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0210U - 壓縮機結構 - Google Patents

壓縮機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0210U
TWM610210U TW109213521U TW109213521U TWM610210U TW M610210 U TWM610210 U TW M610210U TW 109213521 U TW109213521 U TW 109213521U TW 109213521 U TW109213521 U TW 109213521U TW M610210 U TWM610210 U TW M61021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chamber
main seat
rotor
shaf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35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睿承
Original Assignee
金德創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金德創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金德創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135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0210U/zh
Publication of TWM610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021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種壓縮機結構,係於一葉片轉子之外圍設置一偏心之葉室體,該葉室體可轉動地樞架在一主座中,且該葉片轉子之葉輪周壁與葉室體內之圓周壁相切接觸,形成一軸向分隔線,並於該葉室體內構成一偏心之月弧形葉室;該葉片轉子之葉輪周側設有一徑向葉片槽,其內可容設一滑動的葉片,該葉片之外伸端具有葉片樞接部,可樞結在該葉室內圓周壁之兩側,讓該葉片頂端緊靠該葉室內圓周壁上,使該葉室內部由該葉片分隔成一進氣吸入區及一壓縮排出區,該進氣吸入區設有一氣體入口,該壓縮排出區設有一氣體出口;隨著該葉片轉子轉動而帶動葉片,再由該葉片之葉片樞接部帶動葉室體跟著轉動,使得氣體由氣體入口進入該葉室,再經壓縮後由氣體出口排出,完成氣體壓縮作業;因葉室體隨著葉片帶動而轉動,葉片只於葉室體上固定的一處扭動,未與葉室內圓周壁其他部位產生接觸摩擦,且該葉片轉子與葉室體為偏心相切並同時轉動,兩者相對為滾動摩擦,每轉動一周只相當於兩者圓周長相差之滑動摩擦,為可有效降低壓縮機摩擦損耗。

Description

壓縮機結構
本創作是有關壓縮機結構,尤指一種具有降低葉輪及葉片與葉室內部之間的摩擦損耗之氣體壓縮機結構。
如第1圖所示,係為一傳統的葉輪式壓縮機,其主要包括:一葉室體7及一葉片轉子8;該葉室體7內設有一圓形斷面之葉室71,於該葉室71周側設有對外連通之一氣體出口72及一氣體入口73,該葉片轉子8係偏心地設於該葉室71內接近該氣體出口72、氣體入口73之間的一側,於該葉片轉子8之葉輪81朝其外周側呈放射狀地設有複數可產生徑向伸縮的葉片80,各葉片80的外伸端801係常態性保持抵頂於該葉室71的內壁710;在一個可行的實施例中,該葉室體7係可被固定於一本體70內。
在操作時,當葉片80通過該氣體入口73,可將經由該氣體入口73進入該葉室71內之氣體,在兩兩葉片80之間逐漸推向該氣體出口72,上述氣體通過該兩兩葉片80之間葉室71內容積逐漸縮小而形成壓縮至高壓氣體後,再通過該氣體出口72向外導出,以完成壓縮空氣的作業。
