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7345U - 可撓式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撓式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7345U
TWM587345U TW108208929U TW108208929U TWM587345U TW M587345 U TWM587345 U TW M587345U TW 108208929 U TW108208929 U TW 108208929U TW 108208929 U TW108208929 U TW 108208929U TW M587345 U TWM587345 U TW M58734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display
base
driving member
outer edge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8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奕達
凌正南
李武晟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89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7345U/zh
Publication of TWM587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7345U/zh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包括可折疊殼體、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第一驅動件、第二驅動件以及可撓式顯示器。可折疊殼體具有第一外側緣與第二外側緣。第一基座與第二基座彼此分離且分別可移動地設置於可折疊殼體。第一驅動件連結起第一基座與第一外側緣。第二驅動件連結起第二基座與第二外側緣。可撓式顯示器配置於第一基座與第二基座,且隨可折疊殼體而折疊彎折或展開攤平,其中在折疊彎折與展開攤平的轉換過程中,第一基座與第一外側緣相互移近,且第二基座與第二外側緣相互移近。

Description

可撓式顯示裝置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
隨著技術的進步,可撓式顯示技術逐漸發展成熟且被認為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一般而言,可撓式顯示技術包含電子紙、可撓式OLED等。再者,因應可攜式電子裝置在顯示裝置上對於彎曲、折疊、延展等機能的需求,可撓式顯示技術在可攜式電子裝置上的應用非常多元。同時,隨著可撓式材料在電子顯示領域的應用,使得電子顯示裝置既可以在伸展時以較大面積顯示,又可以根據需要折疊以利於攜帶。
然而,對應於可撓式顯示裝置上的裝置機構的伸展與折疊,可撓式顯示裝置上的可撓(柔性)顯示面板也會因其可撓特性而對應地產生形狀、尺寸的變化,例如因為彎折(攤平)程度不一而可能相對於裝置機構多出或減少一段長度。若仍以現有電子裝置的機構特性予以設計,不僅會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也可能使顯示面板偏離原來位置,而造成皺折甚或從機構脫落的情形。因此,業內亟需對現有的可撓式顯示裝置的機構進行改進,以適應技術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用以配合可撓顯示器的開闔需求。
本新型創作的可撓式顯示裝置包括可折疊殼體、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第一驅動件、第二驅動件以及可撓式顯示器。可折疊殼體具有第一外側緣與第二外側緣。第一基座與第二基座彼此分離且分別可移動地設置於可折疊殼體。第一驅動件連結起第一基座與第一外側緣。第二驅動件連結起第二基座與第二外側緣。可撓式顯示器配置於第一基座與第二基座,且隨可折疊殼體而折疊彎折或展開攤平。可折疊殼體的第一外側緣與第二外側緣在所述折疊彎折時是彼此疊置且位於同一側,而在所述展開攤平時是位於相對側,其中在所述折疊彎折與所述展開攤平的轉換過程中,第一基座與第一外側緣相互移近,且第二基座與第二外側緣相互移近。
基於上述,可撓式顯示裝置對應於可撓式顯示器的可撓特性而設置能對應之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第一驅動件、第二驅動件,以讓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在轉動的過程中能藉由第一驅動件、第二驅動件,而彼此移近或遠離,以配合可撓顯示器的變形趨勢。
第一驅動件連結起第一基座與第一外側緣,第二驅動件連結起第二基座與第二外側緣,在所述折疊彎折與所述展開攤平的轉換過程中,可撓式顯示裝置藉由第一驅動件用以驅動第一基座與第一外側緣相互移近,並藉由第二驅動件用以驅動第二基座與第二外側緣相互移近,而讓可撓式顯示器被拉伸而避免皺折。
