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9943U - 把手扳動結構 - Google Patents

把手扳動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9943U
TWM609943U TW109215594U TW109215594U TWM609943U TW M609943 U TWM609943 U TW M609943U TW 109215594 U TW109215594 U TW 109215594U TW 109215594 U TW109215594 U TW 109215594U TW M609943 U TWM609943 U TW M60994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buckle
housing
light guide
combi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5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鼎瑞
陳憲章
Original Assignee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15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9943U/zh
Publication of TWM609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9943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把手扳動結構,其包含殼體、扣接件與把手。該殼體可供組裝於一第一物體;該扣接件活動設於該殼體,該扣接件可供於一第二物體進行鎖扣或解鎖;該把手活動設於該殼體且連動該扣接件,該把手可操控該扣接件與該第二物體形成鎖扣狀態或解鎖狀態。藉此,本創作之把手扳動結構可完成至少兩物體之結合或分離,而達到快速結合以及易於卸除之功效。

Description

把手扳動結構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把手,尤指一種可完成至少兩物體之結合或分離,而達到快速結合以及易於卸除的把手扳動結構。
一般現有技術中於結合兩物體時(例如:結合蓋體、門體、箱體或櫃體),通常僅係以螺絲直接鎖接之方式進行兩物體之結合,雖可達到結合兩物體之效果,但當欲移除其中一物體時,必須卸除螺絲而有不方便使用之缺點。
然而上述的固定結構,將導致無法進行快速結合以及易於卸除之使用,不利於市場競爭力。因此,如何創作出一種把手扳動結構,以完成兩物體之結合或分離,而達到快速結合以及易於卸除之功效,為本創作所要積極解決的課題。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術,創作人研發出一種把手扳動結構,以期達到可完成至少兩物體之結合或分離,而達到快速結合以及易於卸除的目的。
為達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把手扳動結構,其包含:一殼體、一扣接件以及一把手。該殼體用以供組裝於一第一物體;該扣接件用以活動設於該殼體,該扣接件用以供與一第二物體進行鎖扣或解鎖;該把手用以活動設於該殼體且連動該扣接件,該把手可操控該扣接件與該第二物體形成鎖扣狀態或解鎖狀態。
上述之把手扳動結構中,該殼體具有至少一組接部,該組接部可供該殼體組裝於該第一物體。
上述之把手扳動結構中,該扣接件包括有一組合部及一扣部,該把手驅動該組合部,以帶動該扣部與該第二物體進行鎖扣或解鎖。
上述之把手扳動結構中,該組合部以一栓件與該把手活動組合,以使該把手驅動該組合部。
上述之把手扳動結構中,該把手具有一活動槽,該栓件活動組合於該活動槽,以使該把手驅動該組合部。
上述之把手扳動結構中,該扣接件以一軸體活動設於該殼體。
上述之把手扳動結構中,該把手包括有一操作部及一限制部,該操作部可驅動該限制部,使該限制部與該殼體進行限制或釋放,用以使該扣接件與該第二物體進行鎖扣或解鎖。
上述之把手扳動結構中,該殼體具有一限位部,使該限制部配合該限位部與該殼體進行限制或釋放。
上述之把手扳動結構中,該殼體更進一步設有一第一導光體及一第二導光體。
上述之把手扳動結構中,該第一導光體具有一第一入光部、一第一出光部及一第一結合部,該第二導光體具有一第二入光部、一第二出光部及一第二結合部,該第一入光部連通該第一出光部,該第二入光部連通該第二出光部,該第一結合部與該第二結合部與該殼體組合。
上述之把手扳動結構中,該第一結合部與該第二結合部以一連接件與該殼體組合。
上述之把手扳動結構中,該殼體具有相對向之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第二固定部,該第一導光體與該第二導光體分別具有一第一嵌接部及一第二嵌接部,該第一嵌接部組合於該第一固定部,該第二嵌接部組合於該第二固定部。
上述之把手扳動結構中,該殼體外側更進一步設有多數導電彈片體(或導電磁干擾(EMI)之彈片體)。
上述之把手扳動結構中,該殼體具有一擋抵部,該扣接件之一側與該擋抵部形成擋抵或釋放。
上述之把手扳動結構中,該板手板動結構用以與該第一物體組合,以用以拉動、抵頂或槓桿作用於該第二物體而帶動該第一物體。
上述之把手扳動結構中,該扣接件與該把手之間具有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用以使該把手可往復彈扣以用以組設或定位於該殼體。
