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9969U - 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9969U
TWM609969U TW109215937U TW109215937U TWM609969U TW M609969 U TWM609969 U TW M609969U TW 109215937 U TW109215937 U TW 109215937U TW 109215937 U TW109215937 U TW 109215937U TW M609969 U TWM609969 U TW M60996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control unit
handle
light
bottom e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59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宗霖
吳志鴻
鍾相宏
溫韋翔
Original Assignee
智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智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智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159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9969U/zh
Publication of TWM609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9969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其包含:至少一殼體,其係用以設置於一自行車之把手內部,所述殼體分別設有至少一操控單元,且至少其一所述殼體設有一顯示裝置;一處理單元,其係訊號連結於所述操控單元、一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及一顯示裝置;藉之,本創作係藉由操控單元進行指令傳輸,藉以於觸動時,可透過處理單元輸予該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及該顯示裝置,使該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輸出對應之助力模式,且該顯示裝置係對應呈現所述助力模式之資訊,本創作係可設置於把手內部,藉以於騎乘時,雙手無須離開把手即可予以操作操控單元,藉以提高騎乘操縱性及安全性,並能有效降低風阻,且可避免脫落或線路拉扯等問題者。

Description

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尤指一種透過將殼體設置於自行車之把手內部,藉以令使用者騎乘時,雙手無須離開把手,即可對應操作操控單元,以進行助力模式之切換,並可由顯示裝置對應呈現相關資訊者。
按,現今社會對環保議題日漸重視,故世界各國分推行節能減碳之政策,故令綠色能源科技主要研發的目標之一;而其一者,現行交通工具多係以石油作為動力,而石油燃料所造成的空氣汙染係當前世界各國所欲積極改善的問題,也因此造就騎乘自行車之風氣,為增強自行車的機動性、便利性及實用性而發展出電動自行車及電動輔助自行車,其相關產業因而分別針對增進電動自行車及電動車性能之標的,除了城市通勤代步之便,更有越野爬坡省力功用,因此衍生出各種功能車款,朝向高功能、高智能等高價值產品發展,且研發使其達到節能減碳及防止空氣汙染之主要目標。
惟此,自行車與騎乘者最直接的互動即是控制及顯示裝置,對控制及顯示裝置操縱而言,理想的配置位置應當為車把套的前端,使無須將手離開車把握持部,並可於騎乘中利用慣用大拇指或食指進行控制操縱,藉以毋須變換騎乘姿勢或握持車把方式,使符合車輛騎乘操縱習性,且車把固設於自行車最前方且最上方之穩固結構,有利於儀表顯示器配置,使騎乘者的目光能夠保持前方,確保騎乘之安全性。
然就電動自行車或電動輔助自行車而言,多數電子控制及顯示裝置皆是外掛於車把或龍頭上,且電線管路更是直接曝露於車身前方,對此,外掛裝置面臨行駛崎嶇道路時震動易造成儀表脫落、管線外露凌亂易被其他車輛把手或異物勾扯造成短路或損壞,使騎乘安全性、裝置保護性備受考驗,然而內藏式之控制及顯示裝置具有體積小、重量輕、風阻低、保護性高、外觀簡潔等優勢,但不增加現有車把管徑或改變其形狀下,面臨最大課題為車把強度的降低,因此其裝置尺寸與按鍵及顯示器的結構設計乃主要關鍵之一。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特地針對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及顯示加以研究及改良,期以一較佳創作改善上述問題,並在經過長期研發及不斷測試後,始有本創作之問世。
