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6348U - 鏈條式刀庫 - Google Patents

鏈條式刀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6348U
TWM606348U TW109208885U TW109208885U TWM606348U TW M606348 U TWM606348 U TW M606348U TW 109208885 U TW109208885 U TW 109208885U TW 109208885 U TW109208885 U TW 109208885U TW M606348 U TWM606348 U TW M60634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knife
unit
chain
guide rail
clamp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88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慶三
Original Assignee
聖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聖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聖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088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6348U/zh
Publication of TWM606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6348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Tool Replacement In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種鏈條式刀庫,包括有軌道及多數個移動單元相互串接構成能夠沿著該軌道移動的鏈條,且每一個移動單元結合有刀套,其中刀套透過一鎖定單元而不可分離地結合於對應的移動單元,並透過一解鎖單元解除該鎖定單元的鎖定狀態,使得刀套能夠相對該移動單元分離。另外,一運刀機構設置在該軌道一側且對應於軌道上的一個取刀位置,用以帶動位於取刀位置且已解鎖的刀套往一換刀機構移動。藉此,實現穩定傳送刀套,且刀套穩固結合在移動單元上不會有鬆脫之虞的功效。

Description

鏈條式刀庫
本創作係與加工中心機有關;特別是指一種具備自動換刀機能的鏈條式刀庫。
現有加工中心機的鏈條式刀庫雖然能夠載運多數刀具,並且透過換刀機構居間設置而適時地將加工所需的刀具遞送至加工中心機的主軸,然而,前述鏈條式刀庫用以供刀套穩定地結合其中的刀座,是在刀座本體上設有夾口以供容納刀套,為了避免運轉中的刀套不慎脫離刀座,已知的方式是在每一個刀座內設置有彈簧夾板,用以夾擠刀套以使刀套能穩定地容置於刀座中。惟此方式潛藏著彈簧夾板因彈性疲乏導致無法牢固夾持刀套而有鬆脫之虞,尤其是在刀套與安插在刀套中的刀桿(刀桿供刀具結合)的總重量越重時,其鬆脫之勢更為顯著。另有一種鏈條式刀庫則是在運轉軌道的外部加設有限制機構以拖持刀套,該限制機構通常是以另一種軌道的形式存在,並且必須沿著運轉軌道鋪設,惟如此一來,不僅使得整個刀庫構件組成複雜,更徒增成本支出與檢修的不便。
另外,前述鏈條式刀庫在將取刀位置的刀套連同安插其中的刀桿往換刀機構方向傳送時,是藉助一運刀機構來實現將刀套自刀座中取出並為遞送的目的,前述運刀機構包括有平行設置的二軌道,刀套即在該二軌道之間被帶動位移。然而,為了確保刀套能夠穩定地被傳送,該二軌道必須根據刀套的外輪廓加工出能與之配合的槽道,方能上、下共同夾制刀套,惟如此一來不僅增添軌道製作成本的支出,更當刀套為不同規格或是外輪廓不同時,該二軌道將不適用而需汰換。
有鑑於此,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鏈條式刀庫,其對於刀套具有良好的乘載效果,且能穩定地將刀套自取刀位置往換刀機構方向傳送。
