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3761U - 編織緩衝區 - Google Patents

編織緩衝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3761U
TWM593761U TW108204563U TW108204563U TWM593761U TW M593761 U TWM593761 U TW M593761U TW 108204563 U TW108204563 U TW 108204563U TW 108204563 U TW108204563 U TW 108204563U TW M593761 U TWM593761 U TW M59376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zone
knitted
zone
heel
knitted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45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畢斯 J 貝里恩
布萊恩 N 法瑞斯
克萊爾 瑪格麗特 P 聖
Original Assignee
荷蘭商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荷蘭商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filed Critical 荷蘭商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93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3761U/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00Footw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43B1/02Footw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de of fibres or fabrics made therefrom
    • A43B1/04Footw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de of fibres or fabrics made therefrom braided, knotted, knitted or croche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0Uppers; Boot legs; Stiffeners; Other single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2Uppers; Boot legs
    • A43B23/0245Uppers; Boot le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0Uppers; Boot legs; Stiffeners; Other single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2Uppers; Boot legs
    • A43B23/04Uppers made of one piece; Uppers with inserted gussets
    • A43B23/042Uppers made of one piece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1Surface features
    • D10B2403/011Dissimilar front and back faces
    • D10B2403/0113One surface including hollow piping or integrated straps, e.g. for inserts or mounting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2Cross-sectional features
    • D10B2403/024Fabric incorporating additional compounds
    • D10B2403/0241Fabric incorporating additional compounds enhanc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3Shape features
    • D10B2403/032Flat fabric of variable width, e.g. including one or more fashioned panel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 D10B2501/04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 D10B2501/043Footw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鞋面,其可包括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之一編織組件。該編織組件可包括位於該第二表面上之至少一個整體編織的緩衝區。該緩衝區可包括遠離該編織組件之該第二表面伸出至少1 mm之複數個非平面結構,且該緩衝區可位於該鞋面之一足跟區中。

Description

編織緩衝區
本創作大體上係關於編織組件及製造編織組件,例如用於鞋類應用中之編織組件之方法。
在一個態樣中,本創作提供可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之編織組件之鞋面。該編織組件可具有位於該第二表面上之至少一個整體編織的緩衝區。該緩衝區可包括複數個非平面結構,其遠離編織鞋面之第二表面伸出至少1 mm (例如,2 mm、3 mm、4 mm、5 mm、10 mm、15 mm或更大深度),且該緩衝區可位於該鞋面之足跟區中。該緩衝區可至少部分地位於跟骨區中,及/或至少部分地位於跟腱區中。該緩衝區可具有面積至少為1,000 mm 2,例如1,200 mm 2、1,400 mm 2、1,500 mm 2、2,000 mm 2、5,000 mm 2或更大面積之形狀。該緩衝區可具有幾何形狀,諸如矩形、正方形、梯形、菱形、橢圓形、圓形、圓錐部分(例如,雙曲線形狀),及其他幾何形狀。或,該緩衝區可具有非幾何形狀。該複數個非平面結構可由複數個基礎部分分隔開,該複數個基礎部分可至少部分地由一或多條有鬆緊性的紗線形成。該複數個非平面結構可包括一或多個管狀編織結構、彈性部分,或其他非平面結構。該複數個非平面結構可具有多個定向,例如並行於或垂直於鞋面之腳跟中心線之定向。該複數個非平面結構可包括至少5個、10個、15個、20個、25個、30個或更大數目個非平面結構。該編織組件可由多種不同材料形成。例如,該編織組件可包括熱塑性聚合物(例如,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其構成該編織組件之重量之至少90%、93.5%或更高百分比。該鞋面可包括自該第一表面伸出之第二複數個編織元件。
