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8477U - 扳手結構 - Google Patents
扳手結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08477U TWM608477U TW109213245U TW109213245U TWM608477U TW M608477 U TWM608477 U TW M608477U TW 109213245 U TW109213245 U TW 109213245U TW 109213245 U TW109213245 U TW 109213245U TW M608477 U TWM608477 U TW M608477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tool hole
- ring
- outer diameter
- sleev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種扳手結構,其包含:一扳手本體、一筒身、一第一套筒以及一第二套筒,透過該筒身之第一工具孔、第二工具孔,以及該第一、二套筒之第三工具孔、第四工具孔的搭配使用,以令該扳手結構具有至少四種尺寸的操作使用,且該第一、二套筒係可拆解地安裝於該筒身之第一、二工具孔,俾可透過簡單的拆換該第一、二套筒達到其他不同尺寸的套筒的操作使用,大幅提升扳手結構之實用性,有助於增進消費者的選購意願。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手工具,尤指一種具有多種尺寸且可拆換尺寸之扳手結構。
按,習知一種具有多尺寸套筒之扳手結構,請配合參閱第11、12圖,主要有一扳手頭50,扳手頭50上設有一穿透結構之穿槽51,穿槽51內可供一筒身本體60設置;所述筒身本體60上下端分別為第一作業端61及第二作業端62,而第一作業端61及第二作業端62係分別向內挖設有第一作業孔611與第二作業孔621,又第一作業孔611與第二作業孔621間有一中通孔63予以貫通,而中通孔63內壁中央處預設有一環狀溝槽631;所述筒身本體60內部得以置入一內筒身70,該內筒身70一端為第四作業端71,並延伸有一連結桿72,該連結桿72最前端則為一卡接頭73,其中該連結桿72桿身中央挖設有定位溝721,該卡接頭73處則挖設有一卡抵溝731;所述卡接頭73得與一第三作業端80之卡接槽81相互插結,並於卡抵溝731處利用一C形扣732將兩者接合固定,而第三作業端80與第四作業端71亦分別向內挖設有第三作業孔82與第四作業孔711;當需使用第三、四作業孔82、711時,其內筒身70則定位於筒身本體60內部之中央處即可,但若需使用第一、二作業孔611、621時,則需推擠內筒身向其內側移動。藉由上述結構之配置,使該單一扳手
頭上得以變換四種不同尺寸之作業孔,據以達到多工之效果者。
詳觀上述習知結構不難發覺其尚存有些許不足之處,主要原因係歸如下:習知套筒扳手雖設有四種不同尺寸的作業孔達到多尺寸套筒的使用,但由於該第四作業端71係一體成形於該內筒身70,且該第三作業端80係經由C形扣74與該內筒身70之卡抵溝723結合固定,使該第三作業端80以及第四作業端71無法再被拆解更換,以致該套筒扳手四個作業端的套筒尺寸已被固定,無法再選擇更換成其他尺寸的套筒,使用上仍嫌不足,缺乏實用性者,實有改善之必要。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於多年從事相關產品之製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之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後,終得一確具實用性之本創作。
本創作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種扳手結構。
