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6275U - 化妝品微脂粒結構 - Google Patents

化妝品微脂粒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6275U
TWM606275U TW109213317U TW109213317U TWM606275U TW M606275 U TWM606275 U TW M606275U TW 109213317 U TW109213317 U TW 109213317U TW 109213317 U TW109213317 U TW 109213317U TW M606275 U TWM606275 U TW M60627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isturizing
cosmetic
core layer
skin
ingredien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3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碩恩
蔡宛臻
王世文
Original Assignee
森淼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森淼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森淼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13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6275U/zh
Publication of TWM606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6275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化妝品微脂粒結構,其包含:脂質層;及保濕核心層,所述脂質層包覆於所述保濕核心層的外層,並形成中空球狀結構,中空球狀結構之內部空間即構成所述保濕核心層。其中,所述脂質層係由雙丙甘醇(Dipropylene glycol)以及聚甘油-3-癸酸酯(Polyglyceryl-3-caorate)所組成;所述保濕核心層包含有溫泉水(Onsen-Sui)、甘油葡糖苷(Glyceryl glucoside)、羥基積雪草甙(Madecassoside)、苯甲酸鈉(Sodium benzoate)及山梨酸鉀(Potassium sorbate)。藉由其化妝品微脂粒結構,可令保濕核心層之有效保濕成分可藉由所述脂質層的保護而避免產生質變,以利於保存或混入所欲使用之化妝品組合物中。

Description

化妝品微脂粒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化妝品微脂粒結構,尤其係指一種能包覆保濕化妝品之有效成分,藉此可避免所述有效成分受到破壞以及汙染,進而提升肌膚的吸收效率,達到良好之保濕效果的化妝品微脂粒結構。
肌膚如果缺乏水分而導致乾燥受損時,將會產生如肌膚暗沉、細紋、斑點增多、皮膚粗糙以及修復能力變差等情形;除此之外,隨著年齡的增長,細胞也會隨之自然老化,老化的細胞會使修復能力變差。加上空氣污染及日曬等外來因素的刺激影響,以及現代繁忙的生活壓力,肌膚老化的速度更快。
由於愛美是人的天性,隨著年齡增長,造成肌膚老化而產生細紋、皺紋、斑點及暗沉、粗糙等情形,於是,人們藉由食用、塗抹、施打保養品等方式,以期望能使肌膚恢復年輕、白皙、彈性及延緩肌膚老化效果。
尤其在冬季時,肌膚因長時間暴露在低溫乾燥的環境中,容易產生乾裂脫皮的現象,甚至是夏日長時間身處在冷氣空調系統環境中,因為冷氣空調的持續循環減濕操作,使室內濕度降低,也是造成皮膚乾燥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若能加強肌膚鎖水力,增強保濕效果,則可避免皮膚乾燥,並延緩肌膚老化。此外,確保保濕化妝品成份在生產或與添加劑、溶劑混合甚至是存放時的品質,避免產生質變的現象,亦是令保濕化妝品的有效成分能充分有效作用於肌膚上的重要課題。綜上所述,本創作人即是有鑒於保濕化妝品對肌膚保水避免乾燥的重要性,而研創出本創作。
有鑒於此,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化妝品微脂粒結構,其主要係藉由將保濕核心層包覆於脂質層內,確保其保濕化妝品之有效成分不受其他添加物影響,而不致於產生質變,進而令使用者塗抹保濕化妝品時,能使保濕核心層的成份釋放出來與肌膚接觸,並充分作用於肌膚上,產生具備良好的保濕效果。
