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8096U - 杯蓋結構 - Google Patents

杯蓋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8096U
TWM588096U TW108211764U TW108211764U TWM588096U TW M588096 U TWM588096 U TW M588096U TW 108211764 U TW108211764 U TW 108211764U TW 108211764 U TW108211764 U TW 108211764U TW M588096 U TWM588096 U TW M58809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raw
shaft
cup lid
straw unit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17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毓聖
Original Assignee
尊威科技企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尊威科技企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尊威科技企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117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8096U/zh
Publication of TWM588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8096U/zh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種杯蓋結構,包含有一杯蓋本體,其設有一容槽部,騎上設有一軸接部、一貫穿孔;一吸管模組其依序包含有一上吸管單元、一連接管及一下吸管單元,該上吸管單元包含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與一軸凸部,該第一端係提供使用者飲用飲料,該第二端則對應該連接管,並且該第二端上設有一貫通口,該軸凸部設置於該第二端的外側,且該軸凸部恰可軸配在該軸接部,讓該上吸管單元沿著該軸接部轉動樞轉;該連接管係安裝在該杯蓋本體的貫穿孔,該下吸管單元則套合在該連接管之下端,藉由操作該吸管模組可提供使用者單手操作,以便飲用容器內的飲料者。

Description

杯蓋結構
本創作關於一種杯蓋結構,特別是指一種運用在冷飲杯的杯蓋,其上設有一可掀動的吸管部,讓使用者容易飲用容器內的飲料者。
按,隨著環保意識提高,國內在108年7月1日起各大餐廳開始禁止使用塑膠吸管,藉此,減少垃圾量與友善地球環境。
其他對應的環保政策包含飲料店減少使用塑膠杯、保麗龍杯等等,或者對前述的免洗餐具課徵環保稅,期望減少垃圾量、降低碳排量,愛護環境者。
因此,如保溫杯等商品相當熱門,尤其是夏天有種名稱為「冰霸杯」的冷飲專用杯,這類型的容器具有長時間保冰,並且容量大,相當適合裝入冰涼的飲料,對於司機、運動選手或者戶外工作者而言,隨手即可飲用冰涼的飲料相當暢快、消暑。
這類產品的缺點在於:若要以用飲料需旋開杯蓋,但是對於司機而言需要單手旋開杯蓋又要開車,行車相當危險;如珍珠奶茶、綠豆冰等顆粒狀的飲料,飲用上較為不方便。
如何改善習用結構的缺點,乃相關業者積極克服之課題者。
本創作之目的即在於改善上述之缺點,主要技術、目的為:
一杯蓋本體,其設有一容槽部,該容槽部上設有一軸接部、一貫穿該杯蓋本體的貫穿孔;
一吸管模組,其依序包含有一上吸管單元、一連接管及一下吸管單元,該上吸管單元為一中空的管體結構,其包含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與一軸凸部,該第一端係提供使用者飲用飲料,該第二端則對應該連接管,並且該第二端上設有一貫通口,該軸凸部設置於該第二端的外側,且該軸凸部恰可軸配在該軸接部,讓該上吸管單元沿著該軸接部轉動樞轉;該連接管係安裝在該杯蓋本體的貫穿孔,該下吸管單元則套合在該連接管之下端。
