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1664U - 用以進行身分註冊程序的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以進行身分註冊程序的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1664U
TWM591664U TW108210713U TW108210713U TWM591664U TW M591664 U TWM591664 U TW M591664U TW 108210713 U TW108210713 U TW 108210713U TW 108210713 U TW108210713 U TW 108210713U TW M591664 U TWM591664 U TW M59166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processor
identity
image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0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許繡鶴
簡樹理
王振宇
林均展
Original Assignee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10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1664U/zh
Publication of TWM591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1664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提供一種具有影像擷取裝置、通訊裝置、儲存裝置及處理器的電子裝置,用以進行身分註冊程序。特別是,處理器在載入應用程式並接收註冊請求時,響應於註冊請求,處理器執行身分註冊程序。身分註冊程序包括:由處理器啟用影像擷取裝置,以獲取使用者影像;由處理器分析使用者影像,以獲取臉部辨識特徵值,並將裝置識別碼、使用者影像以及臉部辨識特徵值傳送至身分管理伺服器進行登錄;以及由處理器接收到來自身分管理伺服器的確認訊息後,完成身分註冊程序。

Description

用以進行身分註冊程序的電子裝置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是有關於一種身分處理技術,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用以進行身分註冊程序的電子裝置。
在現階段採用生物辨識的技術中,多半是在裝置端進行生物辨識,並將生物辨識的結果回傳給請求生物辨識的伺服器。因此,伺服器與使用者的連結僅在於「裝置」,並非伺服器和「使用者」。舉例來說,倘若使用者的手機遺失,且在其停用各類型的服務之前,已遭惡意使用者破解手機的密碼,並竄改其生物辨識的結果。此時,惡意使用者有機會採用使用者的手機進行各類型的操作。特別是,倘若惡意使用者是使用者的親朋好友,使用者更難以即時發現惡意使用者的意圖,阻止悲劇的發生。然而,若由伺服器進行生物辨識,則會有傳送封包過大、辨識時間過久等問題。
因此,在提供金融服務的當下,如何能夠提供簡單的註冊方式讓使用者運用生物辨識的服務,並讓金融服務與使用者產生直接的連結以提升安全性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致力的課題。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電子裝置,以提供簡單的註冊方式而讓使用者運用生物辨識,同時也提升服務的安全性。
本新型的電子裝置是用以進行身分註冊程序,其具有影像擷取裝置、通訊裝置、儲存裝置以及處理器。影像擷取裝置用以獲取使用者影像。通訊裝置連接至身分管理伺服器。儲存裝置用以儲存應用程式及裝置識別碼。處理器連接至影像擷取裝置、通訊裝置、儲存裝置以及處理器,用以辨識使用者影像。處理器在載入應用程式,並接收註冊請求時,響應於註冊請求,處理器執行身分註冊程序。身分註冊程序包括:由處理器啟用影像擷取裝置,以獲取使用者影像;由處理器分析使用者影像,以獲取臉部辨識特徵值,並將裝置識別碼、使用者影像以及臉部辨識特徵值傳送至身分管理伺服器進行登錄;以及由處理器在接收到來自身分管理伺服器的確認訊息後,完成身分註冊程序。
基於上述,本新型用以進行身分註冊程序的電子裝置能夠通過簡單輕鬆的方式,讓使用者在點選註冊請求後,即能夠自動擷取使用者的影像、分析並完成身分註冊程序,並不增加使用者操作上的負擔。於此同時,亦簡化了封包傳遞所耗費的網路資源及時間,也簡化了影像比對所耗費的時間。並且,伺服器在對使用者進行身分確認時,也將生物辨識的層次拉回與使用者直接相關連,提升了交易的安全性。
為讓本新型創作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繪示本新型一實施例電子裝置的裝置示意圖。請參照圖1,電子裝置100具有影像擷取裝置110、通訊裝置120、儲存裝置130以及處理器140。
