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4730U - 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 - Google Patents

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4730U
TWM604730U TW109207711U TW109207711U TWM604730U TW M604730 U TWM604730 U TW M604730U TW 109207711 U TW109207711 U TW 109207711U TW 109207711 U TW109207711 U TW 109207711U TW M604730 U TWM604730 U TW M60473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d
electric lock
worm
relay
gea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77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仲強 奚
江志明
侯志達
Original Assignee
信昌機械廠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商福州明芳汽車部件工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信昌機械廠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商福州明芳汽車部件工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信昌機械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077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4730U/zh
Publication of TWM604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473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種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包括:一不動載體、一轉向柱以及一電動鎖。轉向柱相鄰於不動載體且具有一插孔;電動鎖固定於不動載體且包含:一驅動裝置、一受動桿和一插銷。驅動裝置具有一驅動桿;受動桿囓接且受動於驅動桿;插銷則連接且連動於受動桿。其中,驅動裝置以驅動桿驅動受動桿移動,插銷則經由受動桿連動而對應插孔插接或退出。藉此,可達成大幅提升方便性的效果;並可因為皆為囓接帶動,使插銷在動作後能夠定住不動而達成保證上鎖或解鎖的效果。

Description

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
本新型與跨坐型車輛的龍頭有關,特別是指一種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
關於跨坐型車輛(例如:摩托車(motorcycle)、電動摩托車、腳踏車、電動腳踏車、三輪車或沙灘車等)的車輛龍頭,包含一外管以及穿插於外管內的一轉向柱,轉向柱設有一擋止部。
現有的車輛龍頭皆配置機械鎖,以利用鑰匙轉動機械鎖的鎖心而帶動鎖舌伸縮,當鎖舌伸出時將會擋止於轉向柱的擋止部而上鎖;當鎖舌縮回時則離開擋止部而解鎖。
然而現有機械鎖由於必須隨身攜帶機械式鑰匙,導致使用者相當的不方便,甚至還可能會因為經常取放機械式鑰匙而有遺失之虞,早為人所詬病已久。
本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新型提供一種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包括:一不動載體;一轉向柱,相鄰於該不動載體且具有一插孔;以及一電動鎖,固定於該不動載體且包含:一驅動裝置、一受動桿和一插銷。該驅動裝置,具有一驅動桿;該受動桿,囓接且受動於該驅動桿;該插銷,連接且連動於該受動桿。其中,該驅動裝置以該驅動桿驅動該受動桿移動,該插銷經由該受動桿連動而選擇性插接和退出該插孔。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新型具有以下功效:藉由能以電力驅動上鎖和解鎖,因此大幅提升方便性;藉由電動鎖的各動作之間皆為囓接帶動,因此插銷於動作後將能定住不動而保證上鎖或解鎖。
