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7591U - 壓延成型裝置 - Google Patents

壓延成型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7591U
TWM587591U TW108212351U TW108212351U TWM587591U TW M587591 U TWM587591 U TW M587591U TW 108212351 U TW108212351 U TW 108212351U TW 108212351 U TW108212351 U TW 108212351U TW M587591 U TWM587591 U TW M58759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wheel
calendering device
plastic film
grind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2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吳永富
Original Assignee
翔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翔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翔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123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7591U/zh
Publication of TWM587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7591U/zh

Link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壓延成型裝置,包括第一面料發送機與壓延機。第一面料發送機用以提供第一面料。壓延機包括多個研壓輪、橡膠輪以及壓花輪。多個研壓輪用以將熔融態的塑料壓製成塑料膜。橡膠輪用以將第一面料壓合至塑料膜的第一表面以形成第一複合膜。壓花輪與橡膠輪接觸,其用以將第一複合膜壓製出壓花紋路。

Description

壓延成型裝置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壓延成型裝置。
壓延成型(calendering)是藉助於輥筒間強大的剪切力並配以相應的加工溫度,使黏流態的物料多次受到擠壓和延展作用,最終成為具有寬度和厚度的薄膜製品的一種加工方法。
一般而言,以壓延成型方式所形成的薄膜製品大多是單一材料,例如聚氯乙烯(PVC)膜。然而,消費者對於由不同材料所構成的多層薄膜(例如人造皮革、帆布等)的需求增加。現今的製造方法是先各自形成單一材料的薄膜後,再將各種材料的薄膜黏合或加熱壓合在一起,以形成具有不同材料的多層薄膜。然而,這種製造方法不僅製造步驟繁瑣,更是浪費大量人力與時間成本。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壓延成型裝置,其可在同一壓延機中將塑料膜與面料壓合在一起,以同時形成由不同材料所構成的兩層結構或是三層結構的複合膜。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壓延成型裝置,包括第一面料發送機與壓延機。第一面料發送機用以提供第一面料。壓延機包括多個研壓輪、橡膠輪以及壓花輪。多個研壓輪用以將熔融態的塑料壓製成塑料膜。橡膠輪用以將第一面料壓合至塑料膜的第一表面以形成第一複合膜。壓花輪與橡膠輪接觸,其用以將第一複合膜壓製出壓花紋路。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橡膠輪與多個研壓輪中的一者接觸。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壓延成型裝置更包括引出輪配置在橡膠輪與多個研壓輪中的一者之間,其中引出輪與多個研壓輪中的一者接觸。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橡膠輪的溫度與壓花輪的溫度低於多個研壓輪的溫度。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壓延成型裝置更包括第二面料發送機用以提供第二面料至壓延機中,以將第二面料壓合至塑料膜的第二表面以形成第二複合膜。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複合膜包括第一面料與塑料膜所構成的兩層結構,而第二複合膜包括第一面料、塑料膜以及第二面料所構成的三層結構。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面料與第二面料各自包括紡織布或無紡布。
基於上述,本新型創作的壓延成型裝置藉由引出輪的移動,使得研壓輪與橡膠輪直接接觸或不直接接觸,藉此對塑料膜與面料進行直接貼合壓花製程或是間接貼合壓花製程。在此情況下,本新型創作的壓延成型裝置可在同一壓延機中同時形成由不同材料所構成的兩層結構或是三層結構的複合膜,進而簡化製程並節省人力與時間成本。
為讓本新型創作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參照本實施例之圖式以更全面地闡述本新型創作。然而,本新型創作亦可以各種不同的形式體現,而不應限於本文中所述之實施例。
圖1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壓延成型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請參照圖1,本新型創作之第一實施例的壓延成型裝置10包括壓延機100、第一面料發送機200以及第二面料發送機300。具體來說,壓延機100包括多個研壓輪110、橡膠輪120、壓花輪130以及引出輪140。如圖1所示,研壓輪110包括第一研壓輪112、第二研壓輪114、第三研壓輪116以及第四研壓輪118。第一研壓輪112的旋轉方向與第二研壓輪114的旋轉方向不同,第二研壓輪114的旋轉方向與第三研壓輪116的旋轉方向不同,且第三研壓輪116的旋轉方向與第四研壓輪118的旋轉方向不同,藉此將供料輸送機150所輸送的熔融態的塑料P1壓製成塑料膜P2。在一些實施例中,供料輸送機150可以是押出機,其將固態塑料(例如是PVC、PP、PU、PE等類似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加熱熔融後,再將熔融態的塑料P1經由押出模頭注入第一研壓輪112與第二研壓輪114之間進行壓延成型製程。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研壓輪112、第二研壓輪114、第三研壓輪116以及第四研壓輪118具有不同溫度。在替代實施例中,第一研壓輪112的溫度大於第二研壓輪114的溫度,第二研壓輪114的溫度大於第三研壓輪116的溫度,而第三研壓輪116的溫度大於第四研壓輪118的溫度,藉此在壓延成型的過程中同時冷卻塑料膜P2。舉例來說,第一研壓輪112的溫度約為175°C,第二研壓輪114的溫度約為173°C,第三研壓輪116的溫度約為171°C,而第四研壓輪118的溫度約為144°C,但本新型創作不以此為限,研壓輪的溫度可依實際需求來調整。另外,雖然圖1繪示出4個研壓輪,但本新型創作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研壓輪的數量與配置可依實際需求來調整。