上述扳手結構,其包含:一扳手本體、一筒身、一第一套筒以及一第二套筒,該扳手本體設有一頭部以及一柄部,該頭部設有一貫穿上、下端面之穿槽,該穿槽內壁係往柄部方向設一容置槽,並於該柄部的兩側相通該容置槽設有二通口,該容置槽係以一軸心組裝一棘齒件,該棘齒件兩端係穿出二該通口外,以供使用者扳動調整;該筒身係安裝於該穿槽內,且該筒身外徑中央處係環設連續齒牙形成一棘齒部,並經由該棘齒部與該棘齒件契合固定,該筒身內徑兩端分別設有連續齒牙形成一第一工具孔以及一第二工具孔,該第一、二工具孔尺寸不同,且該筒身內徑中央處環設一擋止凸部,該擋止凸部係分別與該第一工具孔以及該第二工具孔
間設有一第一槽部以及一第二槽部,該第一槽部內徑大於該第一工具孔以及該擋止凸部,該第二槽部內徑大於該第二工具孔以及該擋止凸部,又該筒身內部係容設一彈簧;該第一套筒外徑係設有一具連續齒牙之第一嚙合齒部以及一平滑表面之平面環部,而該第一套筒內徑則設有連續齒牙形成一第三工具孔,該第一套筒係組入該第一工具孔內,並經由該第一嚙合齒部與該第一工具孔之連續齒牙咬合固定,該平面環部外徑小於該第一嚙合齒部,且該平面環部外徑係貫穿結構設有至少一穿孔,一限位柱係可伸縮地穿設於該穿孔,該限位柱頂端設一外徑大於該限位柱外徑之擋止部,而該限位柱底端則設有一非圓孔狀之卡合孔,又該限位柱外徑係套設一彈性件,並將該彈性件限制於該擋止部以及該平面環部的表面間,藉此將該限位柱向外推抵,以令該限位柱受限於該第一槽部以及該穿孔間,進而將該第一套筒可滑動地限制於該第一工具孔內;該第二套筒外徑係設有一具連續齒牙之第二嚙合齒部以及一平滑表面之平面環部,而該第二套筒內徑則設有連續齒牙形成一第四工具孔,該第四工具孔與該第三工具孔尺寸不同,該第二套筒係組入該第二工具孔內,並經由該第二嚙合齒部與該第二工具孔之連續齒牙咬合固定,該平面環部外徑小於該第二嚙合齒部,且該平面環部外徑係貫穿結構設有至少一穿孔,一限位柱係可伸縮地穿設於該穿孔,該限位柱頂端設一外徑大於該限位柱外徑之擋止部,而該限位柱底端則設有一非圓孔狀之卡合孔,又該限位柱外徑係套設一彈性件,並將該彈性件限制於該擋止部以及該平面環部的表面間,藉此將該限位柱向外推抵,以令該限位柱受限於該第二槽部以及該穿孔間,進而將該第二套筒可滑動地限制於該第二工具孔內,該第一、二套筒之平面環部端部分別抵靠
該彈簧,並將該彈簧限制於該筒身內部。
較佳地,該第一槽部與該第一工具孔間係銜接形成一第一導引斜面,該第二槽部與該第二工具孔間係銜接形成一第二導引斜面。
較佳地,該扳手本體之穿槽一端係凸設一擋壁,而該穿槽另一端則凹設一環槽,該筒身外徑中央處係隆起設有一環狀凸部,該環狀凸部表面設有該棘齒部以及一環溝,該筒身之環狀凸部一端係抵靠該擋壁,而該環狀凸部另一端則以環溝面對該環槽,並利用一C型扣連結於該環溝以及該環槽間,藉此將該筒身契合固定於該穿槽內。
較佳地,該第一、二槽部之內徑尺寸不同。
較佳地,該第一、二套筒皆於平面環部之二對稱位置設有二該穿孔,所述穿孔皆設有一該限位柱以及一該彈性件。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本創作係透過該筒身之第一工具孔、第二工具孔,以及該第一、二套筒之第三工具孔、第四工具孔的搭配使用,以令該扳手結構具有至少四種尺寸的操作使用,且該第一、二套筒係可拆解地安裝於該筒身之第一、二工具孔,俾可透過拆換該第一、二套筒達到其他套筒尺寸的操作使用,大幅提升扳手結構之實用性,有助於增進消費者的選購意願。
10:扳手本體
11:頭部
111:穿槽
112:擋壁
113:環槽
114:容置槽
115:軸心
12:柄部
121:通口
13:棘齒件
20:筒身
21:環狀凸部
211:棘齒部
212:環溝
213:C型扣
22:第一工具孔
23:第二工具孔
24:擋止凸部
25:第一槽部
251:第一導引斜面
26:第二槽部
261:第二導引斜面
27:彈簧
30:第一套筒
31:第一嚙合齒部
32:平面環部
321:穿孔
33:第三工具孔
34:限位柱
341:擋止部
342:卡合孔
35:彈性件
40:第二套筒
41:第二嚙合齒部
42:平面環部
421:穿孔
43:第四工具孔
44:限位柱
441:擋止部
442:卡合孔
45:彈性件
A:L型工具
〔習知〕
50:扳手頭
51:穿槽
60:筒身本體
61:第一作業端
611:第一作業孔
62:第二作業端
621:第二作業孔
63:中通孔
631:環狀溝槽
70:內筒身
71:第四作業端
711:第四作業孔
72:連結桿
721:定位溝
73:卡接頭
731:卡抵溝
732:C形扣
80:第三作業端
