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9421U - 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 - Google Patents

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9421U
TWM619421U TW110206113U TW110206113U TWM619421U TW M619421 U TWM619421 U TW M619421U TW 110206113 U TW110206113 U TW 110206113U TW 110206113 U TW110206113 U TW 110206113U TW M619421 U TWM619421 U TW M61942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und
amount
investor
expenditure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6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詩舜
黃漢昌
梁睿麟
林書懷
Original Assignee
吉富財務金融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吉富財務金融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吉富財務金融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06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9421U/zh
Publication of TWM619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9421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其與一行動支付系統配合,包含:一基金配息平台,其計算一投資人所投資的一基金之一配息金額以及一配息入帳日;以及一行動支付與銷售商品商家之應收款管理模組,其於配息入帳日依投資人於行動支付系統之一消費記帳金額與配息金額,計算投資人之一剩餘可支配金額。另外,本創作亦相對應的提供一種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方法。藉此,本創作可以達到讓投資人更有效率地進行其帳戶收支管理之目的。

Description

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及其方法,尤指一種可以讓投資人更有效率地利用配息基金進行數位帳戶收支管理的系統及其方法。
根據銀行局所公布之資訊,目前國內的電子行動支付之使用狀況,總結至2020年底其使用之總會員數已超過千萬,因此可以看出電子行動支付系統已經成為未來無現金化社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但目前電子行動支付的使用者行為多為綁定信用卡(例如以信用帳戶為主),另一使用者行為則為直接綁定使用者之銀行帳戶作為其收支帳戶,因此,相對地,對於每一位使用者所綁定的電子行動支付系統的收支帳戶之管理也有越來越重要的趨勢。
另外,一般來說,多數退休之投資人會藉由投資一基金配息平台上的固定配息基金,其實不論是其週期為每個月、每季、每半年期、亦或者是每年期配息的固定配息基金產品,投資人所想要得到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要維持其退休後還可以有一個穩定收入、用來得以支付其日常生活開銷(例如透過前述電子行動支付系統所進行的各種消費支出)所需求的各種支付金額的狀況。然而,目前所較常遇見的狀況是,投資人雖然透過前述位於基金配息平台內的固定配息基金可以得到其對應的配息金額,但是由於基金配息平台之收支帳戶與投資人日常所使用的電子行動支付系統之收支帳戶,通常係為兩個完全獨立之收支帳戶,如此一來,投資人即需自行進行上述這兩個帳戶的管理動作,例如:投資人必須自己週期性地來計算其結餘金額、或者是投資人必須自己進行兩個或 者是更多個收支帳戶間的銀行轉帳動作,就無法達到讓投資人可以即時記帳、有效率地進行帳戶收支管理的效果。因此,有必要解決類似這種問題。
創作人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進而研發出一種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及其方法,以期達到能夠讓投資人更有效率地進行其帳戶收支管理的目的。
本創作的一種態樣係提供一種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其與一行動支付系統配合,包含:一基金配息平台,其計算一投資人所投資的一基金之一配息金額以及一配息入帳日;以及一應收管理模組,其於配息入帳日之前投資人仍可利用行動支付消費,並累積至商家之應收帳戶系統,實際配息入帳後在扣除商家之應收金額(使用者的應付金額)後,即成為投資人行動支付錢包之可支配金額,該餘額於每週期末則可自動再申購資產標的,繼續每月產生配息,基金配息平台連接於應收管理模組。
在一實施例當中,應收管理模組更於投資人使用行動支付系統消費時,計算出投資人之剩餘可支配金額。
本創作的另一種態樣係提供一種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1)計算一投資人於一基金配息平台所投資的一基金之一配息金額以及一配息入帳日;以及(2)於配息入帳日依投資人於所配合之一行動支付系統之一消費記帳金額與配息金額,於一應收管理模組計算投資人之一剩餘可支配金額。
在一實施例當中,於步驟(2)更包括:於投資人使用行動支付系統消費時,應收管理模組計算出投資人之剩餘可支配金額。
藉此,透過本創作所揭露的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及其方法,可透過智能方式來計算出投資人帳戶的剩餘可支配金額,以達到讓投資人更有效率進行退休帳戶收支管理的目的。
1:電子裝置
2:網際網路
