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5761U - 紙塑杯蓋上成型內凹弧之製造模具 - Google Patents

紙塑杯蓋上成型內凹弧之製造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5761U
TWM585761U TW108208578U TW108208578U TWM585761U TW M585761 U TWM585761 U TW M585761U TW 108208578 U TW108208578 U TW 108208578U TW 108208578 U TW108208578 U TW 108208578U TW M585761 U TWM585761 U TW M58576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aper
plastic cup
arc
vertical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8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賴宗伸
饒日華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佛山市美萬邦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佛山市美萬邦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佛山市美萬邦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8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5761U/zh
Publication of TWM585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5761U/zh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種紙塑杯蓋上成型內凹弧之製造模具,係可使尚未成型出內凹弧之紙塑杯蓋成型出具內凹弧之紙塑杯蓋成品;該製造模具主要係於內部具有一膠圈,進行加工時,帶動該膠圈抵於尚未成型出內凹弧之紙塑杯蓋側面,使該紙塑杯蓋快速產生出內凹弧之部位。

Description

紙塑杯蓋上成型內凹弧之製造模具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紙塑杯蓋上成型內凹弧之製造模具,尤指一種可方便成型出內凹弧之製造模具。
按,很多人,尤其是上班族,幾乎每天都是從品牌連鎖超商或速食店購買一杯咖啡展開一天的工作,沒有喝到咖啡,似乎就提不起工作的熱忱。此種外帶飲料(不限咖啡,尚有多種飲料)若消費者未自備隨身杯,則超商或速食店就會以"外帶紙杯"幫消費者裝妥,讓消費者手持該"外帶紙杯"就可以達到攜帶移動及隨時飲用之作用。"外帶紙杯"經常也被稱呼"一次性紙杯"、"一次性隨手杯"或"拋棄式紙杯"---等之名稱。目前習知之外帶紙杯一般是由一杯體及一杯蓋所組成,該杯體用以盛裝液體飲料,再由該杯蓋蓋合於該杯體杯口處,藉以避免杯體內之液體飲料外溢。
