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55244U - 杯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杯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55244U
CN213155244U CN202022303204.6U CN202022303204U CN213155244U CN 213155244 U CN213155244 U CN 213155244U CN 202022303204 U CN202022303204 U CN 202022303204U CN 213155244 U CN213155244 U CN 213155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wall
cup body
groove
suc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032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秀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3032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55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55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552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杯体结构,其包含一杯主体及一杯座体。杯主体具有一杯底及一杯壁,杯壁环绕形成一第一开口,其中一第一凹槽形成于杯壁的一外表面,且由外表面朝杯壁的一内表面向内凹入。杯座体具有一杯座及一壁面,用以包覆第一凹槽与容纳部分杯主体于其内,其中第一凹槽自第一开口延伸至杯主体的杯底;一第一吸孔形成于第一开口处且一第二吸孔形成于内表面并位于杯主体的该杯底;以及第一吸孔、第一凹槽、部分杯座体及第二吸孔形成一流体通道。利用流体通道的两端形成贯穿的吸孔,以利使用者方便吸允放置杯体结构中的所有物质,亦方便拆开清洗。

Description

杯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杯体结构,特别是一种具有流体通道的杯体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上饮料店卖手摇杯冰品时,用封膜机将珍珠奶茶封密,当使用者要用吸管饮用时,将吸管刺破封膜后饮用,饮用完后丢弃在回收桶内,然而,由于太多吸管被抛弃于环境与海洋中,且又因回收困难导致吸管无法再利用,造成海洋污染与塑料废弃物太多等问题。也因此,政府开始对一次性吸管进行使用限制。
有鉴于此,制造符合环保、尽量不改变使用者使用习惯又适合使用者携带、使用及清洗的杯体结构便是目前极需努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杯体结构,其利用在杯主体与杯座体之间形成流体通道,且流体通道的两端形成吸孔,不仅方便使用者方便汲取放置于杯体结构中的所有物质,亦方便拆开清洗。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杯体结构,其包含一杯主体及一杯座体。杯主体具有一杯底及与杯底连结的一杯壁,杯壁环绕形成一第一开口,一第一凹槽形成于杯壁的一外表面,且由外表面朝杯壁的一内表面向内凹入。杯座体具有一杯座及与杯座连结的一壁面,杯座形成一容置空间,且杯座体包覆第一凹槽与容纳部分杯主体于其内,第一凹槽自第一开口延伸至杯主体的杯底;一第一吸孔形成于第一开口处且一第二吸孔形成于内表面并位于杯主体的杯底;以及第一吸孔、第一凹槽、部分杯座体及第二吸孔形成一流体通道。
如上所述的杯体结构,其中,该杯体结构还包含一杯罩体,罩设于该第一开口上。
如上所述的杯体结构,其中,一饮用口形成于该杯罩体上,并与该第一吸孔的位置相对。
如上所述的杯体结构,其中,该杯主体的该杯底的厚度小于该杯主体的该杯壁厚度。
如上所述的杯体结构,其中,该第一吸孔由杯壁包围形成。
如上所述的杯体结构,其中,该杯座体的该内壁面具有突起的一第二凹槽,其与该第一凹槽对应设置。
如上所述的杯体结构,其中,该杯座体的该容置空间至少包覆该杯主体的该杯底与部分该第一凹槽。
如上所述的杯体结构,其中,该壁面覆盖部分该杯壁。
如上所述的杯体结构,其中,该杯体结构还包含一突出握持部,该突出握持部突出该杯座体的一外壁面。
如上所述的杯体结构,其中,该杯主体的材质硬度较该杯座体的材质硬度硬。
如上所述的杯体结构,其中,该杯座体为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的杯座体。
如上所述的杯体结构,其中,该杯座体为塑料、硅胶、橡胶、树脂、玻璃、金属、陶瓷、纸、木材、植物纤维、天然矿物或复合材质制成的杯座体。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杯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A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杯主体的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2B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杯主体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杯座体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组立后的杯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杯座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杯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杯座体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杯体结构