上述之把手扳動結構中,該扣接件具有一扣部,該扣部具有至少二推動部,用以夾住該第二物體或夾住一機殼以用以帶動該把手板動結構進行往復槓桿運動。
上述之把手扳動結構中,該第一物體為印刷電路板(PCB板)或金屬板,或該第二物體為印刷電路板(PCB板)或金屬板,或該第一物體與該第二物體為印刷電路板(PCB板),或該第一物體與該第二物體為金屬板。
上述之把手扳動結構中,該第二物體為裝載該第一物體的載體,該把手扳動結構以該軸體為槓桿力量的中心軸,以用以槓桿操動推抵該第二物體用以使該第一物體取得槓桿力量以用以脫離該第二物體。
上述之把手扳動結構中,該第一物體為記憶體,該第二物體為裝載記憶體的載體,該把手扳動結構以該軸體為槓桿力量的中心軸,以用以槓桿操動推抵該第二物體用以使該第一物體取得槓桿力量以用以脫離該第二物體。
藉此,本創作之把手扳動結構,可將殼體組裝於第一物體,使扣接件可與第二物體進行鎖扣或解鎖,以完成至少兩物體之結合或分離,而達到快速結合以及易於卸除的目的。
1:殼體
11:組接部
12:限位部
13:連接件
14:第一固定部
15:第二固定部
16:導電彈片體
17:擋抵部
2:扣接件
21:組合部
22:扣部
221:推動部
23:栓件
24:軸體
3:把手
31:活動槽
32:操作部
33:限制部
4:第一導光體
41:第一入光部
42:第一出光部
43:第一結合部
44:第一嵌接部
5:第二導光體
51:第二入光部
52:第二出光部
53:第二結合部
54:第二嵌接部
6:彈性元件
10:第一物體
20:第二物體
[圖1]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圖2]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
[圖3]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一。
[圖4]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二。
[圖5]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三。
[圖6]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7]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
為充分瞭解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創作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請參閱圖1至圖5,如圖所示:本創作係一種把手扳動結構,其包含一殼體1、一扣接件2以及一把手3。
該殼體1用以供組裝於一第一物體10,其中該第一物體10可為PCB板、板體、片體、塊體...等物體。
該扣接件2用以活動設於該殼體1內部之一側,該扣接件2用以供與一第二物體20進行鎖扣或解鎖,其中該第二物體20可為蓋體、門體、箱體、櫃體...等。
該把手3用以活動設於該殼體1且連動該扣接件2,該把手3可操控該扣接件2與該第二物體20形成鎖扣狀態或解鎖狀態。
而當本創作把手扳動結構於使用時,可將該殼體1組裝於該第一物體10,並以該把手3限制該扣接件2,使該扣接件2於該第二物體20上進行鎖扣;此外,亦可以該把手3釋放該扣接件2,使該扣接件2於該第二物體20上進行解鎖,且可施力於該扣接件2,以拉動該殻體1與該第一物體10,使該板手板動結構與該第一物體10組合,並以拉動、抵頂或槓桿作用於該第二物體20而帶動該第一物體10。如此,可完成至少兩物體之結合或分離,而達到快速結合以及易於卸除之功效。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殼體1具有至少一組接部11,該殼體1可藉由該組接部11組裝於該第一物體10,以使該扣接件2與該第二物體20進行鎖扣或解鎖。如此,可完成至少兩物體之結合或分離,而達到快速結合以及易於卸除之功效。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扣接件2包括有一組合部21及一扣部22,該把手3驅動該組合部21,以帶動該扣部22與該第二物體20進行鎖扣或解鎖。如此,可完成至少兩物體之結合或分離,而達到快速結合以及易於卸除之功效。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扣接件2之組合部21以一栓件23與該把手3活動組合,以使該把手3驅動該組合部21,以帶動該扣部22與該第二物體20進行鎖扣或解鎖。如此,可完成至少兩物體之結合或分離,而達到快速結合以及易於卸除之功效。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把手3具有一活動槽31,該栓件23活動組合於該活動槽31,以使該把手3驅動該組合部21,以帶動該扣部22與該第二物體20進行鎖扣或解鎖。如此,可完成至少兩物體之結合或分離,而達到快速結合以及易於卸除之功效。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扣接件2以一軸體24活動設於該殼體1。如此,可於該把手3驅動該組合部21進行移動時,使該扣接件2以該軸體24為軸心而進行轉動,而讓該扣接件2往該殻體1之方向移入,使該扣部22與該第二物體20進行扣接,並由該把手3限制該組合部21形成鎖扣狀態;而當讓該把手3釋放該組合部21時,使該扣接件2以該軸體24為軸心而往遠離該殻體1之方向移出,並由該扣部22與該第二物體20分離而形成解鎖狀態,且可施力於該扣接件2,以拉動該殻體1與該第一物體10,進而可完成至少兩物體之結合或分離,而達到快速結合以及易於卸除之功效。