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4684U - 斜坡板 - Google Patents

斜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4684U
TWM614684U TW110202268U TW110202268U TWM614684U TW M614684 U TWM614684 U TW M614684U TW 110202268 U TW110202268 U TW 110202268U TW 110202268 U TW110202268 U TW 110202268U TW M614684 U TWM614684 U TW M61468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arm
plate
plate body
suppo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2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劉建智
Original Assignee
輔康企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輔康企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輔康企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02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4684U/zh
Publication of TWM614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4684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一種斜坡板,具有一第一板體、一第二板體及一對支撐架。其中第二板體係與第一板體樞接,各支撐架包括有一第一支臂及一第二支臂,其中第一支臂之相異兩端分別樞接在第一板體與第二支臂,第二支臂之一端樞接在第二板體上。當第二板體位於一展開位置而與第一板體對接且構成一連續坡面時,則可將斜坡板的兩端分別承靠在車輛底板及地面上,以利於使用者或輪椅上下車輛,且支撐架的自由端同時抵靠在地面上,以增加斜坡板之樞接部位的機構強度。當第二板體位於一折疊位置而與第一板體呈對合狀態時,支撐架能同時自動收折,且斜坡板可供折疊收納。

Description

斜坡板
本創作係與用於架設在具有高低落差環境使用的運輸輔助工具有關;特別是指一種於其折疊處具有支撐結構的斜坡板。
為了避免一些身體因先天或後天受損之長期性行動不便者、因暫時性身體因素而導致行動受限者,或是搬運物品的人員等行動不便者,在使用建築環境時受到突如其來的高度落差限制,因此,在許多建築結構體中經常設置有友善的無障礙設施,例如坡道、升降設備、輪椅升降台或是斜坡板。又如在一些交通車輛上亦配備、設置有可移動式的斜坡板,以使前述行動不便者能夠順利地上下車。
誠然上述的斜坡板在使用上是架設在高低落差的環境中,然而斜坡板厚重不易搬移及收藏,為此,有業者改良斜坡板為可折疊式結構,以滿足不使用時能夠方便收藏的需求。惟,以樞接兩個以上的板體所構成的斜坡板,在該些板體的樞接部位之機械強度較弱,容易於樞接部位形成不可逆的塑性變形,而導致斜坡板無法再次折疊收納,甚至是降低斜坡板的使用壽命。是以,現行的斜坡板仍未臻完善。
有鑑於此,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斜坡板,係在斜坡板之可折疊部位設置有補強支撐結構,以提高該處的機械強度。
緣以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的斜坡板包含一第一板體、一第二板體及一對支撐架。其中該第二板體係與該第一板體樞接而能夠在一展開位置與一折疊位置之間移動,其中當該第二板體位於該展開位置時,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對接構成一連續的坡面。當該第二板體位於該折疊位置時,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呈對合狀態。該對支撐架分別設置在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樞接部位的外側,每一支撐架包括有一第一支臂及一第二支臂,其中該第一支臂之相異兩端分別構成一第一樞接部及一第二樞接部,該第一樞接部樞接在該第一板體;該第二支臂之相異兩端分別構成一第三樞接部及一支撐部,該第三樞接部樞接在該第二板體,該第一支臂之第二樞接部樞接在該第二支臂之該第三樞接部與該支撐部之間的部位。
本創作之效果在於,當該第二板體位於該折疊位置且該斜坡板的兩端部分別承靠於環境中之高位與低位時,該支撐架的支撐部同時抵靠於環境中之低位,使得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之樞接部位受支撐架的支撐力,而降低其因負載過大而形變的機率。