影像擷取裝置110用以獲取使用者影像,具體而言,影像擷取裝置110例如為各類型的內嵌式攝相機,或者是通過各類型連接埠連接的外接式攝相機,例如,藉由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藍牙(Bluetooth)、Wi-Fi等連接的外接式攝像機,但本新型不限於此。
通訊裝置120具備通訊能力,用以傳送與接收各類資訊。在本新型一實施例中,通訊裝置120是以通訊晶片及/或各類型的網路介面控制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進行實作,通訊晶片可為支援全球行動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GSM)、個人手持式電話系統(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 PHS)、碼多重擷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系統、寬頻碼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系統、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 LTE)系統、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WiMAX)系統、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 Wi-Fi)系統或藍牙的信號傳輸的元件,本新型不限於此。
儲存裝置130儲存電子裝置100運行所需的各類軟、韌體及資料,特別是,儲存裝置130會儲存應用程式以及裝置識別碼。在此實施例中,應用程式具有一系列的程式碼,而經處理器130載入運行後,能夠完成身分註冊程序。裝置識別碼則為相對應電子裝置100的唯一識別碼,例如,機碼。儲存裝置130可以是任何型態的固定或可移動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硬碟(Hard Disk Drive,HDD)、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SSD)或類似元件或上述元件的組合,本新型不限於此。
處理器140連接至影像擷取裝置110、通訊裝置120以及儲存裝置130。處理器140例如為,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是其他可程式化之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數位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可程式化控制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其他類似元件或上述元件的組合,本新型不限於此。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可以為使用者的個人電子裝置,例如,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本新型不限於此。
圖2繪示本新型一實施例電子裝置運行的流程示意圖。在下述的說明中,將以圖1及圖2說明電子裝置運行的細節以及流程。
在進行身分註冊程序之前,處理器130會載入儲存裝置130中的應用程式,以使處理器140能夠完成身分註冊程序的所有流程。
在步驟S210,處理器140接收註冊請求,以響應於註冊請求執行身分註冊程序。此註冊請求是由使用者選擇並發出。處理器140在接收到此註冊請求的時候,會運行身分註冊程序。
在步驟S220,處理器140啟用影像擷取裝置110,而使影像擷取裝置110獲取使用者影像。詳細來說,處理器1440啟用影像擷取裝置110後,使用者可以從電子裝置100的顯示螢幕中看到使用者影像,且當使用者觸發「拍照」的按鈕,或者是電子裝置100自動啟動的倒數秒數結束後,影像擷取裝置110會獲取相對應使用者的使用者影像。在一實施例中,倘若影像擷取裝置110擷取到過多的背景資訊,處理器140會進行再對獲取的使用者影像進行圖形解析,以擷取出屬於使用者的頭部區域。此外,倘若處理器140經辨識後,判斷使用者影像中屬於使用者的頭部區域的部分具有障礙物(例如,口罩、帽子、太陽眼鏡等),導致無法清晰辨識出使用者的五官及眉毛,此時,處理器140會發出警示通知,並鎖住「拍照」的按鈕,以提醒使用者此為不合法的照片態樣,然本新型不限於此。
在步驟S230,處理器140分析使用者影像,以獲取臉部辨識特徵值。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臉部辨識特徵值例如為,兩眼眼距寬3公分、鼻寬2.5公分、下巴2公分、唇寬3.5公分、鼻翼到臉頰寬4公分等,然此僅為示例,本新型不限於此。