緣以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鏈條式刀庫包括一軌道及多數個移動單元相互串接構成能夠沿著該軌道移動的鏈條,每一個移動單元結合有能夠與之分離的刀套;其中,每一個移動單元包括有一基體與至少一第一導軌,該基體能夠沿著該軌道移動,該第一導軌連接該基體而呈懸設;每一個刀套分別與對應的一個移動單元的第一導軌以滑行對方式配合;一運刀機構設置在該軌道一側且對應於該軌道上的一個取刀位置,該運刀機構包括至少一第二導軌、一位移件與一夾持單元,其中該第二導軌設置在接近並且與位在取刀位置的移動單元的第一導軌同一軸線上的位置;該位移件受控制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產生直線往復位移;該夾持單元連結在該位移件的一端且與該位移件同動,該夾持單元具有一第一抵接面與一第二抵接面,其中當該位移件位於第一位置時,該鏈條上的刀套能夠通過該第一抵接面與該第二抵接面之間的空間,當該位移件離開第一位置後,該夾持單元之該第一抵接面與該第二抵接面夾擠位在取刀位置的刀套,並且在該位移件往第二位置移動時,該被夾持的刀套循著該第一導軌滑入該第二導軌,當該位移件抵達第二位置時,該被夾持的刀套脫離該第一導軌。
在一實施例中,鏈條式刀庫包括有解鎖單元以及在每一個移動單元與對應刀套之間設置一個鎖定單元,鎖定單元用以使刀套不可分離地結合於對應的移動單元,解鎖單元用以解除鎖定單元對刀套與移動單元之間的鎖定關係,以使刀套能夠相對該移動單元分離。
本創作之效果在於能夠穩定地傳送刀套,且刀套穩固地結合在移動單元上不會有鬆脫之虞。
為能更清楚地說明本創作,茲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請參圖1至圖9所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鏈條式刀庫100係以應用於臥式加工中心機為例,但不以此為限。該鏈條式刀庫100包括一軌道101及多數個移動單元10相互串接構成能夠沿著該軌道101移動的鏈條,每一個移動單元10結合有能夠與之分離的一個刀套20,且該刀套20藉由一鎖定單元40(圖10及圖11參照)而在未解鎖之前牢固於移動單元10,刀套20具有一個套接孔22供刀桿30安插其中。又,鏈條式刀庫100在軌道101的一側且對應於軌道101上的一個取刀位置處設置有一解鎖單元50與一運刀機構60,為便於說明,茲以圖1所示位置居中的刀套20所處位置定義為取刀位置。其中,解鎖單元50用以解除位於取刀位置上的移動單元10與刀套20之間的鎖定單元40的鎖定關係,以使刀套20能夠相對移動單元10分離;運刀機構60則是用以將已被解鎖的刀套20往一換刀機構(圖未示)遞送。
以下先介紹移動單元10與刀套20的具體結合關係,再說明其等之間的鎖定暨解鎖方式,後而敘述該運刀機構60。
請配合圖10與圖11所示,該移動單元10包括有一基體12與二第一導軌14,該基體12以側面的多數個滾輪16位於軌道101的槽道101a中而能順暢地沿著軌道101移動;該二第一導軌14為圓桿體且一端以可拆離方式固接該基體12,該二第一導軌14呈平行懸設。該刀套20具有兩個穿孔24,該二穿孔24分別位於該套接孔22的兩側且套入對應的第一導軌14,使得刀套20能夠以不翻轉的方式平穩地沿著第一導軌14滑移。前述的刀套20是以兩個圓形穿孔24配合兩個為圓桿體的第一導軌14來達成滑行對配合並且不會翻轉的目的,然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導軌可以是多邊形桿體,穿孔對應為多邊形孔,如此只需以一個第一導軌搭配一個穿孔即能實現滑行對配合且刀套不會翻轉的目的,但若考量結構強度時,仍得以兩個第一導軌搭配兩個穿孔的方式設置。另外,前述移動單元10之基體12具有未貫通基體12且呈正交相通的第一側孔12a與第二側孔12b;刀套20具有一接孔26。
該鎖定單元40包括有固定桿41、制動桿42、頂推件43、限制件44與耐磨環45。其中,固定桿41包括有一桿身41a及一連接該桿身41a一端的頭部41b,該桿身41a另一端插入該接孔26中,該頭部41b裸露於刀套20外,該頭部41b與桿身41a連接處構成一止擋部41c;前述固定桿41之桿身41a可以設有螺紋,而接孔26為螺孔,俾實現以能夠分離的方式與刀套連結構成一體,當然,固定桿也可以是與刀套逕為一體成型者。