3: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
31:基金配息平台
32:應收管理模組
4:行動支付系統
5:收支管理記帳系統
S01~S09:步驟
[圖1]係本創作具體實施例的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之示意圖。
[圖2]係本創作具體實施例的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方法之步驟流程示意圖。
[圖3]係本創作的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及其方法之實際運作概念圖。
本創作揭露了一種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及其方法,有別於傳統的情況是固定配息基金之收支帳戶與電子行動支付系統之收支帳戶通常係為兩個完全獨立之帳戶,而係將固定配息基金之收支帳戶結合了電子行動支付系統之收支帳戶作為一個收支管理的系統。本創作整體上結合了一基金配息平台、配合一行動支付系統、一收支管理記帳系統、以及串接一商家應收管理模組,則整體上讓投資人可以輕易地將所投資基金的固定配息收入透過一個機制直接自動進入投資人的電子數位收支帳戶內,以此來直接應用在投資人於日常生活所需的行動支付消費金額上。
本創作除了如前所述係將固定配息基金之收支帳戶與電子行動支付系統之收支帳戶進行串連之外,本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還透過投資人所投資的基金之基金配息平台內的股務系統之運算,實際計算出投資人因該投資基金而產生之當月配息金額,而提供投資人於電子行動支付系統消費之當一期(例如每一個月)可支配金額,再結合行動支付系統與一消費商家所建 立之銷貨應收帳管理系統而可模擬出月結支付貨款之模式,讓投資人於消費時能夠在尚未收到該投資基金之配息金額之前,即可先執行行動支付的消費行為而且並不需要支出任何的預支利息,而透過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之應收管理模組之計算,更可以累計前一期(如前一個月)所結餘之金額、或者是超支之金額來控制下一期(如下一個月)所可實際支配金額之應用。
為充分瞭解本創作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及其方法的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創作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
請參考如圖1所示,係為具體實施例的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3之示意圖,請再同時搭配參考圖2之步驟流程示意圖進行理解。本創作的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3,其與一行動支付系統4相配合,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3包含有:一基金配息平台31、以及一應收管理模組32,基金配息平台31連接於應收管理模組32。
投資人可透過自有之電子裝置1等載具,透過連接一網際網路2至此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3。而其中,本系統3之基金配息平台31係用以計算投資人所投資的一基金之一配息金額以及一配息入帳日,舉例來說,基金之配息金額係以月份來進行計算時,而配息入帳日則可以設定為每個月的15日來進行配息進入投資人所設定的收支帳戶內。
而投資人於其所綁定連結的行動支付系統4所產生之一消費記帳金額,係紀錄於一收支管理記帳系統5內進行累計,而可得出當期,如前所述為當月份的實際產生之行動支付消費金額之累計金額。
進而透過串接本系統3之應收管理模組32,其係於配息入帳日前,依照投資人於前述行動支付系統4所產生之消費記帳金額,累積成為商家之應收款項,並告知商家該款項將於投資人實際配息日即可被支付,商家亦得以參考投 資人消費情形、付款日、配息金額來決定消費當下是否同意投資人進行消費、以及前述的配息金額等這些資訊,進而用以計算出投資人之一剩餘可支配金額。
另外,應收管理模組32更可於投資人於配息入帳日後繼續使用行動支付系統4進行消費時,計算出投資人之剩餘可支配金額為多少。
透過上述兩種情況所得到的當期,如前所述為當月份的最後結餘之剩餘可支配金額,投資人可以選擇將這筆金額用以於基金配息平台31內再度購買前述相同的基金,藉此來產生出更多的配息金額以供日後消費使用、或者是投資人亦可以選擇將這筆金額用以直接滾入投資人所原先綁定的前述消費收支帳戶當中,用以作為次一個月的可支配金額來進行消費金額的抵扣。
請參考如圖2所示,係為具體實施例的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方法之步驟流程示意圖。於本創作的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詳細說明如下:
使用者為一投資人,其透過自有之電子裝置1等載具,例如:可以是手機、平板、個人電腦、或者是筆記型電腦等,透過電子裝置1內部所具有之通訊介面(圖中未示),連接網際網路2至一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3之基金配息平台31的交易網站、或是其相關的行動通訊網站上的應用程式(application,簡稱App)等,來購入一固定配息基金(步驟S01)。
投資人於本系統3內啟動一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服務,並且綁定投資人所使用的行動支付工具之行動支付系統4、以及其用以作為消費扣款使用的收支帳戶,例如可以是投資人的一行動錢包等(步驟S02)。
每個月(或者是可以另外設定為其他的固定週期,例如為每週、或者是每兩週等週期)由基金配息平台31計算出投資人目前所持有單筆或多筆之固定配息基金的單位數目,並計算出預計的配息金額、以及其配息入帳日,例如為每個月的15日等相關資訊(步驟S03)。
投資人則是依照日常生活所必需來透過行動支付系統4執行其行動支付進行各項消費(步驟S04)、並且將累計所有行動支付的消費記帳金額紀錄於一收支管理記帳系統5內,用以累計出當期所需要支付的金額多寡,得出一消費記帳金額(步驟S05)。