81:卡接槽
82:第三作業孔
〔第1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圖。
〔第2圖〕係本創作之分解圖。
〔第3圖〕係本創作之組合剖視圖。
〔第4圖〕係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之組合剖視圖。
〔第5圖〕係本創作之第一套筒內縮之示意圖。
〔第6圖〕係本創作之利用第一工具孔進行作業之示意圖。
〔第7圖〕係本創作之利用第一套筒之第三工具孔進行作業之示意圖。
〔第8圖〕係本創作之第一套筒進行拆解之示意圖。
〔第9圖〕係本創作之第一套筒沿著第一工具孔位移滑出之示意圖。
〔第10圖〕係本創作之具有雙向棘輪效果之剖視圖。
〔第11圖〕係習知結構之分解圖。
〔第12圖〕係習知結構之剖視圖。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以下茲請配合【圖式簡單說明】詳述如後:
首先,先請參閱第1、2、3圖所示,一種扳手結構,其包含:一扳手本體10,該扳手本體10設有一頭部11以及一柄部12,該頭部11設有一貫穿上、下端面之穿槽111,該穿槽111一端係凸設一擋壁112,而該穿槽111另一端則凹設一環槽113,且該穿槽111內壁係往柄部12方向設一容置槽114,並於該柄部12的兩側相通該容置槽114設有二通口121,該容置槽114係以一軸心115組裝一棘齒件13,該棘齒件13兩端係穿出二該通口121外,以供使用者扳動調整;一筒身20,該筒身20外徑中央處係隆起設有一環狀凸部21,該環狀凸部21表面設有一棘齒部211以及一環溝212,該棘齒部211係環設有連續齒牙,該筒身20內徑兩端分別設有連續齒牙形成一第一工具孔22以及一第二工具孔23,該第一、二工具孔22、23尺寸不同,且該筒身20內徑中央處環設一
擋止凸部24,該擋止凸部24係分別與該第一工具孔22以及該第二工具孔23間設有內徑尺寸不同之一第一槽部25以及一第二槽部26,該第一槽部25內徑大於該第一工具孔22以及該擋止凸部24,且該第一槽部25與該第一工具孔22間係銜接形成一第一導引斜面251,該第二槽部26內徑大於該第二工具孔23以及該擋止凸部24,且該第二槽部26與該第二工具孔23間係銜接形成一第二導引斜面261,又該筒身20內部係容設一彈簧27;一第一套筒30,該第一套筒30外徑係設有一具連續齒牙之第一嚙合齒部31以及一平滑表面之平面環部32,而該第一套筒30內徑則設有連續齒牙形成一第三工具孔33,該平面環部32外徑小於該第一嚙合齒部31,且該平面環部32外徑係貫穿結構設有至少一穿孔321,一限位柱34係可伸縮地穿設於該穿孔321,該限位柱34頂端設一外徑大於該限位柱34外徑之擋止部341,而該限位柱34底端則設有一非圓孔狀之卡合孔342,又該限位柱34外徑係套設一彈性件35,並將該彈性件35限制於該擋止部341以及該平面環部32的表面間;一第二套筒40,該第二套筒40外徑係設有一具連續齒牙之第二嚙合齒部41以及一平滑表面之平面環部42,而該第二套筒40內徑則設有連續齒牙形成一第四工具孔43,該第四工具孔43與該第三工具孔33尺寸不同,該平面環部42外徑小於該第二嚙合齒部41,且該平面環部42外徑係貫穿結構設有至少一穿孔421,一限位柱44係可伸縮地穿設於該穿孔421,該限位柱44頂端設一外徑大於該限位柱44外徑之擋止部441,而該限位柱44底端則設有一非圓孔狀之卡合孔442,又該限位柱44外徑係套設一彈性件45,並將該彈性件45限制於該擋止部441以及該平面環部42的表面間。
其結構之組成,再請參閱第2、3圖所示,該筒身20係安裝於
該扳手本體10於頭部11之穿槽111內,該筒身20外徑之環狀凸部21一端係抵靠該穿槽111一側之擋壁112,並使該環狀凸部21之棘齒部211與該容置槽114內部之棘齒件13契合連結,而該環狀凸部21另一端則以環溝212面對該環槽113,並利用一C型扣213連結於該環溝212以及該環槽113間,藉此將該筒身20契合固定於該穿槽111內,該第一、二套筒30、40係分別組入該筒身20之第一、二工具孔22內,該第一套筒30係先由穿孔321組設該限位柱34以及該彈性件35,並壓縮該彈性件35將該限位柱34縮入於該穿孔321內,再將該平面環部32朝內組入該筒身20之第一工具孔22內,該第一套筒