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0066U - 電子裝置與鉸鏈結構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與鉸鏈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0066U
TWM600066U TW109205033U TW109205033U TWM600066U TW M600066 U TWM600066 U TW M600066U TW 109205033 U TW109205033 U TW 109205033U TW 109205033 U TW109205033 U TW 109205033U TW M600066 U TWM600066 U TW M60006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electronic device
mounting portion
seat
hing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5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維寧
鄭辰賢
Original Assignee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05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0066U/zh
Priority to CN202021067808.9U priority patent/CN213206296U/zh
Publication of TWM600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0066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其包括第一機體、第二機體以及鉸鏈結構。第二機體具有面向第一機體的凹槽。第二機體透過鉸鏈結構連接第一機體,且鉸鏈結構用以提供至少兩個旋轉自由度。鉸鏈結構包括第一安裝部與第二安裝部,其中第一安裝部設置於第一機體,且第二安裝部設置於第二機體。第二安裝部滑接第二機體,且第二安裝部收納於凹槽或第二安裝部的至少一部分移出凹槽。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與鉸鏈結構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與鉸鏈結構,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至少兩個旋轉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的電子裝置與鉸鏈結構。
常見的電子裝置例如筆記型電腦、雙螢幕顯示器、雙螢幕平板電腦或雙螢幕智慧型手機,其包括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且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彼此樞接。一般而言,第一機體透過鉸鏈結構連接第二機體,且常見的鉸鏈結構僅能提供一個旋轉自由度。因此,第一機體僅能繞單一特定軸線相對於第二機體旋轉,較欠缺操作上的靈活度。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電子裝置與鉸鏈結構,具有極佳的操作靈活度。
本新型創作提出一種電子裝置,其包括第一機體、第二機體以及鉸鏈結構。第二機體具有面向第一機體的凹槽。第二機體透過鉸鏈結構連接第一機體,且鉸鏈結構用以提供至少兩個旋轉自由度。鉸鏈結構包括第一安裝部與第二安裝部,其中第一安裝部設置於第一機體,且第二安裝部設置於第二機體。第二安裝部滑接第二機體,且第二安裝部收納於凹槽或第二安裝部的至少一部分移出凹槽。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機體具有第一側邊,且第二機體具有面向第一側邊的第二側邊。凹槽位在第二側邊。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安裝部收納於凹槽,且第一側邊靠近第二側邊。第一機體用以透過鉸鏈結構繞垂直於第一側邊或第二側邊的軸線相對於第二機體旋轉。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安裝部的至少一部分移出凹槽,且第一側邊遠離第二側邊。第一機體用以透過鉸鏈結構繞平行於第一側邊或第二側邊的軸線相對於第二機體旋轉。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安裝部包括旋轉座與垂直於第一側邊的轉軸。旋轉座固定於第一機體,且旋轉座可旋轉地連接轉軸。轉軸穿過旋轉座第一側邊並連接第二安裝部。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安裝部更包括扭力件與定位件。扭力件套接於轉軸,且定位件鎖附於轉軸的末端。扭力件位於定位件與旋轉座之間。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安裝部包括連接座、滑動座、平行於第一側邊或第二側邊的第一軸桿以及平行於第一軸桿的第二軸桿。第一軸桿穿設於連接座,且第二軸桿穿設於滑動座。連接座較滑動座靠近第一側邊,且第一安裝部連接連接座。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軸桿、連接座、第二軸桿以及局部滑動座移出凹槽,且第一側邊遠離第二側邊。第一機體用以透過第一軸桿與連接座繞平行於第一側邊或第二側邊的軸線相對於第二機體旋轉。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滑動座具有垂直於第二側邊的至少一滑槽,且第二機體包括至少一滑銷。滑銷滑設於滑槽。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安裝部更包括二個扭力塊。第一軸桿的兩端分別插入二個扭力塊,且第二軸桿的兩端分別插入二個扭力塊。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安裝部更包括載座,設置於連接座與滑動座之間,且載座的兩端分別插入二個扭力塊。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復位件,設置於第二機體內,且復位件連接第二機體與滑動座。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的一者包括顯示螢幕與相機,且相機背向於顯示螢幕。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的另一者包括顯示螢幕。
