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0133U - 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 - Google Patents

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0133U
TWM610133U TW109210582U TW109210582U TWM610133U TW M610133 U TWM610133 U TW M610133U TW 109210582 U TW109210582 U TW 109210582U TW 109210582 U TW109210582 U TW 109210582U TW M610133 U TWM610133 U TW M61013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ss
mucosal barrier
intestinal mucosal
layer
i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05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檉
賴怡君
Original Assignee
大漢酵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漢酵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漢酵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105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0133U/zh
Publication of TWM610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0133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包括下列組成:一胜肽核心,係為一中心球狀結構;一抗氧化層,係直接包覆胜肽核心之外表面;以及一脂質層係直接包覆抗氧化層之外表面,形成一完整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其中,該脂質層和該抗氧化層鑲嵌一釋放閘,係設置於該脂質層和該抗氧化層之間。

Description

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載體結構,特別是關於一種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
近年來有許多醫學研究報告顯示,當體內抗氧化物質增加,可減少疾病的發生,並有防止老化的功能。其中,已發現輔脢Q10(Coenzyme Q10,簡稱Co Q10)和榖胱甘肽(glutathione,簡稱GSH)是有效的抗氧化物質,並已有許多研究著眼在此二分子上。
Co Q10在生物體中扮演電子傳遞鏈上的重要角色,其可藉由氧化還原反應,將兩個電子和質子由身體的NAD轉移到粒線體上的細胞色素,並順著氧化還原電位將電子轉移到氧分子於質子合成水和產生ATP。另外,GSH為細胞內重要的抗氧化物質,當自由基攻擊DNA時,GSH可提供氫質子修復此種損傷,同時也可以與親電子性的致突變性物質結合,幫助其排出體內。
酪胺酸酵素(tyrosinase)是造成黑變的重要酵素,而黑變則會造成黑色素沉積,因此,近年來有許多研究針對抗氧化物質對酪胺酸酶的抑制 作用進行探討,而抗氧化物質具有美白(抑制酪胺酸酵素活性),抗自由基(抗氧化)、幫助膠原蛋白的合成等能力。
維生素C、維生素E、CoQ10與穀胱甘肽皆是細胞進行抗氧化作用的必要物質,但因其化學結構極容易因自由基破壞而失去活性,因此需要特別處理才能將其製成活性穩定之商品。
目前市面上Co Q10和GSH皆多為透過化學合成的方式而得,此種Co Q10和GSH可能因製造過程有加工之物理性(光、熱、攪拌)與化學性(自由基破壞)因素而造成耗損,降低其抗氧化能力。
化學合成法製成之CoQ10有吸收率有十分大的差異,原因在於天然的之側鏈全是反式,較易於人體吸收轉化,而化學合成法會產生順反兩種側鏈的異構體,生物活性較差,不易被人體完全吸收,難以充分發揮其藥理效果。
有鑑於此為了解決前述技術所具有之缺點,本創作目提供一種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其可有效使所含之抗氧化物傳達至目標部位。
更進一步,本創作提供一種將蔬果經微生物發酵而得之非化學合成的Co Q10和GSH的之抗氧化物吸收配方,用以製備微脂體。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係由下列成份所組成:一胜肽核心,係為一中心球狀結構;一抗氧化層,係直接包覆胜肽核心之外表面;以及一脂質層,係直接包覆抗氧化層之外表面,形成一完整微脂粒抗氧化保護型載體結構,其中,該脂質層和該抗氧化層 鑲嵌一釋放閘,係設置於該脂質層和該抗氧化層之間。
較佳地,前述胜肽核心係包含蔬果發酵液。
較佳地,前述抗氧化層係包含維生素C、維生素E或上述混合物所組成。
較佳地,前述脂質層係包含植物油、山梨醇單硬脂酸脂、甘油或上述混合物所組成。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一種蔬果發酵液,其包含一Co Q10(coenzyme Q10)、一榖胱甘肽(glutathione)或上述混合物所組成。
較佳地,前述蔬果發酵液係透過將蔬果經微生物發酵而得。