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把手3包括有一操作部32及一限制部33,該操作部32可驅動該限制部33,使該限制部33與該殼體1進行限制或釋放,用以使該扣接件2與該第二物體20進行鎖扣或解鎖。如此,可施力於該把手3之操作部32,以使該把手3驅動該組合部21進行移動,且使該限制部33與該殼體1進行限制,讓該扣接件2以該軸體24為軸心而進行轉動,而讓該扣接件2往該殻體1之方向移入,使該扣部22與該第二物體20進行扣接,並由該把手3限制該組 合部21形成鎖扣狀態;而當讓該把手3釋放該組合部21時,讓該限制部33與該殼體1進行釋放,使該扣接件2以該軸體24為軸心而往遠離該殻體1之方向移出,並由該扣部22與該第二物體20分離而形成解鎖狀態,且可施力於該扣接件2,以拉動該殻體1與該第一物體10,進而可完成至少兩物體之結合或分離,而達到快速結合以及易於卸除之功效。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殼體1具有一限位部12,使該限制部33配合該限位部12與該殼體1進行限制或釋放。如此,可施力於該把手3之操作部32,以使該把手3驅動該組合部21進行移動,且使該限制部33扣入該殼體1之限位部12形成限制,讓該扣接件2以該軸體24為軸心而進行轉動,而讓該扣接件2往該殻體1之方向移入,使該扣部22與該第二物體20進行扣接,並由該把手3限制該組合部21形成鎖扣狀態;而當讓該把手3釋放該組合部21時,讓該限制部33移出該殼體1之限位部12形成釋放,使該扣接件2以該軸體24為軸心而往遠離該殻體1之方向移出,並由該扣部22與該第二物體20分離而形成解鎖狀態,且可施力於該扣接件2,以拉動該殻體1與該第一物體10,進而可完成至少兩物體之結合或分離,而達到快速結合以及易於卸除之功效。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殼體1更進一步設有一第一導光體4及一第二導光體5,而該第一物體10可為電路板,且該第一物體10具有對應該第一導光體4與該第二導光體5之光源,以使該第一導光體4與該第二導光體5導引該第一物體10之光源,進而由該殼體1顯示該第一物體10連接狀態或運作狀態,以使本創作能更符合實際運用之需求。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導光體4具有一第一入光部41、一第一出光部42及一第一結合部43,該第二導光體5具有一第二入光部51、一第 二出光部52及一第二結合部53,該第一入光部41連通該第一出光部42,該第二入光部51連通該第二出光部52,該第一結合部43與該第二結合部53與該殼體1組合。如此,可使該第一物體10依據連接狀態或運作狀態發出第一顏色之光源時,使該光源由該第一入光部41輸入並該第一出光部42輸出,當該第一物體10依據連接狀態或運作狀態發出第二顏色之光源時,使該光源由該第二入光部51輸入並由該第二出光部52輸出,以使本創作能更符合實際運用之需求。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導光體4之第一結合部43與該第二導光體5之第二結合部53以一連接件13與該殼體1組合。如此,可使該第一導光體4與該第二導光體5藉由該第一結合部43、該第二結合部53與該連接件13之配合,而穩固組合於該殼體1,以維持該第一導光體4與該第二導光體5於進行導光時之穩定性。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殼體1具有相對向之一第一固定部14及一第二固定部15,該第一導光體4與該第二導光體5分別具有一第一嵌接部44及一第二嵌接部54,該第一嵌接部44組合於該第一固定部14,該第二嵌接部54組合於該第二固定部15。如此,可使該第一導光體4與該第二導光體5藉由該第一結合部43、該第一嵌接部44、該第二結合部53、該第二嵌接部54、該連接件13、該第一固定部14與該第二固定部15之配合,而穩固組合於該殼體1,以維持該第一導光體4與該第二導光體5於進行導光時之穩定性。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殼體1外側更進一步設有多數導電彈片體16(或導電磁干擾(EMI)之彈片體)。如此,當該殼體1與該第一物體10、該第二物體20或其他物體組裝後,可藉由該等導電彈片體16與該第一物體10、該 第二物體20或其他物體接觸形成接地,以作為電路之保護,維持電力設備運作時之安全性。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扣部22具有至少二推動部221,用以夾住該第二物體20(或夾住一機殼)以用以帶動該把手板動結構進行往復槓桿運動,使該板手板動結構拉動、抵頂或槓桿作用於該第二物體20而帶動該第一物體10。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第一物體10可為印刷電路板(PCB板)或金屬板,或該第二物體20可為印刷電路板(PCB板)或金屬板,或該第一物體10與該第二物體20可為印刷電路板(PCB板),或該第一物體10與該第二物體20可為金屬板,藉以符合實際運用時之需求。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第二物體20為裝載該第一物體10的載體,該把手扳動結構以該軸體24為槓桿力量的中心軸,以用以槓桿操動推抵該第二物體20用以使該第一物體10取得槓桿力量以用以脫離該第二物體20,藉以符合實際運用時之需求。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第一物體10為記憶體,該第二物體20為裝載記憶體的載體,該把手扳動結構以該軸體24為槓桿力量的中心軸,以用以槓桿操動推抵該第二物體20用以使該第一物體10取得槓桿力量以用以脫離該第二物體20,藉以符合實際運用時之需求。