爰是,本創作係為解決前述問題,為達致以上目的,吾等創作人提供一種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其包含:至少一殼體,其係用以設置於一自行車之把手內部,所述殼體分別設有至少一操控單元,且至少其一所述殼體設有一顯示裝置;以及一處理單元,其係訊號連結於所述操控單元、一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及一顯示裝置;該處理單元係收受所述操控單元所傳輸之訊號,藉以傳輸予該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及該顯示裝置,令該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輸出對應之助力模式,且令該顯示裝置對應呈現所述助力模式之資訊者。
據上所述之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其中,該處理單元係依據所述操控單元之觸動時間、次數及數量而設定有複數模式者。
據上所述之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其中,所述殼體分別包含一上蓋及一下蓋,該下蓋設有一基板,該基板設有所述操控單元,該上蓋係對應蓋合於該下蓋,並定位及容置該基板,該上蓋於對應所述操控單元處設有一凹槽,並於所述凹槽底端穿設有對應於所述操控單元之穿孔,該上蓋於所述凹槽處設有一按鍵,且所述按鍵底端組設有一可對應觸動於所述操控單元之導柱。
據上所述之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其中,該把手更設有一對應於所述凹槽之組接孔,所述按鍵包含一按壓部件,該按壓部件係對應組接於所述組接孔,該按壓部件底端設有所述導柱;所述凹槽更設有一帽蓋,所述帽蓋係呈帽狀之彈性設置,所述帽蓋頂端設有對應於所述導柱之凹部,且所述帽蓋底端於對應於所述凹部之底端成型有一可通過所述穿孔並對應觸動於所述操控單元之凸垣,所述帽蓋底端於設置所述凸垣之周緣處,與該凹槽底端部間,更設有一彈性件,且所述導柱係藉由所述凸垣以對應觸動於所述操控單元者。
據上所述之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其中,該凹槽底端更穿設有至少一限位槽,而所述帽蓋設有對應卡接於所述限位槽之限位元件。
據上所述之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其中,該凹槽底端更於對應於所述穿孔處設有一防水膜。
據上所述之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其中,該基板更設有該顯示裝置,且該顯示裝置係包含複數陣列之光源,而該上蓋設有對應於所述光源之透光孔,該把手設有對應於所述光源之通孔;一導光板,其係設於該上蓋及該把手之間,該導光板底端設有複數導光柱,所述導光柱係分別對應插組於所述透光孔,且該導光板頂端係具有一出光面,該出光面係對應於所述通孔。
據上所述之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其中,該基板更設有該顯示裝置,且該顯示裝置係包含複數陣列之光源,而該上蓋設有對應於所述光源之透光孔,該把手設有對應於所述光源之通孔;一音訊單元,其係對應設置於至少其一所述殼體內,且該音訊單元係耦接於該處理單元;一防水透音膜,其係設置於該上蓋及該把手之間,並封閉於所述透光孔。
據上所述之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更包含一制動斷電裝置,其係設置於該把手,且耦接於該處理單元,並於該制動斷電裝置驅動時,該處理單元係令該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強制關閉動力者。
據上所述之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更包含一通訊單元,其係耦接於該處理單元,且透過有線或無線訊號連結於該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該處理單元係藉由該通訊單元以訊號傳輸於該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者。
是由上述說明及設置,顯見本創作主要具有下列數項優點及功效,茲逐一詳述如下:
1.本創作係可設置於自行車之把手內部,藉可具有風阻低、防止裝置脫落及避免線路拉扯等優勢,且外觀更為簡潔美觀,且裝置位置符合騎乘操縱習性,有利於騎乘安全性及舒適性。
2.本創作透過顯示裝置係複數陣列之光源之設置,藉可無須由把手外部鑲嵌顯示螢幕,僅需透過穿設對應之通孔即可予以進行顯示,使不致影響把手之強度,以符合相關之檢驗測試,且無須增加原把手之管徑,藉可適用於各式自行車之車型,以節省成本之支出,並可降低所增加之重量者。
3.本創作藉由按壓部件、導柱及帽蓋之設置,藉以令把手所開設之組接孔尺寸極小化,且帽蓋係設於上蓋之凹部內,使其毋需受限於組接孔尺寸之限制,皆可有效令按壓部件受力按壓時,可透過導柱傳動於帽蓋,進而可對應觸動於操控單元,藉可確實降低對於把手強度之影響,使符合強度測試之需求者。