該制動桿42、頂推件43、限制件44與耐磨環45係容置於該基體12之第二側孔12b中。其中,制動桿42能夠於圖9所示之鎖定位置PA與圖13所示之解鎖位置PB之間移動,且包括有一大徑段42a、一小徑段42b及一擋垣42c,該小徑段42b位於該大徑段42a與該擋垣42c之間,該大徑段42a直徑大於該小徑段42b直徑,且該大徑段42a與該小徑段42b連接處構成一抵肩部42d。該頂推件43提供一頂推力作用於該制動桿42,以使該制動桿42維持往鎖定位置PA移動,本實施例中的頂推件43為彈簧,彈簧的一端抵於第二側孔12b的底面,另一端抵於該制動桿42,較佳者,制動桿42具有一沉孔42e以供部分的彈簧伸入而使彈簧不會偏移。該限制件44為C型扣且嵌卡於該第二側孔12b近開口處的卡槽12c中,於此定義,當制動桿42的擋垣42c抵靠該限制件44時即表示位於鎖定位置PA。該耐磨環45為耐磨材料製成且套設在該制動桿42的大徑段42a外周面與該第二側孔12b的孔壁之間,可避免制動桿42直接接觸第二側孔12b的孔壁而產生磨損。
請配合圖5及圖8所示,解鎖單元50包括有一壓缸52及一頂件54,該壓缸52固定在該軌道101一側且不妨礙鏈條移動處,該壓缸52具有能受壓缸內部壓力變化而產生前後移動的活塞桿52a,活塞桿52a的一端連結該頂件54,該頂件54具有一觸壓端54a對準位於取刀位置之鎖定單元40的制動桿42。在壓缸52未作動的狀態下,該頂件54的觸壓端54a與制動桿42裸露於外的一端係保有間隔。
以上即為移動單元10與刀套20之結合關係、鎖定單元40與解鎖單元50的說明。其中,當刀套20結合於移動單元10時,刀套20上的固定桿41具有頭部41b的一端係插入對應移動單元10之基體12的第一側孔12a中(圖7參照),於此同時,制動桿42受到頂推件43的頂推以及限制件44的抵擋而停止於鎖定位置PA,在前述狀態下,該制動桿42的抵肩部42d恰巧位在該固定桿41被抽出的路徑(圖9參照)上並且與該固定桿41的止擋部41c抵接,使得該固定桿41無法自該第一側孔12a抽出,如此,與固定桿41連結構成一體的刀套20即能穩固地結合於移動單元10,並隨著鏈條的繞轉而改變位置。當欲解除該鎖定單元40的鎖定狀態時,啟動該壓缸52控制該活塞桿52a往外推出,如圖12及圖13所示,為活塞桿52a帶動的頂件54將以其觸壓端54a抵推該制動桿42朝內退移至解鎖位置PB,造成該制動桿42的抵肩部42d退出該固定桿41被抽出的路徑(即抵肩部42d不再與止擋部41c抵接),同時該制動桿42擠壓該頂推件43,至此,將刀套20相對移動單元10分離,該固定桿41的頭部41b能夠無礙地自該制動桿42的小徑段42b外部通過並脫離該第一側孔12a,俾使得刀套20能夠順沿著第一導軌14而相對移動單元10分離。
以下再說明本實施例的運刀機構60。請配合圖1至圖4及圖14至圖16所示,運刀機構60包括有鞍座61、刀套擋塊62、二第二導軌63、作動壓缸64、夾持單元65及二導桿66。其中,鞍座61呈長形板狀且橫向固定在軌道101一側的不妨礙鏈條移動處,鞍座61具有一長形開口61a,上述解鎖單元50固定在鞍座61上。該刀套擋塊62由一第一邊塊62a與一第二邊塊62b連接構成,第一邊塊62a固接在該鞍座61的一端,第二邊塊62b具有一弧形抵靠面62c。該二第二導軌63為直徑與第一導軌14相同的圓桿體,且一端以可拆離方式固接在該第一邊塊62a並呈平行懸設,每一個第二導軌63分別與對應的第一導軌14位在同一軸線的位置上,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導軌63與第一導軌14的自由端之間保有間隙,該間隙確保了運轉中的鏈條所帶動的刀套20不會與第二導軌63產生碰撞。該作動壓缸64包括有缸體64a與位移件64b,該缸體64a設置在該鞍座61的背面,位移件64b為活塞桿且一端穿設於缸體64a內,另一端外露於缸體64a外並連結有一浮動接頭64c,透過控制該缸體64a內部壓力的變化,能夠帶動該位移件64b於圖3所示之相對缸體64a退入的第一位置P1,以及圖17所示之相對缸體64a移出的第二位置P2之間產生直線往復位移。
上述第二導軌63的數量為二,目的同樣在於使得刀套20能夠以不翻轉的方式在第二導軌63上滑移。然而,當第一導軌採用單一個多邊形桿體,且刀套的穿孔為多邊形孔時,則第二導軌亦為單一個多邊形桿體,同樣能夠實現滑行對配合且刀套不會翻轉的目的。