目前市面上已有「紙塑杯蓋」之物品問世,所謂「紙塑杯蓋」係以紙漿及/或植物纖維材質混合為材料,藉由模具吸漿塑形及熱壓定型技術製造而成之紙塑產品,「紙塑杯蓋」相對於「塑膠杯蓋」而言,具有拋棄易處理,材料可重復使用,對環境友善,完全能符合環保減碳的要求,因此已受各國政府重視及各種環保團體推舉使用。
一種習知簡便型紙塑杯蓋如圖1~3所示,其係一紙塑杯蓋1,構造上具有一頂面11之部位,該頂面11會開設有一飲口111,以方便飲用杯體內之飲料,該頂面11上可能會有各種不同結構,惟因該頂面11上之各種結構與今本案所討論無涉,故不去詳載該頂面11上各種可能之結構;該頂面11之周緣以弧度下垂形成一上圍壁12之部位,該上圍壁12之底緣外擴復呈圓弧下垂並微向內凹以形成一外覆緣13之部位,該外覆緣13的底緣則呈內凹旋即反向外擴之狀態,因此形成一內凹弧14之部位,然後該內凹弧14之底緣向外偏出為一掀壁15之部位。
一種習知精緻型紙塑杯蓋如圖4~5所示,其同係一紙塑杯蓋1(屬於相同構造之部位採用相同編號,以下同),構造上同樣具有一頂面11之部位,該頂面11同樣設有一飲口111,以方便飲用杯體內之飲料,如前所述,該頂面11上具有不同結構,惟因與本案所討論無涉,故不多加贅述;然後該頂面11之周緣以弧度下垂形成一上圍壁12之部位,該上圍壁12之底緣外擴復呈圓弧下垂並微向內凹以形成一外覆緣13之部位,該外覆緣13的底緣則呈內凹旋即反向外擴之狀態,因此形成一內凹弧14之部位,然後該內凹弧14之底緣向外偏出為一掀壁15之部位。
不論習知簡便型紙塑杯蓋或精緻型紙塑杯蓋皆同,該紙塑杯蓋1之單側剖視圖如圖7所示(係採簡便型紙塑杯蓋繪示,精緻型紙塑杯蓋則同),而該紙塑杯蓋1蓋合於相對應之杯體2上之使用狀態時之單側剖視圖如圖8所示,因習知杯體2的杯口外環呈一外凸緣21,因此該紙塑杯蓋1與該杯體2間最理想之相對蓋合(使用)關係如圖8所示,當將該紙塑杯蓋1蓋合於該杯體2之杯口上時,起先當然無法完全蓋合,故必須先施力使該紙塑杯蓋1一側之外覆緣13盡量包覆到該杯體2上對應部位之外凸緣21,然後進一步更施力使其餘之外覆緣13採稍外擴旋即還原之強制性越過其餘相對應之外凸緣21,以由該外覆緣13整體將該杯體2的外凸緣21整環都緊密包覆住,此時該紙塑杯蓋1之內凹弧14因斜向抵托住該外凸緣21的外側底緣,所以可以令蓋合後之紙塑杯蓋1難以被往上掀開,進而加強該外覆緣13與該外凸緣21間之包覆穩固性。換言之,該紙塑杯蓋1之所以能與該杯體2達成絕對密封性之蓋合,係因為該紙塑杯蓋1具有該外覆緣13及該內凹弧14二部位所產生之作用,其中,該外覆緣13主要即與該杯體2之外凸緣21達成緊密包覆性,而該內凹弧14則係可向內斜向抵托於該杯體2之外凸緣21的外側底緣,以令該紙塑杯蓋1難以被往上掀開。
圖7、8所示之紙塑杯蓋1,其中,該內凹弧14之產生係經過一次加工過程才出現,因此在尚未進行此次加工前,該紙塑杯蓋1如圖6所示,那是在經由(a)藉由吸漿模進行吸漿塑形及(b)藉由熱壓模進行熱壓定型二道連續製程後,所製成之紙塑杯蓋前成品,由圖6可以看到,該頂面11、該上圍壁12、該外覆緣13及該掀壁15諸部位皆已完整呈現,僅該內凹弧14之部位尚未出現。此係因吸漿模開模時有方向限制,導致如同外覆緣13與內凹弧14這種連續反向彎弧之部位無法同時出現,因此僅能選擇讓該外覆緣13及該掀壁15先製得,然後再來經過一次加工過程過程,使得該內凹弧14之部位產生。