如圖1所示,第一面料發送機200提供第一面料F1至壓延機100中。第一面料F1經由預熱輪202與展開輪204傳送至橡膠輪120,其中預熱輪202可預熱第一面料F1。在一些實施例中,橡膠輪120內連通有冷卻系統(例如約30°C的冷卻水),以冷卻塑料膜P2。也就是說,橡膠輪120的溫度低於第四研壓輪118的溫度。另一方面,第二面料發送機300提供第二面料F2至壓延機100中。第二面料F2經由其他預熱輪與展開輪傳送至壓花輪130。在另一實施例中,壓花輪130可例如是由金屬製成的金屬輥輪,且壓花輪130內亦連通有冷卻系統(例如約30°C的冷卻水),以進一步冷卻塑料膜P2。也就是說,壓花輪130的溫度低於第四研壓輪118的溫度。在替代實施例中,第一面料F1與第二面料F2各自包括紡織布或無紡布。舉例來說,第一面料F1與第二面料F2可以是棉布。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引出輪140配置在第四研壓輪118與橡膠輪120之間。如圖1所示,引出輪140與第四研壓輪118直接接觸或物理性接觸,藉此調整塑料膜P2的厚度。舉例來說,當引出輪140的旋轉速度愈快,塑料膜P2的厚度愈薄,反之亦然。在一些實施例中,引出輪140的旋轉方向與第四研壓輪118的旋轉方向不同。
如圖1所示,當塑料膜P2藉由引出輪140引導至橡膠輪120與壓花輪130之間時,可藉由橡膠輪120與壓花輪130分別將第一面料F1與第二面料F2壓合至塑料膜P2的下表面(亦可稱為第一表面)與上表面(亦可稱為第二表面),藉此形成複合層C(亦可稱為第二複合層)。在此情況下,複合層C可例如是由第一面料F1、塑料膜P2以及第二面料F2所構成的三層結構。但本新型創作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本新型創作的壓延成型裝置亦可省略第二面料發送機300或是不從第二面料發送機300中提供第二面料F2,藉此形成由第一面料F1與塑料膜P2所構成的兩層結構(亦可稱為第一複合層)。也就是說,本新型創作的壓延成型裝置10可在同一壓延機100中同時形成由不同材料所構成的兩層結構或是三層結構的複合膜C,進而簡化製程並節省人力與時間成本。在本實施例中,在進行上述貼合製程時,由於塑料膜P2仍處於熔融態,因此,部分塑料膜P2會滲入第一面料F1以及/或第二面料F2的孔隙中,以增加塑料膜P2與第一面料F1以及/或第二面料F2之間的黏合度。在替代實施例中,在進行上述貼合製程時,亦可形成膠層於塑料膜P2與第一面料F1以及/或第二面料F2之間,以進一步增加塑料膜P2與第一面料F1以及/或第二面料F2之間的黏合度。
此外,當塑料膜P2、第一面料F1以及第二面料F2被引導入橡膠輪120與壓花輪130的接觸點時,壓花輪130可用以將將複合膜C壓製出壓花紋路。舉例來說,在製作籃球外皮時,壓花輪130可將複合膜C壓製出具有顆粒手感的凹凸紋路。因此,藉由本新型創作的壓延成型裝置所形成的複合膜可應用在各種皮件、鞋子、運動用品等需要人造皮革的商品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1與上述的貼合壓花製程可視為間接貼合壓花製程,然而,本新型創作不以此為限。在同一壓延成型裝置中,亦可進行直接貼合壓花製程,請詳見以下段落。
圖2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壓延成型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請參照圖2,基本上,第二實施例的壓延成型裝置20與第一實施例的壓延成型裝置10相似,詳細配置與製程步驟已於上述段落說明過,於此便不再贅述。上述兩者不同之處在於:第二實施例的壓延成型裝置20的引出輪140沿著第一方向D1向下移動,而橡膠輪120則是沿著第二方向D2向左移動,使得橡膠輪120與第四研壓輪118直接接觸或物理性接觸,進而先將第一面料F1壓合至塑料膜P2的下表面,接著再將第二面料F2壓合至塑料膜P2的上表面,藉此形成複合層C。在移動引出輪140的情況下,本新型創作的壓延成型裝置不僅可進行直接貼合壓花製程,亦可進行間接貼合壓花製程。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彼此不同或是彼此垂直。
此外,第二實施例的壓延成型裝置20亦可省略第二面料發送機300或是不從第二面料發送機300中提供第二面料F2,藉此形成由第一面料F1與塑料膜P2所構成的兩層結構。
綜上所述,本新型創作的壓延成型裝置藉由引出輪的移動,使得研壓輪與橡膠輪直接接觸或不直接接觸,藉此對塑料膜與面料進行直接貼合壓花製程或是間接貼合壓花製程。在此情況下,本新型創作的壓延成型裝置可在同一壓延機中同時形成由不同材料所構成的兩層結構或是三層結構的複合膜,進而簡化製程並節省人力與時間成本。
雖然本新型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創作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20‧‧‧壓延成型裝置
100‧‧‧壓延機
110‧‧‧研壓輪
112‧‧‧第一研壓輪
114‧‧‧第二研壓輪
116‧‧‧第三研壓輪
118‧‧‧第四研壓輪
120‧‧‧橡膠輪
130‧‧‧壓花輪
140‧‧‧引出輪
150‧‧‧供料輸送機
200‧‧‧第一面料發送機
202‧‧‧預熱輪
204‧‧‧展開輪
300‧‧‧第二面料發送機
C‧‧‧複合膜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F1‧‧‧第一面料
F2‧‧‧第二面料
P1‧‧‧熔融態的塑料
P2‧‧‧塑料膜
圖1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壓延成型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壓延成型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Claims (7)