有關本新型的詳細說明和技術內容,配合圖式說明如下,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非用以限制本新型。
本新型提供一種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應用於各式跨坐型車輛,例如摩托車(motorcycle)、電動摩托車、腳踏車、電動腳踏車、三輪車或沙灘車等跨坐型車輛的車輛龍頭,本新型對此並未限定。如圖1至圖5所示為本新型的第一實施例;如圖6至圖7所示為本新型的第二實施例,如圖8至圖11所示則為本新型的第三實施例。
如圖1至圖4所示,本新型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的第一實施例包括:一不動載體100、一轉向柱200以及一電動鎖300,較佳還包括一架體900和一襯套B。
不動載體100可為任何固定於車身(圖中未示)而不可動的物件,於本實施例中則以外套管1為例進行說明,但為求說明簡潔,以下仍稱呼為:不動載體100。
不動載體100係可僅開設有一開口(圖中未示),具體而言則是可開設有一第一開口11並可具有一凸井12,凸井12對應第一開口11插接於不動載體100,且凸井12具有一第二開口121,第二開口121連通第一開口11(見圖4)。
轉向柱200穿插於不動載體100內,使轉向柱200與不動載體100如圖4所示彼此相鄰,且轉向柱200具有一插孔2(見圖4),前述第一開口11對應於插孔2。轉向柱200能相對於不動載體100轉動。
電動鎖300固定於不動載體100。電動鎖300包含:一驅動裝置4、一受動桿5a以及一插銷6,較佳還包含一殼體3a。
驅動裝置4可為任何以電力驅動的驅動器,於本實施例中則以馬達或步進馬達為例進行說明。驅動裝置4具有用以驅動其它物件動作的一驅動桿41,於本實施例中則以蝸桿為例進行說明。
受動桿5a可為任何能經由囓接而被驅動桿41驅動的物件,於本實施例中則以齒條51為例進行說明。前述可為蝸桿的驅動桿41與可為齒條51的受動桿5a彼此囓接,使驅動桿41能驅動齒條51來回移動。較佳而言,受動桿5a包含彼此首尾相連成一直線的前述齒條51和一滑塊52。
插銷6以各式可行的方式連接於受動桿5a,使插銷6能受到受動桿5a的連動而跟隨移動。於本實施例中,插銷6的一端係固接於受動桿5a的一端且如圖3所示彼此串接成一直線,詳細而言則是將插銷6的一端固接於滑塊52,至於驅動桿41也與齒條51彼此並排。
殼體3a可為單件式結構(圖中未示),也可為如圖3所示的多件式結構。驅動裝置4固設於殼體3a內,受動桿5a則是可移動地設置於殼體3a內。具體而言,殼體3a設有如圖3所示的導槽31且開設有與導槽31連通的一穿孔32,使受動桿3a能受到導槽31的導引而在殼體3a內來回移動,同時帶著插銷6使插銷6在穿孔32內伸縮。其中,如圖4所示,穿孔32對應於前述第二開口121,因此插銷6將能經由第一開口11和第二開口121而對應插孔2插接或退出。其中,如圖3所示,導槽31可為彼此連通且彼此具有階級落差(未標示元件符號)的兩個導槽,使滑塊52的滑移能被所述階級落差所擋止。
藉此,如圖4和圖5所示,欲對車輛龍頭上鎖時,只要控制驅動裝置4以驅動桿41朝一方向旋轉而驅動受動桿5a移動,就能讓插銷6跟隨受動桿54a移動而對應插孔2插接而上鎖;反之,欲解鎖時,只要控制驅動裝置4以驅動桿41朝相反方向旋轉,就能讓插銷6自插孔2反向退出而解鎖。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電動鎖300都是利用囓接來帶動上鎖和解鎖,因此,只要驅動裝置4一停止動作,電動鎖300的各囓接處即彼此卡掣而產生自鎖效果,進而使插接或退出動作後的插銷6也必然定住不動而保證上鎖或解鎖。再者,藉由本新型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使用者將可利用非接觸式感應或遠距離感應的方式,經由控制驅動裝置4的正逆轉來達到上鎖和解鎖的目的,因此能改以智慧型行動電話來控制上鎖和解鎖而無須再使用實體鑰匙;或是僅需在使用者身上具有感應式鑰匙即可感應上鎖或解鎖,相當方便,並讓使用者無須經常取放現有機械式鑰匙。
為使插銷6能順利對應插孔2插接,如圖3至圖5所示,插銷6的另一端具有一插接端部621,且將插接端部621的外周緣設計成一斜角6211(或一圓角),如此具有能順利插接於插孔2的效果。