然而,由於上述壓縮機於運轉時,各葉片80及葉輪81係常態性的與該葉室71內壁710之間產生相對的滑動摩擦,因此會在各葉片80及葉輪81與葉室71內壁710之間造成持續的貼壓磨耗,不僅大量耗損能源,且因摩擦產生高熱,均嚴重影響產品的使用效能及耐用壽命。
再者,由於上述該葉室71之氣體出口72及氣體入口73位置固定,因此葉片80及葉輪81在運作中,均針對葉室71內壁710之固定接觸部位7101產生摩擦,使用越久,該固定接觸部位7101因被磨耗所產生的凹缺程度越明顯,此凹缺部位將在運轉中造成葉片80通過時之跳動或顫動,嚴重影響運作過程之氣密性及安靜度,應有改善之必要。
有鑑於習見之葉輪式壓縮機有上述缺點,本案創作人乃針對該些缺點研究改進之道,終於有本創作產生。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壓縮機結構,其係於一葉片轉子之外圍設置一偏心之葉室體,該葉室體可轉動地樞架在一主座上,且該葉片轉子之葉輪周壁與葉室體內之圓周壁相切接觸,形成一軸向分隔線,並於該葉室體內構成一偏心之月弧形葉室;該葉片轉子之葉輪周側設有一徑向葉片槽,其內可容設一滑動葉片,該葉片之外伸端具有葉片樞接部,可固定樞接在該葉室內圓周壁之兩側,讓該葉片頂端緊靠該葉室內圓周壁上(或內),使該葉室內部由該葉片分隔成一進氣吸入區及一壓縮排出區,且該進氣吸入區設有一氣體入口,該壓縮排出區設有一氣體出口;隨著該葉片轉子轉動而帶動葉片,再由該葉片之葉片樞接部帶動葉室體跟著轉動,使得氣體由氣體入口進入該葉室,再經壓縮後由氣體出口排出,完成氣體壓縮作業;因該葉室體隨著葉片帶動而轉動,且該葉片之葉片樞接部受到該葉室體相對葉片轉子為偏心的轉動軌跡限制,使得該葉片只於葉室體之內圓周壁上固定的一處緊密貼靠扭動,不會有壓縮過程之內部氣體壓力過大而將葉片回壓縮入葉片槽產生空隙的問題,且該葉片未與葉室內圓周壁其他部位產生接觸摩擦,而該葉片轉子與葉室體為偏心相切並同時轉動,兩者相對為滾動摩擦,每轉動一周只相當於兩者圓周長相差之滑動摩擦,可有效減少壓縮機整體零部件之磨損及能量的損耗。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壓縮機結構,其於主座外側二旁分別設有一架體,該架體與該主座之間設有至少一自動調節組件,利用該自動調節組件可驅動該主座及葉室體產生隨時緊靠該葉片轉子的相對位移,以達到自動調整消除該葉室體內圓周壁與該葉片轉子之葉輪周壁間之間隙的功能。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壓縮機結構,相對該葉室體之氣體出口與該主座表側之一導出槽孔之間,另設有一調節件,該調節件具有一對應該導出槽孔之調節開口,當該調節件相對於主座進行調節,可改變該調節開口與該導出槽孔重疊的位置,藉以調整該氣體出口與該導出槽孔之相通起始點,進而改變壓縮行程之長短,可簡易且迅速的改變壓縮機的排出壓縮比。
為使本創作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徵可獲致更具體的瞭解,茲依下列附圖說明如下:
請參第2至5圖所示,可知本創作第一種實施例之結構包括:一葉片轉子1、一葉室體2、一主座3、架體組4及自動調整組件5;其中該葉片轉子1具有呈圓柱形之葉輪10,於該葉輪10之中心二端分別設有第一轉子軸11及第二轉子軸12,且於該葉輪10上設有一徑向葉片槽13,上述第一轉子軸11及第二轉子軸12至少其中之一內部設有可連通於該葉片槽13之通氣道131;該第一轉子軸11及第二轉子軸12至少其一可經由一傳動元件15(可為一齒輪或皮帶輪)連結外部之動力以驅動該葉片轉子1轉動;該葉片槽13內收容一可徑向滑動之葉片14,該葉片14朝向該葉片槽13外的外伸端設有葉片樞接部141,在本實施例中,該葉片樞接部141係設成為在葉片14二旁側向外凸伸之葉片凸軸。