另外,該鞍座61背面再固設有一第一固定塊67與一第二固定塊68,且第一固定塊67上設置至少一第一擋件69,第二固定塊68上設置至少一第二擋件7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擋件69為螺栓且數量為二,第一擋件69鎖入第一固定塊67的螺孔中,第二擋件70亦為螺栓且鎖入第二固定塊68的螺孔中;前述第一擋件69與第二擋件70係能夠被調整鎖入螺孔的深度,以改變螺栓外露頭部的位置。
該作動壓缸64是以浮動接頭64c連結該夾持單元65,且能夠帶動該夾持單元65同步位移。該夾持單元65包括有第一夾塊651、第二夾塊652、二固定桿653與二彈簧654。為使第一夾塊651與第二夾塊652能夠穩定移動,本實施例係將該二導桿66以平行通過第一導軌14及第二導軌63的軸線的方式,令該二導桿66穿過第一夾塊651與第二夾塊652,且導桿66的兩端分別固接在該第一固定塊67與該第二固定塊68上,使得第一夾塊651與第二夾塊652能以不翻轉的方式沿著導桿66滑移,且部分的第一夾塊651與第二夾塊652通過該鞍座61的長形開口61a,於此定義,第一夾塊651與第二夾塊652通過該長形開口61a的部分且相面對的一面分別為第一抵接面651a與第二抵接面652a。
該夾持單元65之該二固定桿653平行導桿66且一端固接該第一夾塊651,另一端穿過該第二夾塊652並接設有以螺帽構成的擋塊655,使得該第二夾塊652能夠再沿著固定桿653移動。該二彈簧654分別套設在對應的固定桿653上,且兩端分別抵接該擋塊655與該第二夾塊652,由於擋塊655是固設在固定桿653,固定桿653又是固接在第一夾塊651,因此使得彈簧654以擋塊655為固定支撐點而保持著頂推該第二夾塊652朝向第一夾塊651方向移動的態勢。
上述導桿66數量為二,目的在於不使第一夾塊651及第二夾塊652有翻轉之虞;固定桿653及彈簧654的數量為二,目的則在於提高第一夾塊651與第二夾塊652之間的穩定性。然於不影響其等既定功能的前提下,導桿66、固定桿653與彈簧654的數量並不以上述為限,例如當導桿與固定桿的桿身徑向斷面為非圓形時,則在實務上得以數量為一的方式來實現其功能。
以上即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鏈條式刀庫100的結構說明,接著敘述其作動於後。
請配合圖8及圖9所示,常態下的移動單元10與刀套20之間透過該鎖定單元40而保持在不可分離的狀態,且受惠於該鎖定單元40的鎖接關係使得隨著鏈條繞轉的刀套20不會有如現有結構所潛藏不當鬆脫之虞。於此同時,解鎖單元50的頂件54與移動單元10上的制動桿42保有間隔,運刀機構60之作動壓缸64的位移件64b停留在第一位置P1,在此狀態下,第一夾塊651的第一抵接面651a與第二夾塊652的第二抵接面652a之間的空間恰可為鏈條上的刀套20通過(圖4參照),確保鏈條順暢運行,且彈簧654處於壓縮狀態。
當加工中心機擬進行換刀程序時,該解鎖單元50受控制驅使頂件54頂推該鎖定單元40的制動桿42朝內退移至解鎖位置PB,如圖12及圖13所示,至此,結合於刀套20的固定桿41與藏設在移動單元10中的制動桿42彼此不生阻礙、干涉問題。請再配合圖17至圖19所示,啟動運刀機構60的作動壓缸64以驅使其位移件64b離開第一位置P1,且隨著位移件64b逐漸往缸體64a外部伸出,彈簧654釋放壓縮儲能,造成第一夾塊651靠向第二夾塊652,並以第一抵接面651a與第二抵接面652a夾擠位在取刀位置且已完成解鎖的刀套20,同時因彈簧654一端抵於擋塊655,另一端頂推該第二夾塊652,遂使得第一夾塊651與第二夾塊652能夠穩定的夾持刀套20。需說明的是,當解鎖單元50之頂件54在該夾持單元65夾持移出該刀套20之後旋即被操控後退,使得該制動桿42再受到該頂推件43釋放壓縮儲能的作用而退回至鎖定位置PA。
在位移件64b繼續往第二位置P2移動的過程中,刀套20先是循著第一導軌14再滑入第二導軌63,並在該第一夾塊651抵接該第二擋件70時,該刀套20抵靠該弧形抵靠面62c,且刀套20完全脫離第一導軌14,於此定義該位移件64b位於第二位置P2。至此,換刀機構之換刀臂即能順利扣抓刀套20上的刀桿30以執行換刀作業。