較佳地,前述蔬果係包含深色葉菜類、根莖類或上述組合物所組成。
較佳地,前述微生物係包含酵母菌、乳酸菌、光合菌或上述混合物所組成。
較佳地,前述微生物係包含釀酒酵母(Sacchromyces cerevisiae)、胚芽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亞比多球型紅桿菌(Rhodobactersphaeroides)或上述混合物所組成。
較佳地,前述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的粒徑範圍為200-2000nm。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增進生物細胞膜表面之維生素物質之抗氧化與對抗自由基效果之方法,係利用如上述之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
綜上所述,本創作首次提出利用蔬果發酵液製得可通過腸道黏 膜屏障的微粒結構,可取代市面上之化學合成的Co Q10及GSH,增強其抗氧化功效。
1:微脂粒結構
11:脂質層
12:抗氧化層
13:胜肽核心
14:釋放閘
圖1係本創作之載體結構剖面圖。
圖2顯示口服本創作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後,檢驗血中之維生素C濃度。
圖3顯示口服本創作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後,檢驗血中之維生素E濃度。
圖4顯示口服本創作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後,檢驗血中之輔酶Q10濃度。
圖5顯示口服本創作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後,檢驗血中之穀胱甘肽(glutathione)濃度。
本創作之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可由以下的實施例說明而得到充分瞭解,使得熟習本技藝之人士可以據以完成之,然而本案之實施並非可由下列實施例而被限制其實施型態,熟習本技藝之人士仍可依據除既揭露之實施例的精神推演出其他實施例,該等實施例皆當屬於本創作之範圍。
名詞定義
微脂粒:磷脂質所構成的雙層結構體,是由磷脂質分子的親水端朝外排列,而疏水端朝內排列所形成的球體,此種特殊球體結構,可同 時作為水溶性與油溶性活性物質之傳送載體。
實施例一、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之成分
微脂粒(1)(參考圖1):一胜肽核心(13),係為一中心球狀結構;一抗氧化層(12),係直接包覆胜肽核心之外表面;一脂質層(11),係直接包覆抗氧化層之外表面,形成一完整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其中,該脂質層和該抗氧化層鑲嵌一釋放閘(14),係設置於該脂質層和該抗氧化層之間。
其中,該微脂粒胜肽核心成分為蔬果發酵液50-95%Wt%;該抗氧化層成分為維生素C與維生素E混合物0.1-1%Wt%;該脂質層成分為油5-10%Wt%(黃豆油、葵花油、芝麻油或茶油)、山梨醇單硬脂酸脂(或其他長鏈脂肪酸類)2-20%Wt%、甘油1-15%Wt%,將上述材料經高速乳化頭乳化後,產生200-2000nm大小之微脂粒,利用此結構以增進生物細胞膜表面之維生素物質之抗氧化與對抗自由基效果。
實施例二、總抗氧化力之穩定性測定
空白組:發酵液以水取代;對照組:發酵液以化學合成之CoQ10(660mg/L)與穀胱甘肽(500mg/L)水溶液取代;實驗組:發酵液。
於30℃水浴槽中放置1天後,測定以ABTS法測其總抗氧化力。以維生素C與維生素E作為標準溶液。結果無論是對照維生素C或者是維生素E的抗氧化活性,本微生物發酵所天然產生之CoQ10與穀胱甘肽所製成之微脂粒之抗總氧化活性高出化學合成者50%。
總抗氧化能力測定(ABTS測定分析方法)
ABTS以去離子水溶解使成濃度7mM,加入2.45mM之過硫酸鉀 (Potassium persulfate)。將此溶液於室溫下置於暗室反應16小時,使其生成穩定之藍綠色ABTS+.自由基。然後再以乙醇稀釋使其成為在分光光度計734nm下,吸光值為0.75±0.05的ABTS+.離子溶液。加入不同濃度的標準品(trolox)2 1乙醇溶液中,再混合180 1 ABTS+.離子溶液,在一分鐘內由分光光度計734nm下測其吸光值,做成trolox之標準線。樣品及對照值(乙醇)檢測同上,測得後再由trolox的標準線換算樣品內的有效成分相當於trolox的濃度(mM)。
Figure 109210582-A0305-02-0007-1
實施例三、人體口服實驗
本試驗族群的篩選:族群年齡分佈25-38歲共90人。性別分佈皆為女性與男性各半。共分為三組,每組受測人數為30人(n=30),皆為正常無病灶之受試者。
各組於1個月後檢驗血中之維生素C、維生素E、CoQ10、穀胱甘肽與總抗氧化能力濃度。口服本創作之微脂粒發酵液其中含:微生物發酵所天然產生之CoQ10(6mg/50kg體重/day)與穀胱甘肽(5mg/50kg體重/day),經1個月後檢驗血中之維生素C(圖2)、維生素E(圖3)、CoQ10(圖4)、穀胱甘肽(圖5)與總抗氧化能力濃度較使用前有顯著提高之效果,而相較口服相同濃度之化學合成之CoQ10、穀胱甘肽,其並無可提高血液中維生素C、維生素E、CoQ10、穀胱甘肽(glutathione)與總抗氧化能力濃度之能力。
Figure 109210582-A0305-02-0008-2
1:微粒結構
11:脂質層
12:抗氧化層
13:胜肽核心
14:釋放閘