請參閱圖6,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該殼體1具有一擋抵部17,該扣接件2之一側與該擋抵部17形成擋抵或釋放,而該擋抵部17亦可作為其中之一組接部111。如此,可使該把手3釋放該組合部21時,讓該限制部33與該殼體1進行釋放,使該扣接件2以該軸體24為軸心而往遠 離該殻體1之方向移出,並由該扣部22與該第二物體20分離而形成解鎖狀態,且讓該扣接件2之一側與該擋抵部17形成擋抵,之後再施力於該扣接件2,以拉動該殻體1與該第一物體10,進而可完成至少兩物體之結合或分離,而達到快速結合以及易於卸除之功效。
請參閱圖7,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該扣接件2與該把手3之間具有一彈性元件6,該彈性元件6用以使該把手3可往復彈扣以用以組設或定位於該殼體1。
本創作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該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創作,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創作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該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創作之範疇內。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殼體
11:組接部
12:限位部
13:連接件
14:第一固定部
16:導電彈片體
2:扣接件
22:扣部
221:推動部
23:栓件
24:軸體
3:把手
32:操作部
33:限制部
42:第一出光部

Claims (20)

  1. 一種把手扳動結構,其包含:一殼體,用以可供組裝於一第一物體;一扣接件,用以活動設於該殼體,該扣接件用以供與一第二物體進行鎖扣或解鎖;以及一把手,用以活動設於該殼體,該把手可操控該扣接件用以與該第二物體形成鎖扣狀態或解鎖狀態。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把手扳動結構,其中該殼體具有至少一組接部,該組接部可供該殼體組裝於該第一物體。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把手扳動結構,其中該扣接件包括有一組合部及一扣部,該把手驅動該組合部,以帶動該扣部與該第二物體進行鎖扣或解鎖。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把手扳動結構,其中該組合部以一栓件與該把手活動組合,以使該把手驅動該組合部。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把手扳動結構,其中該把手具有一活動槽,該栓件活動組合於該活動槽,以使該把手驅動該組合部。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把手扳動結構,其中該扣接件以一軸體活動設於該殼體。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把手扳動結構,其中該把手包括有一操作部及一限制部,該操作部可驅動該限制部,使該限制部與該殼體進行限制或釋放,用以使該扣接件與該第二物體進行鎖扣或解鎖。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把手扳動結構,其中該殼體具有一限位部,使該限制部配合該限位部與該殼體進行限制或釋放。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把手扳動結構,其中該殼體更進一步設有一第一導光體或一第二導光體。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把手扳動結構,其中該第一導光體具有一第一入光部、一第一出光部及一第一結合部,或該第二導光體具有一第二入光部、一第二出光部及一第二結合部,該第一入光部連通該第一出光部,或該第二入光部連通該第二出光部,該第一結合部或該第二結合部與該殼體組合。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把手扳動結構,其中該第一結合部或該第二結合部以一連接件與該殼體組合。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把手扳動結構,其中該殼體具有相對向之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第二固定部,該第一導光體或該第二導光體分別具有一第一嵌接部或一第二嵌接部,或該第一嵌接部組合於該第一固定部,或該第二嵌接部組合於該第二固定部。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把手扳動結構,其中該殼體外側更進一步設有多數導電彈片體或導電磁干擾(EMI)之彈片體。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把手扳動結構,其中該殼體具有一擋抵部,該扣接件之一側與該擋抵部形成擋抵或釋放。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把手扳動結構,其中該板手板動結構用以與該第一物體組合,以用以拉動、抵頂或槓桿作用於該第二物體而帶動該第一物體。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把手扳動結構,其中該扣接件與該把手之間具有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用以使該把手可往復彈扣以用以組設或定位於該殼體。
