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0217U - 杯體結構 - Google Patents

杯體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0217U
TWM610217U TW109213685U TW109213685U TWM610217U TW M610217 U TWM610217 U TW M610217U TW 109213685 U TW109213685 U TW 109213685U TW 109213685 U TW109213685 U TW 109213685U TW M610217 U TWM610217 U TW M61021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p
wall
groove
suction hol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3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秀琴
Original Assignee
高玉宇
謝文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高玉宇, 謝文元 filed Critical 高玉宇
Priority to TW1092136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0217U/zh
Priority to US17/082,681 priority patent/US20210120987A1/en
Publication of TWM610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0217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種杯體結構,其包含一杯主體及一杯座體。杯主體具有一杯底及一杯壁,杯壁環繞形成一第一開口,其中一第一凹槽形成於杯壁的一外表面,且由外表面朝杯壁的一內表面向內凹入。杯座體具有一杯座及一壁面,用以包覆第一凹槽與容納部分杯主體於其內,其中第一凹槽自第一開口延伸至杯主體的杯底;一第一吸孔形成於第一開口處且一第二吸孔形成於內表面並位於杯主體的該杯底;以及第一吸孔、第一凹槽、部分杯座體及第二吸孔形成一流體通道。利用流體通道的兩端形成貫穿的吸孔,以利使用者方便吸允放置杯體結構中的所有物質。