據此,掀動該吸管模組的上吸管單元,使得該吸管模組接通即可吸取一容器內的飲料、飲品;當推動該上吸管單元回到該容槽部內,則該第二端的貫通口與該連接管分離防止容器內的飲料外溢的效果者。
在本創作的實施方式中,該容槽部開設有一洩氣孔,並且該洩氣孔上設有一單向洩氣閥,該上吸管單元的第一端下端則設有對應該單向洩氣閥的一止擋塞。
在本創作的實施方式中,該第二端呈一半圓形的結構。
在本創作的實施方式中,該第二端的上端設有一止擋部,該止擋部恰可撐卡於該杯蓋本體的外壁面。
因此依據本創作的技術手段,本創作可以獲得的功效簡要說明如下所列:
1.本創作的結構單手即可操作,對於司機而言,大幅增加便利性。
2.由於下吸管單元能伸入容器內,如珍珠奶茶、綠豆湯、椰果等食材能順利吸取,提高飲用飲料的便利性。
請參閱第1至6圖,本創作杯蓋結構主要包含有:一杯蓋本體1與一吸管模組2所構成,該杯蓋本體1係可裝配在一容器3。
如第1至6圖所示,該杯蓋本體1基本上與習用的杯蓋外型與功能相通,都是要用於封閉容器3的開口,防止容器3內的液體濺出,其特徵在於該杯蓋本體1設有一容槽部11,該容槽部11上設有一軸接部12、一貫穿該杯蓋本體1的貫穿孔13。
如第1至6圖所示,該吸管模組2其依序包含有一上吸管單元21、一連接管22及一下吸管單元23,該上吸管單元21為一中空的管體結構,其包含有一第一端211、一第二端212與一軸凸部213,該第一端211係提供使用者飲用飲料,該第二端212則對應該連接管22,並且該第二端212上設有一貫通口2121,該軸凸部213設置於該第二端212的外側,且該軸凸部212恰可軸配在該軸接部12,讓該上吸管單元21沿著該軸接部12轉動樞轉;該連接管22係安裝在該杯蓋本體1的貫穿孔13,該下吸管單元23則套合在該連接管22之下端。
如第1至6圖所示,為了達到容器3內部壓力平衡,防止容器3的液體沿著杯蓋本體1逆流,因此,該杯蓋本體1之容槽部11設有一洩氣孔111,在該洩氣孔111上組裝有一單向洩氣閥112,而該上吸管單元21的第一端211下端則設有對應該單向洩氣閥112的一止擋塞2111;如第1、2圖所示,為了防止飲料溢出,本創作之杯蓋本體1與容器3連接處設有一止水膠圈15,然而,止水膠圈15的技術乃習用結構皆有的結構技術,在此不多加贅述原理。
如第1至6圖所示,該第二端212呈一半圓形的結構,讓轉動時更佳流暢者。
如第5至6圖所示,該第二端212的上端設有一止擋部2122,該止擋部2122恰可撐卡於該杯蓋本體1的外壁面14。
透過上述機構,本創作的使用方式以及可獲得的功效如下所述:
1.掀動該吸管模組2的上吸管單元21,使得該吸管模組2接通即可吸取一容器3內的飲料、飲品;當推動該上吸管單元21回到該容槽部11內,則該第二端212的貫通口2121與該連接管22分離防止容器3內的飲料外溢的效果者。
2.透過本創作之設計,只要掀動該吸管模組2,即可抽吸容器3底層的飲料顆粒(如粉圓、椰果、布丁),大幅增進了飲用飲料的口感,同時本創作配合容器3能重複使用,減少使用塑膠杯、紙杯的數量,減少垃圾量以及愛護環境。
綜上所述,本創作結構均未曾見於諸書刊或公開使用,誠符合新型專利申請要件,懇請 鈞局明鑑,早日准予專利,至為感禱。
需陳明者,以上所述乃是本創作之具體實施立即所運用之技術原理,若依本創作之構想所作之改變,其所產生之功能仍未超出說明書及圖式所涵蓋之精神時,均應在本創作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1‧‧‧杯蓋本體
11‧‧‧容槽部
111‧‧‧洩氣孔
112‧‧‧單向洩氣閥
12‧‧‧軸接部
13‧‧‧貫穿孔
14‧‧‧外壁面
2‧‧‧吸管模組
21‧‧‧上吸管單元
211‧‧‧第一端
2111‧‧‧止擋塞
212‧‧‧第二端
2121‧‧‧貫通口
2122‧‧‧止擋部
213‧‧‧軸凸部
22‧‧‧連接管
23‧‧‧下吸管單元
第1圖係本創作結構立體分解圖(一)。
第2圖係本創作結構立體分解圖(二)。
第3圖係本創作與容器結合之結構圖。
第4圖係本創作另一側的結構立體圖。
第5圖係該吸管模組操作示意圖(一)。
第6圖係該吸管模組操作示意圖(二)。