值得一提的是,在步驟S220與步驟S230之間,或者在步驟S230之後,處理器140還會進行活體辨識程序,以避免惡意使用者採用圖片或影片假裝使用者進行身分註冊。具體而言,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器140會通過影像擷取裝置110獲取多個使用者影像,例如,每間隔0.01秒即擷取一張使用者影像。接著,處理器140會辨識特定部位是否產生動態變化,倘若在特定部位產生動態變化,則判斷使用者影像是符合活體辨識程序,非由影像或圖像試圖魚目混珠。舉例來說,特定部位例如為眼睛,相應的動態變化例如為眨眼。又或者是,特定部位例如為動脈,相應的動態變化為臉部細微的光影變化。又或者是,特定部位例如為瞳孔,相應的動態變化例如為瞳孔收縮。又或者是,特定部位例如為整個頭,相應的動態變化例如為頭和背景的位置,或者是頭的比例、五官相對於整個臉部的位置等,本新型不限於此。
在步驟S240,處理器140通過通訊裝置120將裝置識別碼、使用者影像以及臉部辨識特徵值傳送至身分管理伺服器進行登錄。除此之外,處理器140還會傳送應用程式當前對應的使用者帳號至身分管理伺服器。身分管理伺服器會響應於此,將使用者帳號與裝置識別碼、使用者影像以及臉部辨識特徵值進行绑定。詳細而言,每一個使用者帳號僅能夠對應到一個裝置識別碼、使用者影像以及臉部辨識特徵值,以確保使用者的資料不被其他裝置盜用。因此,倘若對應此使用者帳號已經存在對應的裝置識別碼、使用者影像以及臉部辨識特徵值時,身分管理伺服器會發送一個確認簡訊至使用者帳號對應的手機號碼,(例如,包含簡訊驗證碼或者是確認連結的簡訊),以讓使用者通過相對應的行為(例如在應用程式上輸入驗證碼,或者是在手機號碼的裝置中點選簡訊中的確認連結),以讓使用者確認是否更換綁定的裝置。在綁定完成之後,處理器140回傳相應「綁定完成」的確認訊息。
在步驟S250,處理器140通過通訊裝置120接收到來自身分管理伺服器的確認訊息後,完成身分註冊程序。在完成身分註冊程序之後,使用者即可使用與身分管理伺服器進行資料交換的各種服務。舉例來說,倘若身分管理伺服器是銀行的客戶管理資料庫,並與銀行的各類型服務進行連接,則使用者可以在已完成身分註冊程序的前提下,使用各類型的銀行服務,例如,全台灣各地的自動存提款機、網路銀行、網路申辦個人信用貸款、行動轉帳、基金申購、信用卡申辦、保險購買、繳還貸款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完成身分註冊程序之後,使用者的相關資料被建置在身分管理伺服器,在爾後使用各類型的服務時,使用者將不再需要輸入帳號,而是轉由使用者的臉部作為讀取使用者身分的依據。在讀取使用者身分之後,使用者還需進一步進行第二層的驗證,以確保使用者的身分無虞。如此一來,臉部特徵辨識值不僅能夠和使用者產生直接的關連,且臉部特徵辨識值精細度不足的地方,能夠由第二層的驗證進行彌補,藉此能在維持安全性的情形下,在影像辨識的精細度與處理時間達到平衡。
具體而言,由於在本新型所採用的臉部辨識特徵值中,已將使用者的臉部特徵轉換成實際的參數。因此,在後續進行運用臉部辨識特徵值而對使用者的臉部影像進行辨識時,身分管理伺服器並不一定需要獲取使用者完整的臉部影像,其僅需要獲知待辨識臉部影像對應的臉部辨識特徵值,即可在其儲存的臉部辨識特徵值中篩選出相應待辨識臉部影像的使用者帳號,簡化了封包傳遞所耗費的網路資源及時間,也簡化了影像比對所耗費的時間。
以下將採用無卡提款進行說明。倘若使用者在自動提款機中選取「提款」的服務,此時,自動提款機會相應的啟用自身的攝像機,取得在自動提款機前的使用者的影像,並傳送至身分管理伺服器。身分管理伺服器即可分析自動提款機前的使用者的影像,在身分管理伺服器所記錄的使用者影像及臉部辨識特徵值中,找到對應自動提款機前的使用者,註冊並記錄在身分管理伺服器中的使用者影像,據此獲取自動提款機前的使用者對應的使用者帳號。並且,自動提款機及或身分管理伺服器會依據此使用者帳號,要求使用者進一步進行身分驗證。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在進行身分註冊程序的過程中,處理器140還會接收驗證方法設定選項,以讓使用者進一步對後續驗證方法進行設定。舉例來說,驗證方法設定選項例如包括裝置端生物驗證、推播驗證、帳號密碼驗證、或操作機密碼輸入驗證。裝置端生物驗證為,使用者預先在裝置端設定個人生物特徵,例如臉部特徵、指紋特徵、虹膜特徵等。在自動提款機要求使用者進一步進行身分驗證時,例如,在身分管理伺服器找到使用者帳號時,會同時推播驗證訊息至相應此使用者帳號手機號碼的應用程式中,此時,使用者必須開啟應用程式,應用程式會帶出裝置驗證程序,而讓使用者進行生物特徵辨識。倘若生物特徵辨識的結果為使用者是合法的使用者,應用程式會通過通訊裝置120回覆「驗證OK」的選項,並在通過身分管理伺服器後傳送至自動提款機。
推播驗證則會在自動提款機要求使用者進一步進行身分驗證時,例如,在身分管理伺服器找到使用者帳號時,會同時推播驗證訊息至相應此使用者帳號手機號碼的應用程式中。此時,使用者必須開啟應用程式並對驗證訊息點選「確認」鍵,應用程式會通過通訊裝置120回覆「確認」的選項,並通過身分管理伺服器後傳送至自動提款機。
又或者是,在自動提款機要求使用者進一步進行身分驗證時,例如,在身分管理伺服器找到使用者帳號時,會同時推播驗證號碼至相應此使用者帳號手機號碼的應用程式以及自動提款機中。此時,使用者必須在自動提款機中輸入顯示在應用程式中的驗證號碼,自動提款機判斷使用者所輸入的號碼與身分管理伺服器傳送的驗證號碼一致時,判斷使用者為合法的使用者。
帳號密碼驗證則是在身分管理伺服器找到使用者帳號時,推播輸入密碼請求至相應此使用者帳號手機號碼的應用程式中。此時,使用者必須在應用程式中輸入其註冊的密碼並回傳給身分管理伺服器。身分管理伺服器判斷使用者輸入的號碼證確實,判斷使用者為合法的使用者。
