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1463U - 鋰電池之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及其組合模組 - Google Patents

鋰電池之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及其組合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1463U
TWM601463U TW109205465U TW109205465U TWM601463U TW M601463 U TWM601463 U TW M601463U TW 109205465 U TW109205465 U TW 109205465U TW 109205465 U TW109205465 U TW 109205465U TW M601463 U TWM601463 U TW M60146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dissipation
uniform temperature
container structure
pai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54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原立
Original Assignee
有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有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有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054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1463U/zh
Publication of TWM6014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1463U/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種鋰電池之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及其組合模組,該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包括一底座、以及一豎立設於底座上的容置圍框,且容置圍框包含一對彼此相互間距設置的第一熱傳導壁、與另一對彼此相互間距設置的第二熱傳導壁,以由底座、以及第一熱傳導壁與第二熱傳導壁內包圍形成一中空的容置區;其中,該對第一熱傳導壁係為彼此呈由下而上漸寬間距的豎立設置。

Description

鋰電池之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及其組合模組
本創作係與一種鋰電池有關,尤指一種鋰電池之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及其組合模組。
按,現有的鋰電池在單體使用上,僅能輸出固定的電壓與電流;而對於如應用在需要大電壓或大電流之動力機械或機具的場合上,則需要採串聯或並聯多片鋰電池單體構成一組,並使多組進行連接來使用。因此,如果沒有規劃其有效的排列及連接來提供良好的均溫與散熱,不但會增加整體所佔用的空間,且在鋰電池單體的充放電過程中,也容易因過熱而發生短路之危險,甚至因鋰電池產生膨脹而造成整體的損壞。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係為改善並解決上述之缺失,乃特潛心研究並配合學理之運用,終於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之本創作。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可提供一種鋰電池之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及其組合模組,其係可供鋰電池置入後的定位效果以防止晃動,並確保多數鋰電池間可相接觸而能提供良好的均溫散熱之熱傳效果。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鋰電池之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包括一底座、以及一豎立設於底座上的容置圍框,且容置圍框包含一對彼此相互間距設置的第一熱傳導壁、與另一對彼此相互間距設置的第二熱傳導壁,以由底座、以及第一熱傳導壁與第二熱傳導壁內包圍形成一中空的容置區;其中,該對第一熱傳導壁係為彼此呈由下而上漸寬間距的豎立設置。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鋰電池之均溫散熱組合模組,包括一均溫散熱容器結構與至少一鋰電池,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包含一底座、以及豎立設於底座上的一容置圍框,且容置圍框包含一對彼此相互間距設置的第一熱傳導壁、與另一對彼此相互間距設置的第二熱傳導壁,以由底座、以及第一熱傳導壁與第二熱傳導壁內包圍形成一中空的容置區,而鋰電池包含一電芯、以及夾置於電芯二側外的熱傳殼體,並豎立設於容置區內;其中,均溫散熱容器結構的該對第一熱傳導壁係為彼此呈由下而上漸寬間距的豎立設置,且鋰電池緊迫於該對第一熱傳導壁之間。