本創作係一種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其實施手段、特點及其功效,茲舉數種較佳可行實施例並配合圖式於下文進行詳細說明,俾供 鈞上深入瞭解並認同本創作。
首先,請參閱第1圖至第6圖所示,本創作係一種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其包含:
至少一殼體1,其係用以設置於一自行車2之把手21內部,所述殼體1分別設有至少一操控單元3,且至少其一所述殼體1設有一顯示裝置4,故可知悉者,該把手21係可對應開設有對應於所述操控單元3及顯示裝置4之孔,以利於對所述操控單元3之操作,以及可予觀及顯示裝置4所呈現之資訊;以及
一處理單元5,其係訊號連結於所述操控單元3、一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51及一顯示裝置4;該處理單元5係收受所述操控單元3所傳輸之訊號,藉以傳輸予該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51及該顯示裝置4,令該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51輸出對應之助力模式,且令該顯示裝置4對應呈現所述助力模式之資訊者。
其中,就操控單元3之功能性配置而言,為利於使用者可透過單一按鍵31即可控制助力模式切換或啟閉等功能,故在一較佳之實施例中,該處理單元5係依據所述操控單元3之觸動時間、次數及數量而設定有複數模式者,故可知悉者,本創作係於每一殼體1配置單一之操控單元3,並且可配置於單側把手21內,在其他實施例中,如第7圖所示,亦可於雙側之把手21內接分別設置本創作,藉可透過把手21左右分別配置單一操控單元3,透過其觸動時間之長短、次數、頻率以及是否左右同時觸動,藉以給予相異之操作配置,藉以適用於各式情境,具體舉例而言,係可設定長時間之觸動予以控制本創作之啟閉,而透過左右操控單元3之短時間觸動,藉以達致助力模式切換之效果,舉例而言,助力模式在一實施例中,係可設置有三種模式,其中,0代表無動力、1代表20%助力、2代表50%助力,而藉由操控單元3之設置,即可供騎乘者予以快速調整設定者,惟其僅係舉例說明,並不以此作為限定。
而就殼體1之具體配置而言,在一實施例中,如第2圖至第4圖所示,殼體1分別包含一上蓋11及一下蓋12,該下蓋12設有一基板13,該基板13設有所述操控單元3,該上蓋11係對應蓋合於該下蓋12,並定位及容置該基板13,該上蓋11於對應所述操控單元3處設有一凹槽111,並於所述凹槽111底端穿設有對應於所述操控單元3之穿孔112,該上蓋11於所述凹槽111處設有一按鍵31,且所述按鍵31底端組設有一可對應觸動於所述操控單元3之導柱311,藉以令使用者於騎乘時,可直接透過按壓按鍵31,以透過導柱311觸動操控單元3。
而在一較佳之實施例中,為使把手21所穿孔112之尺寸極小化,使維持其強度,而可予通過強度安全之檢驗測試,孔可為於把手21設置對應於所述凹槽111之組接孔211,而所述按鍵31包含一按壓部件312,該按壓部件312係對應組接於所述組接孔211,該按壓部件312底端設有所述導柱311;所述凹槽111更設有一帽蓋313,所述帽蓋313係呈帽狀之彈性設置,所述帽蓋313頂端設有對應於所述導柱311之凹部3131,且所述帽蓋313底端於對應於所述凹部3131之底端成型有一可通過所述穿孔112並對應觸動於所述操控單元3之凸垣3132,所述帽蓋313底端於設置所述凸垣3132之周緣處,與該凹槽111底端部間,更設有一彈性件314;藉此,當使用者按壓該按壓部件312時,將透過導柱311以直接抵頂於帽蓋313之凹部3131,並推動凸垣3132而觸動操控單元3,予此同時,由於帽蓋313係呈帽狀之彈性設置,且配合彈性件314之設置,使帽蓋313於凸垣3132之周緣處以及彈性件314皆被彈性壓縮,藉以於使用者未予按壓該按壓部件312時,帽蓋313及彈性件314將可彈性復位,令凸垣3132不予觸動操控單元3;藉此配置,可令組接孔211之配置尺寸較小,而按壓部件312及導柱311亦可精小化設置,使其不易受力歪斜而致無法確實按壓,且僅需微距推動導柱311,即可迫壓於帽蓋313,使其確實的觸動操控單元3,且其配置亦可令按壓部件312與組接孔211間緊密配置,而不因按壓時產生縫隙而致髒污或水氣入侵,藉可達致初步防水抗污之功效。
而為令帽蓋313可確實沿其軸向方向之彈性壓縮復位,而不因此偏移而致無法處動操控單元3,故在一實施例中,係可於該凹槽111底端更穿設有至少一限位槽113,而所述帽蓋313設有對應卡接於所述限位槽113之限位元件3133,藉以令帽蓋313可於旋轉方向上被確實定位,並於彈性壓縮及復位僅於其軸向方向上作用,藉以提升於按壓時之可靠性;而限位槽113及限位元件3133間之定位,係可透過軸向直接卡設,亦可將限位槽113配置為以旋轉方式定位卡設者,惟其僅係舉例說明,並不以此作為限定。
此外,藉由前述之配置,如第5、6圖所示,使本創作僅需直接將自行車2把手21之車把套移除後,直接將殼體1置入把手21內,並對應的透過相關定位結構,如:螺絲,而予以鎖固後,將車把套對應套回把手21即告安裝完成,藉可提升於組裝及維護時之便利性者。