操作機密碼輸入驗證是在身分管理伺服器找到使用者帳號時,將使用者帳號及其註冊的密碼傳送給自動提款機。此時,使用者必須在自動提款機中輸入其註冊的密碼,自動提款機判斷密碼正確時,判斷使用者為合法的使用者。然而,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不以上述的驗證方法為限。
綜上所述,本新型用以進行身分註冊程序的電子裝置能夠通過簡單輕鬆的方式,讓使用者在點選註冊請求後,即能夠自動擷取使用者的影像、分析並完成身分註冊程序,並不增加使用者操作上的負擔。於此同時,本新型所採用的臉部辨識特徵值已將使用者的臉部特徵轉換成實際的參數,因此,在後續進行運用臉部辨識特徵值而對使用者的臉部影像進行辨識時,身分管理伺服器並不一定需要獲取使用者完整的臉部影像,其僅需要獲知待辨識臉部影像對應的臉部辨識特徵值,即可在其儲存的臉部辨識特徵值中篩選出相應待辨識臉部影像的使用者帳號,簡化了封包傳遞所耗費的網路資源及時間,也簡化了影像比對所耗費的時間。並且,伺服器在對使用者進行身分確認時,也將生物辨識的層次拉回與使用者直接相關連,提升了交易的安全性。同時,使用者也免去記錄帳號或者攜帶實體卡片的必要性。
雖然本新型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創作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電子裝置 110:影像擷取裝置 120:通訊裝置 130:儲存裝置 140:處理器 S210~S250:步驟
圖1繪示本新型一實施例電子裝置的裝置示意圖。 圖2繪示本新型一實施例電子裝置運行的流程示意圖。
100:電子裝置
110:影像擷取裝置
120:通訊裝置
130:儲存裝置
140:處理器

Claims (6)

  1. 一種電子裝置,用以進行身分註冊程序,包括: 影像擷取裝置,用以獲取使用者影像; 通訊裝置,連接至身分管理伺服器; 儲存裝置,用以儲存一應用程式及一裝置識別碼;以及 處理器,連接至該影像擷取裝置、該通訊裝置、該儲存裝置以及該處理器,其中, 該處理器在載入該應用程式,並接收一註冊請求時,響應於該註冊請求,該處理器執行該身分註冊程序,其中該身分註冊程序包括: 由該處理器啟用該影像擷取裝置,以獲取該使用者影像; 由該處理器分析該使用者影像,以獲取一臉部辨識特徵值,並將該裝置識別碼、該使用者影像以及該臉部辨識特徵值傳送至該身分管理伺服器進行登錄;以及 由該處理器在接收到來自該身分管理伺服器的確認訊息後,完成該身分註冊程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器在執行該身分註冊程序時,還通過該影像擷取裝置獲取多個使用者影像,以依據該多個使用者影像進行活體辨識程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活體辨識程序還包括: 由該處理器依據該多個使用者影像的時間序列,辨識該多個使用者影像的特定部位是否有動態變化,並在該些多個使用者影像的該特定部位產生動態變化時,判斷該多個使用者影像符合活體辨識程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在該身分註冊程序還包括: 由該處理器辨識該使用者影像,以判斷該使用者影像中相應使用者的頭部區域是否存在障礙物,並在該使用者影像的該頭部區域存在障礙物時,發出警示通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器還接收一驗證方法設定選項,該驗證方法設定選項相應於裝置端生物驗證、推播驗證、帳號密碼驗證或者操作機密碼輸入驗證。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身分管理伺服器還判斷在對應該使用者影像的一使用者帳號是否已經存在對應的裝置識別碼,且在該使用者帳號已經存在對應的裝置識別碼時,發送確認簡訊至該使用者帳號對應手機號碼,並在接收到一確認指示時,將該使用者帳號已經存在的該裝置識別碼更換為該裝置識別碼。
TW108210713U 2019-08-14 2019-08-14 用以進行身分註冊程序的電子裝置 TWM591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0713U TWM591664U (zh) 2019-08-14 2019-08-14 用以進行身分註冊程序的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0713U TWM591664U (zh) 2019-08-14 2019-08-14 用以進行身分註冊程序的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1664U true TWM591664U (zh) 2020-03-01

Family

