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7282U - 一种受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受话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357282U CN216357282U CN202121544895.7U CN202121544895U CN216357282U CN 216357282 U CN216357282 U CN 216357282U CN 202121544895 U CN202121544895 U CN 202121544895U CN 216357282 U CN216357282 U CN 2163572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per cover
- cavity
- vibrating diaphragm
- diaphragm
- sou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受话器,包括上盖、与上盖围合形成收容空间的下盖以及收容于收容空间的发声单体,下盖包括底板、自底板周缘朝上盖延伸的侧壁以及自底板朝上盖延伸至收容空间内的支撑壁,上盖固定于侧壁,发声单体包括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上盖开设第一出声孔,侧壁开设有第二出声孔,第一振膜、第二振膜、支撑壁、底板、侧壁和上盖共同围合形成后腔,受话器还包括固定于侧壁和支撑壁的后腔振膜,后腔振膜将第二腔室分隔为靠近上盖的第一后腔和靠近底板的第二后腔;通过在第二腔室设置后腔振膜,有利于提升声学性能,又可以衰减振动,减少漏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受话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受话器。
【背景技术】
受话器也叫听筒,是一种在无声音泄漏条件下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的电声器件,广泛用于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及助听器等通信终端设备中,实现音频(语音、音乐)重放。
现有的受话器既有顶部窄缝出声,又有侧孔出声;其中,单体上振膜对应顶部窄缝出声,单体下振膜对应侧孔出声,单体共用后腔。当采用听筒模式时,需要窄缝出声,共同后腔振动时会带动下振膜振动导致侧孔漏音。当采用扬声器模式时,需要侧孔出声,共同后腔振动时会带动上振膜振动导致窄缝漏音。
因此,有必要对上述的受话器在听筒模式时存在侧孔漏音或扬声器模式时存在窄缝漏音的影响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话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受话器在听筒模式时存在侧孔漏音或扬声器模式时存在窄缝漏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受话器,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围合形成收容空间的下盖和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包括靠近所述上盖的第一振膜和与所述第一振膜间隔设置且靠近所述下盖的第二振膜,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上盖围合形成第一前腔,所述上盖开设连通所述第一前腔的第一出声孔,所述第二振膜和所述下盖围合形成第二前腔,所述下盖开设连通所述第二前腔的第二出声孔,所述第一振膜、所述第二振膜、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共同围合形成后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朝所述收容空间内延伸形成支撑壁,所述受话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壁的后腔振膜,所述后腔振膜将所述后腔分隔为靠近所述上盖的第一子腔和远离所述第一子腔的第二子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壁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发声单体收容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发声单体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上盖和下盖的盆架及装配于所述盆架内的磁路系统,所述第一振膜、所述第二振膜连接于所述盆架。
进一步的,所述下盖包括底板、自所述底板的外边缘朝所述上盖延伸并与所述上盖固定的侧壁,所述侧壁具有第一内侧和与所述第一内侧相对的第二内侧,所述支撑壁包括自所述第一内侧延伸至所述第二内侧的第一支撑壁以及自所述底板朝向所述上盖延伸的第二支撑壁,所述第一支撑壁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后腔振膜贴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壁的远离所述底板侧和所述第二支撑壁的远离所述底板侧,所述第一支撑壁开设连通所述第二子腔的连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后腔振膜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壁的第一弹性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内边缘的第二弹性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弹性部内的球顶;所述第二弹性部朝靠近所述上盖的方向凹陷,或者,所述第二弹性部朝靠近所述底板的方向凹陷。