習知也有先塑形出該"外覆緣"之部位,然後再加工使該"內凹弧"之部位產生之專利,TW I430923及 CN ZL200910157668.6「植物纖維模塑杯蓋倒鉤槽之製造方法」即是。其係利用一組滑塊之成型條抵住紙塑杯蓋的表面,內部則由一內模上一環內凹之承接槽對應於預備成型出倒鉤槽之處,再推動滑塊由外向內前進,使紙塑杯蓋的表面隨著成型條之輪廓變形而縮入內模之承接槽內,因此而成形出一道環狀之"倒鉤槽"(作用等同"內凹弧"之部位),因TW I430923及 CN ZL200910157668.6實施時,所具整組滑塊之操作及維護較為繁雜,導致墊高製造成本。
除外,習知也有先塑形出該"內凹弧"之部位(名稱採"倒鉤槽",作用等同),然後再加工使該"外覆緣"之部位產生之專利,TW I542755及 CN ZL201410151021.3「模塑杯蓋外覆緣製造方法及成品」專利即是。其係利用外模上一組滑塊前進於預備成型出外覆緣之外側表面等待,再由一內模中間容設一可橫向移動之成型模,由該成型模前進去自內向外擠壓該紙塑杯蓋上預備成型出外覆緣處之內側表面,使變形出一道環狀之"外覆緣"。惟TW I542755及 CN ZL201410151021.3實施時,仍須備具整組滑塊之裝置,在操作及維護上同為繁雜,致使製造成本仍難以大幅降低。
基於「紙塑杯蓋」在使用上確具拋棄易處理,材料可重復使用,對環境友善,完全符合環保減碳要求的諸多優點,本創作人遂針對要在紙塑杯蓋上成型"內凹弧"之必要性,進行"製造模具"及"製造方法"之研發,期提供一種構造組成相對簡單之製造模具,經長時間深入構思研發改進及實作測試後,終有本創作產生。
緣是,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即在針對紙塑杯蓋上加工成型"內凹弧"之重要性,提供一種構造組成相對簡單之製造模具。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特創設一種紙塑杯蓋上成型內凹弧之製造模具,由一上模部及一下模部組成,該上模部之底面向內凹入開設形成一容置空間,環壁上於接近底面處開設有一環之半凹槽,可供容置入一環之膠圈,該膠圈為具撓性之彈性體;該下模部由一內模體、一中間模體及一外模體所共同組成,其中,該內模體具有一頂面,周緣以弧度下垂形成一上圍壁,該上圍壁之底緣呈外擴而形成一尖端,然後模體向下向內斜切一距離形成一內組裝斜壁,再由該內組裝斜壁向下垂立形成一內組裝立壁;該中間模體中央自上往下開設有一大穿孔,周圍即為一第一中組裝立壁,然後該第一中組裝立壁向上向外斜切一距離形成一中組裝斜壁,該第一中組裝立壁的內徑與上述內組裝立壁的外徑相對應,該中組裝斜壁的斜度及徑度則與上述內組裝斜壁的斜度及徑度相對應,因此該內模體自該中間模體的大穿孔自上往下填置入時於該內組裝斜壁抵住該中組裝斜壁停止,過程中該內組裝立壁與該第一中組裝立壁密貼;完成後該中間模體之中組裝斜壁的頂端與該內模體的尖端對齊,該中組裝斜壁的頂端並向外延伸一小段隨即向下向內凹入成型為一弧塊,使得該尖端與該弧塊相鄰延伸;該弧塊的最內底端形成一最凹點,再往外往下斜向延伸一斜抵面,然後向下垂立形成一第二中組裝立壁;該外模體中央自上往下開設有一大穿孔,周圍即為一外組裝立壁,該外組裝立壁的內徑與上述第二中組裝立壁的外徑相對應,因此該中間模體自該外模體的大穿孔自上往下填置入時,該第二中組裝立壁與該外組裝立壁密貼;該外組裝立壁於接近頂端處微內凹形成一承接微槽,然後頂面成為一頂抵面,該承接微槽則位於上述斜抵面的最低端處。
