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6790U - 扭力扳手扭力調整之結構改良 - Google Patents

扭力扳手扭力調整之結構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6790U
TWM616790U TW110203719U TW110203719U TWM616790U TW M616790 U TWM616790 U TW M616790U TW 110203719 U TW110203719 U TW 110203719U TW 110203719 U TW110203719 U TW 110203719U TW M616790 U TWM616790 U TW M61679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knob
bead
torque
hole
hand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3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文凱
Original Assignee
蔡文凱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蔡文凱 filed Critical 蔡文凱
Priority to TW110203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6790U/zh
Publication of TWM616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679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揭露一種扭力扳手扭力調整之結構改良,係包括一本體、一驅動部、一預力機構、一握柄、及一調整機構。該驅動部,組設於本體一端。該預力機構,與驅動部互並動容置於本體內。該握柄,套設於本體一端,具有一供本體穿伸之套孔、一形成於套孔階級端面之限位齒、及至少一貫穿握柄一側形成之珠孔。該調整機構,係連接預力機構並插置於套孔,包括一旋鈕及至少一容置於珠孔之限位珠組,該旋鈕包括一供預力機構連接之軸孔、一形成於旋鈕小徑段之第一、二珠槽、以及一匹配限位齒形成於旋鈕大徑段截斷面之定位齒。藉由上述構件之組成,透過位移旋鈕使限位珠組陷位於第一或第二珠槽,並使定位齒與限位齒嚙合或分離,進而鎖定或釋放旋鈕轉動。