Description

杯體結構
本創作是有關一種杯體結構,特別是一種具有流體通道的的杯體結構。
傳統上飲料店賣手搖杯冰品時,用封膜機將珍珠奶茶封密,當使用者要用吸管飲用時,將吸管刺破封膜後飲用,飲用完後丟棄在回收桶內,然而,由於太多吸管被拋棄於環境與海洋中,且又因回收困難導致吸管無法再利用,造成海洋污染與塑膠廢棄物太多等問題。也因此,政府開始對一次性吸管進行使用限制。
有鑑於此,製造符合環保、盡量不改變使用者使用習慣又適合使用者攜帶、使用及清洗的杯體結構便是目前極需努力的目標。
本創作提供一種杯體結構,其利用在杯主體與杯座體之間形成流體通道,且流體通道的兩端形成吸孔,不僅方便使用者方便汲取放置於杯體結構中的所有物質,亦方便拆開清洗。
本創作一實施例之一種杯體結構,其包含一杯主體及一杯座體。杯主體具有一杯底及與杯底連結的一杯壁,杯壁環繞形成一第一開口,其中一第一凹槽形成於杯壁的一外表面,且由外表面朝杯壁的一內表面向內凹入。杯座體具有一杯座及與杯座連結的一壁面,杯座形成一容置空間,且杯座體用以包覆第一凹槽與容納部分杯主體於其內,其中第一凹槽自第一開口延伸至杯主體的杯底;一第一吸孔形成於第一開口處且一第二吸孔形成於內表面並位於杯主體的杯底;以及第一吸孔、第一凹槽、部分杯座體及第二吸孔形成一流體通道。
以下藉由具體實施例配合所附的圖式詳加說明,當更容易瞭解本創作之目的、技術內容、特點及其所達成之功效。
以下將詳述本創作之各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作為例示。除了這些詳細說明之外,本創作亦可廣泛地施行於其它的實施例中,任何所述實施例的輕易替代、修改、等效變化都包含在本創作之範圍內,並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在說明書的描述中,為了使讀者對本創作有較完整的瞭解,提供了許多特定細節;然而,本創作可能在省略部分或全部特定細節的前提下,仍可實施。此外,眾所周知的步驟或元件並未描述於細節中,以避免對本創作形成不必要之限制。圖式中相同或類似之元件將以相同或類似符號來表示。特別注意的是,圖式僅為示意之用,並非代表元件實際之尺寸或數量,有些細節可能未完全繪出,以求圖式之簡潔。
請參照圖1,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杯體結構100,其包含一杯主體110及一杯座體120,其中杯主體110置入杯座體120中,且杯座體120部分包覆杯主體110。其詳細結構以下述實施例分別說明之。
請參考圖2A及圖2B,圖2A為杯主體的剖面示意圖;圖2B為杯主體的俯視示意圖。如2A圖所示,杯主體210具有一杯底211及與杯底211連結的一杯壁212,杯壁212環繞形成一第一開口213,其中一第一凹槽216形成於杯壁212的一外表面215,且由外表面215朝杯壁212的一內表面214向內凹入。於此實施例中,第一凹槽216自第一開口213延伸至杯主體210的杯底211。一第一吸孔217形成於第一開口213處且一第二吸孔218形成於內表面214並位於杯主體210的杯底211。於一實施例中,第一吸孔217由杯壁212包圍形成,但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吸孔217的形狀包含但不限於如圖2B之實施例所示。
接續上述,請參考圖3及圖4,圖3為杯座體的剖面示意圖;以及圖4為杯主體與杯座體結合後之剖面示意圖。請先參考圖3,杯座體220具有一杯座221及與杯座221連結的一壁面222,杯座221形成一容置空間223,且杯座體220用以包覆第一凹槽216與容納部分杯主體210於其內,如圖4實施所示,容置空間223至少包覆杯主體210的杯底211與部分第一凹槽216。而第一吸孔217、第一凹槽216、部分杯座體220及第二吸孔218形成一流體通道230。於又一實施例中,請搭配參考圖2,杯主體210的杯底211之厚度小於杯主體210的杯壁212之厚度,此處的杯壁212,特別是指除了第一凹槽216之外的其他部分。因此,杯座體220的杯座221可與杯主體210的杯底211密合。於再一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此為杯座體220的內部示意圖。杯座體220的內壁面224具有突起的一第二凹槽226,其與第一凹槽216(參圖4)對應設置,除使杯主體210與杯座體220更加密合外,更可加強引導設置於杯體結構200內的物質通過流體通道(參圖4)。
於又一實施例中,請參考圖6,圖6為杯體結構阻立後的立體示意圖,如圖所示,壁面222僅覆蓋部分杯壁212,以方便使用者脫離杯主體210與杯座體220。此外,杯體結構200更包含一杯罩體240,罩設於第一開口213(參圖4)上。杯罩體240的形狀並無限制,於一實施例中,杯罩體240可具有一飲用口241,並與第一吸孔217(參圖4)之位置相對。更者,杯罩體240更可具有一排氣孔242,以利空氣對流,讓使用者方便吸允。
於又一實施例中,請參考圖7,圖7為杯座體的示意圖。杯體結構200更包含一突出握持部227突出杯座體220的一外壁面225,除增加使用者握持的便利性外,亦可設計成裝飾圖案除增加使用者握持面積之外,更增加美觀性與識別性。
於一實施例中,杯主體110、210的材質硬度較杯座體120、220的材質硬度硬。其中杯座體120、220的材質可以是具有彈性的材質,其包含但不限於塑膠、矽膠、橡膠、樹脂、玻璃、金屬、陶瓷、紙、木材、植物纖維、天然礦物或複合材質。而杯主體110、210的材質沒有限制。但原則上,為方便使用者吸允,杯主體的材質硬度可以比杯座體的材質硬度硬,此外,杯座體120、220的材質可以是具有彈性的材質,可增加杯座體與杯主體的結合力外,更可具備防滑、防熱功能,此外,彈性材質方便杯座體120、220脫離杯主體110、210,以利清洗。
綜合上述,本創作之杯體結構,其杯主體與杯座體半覆蓋的拆合結構,不僅讓使用者方便拆開清洗,且結合式流體通道之設計也較一般環保吸管好清洗。更者,流體通道230的孔徑大小可依業者需求設計。也就是說,針對不同使用者及飲品,可將流體通道230的孔徑大小做不同的設計。再者,杯座體220上的突出握持部227除可設計成杯耳外,亦可依據業者需求設計成不同的圖案,除增加使用者握持面積之外,更增加美觀性與識別性。
依據上述,本創作之杯體結構,其利用在杯主體與杯座體之間形成流體通道,且流體通道的兩端形成吸孔,不僅讓使用者方便汲取放置於杯體結構中的所有物質,亦方便拆開清洗。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是為說明本創作之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使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能夠瞭解本創作之內容並據以實施,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即大凡依本創作所揭示之精神所作之均等變化或修飾,仍應涵蓋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100:杯體結構 110:杯主體 120:杯座體 200:杯體結構 210:杯主體 211:杯底 212:杯壁 213:第一開口 214:內表面 215:外表面 216:第一凹槽 217:第一吸孔 218:第二吸孔 220:杯座體 221:杯座 222:壁面 223:容置空間 224:內壁面 225:外壁面 226:第二凹槽 227:突出握持部 230:流體通道 240:杯罩體 241:飲用口 242:排氣孔
圖1為一示意圖,顯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杯體結構。 圖2A為一剖視示意圖,顯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杯主體之結構。 圖2B為一俯視示意圖,顯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杯主體之結構。 圖3為一剖視示意圖,顯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杯座體結構。 圖4為一示意圖,顯示本創作之又一實施例之組立後的杯體結構。 圖5為一示意圖,顯示本創作之又一實施例之杯座體結構。 圖6為一示意圖,顯示本創作之又一實施例之杯體結構。 圖7為一示意圖,顯示本創作之再一實施例之杯座體結構。
100:杯體結構
110:杯主體
120:杯座體