110 杯主体
120 杯座体
200 杯体结构
210 杯主体
211 杯底
212 杯壁
213 第一开口
214 内表面
215 外表面
216 第一凹槽
217 第一吸孔
218 第二吸孔
220 杯座体
221 杯座
222 壁面
223 容置空间
224 内壁面
225 外壁面
226 第二凹槽
227 突出握持部
230 流体通道
240 杯罩体
241 饮用口
242 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由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的图式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以下将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为例示。除了这些详细说明之外,本实用新型亦可广泛地施行于其它的实施例中,任何所述实施例的轻易替代、修改、等效变化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并以权利要求范围为准。在说明书的描述中,为了使读者对本实用新型有较完整的了解,提供了许多特定细节;然而,本实用新型可能在省略部分或全部特定细节的前提下,仍可实施。此外,众所周知的步骤或组件并未描述于细节中,以避免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不必要的限制。图式中相同或类似的组件将以相同或类似符号来表示。特别注意的是,图式仅为示意之用,并非代表组件实际的尺寸或数量,有些细节可能未完全绘出,以求附图的简洁。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杯体结构100,其包含一杯主体110及一杯座体120,其中杯主体110置入杯座体120中,且杯座体120部分包覆杯主体110。其详细结构以下述实施例分别说明。
请参考图2A及图2B,图2A为杯主体的剖面示意图;图2B为杯主体的俯视示意图。如图2A所示,杯主体210具有一杯底211及与杯底211连结的一杯壁212,杯壁212环绕形成一第一开口213,其中一第一凹槽216形成于杯壁212的一外表面215,且由外表面215朝杯壁212的一内表面214向内凹入。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16自第一开口213延伸至杯主体210的杯底211。一第一吸孔217形成于第一开口213处且一第二吸孔218形成于内表面214并位于杯主体210的杯底211。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吸孔217由杯壁212包围形成,但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吸孔217的形状包含但不限于如图2B的实施例所示。
接续上述,请参考图3及图4,图3为杯座体的剖面示意图;以及图4为杯主体与杯座体结合后的剖面示意图。请先参考图3,杯座体220具有一杯座221及与杯座221连结的一壁面222,杯座221形成一容置空间223,且杯座体220用以包覆第一凹槽216与容纳部分杯主体210于其内,如图4实施所示,容置空间223至少包覆杯主体210的杯底211与部分第一凹槽216。而第一吸孔217、第一凹槽216、部分杯座体220及第二吸孔218形成一流体通道230。于又一实施例中,请搭配参考图2,杯主体210的杯底211的厚度小于杯主体210的杯壁212的厚度,此处的杯壁212,特别是指除了第一凹槽216之外的其他部分。因此,杯座体220的杯座221可与杯主体210的杯底211密合。于再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此为杯座体220的内部示意图。杯座体220的内壁面224具有突起的一第二凹槽226,其与第一凹槽216(参图4)对应设置,除使杯主体210与杯座体220更加密合外,更可加强引导设置于杯体结构200内的物质通过流体通道(参图4)。
于又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图6为杯体结构阻立后的立体示意图,如图6所示,壁面222仅覆盖部分杯壁212,以方便使用者脱离杯主体210与杯座体220。此外,杯体结构200更包含一杯罩体240,罩设于第一开口213(参图4)上。杯罩体240的形状并无限制,于一实施例中,杯罩体240可具有一饮用口241,并与第一吸孔217(参图4)的位置相对。更者,杯罩体240更可具有一排气孔242,以利空气对流,让使用者方便吸允。
于又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图7为杯座体的示意图。杯体结构200更包含一突出握持部227突出杯座体220的一外壁面225,除增加使用者握持的便利性外,亦可设计成装饰图案除增加用户握持面积之外,更增加美观性与识别性。
于一实施例中,杯主体110、210的材质硬度较杯座体120、220的材质硬度硬。其中杯座体120、220的材质可以是具有弹性的材质,其包含但不限于塑料、硅胶、橡胶、树脂、玻璃、金属、陶瓷、纸、木材、植物纤维、天然矿物或复合材质。而杯主体110、210的材质没有限制。但原则上,为方便使用者吸允,杯主体的材质硬度可以比杯座体的材质硬度硬,此外,杯座体120、220的材质可以是具有弹性的材质,可增加杯座体与杯主体的结合力外,更可具备防滑、防热功能,此外,弹性材质方便杯座体120、220脱离杯主体110、210,以利清洗。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杯体结构,其杯主体与杯座体半覆盖的拆合结构,不仅让用户方便拆开清洗,且结合式流体通道的设计也较一般环保吸管好清洗。更者,流体通道230的孔径大小可依业者需求设计。也就是说,针对不同使用者及饮品,可将流体通道230的孔径大小做不同的设计。再者,杯座体220上的突出握持部227除可设计成杯耳外,亦可依据业者需求设计成不同的图案,除增加用户握持面积之外,更增加美观性与识别性。
