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1214U - 龍頭座 - Google Patents
龍頭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01214U TWM601214U TW109207560U TW109207560U TWM601214U TW M601214 U TWM601214 U TW M601214U TW 109207560 U TW109207560 U TW 109207560U TW 109207560 U TW109207560 U TW 109207560U TW M601214 U TWM601214 U TW M601214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ing seat
- base
- assembly
- bolt
- hand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龍頭座,其主要係於兩側開設有相對應之組接孔,令把手固定座分別對應底座兩側之組接孔設置,把手固定座分別設有下固定座及上固定座,下固定座對應該組接孔開設有組固孔,令螺固組件之螺栓由下固定座的組固孔穿設入底座之組接孔內,於螺栓外緣與組接孔內緣之間套設有固定套筒,且於固定套筒外緣套設有吸震材,再於螺栓底端以螺固件螺設結合固定;藉此,即可在機車行駛過程中,將路況所產生的震動或機車本身所形成的震動皆予以吸收,防止震動傳導至騎士雙手,以讓騎士在騎機車的過程中不會有雙手震動產生不舒適的情況發生,增加騎士騎機車時雙手的舒適性,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功效特性者。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龍頭座,尤其是指一種在機車行駛過程中,將路況所產生的震動或機車本身所形成的震動皆予以吸收,防止震動傳導至騎士雙手,以讓騎士在騎機車的過程中不會有雙手震動產生不舒適的情況發生,增加騎士騎機車時雙手的舒適性,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功效特性的龍頭座創新設計者。
按,各式車輛可大幅縮短人們及各種物品來往兩地間所花費之時間、能增進人們日常生活中與各種貨品運送上之極佳便利性,可說是成為家家戶戶生活上必備的用品之一,而就一般常見之機車來說,由於其價格較低、且體積小、較不佔空間等各種因素下,使得機車屬於較為大眾化之產品,其數量遠多於汽車。
其中,就該類機車之龍頭而言,其主要係利用龍頭座對把手進行組裝固定,以令騎士在騎機車過程中,即可利用把手操控機車行進的方向。
然而,上述龍頭座雖可達到對機車把手進行組設固定之預期功效,但也在其實際操作施行使用上發現,於騎士騎機車之過程中,由於騎士雙手須持續的握持住該把手,使得不論是道路狀況所產生的震動或是機車本身的震動,皆會傳導至該把手處,使得騎士雙手因持續握持住該把手而會感受到震動,造成長時間騎機車時,騎士的雙手會有不舒適的感覺,致令其在整體結構設計上仍存在有改進之空間。
緣是,創作人有鑑於此,秉持多年該相關行業之豐富設計開發及實際製作經驗,針對現有之結構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種龍頭座,以期達到更佳實用價值性之目的者。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龍頭座,其主要係在機車行駛過程中,將路況所產生的震動或機車本身所形成的震動皆予以吸收,防止震動傳導至騎士雙手,以讓騎士在騎機車的過程中不會有雙手震動產生不舒適的情況發生,增加騎士騎機車時雙手的舒適性,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功效特性者。
本創作龍頭座之主要目的與功效,係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所達成:
其主要係包括有底座、把手固定座及螺固組件;其中:
該底座,其底部設有組接桿供與機車前叉組設固定,於該底座兩側開設有相對應之組接孔;
該把手固定座,其分別對應該底座兩側之該組接孔設置,令該把手固定座分別設有下固定座及上固定座,該下固定座對應該組接孔開設有組固孔,令該上固定座設置於該下固定座上,再利用螺接件將該上固定座與該下固定座相結合固定,於該下固定座與該上固定座間形成有固定部供固定機車把手;
該螺固組件,其設有螺栓,令該螺栓由該把手固定座之該下固定座的該組固孔穿設入該底座之該組接孔內,於該螺栓外緣與該組接孔內緣之間套設有固定套筒,且於該固定套筒外緣套設有吸震材,再於該螺栓底端以螺固件螺設結合固定。
本創作龍頭座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螺固組件之該固定套筒係呈上、下相對設置,並令該吸震材亦上、下相對設置套設於該固定套筒外緣。
本創作龍頭座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吸震材係為橡膠。
為令本創作所運用之技術內容、創作目的及其達成之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茲於下詳細說明之,並請一併參閱所揭之圖式及圖號:
首先,請參閱第一圖本創作之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第二圖本創作之立體組合結構示意圖、第三圖本創作之組合剖視結構示意圖及第四圖本創作之局部放大組合剖視結構示意圖所示,本創作主要係包括有底座(1)、把手固定座(2)及螺固組件(3);其中:
該底座(1),其底部設有組接桿(11),以利用該組接桿(11)與機車前叉組設固定,於該底座(1)兩側開設有相對應之組接孔(12)。
該把手固定座(2),其分別對應該底座(1)兩側之該組接孔(12)設置,令該把手固定座(2)分別設有下固定座(21)及上固定座(22),該下固定座(21)對應該組接孔(12)開設有組固孔(211),令該上固定座(22)設置於該下固定座(21)上,再利用螺接件(23)將該上固定座(22)與該下固定座(21)相結合固定,於該下固定座(21)與該上固定座(22)間形成有固定部(24)供固定機車把手。
該螺固組件(3),其設有螺栓(31),令該螺栓(31)由該把手固定座(2)之該下固定座(21)的該組固孔(211)穿設入該底座(1)之該組接孔(12)內,於該螺栓(31)外緣與該組接孔(12)內緣之間套設有固定套筒(32),且於該固定套筒(32)外緣套設有吸震材(321),該吸震材(321)可為橡膠,而該固定套筒(32)可呈上、下相對設置,並令該吸震材(321)亦上、下相對設置套設於該固定套筒(32)外緣,再於該螺栓(31)底端以螺固件(33)螺設結合固定。