為使插銷6即使因為未能對正插孔2插接而發生撞擊,也能加以緩衝而避免發出撞擊聲響,因此如圖3至圖5並搭配圖2所示,特別讓插銷6進一步包含:一中空外桿61、一內桿62和一彈性元件63。其中,中空外桿61的一端固接於滑塊52;內桿62自中空外桿61的另一端穿插於中空外桿61內,並使內桿62具有自中空外桿61的另一端裸露的前述插接端部621;內桿62還具有與插接端部621相對應的一內端部(未標示元件符號),這內端部被定位於中空外桿61內;彈性元件63則彈性支撐於插接端部621與中空外桿61的另一端之間。因此,內桿62既不會自中空外桿61脫離,也能在發生撞擊時,藉由彈性元件63的彈性收縮而緩衝撞擊力,進而避免發出撞擊聲響。較佳而言,內桿62的內端部可設有一定位凸環622,中空外桿61的內壁可凸出有至少一擋止部611,藉由定位凸環622受到擋止部611的擋止,以防止內桿62自中空外桿61脫出。
為方便電動鎖300固定於不動載體100,如圖1、圖2和圖4所示,將一架體900固定於不動載體100的外壁,使電動鎖300能以殼體3a固定於架體900。架體900開設有對應於第二開口121的一通孔9(見圖2),使插銷6能通過穿孔32、通孔9、第二開口121和第一開口11而對應插孔2插接或退出。當然,本新型即使不具有架體900,電動鎖300也能以殼體3a直接固定在不動載體100(圖中未示)。
為使電動鎖300與車輛龍頭之間具有防水防塵的效果,如圖2、圖4和圖5所示,將一襯套B套接於凸井12的第二開口121和殼體3a的穿孔32內而防水防塵。值得說明的是,襯套B的外周緣具有多數凹溝和凸肋,第二開口121的內周緣和穿孔32的內周緣則共同具有相對應的凸肋和凹溝,因此更有利於防水防塵。
如圖6和圖7所示,為本新型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的第二實施例,第二實施例大致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差異在於電動鎖300還包含有一中繼蝸輪7b,並因此而使殼體3b亦不同於第一實施例。
中繼蝸輪7b係以各式可行的方式可轉動地設置而利於受動旋轉,例如可轉動地設置於車身(圖中未示),於本實施例中則是可轉動地連接於殼體3b內,受動桿5a可移動地設置於殼體3b內且能受到殼體3b的導引。較佳而言,中繼蝸輪7b包含彼此同軸固定的一第一齒輪71和一第二齒輪72,前述可為蝸桿的驅動桿41係囓接於第一齒輪71,受動桿5a的齒條51則囓接於第二齒輪72。
藉此,驅動桿41將能經由中繼蝸輪7b的中繼而帶動受動桿5a來回移動。
為能可組卸地組接插銷6,如圖7所示,插銷6的前述一端設置有一扣部612,受動桿5a的滑塊52內則設有相對應的扣槽(圖中未示)。藉由將扣部612對應扣槽卡扣,就能將插銷6可組卸地組接於受動桿5a。
如圖8至圖10所示,則為本新型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的第三實施例,第三實施例大致與第二實施例相同,差異在於受動桿5c和中繼蝸輪7c,並因此而使殼體3c亦不同於第二實施例。
驅動桿41為一第一蝸桿。受動桿5c則包含一第二蝸桿53和一滑塊54。滑塊54的一凹陷部內還開設有一扣槽541,使插銷6能藉由將扣部612對應扣槽541卡扣,以將插銷6可組卸地組接於受動桿5c。且,受動桿5c係可移動地設置於殼體3c內,並以其滑塊54受到殼體3c的導引。
中繼蝸輪7c包含一齒輪73和一中空軸74。其中,齒輪73開設有一固定孔731,且齒輪73的外周緣設有一外周緣螺牙(未標示元件符號);中空軸74對應固定孔731插接固定而形成中繼蝸輪7c的轉轉,且中空軸74的內周緣設有對應於第二蝸桿53的一內周緣螺牙741。
中繼蝸輪7c以其中空軸74如圖10所示可轉動地連接於殼體3c內,使中繼蝸輪7c以其中空軸74為軸而受動旋轉。
可為第一蝸桿的驅動桿41囓接於齒輪73的外周緣螺牙,至於受動桿5c則以其第二蝸桿53穿插於中空軸74內且囓接於中空軸74的內周緣螺牙741。此時,第二蝸桿53和中空軸74彼此串接成一直線。
藉此,可為第一蝸桿的驅動桿41將能驅動齒輪73旋轉,跟隨齒輪73旋轉的中空軸74則利用內周緣螺牙741而帶動第二蝸桿53相對於中空軸74來回移動,進而連動插銷6對應插孔2插接或退出。換言之,驅動桿41也能經由中繼蝸輪7c的中繼而帶動受動桿5c來回移動。
綜上所述,本新型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確可達到預期的使用目的,並解決先前技術的缺失,完全符合新型專利申請要件,爰依專利法提出申請,敬請詳查並賜准本案專利,以保障創作人之權利。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新型之專利範圍,舉凡運用本新型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等效結構變化,均理同包含於本新型之權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100:不動載體
1:外套管
11:第一開口
12:凸井
121:第二開口
200:轉向柱
2:插孔
300:電動鎖
3a,3b,3c:殼體