  1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把手扳動結構,其中該扣接件具有一扣部,該扣部具有至少二推動部,用以夾住該第二物體或夾住一機殼以用以帶動該把手板動結構進行往復槓桿運動。
  1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把手扳動結構,其中該第一物體為印刷電路板(PCB板)或金屬板,或該第二物體為印刷電路板(PCB板)或金屬板,或該第一物體與該第二物體為印刷電路板(PCB板),或該第一物體與該第二物體為金屬板。
  19. 如請求項6所述之把手扳動結構,其中該第二物體為裝載該第一物體的載體,該把手扳動結構以該軸體為槓桿力量的中心軸,以用以槓桿操動推抵該第二物體用以使該第一物體取得槓桿力量以用以脫離該第二物體。
  20. 如請求項6所述之把手扳動結構,其中該第一物體為記憶體,該第二物體為裝載記憶體的載體,該把手扳動結構以該軸體為槓桿力量的中心軸,以用以槓桿操動推抵該第二物體用以使該第一物體取得槓桿力量以用以脫離該第二物體。
TW109215594U 2020-11-26 2020-11-26 把手扳動結構 TWM609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5594U TWM609943U (zh) 2020-11-26 2020-11-26 把手扳動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5594U TWM609943U (zh) 2020-11-26 2020-11-26 把手扳動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9943U true TWM609943U (zh) 2021-04-01

Family

ID=76605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5594U TWM609943U (zh) 2020-11-26 2020-11-26 把手扳動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99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16196B2 (en) Push button de-latch mechanism for pluggable electronic module
CN109709646B (zh) 光收发器
US20110090639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isk drive
US5044975A (en) Cable connector locking arrangement
TW201421096A (zh) 通訊模組
CN109404384B (zh) 卡扣组件
TWI526137B (zh) 具有安全防護結構之電子裝置
TWI442871B (zh) 按鍵機構及其電子裝置
TW201834413A (zh) 光收發器
TWI617853B (zh) 光收發器
US20110095547A1 (en) Battery cover latching mechanism
TWM609943U (zh) 把手扳動結構
US10714862B1 (en) Electrical socket
US961263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ecurity structure
TWI601345B (zh) 可插拔連接器
TWM599347U (zh) 扣件結構
TWM425501U (en) Buckling mechanism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TWI769801B (zh) 把手機構與包含其的機殼組件
CN112153843B (zh) 具有门盖的电子装置
CN107346809B (zh) 电子装置的电池装卸结构
TW201501608A (zh) 電子裝置殼體
JP5061377B2 (ja) 電子機器の筺体とハンドルとの取り付け構造、ハンドルを備えた電子機器およびハンドル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
TWI724843B (zh) 具有遮擋板之裝置
JP3818373B2 (ja) 遮蔽機構を備えた光コネクタ及び遮蔽部材
TWI739698B (zh) 擴充裝置及電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