Description

扭力扳手扭力調整之結構改良
本創作係與手工具相關之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扭力扳手扭力調整之結構改良。
按,先前技藝中扭力扳手因可設定扭力值大小,有助於組裝過程對鎖固物施予預設且足夠之扭力值,確保鎖固物組裝之確實與穩定。
先前技藝之扭力扳手結構,請參閱圖7至10所示,其大致包括一本體91、分設於本體91相反兩端之一驅動部92與一握柄93、一設於本體91內並與驅動部92連接互動之預力機構94、及一串設於握柄93一端與預力機構94連接互動之調整機構95。藉由調整機構95連動預力機構94調整施予驅動部92扭力之大小。
上述調整機構95,包括一旋鈕952、一推力彈簧954及一限位鎖件956。
所述旋鈕952,係套銜並嚙合於預力機構94一端,且一端具有一外齒部9522。
所述推力彈簧954,係常態推頂旋鈕952使其外齒部9522與握柄93之限位齒932嚙合。
所述限位鎖件956,係穿伸旋鈕952後組設於預力機構94,用以約束旋鈕952。
當使用者欲調整預力機構94施予驅動部92之扭力大 小時,需推頂調整機構95之旋鈕952朝握柄93方向運動,並同步壓縮推力彈簧954,該旋鈕952之外齒部9522,不再與握柄93之限位齒932嚙合。如此,旋扭952便可自由旋轉並同步連動預力機構94,而改變驅動部92之扭力大小。
然而,上述調整過程,使用者需推頂調整機構95之旋鈕952,並在脫離與握柄93嚙合的狀態下旋轉旋鈕952來達成,且過程中需保持這樣的樣態。
但是,使用者推頂旋鈕952的方向與旋轉旋鈕952的方向呈直交,造成使用者施力上的麻煩以及調整的干涉。
另外,旋鈕952之外齒部9522與握柄93之限位齒932相面對之截斷面皆為一平面,容易在嚙合對位過程中形成卡阻,造成嚙合不順的缺失。故其結構存在急待改善之缺弊。
有鑑於先前技藝之問題與缺失,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乃提供一種扭力扳手扭力調整之結構改良,藉由結構之創新設計解決先前技藝之缺失。
根據本創作上述目的,提出一種扭力扳手扭力調整之結構改良,係包括一本體、一驅動部、一預力機構、一握柄、及一調整機構。該驅動部,組設於本體一端。該預力機構,與驅動部互並動容置於本體內。該握柄,套設於本體一端,具有一供本體穿伸之套孔、一形成於套孔階級端面之限位齒、及至少一貫穿握柄一側形成之珠孔。該調整機構,係連接預力機構並插置於套孔,包括一旋鈕及至少一容置於珠孔之限位珠組,該旋鈕包括一供預力機構連接之軸孔、一形成於旋鈕小徑段之第一、二珠槽、以及一匹配限位齒形成於旋鈕大徑段截斷面之定位齒。藉由上述構件之組成,透過 位移旋鈕使限位珠組陷位於第一或第二珠槽,並使定位齒與限位齒嚙合或分離,進而鎖定或釋放旋鈕轉動。
10:本體
12:側孔
20:驅動部
30:預力機構
32:扭力值表
40:握柄
41:套孔
42:限位齒
43:視孔
44:珠孔
50:調整機構
51:旋鈕
511:大徑段
512:小徑段
513:軸孔
514:第一珠槽
515:第二珠槽
516:定位齒
517:扭力數值表
52:彈性元件
53:鎖固元件
54:限位珠組
541:限位珠
542:彈性體
543:限位鎖件
<先前技藝>
91:本體
92:驅動部
93:握柄
932:限位齒
94:預力機構
95:調整機構
952:旋鈕
9522:外齒部
954:推力彈簧
956:限位鎖件
〔圖1〕係本創作實施例立體示意圖。
〔圖2〕係圖1所示實施例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3〕係圖1所示實施例另一視角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4〕係圖1所示實施例中握柄構件立體示意圖。
〔圖5〕係圖1所示實施例中旋鈕構件立體示意圖。
〔圖6〕係圖3所示實施例作動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7〕係先前技藝之扭力扳手立體示意圖。
〔圖8〕係圖7所示實施例分解示意圖。
〔圖9〕係圖7所示實施例作動局部剖面示意圖(一)。
〔圖10〕係圖7所示實施例作動局部剖面示意圖(二)。
以下請參照相關圖式進一步說明本創作扭力扳手扭力調整結構實施例。實施例中各種不同物件係按適用於說明之比例、尺寸、變形量或位移量而描繪,而非按實際元件的比例繪製,合先敘明。且餘下實施例中相同和對稱配置之元件皆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另外,下文所列各實施例說明中「前、後、左、右、上、下、內、外」等方向性術語,是按照指定之視圖方向做表示,不能作為對本創作限制之解釋。
請參閱圖1至5所示,本創作之扭力扳手扭力調整之結構改良,其包括一本體10、一驅動部20、一預力機構30、一握柄40、及一調整機構50。
上述本體10,係為一中空管體輪廓,並於一側開設有一連通內、外側之側孔12(如圖2所示)。
上述驅動部20,係組設於本體10一末端,提供套筒組裝(圖中未示)。
上述預力機構30,如圖1至3所示,組設於本體10內,一端並與驅動部20互動,提供一預設扭力。實施時,預力機構30對應本體10之側孔12,具有一可供使用者視讀之扭力值表32。
上述握柄40,如圖1至4所示,係套組於本體10遠離驅動部20之一端;具有一套孔41、一限位齒42、一視孔43及至少一珠孔44。
所述套孔41,係沿握柄40延伸方向貫穿握柄40形成,提供本體10一端穿伸插接,且套孔41為階級孔。
所述限位齒42,係形成於套孔41預設之階級端面。實施時,限位齒42為尖齒。
所述視孔43,係貫穿握柄40一側形成且連通套孔41,並匹配本體10之側孔12。
所述珠孔44,係貫穿握柄40一側形成且連通套孔41。
上述調整機構50,如圖1至3及5所示,係組設於預力機構30一端並與之同動,且局部插置於握柄40之套孔41,其包括一旋鈕51、一彈性元件52、一鎖固元件53及一限位珠組54。
所述旋鈕51,如圖5所示具有一大徑段511、一小徑段512、一軸孔513、一第一珠槽514、一第二珠槽515、一定位齒516及一扭力數值表517。
前述大、小徑段511、512,係分別形成於旋鈕51延伸方向之兩端外周側。
前述軸孔513,係沿旋鈕51延伸方向貫穿形成,且為階級孔。
前述第一、二珠槽514、515,係對稱環設於小徑段512外周側。
前述定位齒516,係匹配握柄40之限位齒42,形成於旋鈕51其大徑段511之截斷面,並毗鄰小徑段512。
前述扭力數值表517,係形成於大徑段511。
所述彈性元件52,係容置於旋鈕51之軸孔513中,且一端抵接軸孔513預設之階級端面。
所述鎖固元件53,係組設於預力機構30一端,並抵接彈性元件52一端,使彈性元件52施予旋鈕51一預力。
所述限位珠組54,係組設於握柄40之珠孔44中,並選擇性陷位於第一或第二珠槽514、515;其包括依序置入之一限位珠541、一彈性體542及一限位鎖件543。
是以,上述即為本創作所提供一較佳實施例扭力扳手扭力調整之結構各部構件及組裝方式之介紹,茲再將本創作之實施例作動特點介紹如下。
如圖3、6所示,推動旋鈕51朝握柄40方向運動,讓限位珠組54之限位珠541容置於旋鈕51之第二珠槽515中,並讓旋鈕51之定位齒516與握柄40之限位齒42嚙合,俾以限制旋鈕51被轉動,而改變預力機構30施予驅動部20之預力。
其中,調整機構50之彈性元件52常態施力於旋鈕51,避免旋鈕51因自重而產生位移。
當施予驅動部20之預力有需要調整時,將旋鈕51朝遠離握柄40方向抽拉,讓限位珠組54之限位珠541自第二珠槽515離開,改容置於旋鈕51之第一珠槽514中,同步讓旋鈕51之定位齒516與握柄40之限位齒42分離。如此,便可扭轉旋鈕51(徑向 運動)而牽引預力機構30作動,進而調節預力機構30施予驅動部20之預力。
待調整完成後,再將推動旋鈕51朝握柄40方向運動,俾再次限制旋鈕51徑向之活動。
以上所述說明,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方式而已,意在明確本創作的特徵,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實施例的範圍,本技術領域內的一般技術人員根據本創作所作的均等變化,以及本領域內技術人員熟知的改變,仍應屬本創作涵蓋的範圍。
10:本體
20:驅動部
30:預力機構
32:扭力值表
40:握柄
43:視孔
50:調整機構
51:旋鈕