另就防水配置而言,在一實施例中,對於按鍵31處之防水,除藉由前述者外,亦可更進一步於該凹槽111底端對應於所述穿孔112處設有一防水膜114,藉以確實的隔絕水氣及髒污,且令帽蓋313之凸垣3132仍可透過防水膜114抵頂於操控單元3,而不因防水膜114之設置而失效者;而於顯示裝置4處之防水配置而言,並追求降低對於把手21之開孔,以為其整體之強度,故在一實施例中,該基板13更設有該顯示裝置4,且該顯示裝置4係包含複數陣列之光源41,在一實施例中,光源41可為LED,惟其僅係舉例說明,並不以此作為限定;而該上蓋11設有對應於所述光源41之透光孔115,該把手21設有對應於所述光源41之通孔212;以及一導光板6,其係設於該上蓋11及該把手21之間,該導光板6底端設有複數導光柱61,所述導光柱61係分別對應插組於所述透光孔115,且該導光板6頂端係具有一出光面62,該出光面62係對應於所述通孔212;藉此,顯示裝置4係可透過點陣方式呈現顯示資訊,並可藉由光源41之顏色及顯示位置排列出圖示或數字,以直覺化顯示相關狀態資訊;且其設置亦可令把手21僅需開設微小之通孔212,即可藉以呈現顯示裝置4之資訊,而導光板6及其導光柱61之設置,藉可將光源41之光線可完整的收光後,再予由出光面62出光,並透過通孔212以呈現點陣之影像資訊,其配置除可令影像及光線之呈現更具柔和感外,亦可藉由導光板6及導光柱61組設於透光孔115之設置,使水氣及髒汙無法經由透光孔115進入殼體1內部,藉以令本創作可達致防水抗污之效果。
在另一實施例中,如第8圖所示,亦可於殼體1內配置一音訊單元52,而選擇性是否配置顯示裝置4,本實施例係以未配置顯示裝置4為例,而該音訊單元52係耦接於該處理單元5,而於本實施例中,為防止影響音訊單元52之發聲,故並未設置前述之導光板6,而係設置一防水透音膜521,其係設置於該上蓋11及該把手21之間,並封閉於所述透光孔115,藉可同樣達致防水抗汙之效果,並可令音訊單元52之聲音可向把手21外傳遞,藉可供使用者可予聽及其音訊者;而音訊單元52之設置,在一實施例中,係可用以透過音訊方式呈現助力模式之資訊,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透過處理單元5配置功能性配件,如:音訊儲存裝置、感測器等,並可透過音訊方式傳達其資訊,並如前述者,配合操控單元3之設置,藉可於一實施例中,透過短時間觸動其一側之操控單元3以進行其聲響之控制者;惟前述者僅係舉例說明,並不以此作為限定。
就電路配置而言,由於本創作之殼體1係設置於把手21內,故其線路之連接皆可於把手21內,以及自行車2車架之管路予以配置,故殼體1係可於其兩側或單側設置一連接埠131,而連接埠131係耦接於基板13,藉此,令本創作可模組化設置,並透過連接埠131以於把手21內,以及車架內之管路而連接相關之線路,藉使線路不外露,使提升自行車2整體之美觀性,並可防止線路受力拉扯而損壞或影響行車之安全性。
而就騎乘時之安全性配置而言,在一實施中,如第5圖至第7圖所示,係可更包含一制動斷電裝置7,其係設置於該把手21處,在一實施例中,其係可對應同時鎖接於把手21及殼體1,且對應耦接於該處理單元5,以予取代於元自行車2之煞車,並於該制動斷電裝置7驅動時,該處理單元5係令該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51強制關閉動力,藉以於緊急情形時,可有效且迅速減低自行車2之動力,並予煞車,以提升本創作之安全性者。
而就處理單元5及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51間之通訊而言,由於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51通常係配置於自行車2之五通管處,其與處理單元5之位置較遠,為利於其通訊配置,故在一實施例中,係可包含一通訊單元53,其係耦接於該處理單元5,該通訊單元53亦可被配置於該基板13,且透過有線或無線訊號連結於該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51,該處理單元5係藉由該通訊單元53以訊號傳輸於該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51,而通訊單元53除可進行處理單元5與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51之通訊外,亦可用以有線或無線的連結前述之音訊儲存裝置、感測器、智慧型手機等配置,藉以利於處理單元5進行其訊號之處理後,如前述者進行音訊之播放、透過顯示或音訊呈現踏頻、扭矩、坡度及心律感測,並可依據使用者喜好而設定以顏色、圖形或聲音變化方式呈現,使騎乘者能透過視覺或聽覺獲得相關資訊,並可藉以進行遠端之調控及更新者,藉使本創作可予符合用者習慣及需求,惟其僅係舉例說明,並不以此作為限定。
在其他實施例中,如第7圖所示,亦可依需求配置或進行其功能之擴充,舉例而言,係可於自行車2之前後端,或把手21側端另配置有車燈54,其係可予接設於處理單元5,並可藉由操控單元3予以控制其照明程度、方向及啟閉,藉以實現照明或指示方向之功能,惟其亦僅係舉例說明,並不以此作為限定。