30外徑之第一嚙合齒部31係與該第一工具孔22之連續齒牙咬合固定,再透過該彈性件35將該限位柱34向外推抵,以令該限位柱34受限於該第一槽部25以及該穿孔321間,進而將該第一套筒30可滑動地限制於該第一工具孔22內,且該第一套筒30的滑動行程介該第一槽部25的空間內,該第二套筒40亦先由穿孔421組設該限位柱44以及該彈性件45,並壓縮該彈性件45將該限位柱44縮入於該穿孔421內,再將該平面環部42朝內組入該筒身20之第一工具孔22內,該第二套筒40外徑之第二嚙合齒部41係與該第二工具孔23之連續齒牙咬合固定,再透過該彈性件45將該限位柱44向外推抵,以令該限位柱44受限於該第二槽部26以及該穿孔421間,進而將該第二套筒40可滑動地限制於該第二工具孔23內,且該第二套筒40的滑動行程介該第二槽部26的空間內,且該第一、二套筒30、40分別置入該筒身20之第一、二工具孔22、23後,更各別以該平面環部32、42端部分別抵靠該彈簧27兩端,將該彈簧27限制於該筒身20內部,並利用該彈簧27使該第一、二套筒30、40相制衡,且皆具有內縮行程者,藉由上述結構之組成,俾以完成該扳手結構。
再者,該第一、二套筒30、40皆於平面環部32、42之二對稱位置設有二該穿孔321、421,請配合參閱第4圖所示,所述穿孔321、421皆設有一該限位柱34、44以及一該彈性件35、45,令該第一、二套筒30皆透過二該限位柱34、44分別受限於該第一套筒20之第一槽部25、第二槽部26,進而將該第一、二套筒30、40分別可滑動地限制於該第一工具孔22、第二工具孔23內。
其結構實際使用之狀態,續請參閱第3、5、6圖所示,該筒身20之第一工具孔22、第二工具孔23以及該第一、二套筒30、40之第三工具孔33、第四工具孔43內徑尺寸皆不相同,由於該第一、二套筒30、40可沿著該第一、二工具孔22、23再內縮位移,並利用該限位柱34、44抵靠該筒身20內部之擋止凸部24形成定位,使該第一、二工具孔22、23前端可藉由該第一、二套筒30、40的縮入而形成一卡嵌空間,俾能嵌套於工具零件外進行鎖緊及放鬆作業,而該第一套筒30以及該第二套筒40另可分別利用自身的第三工具孔33以及第四工具孔43達到工具零件另一種尺寸的套接使用,如第圖7圖所示,以令該扳手結構至少可應用於四種不同尺寸的工具零件,以利於使用者的變換使用。
其次,該筒身20可再拆換該第一、二套筒30、40,請由第8、9圖所示觀之,本實施例是以該第一套筒30進行拆換,其第二套筒40的拆換方式與該第一套筒30相同,該第一套筒30進行拆換時,係利用一L型工具A(如外六角扳手)由該第三工具孔33伸入,將該L型工具A一端對應嵌入該限位柱34之卡合孔342內並壓傾形成卡角固定,俾能經由該L型工具A將該限位柱34沿著穿孔321往下位移並壓縮彈性件35,使該限位柱34脫離該第一槽部
25,即可將該第一套筒30沿著該第一工具孔22向外位移拉出,並更換組入具有另一種工具孔尺寸之套筒,令該扳手可隨著不同工具零件的尺寸而進行選擇更換,不侷限於只有四種尺寸的作業使用,大幅提升結構使用的方便性及實用性者。
此外,再請由第10圖所示觀之,該筒身20係利用外徑之棘齒部211與該扳手本體10之棘齒件13契合連結,使該筒身20與該扳手本體10間具有棘輪之使用效果,並透過該棘齒件13由該通口21的扳動切換,俾以具有雙向棘輪功效,增進結構使用的效率者。
藉上述具體實施例之結構,可得到下述之效益:本創作係透過該筒身20之第一工具孔22、第二工具孔23,以及該第一、二套筒30、40之第三工具孔33、第四工具孔43的搭配使用,以令該扳手結構具有至少四種尺寸的操作使用,且該第一、二套筒30、40係可拆解地安裝於該筒身20之第一、二工具孔22、23,俾可透過拆換該第一、二套筒30、40達到其他套筒尺寸的操作使用,大幅提升扳手結構之實用性,有助於增進消費者的選購意願。
綜上所述,本創作確實已達突破性之結構設計,而具有改良之新型內容,同時又能夠達到產業上之利用性與進步性,且本創作未見於任何刊物,亦具新穎性,當符合專利法相關法條之規定,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申請,懇請 鈞局審查委員授予合法專利權,至為感禱。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扳手本體
