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2266U - 泡茶壺 - Google Patents

泡茶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2266U
TWM592266U TW108216381U TW108216381U TWM592266U TW M592266 U TWM592266 U TW M592266U TW 108216381 U TW108216381 U TW 108216381U TW 108216381 U TW108216381 U TW 108216381U TW M592266 U TWM592266 U TW M59226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ing
bubble
teapot
filter c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6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凰如
Original Assignee
庶鈿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庶鈿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庶鈿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16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2266U/zh
Publication of TWM592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2266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泡茶壺,包括一壺體、一封環、一第一導引件、一第二導引件及一濾杯,其中該封環套設於該壺體之壺口,該第一導引件於周壁貫穿數個斜向的第一導槽,該第二導引件軸樞於該第一導引件的內部,該第二導引件於周壁貫穿數個斜向的第二導槽,且該第二導槽的方向與該第一導槽相反,該濾杯環套一束環,該束環外周之數個嵌柱分別嵌樞該第二導槽及該第一導槽,據使該第一導引件及該第二導引件相對導引該濾杯上下作動。 藉由該濾杯可上下作動,易於控制茶葉的浸泡時間。

Description

泡茶壺
本創作係涉及一種泡茶用壺,特別是指一種泡茶壺之創新結構型態揭示者。
習知的泡茶壺主要係於一壺體設有一壓濾器,茶葉置入該壺體並對該壺體沖入熱水後,使用者可以操作下壓該壓濾器,將茶葉壓向該壺體的內部空間的底部,如此,將茶湯倒出飲用時,該茶葉受到該壓濾器的阻擋,不會隨同該茶湯流出,提供該茶湯與該茶葉分離的方便性。
惟,此種結構型態於實際使用經驗中發現仍存在下述之問題點:該壓濾器將該茶葉壓向該壺體的內部空間的底部,若該壺體內部的該茶湯未能及時且充份地倒出,該茶葉將持續浸泡在該茶湯中,該茶葉的成份將持續釋放於該茶湯,當使用者需要將該壺體內部的該茶湯倒出飲用時,該茶湯容易濃度過高,且該茶湯完全倒出後,再次對該壺體注入熱水欲再次沖泡該茶葉時,由於該茶葉在前次沖泡過程中,長時間浸泡於該茶湯中,大部份的成份均已釋出,再次沖泡所得茶湯的風味不佳。
是以,針對上述習知泡茶壺結構所存在之問題點,如何開發一種更具理想實用性之創新結構,實使用者所企盼,亦係相關業者須再努力研發突破之目標及方向;有鑑於此,創作人本於多年從事相關產品之製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之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後,終得一確具實用性之本創作。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泡茶壺,其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係針對如何研發出一種易於控制沖泡時間、更具理想實用性之新式泡茶壺結構型態為目標加以創新突破。
基於前述目的,本新型係提供一種泡茶壺,其係包括:
一壺體,該壺體的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於該壺體的頂端形成一壺口,且該壺體的一側形成一傾洩口;
一封環,該封環套設於該壺口的內緣;
一第一導引件,該第一導引件呈圓管狀,該第一導引件軸設於該封環,該第一導引件的周壁貫穿數個斜向的第一導槽;
一第二導引件,該第二導引件呈圓管狀,該第二導引件軸樞於該第一導引件的內部,該第二導引件於鄰近頂端處向外形成一環形部,該環形部凸伸於該第一導引件的頂端,該第二導引件的周壁貫穿數個斜向的第二導槽,該第二導槽的方向與該第一導槽相反,該第二導槽的頂緣橫向延伸形成一停置槽;以及
一濾杯,該濾杯軸向設於該第二導引件的內部,該濾杯於周壁貫穿數個濾槽,該濾槽延伸於該濾杯底緣,該濾杯於外周環套一束環,該束環外周凸設數個嵌柱,各該嵌柱分別嵌樞該第二導槽及該第一導槽,據使該第一導引件及該第二導引件相對導引該濾杯上下作動。
藉此創新結構型態與技術特徵,使本創作對照先前技術而言,俾可易於控制沖泡時間,達到實用之進步性。
請參閱第1圖至第5圖所示,係本創作泡茶壺之較佳實施例,惟此等實施例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並不受此結構之限制。