該葉片轉子1外圍設有一偏心之葉室體2,該葉室體2可由一圓筒狀之葉室本體20及一葉室蓋體21所組成,該葉室本體20內部設有一同心且朝一側設具開口201之圓柱形葉室202,該葉室202內壁周邊設有一內圓周壁203,該葉輪10周壁與葉室202之內圓周壁203有一相切處,形成一軸向分隔線X及月弧形的葉室容量空間,且該葉片14之葉片樞接部141可樞接在該葉室202之內圓周壁203的兩側,讓該葉片14頂端緊靠該葉室202之內圓周壁203上形成一軸向葉片接觸線Y,又於緊臨該軸向葉片接觸線Y兩側的葉室本體20周壁上,在該葉片14之推進方向設有一氣體出口204,相反於推進方向的另一側設有一氣體入口205,且該氣體出口204及氣體入口205分別位於該葉室本體20的軸向不同位置;於葉室本體20遠離該開口201之一側壁的中央設有一凸軸孔206,及在該側壁貼近葉室202之內圓周壁203邊上設有一葉片被樞接部207。
該葉室本體20之開口201由該葉室蓋體21封蓋;該葉室蓋體21朝向該開口201之一側設有與該葉室本體20之凸軸孔206相對應之副凸軸孔211,以及與該葉室本體20之葉片被樞接部207相對應的副葉片被樞接部212,該葉片被樞接部207及副葉片被樞接部212係分別用以樞接該葉片14之葉片樞接部141。
該主座3由一主座本體30及一主座副體31所組成;該主座本體30朝向葉室體2之一側設有一圓形且具開口300之葉室體容室301,以供收容該葉室本體20接近該氣體出口204之側端,並使接近該氣體入口205之側端裸露於該葉室體容室301之外;於該主座本體30遠離該開口300之一側壁中央設有一凸軸302,該凸軸302相對該葉片轉子1之旋轉中心呈偏心位置,且該葉室本體20之凸軸孔206可樞套在該凸軸302上,使該葉室本體20可以該凸軸302為轉軸進行樞轉,且主座本體30之凸軸302上設有一偏心貫穿之偏心軸孔303;該葉室體容室301內部設有一圓形之內邊壁3011,在該內邊壁3011與該主座本體30之外壁304之間,位於靠近相對軸向分隔線X附近的位置設有一導出槽孔305,且在主座本體30相對靠近軸向分隔線X的外周緣之二端邊各設有一導斜面306。
在該主座本體30之葉室體容室301朝向葉室體2且隔著葉室體2的一側,設置有一主座副體31;在該主座副體31朝向該葉室體容室301之一側,設有一與該主座本體30之凸軸302相對應之副凸軸311,以及與主座本體30之偏心軸孔303相對應之副偏心軸孔312,且該葉室蓋體21之副凸軸孔211可樞套在該副凸軸311上,使該葉室蓋體21可以該副凸軸311為轉軸進行樞轉;在該主座副體31外周緣之二端邊設有與主座本體30之導斜面306相對應之導斜面313。
由上述結構組合關係可知,該葉室體2以該主座本體30之凸軸302及主座副體31之副凸軸311為兩側轉軸以進行樞轉,為使該葉室體2與主座3間的運轉均衡與緊密,該主座本體30與主座副體31之間設有組合支架將其兩者固定組合在一起;在本實施例中第2圖所示,該主座本體30上設有四個結合支架307,每個該結合支架307上皆設有一螺紋孔3071,在該主座副體31相對應四個該螺紋孔3071的位置上設有副體螺絲孔314,可讓螺絲由該副體螺絲孔314鎖入該結合支架307之螺紋孔3071中,使得該主座本體30與主座副體31能夠組合固定在一起,且在該主座本體30與主座副體31之間撐出一透空部308,提供該氣體入口205對外裸露之用;可將該主座本體30與主座副體31組合固定的實施方式不勝枚舉,故不再贅述。
該架體組4由第一架體40及第二架體41所組成,分別設置於該主座本體30、主座副體31之外側,於該第一架體40及第二架體41上各設有一轉軸端孔401、411,分別對應於該主座3的偏心軸孔303及副偏心軸孔312,讓該葉片轉子1之第一轉子軸11及第二轉子軸12可穿過偏心軸孔303及副偏心軸孔312後,再樞架在該轉軸端孔401、411上,使該葉片轉子1可固定樞架在架體組4上進行樞轉;在該第一架體40及第二架體41之周側朝向該主座本體30及主座副體31設有側折緣402、412及開口403、413,該側折緣402、412在對應主座3之各該導斜面306、313位置,分別設有側孔404、414。