綜觀上述,本創作所揭露之技術手段不僅為前所未見,且確可達致預期之目的與功效,故兼具新穎性與進步性,誠屬專利法所稱之新型無誤,以其整體結構而言,確已符合專利法之法定要件,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申請。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作為限定本創作之實施範圍,即大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於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殼體 11:上蓋 111:凹槽 112:穿孔 113:限位槽 114:防水膜 115:透光孔 12:下蓋 13:基板 131:連接埠 2:自行車 21:把手 211:組接孔 212:通孔 3:操控單元 31:按鍵 311:導柱 312:按壓部件 313:帽蓋 3131:凹部 3132:凸垣 3133:限位元件 314:彈性件 4:顯示裝置 41:光源 5:處理單元 51: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 52:音訊單元 521:防水透音膜 53:通訊單元 54:車燈 6:導光板 61:導光柱 62:出光面 7:制動斷電裝置
第1圖係本創作之架構示意圖。 第2圖係本創作之立體示意圖。 第3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4圖係本創作裝設於把手內時之剖視示意圖。 第5圖係本創作裝設於自行車把手後之立體示意圖。 第6圖係本創作裝設於自行車把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7圖係本創作裝設於自行車兩側把手之立體示意圖。 第8圖係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1:殼體
11:上蓋
111:凹槽
113:限位槽
12:下蓋
131:連接埠
313:帽蓋
3131:凹部
6:導光板
62:出光面

Claims (10)

  1. 一種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其包含: 至少一殼體,其係用以設置於一自行車之把手內部,所述殼體分別設有至少一操控單元,且至少其一所述殼體設有一顯示裝置;以及 一處理單元,其係訊號連結於所述操控單元、一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及一顯示裝置;該處理單元係收受所述操控單元所傳輸之訊號,藉以傳輸予該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及該顯示裝置,令該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輸出對應之助力模式,且令該顯示裝置對應呈現所述助力模式之資訊者。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其中,該處理單元係依據所述操控單元之觸動時間、次數及數量而設定有複數模式者。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其中,所述殼體分別包含一上蓋及一下蓋,該下蓋設有一基板,該基板設有所述操控單元,該上蓋係對應蓋合於該下蓋,並定位及容置該基板,該上蓋於對應所述操控單元處設有一凹槽,並於所述凹槽底端穿設有對應於所述操控單元之穿孔,該上蓋於所述凹槽處設有一按鍵,且所述按鍵底端組設有一可對應觸動於所述操控單元之導柱。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其中,該把手更設有一對應於所述凹槽之組接孔,所述按鍵包含一按壓部件,該按壓部件係對應組接於所述組接孔,該按壓部件底端設有所述導柱;所述凹槽更設有一帽蓋,所述帽蓋係呈帽狀之彈性設置,所述帽蓋頂端設有對應於所述導柱之凹部,且所述帽蓋底端於對應於所述凹部之底端成型有一可通過所述穿孔並對應觸動於所述操控單元之凸垣,所述帽蓋底端於設置所述凸垣之周緣處,與該凹槽底端部間,更設有一彈性件,且所述導柱係藉由所述凸垣以對應觸動於所述操控單元者。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其中,該凹槽底端更穿設有至少一限位槽,而所述帽蓋設有對應卡接於所述限位槽之限位元件。
  6. 如請求項3所述之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其中,該凹槽底端更於對應於所述穿孔處設有一防水膜。
  7. 如請求項3所述之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其中,該基板更設有該顯示裝置,且該顯示裝置係包含複數陣列之光源,而該上蓋設有對應於所述光源之透光孔,該把手設有對應於所述光源之通孔;一導光板,其係設於該上蓋及該把手之間,該導光板底端設有複數導光柱,所述導光柱係分別對應插組於所述透光孔,且該導光板頂端係具有一出光面,該出光面係對應於所述通孔。
