示例性地,凹槽位於分隔件4朝向前音腔10的一側,也即是,揚聲器2位於前音腔10,以便於揚聲器2發出的聲音能夠順利地進入用戶的耳道內。
可選地,請參考圖2,無線耳機還包括電路板組件5,電路板組件5位於後音腔20,且揚聲器2及通話麥克風3分別與電路板組件5電性連接。電路板組件5上可以集成有控制模組,控制模組能夠控制揚聲器2及通話麥克風3工作。並且,當無線耳機包括環境降噪模組時,環境降噪模組可以集成在電路板組件5上。
如圖4所示,無線耳機還包括電池盒6及設置於電池盒6內的電池(未示出)。電池盒6固定連接於耳機殼體1,可選地,電池盒6固定連接於後殼13,且後殼13、分隔件4及電池盒6圍設形成後音腔20。電路板組件5電性連接於電池,使得電池能夠向電路板組件5、揚聲器2及通話麥克風3提供電能。
本實施例中,無線耳機還包括隔音膠,其中,隔音膠位於電池盒6與後殼13的連接處,並設置為密封電池盒6與後殼13之間的間隙,以能夠防止環境噪音經過兩者之間的間隙進入後音腔20。可選地,前殼12和後殼13的連接處具有密封膠,以使得密封膠密封前殼12和後殼13之間的間隙,進而能夠降低環境噪音通過前殼12和後殼13的縫隙進入前音腔10的機率,保證了通話麥克風3收集到的語音訊號的純度。
本創作提供的無線耳機,通過將通話麥克風3設置在前音腔10,且通話麥克風3固定在耳機殼體1上,便於通話麥克風3收集經出音嘴11和前音腔10傳輸的語音訊號,而用戶的聲帶發出的聲音能夠經過顱骨等固體產生振動,振動會在頭部內的腔室(例如口耳之間的通道)內產生氣導波動,所述波動可傳遞至耳道並可通過耳道以氣導方式傳輸至出音嘴11及耳機殼體1或前音腔10,且聲音經固體傳輸速度快、衰減小且不容易失真,使得通話麥克風3收集到的語音訊號能夠較準確且不易失真,由於耳機殼體1與用戶的耳道能夠形成相對密封的空間,因此環境噪音較難進入該密封的空間內,也較難被通話麥克風3收集,使得通話麥克風3收集到的語音訊號能夠較純粹,進而使得無線耳機能夠具有較好的降噪效果。
並且,由於通話麥克風3收集的訊號中具有較少環境噪音,或者甚至不具有環境噪音,因此無線耳機中可以設置或不設置環境降噪模組。當無線耳機設置環境降噪模組時,環境降噪模組可以位於前音腔10中並與通話麥克風3電性連接,由於通話麥克風3不會收到外部環境噪音的干擾,因此,對環境降噪模組的分離和消除環境噪音的算法要求較低,因此可以將設計成本集中在通話麥克風3如何高效、靈敏地拾取語音訊號上,技術難點更容易突破,成本較低。本創作的無線耳機僅須設置通話麥克風3,就能得到相對於現有無線耳機更純淨的語音訊號:或者本創作的無線耳機僅須設置通話麥克風3與環境降噪模組,就能得到相對於現有降噪耳機更純淨的語音訊號。
另外,將通話麥克風3設置在揚聲器2的出音側,也即是,將通話麥克風3設置在揚聲器2的前方,可以使無線耳機的結構更緊湊,為未來微型耳機提供了可能。
本申請要求申請日為2021年4月13日、申請號為202120748235.4的中國專利申請的優先權,該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結合在本申請中。
1:耳機殼體 11:出音嘴 111:出音孔 12:前殼 121:安裝槽 122:環形壁 13:後殼 2:揚聲器 3:通話麥克風 4:分隔件 5:電路板組件 6:電池盒 10:前音腔 101:內音腔 102:外音腔 20:後音腔
〔圖1〕是本創作實施例提供的無線耳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創作實施例提供的無線耳機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創作實施例提供的無線耳機的主視圖。 〔圖4〕是本創作圖3所示的A-A剖視圖。 〔圖5〕是本創作實施例提供的前殼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創作實施例提供的部分無線耳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創作圖6所示的B-B剖視圖。
11:出音嘴
12:前殼
13:後殼
2:揚聲器
3:通話麥克風
5:電路板組件
6:電池盒