為讓本新型創作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一般來說,可撓式顯示器受限於彎折或展開時,其內側面長度與外側面長度不相等的物理限制,而造成可撓式顯示器在彎折及展開的過程中,其內側面受擠壓、拉扯或皺折等不良狀態出現。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可以解決上述問題。
圖1A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可撓式顯示裝置的立體圖。圖1B是圖1A的可撓式顯示裝置的剖視圖。圖1C是圖1A的可撓式顯示裝置於另一狀態的剖視圖。請同時參考圖1A、圖1B與圖1C,在本實施例中,可撓式顯示裝置100,例如是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等攜帶式電子裝置,其包括可折疊殼體110、第一基座120、第二基座130、第一驅動件140、第二驅動件150以及可撓式顯示器160。
在本實施例中,可折疊殼體110具有第一外側緣111與第二外側緣112。第一基座120與第二基座130彼此分離且分別可移動地設置於可折疊殼體110的底面113。具體來說,可撓式顯示器160配置於第一基座120與第二基座130,並藉由第一驅動件140連結起第一基座120與第一外側緣111,第二驅動件150連結起第二基座130與第二外側緣112。
當可折疊殼體110處於折疊彎折(例如圖1B)或展開攤平(例如圖1C)時,可撓式顯示器160能夠藉由第一基座120與第二基座130並搭配第一驅動件140與第二驅動件150的驅動,而隨可折疊殼體110折疊彎折或展開攤平,一如書本開闔,而有利於提高可撓式顯示裝置100的攜帶性與適用性,同時也提高操作便利性。需注意的是,圖1A、圖1B與圖1C所繪示的可撓式顯示裝置,僅示意地簡單繪示各元件的相對位置,而僅供參考,實際上可撓式顯示器160與可折疊殼體110之間用以配置第一驅動件140、第二驅動件150的空隙很小,並不會影響可撓式顯示裝置100外觀的完整性。
一如前述,可撓式顯示器160的可撓特性會因其不同狀態而產生形狀、尺寸的變化。為了讓裝置機構(例如可折疊殼體110)的機構行程能與可撓式顯示器160的變形量得以相符,本實施例藉由提供可相對移動的第一基座120與第二基座130並配合第一驅動件140以及第二驅動件150而達到所需。
詳細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驅動件140以及第二驅動件150分別為彈簧,可折疊殼體110具有鄰接底面113且相對的第一內表面115以及第二內表面116。第一基座120具有面對第一內表面115的第一側壁121,第一驅動件140的兩端分別連接於第一內表面115以及第一側壁121。同樣地,第二基座130具有面對第二內表面116的第二側壁131,第二驅動件150的兩端分別連接於第二內表面116以及第二側壁131。
在本實施例中,可撓式顯示器160包括第一區161、第二區162以及第一可彎折區163,第一區161固定於第一基座120,第二區162固定於第二基座130,第一可彎折區163鄰接在第一區161與第二區162之間。第一區161與第二區162分別固定於第一基座120與第二基座130的方式例如是以卡合、鉚合、焊接或黏著等,並不以上述為限。
如圖1B所示,當可撓式顯示器160處於所述折疊彎折時,可撓式顯示器160位於可折疊殼體110之內,且第一可彎折區163懸於第一基座120以及第二基座130之間,第一區161面對第二區162。也就是說,本實施例的可折疊殼體110的第一外側緣111與第二外側緣112在所述折疊彎折時是彼此疊置且位於同一側。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可折疊殼體110具有對應於第一可彎折區163的第二可彎折區114。如圖1C所示,當可撓式顯示器160處於所述展開攤平時,第一可彎折區163與第二可彎折區114之間存在間隙G。第一可彎折區163相對於可折疊殼體110的正投影位在第二可彎折區114的範圍內,且可撓式顯示器160的第一可彎折區163的弧長小於可折疊殼體110的第二可彎折區114的弧長。
當可撓式顯示器160處於所述展開攤平時,第一區161、第二區162與第一可彎折區163位於同一平面。可折疊殼體110的第一外側緣111與第二外側緣112在所述展開攤平時是位於相對側。值得注意的是,若沒有第一驅動件140以及第二驅動件150的配置用以拉動第一基座120以及第二基座130進而使可撓式顯示器160展開攤平,則第一可彎折區163會很容易產生皺折。
具體來說,本實施例的可撓式顯示器160與可折疊殼體110能夠一同沿彎折軸向C1而折疊彎折或展開攤平,且第一外側緣111與第二外側緣112的延伸方向分別平行可折疊殼體110的彎折軸向C1。
在所述折疊彎折與所述展開攤平的轉換過程中,第一基座120與第一外側緣111藉由第一驅動件140的拉力而相互移近,且第二基座130與第二外側緣112藉由第二驅動件150的拉力而相互移近,也就是說,第一基座120與第二基座130在所述展開攤平時是彼此背對移動,而第一基座120與第二基座130在所述折疊彎折時是朝同一方向移動。
進一步來說,從圖2所示折疊彎折轉換至圖3所示展開攤平時,第一驅動件140以及第二驅動件150的驅動力T1、T2與可撓式顯示器160的變形力D1彼此方向相反。藉由第一驅動件140以及第二驅動件150驅動第一基座120與第二基座130而使第一可彎折區163被拉伸且避免皺折。另一方面,從圖3所示展開攤平轉換至圖2所示折疊彎折時,第一驅動件140以及第二驅動件150的驅動力T1、T2與可撓式顯示器160的變形力D1彼此方向一致。據此,在所述展開攤平以及所述折疊彎折時,第一可彎折區163皆會藉由第一驅動件140以及第二驅動件150而被拉伸。