  8. 如請求項3所述之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其中,該基板更設有該顯示裝置,且該顯示裝置係包含複數陣列之光源,而該上蓋設有對應於所述光源之透光孔,該把手設有對應於所述光源之通孔;一音訊單元,其係對應設置於至少其一所述殼體內,且該音訊單元係耦接於該處理單元;一防水透音膜,其係設置於該上蓋及該把手之間,並封閉於所述透光孔。
  9.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8中任一項所述之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更包含一制動斷電裝置,其係設置於該把手,且耦接於該處理單元,並於該制動斷電裝置驅動時,該處理單元係令該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強制關閉動力者。
  10.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8中任一項所述之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更包含一通訊單元,其係耦接於該處理單元,且透過有線或無線訊號連結於該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該處理單元係藉由該通訊單元以訊號傳輸於該馬達及車輛控制單元者。
TW109215937U 2020-12-02 2020-12-02 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 TWM609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5937U TWM609969U (zh) 2020-12-02 2020-12-02 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5937U TWM609969U (zh) 2020-12-02 2020-12-02 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9969U true TWM609969U (zh) 2021-04-01

Family

ID=76605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5937U TWM609969U (zh) 2020-12-02 2020-12-02 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99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79223A1 (en) User interaction and visual feedback system for bikes
WO2016188320A1 (zh) 一种两轮动平衡车
TWM609969U (zh) 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
JP2008195165A (ja) 自転車
CN207257858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用车把仪表
WO2023134754A1 (zh) 车载显示装置、车辆方向盘总成及车辆
CN204242882U (zh) 一种新型电梯按钮
TW202222633A (zh) 自行車電子把手之控制顯示裝置
TWM582004U (zh) Manual control device
CN206938977U (zh) 一体式自行车把
CN110217107A (zh) 一种电动车多功能语音集成仪表、电机控制器及电动车
CN214451613U (zh) 一种新型液压碟刹刹把
CN111601195A (zh) 一种带有安全警示灯光效果的扬声器装置
CN110072171A (zh) 一种具有检测水温功能的水瓶盖蓝牙音箱
CN219981182U (zh) 一种两轮电动车中控外壳结构
CN111043568A (zh) 一种自行型转向指示灯及其控制方法
CN219565378U (zh) 一种带显示屏的刹车握把
CN217470100U (zh) 一种带有扩展功能的信息采集装置及机器人
CN219565379U (zh) 一种多功能刹车握把
CN214689959U (zh) 一种新型防水车把手
CN216546528U (zh) 鹅头组件及滑板车
CN205594732U (zh) 行车记录装置
CN216956741U (zh) 一种人机交互式智能防护头盔
CN220884657U (zh) 一种安装于电动自行车左侧车把的仪表
CN210912212U (zh) 一种带信号灯的公交车下客门铃按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