收支管理記帳系統5即時串接於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3內之應收管理模組32(步驟S08),則此時投資人已經透過行動支付系統4作出消費行為的那些消費商家,即可依據投資人的實際付款日期來決定其是否將提領其應收貨款來進行銷帳的動作。
而於實際進行基金的配息金額準備入帳的當日,例如可設定為前述每個月的15日時,基金配息平台31將所計算得出之配息金額入帳於投資人先前所設定好的收支帳戶,例如行動錢包中(步驟S06),成為投資人的當期可支配金額(步驟S07)。
此時,應收管理模組32搭配先前所述於收支管理記帳系統5內所得出的消費記帳金額、以及前述已產生的基金之配息金額來進行計算,將基金之配息金額扣除所累積的消費記帳金額後即成為投資人當期結餘累計的一剩餘可支配金額(步驟S08至步驟S09)。
或者是於當期內,若投資人還有其他透過行動支付系統4的消費行為,而需要持續透過行動支付系統4來支付其相關消費金額時,已經透過行動支付系統4作出消費行為的那些消費商家可以選擇是要採取於前述剩餘可支配金額中立即扣除那些消費金額,應收管理模組32仍是進行類似的計算,可進一步得到當期結餘累計的剩餘可支配金額(仍為步驟S09)、亦或者是那些消費商家可以選擇依照每期的消費金額結算日到期後再進行消費金額結算,皆取決於那些消費商家的選擇。
如此,最後所得出當期最後結餘累計的剩餘可支配金額後,投資人可以進行選擇:是要選擇將該筆剩餘可支配金額直接滾入投資人所原先綁定的消費收支帳戶當中作為次一週期的可支配金額,用以抵扣投資人將於次一週期藉由行動支付系統4所產生的消費金額(回到步驟S07)、或者是投資人亦可以選擇再將這一週期所最後結餘累計的該筆剩餘可支配金額,透過基金配息平台31再用以購入相同的固定配息基金(回到步驟S01),藉此,用以爭取可取得更多的配息金額以增進其個人資產、或者是供日後消費金額扣抵使用。
再請參考如圖3所示,係為本創作的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及其方法之實際運作概念圖,詳細說明如下: 假設有一投資人於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3的基金配息平台31內買入某一固定配息之基金,例如其所買入的金額為800萬元,則購買此時即為基金的配息計算基準日,亦為日後週期性的每週期起始日。若預計其為固定每月配息的產品並且預定其年配息率為4%時,則此投資人預計每個月可以收得的配息金額約當為2.67萬元(其詳細計算式為800萬元*(4%/12)=2.67萬元),則代表在不考慮其他的收入、或投入金額的情況之下,於該月份這位投資人可以利用行動支付系統4來進行消費活動之生活金就是為配息金額的2.67萬元。
然而,在此固定配息基金的每個月配息金額於配息入帳日之前,這位投資人仍須要依賴生活所需於行動支付系統4上來進行消費支出,並產生相關的消費記帳金額,例如投資人於此期間一共消費了1.0萬元,則本創作通知那些投資人已經透過行動支付系統4作出消費行為的消費商家,所預計的消費金額支付日期為投資人的固定基金之配息金額的配息入帳日(例如可設定為每個月的15日)即為實際付款日,再由那些消費商家來提領其應收貨款進行銷帳的動作,如此結餘後的剩餘可支配金額即為1.67萬元(其計算式為2.67萬元-1.0萬元=1.67萬元)。
而於配息入帳日後,所累計結餘的剩餘可支配金額仍可提供投資人於行動支付系統4的正常消費行為使用,而若是投資人還有其他透過行動支付系統4的消費支出時,例如投資人於此期間再度消費了1.5萬元,則最後將於一個固定週期,例如每個月(或是亦可設定為每週、每兩週等不同週期)結束後進行結餘結算,如此即可將最後當月累計結餘之金額0.17萬元(其計算式為1.67萬元-1.5萬元=0.17萬元)成為剩餘可支配金額,則投資人可以將此剩餘可支配金額滾入次一週期的實際可支配金額,亦即投資人可以選擇是將此金額直接滾入投資人所原先綁定的消費收支帳戶當中作為次一週期的可支配金額去抵扣消費支出、或者是投資人亦可以選擇再將這一週期所最後結餘累計的該筆剩餘可支配金額,透過基金配息平台31再用以購入相同的固定配息基金,用以爭取可取得更多的配息金額供日後消費支出扣抵使用,以此進行循環。
如上所述,本創作的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3隨著電子行動支付系統4即無現金化應用環境之普及,可以結合各種電子支付業務、票證業務等任何數位化金流服務,特點是在於投資人無須再進行自行轉帳、或者是計算其週期性的結餘金額,只要投資人持有固定配息的基金,本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3將自行運作,利用其行動載具,如電子裝置1即可執行基金的申購或者是贖回、以及感應式或者是掃碼式支付,透過快速網路以及企業內專線,即可即時提供運算結果,做到即時記帳的帳戶收支管理的效果。因此,透過本創作實施例中所揭露的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3及其方法,可透過智能方式來計算出投資人帳戶的剩餘可支配金額,以達到讓投資人更有效率地進行帳戶收支管理的目的。
本創作的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3及其方法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該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創作,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創作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該實施例等效之變化 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創作之範疇內。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電子裝置
2:網際網路
3: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
31:基金配息平台
32:應收管理模組
4:行動支付系統
5:收支管理記帳系統