微脂粒(Liposome),或可稱為微脂體、脂質體或脂質粒,其在化妝品的作用,大略有以下3點功效:
1、脂質體攜帶活性成分溫和透皮,不破壞肌膚角質層屏障結構,尤其是數倍增加水性活性分子的皮膚吸收效果。脂質體表層所形成的一層膜使皮膚形成親油的特點,此膜不能輕易用水除去,只能用溫和的洗滌劑洗淨。由於這種膜具有輕微的封閉作用,減少了皮膚的水分損失,提高了皮膚阻擋外界有害物質的功能。
2、脂質體包封的活性物質經皮吸收後在肌膚的表皮與真皮層之間,形成活性成分儲庫,活性成分可持續地釋放,提高生物利用度,以達到長效和降低刺激性的目的。
3、脂質體保護活性成分,高活性的活性成分如果只是簡單地與其它基質混合在一起,由於物質的相互作用、氧化、pH的影響等,在製備和貯藏過程中一部分便失去了活性。如果將活性成分包藏於脂質體囊泡中,由於脂質體囊泡的分割包封作用,而使活性成分與外界不穩定因素接觸機會減少,穩定性提高。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與功效,是由以下之具體技術手段所達成:一種化妝品微脂粒結構,其包含:脂質層,所述脂質層形成中空球狀結構;以及保濕核心層,所述保濕核心層係由所述中空球狀結構之內部空間所界定而成;藉此,俾令所述化妝品微脂粒結構中皆具有由保濕核心層中所包含之有效保濕成分形成的保濕化妝品。
如上所述之化妝品微脂粒結構,其中,所述脂質層係由雙丙甘醇(Dipropylene glycol)以及聚甘油-3-癸酸酯(Polyglyceryl-3-caprate)所組成;而所述保濕核心層中包含有複數個有效保濕成分、複數個防腐劑成分以及液態載體成分。
其中,所述雙丙甘醇(Dipropylene glycol),又稱二丙二醇,是諸多香精香料和化妝品應用最理想的溶劑。這種原料具有很好的水分、油分和碳氫化合物共溶能力,即作為界面活性劑,且具有氣味輕微、對皮膚刺激性很小、毒性很低、同分異構體分佈均勻一致、品質極佳。所述雙丙甘醇還可在多種不同美容化妝品應用中作為偶聯劑和保濕劑。在香水領域中,二丙二醇的使用比例超過50%;而在其他一些應用領域中,所述雙丙甘醇的使用比例一般都在10%(重量百分比)以內。一些具體的產品應用領域包括:卷髮液、皮膚清洗液(冷霜、沐浴露、沐浴液和護膚液)除臭劑、面、手和身體皮膚護理產品,滋潤型皮膚護理產品和唇膏等。而所述聚甘油-3-癸酸酯(Polyglyceryl-3-caprate)則為一種具親水基團的親油增稠劑,與所述雙丙甘醇相同係作為界面活性劑,其使用比例一般也都在10%(重量百分比)以內。藉由所述雙丙甘醇以及所述聚甘油-3-癸酸酯作為所述化妝品微脂粒結構之脂質層時,可形成水包油型之微脂粒結構。
此外,所述保濕核心層包含之複數個所述有效保濕成分係為甘油葡糖苷(Glyceryl glucoside)以及羥基積雪草甙(Madecassoside),複數個所述防腐劑成分係為苯甲酸鈉(Sodium benzoate)以及山梨酸鉀(Potassium sorbate),以及所述液態載體成分係為溫泉水(Onsen-Sui)。
其中,所述甘油葡糖苷(Glyceryl glucoside) 是一種具有生物活性的糖苷類化合物,由一分子的甘油和葡萄糖以糖苷鍵的形式結合而成。作為化妝品的高效保濕劑。所述甘油葡糖苷是一種分子量比透明質酸(即玻尿酸)都小5000倍的新型保濕因子。理化性質研究發現,所述甘油葡糖苷的甜度是蔗糖的0.55倍,具有高耐熱性,低熱色性,低吸濕性,高持水性以及低美拉德反應性等特點。生物學上認為,所述甘油葡糖苷是微生物在承受條件下自發合成的一種滲透保護物質,可以保護細胞抵抗禦高滲透壓、高溫、乾旱以及紫外線等惡劣的環境。而所述羥基積雪草甙(Madecassoside)係由積雪草(Centella Asiatica,又稱老虎草)中萃取而得,其具有保濕、使肌膚維持水分的功效,並可提升皮膚緊緻度、防止皮膚粗糙等問題;另在抗炎,抗氧化和防止炎症和紫外線產生的色素沉澱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防腐劑係用以抑制微生物在化妝品中生長和繁衍為目的而加入的物質,其可延長化妝產品的保存期限,確保在使用期間不會因為污染而變質。大多數的防腐劑皆有一定程度的刺激性和毒性等副作用,但副作用取決於其所添加之濃度,不同種類的防腐劑所使用的濃度均不同。作為本創作防腐劑使用之所述苯甲酸鈉(Sodium benzoate),又稱安息香酸鈉,根據WHO規定,其使用的限量為1.0 g/Kg(即0.1%);而同樣作為本創作防腐劑使用之所述山梨酸鉀(Potassium sorbate,學名為2,4-己二烯酸),根據WHO規定,其使用的限量為0.5~1 g/Kg(即0.05~0.1%)。
最後,作為所述液態載體之所述溫泉水(Onsen-Sui),相較於使用一般的水作為所述有效保濕成分之載體,大略有以下4點功效:
1、溫泉水中含有較大量的礦物質,有助於保護並修復曝曬於紫外線所造成的日光性皮膚損傷。
2、溫泉水可使使用者體內的觸酶(人體重要的防禦酵素)合成作用增進約20%,進而發揮抗氧化功效。
3、溫泉水也可抵制會對肌膚造成損害的自由基,幫助肌膚再生。此外,還可強化肌膚的自然防禦力,避免外在有害環境因子對肌膚造成傷害。
4、溫泉水的性質溫和,無論使用者的肌膚性質為乾性或油性,甚至於敏感性肌膚,均可適用。
本創作之優點:
本創作之化妝品微脂粒結構,藉由所述脂質層所形成的中空球狀結構,將所述有效保濕成分包覆於其中空球狀結構內部,以形成所述保濕核心層。所述脂質層能夠避免構成所述保濕核心層的所述有效保濕成分受到外在因素(例如添加劑、溶劑、賦形劑等)的影響而產生質變,確保所述保濕核心層中之所述有效保濕成分的品質,進而在使用者塗抹含有本創作之化妝品微脂粒結構的保濕化妝品於肌膚上時,能令所述保濕核心層中的所述有效保濕成分能充分作用於肌膚上,進而具備良好的保濕效果。
本創作之化妝品微脂粒結構可由以下的實施方式說明而得到充分瞭解,使得熟習本技藝之人士可以據以完成本創作所述之化妝品微脂粒結構;然而本創作之實施並非可由下列實施方式而被限制其實施型態,熟習本技藝之人士仍可依據除既揭露之實施方式的精神推演出其他實施方式,該等實施方式皆當屬於本創作之範圍。
為使本創作所運用之技術內容、創作目的及其達成之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茲於下詳細說明之,並請一併參閱所揭示圖式及圖號。
首先,請參閱第1圖及第2圖,其分別為本創作之化妝品微脂粒結構立體剖面示意圖以及前視剖面示意圖,本創作之化妝品微脂粒結構1,其包含:脂質層2,所述脂質層2形成一中空球狀結構;以及保濕核心層3,所述保濕核心層3係由該中空球狀結構之內部空間所界定而成。
其中,所述脂質層2係由雙丙甘醇(Dipropylene glycol)以及聚甘油-3-癸酸酯(Polyglyceryl-3-caprate)所組成;此外,所述保濕核心層3中包含有複數個有效保濕成分、複數個防腐劑成分以及液態載體成分。
所述保濕核心層3包含之複數個所述有效保濕成分係為甘油葡糖苷5(Glyceryl glucoside)以及羥基積雪草甙6(Madecassoside),複數個所述防腐劑成分係為苯甲酸鈉7(Sodium benzoate)以及山梨酸鉀8(Potassium sorbate),以及所述液態載體成分係為溫泉水4(Onsen-Sui)。使用苯甲酸鈉7(Sodium benzoate)以及山梨酸鉀8(Potassium sorbate)作為所述防腐劑,係可進一步防止所述有效保濕成分甘油葡糖苷5(Glyceryl glucoside)以及羥基積雪草甙6(Madecassoside)的劣化及質變,增進使用所述化妝品微脂粒結構1之有效使用期限。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保濕核心層3係為液態或具濃稠狀之液態,所述液態或具濃稠狀之液態係由其所述有效保濕成分(即所述甘油葡糖苷5(Glyceryl glucoside)以及所述羥基積雪草甙6(Madecassoside))、複數個所述防腐劑(即所述苯甲酸鈉7(Sodium benzoate)以及所述山梨酸鉀8(Potassium sorbate)),以及所述液態載體成分(即所述溫泉水4(Onsen-Sui))之組成含量,來決定所述保濕核心層3之液態濃稠度。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化妝品微脂粒結構1中,所述脂質層2的直徑介於10~1000 nm之間;較佳地,所述脂質層2的直徑介於20~500 nm之間;更佳地,所述脂質層2的直徑介於50~100 nm之間。
藉此,因保濕核心層3包覆於脂質層2內,因此當將內含有所述有效保濕成分(即所述甘油葡糖苷5(Glyceryl glucoside)以及所述羥基積雪草甙6(Madecassoside))之所述微脂粒結構1加入溶劑或乳劑中甚至再混入添加劑如精油、芳香劑、乳化劑等材料後,能夠避免所述保濕核心層3的有效保濕成分受到該等溶劑或乳劑或添加物甚至於其他外在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質變,確保所述保濕核心層3中所述有效保濕成分(即所述甘油葡糖苷5(Glyceryl glucoside)以及所述羥基積雪草甙6(Madecassoside))的品質,當使用者將含有本創作之化妝品微脂粒結構1的保濕化妝品塗抹於肌膚上時,得以令所述保濕核心層3之所述有效保濕成分(即所述甘油葡糖苷5(Glyceryl glucoside)以及所述羥基積雪草甙6(Madecassoside))作用於人體組織細胞,提高肌膚吸收率,達到良好的保濕效果。