對應該側折緣402、412之側孔404、414可裝設自動調整組件5,該自動調整組件5係設置於該架體組4之二旁側,用以調整消除該葉片轉子1之葉輪10周壁與葉室202之內圓周壁203間因運轉磨耗所產生的間隙,而為了配合該自動調整組件5之裝設,該主座本體30與主座副體31的偏心軸孔303及副偏心軸孔312係設成長橢圓形孔,且該長橢圓形孔之長軸方向對應該自動調整組件5驅動調整葉片轉子1之葉輪10周壁與葉室202之內圓周壁203之間隙的位移方向,且該長橢圓形孔之短軸則與葉片轉子之第一轉子軸11及第二轉子軸12之直徑相等,以穩定其可調整上述間隙之軌跡;在本實施例中,該自動調整組件5具有一軸桿51、二迫緊件52、53及一彈性調整元件54,該兩迫緊件52、53相對靠近地套合於該軸桿51上,且該兩迫緊件52、53分別穿過相對稱的各兩側折緣402、412之側孔404、414,且該軸桿51之末端前設有自旋螺紋段511,末端設有多邊形斷面段512,該彈性調整元件54則分別以一自旋螺帽541旋套於該自旋螺紋段511,再以一末端固定件542套定在該多邊形斷面段512上,並在該自旋螺帽541及末端固定件542之間組合一預設扭力的扭力彈簧543,該扭力彈簧543之兩端分別固定於該自旋螺帽541及該末端固定件542,使該兩迫緊件52、53能夠藉該彈性調整元件54對該自旋螺帽541的自動彈性扭轉作用,而自動具備朝向該主座本體30、主座副體31靠近,使得該兩迫緊件52、53所設具之迫緊斜面521、531近接該主座本體30與主座副體31,分別由兩側擠迫該主座3之導斜面306、313,造成各迫緊斜面521、531常態性對導斜面306、313產生向上抵頂之作用,迫使該主座3連帶牽動該葉室體2往緊貼該葉片轉子1之葉輪10周壁的方向移動,藉以自動調整消除上述該葉輪10周壁與葉室202之內圓周壁203間因磨耗所產生之間隙。
請參第2至7圖所示,當該葉片轉子1、葉室體2與該主座3相互組裝時,該葉室體2係設置於該主座3之葉室體容室301中,並以凸軸孔206及副凸軸孔211樞架在該主座3的凸軸302及副凸軸311上;該葉室體2之葉室202則偏心設置於該葉片轉子1之外圍,且該葉片轉子1之葉輪10周壁與該葉室202之內圓周壁203相切接觸形成一軸向分隔線X,再配合該葉片14頂端壓貼在該葉室202之內圓周壁203上形成的軸向葉片接觸線Y,恰可使該葉片14沿著轉動推進方向的前、後側,分別形成一與該氣體出口204相連通作為壓縮排出區的第一空間2021,及一與該氣體入口205相連通作為進氣吸入區的第二空間2022。
當外部之動力經由該傳動元件15驅動該第一轉子軸12連動該葉片轉子1轉動時,該葉片轉子1上的葉片槽13帶動其內的葉片14跟著一起轉動,然後再經由該葉片14上的葉片樞接部141帶動該葉室體2上的葉片被樞接部207及副葉片被樞接部212,使得葉室體2以主座3上的凸軸302及副凸軸311為軸座,往該葉片轉子1相同的旋轉方向且相對葉片轉子1中心為偏心的位置轉動,同時,該葉片14受該葉室體2在相對偏心位置轉動的樞接軌跡限制,造成該葉片14隨著該葉片轉子1轉動而於該葉片槽13內外之間往復伸縮滑動,而因該葉片14頂端只於葉室體2之內圓周壁203上固定的一處緊密貼靠扭動,不會有壓縮過程之內部氣體壓力過大而將葉片回壓縮入葉片槽及產生空隙而引發氣密度不足的缺失。
在上述運轉及連動的過程中,當該葉片14與該葉室體2在該第6圖的位置時,其葉片14形成的軸向葉片接觸線Y恰好旋轉到與該軸向分隔線X交會,在該葉片14形成的軸向葉片接觸線Y之後方朝向順時針方向到該軸向分隔線X之間的葉室202空間(即第二空間2022)為最大,同時,位於該葉片14形成的軸向葉片接觸線Y之前方朝向逆時針方向到該軸向分隔線X之間的葉室202空間(即第一空間2021)亦為最大,此時,第一空間2021等於第二空間2022,是壓縮形成的初始歸零狀態;隨著該葉片轉子1繼續轉動令葉片14形成的軸向葉片接觸線Y超過該軸向分隔線X後,則該第二空間2022逐漸擴大(即持續進氣),該第一空間2021則由前揭最大狀態逐漸縮小(即持續對氣體進行壓縮),直