11:頭部
111:穿槽
112:擋壁
113:環槽
114:容置槽
115:軸心
12:柄部
121:通口
13:棘齒件
20:筒身
21:環狀凸部
211:棘齒部
212:環溝
213:C型扣
22:第一工具孔
23:第二工具孔
24:擋止凸部
25:第一槽部
26:第二槽部
27:彈簧
30:第一套筒
31:第一嚙合齒部
32:平面環部
321:穿孔
34:限位柱
341:擋止部
342:卡合孔
35:彈性件
40:第二套筒
41:第二嚙合齒部
42:平面環部
421:穿孔
43:第四工具孔
44:限位柱
441:擋止部
442:卡合孔
45:彈性件
Claims (5)
- 一種扳手結構,其包含:一扳手本體,該扳手本體設有一頭部以及一柄部,該頭部設有一貫穿上、下端面之穿槽,該穿槽內壁係往柄部方向設一容置槽,並於該柄部的兩側相通該容置槽設有二通口,該容置槽係以一軸心組裝一棘齒件,該棘齒件兩端係穿出二該通口外,以供使用者扳動調整;一筒身,該筒身係安裝於該穿槽內,且該筒身外徑中央處係環設連續齒牙形成一棘齒部,並經由該棘齒部與該棘齒件契合固定,該筒身內徑兩端分別設有連續齒牙形成一第一工具孔以及一第二工具孔,該第一、二工具孔尺寸不同,且該筒身內徑中央處環設一擋止凸部,該擋止凸部係分別與該第一工具孔以及該第二工具孔間設有一第一槽部以及一第二槽部,該第一槽部內徑大於該第一工具孔以及該擋止凸部,該第二槽部內徑大於該第二工具孔以及該擋止凸部,又該筒身內部係容設一彈簧;一第一套筒,該第一套筒外徑係設有一具連續齒牙之第一嚙合齒部以及一平滑表面之平面環部,而該第一套筒內徑則設有連續齒牙形成一第三工具孔,該第一套筒係組入該第一工具孔內,並經由該第一嚙合齒部與該第一工具孔之連續齒牙咬合固定,該平面環部外徑小於該第一嚙合齒部,且該平面環部外徑係貫穿結構設有至少一穿孔,一限位柱係可伸縮地穿設於該穿孔,該限位柱頂端設一外徑大於該限位柱外徑之擋止部,而該限位柱底端則設有一非圓孔狀之卡合孔,又該限位柱外徑係套設一彈性件,並將該彈性件限制於該擋止部以及該平面環 部的表面間,藉此將該限位柱向外推抵,以令該限位柱受限於該第一槽部以及該穿孔間,進而將該第一套筒可滑動地限制於該第一工具孔內;一第二套筒,該第二套筒外徑係設有一具連續齒牙之第二嚙合齒部以及一平滑表面之平面環部,而該第二套筒內徑則設有連續齒牙形成一第四工具孔,該第四工具孔與該第三工具孔尺寸不同,該第二套筒係組入該第二工具孔內,並經由該第二嚙合齒部與該第二工具孔之連續齒牙咬合固定,該平面環部外徑小於該第二嚙合齒部,且該平面環部外徑係貫穿結構設有至少一穿孔,一限位柱係可伸縮地穿設於所述穿孔,該限位柱頂端設一外徑大於該限位柱外徑之擋止部,而該限位柱底端則設有一非圓孔狀之卡合孔,又該限位柱外徑係套設一彈性件,並將該彈性件限制於該擋止部以及該平面環部的表面間,藉此將該限位柱向外推抵,以令該限位柱受限於該第二槽部以及該穿孔間,進而將該第二套筒可滑動地限制於該第二工具孔內,該第一、二套筒之平面環部端部分別抵靠該彈簧,並將該彈簧限制於該筒身內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槽部與該第一工具孔間係銜接形成一第一導引斜面,該第二槽部與該第二工具孔間係銜接形成一第二導引斜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扳手本體之穿槽一端係凸設一擋壁,而該穿槽另一端則凹設一環槽,該筒身外徑中央處係隆起設有一環狀凸部,該環狀凸部表面設有該棘齒部以及一環溝,該筒身之環狀凸部一端係抵靠該擋壁,而該環狀凸部另一端則以環溝面對 該環槽,並利用一C型扣連結於該環溝以及該環槽間,藉此將該筒身契合固定於該穿槽內。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二槽部之內徑尺寸不同。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二套筒皆於平面環部之二對稱位置設有二該穿孔,所述穿孔皆設有一該限位柱以及一該彈性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213245U TWM608477U (zh) | 2020-10-08 | 2020-10-08 | 扳手結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213245U TWM608477U (zh) | 2020-10-08 | 2020-10-08 | 扳手結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08477U true TWM608477U (zh) | 2021-03-01 |