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自远离所述收容空间的方向凹陷形成定位槽,所述发声单体的靠近所述第二振膜侧的边缘嵌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声孔开设于所述侧壁的远离所述第二子腔侧,所述第二出声孔的边缘处朝所述收容空间内延伸形成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侧壁的一侧抵接于所述发声单体。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自靠近所述第一振膜一侧朝远离所述第一振膜的方向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发声单体的连接于所述凹槽的开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包括固定于所述侧壁且开设有槽口的顶板、连接于所述槽口的边缘处且朝远离所述发声单体的方向延伸的支壁以及盖设于所述支壁的远离所述发声单体侧的盖板,所述发声单体连接于所述槽口,所述支壁和所述盖板围合形成所述凹槽,所述盖板开设连通所述凹槽的所述第一出声孔。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所述支壁与所述盖板一体式成型;或者,所述顶板、所述支壁与所述盖板分体式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发声单体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内的磁碗和装配于所述盆架内的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连接于所述磁碗的靠近所述上盖侧的第一磁钢组和连接于所述磁碗的靠近所述下盖侧的第二磁钢组,所述第一磁钢组和所述第二磁钢组均具有磁间隙,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振膜且位于所述第一磁钢组的磁间隙内的第一线圈和连接于所述第二振膜且位于所述第二磁钢组的磁间隙内的第二线圈,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磁碗之间具有第一间隔,所述第一间隔连通所述第一子腔,所述第二振膜和所述磁碗之间具有第二间隔,所述第二间隔连通所述第二子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第二腔室设置后腔振膜,将第二腔室分隔为靠近上盖的第一子腔和靠近底板的第二子腔,当采用受话器模式时第一子腔压力变大,后腔振膜向下振动,实际第一子腔变大,且后腔振膜可以衰减振动,导致第二振膜振动减少,第二出声孔漏音减少。当采用扬声器模式时第二子腔压力变大,后腔振膜向上振动,实际第二子腔变大,且后腔振膜可以衰减振动,导致第一振膜振动减少,第一出声孔漏音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沿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生单体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受话器,包括上盖1、与上盖1围合形成收容空间2的下盖3和收容于收容空间2内的发声单体4,发声单体4包括靠近上盖1的第一振膜431和与第一振膜431间隔设置且靠近下盖3的第二振膜432,第一振膜431和上盖1围合形成第一前腔21,上盖1开设连通第一前腔21的第一出声孔11,第二振膜432和下盖3围合形成第二前腔22,下盖3开设连通第二前腔22的第二出声孔34,第一振膜431、第二振膜432、上盖1和下盖3共同围合形成后腔,下盖3朝收容空间2内延伸形成支撑壁33,受话器还包括固定于支撑壁33的后腔振膜5,后腔振膜5将后腔分隔为靠近上盖1的第一子腔231和远离第一子腔231的第二子腔232。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后腔振膜5将后腔分隔为靠近上盖1的第一子腔231和靠近底板31的第二子腔232。将该后腔振膜5分别应用于受话器模式和扬声器模式时有不同的效果,其中,用于受话器模式时第一子腔231压力变大,后腔振膜5向下振动,实际第一子腔231变大,且后腔振膜5可以衰减振动,导致第二振膜432振动减少,第二出声孔34漏音减少。用于扬声器模式时第二子腔232压力变大,后腔振膜5向上振动,实际第二子腔232变大,且后腔振膜5可以衰减振动,导致第一振膜431振动减少,第一出声孔11漏音减少。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壁33将收容空间2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发声单体4收容于第一腔室,发声单体4还包括固定于上盖和下盖的盆架41及装配于盆架41内的磁路系统42和连接于盆架41并由磁路系统42驱动振动的振动系统43,振动系统43包括连接于盆架41的靠近上盖1侧的第一振膜431和连接于盆架41的靠近下盖3侧的第二振膜432。