為能更清楚地說明本創作,茲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請參圖1至圖8所示,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斜坡板100,用於架設在具有高低落差環境中使用,所述高低落差環境包含但不限於車輛底板與路面之間、騎樓與道路的交界處或建築工地之高低鷹架等,而本實施例中以架設於車輛底板與路面之間為例說明(未繪示)。
所述斜坡板100包含一第一板體10、一第二板體20及一對支撐架30。其中第一板體10與該第二板體20彼此樞接,且第一板體10於背離其與第二板體20之樞接部位的一端具有一用以供承靠車輛底板的第一抵靠部12,該第一板體10包含相背對的一頂面10a與一底面10b,其中該底面10b面對路面。第二板體20於背離其與第一板體10之樞接部位的一端具有一用以供承靠路面的第二抵靠部22,該第二板體20包含相背對的一頂面20a與一底面20b,其中該底面20b面對路面。
該對支撐架30分別設置在第一板體10與第二板體20之樞接部位的外側。每一支支撐架30包括有一第一支臂32及一第二支臂34,其中第一支臂32之相異兩端分別構成一第一樞接部322及一第二樞接部324,第一樞接部322藉由一螺栓36樞接在第一板體10,該第二樞接部324樞接在第二支臂34上。該第二支臂34之相異兩端分別構成一第三樞接部342及一支撐部344,該第三樞接部342藉由一螺栓38樞接在第二板體20上,而該第一支臂32之第二樞接部324係樞接在第三樞接部342與該支撐部344之間的部位。
參照圖3及圖4,第二板體20能夠相對於第一板體10移動在一展開位置Pa與一折疊位置Pb之間。當第二板體20自折疊位置Pb樞轉至展開位置Pa時,該第一板體10與第二板體20對接構成一連續的坡面,且第二板體20同步帶動該支撐架30樞轉,使支撐架30的支撐部344朝遠離該第一板體10的方向移動而展開。如此一來,當斜坡板100架設於具有高低落差之環境中時,如本實施例中之斜坡板100的第一板體10之第一抵靠部12承靠車輛底板上,且第二板體20的第二抵靠部22承靠在路面上時,該支撐架30可同時抵接路面,藉此支撐架30提供第一板體10與第二板體20之樞接部位一支撐力,以降低該第一板體10與第二板體20之樞接部位因負載過大而形變的機率。
當該第二板體20位於折疊位置Pb時,該第一板體10與第二板體20呈對合狀態,且第一板體10的第一抵靠部12與第二板體20的第二抵靠部22彼此靠近而收折。於此同時,本實施例中之第一板體10的頂面10a與第二板體20的頂面20a皆朝外。
補充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之第二支臂34具有一第一臂段34a與一第二臂段34b,其中該第一臂段34a具有第三樞接部342,該第二臂段34b具有支撐部344,該第一支臂32之第二樞接部324樞接在第一臂段34a與第二臂段34b的連接部位。續參照圖3及圖4,第一臂段34a與第二臂段34b之間具有一夾角θ,該夾角θ介於110度與160度之間;較佳者,該夾角θ介於115度與155度之間;於本實施例中之該夾角θ為145度。藉由上述之結構設計,當該第二板體20於展開位置Pa且承靠於該環境中之低位時,該支撐部344可恰巧垂直抵接於環境中之低位,以提供最佳的支撐效果。而當第二板體20自展開位置Pa樞轉至折疊位置Pb時,該支撐架30又可受第二板體20帶動地同步樞轉而收折起來,並位於第一板體10之頂面10a與第二板體20之頂面20a之間。
於本實施例中,用以避免第一板體10與第二板體20之樞接部位於受負載時下陷分離的手段為:第二板體20具有一延伸接合部24,該延伸接合部24自該第二板體20樞接第一板體10之一端向外延伸而成。當該第二板體20於展開位置Pa時,該延伸接合部24會貼靠在第一板體10的頂面10a上(參照圖7)。如此一來,當第一板體10和/或第二板體20承受負載時,第二板體20的延伸接合部24與第一板體10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使得第一板體10與第二板體20維持於該連續坡面之狀態。
另外,參照圖7,本實施例中之延伸接合部24位於該第二板體20的頂面20a上,且該第一板體10具有一接合凹部14,該接合凹部14自該第一板體10樞接第二板體20之一端處的頂面10a向內凹陷而成。藉此,當該第二板體20於展開位置Pa時,該延伸接合部24位於接合凹部14中,使該延伸接合部24的頂面與該第一板體10的頂面10a位於同一平面上,以提供一平緩的坡面。
另外,於本實施例中為了增加該第二板體20與該第一板體10之樞接部位的強度,請參圖5至圖8所示,該第一板體10於樞接該第二板體20之一端處具有至少一第一容槽16,該第二板體20於樞接該第一板體10之一端處具有至少一第二容槽26,且本實施例中之斜坡板100還包含至少一支撐件40、一第一軸桿50及一第二軸桿60。
該至少一第一容槽16是位於該第一板體10具有該接合凹部14之一端,並自第一板體10的底面10b向內凹陷而成。該至少一第二容槽26則是位於第二板體20具有該延伸接合部24之一端,並自該第二板體20的底面20b向內凹陷而成。該至少一支撐件40設置於第一板體10與第二板體20之間,且支撐件40的一部份位於第一容槽16中,支撐件40的另一部份位於第二容槽26中。前述第一容槽、第二容槽及支撐件之數量彼此對應,且於本實施例中之第一容槽16、第二容槽26及支撐件40之數量皆為二。