在另一態樣中,本創作提供鞋類物件,其可包括與鞋底結構相關聯之鞋面。該鞋面可形成空隙,且可包括面向該空隙之內表面及相對外表面。該鞋面可包括與鞋面之編織組件整體編織之緩衝區。該緩衝區可包括伸出至該空隙中且經構形以接觸穿戴者之腳跟的複數個非平面結構。該緩衝區可起始於鞋面符合鞋底結構之咬合線處或距該咬合線5 mm、10 mm、20 mm、30 mm、40 mm、50 mm或更大距離內。該編織鞋面可包括經構形以相對於穿戴者之腳跟拉動該緩衝區之一或多個張力區。在這類實施例中,該張力區可定位成鄰近於該鞋面之軸環區,例如位於該鞋面之子踝部區中。
本創作之其他系統、方法、特徵及優點在檢查下圖及詳細描述後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或將變得顯而易見。希望所有此類額外系統、方法、特徵及優點均在本創作之範疇內,且由以下申請專利範圍涵蓋。
相關申請案
本申請案主張2018年4月16日申請的待決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658,232號之權益,該美國臨時申請案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圖1A說明鞋類物件之鞋面10。當併入至鞋類物件中時,鞋面10通常可為穿戴者之腳提供舒適且牢固的覆蓋物。鞋面10可被劃分成足前區14、足中區18,及足跟區22。參考圖1A以及圖3,當將鞋面10併入至鞋類物件中時,足前區14通常包括對應於腳趾及連接蹠骨與趾骨之關節的部分。足中區18通常包括鞋面10中對應於腳之足弓區域之部分。足跟區22包括鞋面10中對應於腳之後部部分之部分,包括覆蓋跟骨(其形成穿戴者之腳跟之部分)的區域。另外,足跟區22可覆蓋穿戴者之踝骨及距骨(其形成踝部之部分)中之一些或全部,且可使彼等區域向前延伸。鞋面10亦包括外側26及內側30,其延伸穿過足前區14、足中區18,及足跟區22中之每一者。更特定言之,外側26對應於腳之外部區域(亦即,背向另一隻腳的表面),且內側30對應於腳之內部區域(亦即,面朝另一隻腳的表面)。足前區14、足中區18,及足跟區22與外側26及內側30並非意欲對鞋面10之確切區域進行分界。實際上,其意欲表示鞋面10之通用區域以有助於以下論述。
仍然參考圖1A,鞋面10之至少一部分,及可能基本上整個鞋面10可由編織組件34形成。編織組件34在編織過程,諸如緯織過程(例如,藉由具有一個、二個或更多個針床之橫編機,或藉由圓編機)、經織過程,或任何其他合適的編織過程期間可形成為整體單件式元件。亦即,在編織機上之編織過程基本上可形成編織組件34之編織結構而無需大量後編織過程或步驟。替代地,編織組件34之兩個或多於兩個部分可分別地形成為兩個或多於兩個不同編織組件(其各自經整體編織),且可遵循編織過程而經接合。編織組件34可包括內表面38,其在將編織組件併入至鞋類物件中時最終可面向內部空隙或面向穿戴者之腳。編織組件34亦可包括外表面42,其可背向鞋類物件之空隙。在一些實施例,例如具有可分離層之實施例中,編織組件34可包括一或多個內表面。
一般而言,至少部分地藉由編織組件形成鞋面可提供有利的特性,包括但不限於特定拉伸度(例如,依據楊氏模量表達)、透氣性、彎曲性、強度、吸濕性、重量、耐磨性,及/或其組合。此等特性可藉由以下操作實現:選擇特定單層或多層編織結構(例如,羅紋編織結構、互鎖結構、單面針織編織結構、雙面針織編織結構、額外編織結構,或其任何組合);改變編織結構之大小及張力;使用由特定材料(例如,聚酯材料、相對無彈性材料,或相對有彈性材料,諸如氨綸)形成之一或多條紗線;選擇特定大小(例如,丹尼)之紗線,及/或其組合。編織組件亦可藉由併入具有以特定圖案配置之不同顏色、紋理或其他視覺屬性之紗線而提供所需美觀性特性。紗線自身及/或由編織組件之紗線中之一或多者形成之編織結構在不同位置處可不同,使得編織組件具有屬性不同之兩個或多於兩個部分(例如,形成鞋面之鞋面口區域之部分可相對有彈性,而另一部分可相對無彈性)。在一些實施例中,編織組件可併有屬性回應於刺激(例如,溫度、濕度、電流、磁場或光)而發生改變的一或多種材料。例如,編織組件可包括由至少一種熱塑性聚合物材料或材料組合物(例如,至少一種聚胺基甲酸酯、聚醯胺、聚烯烴及/或耐綸)形成之紗線,該至少一種熱塑性聚合物材料或材料組合物在經受處於或高於其熔點之某些溫度時自固態轉變為經軟化或液態且接著在經冷卻時轉變回固態。例如,編織組件之至少一部分可包括第一熱塑性聚合物。或,編織組件之至少一半可包括第一熱塑性聚合物。或,編織組件之大部分或編織組件之基本上全部可包括第一熱塑性聚合物。作為一個非限制性實例,編織組件可包括構成第一熱塑性聚合物類型之較高重量百分比(質量)之樹脂。因而,編織組件之重量(質量)之至少90% (例如,93.5%、95%等等)為構成第一熱塑性聚合物之樹脂。應瞭解,第一熱塑性聚合物可在必要時或視需要以較高或較低量(%)存在。
如圖1A中所示,編織組件34可以二維構形編織(例如,經由橫編過程),其隨後可經由後編織方法,例如斜紋編織形成為穿戴者之腳之形狀。在其他實施例中,編織組件可以三維構形編織,由此編織過程(例如,橫編或圓形編織過程)將鞋面基本上編織成穿戴者之腳之形狀。此三維編織組件可包括用於使穿戴者之腳容納於腳上部分內之開口。由於編織過程,可將腳上部分與腳下部分接合,例如圍繞腳下部分之周邊。遵循編織過程,此三維編織組件可類似於短靴或短襪。然而,應理解,圖式中所示之編織組件之形狀僅僅為例示性的,由於體現本文中所揭示之構造之其他編織組件可以不同構形編織。例如,編織組件基本上可以二維U形、C形、在不同位置具有一或多個邊緣之另一單件式形狀,或多件式構形編織。因此,如本文所使用,術語「編織組件」不意欲將該編織組件限於特定形狀、製造過程,或特定邊緣構形。
在本文中所論述之任何實施例中,編織組件在外表面上可包括任何數目的整體編織特徵。例如,圖1A之編織組件34包括非平面結構46,其與編織組件34整體編織且遠離外表面42延伸,例如以增強耐用性及/或提供吸引人的美觀性。此類非平面結構46可共同類似於環繞鞋面34之單獨組件(例如,籠狀物),但非平面結構46可與鞋面34整體編織且可形成外表面42之部分。另外或替代地,且如圖1B中所示,編織組件100可包括一或多個通道104,其包含在某些位置可自由分離之兩個織物層,其中通道104可遠離外表面108延伸,諸如為鞋帶或其他材料提供通道。另外或替代地,且如圖1C中所示,編織組件150在外表面158上可包括編織標誌154。另外或替代地,且如圖1D中所示,編織組件200在外表面208上可包括提供緩衝及吸引人的美觀性的一或多個類似枕頭、類似雲或類似棉被的彈性部分204,諸如如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574,989號中所描述之彼等者,該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之全部內容明確地以引用方式併入至本申請案中。另外或替代地,且如圖1E中所示,編織組件250在外表面258中可包括一或多個編織凹部254,該等凹部254中之至少一者可或可不顯露一或多條浮紗262,諸如如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5/875,821號中所描述之彼等者,該美國專利申請案之全部內容明確地以引用方式併入至本申請案中。另外或替代地,編織組件可包括如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541,500號中所描述之一或多個編織結構。該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之全部內容明確地以引用方式併入。前述整體編織特徵僅僅為例示性的且意欲展示可在本文中所描述的編織組件之外表面上發現的多個可能編織特徵之子組。