為了使 貴審查委員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之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之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者。
請參閱圖1及圖2,係分別為本創作均溫散熱結構之立體外觀示意圖及剖面示意圖。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鋰電池之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及其組合模組,該均溫散熱容器結構1可由導熱性良好之材質製成,如鋁等,並包括一底座10、以及一豎立設於該底座10上的容置圍框11;其中:
該容置圍框11係包含一對彼此相互間距設置的第一熱傳導壁110、與另一對彼此相互間距設置的第二熱傳導壁111所構成,且由上述底座10、以及第一熱傳導壁110與第二熱傳導壁111內包圍形成一中空的容置區12。如圖2所示,該底座10相對於所述容置區12的內壁面係具有一底面100,而第一熱傳導壁110相對於所述容置區12的內壁面則具有一限位面110a,且所述容置區12於容置圍框11上方形成一置入口120。此外,該底座10外緣可進一步向外突出而形成一下突緣101,而於容置圍框11上亦可進一步向外突出而形成一上突緣112,並於第一熱傳導壁110與第二熱傳導壁111的外壁面上皆設有複數散熱部110b、111a,所述散熱部110b、111a可為豎立且彼此間距排列的突肋,且各自連接於上突緣112與下突緣101之間。
承上圖2所示,本創作於上述該對第二熱傳導壁111之間,可為彼此呈平行間距的豎立設置;而該對第一熱傳導壁110則為彼此呈由下而上漸寬間距的豎立設置。詳言之,各第一熱傳導壁110之限位面110a係各自向外傾斜一角度θ,而使所述容置區12於底面100的寬度W1大於其上方置入口120的寬度W2。
再請參閱圖3及圖4所示,上述均溫散熱容器結構1係用以裝載至少一鋰電池2,以構成一所述鋰電池之均溫散熱組合模組。其中之鋰電池2可包含一電芯20、以及夾置於該電芯20二側外的熱傳殼體21,其中電芯20可為鋁箔式包裝,而所述熱傳殼體21亦可由導熱性良好之材質製成,如鋁等,以豎立由上述均溫散熱容器結構1的置入口120置入其容置區12內,以藉由熱傳殼體21與底面100及限位面110a接觸,即如圖5所示,從而可對鋰電池2內的電芯20提供均溫散熱之熱傳效果。更進一步地,各鋰電池2之熱傳殼體21外可具有一厚度較厚的熱傳框部210,所述熱傳框部210具有一正向面210a與一側向面210b,且其側向面210b係用於相對第一熱傳導壁110的限位面110a並與之接觸;而正向面210a則可於複數鋰電池2排列於均溫散熱容器結構1內時,使各鋰電池2彼此的正向面210a相互接觸。
承上圖5所示,本創作即是透過上述該對第一熱傳導壁110為彼此呈由下而上漸寬間距的豎立設置,以供置入的鋰電池2緊迫於該對第一熱傳導壁110之間。如此可使排列於該均溫散熱容器結構1內的鋰電池2,皆可獲得確實的定位效果,以防止單體鋰電池2發生晃動,並確保各鋰電池2與均溫散熱容器結構1的確實接觸,以將其電芯20於使用中所產生的熱量均勻散熱而傳導至均溫散熱容器結構1外;同時,各鋰電池2彼此間也可以透過其正向面210a的相互接觸,而使熱量不會囤積於被夾置在中間處的鋰電池2處,能夠透過彼此正向面210a的接觸、以及各自的側向面210b與第一熱傳導壁110的接觸,從而達到良好的均溫散熱之熱傳效果。
是以,藉由上述之構造組成,即可得到本創作鋰電池之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及其組合模組。
綜上所述,本創作確可達到預期之使用目的,而解決習知之缺失,又因極具新穎性及進步性,完全符合新型專利申請要件,爰依專利法提出申請,敬請詳查並賜准本案專利,以保障創作人之權利。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即拘限本創作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等效技術、手段等變化,均同理皆包含於本創作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本創作> 1:均溫散熱容器結構 10:底座 100:底面 101:下突緣 11:容置圍框 110:第一熱傳導壁 110a:限位面 110b:散熱部 111:第二熱傳導壁 111a:散熱部 112:上突緣 12:容置區 120:置入口 2:鋰電池 20:電芯 21:熱傳殼體 210:熱傳框部 210a:正向面 210b:側向面 θ:角度 W1:寬度 W2:寬度
圖1係本創作均溫散熱結構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2係本創作均溫散熱結構之剖面示意圖。
圖3係本創作均溫散熱組合模組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4係本創作均溫散熱組合模組之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5係本創作均溫散熱組合模組之剖面示意圖。
10:底座
100:底面
101:下突緣
110:第一熱傳導壁
110a:限位面
110b:散熱部
112:上突緣
12:容置區
120:置入口
θ:角度
W1:寬度
W2:寬度

Claims (10)