所述較佳實施例,包括一壺體10、一封環20、一第一導引件30、一第二導引件40及一濾杯50,其中該壺體10的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12,該容置空間12於該壺體10的頂端形成一壺口14,且該壺體10的一側形成一傾洩口16與該容置空間12連通;該封環20套設於該壺口14的內緣,該封環20係以耐熱且具彈性的材料製成為較佳,本例中,該封環20係選用耐熱矽膠構成;該第一導引件30呈圓管狀,該第一導引件30軸設於該封環20,該第一導引件30的周壁貫穿數個斜向的第一導槽32;該第二導引件40呈圓管狀,該第二導引件40軸樞於該第一導引件30的內部,該第二導引件40於鄰近頂端處向外形成一環形部42,該環形部42凸伸於該第一導引件30的頂端,該第二導引件40的周壁貫穿數個斜向的第二導槽44,該第二導槽44的方向與該第一導槽32相反,該第二導槽44的頂緣橫向延伸形成一停置槽46;該濾杯50軸向設於該第二導引件40的內部,該濾杯50於周壁貫穿數個濾槽52,該濾槽52延伸於該濾杯50底緣,該濾杯50於外周環套一束環54,該束環54外周凸設數個嵌柱56,各該嵌柱56分別嵌樞該第二導槽44及該第一導槽32,據使該第一導引件30及該第二導引件40相對導引該濾杯50上下作動。
為便於顯示該第一導引件30、該第二導引件40及該濾杯50相對作動的狀態,第4圖及第5圖並非相同視角的剖視圖。
藉由上述結構組成型態與技術特徵,茲就本創作之使用作動情形說明如下:
如第4圖及第6圖所示,該濾杯50位於接近該容置空間12底部的定位處,此時,該嵌柱56位於該第一導槽32及該第二導槽44的底端,對該濾杯50置入茶葉80,並對該濾杯50注水,水通過該濾槽52進入該容置空間12並浸泡該茶葉80,使該茶葉80的飲用成份逐漸溶出形成茶湯90。
待該茶湯90的濃淡程度到達使用者喜好飲用的狀態時,操作該環形部42使該第二導引件40相對於該第一導引件30旋轉,由於該第一導引件30軸設於該封環20,該第一導引件30不會隨同該第二導引件40旋轉,該第二導引件40藉由該第二導槽44側向推移該嵌柱56,而該嵌柱56於旋轉同時沿著該第一導槽32及該第二導槽44向上移動,使得該束環54帶動該濾杯50旋轉並向上位移,如第5圖及第7圖所示,該嵌柱56由斜向之該第二導槽44滑嵌於橫向之該停置槽46時,該第二導引件40於該停置槽46底緣的部份對該嵌柱56形成支持,使得該嵌柱56得以定位於該停置槽46而不會由於重力作用而向下滑移,藉此定位該濾杯50,且該茶葉80離開該茶湯90,而可避免該茶葉80浸泡過度。
傾倒該壺體10,可使該茶湯90通過該傾洩口16流出該容置空間12提供飲用,欲再次沖泡該茶葉80時,則反向旋轉該第二導引件40,即可使該濾杯50旋轉並向下移動,以利再次對該濾杯50注水;本例中,該壺體10及該濾杯50以透明耐熱材料構成為較佳,使用者可透過透明的該壺體10及該濾杯50觀察該茶湯90的色澤或該茶葉80浸泡後的舒展程度,判斷該茶湯90是否為喜好飲用的濃淡狀態。
本創作利用該第一導引件30及該第二導引件40導引該束環54帶動濾杯50旋轉並上下移動,藉此變化該茶葉80是否浸泡於該茶湯90的狀態,縱然該茶湯90未充份倒出飲用,該茶葉80不會長時間持續地浸泡於該茶湯90內,該茶湯90可保持適合使用者飲用的風味,且欲再次沖泡時,該茶葉80仍保有適當比例的成份未完全釋出,而可有利於多次沖泡;本創作旋轉該第二導引件40即可輕易地控制該茶葉80的沖泡時間及該茶湯90的風味。
復請參閱第1圖至第5圖所示,該第一導引件30於鄰近頂端處外凸一環狀的嵌部34,該嵌部34嵌設於該封環20,據此定位該第一導引件30於該封環20,使該第一導引件30不會隨同該第二導引件40旋轉,該封環20於環狀的內緣配合該嵌部34外擴形成一環狀的嵌槽22,該嵌部34嵌設於該嵌槽22;該第二導引件40向外形成數個嵌舌48,該嵌舌48樞嵌於該嵌部34的內緣,藉由該嵌部34的頂緣及底緣對該嵌舌48形成相對止擋,操作該第二導引件40旋轉時,該嵌舌48於該嵌部34的內緣迴旋運動,而不會向上或向下位移,據此在軸向上定位該第二導引件40。
該第一導引件30的頂端向外形成一抵靠環36,該環形部42搭靠於該抵靠環36的頂緣;該環形部42可於外周環套一隔離環41,該隔離環41係熱傳導率低的材料構成,本例中,該隔離環41係選用耐熱矽膠構成,使用者可持握著該隔離環41操作該第二導引件40旋轉,使用者的手指不會直接接觸該環形部42,避免該環形部42由於該茶湯90而升溫造成燙傷事件,提高使用方便性。
本例中進一步包括一壺蓋60,其中該壺蓋60設於該環形部42的內緣;該傾洩口16可形成於該壺口14的一側。
10:壺體 12:容置空間 14:壺口 16:傾洩口 20:封環 22:嵌槽 30:第一導引件 32:第一導槽 34:嵌部 36:抵靠環 40:第二導引件 41:隔離環 42:環形部 44:第二導槽 46:停置槽 48:嵌舌 50:濾杯 52:濾槽 54:束環 56:嵌柱 60:壺蓋 80:茶葉 90:茶湯
第1圖係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2圖係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3圖係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剖視圖。 第4圖係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第一環形件、第二環形件及濾杯部份之使用狀態剖視圖(一)。 第5圖係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第一環形件、第二環形件及濾杯部份之使用狀態剖視圖(二)。 第6圖係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的剖視示意圖,顯示茶葉浸泡狀態。 第7圖係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的剖視示意圖,顯示茶葉離開茶湯狀態。
10:壺體
12:容置空間
14:壺口
16:傾洩口
20:封環
22:嵌槽
30:第一導引件
32:第一導槽
34:嵌部
36:抵靠環
40:第二導引件
41:隔離環
42:環形部
44:第二導槽
46:停置槽
48:嵌舌
50:濾杯
52:濾槽
54:束環
56:嵌柱
60:壺蓋