到該葉室體2之氣體出口204到達第7圖所示的位置,此時,該氣體出口204將逐漸連通該主座3之導出槽孔305,使得在該第一空間2021(壓縮排出區)內的壓縮氣體開始由該導出槽孔305往外排出,直至葉片14形成的軸向葉片接觸線Y再度與該軸向分隔線X交會,逐步完成氣體吸入、壓縮及排出之行程;亦即在該葉片14形成的軸向葉片接觸線Y與該軸向分隔線X交會時,該第二空間2022等於全葉室202空間,且該第一空間2021(壓縮排出區)內的壓縮氣體恰好全部被排出,使得第一空間2021與第二空間2022重疊,是進氣行程轉壓縮行程的交會時刻,即為新的壓縮循環開始,如此反覆循環運轉,以達到壓縮機之功效。
請參第8、9圖所示,可知本創作第二種實施例之結構包括:一葉室體2a,以及與前述第一種實施例相同方式組合之葉片轉子1、主座3、架體組4、自動調整組件5等部份;其中該葉片轉子1具有葉片14a,該葉片14a係以與前述第一種實施例相同方式組設於該葉片轉子1之葉片槽13內,惟該葉片14a所具設之葉片樞接部141a,在本實施例中係將該葉片14a外伸端設成具圓形斷面的軸型結構,且該葉室體2a亦具有一葉室本體20a,該葉室本體20a設有與前述第一種實施例之葉室本體20相同之葉室202a、凸軸孔206a、氣體入口205a及氣體出口204a等結構,其差異僅在於:該葉室本體20a設有一可與該葉片樞接部141a相樞結之葉片被樞接部207a;在本實施例中,該葉片被樞接部207a係為可樞套該葉片樞接部141a(圓形斷面的軸型結構)之圓弧形凹槽,以使葉片14a與葉室本體20a之間形成一軸向葉片接觸圓弧面Z的接觸。
請參第10圖所示,可知本創作第三種實施例之結構包括: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方式組合之葉片轉子1、葉室體2、主座3、架體組4、自動調整組件5,以及一設置於該葉室體2、主座3之間的壓縮比調節組件6等部份;其中該壓縮比調節組件6具有一調節桿61及一調節件62,該調節件62係可樞轉地套合於該葉室體2外周側與該主座3之葉室體容室301之間,且於該調節件62外周側設有一被驅動部621及一調節開口622,該被驅動部621係可為複數均勻排列之凸齒列,該調節開口622係保持與該主座3之導出槽孔305局部重疊。
該調節桿61係由該主座3外部伸入,且於端部設有與該被驅動部621相連結之驅動部611;在本實施例中,該驅動部611係為可與該被驅動部621(凸齒列)相嚙合之外螺紋。
在一個可行的實施例中,該調節桿61裸露於該主座3外部之一端,可另連結一可驅動該調節桿61轉動之電子機構,以達到省力且快速操作的功能。
在應用時,操作者可由外部驅動該調節桿61轉動,該調節桿61經由該驅動部611連動該調節件62之被驅動部621,使該調節件62產生正、逆時針方向的轉動,可改變該調節開口622與該導出槽孔305的重疊起始位置,進而調整該葉室體2之氣體出口204導出壓縮氣體的時機,藉以達到簡易且迅速調整氣體壓縮比的功能。
綜合以上所述,本創作之壓縮機結構確可達成降低葉片與葉室202內壁磨耗程度、減少能源耗損並增大壓縮比之功效,且可經由該壓縮比調節組件6之增設,本創作更得以簡易進行調整不同壓縮比之操作,實為一具新穎性及進步性之創作,爰依法提出申請新型專利;惟上述說明之內容,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說明,舉凡依本創作之技術手段與範疇所延伸之變化、修飾、改變或等效置換者,亦皆應落入本創作之專利申請範圍內。
1、8:葉片轉子
10、81:葉輪
11:第一轉子軸
12:第二轉子軸
13:葉片槽
131:通氣道
14、14a、80:葉片
141、141a:葉片樞接部
15:傳動元件
2、2a、7:葉室體
20、20a:葉室本體
21:葉室蓋體
201、300:開口
202、202a、71:葉室
203:內圓周壁
2021:第一空間
2022:第二空間
206:凸軸孔
205、205a、73:氣體入口
204、204a、72:氣體出口
207、207a:葉片被樞接部