本新型創作提出一種鉸鏈結構,其包括轉軸、旋轉座、連接座、第一軸桿、滑動座、第二軸桿、載座以及二個扭力塊。旋轉座可旋轉地連接轉軸。轉軸穿過旋轉座並連接連接座。第一軸桿垂直於轉軸,且穿設於連接座。第二軸桿平行於第一軸桿,且穿設於滑動座。載座設置於連接座與滑動座之間。第一軸桿的兩端分別插入二個扭力塊。第二軸桿的兩端分別插入二個扭力塊。載座的兩端分別插入二個扭力塊。
基於上述,在本新型創作的電子裝置中,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可透過鉸鏈結構繞至少兩不同軸線旋轉,以提高使用者操作上的靈活度。
為讓本新型創作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俯視示意圖。圖2是圖1的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相對旋轉後的俯視示意圖。需說明的是,圖式中的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採用虛線繪示,以清楚呈現內部結構。請參考圖1,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可包括第一機體110、第二機體120以及鉸鏈結構200,其中第二機體120透過鉸鏈結構200連接第一機體110,且鉸鏈結構200用以提供至少兩個旋轉自由度。也就是說,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可透過鉸鏈結構200繞至少兩不同軸線旋轉,以提高使用者操作上的靈活度。
進一步而言,第二機體120具有面向第一機體110的凹槽121,且鉸鏈結構200的至少部分位於凹槽121內。更進一步而言,鉸鏈結構200包括第一安裝部210與第二安裝部220,其中第一安裝部210設置於第一機體110,且第二安裝部220設置於第二機體120。第二安裝部220滑接第二機體120,用以沿著特定方向相對於第二機體120滑動。在圖1所示的展開模式下,第二安裝部220收納於凹槽121,故能保持電子裝置100的外觀的完整性。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機體110具有第一側邊111,其中第二機體120具有面向第一側邊111的第二側邊122,且凹槽121位在第二側邊122。在圖1所示的狀態下,第二安裝部220收納於凹槽121,且第一側邊111靠近第二側邊122。另一方面,第一機體110電性連接第二機體120,其中第一機體110包括顯示螢幕112,且第二機體120包括顯示螢幕123。在圖1所示的展開模式下,顯示螢幕112相鄰於顯示螢幕123,且面向空間中的同一方位。舉例來說,顯示螢幕112與顯示螢幕123可整合有觸控功能,以提高使用者操作上的便利性。
如圖1與圖2所示,第一機體110可透過第一安裝部210繞垂直於第一側邊111或第二側邊122的軸線A1相對於第二機體120旋轉,以使第一機體110的顯示螢幕112與第二機體120的顯示螢幕123分別面向空間中的兩不同方位。
進一步而言,第二機體120更包括背向於顯示螢幕123的相機124,在第一機體110繞軸線A1相對於第二機體120旋轉後,第一機體110的顯示螢幕112相鄰於相機124,且面向空間中的同一方位。此時,使用者可透過第一機體110的顯示螢幕112上的操作畫面控制相機124進行拍攝或錄製影像等動作,並觀看即時影像。除此之外,使用者也可選擇透過第二機體120的顯示螢幕123上的操作畫面控制相機124進行拍攝或錄製影像等動作,並觀看即時影像。對於使用者來說,電子裝置100具有極佳的操作便利性與靈活度。
圖3是圖1的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相對移動後的俯視示意圖。圖4是圖3的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相對旋轉後的俯視示意圖。圖5是圖4的電子裝置的側視示意圖。需說明的是,圖式中的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採用虛線繪示,以清楚呈現內部結構。請參考圖1與圖3,在第二安裝部220的至少一部分移出第二機體120的凹槽121前,由於第一機體110的第一側邊111靠近第二機體120的第二側邊122,因此第一機體110無法透過第二安裝部220繞平行於第一側邊111或第二側邊122的軸線A2相對於第二機體120旋轉,否則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會產生機械性干涉,例如碰撞或擠壓。
在第二安裝部220的至少一部分移出凹槽121後,第一側邊111遠離第二側邊122,第一機體110可透過第二安裝部220繞軸線A2(垂直於軸線A1)相對於第二機體120旋轉,以使第一機體110的顯示螢幕112面對第二機體120的顯示螢幕123,如圖4與圖5所示。此時,第一機體110的顯示螢幕112貼近第二機體120的顯示螢幕123,故能避免外力或外物對第一機體110的顯示螢幕112與第二機體120的顯示螢幕123造成損傷。
相較於圖1的展開模式而言,以上操作模式可視為內翻轉模式,且第一機體110的顯示螢幕112與第二機體120的顯示螢幕123之間的夾角可調。
就其他操作模式而言,第一機體110可透過第二安裝部220繞軸線A2相對於第二機體120旋轉,以使第一機體110的顯示螢幕112背對第二機體120的顯示螢幕123。此時,第一機體110的顯示螢幕112與第二機體120的顯示螢幕123皆顯露於外界。
相較於圖1的展開模式而言,以上操作模式可視為外翻轉模式,且第一機體110的顯示螢幕112與第二機體120的顯示螢幕123之間的夾角可調。