ID=70768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0713U TWM591664U (zh) 2019-08-14 2019-08-14 用以進行身分註冊程序的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166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8480B (zh) * 2020-09-25 2022-06-21 柯極互動有限公司 人員定位之生物辨識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TWI770412B (zh) * 2019-08-14 2022-07-11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進行身分註冊程序的電子裝置及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0412B (zh) * 2019-08-14 2022-07-11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進行身分註冊程序的電子裝置及其方法
TWI768480B (zh) * 2020-09-25 2022-06-21 柯極互動有限公司 人員定位之生物辨識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202304A1 (en) Method of host-directed illumination and system for conducting host-directed illumination
US9773151B2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ontactless biometrics-based identification
TWI752418B (zh) 伺服器、客戶端、用戶核身方法及系統
AU2017201463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henticating users
EP3061023B1 (en)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performing 3d-based identity verifica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mobile devices
AU2018323233A1 (en) Resource transfer method, fund pay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A2764855C (en) Methods and systems of authentication
US20150220933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king secure online payments
US20230044302A1 (en) Transaction Authentication
WO2015058529A1 (en) A fingerprint payment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US20180374101A1 (en) Facial biometrics card emulation for in-store payment authorization
EP359487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transactions from a mobile device
WO2015188434A1 (zh) 互联网支付的注册认证、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2396004A (zh) 用于人脸识别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M591664U (zh) 用以進行身分註冊程序的電子裝置
KR20220136963A (ko) 보안성이 우수한 비대면 본인인증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7786349B (zh) 一种针对用户账号的安全管理方法及装置
TWI770412B (zh) 用以進行身分註冊程序的電子裝置及其方法
TWM588840U (zh) 提供身分驗證功能的金融服務裝置
CN105580046B (zh) 提供与远程银行装置的银行业务交互的系统和方法
KR20120013881A (ko) 무인대출 처리방법
KR20140020389A (ko) 스마트폰을 이용한 개인 스마트 뱅킹 서비스 방법
TWI772666B (zh) 提供身分驗證功能的金融服務裝置及方法
US11200313B2 (en) Defense mechanism against component wise hill climbing using synthetic face generators
TWM591669U (zh) 提供身分驗證功能的金融服務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