該第一軸桿50穿過第一板體10且穿過該支撐件40位於第一容槽16中的部分,第二軸桿60則穿過第二板體20且穿過該支撐件40位於第二容槽26中的部分。該第一板體10藉由第一軸桿50而與該二支撐件40樞接,該第二板體20藉由第二軸桿60而與該二支撐件40樞接,進而使得第一板體10與第二板體20間接樞接。
如圖7所示,當該第二板體20位於該展開位置Pa時,該支撐件40的部分表面抵接該第一容槽16的槽底162及該第二容槽26的槽底262。如此一來,支撐件40的部分表面同時抵接該第一容槽16的槽底162及該第二容槽26的槽底262,使得作用於第一板體10與第二板體20之樞接部位處的負載,可透過該支撐件40分散應力,進而降低第一軸桿50及第二軸桿60因負載過大而形變的機率。參照圖8,當該第二板體20位於該折疊位置Pb時,該支撐件40亦可完全收容於該第一容槽16及該第二容槽26中,減少體積。
此外,本實施例中之第一板體10具有二第一側板18,該二第一側板18分別位於第一板體10之頂面10a的兩側緣,第二板體20具有二第二側板28,該二第二側板28分別位於第二板體20之頂面20a的兩側緣,藉此,當斜坡板100架設於具有高低落差之環境中使用時,該二第一側板18及第二側板28可避免行經過的輪椅、推車等物品側向翻落,亦具有警示的作用。
參照圖9所示為本創作所提供之另一態樣的第二支臂34’,該第二支臂34’包含一中空管體346及一支撐腳348,其中該中空管體346具有本創作所述之第三樞接部,該支撐腳348一端插入該中空管體346內,另一端則構成本創作所述之支撐部,且支撐腳348係能夠相對該中空管體346沿著軸向移動。所述中空管體346包含複數個貫孔346a,該些貫孔346a貫穿中空管體346的內外面,所述支撐腳348包含複數個凸塊348a,該些凸塊348a位於支撐腳348的外周面上。藉由各該凸塊348a位於不同的貫孔346a,可自由調整第二支臂34’的長度,以利於準確地抵接環境中的低位。
補充說明的是,於本實施例中該中空管體346具有一第一段346b與一第二段346c,其中該第一段346b具有本創作所述之第三樞接部,本創作所述之第一支臂的第二樞接部樞接在該第一段346b與第二段346c的連接部位,該支撐腳348一端係插設在中空管體346的第二段346c內。其中該第一段346b與該第二段346c之間具有一夾角θ,該夾角θ介於110度與160度之間;較佳者,該夾角θ介於115度與155度之間;於本實施例中之該夾角θ為145度。
參照圖10所示為本創作所提供之再一態樣的第二支臂34'',該第二支臂34''包含一中空管體347及一支撐腳349,其中該中空管體347具有本創作所述之第三樞接部,該支撐腳349一端插入該中空管體347內,另一端則構成本創作所述之支撐部,且支撐腳349係能夠相對該中空管體347沿著軸向移動。所述中空管體347的內壁包含一內螺紋段347a,所述支撐腳349包含的外壁包含一對應該內螺紋段347a的外螺紋段349a。藉由外螺紋段349a沿著內螺紋段347a旋轉,可自由調整第二支臂34''的長度,以利於準確地抵接環境中的低位。然本創作之可調整長度的機構不以上述內容為限。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舉凡應用本創作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為之等效變化,理應包含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本創作] 100:斜坡板 10:第一板體 10a:頂面 10b:底面 12:第一抵靠部 14:接合凹部 16:第一容槽 162:槽底 18:第一側板 20:第二板體 20a:頂面 20b:底面 22:第二抵靠部 24:延伸接合部 26:第二容槽 262:槽底 28:第二側板 30:支撐架 32:第一支臂 322:第一樞接部 324:第二樞接部 34:第二支臂 34a:第一臂段 34b:第二臂段 342:第三樞接部 344:支撐部 36:螺栓 38:螺栓 40:支撐件 50:第一軸桿 60:第二軸桿 34':第二支臂 346:中空管體 346a:貫孔 346b:第一段 346c:第二段348:支撐腳 348a:凸塊 Pa:展開位置 Pb:折疊位置 θ:夾角 34'':第二支臂 347:中空管體 347a:內螺紋段 349:支撐腳 349a:外螺紋段
圖1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斜坡板的立體圖。 圖2為本創作上述較佳實施例之斜坡板的局部分解圖。 圖3為圖1的局部右側示意圖。 圖4類同圖3,揭示第二板體於折疊位置。 圖5為本創作上述較佳實施例之斜坡板於另一視角的局部立體圖。 圖6為圖5之分解圖。 圖7為圖5之7-7方向的剖視圖。 圖8類同圖7,揭示第二板體於折疊位置。 圖9為本創作另一較佳實施例中之支撐架的第二支臂之示意圖。 圖10為本創作再一較佳實施例中之支撐架的第二支臂之剖面示意圖。
100:斜坡板
10:第一板體
10a:頂面
12:第一抵靠部
18:第一側板
20:第二板體
20a:頂面
22:第二抵靠部
28:第二側板
30:支撐架
32:第一支臂
34:第二支臂