參考圖1A及圖2A,鞋面10之足跟區22可包括與編織組件34整體編織且遠離內表面38伸出之一或多個緩衝區54 (亦即,最終可面向穿戴者之腳及/或鞋類物件之內部的表面)。一般而言,緩衝區之結構、形狀、尺寸及其他屬性在實施例之間可不同;然而,緩衝區通常與編織組件整體編織(亦即,基本上由形成編織組件之相同編織過程形成,而無需大量後處理步驟),遠離編織組件之內表面伸出,且經構形以為穿戴者之腳之後部部分,例如腳跟(包括跟骨)及/或跟腱提供緩衝及支撐(參見圖3)。儘管本文中所揭示之緩衝區在面積方面可不同,但每個緩衝區通常可具有至少約1,000 mm 2之面積;在一些實施例中,每個緩衝區可具有至少1,200 mm 2、1,400 mm 2、1,500 mm 2、2,000 mm 2、5,000 mm 2或更大面積的面積。在本申請案中,明確地預期編織組件可具有單個緩衝區或複數個緩衝區。管以下揭示內容通常論述呈單數形式之緩衝區,但應瞭解,這並非以任何方式限制可與編織組件整體編織之緩衝區之數目。
在習知鞋類構造中,出於使舒適度最大化的考慮,鞋面之內表面(及形成鞋面之部分之任何編織組件)相對光滑且不含可遠離內表面且朝向穿戴者之腳伸出的元件。相比於此傳統構造,本文中所描述之緩衝區遠離編織組件之內表面伸出,但歸因於其編織構造、形狀、大小、位置及材料,將不會引起穿戴者的不適,但替代地,當將編織組件併入至鞋類物件中時將有利地為穿戴者之腳提供緩衝。藉由在對應於穿戴者之腳之後部部分之位置遠離編織組件之內表面伸出,緩衝區可有利地防止穿戴者之腳自鞋類物件向上及向外滑動。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將編織組件併入至鞋類物件中時,緩衝區可排除對傳統的腳跟穩定器及其他組件之需求,由此減小重量及成本。又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緩衝區可由類似於或等同於用於編織組件中之其他材料的一或多種材料形成,由此改良編織組件之可循環性。
再次參考圖1A、圖2A及圖3,在一些實施例中,緩衝區54可至少部分地位於編織組件34之跟骨區56中,亦即當將編織組件34併入至鞋類物件中時最終可對應於穿戴者之跟骨之至少一部分的位置。本申請案預期編織組件34之跟骨區56最終可對應於穿戴者之跟骨之任何態樣,例如跟骨之上部部分、下部部分、後部部分、內側部分,及外側部分。一般而言,當將鞋面併入至鞋類物件中時,跟骨區大致可起始於鞋面符合鞋底結構之咬合線處,且大致可終止於咬合線上方25 mm至50 mm處。類似地,跟骨區大致可起始於編織組件之下部邊緣或外部邊緣上方25 mm至50 mm處,且大致可終止於下部或外部邊緣上方50 mm至100 mm處。跟骨區56可與編織組件34之腳跟中心線58相一致,但其確切邊界在編織組件34自身中可不明顯。跟骨區56可遠離腳跟中心線58在內側及外側方向上延伸至多約30 mm、40 mm、50 mm或更大距離。在另一維度上,跟骨區56可朝向編織組件之外部邊緣60及/或軸環邊緣62延伸及/或延伸至該外部邊緣及/或軸環邊緣。
在各種實施例中,緩衝區可不覆蓋跟骨區、跟骨區之部分,或跟骨區之基本上全部。在本申請案中,若緩衝區覆蓋位於距腳跟中心線之任一側約20 mm內的至少約400 mm 2之面積,則其可覆蓋跟骨區之「基本上全部」。例如,在圖1A及圖2A中,編織緩衝區54藉由自腳跟中心線58之任一側延伸約30 mm至45 mm及在平行於腳跟中心線58之方向上延伸約20 mm至40 mm而覆蓋跟骨區56之基本上全部。在其他類似實施例中,水平及垂直尺寸可各自在約20 mm至約100 mm或更大範圍內變化。在圖1B及圖2B之替代性實施例中,內表面114上之緩衝區112由於彎曲邊緣120僅覆蓋跟骨區116之上部部分而覆蓋跟骨區116之一部分,但緩衝區112在腳跟中心線124之任一側上在內側及外側方向上延伸約20至30 mm。在圖1C及圖2C之替代性實施例中,內表面164上之第一緩衝區162覆蓋跟骨區166之一部分。在圖1D及圖2D之替代性實施例中,內表面214上之梯形緩衝區212基本上覆蓋跟骨區216。在圖1E及圖2E之替代性實施例中,內表面268上之緩衝區266並不覆蓋跟骨區270之任何部分。
另外或替代地,在一些實施例中,緩衝區可至少部分地位於編織組件之跟腱區中,亦即當將編織組件併入至鞋類物件中時最終可對應於穿戴者之跟腱之至少一部分的位置。此可為穿戴者之跟腱提供額外緩衝及保護。參考圖1A,編織組件34之跟腱區64可沿著腳跟中心線58定位且相較於跟骨區56較接近於軸環邊緣62定位。並非所有編織組件均可具有跟腱區。雖然如此,但在具有跟腱區之彼等編織組件中,緩衝區可位於跟腱區中之程度在實施例之間可不同。例如,在圖1B及圖2B之實施例中,編織組件100包括覆蓋跟腱區132之高軸環區128。在此實施例中,緩衝區112沿著內表面114自跟骨區116延伸至軸環邊緣134,由此佔據跟腱區132之至少一部分。在其他實施例中,諸如在圖1C及圖2C中,第二緩衝區168可僅部分地延伸至跟腱區170中,而緩衝區162覆蓋跟骨區166之至少部分。在再其他實施例中,諸如在圖1E及圖2E中,緩衝區266可沿著編織組件之內表面之外側及/或內側在跟腱區274中遠離腳跟中心線272延伸,例如提供增強的跟腱支撐。
如上文所提及,緩衝區之大小及形狀在實施例之間可不同。包圍緩衝區之形狀可具有幾何或非幾何形狀,且可對稱或不對稱。例示性幾何形狀包括矩形、正方形、梯形、菱形、橢圓形、圓形、圓錐形區段(例如,雙曲線形狀),及其他幾何形狀。非幾何形狀可包括器官形狀,諸如腎臟形狀;及其他成形形狀,諸如可對應於穿戴者之腳之解剖結構的彼等形狀。包圍緩衝區之二維形狀之面積在實施例之間可不同,例如自大致400 mm 2至大致5,000 mm 2或更大面積。藉由比較,歸因於下文論述之非平面結構之存在,緩衝區可具有超出包圍緩衝區之二維形狀之面積的表面積。例如,圖1A及圖2A之緩衝區54具有矩形形狀,其中寬度w,66大致為60 mm至90 mm且在平行於腳跟中心線58之方向上之垂直高度h,68大致為20 mm至40 mm。在類似實施例中,水平及垂直尺寸可各自在大致20 mm至大致100 mm或更高之範圍內變化。在圖1B及圖2B之替代性實施例中,緩衝區112具有非幾何形狀,其自跟骨區116之上部部分延伸至跟腱區132中,從而延伸至軸環邊緣134。緩衝區112亦在腳跟中心線124之任一側上在內側及外側方向上延伸大致20 mm至30 mm。在圖1C及圖2C之替代性實施例中,第一緩衝區162具有非幾何器官形狀,其具有沿著腳跟中心線174之第一高度h 1,172。第一緩衝區162之高度在與腳跟中心線174間隔開之其他位置處增大至第二高度h 2,176,例如以較佳地符合穿戴者之腳之形狀。在圖1D及圖2D之替代性實施例中,緩衝區212具有梯形形狀,其具有較寬第一寬度w 1,218及較窄第二寬度w 2,220。前述形狀及尺寸僅僅為例示性的且並不希望限制緩衝區可反映的可能形狀及尺寸之數目,而是呈現緩衝區之廣泛範圍的可能形狀、尺寸,及位置。
在任何實施例中,緩衝區可包括一或多個非平面結構,其藉由遠離編織組件之內表面延伸而增強緩衝且將容積提供至緩衝區。例如,圖1A及圖2A之緩衝區54包括大致二十個非平面結構70,但其他實施例可包括更多或更少數目的非平面結構,例如兩個、四個、五個、十個、二十五個、三十個或更多個非平面結構。在圖1B及圖2B之替代性實施例中,緩衝區112包括各具有不同高度之複數個非平面結構122。在圖1C及圖2C之替代性實施例中,第一緩衝區162與第二緩衝區168各自分別包括複數個非平面結構163、169。在圖1D及圖2D之實施例中,緩衝區212包括複數個水平非平面結構213。在圖1E及圖2E之實施例中,緩衝區266包括形成為彈性部分之複數個非平面結構276。參考圖4A之截面視圖,編織組件300包括整體編織緩衝區302,其具有遠離表面308伸出之複數個非平面結構304。每個非平面結構304可遠離表面308延伸深度d,312,該深度可至少約1 mm,例如2 mm、3 mm、4 mm、5 mm、10 mm、15 mm,或更大深度。當將編織組件300併入至鞋類物件中時,非平面結構304延伸至由編織組件304形成之空隙中,亦即朝向穿戴者之腳延伸。在圖4A之實施例中,每個非平面結構304遠離表面308延伸相同深度d,312。然而,如圖4B之替代截面視圖中所示,編織組件350可包括具有非平面結構358之緩衝區354,該等非平面結構遠離表面362延伸不同距離d 1(366)及d 2(370),例如以形成更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輪廓。