Claims (6)

  1. 一種扭力扳手扭力調整之結構改良,其包括:
    一本體;
    一驅動部,係組設於該本體一末端;
    一預力機構,與該驅動部互動並容置於該本體內;
    一握柄,係套組於該本體一端,具有一供該本體一端穿伸插接之一套孔、一形成該套孔預設階級端面之限位齒、及至少一貫穿該握柄一側,連通該套孔之珠孔;
    一調整機構,係連接該預力機構一端,並局部插置於該套孔,其包括:
    一旋鈕,具有形成於該旋鈕兩端外周側之一大徑段與一小徑段、一貫穿該旋鈕形成供該預力機構一端穿伸連接之軸孔、形成於該小徑段外周側之一第一珠槽與一第二珠槽、以及一匹配該限位齒形成該大徑段截斷面之定位齒;以及
    一限位珠組,係組設於該珠孔中,選擇陷位於該第一或該第二珠槽。
  2. 如請求項1所述扭力扳手扭力調整之結構改良,其中該限位珠組包括依序置入之一限位珠、一彈性體及一限位鎖件。
  3. 如請求項1所述扭力扳手扭力調整之結構改良,其中該調整機構還包括容置於該軸孔且抵接該軸孔預設階級面之一彈性元件、及一組設於該預力機構一端,並抵接該彈性元件一端之鎖固元件。
  4. 如請求項1所述扭力扳手扭力調整之結構改良,其中該限位齒為尖齒。
  5. 如請求項1所述扭力扳手扭力調整之結構改良,其中該旋鈕於該大徑段外周側具有一扭力數值表。
  6. 如請求項1所述扭力扳手扭力調整之結構改良,其中該本體具一可窺看該預力機構之一扭力值表之側孔;該握柄對應該側孔具有一視孔。
TW110203719U 2021-04-07 2021-04-07 扭力扳手扭力調整之結構改良 TWM616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3719U TWM616790U (zh) 2021-04-07 2021-04-07 扭力扳手扭力調整之結構改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3719U TWM616790U (zh) 2021-04-07 2021-04-07 扭力扳手扭力調整之結構改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6790U true TWM616790U (zh) 2021-09-11

Family

ID=78778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3719U TWM616790U (zh) 2021-04-07 2021-04-07 扭力扳手扭力調整之結構改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67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7869B (zh) * 2022-12-16 2023-10-01 特典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絕緣扭力扳手
TWI826188B (zh) * 2022-12-16 2023-12-11 特典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扳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7869B (zh) * 2022-12-16 2023-10-01 特典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絕緣扭力扳手
TWI826188B (zh) * 2022-12-16 2023-12-11 特典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扳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616790U (zh) 扭力扳手扭力調整之結構改良
TWI639757B (zh) 具有鑰匙強制控制之機電圓柱鎖
US5322303A (en) Tool chuck
US4249435A (en) Workpiece turning hand tool with torque control
US4512693A (en) Reversible drill and drive tool holder
US6935211B2 (en) Ratchet tool having improved driving shank
ES2735311T3 (es) Casquillo de agarre, llave y procedimiento de uso
US4709602A (en) Hand grip drive for torque wrenches
TWM522105U (zh) 具扭力調整功能之扭力套筒
US11745320B2 (en) Torque wrench
JP3515763B2 (ja) 小ヘッドと改善駆動トルクを具えたリバーシブルラチェット工具
US10702979B2 (en) Torque adjustment device for torque wrench
US4341293A (en) Torque-applying, freely-reversible tool and drive-handle coupling with direction of torque-application selection
TW200422145A (en) Ratcheting tool driver
US3823624A (en) Hand ratchet wrench for torque wrench actuation
TWI610766B (zh) 防崩齒棘動工具
TWI755939B (zh) 棘動扳手
TWM615899U (zh) 扭力扳手握把鎖定結構
US9914201B2 (en) Ratchet tool device
CN108972434B (zh) 一种组合式扭矩放大扳手
TWI715476B (zh) 扭力結構
TWI741872B (zh) 具有退釘功能之工具
TWM452042U (zh) 扭力起子
TW200815159A (en) Telescopic T shape wrenching tool device
TWI792912B (zh) 扭力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