Family
ID=76036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213245U TWM608477U (zh) | 2020-10-08 | 2020-10-08 | 扳手結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60847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36179A (zh) * | 2021-03-15 | 2021-06-11 |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一种深小空间内n型连接器拧紧装置 |
-
2020
- 2020-10-08 TW TW109213245U patent/TWM608477U/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36179A (zh) * | 2021-03-15 | 2021-06-11 |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一种深小空间内n型连接器拧紧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50166718A1 (en) | Wrench having a ratchet head able to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rotate for 360 degrees | |
US8869658B2 (en) | Multi-function tool structure | |
TWM608477U (zh) | 扳手結構 | |
TW201641343A (zh) | 摺疊把手 | |
US10226861B2 (en) | Hand tool | |
TWM503293U (zh) | 管鉗結構 | |
TW201350290A (zh) | 氣動工具專用快拆接桿 | |
TWI627028B (zh) | 按壓式旋轉工具 | |
GB2472396A (en) | Slidable and pivotable double-ended tool | |
TWM517051U (zh) | 帶輪研磨機 | |
US11426847B2 (en) | Ratchet wrench | |
TWM581032U (zh) | 多功能起子板手磁吸式收納結構 | |
CN201419423Y (zh) | 更换式的凿刀装置 | |
CN214292846U (zh) | 扳手结构 | |
US6789452B1 (en) | Increased torque applying pliers | |
TW202332544A (zh) | 扭力結構 | |
TWM491553U (zh) | F柄結構改良 | |
US9868190B2 (en) | Ratchet wrench | |
TW201607694A (zh) | F柄結構改良 | |
TWI652148B (zh) | 棘輪扳手之萬向驅動結構 | |
TWI531336B (zh) | 行李箱拉桿之握把旋調機構 | |
CN208246669U (zh) | 扳手的转向结构 | |
TWI628048B (zh) | Sleeve structure | |
US20130228051A1 (en) | Telescopic hand tool | |
CN208051776U (zh) | 快速扳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