211:副凸軸孔
212:副葉片被樞接部
3:主座
30:主座本體
31:主座副體
301:葉室體容室
3011:內邊壁
302:凸軸
303:偏心軸孔
304:外壁
305:導出槽孔
306、313:導斜面
307:結合支架
3071:螺紋孔
308:透空部
311:副凸軸
312:副偏心軸孔
314:副體螺絲孔
4:架體組
40:第一架體
41:第二架體
401、411:轉軸端孔
402、412:側折緣
403、413:開口側
404、414:側孔
5:自動調整組件
51:軸桿
511:自旋螺紋段
512:多邊形斷面段
52、53:迫緊件
521、531:迫緊斜面
54:彈性調整元件
541:自旋螺帽
542:末端固定件
543:扭力彈簧
6:壓縮比調節組件
61:調節桿
611:驅動部
62:調節件
621:被驅動部
622:調節開口
70:本體
710:內壁
7101:固定接觸部位
801:外伸端
X:軸向分隔線
Y:軸向葉片接觸線
Z:軸向葉片接觸圓弧面
第1圖係習見葉輪式壓縮機之結構示意圖。
第2圖係本創作第一種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結構圖。
第3A圖係本創作第一種實施例之組合結構外觀圖。
第3B圖係本創作第一種實施例之局部分解結構的底側方向觀視外觀圖。
第4圖係本創作第一種實施例沿葉片轉子橫向剖切之剖面結構;即沿第5圖B-B線方向觀視之剖面結構圖。
第5圖係本創作第一種實施例沿葉片轉子縱向剖切之剖面結構圖;即沿第4圖A-A線方向觀視之剖面結構圖。
第6圖係本創作第一種實施例之葉室體及葉片位於壓縮氣體及吸入氣體之初始時態示意圖。
第7圖係本創作第一種實施例之葉室體及葉片位於氣體之壓縮後及排出前的時態示意圖。
第8圖係本創作第二種實施例之葉室體及葉片結合結構示意圖。
第9圖係第8圖之C部位放大示意圖。
第10圖係本創作第三種實施例之組合結構示意圖。
15:傳動元件
2:葉室體
205:氣體入口
3:主座
30:主座本體
31:主座副體
307:結合支架
308:透空部
4:架體組
40:第一架體
41:第二架體
5:自動調整組件
51:軸桿
52、53:迫緊件

Claims (13)

  1. 一種壓縮機結構,其係於一葉片轉子之外圍設置一偏心且可同時轉動之葉室體,該葉室體可轉動地樞設在一主座中;該葉片轉子之葉輪的周壁與葉室體之葉室內圓周壁相切接觸形成一軸向分隔線,並於該葉室體內形成一偏心的月弧形葉室,該葉輪周側設有一徑向葉片槽,其內可容設一滑動葉片,該葉片之外伸端具有葉片樞接部,藉該葉片樞接部固定樞結在該葉室體上,讓該葉片以其頂端緊靠在該葉室內圓周壁,並在該葉片的頂端與該葉室內圓周壁之間形成一軸向密封接觸,使該葉室內部由該葉片分隔成一進氣吸入區及一壓縮排出區,且該進氣吸入區設有一氣體入口,該壓縮排出區設有一氣體出口;而該葉室體隨著葉片帶動而轉動,該葉片之葉片樞接部受到該葉室體相對葉片轉子軸心為偏心的轉動軌跡限制,使得該葉片只於葉室內圓周壁上固定的一處緊密貼靠扭動。
  2. 如請求項1之壓縮機結構,其中該葉片樞接部係設為在葉片二旁側向外凸伸之葉片凸軸,且該葉室體上設有葉片被樞接部與該葉片樞接部相樞接,使得該葉片之葉片頂端與該葉室之內圓周壁之間保持軸向密封接觸,形成一軸向葉片接觸線及凹入該內圓周壁之軸向葉片接觸圓弧面的其中一種。
  3. 如請求項1之壓縮機結構,其中該氣體入口及氣體出口分別位在該葉室體的軸向不同位置,且該主座由一主座本體及一主座副體所組成,該主座本體朝向葉室體之一側設有圓形且具開口之葉室體容室,以供收容該葉室體接近該氣體出口之一端,並遮閉該氣體出口,該開口可藉一葉室蓋體封蓋;在該主座本體與主座副體之間,藉由至少一組合支架予以固定組合,並支撐形成至少一透空部,讓該氣體入口之一端裸露於透空部,不受葉室體容室之遮閉; 且於該葉室體容室之內部設有一圓形內邊壁,該內邊壁與該主座本體之外壁之間設有一內外連通之導出槽孔。