在本实施例中,侧壁32具有第一内侧321和与第一内侧321相对的第二内侧322,支撑壁33包括自第一内侧321延伸至第二内侧322的第一支撑壁331以及自底板31朝向上盖1延伸的第二支撑壁332,第一支撑壁331连接于底板31,后腔振膜5贴设于第一支撑壁331的远离底板31侧和第二支撑壁332的远离底板31侧。后腔振膜5包括连接于第一支撑壁331的第一弹性部、连接于第一弹性部的内边缘的第二弹性部以及连接于第二弹性部内的球顶;第二弹性部朝靠近上盖1的方向凹陷,或者,第二弹性部朝靠近底板31的方向凹陷。侧壁32自远离收容空间2的方向凹陷形成定位槽333,发声单体的靠近第二振膜侧的边缘嵌置于定位槽333内。第一支撑壁331和第二支撑壁332高度齐平,两者协同起到支撑后腔振膜5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出声孔34开设于侧壁32的远离第二子腔232侧,第二出声孔34的边缘处朝收容空间2内延伸形成支撑板35,支撑板35远离侧壁32的一侧抵接于发声单体4。支撑板35与发声单体4间隙卡合,起到进一步固定发声单体4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上盖1自靠近第一振膜431一侧朝远离第一振膜431的方向凹陷形成凹槽,发声单体4的连接于凹槽的开口处。上盖1包括固定于侧壁32且开设有槽口121的顶板12、连接于槽口121的边缘处且朝远离发声单体4的方向延伸的支壁13以及盖设于支壁13的远离发声单体4侧的盖板14,发声单体4连接于槽口121,支壁13和盖板14围合形成凹槽,盖板14开设连通凹槽的第一出声孔11。在本实施例中,顶板12、支壁13与盖板14一体式成型;或者,顶板12、支壁13与盖板14分体式设置。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选择合适的上盖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壁331开设连通第二子腔232的连通孔334。连通孔334的设置起到第一前腔21和第二前腔22均与第二子腔232的连通状态,保证声波信号的稳定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发声单体4还包括固定于盆架41内的磁碗44,磁路系统42包括连接于磁碗44的靠近上盖1侧的第一磁钢组45和连接于磁碗44的靠近下盖3侧的第二磁钢组46,第一磁钢组45和第二磁钢组46均具有磁间隙,振动系统43还包括连接于第一振膜431且位于第一磁钢组45的磁间隙内的第一线圈47和连接于第二振膜432且位于第二磁钢组46的磁间隙内的第二线圈48,第一振膜431和磁碗44之间具有第一间隔,第一间隔连通第一子腔231,第二振膜432和磁碗44之间具有第二间隔,第二间隔连通第二子腔232。通过在磁碗44正反两面分别设置第一磁钢组45和第二磁钢组46起到节约第一腔室空间的作用,能够更加有效的利用发声器的内部空间,有利于发声器的轻薄化发展,同时该磁路系统42结构简单,重量轻,磁通量大,散热性能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受话器,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围合形成收容空间的下盖和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包括靠近所述上盖的第一振膜和与所述第一振膜间隔设置且靠近所述下盖的第二振膜,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上盖围合形成第一前腔,所述上盖开设连通所述第一前腔的第一出声孔,所述第二振膜和所述下盖围合形成第二前腔,所述下盖开设连通所述第二前腔的第二出声孔,所述第一振膜、所述第二振膜、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共同围合形成后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朝所述收容空间内延伸形成支撑壁,所述受话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壁的后腔振膜,所述后腔振膜将所述后腔分隔为靠近所述上盖的第一子腔和远离所述第一子腔的第二子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壁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发声单体收容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发声单体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上盖和下盖的盆架及装配于所述盆架内的磁路系统,所述第一振膜、所述第二振膜连接于所述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包括底板、自所述底板的外边缘朝所述上盖延伸并与所述上盖固定的侧壁,所述侧壁具有第一内侧和与所述第一内侧相对的第二内侧,所述支撑壁包括自所述第一内侧延伸至所述第二内侧的第一支撑壁以及自所述底板朝向所述上盖延伸的第二支撑壁,所述第一支撑壁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后腔振膜贴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壁的远离所述底板侧和所述第二支撑壁的远离所述底板侧,所述第一支撑壁开设连通所述第二子腔的连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腔振膜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壁的第一弹性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内边缘的第二弹性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弹性部内的球顶;所述第二弹性部朝靠近所述上盖的方向凹陷,或者,所述第二弹性部朝靠近所述底板的方向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自远离所述收容空间的方向凹陷形成定位槽,所述发声单体的靠近所述第二振膜侧的边缘嵌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声孔开设于所述侧壁的远离所述第二子腔侧,所述第二出声孔的边缘处朝所述收容空间内延伸形成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侧壁