當完成換刀作業欲將刀套20再帶回原位置時,控制該位移件64b往第一位置P1移動,在刀套20脫離第二導軌63並進入第一導軌14時,固定桿653的自由端653a將先抵於第一擋件69,造成第一夾塊651停留在固定位置,然而,位移件64b因為移動行程的設計仍會再往缸體64a內部退入一小段的行程,據以帶動第二夾塊652相對第一夾塊651後退而加大該第一夾塊651與該第二夾塊652之間的距離,以使第一夾塊651與第二夾塊652回復為圖4所示之保有可供鏈條上刀套20通過的空間。於此同時,刀套20上的固定桿41的頭部41b將再插入對應移動單元10之基體12的第一側孔12a中,該頭部41b將導推該制動桿42朝向第二側孔12b內部退移,並在頭部41b通過制動桿42的中心軸線之後,該頂推件43的頂推力續使該制動桿42的抵肩部42d再與固定桿41的止擋部41c抵接,以防範刀套20不當地相對移動單元10鬆脫。
綜上所示,本創作的刀套與移動單元之間透過鎖定單元居間設置而具有良好的結合性,使得鏈條對於刀套具備良好的乘載效果,且刀套無鬆脫之虞;其次,用於導引刀套的導軌係採泛用的桿體,配合著刀套上的穿孔為桿體穿過,前述搭配方式解決了現有軌道結構必須配合刀套外輪廓而以特殊槽道製作徒增加工程序及成本支出的缺失,同時解決了現有軌道結構無法適用於不同規格或是外輪廓不同的刀套通用的缺失。另外,上述解鎖單元及運刀機構的作動係由一處理器控制,由於處理器非本創作改良的重點,於此不予贅述。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舉凡應用本創作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為之等效變化,理應包含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本創作] 100:鏈條式刀庫 101:軌道 101a:槽道 10:移動單元 12:基體 12a:第一側孔 12b:第二側孔 12c:卡槽 14:第一導軌 16:滾輪 20:刀套 22:套接孔 24:穿孔 26:接孔 30:刀桿 40:鎖定單元 41:固定桿 41a:桿身 41b:頭部 41c:止擋部 42:制動桿 42a:大徑段 42b:小徑段 42c:擋垣 42d:抵肩部 42e:沉孔 43:頂推件 44:限制件 45:耐磨環 50:解鎖單元 52:壓缸 52a:活塞桿 54:頂件 54a:觸壓端 60:運刀機構 61:鞍座 61a:長形開口 62:刀套擋塊 62a:第一邊塊 62b:第二邊塊 62c:弧形抵靠面 63:第二導軌 64:作動壓缸 64a:缸體 64b:位移件 64c:浮動接頭 65:夾持單元 651:第一夾塊 651a:第一抵接面 652:第二夾塊 652a:第二抵接面 653:固定桿 653a:自由端 654:彈簧 655:擋塊 66:導桿 67:第一固定塊 68:第二固定塊 69:第一擋件 70:第二擋件 PA:鎖定位置 PB:解鎖位置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圖1及圖2分別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鏈條式刀庫的立體圖; 圖3為圖1的後視圖,揭示鏈條式刀庫之運刀機構的位移件位於第一位置; 圖4為圖1的俯視圖; 圖5為本創作上述較佳實施例之鏈條式刀庫的部分構件立體圖; 圖6為圖5的俯視圖; 圖7為圖6之7-7方向剖視圖; 圖8為圖6之8-8方向剖視圖,揭示鏈條式刀庫的鎖定單元處於鎖定狀態; 圖9為圖8當中標示A部位的局部放大圖; 圖10及圖11為本創作上述較佳實施例之鏈條式刀庫的部分構件立體圖; 圖12類同圖8,揭示鏈條式刀庫的解鎖單元用於解除鎖定單元的鎖定狀態; 圖13為圖12當中標示B部位的局部放大圖; 圖14為本創作上述較佳實施例之鏈條式刀庫的運刀機構立體圖; 圖15為圖14的俯視圖; 圖16為圖14的側視圖; 圖17為本創作上述較佳實施例之鏈條式刀庫的側視圖,揭示鏈條式刀庫之運刀機構的位移件位於第二位置; 圖18為圖17的俯視圖;以及 圖19為圖17的另一側視圖。
100:鏈條式刀庫
101:軌道
101a:槽道
10:移動單元
20:刀套
22:套接孔
30:刀桿
50:解鎖單元
61:鞍座
62:刀套擋塊
62a:第一邊塊
62b:第二邊塊
62c:弧形抵靠面
63:第二導軌
64:作動壓缸

Claims (10)