圖2與圖3分別繪示不同實施例的可撓式顯示裝置的剖視圖。請先參考圖2,與前述實施例不同的是,在可撓式顯示裝置100A中,第一驅動件140A以及第二驅動件150A分別為彈片。也就是說,第一可彎折區163能夠藉由第一驅動件140A以及第二驅動件150A驅動第一基座120以及第二基座130而被拉伸且避免皺折。
請參考圖3,在可撓式顯示裝置100B中,第一驅動件140B為彼此磁吸的一對磁偶單元,圖中繪示第一磁鐵1401以及第二磁鐵1402。第一磁鐵1401埋設於第一外側緣111,第二磁鐵1402埋設於第一基座120,第一磁鐵1401與第二磁鐵1402磁性相異,而能夠彼此磁吸。同樣地,第二驅動件150B為彼此磁吸的一對磁偶單元,圖中繪示第三磁鐵1501以及第四磁鐵1502。第三磁鐵1501埋設於第二外側緣112,第四磁鐵1502埋設於第二基座130,第三磁鐵1501與第四磁鐵1502磁性相異,而能夠彼此磁吸。
此外,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驅動件140B以及第二驅動件150B固定於第一基座120、第二基座130、第一外側緣111以及第二外側緣112的方式以可以為卡合、鉚合、焊接或黏著等方式,並不以上述為限。
綜上所述,在本新型創作中,可撓式顯示裝置對應於可撓式顯示器的可撓特性而設置能對應之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第一驅動件、第二驅動件,以讓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在轉動的過程中能藉由第一驅動件、第二驅動件,而彼此移近或遠離,以配合可撓顯示器的變形趨勢。
第一驅動件連結起第一基座與第一外側緣,第二驅動件連結起第二基座與第二外側緣,在所述折疊彎折與所述展開攤平的轉換過程中,可撓式顯示裝置藉由第一驅動件用以驅動第一基座與第一外側緣相互移近,藉由第二驅動件用以驅動第二基座與第二外側緣相互移近,而讓可撓式顯示器被拉伸而避免皺折。
雖然本新型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創作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100A、100B‧‧‧可撓式顯示裝置
110‧‧‧可折疊殼體
111‧‧‧第一外側緣
112‧‧‧第二外側緣
113‧‧‧底面
114‧‧‧第二可彎折區
115‧‧‧第一內表面
116‧‧‧第二內表面
120‧‧‧第一基座
121‧‧‧第一側壁
130‧‧‧第二基座
131‧‧‧第二側壁
140、140A、140B‧‧‧第一驅動件
150、150A、150B‧‧‧第二驅動件
160‧‧‧可撓式顯示器
161‧‧‧第一區
162‧‧‧第二區
163‧‧‧第一可彎折區
C1‧‧‧彎折軸向
D1‧‧‧變形力
T1、T2‧‧‧驅動力
G‧‧‧間隙
X-Y-Z‧‧‧直角座標
圖1A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可撓式顯示裝置的立體圖。
圖1B是圖1A的可撓式顯示裝置的剖視圖。
圖1C是圖1A的可撓式顯示裝置於另一狀態的剖視圖。
圖2與圖3分別繪示不同實施例的可撓式顯示裝置的剖視圖。

Claims (10)

  1. 一種可撓式顯示裝置,包括:
    一可折疊殼體,具有一第一外側緣與一第二外側緣;
    一第一基座與一第二基座,彼此分離且分別可移動地設置於該可折疊殼體;
    一第一驅動件,連結起該第一基座與該第一外側緣;
    一第二驅動件,連結起該第二基座與該第二外側緣;以及
    一可撓式顯示器,配置於該第一基座與該第二基座,且隨該可折疊殼體而折疊彎折或展開攤平,
    其中該可折疊殼體的該第一外側緣與該第二外側緣在所述折疊彎折時是彼此疊置且位於同一側,而在所述展開攤平時是位於相對側,
    其中在所述折疊彎折與所述展開攤平的轉換過程中,該第一驅動件恆驅動該第一基座與該第一外側緣相互移近,且該第二基座與該第二外側緣相互移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撓式顯示裝置,其中該可撓式顯示器包括一第一區、一第二區以及一第一可彎折區,該第一區固定於該第一基座,該第二區固定於該第二基座,該第一可彎折區鄰接在該第一區與該第二區之間,當該可撓式顯示器處於所述折疊彎折時,該第一可彎折區懸於該第一基座以及該第二基座之間,該第一區面對該第二區,當該可撓式顯示器處於所述展開攤平時,該第一區、該第二區與該第一可彎折區位於同一平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可撓式顯示裝置,其中該可折疊殼體具有對應於該第一可彎折區的一第二可彎折區,當該可撓式顯示器處於所述展開攤平時,該第一可彎折區與該第二可彎折區之間存在間隙,且該第一可彎折區相對於該可折疊殼體的正投影位在該第二可彎折區的範圍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可撓式顯示裝置,其中從所述折疊彎折轉換至所述展開攤平時,該第一驅動件以及該第二驅動件的驅動力與可撓式顯示器的變形力彼此方向相反,從所述展開攤平轉換至所述折疊彎折時,該第一驅動件以及該第二驅動件的驅動力與可撓式顯示器的變形力彼此方向一致,以在所述展開攤平以及所述折疊彎折時,該第一可彎折區藉由該第一驅動件以及該第二驅動件而被拉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撓式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驅動件以及該第二驅動件分別為彈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撓式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驅動件以及該第二驅動件分別為彈片。