Claims (10)

  1. 一種無線耳機,其特徵係包括: 耳機殼體(1),該耳機殼體(1)具有前音腔(10)和後音腔(20),且該耳機殼體(1)具有連通該前音腔(10)的出音嘴(11); 揚聲器(2),設置於該耳機殼體(1)內; 通話麥克風(3),設置於該前音腔(10)中並位於該揚聲器(2)的出音側,該通話麥克風(3)固設於該耳機殼體(1)的內壁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耳機,其中,該耳機殼體(1)包括相互連接的前殼(12)和後殼(13),該出音嘴(11)設置於該前殼(12)上,該通話麥克風(3)固定於該前殼(12)的內壁。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無線耳機,其中,該前殼(12)的內壁具有安裝槽(121),該通話麥克風(3)安裝於該安裝槽(121)中。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無線耳機,其中,該通話麥克風(3)外套設有膠套,該膠套上具有通孔且該膠套與該安裝槽(121)的槽壁過盈配合。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無線耳機,其中,還包括分隔件(4),該分隔件(4)固定於該前殼(12)內,且該分隔件(4)分隔該耳機殼體(1)以形成該前音腔(10)及該後音腔(20)。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無線耳機,其中,該揚聲器(2)位於該前音腔(10),且該揚聲器(2)固定於該分隔件(4)上。
  7. 如請求項2所述之無線耳機,其中,該前殼(12)包括自該出音嘴(11)的周緣向該前音腔(10)的內部延伸且連接該揚聲器(2)的環形壁(122),該前音腔(10)被該環形壁(122)與該揚聲器(2)分隔為內音腔(101)與外音腔(102),該出音嘴(11)連通該內音腔(101),該通話麥克風(3)位於該內音腔(101)。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耳機,其中,還包括電路板組件(5),該電路板組件(5)位於該後音腔(20),且該揚聲器(2)及該通話麥克風(3)分別與該電路板組件(5)電性連接。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無線耳機,其中,還包括電池盒(6)及設置於該電池盒(6)內的電池,該電池盒(6)固定連接於該耳機殼體(1),該電路板組件(5)電性連接於該電池。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無線耳機,其中,還包括隔音膠,該隔音膠位於該電池盒(6)與該耳機殼體(1)的連接處。
TW110208584U 2021-04-13 2021-07-21 無線耳機 TWM62007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8235.4 2021-04-13
CN202120748235.4U CN214708021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无线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0077U true TWM620077U (zh) 2021-11-21

Family

ID=78530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8584U TWM620077U (zh) 2021-04-13 2021-07-21 無線耳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08021U (zh)
TW (1) TWM620077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08021U (zh) 2021-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38485A1 (zh) 一种扬声器装置
KR101469907B1 (ko) 무선 이어폰
CN111801950A (zh) 无线耳机
CN214429678U (zh) 一种音频设备
WO2023050984A1 (zh) 一种耳机
CN215871825U (zh) 受话器
CN111491224A (zh) 降噪耳机的耳罩及头戴式降噪耳机
CN211152189U (zh) 一种半入耳式主动降噪耳机
CN210405611U (zh) 一种智能无线耳机
CN210225716U (zh) 一种增大声腔空间的tws耳机
TWM617940U (zh) 頭戴式耳機模組及頭戴式耳機
TWM620077U (zh) 無線耳機
CN212519077U (zh) 电子设备
CN216414550U (zh) 一种耳机
CN216357282U (zh) 一种受话器
CN209930447U (zh) 一种骨传导送话器
WO2022100111A1 (zh) 一种蓝牙音频装置及悬挂式蓝牙耳机
CN112165667A (zh) 一种自带分频网络的双单元耳机
CN218387877U (zh) 具有发声功能的电子设备
CN219514207U (zh) 非入耳式耳机头及无线耳机
CN214799845U (zh) 一种有源自适应anc耳机智能反馈降噪入耳模组
CN219611982U (zh) 一种外置麦克风的助听耳机
CN215499495U (zh) 一种有源自适应anc耳机内镶式智能反馈降噪模组
CN214480738U (zh) 一种适用于手机的骨传导麦克风
CN216752042U (zh) 一种耳机和耳机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