  1. 一種鏈條式刀庫,包括一軌道及多數個移動單元相互串接構成能夠沿著該軌道移動的鏈條,每一個移動單元結合有能夠與之分離的刀套;其特徵在於: 每一個移動單元包括有一基體與至少一第一導軌,該基體能夠沿著該軌道移動,該第一導軌連接該基體而呈懸設; 每一個刀套分別與對應的一個移動單元的第一導軌以滑行對方式配合;以及 一運刀機構設置在該軌道一側且對應於該軌道上的一個取刀位置,該運刀機構包括至少一第二導軌、一位移件與一夾持單元,其中該第二導軌設置在接近並且與位在取刀位置的移動單元的第一導軌同一軸線上的位置;該位移件受控制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產生直線往復位移;該夾持單元連結在該位移件的一端且與該位移件同動,該夾持單元具有一第一抵接面與一第二抵接面,其中當該位移件位於第一位置時,該鏈條上的刀套能夠通過該第一抵接面與該第二抵接面之間的空間,當該位移件離開第一位置後,該夾持單元之該第一抵接面與該第二抵接面夾擠位在取刀位置的刀套,並且在該位移件往第二位置移動時,該被夾持的刀套循著該第一導軌滑入該第二導軌,當該位移件抵達第二位置時,該被夾持的刀套脫離該第一導軌。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鏈條式刀庫,包括有一解鎖單元以及在每一個移動單元與對應刀套之間設置一鎖定單元,其中該鎖定單元用以使該刀套不可分離地結合於對應的移動單元,該解鎖單元用以解除該鎖定單元對該刀套與該移動單元之間的鎖定關係,以使該刀套能夠相對該移動單元分離。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鏈條式刀庫,其中該基體具有呈正交相通之一第一側孔與一第二側孔,該鎖定單元包括一固定桿與一制動桿,該固定桿與該刀套連結構成一體,該固定桿一端能夠插入該基體之第一側孔中,該制動桿穿設於該基體之第二側孔中且能夠於一鎖定位置與一解鎖位置之間移動,其中,位於鎖定位置的該制動桿與該固定桿抵接,使得該固定桿無法自該第一側孔抽出;位於解鎖位置的該制動桿使得該固定桿能夠自該第一側孔抽出;該解鎖單元設置在該軌道一側且包括有一頂件,該頂件受操控頂推該制動桿自該鎖定位置往該解鎖位置移動。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鏈條式刀庫,其中該鎖定單元包括一頂推件設置於該基體之第二側孔中,該頂推件提供一頂推力作用於該制動桿,以使該制動桿維持往鎖定位置移動;該制動桿包括一大徑段與一小徑段,該大徑段直徑大於該小徑段直徑,且該大徑段與該小徑段連接處構成一抵肩部;該固定桿包括一桿身及一連接該桿身一端的頭部,該頭部直徑大於該桿身直徑,且該頭部與該桿身連接處構成一止擋部;當該刀套結合於該移動單元時,位於鎖定位置的該制動桿的抵肩部抵接在該固定桿之止擋部。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鏈條式刀庫,其中該運刀機構包括一鞍座、一刀套擋塊及一作動壓缸,該鞍座設置在該軌道一側,該刀套擋塊固接在該鞍座一端,該第二導軌連接該刀套擋塊而呈懸設,該作動壓缸包括有該位移件及一缸體設置在該鞍座上,該位移件一端穿設於該缸體內,另一端位於該缸體外並且連結該夾持單元,透過控制該缸體內部壓力的變化能夠帶動該位移件產生直線往復位移。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鏈條式刀庫,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導軌與該至少一第二導軌的數量分別為二,且該第一導軌與該第二導軌為圓桿體;每一個刀套具有一個套接孔及兩個穿孔,該套接孔用以供刀桿安插,該二穿孔分別位於該套接孔的兩側,且分別為該二第一導軌或是該二第二導軌穿過。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鏈條式刀庫,其中該夾持單元之該第一抵接面與該第二抵接面在該位移件離開第一位置後產生相對靠合。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鏈條式刀庫,其中該運刀機構包括至少一導桿平行該第二導軌設置,該夾持單元包括一第一夾塊、一第二夾塊、至少一固定桿與至少一彈簧,其中該導桿穿過該第一夾塊與該第二夾塊,該固定桿的一端固接該第一夾塊,另一端穿出該第二夾塊且設有一擋塊,該彈簧套設於該固定桿且兩端分別抵接該擋塊與該第二夾塊;該位移件一端連結該第二夾塊。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鏈條式刀庫,其中該運刀機構包括至少一第一擋件,用以抵擋該固定桿,以使往第一位置移動的該位移件能夠帶動該第二夾塊相對該第一夾塊退移而加大該第一夾塊與該第二夾塊之間的距離。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鏈條式刀庫,其中該運刀機構包括至少一第二擋件,用以抵擋隨著該位移件移動至第二位置的該第一夾塊。