Claims (9)

  1. 一種杯體結構,包含: 一杯主體,其具有一杯底及與該杯底連結的一杯壁,該杯壁環繞形成一第一開口,其中一第一凹槽形成於該杯壁的一外表面,且由該外表面朝該杯壁的一內表面向內凹入;以及 一杯座體,其具有一杯座及與該杯座連結的一壁面,該杯座形成一容置空間,且該杯座體用以包覆該第一凹槽與容納部分該杯主體於其內,其中該第一凹槽自該第一開口延伸至該杯主體的該杯底;一第一吸孔形成於該第一開口處且一第二吸孔形成於該內表面並位於該杯主體的該杯底;以及該第一吸孔、該第一凹槽與部分該杯座體及該第二吸孔形成一流體通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杯體結構,更包含一杯罩體,罩設於該第一開口上。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杯體結構,其中一飲用口形成於該杯罩體上,並與該第一吸孔之位置相對。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杯體結構,其中該杯主體的該杯底之厚度小於該杯主體的該杯壁厚度。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杯體結構,其中該第一吸孔由杯壁包圍形成。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杯體結構,其中該杯座體的該內壁面具有突起的一第二凹槽,其與該第一凹槽對應設置。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杯體結構,其中該杯座體的該容置空間至少包覆該杯主體的該杯底與部分該第一凹槽。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杯體結構,其中該壁面覆蓋部分該杯壁。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杯體結構,更包含一突出握持部突出該杯座體的一外壁面。
TW109213685U 2019-10-29 2020-10-16 杯體結構 TWM610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3685U TWM610217U (zh) 2020-10-16 2020-10-16 杯體結構
US17/082,681 US20210120987A1 (en) 2019-10-29 2020-10-28 Cup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3685U TWM610217U (zh) 2020-10-16 2020-10-16 杯體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0217U true TWM610217U (zh) 2021-04-11

Family

ID=76605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3685U TWM610217U (zh) 2019-10-29 2020-10-16 杯體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0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037510A1 (en) Cap
TWM610217U (zh) 杯體結構
CN210842543U (zh) 具有自吸功能的饮料杯
CN210961355U (zh) 杯体结构
CN213155244U (zh) 杯体结构
TWI717883B (zh) 杯體結構
TW202042705A (zh) 具有吸引結構的冷熱雙用杯
TWM580360U (zh) Cup with attractive structure
KR102121144B1 (ko) 음료용 컵
TWM593785U (zh) 杯體結構
JP6108777B2 (ja) 乳幼児用飲料容器
CN112716238A (zh) 杯体结构
CN213370503U (zh) 一种漂浮杯
CN113277213B (zh) 配备有吸管的奶瓶兼容盖子
CN216494695U (zh) 一种方便饮水的双口杯
CN201337671Y (zh) 奶瓶的瓶底进气构造
CN103301024A (zh) 一种仿生奶嘴
TWM570063U (zh) Disposable plastic cup with straw
CN209023306U (zh) 一种空中客机上专用的纸杯
CN214855857U (zh) 一种杯子
KR200317779Y1 (ko) 공기 유입 요철부를 갖는 빨대
CN211186726U (zh) 能够收藏吸管的随身杯
CN209138661U (zh) 一种移液瓶
TW202319301A (zh) 瓶裝容器之結構改良(一)
JP6606795B1 (ja) 飲料用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