  4. 如請求項3之壓縮機結構,其中之主座外側設有一架體組,該架體組與該主座之間設有至少一自動調整組件,利用該自動調整組件可驅動該主座及葉室體,使該葉室內圓周壁與該葉片轉子之葉輪周壁之間保持緊貼,以調整消除該葉片轉子與葉室內圓周壁間因運轉磨耗所產生之間隙。
  5. 如請求項4之壓縮機結構,其中該主座外周緣之二端邊分別設有一導斜面;且於該架體組之二旁側分別設具側折緣,側折緣對應該導斜面處分別設具側孔,該自動調整組件設具有一軸桿、兩迫緊件及一彈性調整元件,該兩迫緊件受該彈性調整元件作用,而可滑動地套合於該軸桿上,且使兩迫緊件分別穿過相對稱的各兩側折緣之側孔,並受該彈性調整元件之自動彈性扭轉作用而朝向該主座靠近,各該迫緊件上分別設有對應於該導斜面之迫緊斜面,利用該彈性調整元件使二迫緊件具有自行相互彈性靠近迫緊之機能,使各迫緊斜面常態對主座之導斜面產生向上抵頂之作用。
  6. 如請求項4之壓縮機結構,其中該架體組由第一架體及第二架體所組成,分別設置於該主座本體、主座副體之外側,於該第一架體及第二架體上各設有一轉軸端孔,第一架體之轉軸端孔對應於該主座本體之一偏心軸孔,第二架體之轉軸端孔對應於該主座副體之一副偏心軸孔,該偏心軸孔與副偏心軸孔為一長橢圓形孔,且該長橢圓形孔之長軸方向,與該自動調整組件驅動調整該葉室內圓周壁與葉片轉子之葉輪周壁之間隙的調整方向相同,短軸則與葉片轉子之第一轉子軸及第二轉子軸之直徑相等,讓該葉片轉子之第一轉子 軸穿過偏心軸孔,再樞架在該第一架體之轉軸端孔,該第二轉子軸穿過副偏心軸孔,再樞架在該第二架體之轉軸端孔。
  7. 如請求項5之壓縮機結構,其中該架體組由第一架體及第二架體所組成,分別設置於該主座本體、主座副體之外側,於該第一架體及第二架體上各設有一轉軸端孔,第一架體之轉軸端孔對應於該主座本體之一偏心軸孔,第二架體之轉軸端孔對應於該主座副體之一副偏心軸孔,該偏心軸孔與副偏心軸孔為一長橢圓形孔,且該長橢圓形孔之長軸方向,與該自動調整組件驅動調整該葉室內圓周壁與葉片轉子之葉輪周壁之間隙的調整方向相同,短軸則與葉片轉子之第一轉子軸及第二轉子軸之直徑相等,讓該葉片轉子之第一轉子軸穿過偏心軸孔,再樞架在該第一架體之轉軸端孔,該第二轉子軸穿過副偏心軸孔,再樞架在該第二架體之轉軸端孔。
  8. 如請求項3之壓縮機結構,其中相對該葉室體之氣體出口與該主座之導出槽孔之間,另設有一壓縮比調節組件,該壓縮比調節組件設有一對應該導出槽孔之調節開口,可調節改變該調節開口與該導出槽孔重疊的位置,藉以調整該氣體出口與該導出槽孔之相通起始點,改變壓縮行程之長短。
  9. 如請求項4之壓縮機結構,其中相對該葉室體之氣體出口與該主座之導出槽孔之間,另設有一壓縮比調節組件,該壓縮比調節組件設有一對應該導出槽孔之調節開口,可調節改變該調節開口與該導出槽孔重疊的位置,藉以調整該氣體出口與該導出槽孔之相通起始點,改變壓縮行程之長短。
  10. 如請求項5之壓縮機結構,其中相對該葉室體之氣體出口與該主座之導出槽孔之間,另設有一壓縮比調節組件,該壓縮比調節組件設有一對 應該導出槽孔之調節開口,可調節改變該調節開口與該導出槽孔重疊的位置,藉以調整該氣體出口與該導出槽孔之相通起始點,改變壓縮行程之長短。
  11. 如請求項6之壓縮機結構,其中相對該葉室體之氣體出口與該主座之導出槽孔之間,另設有一壓縮比調節組件,該壓縮比調節組件設有一對應該導出槽孔之調節開口,可調節改變該調節開口與該導出槽孔重疊的位置,藉以調整該氣體出口與該導出槽孔之相通起始點,改變壓縮行程之長短。
  12. 如請求項8之壓縮機結構,其中該壓縮比調節組件具有一調節桿及一調節件,該調節件係可樞轉地套合於該葉室體外周側與該主座之葉室體容室之間,且於該調節件設有一被驅動部及一調節開口,該被驅動部係可為複數均勻排列之凸齒列,該調節開口係保持與該主座之導出槽孔局部重疊;該調節桿係由該主座外部伸入,且於其端部設有一驅動部,該驅動部係為可與該被驅動部相嚙合之外螺紋。
  13. 如請求項9之壓縮機結構,其中該壓縮比調節組件具有一調節桿及一調節件,該調節件係可樞轉地套合於該葉室體外周側與該主座之葉室體容室之間,且於該調節件設有一被驅動部及一調節開口,該被驅動部係可為複數均勻排列之凸齒列,該調節開口係保持與該主座之導出槽孔局部重疊;該調節桿係由該主座外部伸入,且於其端部設有一驅動部,該驅動部係為可與該被驅動部相嚙合之外螺紋。