再次參考圖4A,非平面結構可藉由基礎部分332間隔開,該等基礎部分與非平面結構304可由類似或不同材料形成。在這類實施例中,每個基礎部分332具有影響非平面結構304之間的間隔的寬度w 1,336。在一些實施例中,每個基礎部分可具有極小寬度,例如1至2 mm,其可對應於紗線之單個緯圈或小數目的緯圈。在這類實施例中,非平面結構可因此緊密間隔開,使得鄰近非平面結構幾乎彼此觸碰或實際上彼此觸碰。在其他實施例中,諸如如圖4B之截面視圖中所示以及有可能在非平面結構具有不平行於腳跟中心線之定向之實施例中,基礎部分374可具有較大寬度w 2,378,使得非平面結構間隔開較大距離。在所有實施例中,緩衝區可包括具有一或多個寬度之基礎部分。
一般而言,合適的非平面結構可包括固體羅紋結構、管狀羅紋結構,及彈性部分。羅紋結構可為線性或非線性的。再次參考圖4A,一般而言,非平面結構304可為管狀羅紋結構,其可為藉由形成管或通道之兩個或多於兩個整體編織且重疊的編織部分316、320構造之編織組件之區域。儘管編織部分316、320之側部或邊緣可固定至另一層,但中心區域通常未經固定以形成中空管或通道。一個例示性類型之管狀羅紋結構為粗橫羅紋織物結構。例如,圖1A之編織組件34之緩衝區54包括複數個細長管狀非平面結構70,其遠離內表面38延伸。中空羅紋結構通常可提供優於固體羅紋結構的改良緩衝,由於每個中空管狀羅紋結構可回應於力,例如穿戴者之腳跟之力而壓縮。在一些情況下,管狀羅紋結構可包括安置於管內,例如以提高緩衝或彈性之一或多個額外組件,諸如一或多條紗線或絲束。
在其他實施例中,緩衝區可包括如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574,989號中所描述之其他合適的非平面結構,該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之全部內容明確地以引用方式併入至本申請案中。此類非平面結構可包括一或多個整體編織的類似雲、類似棉被,或類似枕頭的彈性部分,其係藉由對可自由分離編織層之間的空隙進行編織以及藉由將材料(例如,單絲)編織至空隙中而形成以便將緩衝或彈性賦予至編織結構。此替代非平面結構示於圖1E及圖2E之實施例中,其中緩衝區266包括為彈性部分之複數個非平面結構276。參考圖4C之截面視圖,彈性部分400可包括遠離第二編織層408之底層部分延伸的第一編織層404之一部分,及編織於第一層404與第二層408之間的材料412。一般而言,在每個彈性部分內,第一層可遠離第二層延伸約1至2 mm、約2至3 mm、約3至4 mm、約4至5 mm,或更大距離的距離。換言之,緩衝區可遠離編織組件之內表面伸出2至3 mm、約3至4 mm、約4至5 mm,或更大距離。此類彈性部分可具有近似幾何形狀,諸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菱形、五邊形、六邊形、曲線形(例如,正弦波或其他曲線)等等。在再其他實施例中,緩衝區可包括如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541,500號中所描述之一或多個莢部,該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之全部內容明確地以引用方式併入。
一般而言,出於改良美觀性或出於其他優點,非平面結構可以陣列、圖案、鑲嵌體、柵格或其他配置形式編織,以增強緩衝,以改良鞋面與穿戴者之腳跟區之間的介接。例如,圖1A及圖2A之該複數個管狀非平面結構70以緊密間隔開之並行陣列形式編織,其中每個管狀非平面結構70平行於編織組件之腳跟中心線58定向(「垂直」定向)。圖1A之管狀非平面結構70之垂直定向可對應於編織組件34之逐緯圈方向,但在其他實施例中可替代地對應於逐斜紋方向。圖1A之管狀非平面結構70之垂直定向亦對應於穿戴者之跟腱之定向,這可有利地使得每個管狀非平面結構70能夠分別符合穿戴者之腳跟及/或跟腱。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非平面結構可具有一或多個非垂直定向。例如,在圖1E及圖2E之替代性實施例中,非平面結構276為以類似棉被的圖案編織之彈性部分。
編織組件之緩衝區可由各種材料編織。鑒於緩衝區位於在將編織組件併入至鞋類物件中時有可能接觸穿戴者之腳之處,可能需要藉由具有相對軟手感之一或多種材料編織非平面結構之至少部分。亦可需要由相對耐久紗線編織非平面結構之至少部分,該等紗線將耐受穿戴者之腳反覆進出鞋類物件及恆定摩擦力而不會發生劣化。此類紗線可呈現最小抗張強度,例如大致0.2 kgf、0.3 kgf、0.4 kgf、0.5 kgf,或更高抗張強度。紗線亦可具有最小韌度,例如大致2公克/丹尼、3公克/丹尼、4公克/丹尼、5公克/丹尼、6公克/丹尼,或更高韌度。例如,非平面結構可由至少部分地由聚酯形成之一或多條合成紗線(例如,具有至少70%、75%、80%、85%、90%、95%或更高聚酯含量之紗線)編織。由於緩衝區在較佳地符合穿戴者之腳的情況下可呈現較佳效能,因此可能需要由一或多條彈性化紗線編織緩衝區之至少部分,這可將彈性賦予至編織結構。例如,至少一些非平面結構及/或基礎部分可由具有紗線中含量至少為2%、3%、5%、10%,或更大部分之彈性纖維之紗線編織,使得紗線可實現至少約15%、20%、25%或更高程度的伸長而不會斷裂。例如,定位成鄰近於腳跟中心線之基礎部分可包括具有彈性纖維之紗線以改良緩衝區與穿戴者之腳之符合性。
在本文中描述之任一實施例中,可能需要由可回收材料,例如可經熔融及重新形成之熱塑性聚合物材料編織編織組件(包括任何緩衝區)之部分或基本上全部。鑒於此,緩衝區可藉由基本上包含呈現如上文所描述之類似物理屬性之可回收材料的替代紗線形成。例如,編織組件可包括由至少一種熱塑性聚合物材料或材料組合物(例如,至少一種聚胺基甲酸酯、聚醯胺、聚烯烴及/或耐綸)形成之紗線,該至少一種熱塑性聚合物材料或材料組合物在經受處於或高於其熔點之某些溫度時自固態轉變為經軟化或液態且接著在經冷卻時轉變回固態。例如,編織組件之至少一部分、至少一半、大部分或基本上全部可包括第一熱塑性聚合物。作為一個非限制性實例,編織組件之重量之至少90%、93.5%,或更高百分比可包括構成第一熱塑性聚合物之樹脂。
前述鞋面可包括在將編織組件併入至鞋類物件中時幫助緩衝區固持穿戴者之腳的一或多個視情況存在之張力區。更特定言之,張力區與緩衝區可形成同一整體編織之編織組件之部分,且因此可經由紗線之一或多個緯圈與緩衝區連接。張力區可包括如上文所描述之一或多條有鬆緊性的紗線,其可在將編織組件併入至鞋類物件中時藉由在拉伸負載下略微伸長而有助於穿戴者之腳之進出。張力區在編織組件之外側或內側上可接近於緩衝區定位。例如,圖1A之編織組件34分別包括外側軸環區76中之第一張力區72與內側軸環區78中之第二張力區74。在其他實施例中,張力區可另外或替代地位於外側或內側踝部區,或子踝部區中。例如,圖1B之編織組件100包括分別位於外側子踝部區140及內側子踝部區142中之第一張力區136與第二張力區138。在其他實施例中,張力區可朝向編織組件之外邊緣延伸或延伸至編織組件之外邊緣,且亦可朝向軸環邊緣延伸或延伸至軸環邊緣。
當將編織組件併入至鞋類物件中時及當穿戴者將腳插入至該鞋類物件中時,張力區中之紗線可經受張力。由於紗線之相互纏繞緯圈連接緩衝區與張力區,因此張力區中經受之張力可向前拉動緩衝區,由此致使緩衝區符合穿戴者之腳跟。此解剖結構上的符合性在走動活動,諸如步行、跑步及體育運動期間可幫助使穿戴者之腳固定。