接著,請參閱第3圖,第3圖係為本創作之化妝品微脂粒結構1應用於保濕化妝品套組9中作為保濕成分之示意圖,所述保濕化妝品套組9係包含:瓶體10,所述瓶體10係藉由蓋體12封住以形成容置空間11;所述化妝品微粒結構1、水13、1,2-己二醇14、苯氧乙醇15以及o-傘花烴-5-醇16置於所述容置空間11中。
其中,所述水13係作為所述化妝品微粒結構1、所述1,2-己二醇14、所述苯氧乙醇15以及所述o-傘花烴-5-醇16之液態載體;而所述1,2-己二醇14、所述苯氧乙醇15以及所述o-傘花烴-5-醇16係作為所述化妝品微粒結構1之防腐劑,以防止當使用者施用含有所述化妝品微脂粒結構1的所述保濕化妝品套組9時,開啟所述蓋體12導致外界汙染物質如空氣中的細菌、塵埃或其他有害物等不小心落入所述容置空間11中,導致所述化妝品微粒結構1中所述脂質層2產生質變,進而影響其內部所述保濕核心層3中的所述有效保濕成分(即所述苯甲酸鈉7(Sodium benzoate)以及山梨酸鉀8(Potassium sorbate))。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水13、1,2-己二醇14、苯氧乙醇15、o-傘花烴-5-醇16以及所述化妝品微粒結構1中之各組成分,亦即所述脂質層2之組成分(雙丙甘醇(Dipropylene glycol)、聚甘油-3-癸酸酯(Polyglyceryl-3-caprate))、所述保濕核心層3之組成分(甘油葡糖苷5(Glyceryl glucoside)、羥基積雪草甙6(Madecassoside)、苯甲酸鈉7(Sodium benzoate)、山梨酸鉀8(Potassium sorbate)以及溫泉水4(Onsen-Sui)),其各組成分之重量百分比(wt%)如下表1所示:
表1
溫泉水4(Onsen-Sui) 0.5~10%
甘油葡糖苷5(Glyceryl glucoside) 0.01~5%
羥基積雪草甙6(Madecassoside) 0.01~5%
苯甲酸鈉7(Sodium benzoate) 0.01~0.5%
山梨酸鉀8(Potassium sorbate) 0.01~0.5%
水13 53~95%
1,2-己二醇14 1~5%
苯氧乙醇15 0.01~1%
o-傘花烴-5-醇16 0.01~0.5%
雙丙甘醇(Dipropylene glycol) 1~10%
聚甘油-3-癸酸酯(Polyglyceryl-3-caprate) 1~10%
以上所舉者僅係本創作之部份實施方式,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致依本創作之創意精神及特徵,稍加變化修飾而成者,亦應包括在本申請專利範圍之內。
綜上所述,本創作實施方式確能達到所預期之使用功效,又其所揭露之具體構造,不僅未曾見諸於同類產品中,亦未曾公開於申請前,誠已完全符合專利法之規定與要求,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之申請,懇請惠予審查,並賜准專利,則實感德便。
1:化妝品微脂粒結構 2:脂質層 3:保濕核心層 4:溫泉水 5:甘油葡糖苷 6:羥基積雪草甙 7:苯甲酸鈉 8:山梨酸鉀 9:保濕化妝品套組 10:瓶體 11:容置空間 12:蓋體 13:水 14:1,2-己二醇 15:苯氧乙醇 16:o-傘花烴-5-醇
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化妝品微脂粒結構立體剖面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創作之化妝品微脂粒結構前視剖面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創作之化妝品微脂粒結構應用於保濕化妝品套組中作為保濕成分之示意圖。
1:化妝品微脂粒結構
2:脂質層
3:保濕核心層
4:溫泉水
5:甘油葡糖苷
6:羥基積雪草甙
7:苯甲酸鈉
8:山梨酸鉀

Claims (5)

  1. 一種化妝品微脂粒結構,其包含: 一脂質層,該脂質層形成一中空球狀結構;以及 一保濕核心層,該保濕核心層係由該中空球狀結構之內部空間所界定而成。 其中,該脂質層係由雙丙甘醇(Dipropylene glycol)以及聚甘油-3-癸酸酯(Polyglyceryl-3-caorate)所組成;該保濕核心層包含有複數個有效保濕成分、複數個防腐劑成分以及一液態載體成分。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化妝品微脂粒結構,其中複數個該保濕成分係為甘油葡糖苷(Glyceryl glucoside)以及羥基積雪草甙(Madecassoside)。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化妝品微脂粒結構,其中複數個該防腐劑成分係為苯甲酸鈉(Sodium benzoate)及山梨酸鉀(Potassium sorbate)。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化妝品微脂粒結構,其中該液態載體成分係為溫泉水(Onsen-Sui)。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化妝品微脂粒結構,其中該脂質層的直徑介於50~100 nm之間。