本創作同時訴求一種紙塑杯蓋上成型內凹弧之製造方法,包括一尚未成型出內凹弧的紙塑杯蓋及一製造模具,該尚未成型出內凹弧的紙塑杯蓋具有一頂面,該頂面之周緣下垂形成一上圍壁,該上圍壁之底緣外擴復呈圓弧下垂並微向內凹形成一外覆緣,該外覆緣的外緣向下垂立一垂壁後向外偏出為一掀壁;該製造模具由一上模部及一下模部組成,該上模部之底面向內凹入開設形成一容置空間,環壁上於接近底面處開設有一環之半凹槽,可供容置入一環之膠圈,該膠圈為具撓性之彈性體;該下模部由一內模體、一中間模體及一外模體所共同組成,其中,該內模體具有一頂面,周緣以弧度下垂形成一上圍壁,該上圍壁之底緣呈外擴而形成一尖端,然後模體向下向內斜切一距離形成一內組裝斜壁,再由該內組裝斜壁向下垂立形成一內組裝立壁;該中間模體中央自上往下開設有一大穿孔,周圍即為一第一中組裝立壁,然後該第一中組裝立壁向上向外斜切一距離形成一中組裝斜壁,該第一中組裝立壁的內徑與上述內組裝立壁的外徑相對應,該中組裝斜壁的斜度及徑度則與上述內組裝斜壁的斜度及徑度相對應,因此該內模體自該中間模體的大穿孔自上往下填置入時於該內組裝斜壁抵住該中組裝斜壁停止,過程中該內組裝立壁與該第一中組裝立壁密貼;完成後該中間模體之中組裝斜壁的頂端與該內模體的尖端對齊,該中組裝斜壁的頂端並向外延伸一小段隨即向下向內凹入成型為一弧塊,使得該尖端與該弧塊相鄰延伸;該弧塊的最內底端形成一最凹點,再往外往下斜向延伸一斜抵面,然後向下垂立形成一第二中組裝立壁;該外模體中央自上往下開設有一大穿孔,周圍即為一外組裝立壁,該外組裝立壁的內徑與上述第二中組裝立壁的外徑相對應,因此該中間模體自該外模體的大穿孔自上往下填置入時,該第二中組裝立壁與該外組裝立壁密貼;該外組裝立壁於接近頂端處微內凹形成一承接微槽,然後頂面成為一頂抵面,該承接微槽則位於上述斜抵面的最低端處;該製造方法即利用該製造裝置對該尚未成型出內凹弧的紙塑杯蓋,採行如下步驟:
(1).令該上模部移動於該下模部上方,該上模部與該下模部間隔一距離,然後將一尚未成型出內凹弧的紙塑杯蓋橫向置入該間隔內,並隨即將該尚未成型出內凹弧的紙塑杯蓋往下罩套於該下模部上;
(2).接著令該上模部下降接近該尚未成型出內凹弧的紙塑杯蓋,則首先該上模部內的膠圈會先抵到貼附住該弧塊的外覆緣,然後在該上模部繼續下降之情況下,該膠圈會變形閃過該弧塊及該外覆緣之部位下降;接著該膠圈抵到該連接於該外覆緣與該掀壁間之垂壁,並立刻推壓該垂壁使產生出一內凹弧之部位,且更令該上模部與該下模部間相對靠近,使在該半凹槽側向斜壓及該頂抵面向上頂壓之共同作用下,令該膠圈向內變形以推使該內凹弧定型;
(3).令該上模部上升,過程中該膠圈會變形閃過該弧塊及該外覆緣之部位上升並隨及復原,然後該上模部上升至一預定高度處停留;
(4).將該已成型內凹弧之紙塑杯蓋取離該下模部。
本創作同時訴求一種紙塑杯蓋成品,係利用上述之製造裝置,並採行上述之製造方法所製造出之紙塑杯蓋,該紙塑杯蓋上已成型出一內凹弧之部位。
本創作為達成上述目的,所採行之技術手段及可達致之實用性進步功效,茲舉以下較佳可行實施例配合附圖詳述於後,俾利完全瞭解。
本創作為達成快速加工製得紙塑杯蓋之目的,故針對要在紙塑杯蓋上加工成型出"內凹弧"之需求,研發創設一種製造模具。請參閱圖9~11所示,本創作所創設之製造模具係由一上模部6及一下模部7組成,其中,該上模部6之底面向內凹入開設形成一容置空間,環壁上於接近底面處開設有一環之半凹槽61,可供容置入一環之膠圈62,該環壁之接近底面處開設該半凹槽61後,所剩之面體即為一環之底面63;該膠圈62為具撓性之彈性體,惟係選擇彈性度較低者,亦即該膠圈62係可被壓制而稍變形者,然其變形度不高,並於移除壓制後隨即恢復原形;該膠圈62因容置於該半凹槽61內,故自該上模部6底面觀視,輕易即可看到該膠圈62之存在,且該膠圈62即隨著該上模部6同步移動。