圖6是圖1的鉸鏈結構的爆炸示意圖。圖7是圖1的電子裝置沿剖線I-I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1、圖2、圖6以及圖7,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安裝部210包括旋轉座211與垂直於第一側邊111的轉軸212,其中旋轉座211固定於第一機體110,且旋轉座211可旋轉地連接轉軸212。也就是說,轉軸212作為第一機體110與旋轉座211繞軸線A1相對於第二機體120旋轉的基準軸,且軸線A1延伸通過轉軸212。
轉軸212穿過旋轉座211與第一側邊111並連接第二安裝部220,且第一安裝部210更包括扭力件213與定位件214。詳細而言,扭力件213套接於轉軸212,且定位件214可採用螺帽。螺帽用以鎖附於轉軸212的末端,以將扭力件213定位於定位件214與旋轉座211之間。在第一機體110與旋轉座211繞軸線A1相對於第二機體120旋轉後,扭力件213施加扭力於旋轉座211,以避免旋轉座211與轉軸212相對滑脫。
請參考圖1、圖3、圖4、圖6以及圖7,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安裝部220包括連接座221、滑動座222、第一軸桿223以及第二軸桿224,其中第一軸桿223穿設固定於連接座221,且第二軸桿224穿設固定於滑動座222。第一軸桿223與第二軸桿224平行於第一側邊111或第二側邊122,即第二軸桿224平行於第一軸桿223,且轉軸212垂直於第一軸桿223與第二軸桿224。
在第一軸桿223、連接座221、第二軸桿224以及局部滑動座222移出凹槽121後,第一機體110可透過第一軸桿223與連接座221繞平行於第一側邊111或第二側邊122的軸線A2相對於第二機體120旋轉。另一方面,第二機體120可透過第二軸桿224與滑動座222繞平行於第一側邊111或第二側邊122的另一軸線相對於第一機體110旋轉。也就是說,第二安裝部220採用雙軸設計,故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可進行360度的旋轉。
另一方面,連接座221較滑動座222靠近第一側邊111,且穿過旋轉座211與第一側邊111的轉軸212的末端卡合固定於連接座221。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安裝部220更包括二個扭力塊225,其中第一軸桿223的兩端分別插入二個扭力塊225,且第二軸桿224的兩端分別插入二個扭力塊225。並列設置的二個扭力塊225可用以維持第一軸桿223與第二軸桿224之間的距離與平行度,並施加扭力於第一軸桿223與第二軸桿224,以避免相對轉動後的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滑脫。
第二安裝部220更包括設置於連接座221與滑動座222之間的載座226,用以隔開連接座221與滑動座222。另外,載座226的兩端分別插入二個扭力塊225,以防止二個扭力塊225任意地相對滑動。在本實施例中,滑動座222具有垂直於第二側邊122的至少一滑槽222a,且第二機體120包括至少一滑銷125。滑銷125滑設於滑槽222a,用以確保第二安裝部22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滑動時的穩定度,並決定第二安裝部220的滑動行程。舉例來說,滑槽222a的兩端部可設有卡點,當滑銷125滑動到任一端部時,滑銷125卡合於卡點,以防止滑動座222任意地滑動。
簡言之,鉸鏈結構200的第一安裝部210配置用以提供一個旋轉自由度,且第二安裝部220配置用以提供至少另一個旋轉自由度。並且,當第二安裝部220收納於凹槽121時,第二安裝部220所提供的旋轉自由度被限制,使得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無法透過第二安裝部220相對旋轉。
圖8是圖3的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相對旋轉後的前視示意圖。請參考圖3與圖8,在第二安裝部220的至少一部分移出凹槽121後,第一側邊111遠離第二側邊122,第一機體110可透過第二安裝部220繞軸線A2相對於第二機體120旋轉,以使第一機體110的顯示螢幕112與第二機體120的顯示螢幕123之間的夾角維持於90度或大於90度。另一方面,因鉸鏈結構200移出第二機體120,旋轉後的第一機體110的高度被抬升,且鉸鏈結構200中的扭力設計與卡點設計可用以維持抬升後的第一機體110的高度。
圖9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俯視示意圖。請參考圖9,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A與圖1的電子裝置100的設計原理大致相同,差異在於:電子裝置100A更包括復位件300,其中復位件300可採用拉伸彈簧,且設置於第二機體120內。復位件300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二機體120與滑動座222,在第二安裝部220的至少一部分移出凹槽121後,復位件300被拉伸,一旦施加於第二機體120與第一機體110的作用力被移除,復位件300的彈力可帶動第二安裝部220移回凹槽121。
在其他實施例中,滑動座的復位機制或定位機制可採用磁吸機制,舉例來說,滑動座可整合有第一磁性件,而第二機體可整合有對應於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磁性件,且第一磁性件與第二磁性件彼此相吸。
圖10A至圖10C是本新型創作又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模式的切換示意圖。請參考圖10A至圖10C,電子裝置100B的設計大致與圖1的電子裝置100或圖9的電子裝置100A相同或相似。詳細而言,在電子裝置100B執行遊戲應用程式的過程中,第一機體110的顯示螢幕112與第二機體120的顯示螢幕123的方向與法線方向持續被偵測。如圖10A所示,若第一機體110未繞軸線A1相對於第二機體120旋轉,且偵測得到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之間的夾角介於90度至180度,則第一機體110的顯示螢幕112與第二機體120的顯示螢幕123分別顯示第一畫面與第二畫面。