本文中所描述之編織組件及鞋面可併入至鞋類物件中。圖5A至圖5D說明包括至少部分地由編織組件508形成之鞋面504之鞋類物件500。如所示,鞋面504可固定至至少一個鞋底結構512。鞋類物件500揭示為具有適合於步行、跑步、體育運動,及其他走動活動之通用構形。與鞋類相關聯之概念,包括鞋面504及編織組件508亦可應用於各種其他運動鞋類型,包括但不限於棒球鞋、籃球鞋、多功能訓練鞋、自行車鞋、足球鞋、英式足球鞋、短跑鞋、網球鞋,及登山靴。該等概念亦可應用於通常被視為非運動之鞋類類型,包括舞鞋、樂福鞋、涼鞋,及工作靴。因此,本文中所揭示之概念應用於廣泛多種鞋類類型。此外,本文中所揭示之概念可應用於超出鞋類之物件,諸如配飾或服裝。
如圖5A至圖5D中所示,鞋面504通常可為穿戴者之腳提供舒適且牢固的覆蓋物。因而,穿戴者可經由鞋面504中形成之開口516將腳插入至空隙中以有效地將腳固定在物件500內或以其他方式連合腳與物件500。開口516與軸環524接界。另外,鞋底結構512可固定至鞋面504之下部區域且在腳與地面之間延伸以為腳提供緩衝、提供牽引力、增強穩定性,及影響腳之運動。
如同上文所描述之鞋面及編織組件一樣,鞋類物件通常可劃分成三個通用區:足前區、足中區,及足跟區。仍然參考圖5A至圖5D,足跟區528可將穿戴者之腳跟固定在物件500內且亦可保護穿戴者之腳跟免於擦傷及撞擊。物件500之足跟區528可包括鞋面504之組件(包括編織組件508)及鞋底結構512,且可另外與物件500內之其他系統(例如,張力系統及/或閉合系統)相互作用以改良功能性及效能。值得注意地,足跟區528在視覺上無需不同於足中區532 (例如,藉由邊緣、接縫或其他結構區分)。實際上,兩個區528及532可連續地轉變,如經由在單個編織過程期間形成之共同及連續編織結構。
仍然參考圖5A至圖5D,足跟區528可圍繞腳跟部分540自內側邊界區536延伸至外側邊界區544。另外,足跟區528可向上延伸至開口516及軸環524,且可向下延伸至地面,從而涵蓋存在於空間中之所有結構,包括鞋面504之各部分及鞋底結構512。另外,物件500之足跟區528可包括多於一個材料層,例如經構形以面向穿戴者之腳的編織組件508之內部編織層,及背向空隙之編織組件508之外部編織層。在此類情況下,該等層實體上可分離,但無需實體上可分離。足跟區528可進一步包括其他組件,諸如定位於鞋面504之編織層之間的組件以提供緩衝。
仍然參考圖5A至圖5C,以及圖5D之截面視圖,物件500之足跟區528包括具有與編織組件508整體編織之複數個非平面結構550之矩形緩衝區548且遠離編織組件508之內表面552伸出至空隙中。編織組件508在外表面560上亦包括經編織非平面結構556。在此實施例中,經編織非平面結構556類似於籠狀物,但此僅僅為例示性的且其他編織組件之外表面可具有不同結構及外觀。然而,圖5A至圖5D之實施例說明編織組件508在內表面552及外表面560兩者上可包括整體編織非平面結構。緩衝區548位於跟骨區564中且沿著鞋面504之內側568及外側572向前包覆。參考圖5D之截面視圖,該複數個非平面結構550在垂直定向上,亦即平行於物件500之腳跟中心線576進行編織。在此實施例中,緩衝區548起始於咬合線546處,但在其他實施例中,緩衝區可起始於距咬合線5 mm、10 mm、20 mm、30 mm、40 mm、50 mm或更大距離內。緩衝區548具有大致20 mm至40 mm之垂直高度(亦即,在腳跟中心線576之方向上)及大致60 mm至90 mm之寬度,但替代實施例之尺寸如上文關於編織組件所論述可不同。物件500亦包括位於外側軸環區584中之第一張力區580及位於內側軸環區592中之第二張力區588,兩個張力區580、592至少部分地由有鬆緊性的紗線形成以將拉伸性賦予至編織組件508以及相對於穿戴者之腳跟拉動緩衝區548。
在圖6A至圖6B之替代鞋類物件600中,鞋面604包括具有符合人體工程學的非幾何形狀緩衝區612之編織組件608,該緩衝區在由鞋面604形成之空隙620中遠離編織組件608之內表面616延伸。緩衝區612包括包含粗橫羅紋織物之複數個非平面結構624。在此實施例中,鞋面604向上延伸至跟腱區628中。緩衝區612位於跟骨區632中且朝向軸環邊緣636延伸至跟腱區628中。參考圖6B之截面視圖,非平面結構624係以水平定向,亦即垂直於腳跟中心線640進行編織。
在圖7A至圖7B之替代性實施例中,鞋類物件700包括至少部分地由編織組件708形成之鞋面704。編織組件708包括符合人體工程學的非幾何形狀緩衝區712,其包括形成為彈性部分之複數個非平面結構716。緩衝區712位於跟骨區720中,但並不延伸至跟腱區724中。非平面結構716以絎縫圖案編織以便改良與穿戴者之腳跟之符合性。
圖8說明可用以形成具有第一表面及相對第二表面,及如上文所描述之整體編織緩衝區之編織組件(諸如用於鞋類物件之鞋面)的非限制性編織序列。編織組件可經由緯織過程(例如,藉由具有一個、兩個或更多個針床之橫編機)形成。圖8之序列說明於具有第一針床800及第二針床804之緯織機上。
在第一步驟808中,編織機編織緩衝區之基礎部分。更特定言之,編織機在第一針床800與第二針床804上編織第一紗線812及第二紗線816之緯圈以便形成相對牢固的編織區域。第一步驟808中編織之緯圈數通常與緩衝區之基礎部分之寬度相關。換言之,在第一步驟808中編織較大數目之緯圈將產生具有較大寬度之基礎部分,且反之亦然。儘管第一紗線812之一些緯圈利用圖8中之集圈線圈,但其他實施例在此步驟中可利用不同編織結構,例如雙面針織或羅紋編織結構。第一步驟808包括第二針床804上之第二紗線816之一緯圈以為編織機編織非平面結構之下一步驟做準備。編織機接著在第一針床800上編織第一紗線812之一緯圈。第一紗線812與第二紗線816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第一紗線812與第二紗線816可包括一或多條無鬆緊性的紗線,其具有至少大致0.2 kgf、0.3 kgf、0.4 kgf、0.5 kgf或更高抗張強度之抗張強度,且可包括特定基本化學成分之至少70%、75%、80%、85%、90%、95%或更高百分比(重量%)。替代地,第一紗線812及/或第二紗線816可包括有鬆緊性的紗線以便將拉伸性及彈性賦予至編織組件。
在第二步驟820中,編織機編織緩衝區之非平面結構之一部分,該非平面結構遠離編織組件之第二表面延伸。更特定言之,編織機在第二針床804上編織第三紗線824之複數條局部緯圈。局部緯圈之編織長度通常可對應於所得非平面結構之一個尺寸,例如高度(若該等緯圈最終平行於鞋面之腳跟中心線而定向)。例如,第二步驟820之局部緯圈具有大致二十二針之編織長度。在其他實施例中,編織編織長度較短(例如,少於二十二針)之局部緯圈將產生具有較短高度之非平面結構。第二步驟820中編織之局部緯圈之數目可對應於所得非平面結構遠離編織組件之第二表面延伸的深度。換言之,第二步驟820中編織之較大數目的緯圈可產生具有較大深度,亦即遠離編織組件之內表面延伸較遠的非平面結構。例如,圖8之第二步驟820包括第二紗線之八個緯圈,這可取決於紗線選擇產生遠離基礎部分延伸大致2 mm至5 mm的非平面結構。反之亦然,亦即第二步驟820中編織之較少數目的緯圈將產生具有較小深度之非平面結構,其他所有均相同。第三紗線824與第一紗線812與第二紗線816可由相同或不同材料形成。
在第三步驟828中,編織機在第一針床800與第二針床804上編織第一紗線812之複數個額外緯圈,但緯圈之數目在不同實施例中可不同。更特定言之,在第三步驟828中,編織機閉合在第二步驟820期間編織之非平面結構且藉由利用單床及雙床編織結構之組合編織第一紗線812與第二紗線816之額外緯圈而編織另一基礎部分。另外,編織機在第二針床上編織第二紗線816之至少一個緯圈以為編織下一個非平面結構做準備。
在第一步驟808、第二步驟820、第三步驟828之後,可視需要重複前述序列以便形成額外非平面結構及基礎部分,亦即擴展緩衝區。例如,在第四步驟832中,編織機由如上文關於第二步驟820所描述之第三紗線824形成另一非平面結構。在第五步驟836中,編織機完成第四步驟832中編織之非平面結構,類似於上文所描述之第三步驟828。
圖9說明可用以形成具有整體編織緩衝區之編織組件(諸如用於鞋類物件之鞋面)之另一非限制性編織序列。所得編織組件相較於由圖8之編織序列產生之編織組件可具有不同視覺外觀及物理屬性(例如,不同拉伸水平)。