Claims (10)

  1. 一種泡茶壺,包括: 一壺體,該壺體的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於該壺體的頂端形成一壺口,且該壺體的一側形成一傾洩口; 一封環,該封環套設於該壺口的內緣; 一第一導引件,該第一導引件呈圓管狀,該第一導引件軸設於該封環,該第一導引件的周壁貫穿數個斜向的第一導槽; 一第二導引件,該第二導引件呈圓管狀,該第二導引件軸樞於該第一導引件的內部,該第二導引件於鄰近頂端處向外形成一環形部,該環形部凸伸於該第一導引件的頂端,該第二導引件的周壁貫穿數個斜向的第二導槽,該第二導槽的方向與該第一導槽相反,該第二導槽的頂緣橫向延伸形成一停置槽;以及 一濾杯,該濾杯軸向設於該第二導引件的內部,該濾杯貫穿數個濾槽,該濾杯於外周環套一束環,該束環外周凸設數個嵌柱,各該嵌柱分別嵌樞該第二導槽及該第一導槽,據使該第一導引件及該第二導引件相對導引該濾杯上下作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泡茶壺,其中該第一導引件於鄰近頂端處外凸一環狀的嵌部,該嵌部嵌設於該封環,據此定位該第一導引件於該封環。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泡茶壺,其中該第二導引件向外形成數個嵌舌,該嵌舌樞嵌於該嵌部的內緣,據此軸向定位該第二導引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泡茶壺,其中該封環於環狀的內緣外擴形成一環狀的嵌槽,該嵌部嵌設於該嵌槽。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泡茶壺,其中該第一導引件的頂端向外形成一抵靠環,該環形部搭靠於該抵靠環的頂緣。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泡茶壺,其中該環形部外周環套一隔離環,該隔離環係熱傳導率低的材料構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泡茶壺,進一步包括一壺蓋,其中該壺蓋設於該環形部的內緣。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泡茶壺,其中該傾洩口係形成於該壺口的一側。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泡茶壺,其中該濾槽延伸於該濾杯底緣。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泡茶壺,其中該壺體及該濾杯係透明耐熱材料構成。
TW108216381U 2019-12-10 2019-12-10 泡茶壺 TWM592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6381U TWM592266U (zh) 2019-12-10 2019-12-10 泡茶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6381U TWM592266U (zh) 2019-12-10 2019-12-10 泡茶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2266U true TWM592266U (zh) 2020-03-21

Family

ID=70768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6381U TWM592266U (zh) 2019-12-10 2019-12-10 泡茶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22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24448B2 (en) Beverage dispenser
US20100263549A1 (en) Tea and herb infusing beverage container
CN2933177Y (zh) 冲泡器
US20120225176A1 (en) Device for timing and automatically steeping tea
US20200085228A1 (en) Kettle With Removable Tea Steeper
CN203220186U (zh) 煮茶水壶的滤芯传动升降结构
TWM592266U (zh) 泡茶壺
CN201617564U (zh) 一种茶壶
US3068777A (en) Self-timing automatic coffee percolator
CN201595570U (zh) 一种新型茶壶
US2808775A (en) Combination beverage maker
JP4476316B2 (ja) 茶漉し付きティーポット
TWI764816B (zh) 手沖濾杯及其與注水器的組合
TWM514799U (zh) 內虹吸真空飲品器
JPH05228046A (ja) コーヒーのいれ方
JP2007175219A (ja) タイマー機能付きお茶いれ機
TWM505900U (zh) 濾杯結構
TWM344822U (en) Assembly-type teapot
JP2007020816A (ja) タイマー制御茶類抽出器
TWI796262B (zh) 手沖濾杯及其與注水器的組合
JP3198425U (ja) 飲料用食器
TWM567050U (zh) Portable soaking device
TWM310659U (en) Kettle
CN216932648U (zh) 一种内置装饰件的茶杯
CN204580733U (zh) 冲泡容器、容器盖及容物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