如圖10B所示,若第一機體110繞軸線A1相對於第二機體120旋轉,且偵測得到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之間的夾角介於90度至180度,則第一機體110的相機113用以擷取影像,且第二機體120的顯示螢幕123顯示第二畫面與對應於相機113擷取到的影像的子畫面。在此狀態下,第一機體110的相機113與第二機體120的顯示螢幕123面向使用者。
如圖10B與圖10C所示,若第一機體110繞軸線A2相對於第二機體120旋轉並使相機113移動靠近第二機體120的顯示螢幕123,且偵測得到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之間的夾角介於0度至89度,則第一機體110的顯示螢幕112顯示第一畫面,並關閉第二機體120的顯示螢幕123。
綜上所述,在本新型創作的電子裝置中,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可透過鉸鏈結構繞至少兩不同軸線旋轉,以提高使用者操作上的靈活度。進一步來說,鉸鏈結構的第一安裝部配置用以提供一個旋轉自由度,且第二安裝部配置用以提供至少另一個旋轉自由度。並且,當第二安裝部收納於凹槽時,第二安裝部所提供的旋轉自由度被限制,使得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無法透過第二安裝部相對旋轉。
雖然本新型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創作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100A、100B:電子裝置 110:第一機體 111:第一側邊 112、123:顯示螢幕 113:相機 120:第二機體 121:凹槽 122:第二側邊 124:相機 125:滑銷 200:鉸鏈結構 210:第一安裝部 211:旋轉座 212:轉軸 213:扭力件 214:定位件 220:第二安裝部 221:連接座 222:滑動座 222a:滑槽 223:第一軸桿 224:第二軸桿 225:扭力塊 226:載座 300:復位件 A1、A2:軸線
圖1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2是圖1的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相對旋轉後的俯視示意圖。 圖3是圖1的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相對移動後的俯視示意圖。 圖4是圖3的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相對旋轉後的俯視示意圖。 圖5是圖4的電子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圖6是圖1的鉸鏈結構的爆炸示意圖。 圖7是圖1的電子裝置沿剖線I-I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圖。 圖8是圖3的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相對旋轉後的前視示意圖。 圖9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10A至圖10C是本新型創作又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模式的切換示意圖。
100:電子裝置
110:第一機體
111:第一側邊
112、123:顯示螢幕
125:滑銷
120:第二機體
121:凹槽
122:第二側邊
200:鉸鏈結構
210:第一安裝部
211:旋轉座
213:扭力件
214:定位件
220:第二安裝部
221:連接座
222:滑動座
222a:滑槽
225:扭力塊
226:載座
A1、A2:軸線

Claims (15)

  1.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 第一機體; 第二機體,具有面向該第一機體的凹槽;以及 鉸鏈結構,該第二機體透過該鉸鏈結構連接該第一機體,且該鉸鏈結構用以提供至少兩個旋轉自由度,該鉸鏈結構包括第一安裝部與第二安裝部,其中該第一安裝部設置於該第一機體,且該第二安裝部設置於該第二機體,該第二安裝部滑接該第二機體,且該第二安裝部收納於該凹槽或該第二安裝部的至少一部分移出該凹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機體具有第一側邊,且該第二機體具有面向該第一側邊的第二側邊,該凹槽位在該第二側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安裝部收納於該凹槽,且該第一側邊靠近該第二側邊,該第一機體用以透過該鉸鏈結構繞垂直於該第一側邊或該第二側邊的軸線相對於該第二機體旋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安裝部的至少一部分移出該凹槽,且該第一側邊遠離該第二側邊,該第一機體用以透過該鉸鏈結構繞平行於該第一側邊或該第二側邊的軸線相對於該第二機體旋轉。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安裝部包括旋轉座與垂直於該第一側邊的轉軸,該旋轉座固定於該第一機體,且該旋轉座可旋轉地連接該轉軸,該轉軸穿過該旋轉座與該第一側邊並連接該第二安裝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安裝部更包括扭力件與定位件,該扭力件套接於該轉軸,且該定位件鎖附於該轉軸的末端,該扭力件位於該定位件與該旋轉座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安裝部包括連接座、滑動座、平行於該第一側邊或該第二側邊的第一軸桿以及平行於該第一軸桿的第二軸桿,該第一軸桿穿設於該連接座,且該第二軸桿穿設於該滑動座,該連接座較該滑動座靠近該第一側邊,且該第一安裝部連接該連接座。