依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杯体结构,其利用在杯主体与杯座体之间形成流体通道,且流体通道的两端形成吸孔,不仅让使用者方便汲取放置于杯体结构中的所有物质,亦方便拆开清洗。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杯体结构包含:
一杯主体,其具有一杯底及与该杯底连结的一杯壁,该杯壁环绕形成一第一开口,一第一凹槽形成于该杯壁的一外表面,且由该外表面朝该杯壁的一内表面向内凹入;以及
一杯座体,其具有一杯座及与该杯座连结的一壁面,该杯座形成一容置空间,且该杯座体包覆该第一凹槽与容纳部分该杯主体于其内,该第一凹槽自该第一开口延伸至该杯主体的该杯底;一第一吸孔形成于该第一开口处且一第二吸孔形成于该内表面并位于该杯主体的该杯底;以及该第一吸孔、该第一凹槽与部分该杯座体及该第二吸孔形成一流体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杯体结构还包含一杯罩体,罩设于该第一开口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一饮用口形成于该杯罩体上,并与该第一吸孔的位置相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杯主体的该杯底的厚度小于该杯主体的该杯壁厚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吸孔由杯壁包围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杯座体的内壁面具有突起的一第二凹槽,其与该第一凹槽对应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杯座体的该容置空间至少包覆该杯主体的该杯底与部分该第一凹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壁面覆盖部分该杯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杯体结构还包含一突出握持部,该突出握持部突出该杯座体的一外壁面。
CN202022303204.6U 2020-10-16 2020-10-16 杯体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155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3204.6U CN213155244U (zh) 2020-10-16 2020-10-16 杯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3204.6U CN213155244U (zh) 2020-10-16 2020-10-16 杯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55244U true CN213155244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78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0320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155244U (zh) 2020-10-16 2020-10-16 杯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552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35842A (en) Spill-resistant bubble-blowing apparatus
TWM598645U (zh) 易於連同吸管成型脫模的杯子
US20210002029A1 (en) Container with grip
CN213155244U (zh) 杯体结构
KR20100106817A (ko) 프리컵용 빨대 뚜껑
US20040251259A1 (en) Beverage mug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10775429A (zh) 有覆盖层的嘴型杯盖
CN210961355U (zh) 杯体结构
US20180009570A1 (en) Bottle cap accessory
TWM580361U (zh) Cup with attractive structure
US20180369844A1 (en) Liquid container
TW202042705A (zh) 具有吸引結構的冷熱雙用杯
TWM610217U (zh) 杯體結構
CN208868458U (zh) 具吸管功能之容器
KR200314787Y1 (ko) 투명합성수지 이중용기
CN211186726U (zh) 能够收藏吸管的随身杯
TWI717883B (zh) 杯體結構
CN110870651A (zh) 组合式吸管容器
US20070267427A1 (en) Burn-proof cup
KR102657618B1 (ko) 대나무 용기
CN209629318U (zh) 具有吸引结构的杯子
CN201337671Y (zh) 奶瓶的瓶底进气构造
KR200334885Y1 (ko) 미끄럼 방지 쟁반
CN217852274U (zh) 一种两用杯
CN210989519U (zh) 防磕碰水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1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