31:導槽
32:穿孔
4:驅動裝置
41:驅動桿(或:蝸桿、第一蝸桿)
5a,5c:受動桿
51:齒條
52:滑塊
53:第二蝸桿
54:滑塊
541:扣槽
6:插銷
61:中空外桿
611:擋止部
612:扣部
62:內桿
621:插接端部
6211:斜角
622:定位凸環
63:彈性元件
7b,7c:中繼蝸輪
71:第一齒輪
72:第二齒輪
73:齒輪
731:固定孔
74:中空軸
741:內周緣螺牙
900:架體
9:通孔
B:襯套
圖1 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2 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3 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中的電動鎖的立體分解圖。
圖4 為本新型依據圖1於上鎖前的剖視圖。
圖5 為本新型依據圖1於上鎖後的剖視圖。
圖6 為本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7 為本新型第二實施例中的電動鎖的立體分解圖。
圖8 為本新型第三實施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9 為本新型第三實施例中的電動鎖的立體分解圖。
圖10 為本新型依據圖8於上鎖前的剖視圖。
圖11 為本新型依據圖8於上鎖後的剖視圖。
100:不動載體
1:外套管
11:第一開口
12:凸井
121:第二開口
200:轉向柱
300:電動鎖
3a:殼體
4:驅動裝置
41:驅動桿
5a:受動桿
6:插銷
621:插接端部
900:架體
9:通孔
B:襯套

Claims (15)

  1. 一種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包括: 一不動載體; 一轉向柱,相鄰於該不動載體且具有一插孔;以及 一電動鎖,固定於該不動載體且包含: 一驅動裝置,具有一驅動桿; 一受動桿,囓接且受動於該驅動桿;和 一插銷,連接且連動於該受動桿; 其中,該驅動裝置以該驅動桿驅動該受動桿移動,該插銷經由該受動桿連動而選擇性插接和退出該插孔。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其中該驅動桿為一蝸桿,該受動桿為一齒條,該蝸桿與該齒條彼此囓接。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其中該插銷的一端固接於該齒條的一端且彼此串接成一直線,該蝸桿與該齒條彼此並排。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其中該電動鎖還包含一殼體,該驅動裝置固設於該殼體,該齒條則可移動地設置於該殼體。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還包括用於受動旋轉的一中繼蝸輪,該驅動桿為一蝸桿且囓接於該中繼蝸輪,該受動桿為一齒條且亦囓接於該中繼蝸輪,該蝸桿驅動該中繼蝸輪旋轉,該中繼蝸輪帶動該齒條移動。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其中該中繼蝸輪包含彼此固定的一第一齒輪和一第二齒輪,該蝸桿和該齒條分別囓接於該第一齒輪和該第二齒輪。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其中該電動鎖還包含一殼體,該驅動裝置固設於該殼體,該中繼蝸輪可轉動地連接於該殼體,該齒條則可移動地設置於該殼體。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還包括用於受動旋轉的一中繼蝸輪,該中繼蝸輪設有一外周緣螺牙和一內周緣螺牙,該驅動桿為一第一蝸桿且囓接於該中繼蝸輪的該外周緣螺牙,該受動桿為一第二蝸桿且囓接於該中繼蝸輪的該內周緣螺牙,該第一蝸桿驅動該中繼蝸輪旋轉,該中繼蝸輪帶動該第二蝸桿移動。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其中該中繼蝸輪包含一齒輪和一中空軸,該齒輪開設有一固定孔且其外周緣設有該外周緣螺牙,該中空軸的內周緣設有該內周緣螺牙且對應該固定孔插接固定,該中繼蝸輪以該中空軸為軸而受動旋轉,該第二蝸桿穿插於該中空軸內且囓接於該內周緣螺牙。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其中該電動鎖還包含一殼體,該驅動裝置固設於該殼體,該中繼蝸輪可轉動地連接於該殼體,該第二蝸桿連接有一滑塊,該滑塊可移動地設置於該殼體,該插銷連接且連動於該滑塊。