如此一來,使得本創作於操作使用上,即可令該底座(1)利用該組接桿(11)與機車前叉組設固定,且令機車把手組設固定在該把手固定座(2)之該下固定座(21)與該上固定座(22)之間的該固定部(24)內,以於機車行駛過程中,不論是路況所產生的震動或機車本身所形成的震動,皆可被該螺固組件(3)之該固定套筒(32)外緣所套設之該吸震材(321)予以吸收,以防止震動傳導至騎士雙手,而令騎士在騎機車的過程中能更具舒適性。
藉由以上所述,本創作之使用實施說明可知,本創作與現有技術手段相較之下,本創作主要係在機車行駛過程中,將路況所產生的震動或機車本身所形成的震動皆予以吸收,防止震動傳導至騎士雙手,以讓騎士在騎機車的過程中不會有雙手震動產生不舒適的情況發生,增加騎士騎機車時雙手的舒適性,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功效特性者。
前述之實施例或圖式並非限定本創作之結構樣態,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之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創作之專利範疇。
綜上所述,本創作實施例確能達到所預期之使用功效,又其所揭露之具體構造,不僅未曾見於同類產品中,亦未曾公開於申請前,誠已完全符合專利法之規定與要求,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之申請,懇請惠予審查,並賜准專利,則實感德便。
1:底座
11:組接桿
12:組接孔
2:把手固定座
21:下固定座
211:組固孔
22:上固定座
23:螺接件
24:固定部
3:螺固組件
31:螺栓
32:固定套筒
321:吸震材
33:螺固件
第一圖:本創作之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二圖:本創作之立體組合結構示意圖
第三圖:本創作之組合剖視結構示意圖
第四圖:本創作之局部放大組合剖視結構示意圖
1:底座
11:組接桿
12:組接孔
2:把手固定座
21:下固定座
211:組固孔
22:上固定座
23:螺接件
24:固定部
3:螺固組件
31:螺栓
32:固定套筒
321:吸震材
33:螺固件
Claims (3)
- 一種龍頭座,其主要係包括有底座、把手固定座及螺固組件;其中: 該底座,其底部設有組接桿供與機車前叉組設固定,於該底座兩側開設有相對應之組接孔; 該把手固定座,其分別對應該底座兩側之該組接孔設置,令該把手固定座分別設有下固定座及上固定座,該下固定座對應該組接孔開設有組固孔,令該上固定座設置於該下固定座上,再利用螺接件將該上固定座與該下固定座相結合固定,於該下固定座與該上固定座間形成有固定部供固定機車把手; 該螺固組件,其設有螺栓,令該螺栓由該把手固定座之該下固定座的該組固孔穿設入該底座之該組接孔內,於該螺栓外緣與該組接孔內緣之間套設有固定套筒,且於該固定套筒外緣套設有吸震材,再於該螺栓底端以螺固件螺設結合固定。
- 如請求項1所述龍頭座,其中,該螺固組件之該固定套筒係呈上、下相對設置,並令該吸震材亦上、下相對設置套設於該固定套筒外緣。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龍頭座,其中,該吸震材係為橡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207560U TWM601214U (zh) | 2020-06-16 | 2020-06-16 | 龍頭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207560U TWM601214U (zh) | 2020-06-16 | 2020-06-16 | 龍頭座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01214U true TWM601214U (zh) | 2020-09-11 |
Family
ID=73644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207560U TWM601214U (zh) | 2020-06-16 | 2020-06-16 | 龍頭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601214U (zh) |
-
2020
- 2020-06-16 TW TW109207560U patent/TWM601214U/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717505B2 (en) | Saddle having a cushion sandwiched between a pad and a base | |
US7478872B2 (en) | Seat assembly | |
ITTO20000236A1 (it) | Sistema sterzante di motociclo. | |
TWM259742U (en) | Concourse of seat cushion for bicycle | |
TWM601214U (zh) | 龍頭座 | |
KR20110030915A (ko) | 자전거용 안장 조립체 | |
KR101932615B1 (ko) | 자전거 안장 | |
TWM589143U (zh) | 座墊結構 | |
TWM568812U (zh) | 自行車把手避震裝置 | |
KR200413680Y1 (ko) | 자전거용 안장 | |
TWM598259U (zh) | 連桿式避震座管 | |
TWI706880B (zh) | 自行車鞍座 | |
CN214451593U (zh) | 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 | |
JP2736518B2 (ja) | 自転車のハンドルバー用アームレスト | |
TWM625502U (zh) | 吸震立管改良 | |
TWM646828U (zh) | 吸震立管 | |
CN208498685U (zh) | 一种复合材料滑步车 | |
TWI746301B (zh) | 自行車把手之可替換輔助件結構 | |
TWM472649U (zh) | 自行車座桿避震結構 | |
TWM581555U (zh) | Tightening structure of bicycle | |
TW201811602A (zh) | 自行車之車架及座管裝置 | |
TWM586230U (zh) | 自行車把手避震結構改良 | |
TWM596825U (zh) | 正叉式後置氣瓶之機車避震器結構 | |
TWM583408U (zh) | 自行車架之緩衝減震結構 | |
JP3064819U (ja) | サド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