TW109213521U 2020-10-15 2020-10-15 壓縮機結構 TWM610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3521U TWM610210U (zh) 2020-10-15 2020-10-15 壓縮機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3521U TWM610210U (zh) 2020-10-15 2020-10-15 壓縮機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0210U true TWM610210U (zh) 2021-04-11

Family

ID=76605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3521U TWM610210U (zh) 2020-10-15 2020-10-15 壓縮機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02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30237B2 (en) Compressor having integrated flow path structure
KR960000091B1 (ko) 가스압축장치
KR100449312B1 (ko) 쌍원통임펠러형펌프
KR101176312B1 (ko) 원심 압축기용 가변 디퓨저 구조
CN109281849A (zh) 可调节出风管风量的离心风机
TWM610210U (zh) 壓縮機結構
JP2003065261A (ja) 可変半径式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の可変量調節装置
US3381668A (en) Rotary machine
CN214944957U (zh) 压缩机结构
TWI788012B (zh) 壓縮機結構
WO2004020832A1 (en) Discharge portion for screw compressor with tangential flow guide cusp
CN108915782A (zh) 一种轴心式转子膨胀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4370398B (zh) 压缩机结构
CN207315648U (zh) 一种带齿轮传动的压缩机
CN106321427A (zh) 叶片式手摇泵
JP2009085154A (ja)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CN110080979A (zh) 一种同步内啮合双转子结构及基于此结构的转子压缩机和转子发动机
KR960004247B1 (ko) 스크롤식 압축기
CN209569177U (zh) 可调节出风管风量的离心风机
KR20140126645A (ko) 3중 트로코이달 로터를 갖는 2단 터빈 유니트
US20120009079A1 (en) Single screw compressor
KR20090103580A (ko) 스크롤 압축기의 용량 가변 장치
CN208651161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内部的齿轮驱动真空泵
KR200239970Y1 (ko) 에어콘용 밀폐형 콤프레샤
JPH0219686A (ja) 流体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