在第一步驟900中,編織機藉由在第一針床908上編織第一紗線904之複數個緯圈而形成包含十五個緯圈之基礎部分。在十五個緯圈情況下,藉由圖9之第一步驟900編織之基礎部分相較於藉由圖8之第三步驟828編織之十二個緯圈的基礎部分具有較大寬度,其他所有均相同。第一紗線904可包括如上文所描述之有鬆緊性的紗線,例如具有包含紗線之至少2%、3%、5%、10%或更大部分之彈性纖維之紗線,使得該紗線可實現至少大致15%、20%、25%或更大伸長而不會斷裂。第一紗線904之緯圈可包括第一針床908及第二針床912上編織之複數個互鎖緯圈,這可有助於將拉伸性賦予至編織組件。
在第二步驟916中,編織機編織遠離編織組件之第二表面延伸之緩衝區之非平面結構的一部分。更特定言之,編織機在第二針床912上編織第二紗線920之十一個局部緯圈。在十一個緯圈情況下,藉由圖9之第二步驟916編織之非平面結構相較於藉由圖8之第二步驟820編織之非平面結構將遠離編織組件之表面伸出較遠,其他所有均相同。此外,第二紗線920之每個局部緯圈具有十七針之編織長度。因此,藉由圖9之第二步驟916編織之非平面結構相較於藉由圖8之第二步驟820編織之二十二針的非平面結構將具有較短高度,其他所有均相同。第二紗線920與第一紗線904可由相同或不同材料形成。
在第三步驟924中,編織機閉合在第二步驟916期間編織之非平面結構且由第一紗線904形成第二基礎部分,類似於第一步驟900。在第三步驟924之後,可視需要重複前述序列以形成額外非平面結構及基礎部分,亦即擴展編織緩衝區。
在使用中,在足跟區中併有具有如上文所描述之整體編織緩衝區之編織組件的鞋類物件之鞋面可呈現多個優點。例如,此類編織組件可藉由確保與穿戴者之腳跟的緊密且相符的適合度而改良鞋類物件之適合度。緩衝區亦可防止穿戴者之腳滑出鞋類物件。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將編織組件併入至鞋類物件中時,緩衝區可排除對傳統的腳跟穩定器及其他組件之需求,由此減小重量及成本。在一些實施例中,緩衝區可由類似於或等同於用於編織組件中之其他材料的一或多種材料形成,由此改良編織組件之可循環性。
儘管已經描述本創作之各種實施例,但本創作除了根據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之外並不受限。實際上,選擇和描述所論述的實施例以提供對本創作原理和其實際應用的最佳說明,從而使得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以各種形式並且用適合於所預期特定用途的各種修改來利用本創作。希望且將瞭解,實施例可在不脫離本創作之情況下以不同方式組合或分離且本文中所描述之所有例示性特徵適用於本文中所描述之本創作之所有態樣。另外,本文中所描述之優點未必為本創作之僅有優點且未必預期本創作之每個實施例均將實現所描述之所有優點。
10:鞋面 14:足前區 18:足中區 22:足跟區 26:外側 30:內側 34:編織組件 38:內表面 42:外表面 46:非平面結構 54:緩衝區 56:跟骨區 58:腳跟中心線 60:外部邊緣 62:軸環邊緣 64:跟腱區 66:寬度 68:垂直高度 70:非平面結構 72:第一張力區 74:第二張力區 76:外側軸環區 78:內側軸環區 100:編織組件 104:通道 108:外表面 112:緩衝區 114:內表面 116:跟骨區 120:彎曲邊緣 122:非平面結構 124:腳跟中心線 128:高軸環區 132:跟腱區 134:軸環邊緣 136:第一張力區 138:第二張力區 140:外側子踝部區 142:內側子踝部區 150:編織組件 154:編織標誌 158:外表面 162:第一緩衝區 163:非平面結構 164:內表面 166:跟骨區 168:第二緩衝區 169:非平面結構 170:跟腱區 172:第一高度 174:腳跟中心線 176:第二高度 200:編織組件 204:彈性部分 208:外表面 212:緩衝區 213:水平非平面結構 214:內表面 216:跟骨區 218:第一寬度 220:第二寬度 250:編織組件 254:編織凹部 258:外表面 262:浮紗 266:緩衝區 268:內表面 270:跟骨區 272:腳跟中心線 274:跟腱區 276:非平面結構 300:編織組件 302:整體編織緩衝區 304:非平面結構 308:表面 312:深度 316:編織部分 320:編織部分 332:基礎部分 336:寬度 350:編織組件 354:緩衝區 358:非平面結構 362:表面 366:距離 370:距離 374:基礎部分 378:寬度 400:彈性部分 404:第一編織層 408:第二編織層 412:材料 500:鞋類物件 504:鞋面 508:編織組件 512:鞋底結構 516:開口 524:軸環 528:足跟區 532:足中區 536:內側邊界區 540:腳跟部分 544:外側邊界區 546:咬合線 548:矩形緩衝區 550:非平面結構 552:內表面 556:非平面結構 560:外表面 564:跟骨區 568:內側 572:外側 576:腳跟中心線 580:第一張力區 584:外側軸環區 588:第二張力區 592:內側軸環區 600:鞋類物件 604:鞋面 608:編織組件 612:非幾何形狀緩衝區/緩衝區 616:內表面 620:空隙 624:非平面結構 628:跟腱區 632:跟骨區 636:軸環邊緣 640:腳跟中心線 700:鞋類物件 704:鞋面 708:編織組件 712:非幾何形狀緩衝區/緩衝區 716:非平面結構 720:跟骨區 724:跟腱區 800:第一針床 804:第二針床 808:第一步驟 812:第一紗線 816:第二紗線 820:第二步驟 824:第三紗線 828:第三步驟 832:第四步驟 836:第五步驟 900:第一步驟 904:第一紗線 908:第一針床 912:第二針床 916:第二步驟 920:第二紗線 924:第三步驟 h:垂直高度 w:寬度
參考以下圖式以及描述,可更好地理解本創作。圖式中之組件未必按比例,取而代之,重點放在說明本創作之原理上。此外,在圖式中,類似的元件符號貫穿不同視圖指定對應部分。
圖1A展示根據一態樣之鞋類物件之鞋面。
圖1B展示根據另一態樣之鞋類物件之鞋面。
圖1C展示根據另一態樣之鞋類物件之鞋面。
圖1D展示根據另一態樣之鞋類物件之鞋面。
圖1E展示根據另一態樣之鞋類物件之鞋面。
圖2A展示圖1A之鞋面之立體圖。
圖2B展示圖1B之鞋面之立體圖。
圖2C展示圖1C之鞋面之立體圖。
圖2D展示圖1D之鞋面之立體圖。
圖2E展示圖1E之鞋面之立體圖。
圖3展示人類的腳之解剖結構之示意圖。
圖4A展示根據一態樣之編織組件之截面視圖。
圖4B展示根據另一態樣之編織組件之截面視圖。
圖4C展示根據另一態樣之編織組件之截面視圖。
圖5A展示根據一態樣之鞋類物件之側向立體圖。
圖5B展示圖5A之鞋類物件之內側立體圖。
圖5C展示圖5A之鞋類物件之後視圖。
圖5D展示圖5A之鞋類物件之截面正視圖。
圖6A展示根據另一態樣之鞋類物件之後視圖。
圖6B展示圖6A之鞋類物件之截面正視圖。
圖7A展示根據另一態樣之鞋類物件之後視圖。
圖7B展示圖7A之鞋類物件之截面正視圖。
圖8展示根據一態樣之編織序列。
圖9展示根據另一態樣之編織序列。
本文中所描述的圖式僅出於說明性目的,且不意欲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創作之範疇。
10:鞋面
14:足前區
18:足中區
22:足跟區
26:外側
30:內側
34:編織組件
38:內表面
42:外表面
46:非平面結構
54:緩衝區
56:跟骨區
58:腳跟中心線
60:外部邊緣
62:軸環邊緣
64:跟腱區
66:寬度
68:垂直高度
70:非平面結構
72:第一張力區
74:第二張力區
76:外側軸環區
78:內側軸環區
h:垂直高度
w:寬度

Claims (20)