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撓式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驅動件以及該第二驅動件分別為彼此磁吸的一對磁偶單元。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撓式顯示裝置,其中在所述折疊彎折時,該可撓式顯示器位於該可折疊殼體之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撓式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外側緣與該第二外側緣分別平行該可折疊殼體的一彎折軸向。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撓式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基座與該第二基座在所述折疊彎折時是朝同一方向移動,而在所述展開攤平時是彼此背對移動。
TW108208929U 2019-07-09 2019-07-09 可撓式顯示裝置 TWM587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8929U TWM587345U (zh) 2019-07-09 2019-07-09 可撓式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8929U TWM587345U (zh) 2019-07-09 2019-07-09 可撓式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7345U true TWM587345U (zh) 2019-12-01

Family

ID=69585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8929U TWM587345U (zh) 2019-07-09 2019-07-09 可撓式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73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5742A (zh) * 2020-01-08 2021-07-09 Lg电子株式会社 车载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5742A (zh) * 2020-01-08 2021-07-09 Lg电子株式会社 车载显示装置
CN113085742B (zh) * 2020-01-08 2023-10-31 Lg电子株式会社 车载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87285U (zh) 電子裝置
WO2021175048A1 (zh)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182102B (zh)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折叠显示终端
CN111831066B (zh) 多屏幕电子装置
RU2683290C2 (ru) Скла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4582387B (zh) 电子装置
WO2017114462A1 (zh) 一种可折叠终端
CN112769986B (zh) 折叠结构及电子设备
WO2021121309A1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TWI726651B (zh) 折疊式螢幕與可攜式電子裝置
WO2023011070A1 (zh) 转动机构和电子设备
TW202142085A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TWM589939U (zh) 電子裝置
KR20180097225A (ko) 폴더블 이동 단말기
TWM587345U (zh) 可撓式顯示裝置
TWI711364B (zh) 顯示裝置
WO2024045559A1 (zh) 显示装置及其折叠显示模组
TWI789841B (zh) 顯示裝置及電子設備
TWM541596U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M535336U (zh) 轉軸結構及應用其之可撓式顯示裝置
TWI727787B (zh) 具滑轉機制的電子裝置
TWM539065U (zh) 電子裝置
TWM568403U (zh) 電子裝置
TW202228491A (zh) 可撓式顯示裝置與可攜式電子裝置
TWM589813U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