Claims (7)

  1. 一種斜坡板,包含: 一第一板體; 一第二板體,係與該第一板體樞接而能夠在一展開位置與一折疊位置之間移動,其中當該第二板體位於該展開位置時,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對接構成一連續的坡面;當該第二板體位於該折疊位置時,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呈對合狀態;以及 一對支撐架,該對支撐架分別設置在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之樞接部位的外側,每一支撐架包括有一第一支臂及一第二支臂,其中該第一支臂之相異兩端分別構成一第一樞接部及一第二樞接部,該第一樞接部樞接在該第一板體;該第二支臂之相異兩端分別構成一第三樞接部及一支撐部,該第三樞接部樞接在該第二板體,該第一支臂之第二樞接部樞接在該第二支臂之該第三樞接部與該支撐部之間的部位。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斜坡板,其中該第二支臂具有一第一臂段與一第二臂段,該第一臂段具有該第三樞接部,該第二臂段具有該支撐部,該第一支臂之該第二樞接部樞接在該第一臂段與該第二臂段的連接部位;其中該第一臂段與該第二臂段之間具有一夾角,該夾角介於110度與160度之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斜坡板,其中該第二支臂包括一中空管體及一支撐腳,該中空管體具有該第三樞接部,該支撐腳一端插入該中空管體內,另一端構成該支撐部,且該支撐腳係能夠相對該中空管體沿著軸向移動。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斜坡板,其中該中空管體具有一第一段與一第二段,該第一段具有該第三樞接部,該第一支臂之該第二樞接部樞接在該第一段與該第二段的連接部位,該支撐腳一端插入該第二段內;其中該第一段與該第二段之間具有一夾角,該夾角介於110度與160度之間。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斜坡板,其中該第一板體一端具有至少一第一容槽;該第二板體一端具有至少一第二容槽;該斜坡板還包含至少一支撐件、一第一軸桿及一第二軸桿,其中該支撐件設置於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之間,且該支撐件的一部份位於該第一容槽中,該支撐件的另一部份位於該第二容槽中,該第一軸桿穿過該第一板體及該支撐件,該第二軸桿穿過該第二板體及該支撐件;當該第二板體位於該展開位置時,該支撐件的部分表面抵接該第一容槽及該第二容槽的槽底。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斜坡板,其中該第二板體具有一延伸接合部,該延伸接合部自該第二板體之具有該至少一第二容槽的一端向外延伸而成;當該第二板體位於該展開位置時,該延伸接合部貼靠該第一板體。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斜坡板,其中該延伸接合部位於該第二板體的頂面上,該第一板體之具有該第一容槽的一端具有一接合凹部,該接合凹部自該第一板體之頂面向內凹陷而成;當該第二板體位於該展開位置時,該延伸接合部位於該接合凹部中,使該延伸接合部的頂面與該第一板體的頂面位於同一平面上。
TW110202268U 2021-03-03 2021-03-03 斜坡板 TWM614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2268U TWM614684U (zh) 2021-03-03 2021-03-03 斜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2268U TWM614684U (zh) 2021-03-03 2021-03-03 斜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4684U true TWM614684U (zh) 2021-07-21

Family

ID=77912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2268U TWM614684U (zh) 2021-03-03 2021-03-03 斜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46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0849B (zh) * 2021-03-03 2022-07-11 輔康企業有限公司 斜坡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0849B (zh) * 2021-03-03 2022-07-11 輔康企業有限公司 斜坡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29017B2 (en) Collapsible canopy framework structure of a regular polygon
US8544213B2 (en) Transforming structure with tower shuttle
US20080265538A1 (en) Cart for Loads
AU2018201353B2 (en) Improved Modular and Collapsible Ramp System
TWM614684U (zh) 斜坡板
US9631371B2 (en) Modular and collapsible ramp system
US7500335B1 (en) Portable deck for recreational vehicles and fifth wheel campers
US7584575B2 (en) Variable height fold and roll staging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TWI770849B (zh) 斜坡板
TWM613647U (zh) 斜坡板
JPH09195530A (ja) 支保工
TWI770850B (zh) 斜坡板
WO1996009447A1 (en) Modular space frame
US6892859B2 (en) Self-stabilizing trestle
US20110211907A1 (en) Collapsible a-frame for road barriers
JP2581939Y2 (ja) 折畳移動式足場
CN217976047U (zh) 闸机及闸机通道
US20080217501A1 (en) Power a-frame
CN219753762U (zh) 一种折叠梯支撑机构
CN211262235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建筑工程测绘仪
US20030061779A1 (en) Multipurpose frame assembly
JPH03226454A (ja) 幌付パレット
US20070023233A1 (en) Ladder support
JPH07300811A (ja) 仮設通路
JPH0547231U (ja) ベランダ型枠支持用仮設ビー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