Claims (4)

  1. 一種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其與一行動支付系統配合,包含:一基金配息平台,其計算一投資人所投資的一基金之一配息金額以及一配息入帳日;以及一應收管理模組,其於該配息入帳日依該投資人於該行動支付系統之一消費記帳金額與該配息金額,計算該投資人之一剩餘可支配金額,該基金配息平台連接於該應收管理模組。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其中,該應收管理模組更於該投資人使用該行動支付系統消費時,計算該投資人之該剩餘可支配金額。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其中,該基金配息平台更可接收該投資人將該剩餘可支配金額用以購買該基金,藉此產生更多的該配息金額。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其中,該基金配息平台之該配息金額以月份計算,而該配息入帳日為每個月的15日。
TW110206113U 2021-05-27 2021-05-27 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 TWM619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6113U TWM619421U (zh) 2021-05-27 2021-05-27 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6113U TWM619421U (zh) 2021-05-27 2021-05-27 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9421U true TWM619421U (zh) 2021-11-11

Family

ID=79908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6113U TWM619421U (zh) 2021-05-27 2021-05-27 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94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26856B2 (en) Automatic savings program
US7904386B2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aving and investing through use of transaction cards
US8150764B2 (en) System, program product, and method to authorize draw for retailer optimization
US8271380B2 (en) Decentralized guaranteed stored value transfer system and method
US8301557B1 (en) System, program product, and method to authorized draw for retailer optimization
JP5148771B2 (ja) Sciacと呼ばれる新規な金融用手段及び支払いカードのための異なる金利を有する預金及びクレジットを統合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20100121723A1 (en) Method for generation of excess funds from credit instruments earmarked for personal use and distribution
US2020019347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ministration of financial products
JP2008547132A5 (zh)
WO2002010881A2 (en) Financial transaction system with retirement saving benefit
WO2001063519A1 (en) Mutual fund card method and system
JP2018060300A (ja) 購買管理システム
WO2007056428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financial services reward program
US20140164192A1 (en) Franchise royalty and advertising fee collection
US20100191587A1 (en) Transaction system for charitable fund raising, with tax benefit
Chakravorti et al. Payment instrument choice: The case of prepaid cards
KR20060123307A (ko) 모기지 리베이트 거래 카드 계좌를 관리하기 위한 시스템및 방법
TW201207749A (en) BBPS system
KR20150145619A (ko) 신용카드를 이용한 선순환 무이자 무수수료 생활비 즉시결제 대출시스템 및 대출방법
TWM619421U (zh) 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
TW202247078A (zh) 智能配息基金退休收支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US936163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pting closed loop cards or codes at a merchant point of sale
JP7119222B2 (ja) デジタル通貨換金システム、デジタル通貨換金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M596914U (zh) 基金信用電子支付系統
KR20240015608A (ko) 분산데이터 저장과 초단기 매출채권 팩토링을 적용한소상공인 카드매출 지급 시스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