的一侧抵接于所述发声单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自靠近所述第一振膜一侧朝远离所述第一振膜的方向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发声单体的连接于所述凹槽的开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固定于所述侧壁且开设有槽口的顶板、连接于所述槽口的边缘处且朝远离所述发声单体的方向延伸的支壁以及盖设于所述支壁的远离所述发声单体侧的盖板,所述发声单体连接于所述槽口,所述支壁和所述盖板围合形成所述凹槽,所述盖板开设连通所述凹槽的所述第一出声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所述支壁与所述盖板一体式成型;或者,所述顶板、所述支壁与所述盖板分体式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体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内的磁碗和装配于所述盆架内的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连接于所述磁碗的靠近所述上盖侧的第一磁钢组和连接于所述磁碗的靠近所述下盖侧的第二磁钢组,所述第一磁钢组和所述第二磁钢组均具有磁间隙,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振膜且位于所述第一磁钢组的磁间隙内的第一线圈和连接于所述第二振膜且位于所述第二磁钢组的磁间隙内的第二线圈,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磁碗之间具有第一间隔,所述第一间隔连通所述第一子腔,所述第二振膜和所述磁碗之间具有第二间隔,所述第二间隔连通所述第二子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44895.7U CN216357282U (zh) | 2021-07-07 | 2021-07-07 | 一种受话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44895.7U CN216357282U (zh) | 2021-07-07 | 2021-07-07 | 一种受话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357282U true CN216357282U (zh) | 2022-04-19 |
Family
ID=81159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54489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357282U (zh) | 2021-07-07 | 2021-07-07 | 一种受话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35728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82380A1 (zh) * | 2022-10-21 | 2024-04-25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
2021
- 2021-07-07 CN CN202121544895.7U patent/CN21635728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82380A1 (zh) * | 2022-10-21 | 2024-04-25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342568U (zh) | 扬声器箱及移动终端 | |
CN213126461U (zh) | 发声单体、扬声器及电子终端 | |
JP2002320291A (ja) | スピーカ装置 | |
CN102474686B (zh) | 扬声器、助听器、内耳式耳机、便携型信息处理装置以及av设备 | |
KR101092958B1 (ko) | 이어셋 | |
CN213426389U (zh) | 扬声器箱及移动终端 | |
CN215871825U (zh) | 受话器 | |
CN1242645C (zh) | 声音发生器 | |
CN217216874U (zh) | 扬声器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216357282U (zh) | 一种受话器 | |
CN213342569U (zh) | 扬声器箱及移动终端 | |
CN213126464U (zh) | 一种发声单体和扬声器箱 | |
CN213342567U (zh) | 扬声器箱及移动终端 | |
CN212278462U (zh) | 音频模组和终端 | |
CN215871824U (zh) | 一种受话器 | |
US20240236546A9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210093435U (zh) | 扬声器箱 | |
CN210093517U (zh) | 扬声器箱 | |
CN217770282U (zh) | 聆听设备、支架及扬声器 | |
WO2023051005A1 (zh) | 圈铁喇叭组件及耳机 | |
KR101539064B1 (ko) | 다수개의 울림공간을 구비한 이어폰 | |
CN215818594U (zh) | 双音圈动圈单元 | |
CN216146436U (zh) | 耳机、扬声器模组及其前护盖 | |
CN213342571U (zh) | 扬声器箱及移动终端 | |
KR20150143276A (ko) | 투웨이 블루투스 스피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