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軸桿、該連接座、該第二軸桿以及局部該滑動座移出該凹槽,且該第一側邊遠離該第二側邊,該第一機體用以透過該第一軸桿與該連接座繞平行於該第一側邊或該第二側邊的軸線相對於該第二機體旋轉。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滑動座具有垂直於該第二側邊的至少一滑槽,且該第二機體包括至少一滑銷,該至少一滑銷滑設於該至少一滑槽。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安裝部更包括二個扭力塊,該第一軸桿的兩端分別插入該二個扭力塊,且該第二軸桿的兩端分別插入該二個扭力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安裝部更包括載座,設置於該連接座與該滑動座之間,且該載座的兩端分別插入該二個扭力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復位件,設置於該第二機體內,且該復位件連接該第二機體與該滑動座。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的一者包括顯示螢幕與相機,且該相機背向於該顯示螢幕。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的另一者包括顯示螢幕。
  15. 一種鉸鏈結構,包括: 轉軸; 旋轉座,可旋轉地連接該轉軸; 連接座,該轉軸穿過該旋轉座並連接該連接座; 第一軸桿,垂直於該轉軸,且穿設於該連接座; 滑動座; 第二軸桿,平行於該第一軸桿,且穿設於該滑動座; 載座,設置於該連接座與該滑動座之間;以及 二個扭力塊,該第一軸桿的兩端分別插入該二個扭力塊,該第二軸桿的兩端分別插入該二個扭力塊,且該載座的兩端分別插入該二個扭力塊。
TW109205033U 2020-04-28 2020-04-28 電子裝置與鉸鏈結構 TWM600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5033U TWM600066U (zh) 2020-04-28 2020-04-28 電子裝置與鉸鏈結構
CN202021067808.9U CN213206296U (zh) 2020-04-28 2020-06-11 电子装置与铰链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5033U TWM600066U (zh) 2020-04-28 2020-04-28 電子裝置與鉸鏈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0066U true TWM600066U (zh) 2020-08-11

Family

ID=73004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5033U TWM600066U (zh) 2020-04-28 2020-04-28 電子裝置與鉸鏈結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06296U (zh)
TW (1) TWM600066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06296U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3692B (zh) 樞轉結構及具有其之電子裝置
US10656685B2 (en)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701495B (zh) 相機模組以及電子裝置
US20170208703A1 (en) Pivot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11237599B2 (en) Dual-axis hinge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1123155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200939752A (en) Image snapping device
US2015013121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locking structure thereof
US20110051326A1 (en) Angle Positioning Device of Rotation Shaft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170315593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M600066U (zh) 電子裝置與鉸鏈結構
TW201741565A (zh) 樞轉結構總成及電子裝置
CN106462182B (zh) 用于具有可旋转的显示构件的计算设备的联动机构
US2023010016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7155118B2 (en) Portable terminal
TWI582567B (zh) 電子裝置
TWI750740B (zh) 支撐裝置及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TWI768784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US2016007015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W201033489A (en) Hinge structure
TWI837661B (zh) 電子裝置及其作動方法
TWI739669B (zh) 電子裝置
TWI717931B (zh) 電子裝置及其光學模組
TWM468873U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支撐模組
TWI776701B (zh) 電子裝置及影像擷取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