Claims (6)

  1. 一種杯蓋結構,主要包含有:
    一杯蓋本體,其設有一容槽部,該容槽部上設有一軸接部、一貫穿該杯蓋本體的貫穿孔;
    一吸管模組,其依序包含有一上吸管單元、一連接管及一下吸管單元,該上吸管單元為一中空的管體結構,其包含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與一軸凸部,該第一端係提供使用者飲用飲料,該第二端則對應該連接管,並且該第二端上設有一貫通口,該軸凸部設置於該第二端的外側,且該軸凸部恰可軸配在該軸接部,讓該上吸管單元沿著該軸接部轉動樞轉;該連接管係安裝在該杯蓋本體的貫穿孔,該下吸管單元則套合在該連接管之下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杯蓋結構,其中,該掀開該吸管模組的上吸管單元,使得該吸管模組接通的通路,可吸取一容器內的飲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杯蓋結構,其中,該推動該上吸管單元回到該容槽部內,則該第二端的貫通口與該連接管分離防止一容器內的飲料外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杯蓋結構,其中,該容槽部開設有一洩氣孔,並且該洩氣孔上設有一單向洩氣閥,該上吸管單元的第一端下端則設有對應該單向洩氣閥的一止擋塞。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杯蓋結構,其中,該第二端呈一半圓形的結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杯蓋結構,其中,該第二端的上端設有一止擋部,該止擋部恰可撐卡於該杯蓋本體的外壁面。
TW108211764U 2019-09-04 2019-09-04 杯蓋結構 TWM588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1764U TWM588096U (zh) 2019-09-04 2019-09-04 杯蓋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1764U TWM588096U (zh) 2019-09-04 2019-09-04 杯蓋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8096U true TWM588096U (zh) 2019-12-21

Family

ID=69584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1764U TWM588096U (zh) 2019-09-04 2019-09-04 杯蓋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80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2191B (zh) * 2020-02-20 2023-02-11 美商企劃王有限公司 通氣裝置、蓋體以及包括該蓋體的容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2191B (zh) * 2020-02-20 2023-02-11 美商企劃王有限公司 通氣裝置、蓋體以及包括該蓋體的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45025B2 (en) Cup having integrated straw
JPH01121010A (ja) 漏れ防止蓋
US7204385B2 (en) Vented drinking vessel in the style of a racecar fueling tank
JP2020011057A (ja) 飲料カップ蓋
TWM588096U (zh) 杯蓋結構
TWI285094B (en) Drinking vessels
JP2013536134A (ja) 飲料容器用ガード
TW202042705A (zh) 具有吸引結構的冷熱雙用杯
CN203735922U (zh) 一种吸管杯
JP3224395U (ja) ストロー機能を有する容器
CN216166724U (zh) 一种带有吸管和饮口的杯盖
CN111195051A (zh) 一种可任意角度喝水的吸管水杯
CN202072155U (zh) 一种新型的果奶瓶
CN201049784Y (zh) 吸嘴杯盖
CN216186753U (zh) 一种快速散热纸杯
TWM580068U (zh) Eco-cup structure device without straw
CN216438955U (zh) 双饮口杯
CN212037064U (zh) 一种可任意角度喝水的吸管水杯
KR200466728Y1 (ko) 유아용 다용도 컵
CN211996992U (zh) 一种带饮料吸管的多功能饮料瓶
CN218500426U (zh) 一种双口水杯杯盖
CN213075306U (zh) 一种双方式饮水杯
CN214341528U (zh) 一种挂耳咖啡冲泡杯
CN210762153U (zh) 一种吸管内嵌型纸杯
CN201675569U (zh) 一种儿童餐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