  1. 一種鞋面,其包含: 一編織組件,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該編織組件包含位於該第二表面上之至少一個整體編織的緩衝區; 其中該緩衝區包含遠離該編織組件之該第二表面伸出至少1 mm之複數個非平面結構; 其中該緩衝區位於該鞋面之一足跟區中。
  2. 如請求項1之鞋面,其中該緩衝區至少部分地位於一跟骨區中。
  3. 如請求項1之鞋面,其中該緩衝區至少部分地位於一跟腱區中。
  4. 如請求項1之鞋面,其中該緩衝區具有具有至少1,000 mm 2之一面積之一形狀。
  5. 如請求項1之鞋面,其中該緩衝區具有一幾何形狀。
  6. 如請求項1之鞋面,其中該緩衝區具有一非幾何形狀。
  7. 如請求項1之鞋面,其中該複數個非平面結構由複數個基礎部分分隔開。
  8. 如請求項7之鞋面,其中該複數個基礎部分至少部分地由一有鬆緊性的紗線形成。
  9. 如請求項1之鞋面,其中該複數個非平面結構包含管狀編織結構。
  10. 如請求項9之鞋面,其中該複數個非平面結構具有平行於該鞋面之一腳跟中心線之一定向。
  11. 如請求項1之鞋面,其中該複數個非平面結構包含彈性部分。
  12. 如請求項1之鞋面,其中該複數個非平面結構包含至少五個非平面結構。
  13. 如請求項1之鞋面,其中一熱塑性聚合物材料包含該編織組件之重量之至少93.5%。
  14. 如請求項13之鞋面,其中該熱塑性聚合物材料為一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
  15. 如請求項1之鞋面,其進一步包含自該第一表面伸出之第二複數個編織元件。
  16. 一種鞋類物件,其包含: 與一鞋底結構相關聯之一鞋面,該鞋面形成一空隙,該鞋面包含面向該空隙之一內表面及一相對外表面, 其中該鞋面包含與該鞋面之一編織組件整體編織之一緩衝區, 其中該緩衝區包含伸出至該空隙中且經構形以接觸一穿戴者之腳跟的複數個非平面結構。
  17. 如請求項16之物件,其中該緩衝區起始於該鞋面符合該鞋底結構之一咬合線處或距該咬合線5 mm內。
  18. 如請求項16之物件,其中該編織鞋面包含經構形以相對於該穿戴者之腳跟拉動該緩衝區之一張力區。
  19. 如請求項18之物件,其中該張力區定位成鄰近於該鞋面之一軸環區。
  20. 如請求項18之物件,其中該張力區位於該鞋面之一子踝部區中。
TW108204563U 2018-04-16 2019-04-15 編織緩衝區 TWM59376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58232P 2018-04-16 2018-04-16
US62/658,232 2018-04-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3761U true TWM593761U (zh) 2020-04-21

Family

ID=66175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4563U TWM593761U (zh) 2018-04-16 2019-04-15 編織緩衝區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214897B2 (zh)
EP (1) EP3781737A1 (zh)
CN (2) CN114668213A (zh)
TW (1) TWM593761U (zh)
WO (1) WO20192040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44526B2 (en) * 2016-10-23 2020-11-24 Nike, Inc. Upper including a knitted component having structures with apertures extending from a surface
US11992090B2 (en) * 2017-08-07 2024-05-28 Nike, Inc. Knitted components having self supportive heel
WO2019079554A1 (en) 2017-10-20 2019-04-25 Nike Innovate C.V. FLYING AREAS KNITTED
EP3781737A1 (en) 2018-04-16 2021-02-24 Nike Innovate C.V. A shoe upper comprising knitted cushion regions and an article of footwear incorporating same
US11466387B2 (en) * 2018-07-23 2022-10-11 Nike, Inc. Knitted component with an angled raised structure
CN112867412B (zh) * 2018-10-19 2023-02-21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具有凸起结构的针织部件和制造方法
WO2022254527A1 (ja) * 2021-05-31 2022-12-08 株式会社アシックス シューズ
WO2024163467A1 (en) * 2023-01-30 2024-08-08 Nike Innovate C.V. Article of footwear for improved ball contr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9869A (en) 1991-12-13 1994-06-14 Nike, Inc. Athletic shoe including a heel strap
US5603232A (en) * 1995-11-22 1997-02-18 Throneburg; James L. Foot protector for use in combination with hosiery and method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US6298582B1 (en) 1998-01-30 2001-10-09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heel clip
JP4505212B2 (ja) * 2003-01-10 2010-07-21 美津濃株式会社 シューズ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ダブルラッセル経編地
US7793434B2 (en) * 2004-09-03 2010-09-14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n upper with a structured intermediate layer
JP4502768B2 (ja) * 2004-09-30 2010-07-14 岡本株式会社 多段パイル構造の靴下
US7540097B2 (en) * 2005-06-20 2009-06-02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n upper with a matrix layer
US7637032B2 (en) * 2005-07-29 2009-12-29 Nike, Inc. Footwear structure with textile upper member