  1. 一種壓延成型裝置,包括:
    第一面料發送機,用以提供第一面料;以及
    壓延機,包括:
    多個研壓輪,用以將熔融態的塑料壓製成塑料膜;
    橡膠輪,用以將所述第一面料壓合至所述塑料膜的第一表面以形成第一複合膜;以及
    壓花輪,與所述橡膠輪接觸,用以將所述第一複合膜壓製出壓花紋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壓延成型裝置,其中所述橡膠輪與所述多個研壓輪中的一者接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壓延成型裝置,更包括引出輪配置在所述橡膠輪與所述多個研壓輪中的一者之間,其中所述引出輪與所述多個研壓輪中的所述一者接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壓延成型裝置,其中所述橡膠輪的溫度與所述壓花輪的溫度低於所述多個研壓輪的溫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壓延成型裝置,更包括第二面料發送機用以提供第二面料至所述壓延機中,以將所述第二面料壓合至所述塑料膜的第二表面以形成第二複合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壓延成型裝置,其中所述第一複合膜包括所述第一面料與所述塑料膜所構成的兩層結構,而所述第二複合膜包括所述第一面料、所述塑料膜以及所述第二面料所構成的三層結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壓延成型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面料與所述第二面料各自包括紡織布或無紡布。
TW108212351U 2019-09-19 2019-09-19 壓延成型裝置 TWM587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2351U TWM587591U (zh) 2019-09-19 2019-09-19 壓延成型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2351U TWM587591U (zh) 2019-09-19 2019-09-19 壓延成型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7591U true TWM587591U (zh) 2019-12-11

Family

ID=69585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2351U TWM587591U (zh) 2019-09-19 2019-09-19 壓延成型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75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01616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panel including a reinforcement sheet
KR920702955A (ko) 수화물케이스와 열가소성 외피의 열성형공정
TWM587591U (zh) 壓延成型裝置
US11623439B2 (en) Roll forming device for plastic flooring
US7074289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laminating materials
DE60131999D1 (d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mehrschichtigen polymerfilmen
US1038443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water vapor permeable laminar sheet
TW202142378A (zh) 壓延成型裝置及貼合四層結構的方法
JPH01171837A (ja) ラミネート加工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74559B2 (ja) 網状体、網状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包装袋
CN111867807B (zh) 弹性片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伸缩性复合片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以及伸缩性复合片
TWI598212B (zh) Multi-grain foam mat process
EP2821225B1 (en) Method for forming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CN111186199A (zh) 多层产品及其生产方法
CN107839140B (zh) 具有多纹路性的发泡垫体制程
KR20220126126A (ko) 접착성 원단 적층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9007014A1 (zh) 编织布层状结构的塑胶地板成型方法
TW202338178A (zh) 彈性立體布料的連續製作設備及其連續製作方法
AU2014226387A1 (en) Reflective insulation
IT201800010308A1 (it) Prodotto multistrato termosaldabile e procedimento per la sua realizzazione
KR20110037434A (ko) Pla 필름을 이용한 종이 기재의 양면 라미네이팅 방법
TWM562216U (zh) 複合布料結構
JPH09187907A (ja) ラミネー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