  11. 如請求項4、7、10中任一項所述之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還包括一襯套,該不動載體對應該插孔設置有一開口,該殼體對應該開口開設有一穿孔,該插銷可活動地穿插該穿孔,該襯套套接於該開口和該穿孔內而防水防塵。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其中之開口設置為二而包含一第一開口和一第二開口,該不動載體對應該插孔開設有該第一開口,該不動載體具有對應該第一開口插接的一凸井,該凸井具有該第二開口且該第二開口連通該第一開口,該襯套套接於該第二開口和該穿孔內。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還包括一架體,該架體固定於該不動載體,該電動鎖固定於該架體,該插銷通過該架體和該不動載體而選擇性插接和退出該插孔。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其中該插銷具有對應該插孔插接的一插接端部,該插接端部的周緣具有一斜角或一圓角。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其中該插銷包含一中空外桿、一內桿和一彈性元件,該中空外桿連接且連動於該受動桿,該內桿穿插於該中空外桿內且具有自該中空外桿的一端裸露的一插接端部,該內桿還具有一內端部,該內端部被定位於該中空外桿內,該彈性元件彈性支撐於該插接端部與該中空外桿的該一端之間。
TW109207711U 2020-06-18 2020-06-18 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 TWM604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7711U TWM604730U (zh) 2020-06-18 2020-06-18 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7711U TWM604730U (zh) 2020-06-18 2020-06-18 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4730U true TWM604730U (zh) 2020-12-01

Family

ID=74670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7711U TWM604730U (zh) 2020-06-18 2020-06-18 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4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67725U (zh) 自行車感應鎖構造
JP4348245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TWM604730U (zh) 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
CN205743319U (zh) 电子锁控制机构
TW202200428A (zh) 具有電動鎖的車輛龍頭
CN205637860U (zh) 防猫眼开启的门把手机构
CN208430892U (zh) 锁具及门板系统
CN102041921A (zh) 锁栓启闭的驱动机构改良
CN109944500B (zh) 一种用密码的钥匙及其配套的锁
CN111997449B (zh) 一种人脸识别自动门
JP4127702B2 (ja) 南京錠
CN209469133U (zh) 可提高防盗等级的具有应急开锁功能的电子锁
CN211874160U (zh) 一体式龙头锁
CN219412194U (zh) 一种旋钮式锁具
CN219711239U (zh) 智能锁用逃生双快锁体
CN109138616A (zh) 一种钥匙及防盗锁
TWI718984B (zh) 腳踏車鎖具
CN105019728A (zh) 防盗锁
CN209509720U (zh) 一种防盗锁及钥匙
TWI687580B (zh) 感應式鎖具
CN213838099U (zh) 通用电子锁芯
JP4717404B2 (ja) 錠前のサムターン
US6460384B1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hift rod lock structure
CN103835589B (zh) 箱/包锁
CN110159100B (zh) 多锁点智能暗装物联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