Claims (8)

  1. 一種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包含下列成份所組成:一胜肽核心,係為一中心球狀結構;一抗氧化層,係直接包覆胜肽核心之外表面;以及一脂質層,係直接包覆抗氧化層之外表面,形成一完整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其中,該脂質層和該抗氧化層鑲嵌一釋放閘,係設置於該脂質層和該抗氧化層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其中該胜肽核心係由一組成,該蔬果發酵液係透過將一蔬果經一微生物發酵而得。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其中該抗氧化層係由維生素C、維生素E或上述混合物所組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其中脂質層係由一植物油、一長鏈脂肪酸、一甘油或上述混合物所組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其中該蔬果係包含深色葉菜類、根莖類或上述混合物所組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其中該微生物係包含一酵母菌、一乳酸菌、一光合菌或上述混合物所組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其中該微生物係包含釀酒酵母(Sacchromyces cerevisiae)、胚芽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亞比多球型紅桿菌(Rhodobactersphaeroides)或上述混 合物所組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其中該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的粒徑範圍為200-2000nm。
TW109210582U 2020-08-14 2020-08-14 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 TWM610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0582U TWM610133U (zh) 2020-08-14 2020-08-14 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0582U TWM610133U (zh) 2020-08-14 2020-08-14 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0133U true TWM610133U (zh) 2021-04-11

Family

ID=76605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0582U TWM610133U (zh) 2020-08-14 2020-08-14 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01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10914B1 (ko) 항비만 및 뇌기능개선 관련 생리활성 기능을 가지는 프로바이오틱 유산균 락토바실러스 플란타늄
EP3511407A1 (en) Christensenella intestinihominis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KR102650218B1 (ko) 글루타치온과 알데하이드탈수소효소를 생산하는 사카로마이세스 세레비지에 권피1,2,3
TWI834988B (zh) 富含菸醯胺單核苷酸的酵母粉的製備方法、酵母粉及其改善肌膚狀況、頭髮護理、抗發炎、心血管保健、抗氧化、抗老化及/或改善身體疲憊程度之用途
KR102460589B1 (ko) 글루타치온과 알데히드탈수소효소를 함유하는 숙취해소제
CN109475584B (zh) 治疗由阴道加德纳氏菌导致的细菌性阴道感染和可能存在的并发真菌感染的乳酸菌组合物
AU2018204140A1 (en) Topical halobacteria extract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radiation skin tissue damage
CN113456527B (zh) 一种nadh微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robnic et al. Efficient muscle distribution reflects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coenzyme Q10 Phytosome in healthy aging athletes after stressing exercise
Ray et al. Multipotent antioxidant and antitoxicant potentiality of an indigenous probiotic Bifidobacterium sp. MKK4
Jonscher et al. Pyrroloquinoline quinone: Its profile, effects on the liver and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and disease prevention
US20230051207A1 (en) Hangover reliever containing glutathione and aldehyde dehydrogenase
TWM610133U (zh) 可通過腸道黏膜屏障的微粒結構
WO2014128126A2 (fr) Utilisation cosmétique de la queuine
TWI825706B (zh) 用於調解代謝疾病之副乾酪乳桿菌醱酵薑黃
Huang et al. Sodium sulfite-driven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Unraveling oxygen dynamics through multi-omics investigation
CN115044520B (zh) 一株交替单胞菌及使用其生产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的方法
Wang et al. Fermented tea leave extract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and ageing of skin in vitro and in vivo
Yegin et al. Laurocerasus officinalis roem: Bi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antioxidant components in diabetic rat model
CN115006340B (zh) 一种抗氧化组合物及其化妆品、应用
Dong et al. In vivo absorption and excretion in rats and in vitro digestion and fermentation by the human intestinal microbiota of 2-O-β-d-glucopyranosyl-l-ascorbic acid from the fruits of Lycium barbarum L
EP4260849A1 (en) Compound for the reduction of white adipose tissue and the treatment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Mangalanathan et al. Efficacy of Zanthoxylum armatum fruit on isoproterenol induc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rats
RU2309750C2 (ru) Лечебно-косметическое средство и препарат для лечения повреждений наружных тканей организма
Lee et al.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Ixeris dentata and Lactobacillus gasseri extracts on a diabetes-induced dry mouth model by enhancing antioxi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