US8312646B2 (en) * 2006-05-25 2012-11-20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incorporating a tensile element
WO2008005051A1 (en) * 2006-07-07 2008-01-10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apid cooling and heating of car seats with massaging effects
US8008599B2 (en) * 2007-07-09 2011-08-30 Nike, Inc.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ayered elements with incisions
US8490299B2 (en) * 2008-12-18 2013-07-23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n upper incorporating a knitted component
US8302329B2 (en) 2009-11-18 2012-11-06 Nike, Inc. Footwear with counter-supplementing strap
US8800172B2 (en) * 2011-04-04 2014-08-12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knit upper with a polymer layer
US9398784B2 (en) * 2012-11-15 2016-07-26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incorporating a knitted component
EP3138431B1 (en) * 2014-05-02 2019-04-17 Shima Seiki Mfg., Ltd. Shoe upper and method for knitting shoe upper
US9078488B1 (en) * 2014-09-30 2015-07-14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incorporating a lenticular knit structure
US9375046B2 (en) * 2014-09-30 2016-06-28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incorporating a knitted component with inlaid tensile elements and method of assembly
CN204763686U (zh) * 2014-09-30 2015-11-18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编织部件和鞋类物品
BR112017013011B1 (pt) * 2014-12-18 2021-03-30 Puma SE Calçado
DE102015116398A1 (de) * 2015-09-28 2017-03-30 Visiotex GmbH Schuh mit einem textilen Schaft
DE102016102792A1 (de) * 2016-02-17 2017-08-17 Visiotex GmbH Schuh aus einem doppellagigen Textilmaterial
CN207002950U (zh) * 2017-07-12 2018-02-13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一体鞋面的鞋面口结构
CN111920135A (zh) 2017-08-04 2020-11-13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由包括分层荚形物的针织部件形成的物品和针织部件
US11992090B2 (en) 2017-08-07 2024-05-28 Nike, Inc. Knitted components having self supportive heel
DE102017008834B4 (de) * 2017-09-20 2022-06-30 Adidas Ag Schuh mit adaptivem Fersenelement
WO2019079554A1 (en) 2017-10-20 2019-04-25 Nike Innovate C.V. FLYING AREAS KNITTED
US10851482B2 (en) 2018-01-19 2020-12-01 Nke, Inc. Protected float
EP3781737A1 (en) 2018-04-16 2021-02-24 Nike Innovate C.V. A shoe upper comprising knitted cushion regions and an article of footwear incorporat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13728A1 (en) 2019-10-17
US20220081812A1 (en) 2022-03-17
EP3781737A1 (en) 2021-02-24
US11795590B2 (en) 2023-10-24
WO2019204019A1 (en) 2019-10-24
CN111989427B (zh) 2022-03-25
CN114668213A (zh) 2022-06-28
CN111989427A (zh) 2020-11-24
US11214897B2 (en) 202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93761U (zh) 編織緩衝區
TWI672105B (zh) 具有包含緩衝區之編織組件的鞋面之鞋類物件及其製造方法
JP6637036B2 (ja) レンチキュラーニット構造を組み込む製品用のニット構成要素およびそれを製造する方法
TWI587802B (zh) 具有含浮起部之編織組件之鞋類物件
TWI602520B (zh) 包含具有若干單絲區域之一編織組件之鞋類物件
TWI574642B (zh) 具有設置本體部及跟部之編織組件的鞋類物件
JP5728530B2 (ja) ニット構成要素を組み込んだアッパーを有する履物製品
US11492735B2 (en) Knitted tensile structures
TWI736836B (zh) 用於鞋類物件之鞋面及鞋類物件
TWI808924B (zh) 以高軔度紗加強的鞋類物件
CN111542656A (zh) 针织的膨松区
TW201434407A (zh) 併入有含領部及喉部的編織組件之鞋面
US20240306773A1 (en) Knitted components having self supportive heel
TWM580342U (zh) 用於鞋類物件之編織組件
TWM573965U (zh) 用於鞋類物件之編織組件
TWM590881U (zh) 具有鑲嵌緩衝的編織組件
TWI784747B (zh) 編織組件
TWM590596U (zh) 以高軔度紗加強的編織組件
JP6649537B2 (ja) 単繊維区域を有するニット構成要素を組み込んだ履物製品
TWI847320B (zh) 鞋面、鞋類製品及用於鞋面的針織部件
TW202322710A (zh) 具有針織部件的鞋類製品及其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