TW109213317U 2020-10-12 2020-10-12 化妝品微脂粒結構 TWM606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3317U TWM606275U (zh) 2020-10-12 2020-10-12 化妝品微脂粒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3317U TWM606275U (zh) 2020-10-12 2020-10-12 化妝品微脂粒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6275U true TWM606275U (zh) 2021-01-01

Family

ID=75238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3317U TWM606275U (zh) 2020-10-12 2020-10-12 化妝品微脂粒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62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85752B2 (en) Skin rejuvenation and defense systems and methods
EP1028705B1 (fr) Utilisations du d-xylose, de ses esters et des oligosaccharides contenant du xylose pour ameliorer la fonctionnalite des cellules de l'epiderme
US4670185A (en) Aqueous vesicle dispersion having surface charge
CN108904302A (zh) 一种富勒烯外用组合物
JPS58213705A (ja) 皮膚コンデイシヨニング組成物
CA2338124C (en) Self-tanning composition in sheeted substrate
KR20140089266A (ko) 피부미용 효능을 가지는 영양크림 조성물
CN108938464B (zh) 一种深层清洁温和卸妆油
KR101954525B1 (ko)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피부에 유용성분을 공급하는 방법
TWM606275U (zh) 化妝品微脂粒結構
JPS61158912A (ja) 皮膚改善用組成物
KR102059073B1 (ko) 캡슐형 샴푸
CN111388360A (zh) 一种泡澡精油及其制备方法
JPS6078910A (ja) 皮膚化粧料
KR102523118B1 (ko) 아이소부탄을 유용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헤어케어 조성물
CN115671022B (zh) 一种抗衰老微胶囊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WI792052B (zh) 可清潔、保濕和修護的花萃載體胺基酸胜肽養顏皂及其化妝品與保養品
KR102530154B1 (ko) Ÿ‡-필링 기술이 적용된 피부 각질제거용 화장료 조성물
KR20050098583A (ko) 옥죽 파우더를 함유하는 피부보습용 화장료 조성물
CN115869231B (zh) 一种无防腐剂沐浴露及其制备方法
JPS61289011A (ja) 化粧料
JP2000264833A (ja) 皮膚化粧料
FR3069777B1 (fr) Produit cosmetique de traitement de la peau
CA1041429A (en) Hair rinse
CN111743819A (zh) 一种有效清洁毛孔皮脂栓并收缩毛孔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