  1. 一種鋰電池之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包括: 一底座;以及 一容置圍框,豎立設於該底座上,且該容置圍框包含一對彼此相互間距設置的第一熱傳導壁、與另一對彼此相互間距設置的第二熱傳導壁,以由該底座、以及該第一熱傳導壁與該第二熱傳導壁內包圍形成一中空的容置區; 其中,該對第一熱傳導壁係為彼此呈由下而上漸寬間距的豎立設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鋰電池之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其中該對第二熱傳導壁之間係為彼此呈平行間距的豎立設置。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鋰電池之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其中該底座相對於所述容置區的內壁面係具有一底面,而各該第一熱傳導壁相對於所述容置區的內壁面則具有一限位面,且所述容置區於該容置圍框上方形成一置入口。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鋰電池之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其中各該第一熱傳導壁之限位面係各自向外傾斜一角度θ,而使所述容置區於底面的寬度大於其上方置入口的寬度。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鋰電池之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其中該對第一熱傳導壁與該對第二熱傳導壁的外壁面上皆設有複數散熱部。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鋰電池之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其中所述散熱部係為豎立且彼此間距排列的突肋。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鋰電池之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其中該底座外緣係進一步向外突出而形成一下突緣,而該容置圍框上亦進一步向外突出而形成一上突緣,且所述散熱部各自連接於該上突緣與該下突緣之間。
  8. 一種鋰電池之均溫散熱組合模組,包括: 一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包含一底座、以及豎立設於該底座上的一容置圍框,且該容置圍框包含一對彼此相互間距設置的第一熱傳導壁、與另一對彼此相互間距設置的第二熱傳導壁,以由該底座、以及該第一熱傳導壁與該第二熱傳導壁內包圍形成一中空的容置區;以及 至少一鋰電池,包含一電芯、以及夾置於該電芯二側外的熱傳殼體,並豎立設於該容置區內; 其中,該均溫散熱容器結構的該對第一熱傳導壁係為彼此呈由下而上漸寬間距的豎立設置,且該鋰電池緊迫於該對第一熱傳導壁之間。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鋰電池之均溫散熱組合模組,其中該鋰電池之熱傳殼體外係具有一厚度較厚的熱傳框部,所述熱傳框部具有一正向面與一側向面,且該側向面係相對各該第一熱傳導壁內壁面而相接觸。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鋰電池之均溫散熱組合模組,其中所述鋰電池係為複數,且各該鋰電池的正向面係相互接觸。
TW109205465U 2020-05-06 2020-05-06 鋰電池之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及其組合模組 TWM6014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5465U TWM601463U (zh) 2020-05-06 2020-05-06 鋰電池之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及其組合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5465U TWM601463U (zh) 2020-05-06 2020-05-06 鋰電池之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及其組合模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1463U true TWM601463U (zh) 2020-09-11

Family

ID=73644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5465U TWM601463U (zh) 2020-05-06 2020-05-06 鋰電池之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及其組合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14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2646B (zh) * 2020-05-06 2021-10-11 有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鋰電池之均溫散熱組合模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2646B (zh) * 2020-05-06 2021-10-11 有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鋰電池之均溫散熱組合模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4653B (zh) 電池模組
KR101485835B1 (ko) 열전도체
KR102380443B1 (ko) 인접 배터리 모듈들로 열을 분산할 수 있는 구조를 갖는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CN105702892A (zh) 一种导热电池箱
WO2018179734A1 (ja) 電池パック
JP2016046211A (ja) 電池パックの放熱構造
TWM601463U (zh) 鋰電池之均溫散熱容器結構及其組合模組
US20220153169A1 (en) Heat management safety enhanced vehicle battery pack based on nested lithium ion batteries
JP6198041B2 (ja) 蓄電装置の放熱構造
CN206742329U (zh) 电池箱
TWI742646B (zh) 鋰電池之均溫散熱組合模組
CN212033086U (zh) 锂电池的均温散热容器结构及其组合模块
WO2024016716A1 (zh) 一种用于pack电池包的安全防护装置
CN113690526B (zh) 锂电池的均温散热容器结构及其组合模块
JP7246777B2 (ja) 冷却部材を含む電池パックおよびこれを含むデバイス
US11515589B2 (en) Temperature equalization and heat dissipation container structure of lithium battery and combination module thereof
WO2022134127A1 (zh)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5989020U (zh) 一种具有抑燃结构的储能锂离子电池
CN215955426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电池包保护板胶壳
CN215771318U (zh) 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锂离子电池
TWM572580U (zh) 電池系統
CN212783621U (zh) 一种蓄电池壳体
CN218276143U (zh) 一种储能电源
CN218996876U (zh) 一种动力电池热失控阻隔结构
TW201513433A (zh) 電池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