TW109208885U 2020-07-13 2020-07-13 鏈條式刀庫 TWM606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8885U TWM606348U (zh) 2020-07-13 2020-07-13 鏈條式刀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8885U TWM606348U (zh) 2020-07-13 2020-07-13 鏈條式刀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6348U true TWM606348U (zh) 2021-01-11

Family

ID=75238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8885U TWM606348U (zh) 2020-07-13 2020-07-13 鏈條式刀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63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57144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parts from a continuous stock material and associated forge
CN107877239B (zh) 一种直型工件转体180度翻转装夹加工机械手装置
TWI733518B (zh) 鏈條式刀庫
KR20110123216A (ko) 체결 부품의 정렬 공급 장치
US8371195B2 (en) Lathe machine
JP5450517B2 (ja) クランプ装置、クランプ方法及び穿孔方法
JP5186049B1 (ja) シリンダ付ホルダ及び把捉機構付ホルダ
CN113927346A (zh) 链条式刀库
TWM609512U (zh) 鏈條式刀庫
TWM606348U (zh) 鏈條式刀庫
US7255667B2 (en) Carrier for tool holders
CN202804753U (zh) 摇臂中心孔加工定位工装
CN212330433U (zh) 链条式刀库
US799787A (en) Tool-chuck and tools therefor.
TWI751802B (zh) 鏈條式刀庫
US20210008644A1 (en) Hand for exchanging claws of a chuck,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exchanging claws of a chuck,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exchanging claws
JPH10328958A (ja) ジョーブレーキを有するクランプ装置
CN102179547A (zh) 一种气门嘴加工机床
US5088359A (en) Fastener nose piece feeder
KR102318936B1 (ko) 체인형 공구 매거진
JP3642069B2 (ja) 自動工具交換装置
US8075001B2 (en) Chuck and rotary orienting device
CN114523321A (zh) 链条式刀库
RU2689011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оединения патронных лент
JP3229154U (ja) チェーン式刃物マガジ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