該下模部7則係由一內模體71、一中間模體72及一外模體73所共同組成,其中,該內模體71具有一頂面711,周緣以弧度下垂形成一上圍壁712,該上圍壁712之底緣呈外擴而形成一尖端713,然後模體向下向內斜切一距離形成一內組裝斜壁714,再由該內組裝斜壁714向下垂立形成一內組裝立壁715。
該中間模體72中央自上往下開設有一大穿孔,周圍即為一第一中組裝立壁725,然後該第一中組裝立壁725向上向外斜切一距離形成一中組裝斜壁724,該第一中組裝立壁725的內徑與上述內組裝立壁715的外徑相對應,該中組裝斜壁724的斜度及徑度則與上述內組裝斜壁714的斜度及徑度相對應,因此該內模體71自該中間模體72的大穿孔自上往下填置入時,將於該內組裝斜壁714抵住該中組裝斜壁724時停止,且過程中該內組裝立壁715與該第一中組裝立壁725恰好密貼(圖11所示);組裝完成後,該中間模體72之中組裝斜壁724的頂端恰與該內模體71的尖端713對齊,該中組裝斜壁724的頂端並向外延伸一小段隨即向下向內凹入成型為一弧塊723,使得該尖端713與該弧塊723相鄰,並形同很自然般延伸而過;該弧塊723的最內底端形成一最凹點726,再往外往下斜向延伸一斜抵面727,然後向下垂立形成一第二中組裝立壁728
該外模體73中央自上往下開設有一大穿孔,周圍即為一外組裝立壁738,該外組裝立壁738的內徑與上述第二中組裝立壁728的外徑相對應,因此該中間模體72自該外模體73的大穿孔自上往下填置入時,該第二中組裝立壁728與該外組裝立壁738恰好密貼(圖11所示);該外組裝立壁738於接近頂端處微內凹形成一承接微槽739,然後頂面成為一頂抵面736,向外則低下而成為一階面737;組裝完成後,該承接微槽739恰位於上述斜抵面727的最低端處。
該內模體71、中間模體72及外模體73三者穩固組裝完成後即成為該下模部7,然後可被穩固性擺置於一平台上,再與該上模部6共同用於在紙塑杯蓋1上加工成型出一環內凹弧14之製造過程,因此衍生出一種製造方法。請依序參閱圖12~16所示,本創作所訴求之製造方法係經過如下步驟:
1.如圖12所示,首先該上模部6被外加動力(例如動力缸體,未示於圖)帶動上升,以與該下模部7間隔一距離,然後將一尚未成型出內凹弧14的紙塑杯蓋1橫向置入該間隔內,並隨即如圖13所示,將該紙塑杯蓋1往下罩套於該下模部7上。於此必須一提的是,因製造上之需要,該下模部7上若干部位之尺寸必須與該紙塑杯蓋1上相對應部位之尺寸有對應關係,以圖13為例來說,尺寸上具有對應關係的部位計有:
(1).頂面11與頂面711間具尺寸對應關係;
(2).上圍壁12與上圍壁712間具尺寸對應關係;
(3).外覆緣13與尖端713及弧塊723二者的組合間具尺寸對應關係;
(4).掀壁15與斜抵面727及與承接微槽739間皆具尺寸對應關係;
所以當該紙塑杯蓋1往下罩套於該下模部7上時,從圖13可以看到,該紙塑杯蓋1的頂面11貼附於該下模部7的頂面711上,同時該紙塑杯蓋1的上圍壁12貼附住該下模部7的上圍壁712,及該紙塑杯蓋1的外覆緣13貼附住該下模部7的尖端713及弧塊723二者,以及該紙塑杯蓋1的掀壁15貼附住該下模部7的斜抵面727,並且該掀壁15的底端恰插置進入該承接微槽739停留,此時由圖13也可以看到,因該紙塑杯蓋1尚未成型出內凹弧14,所以在該紙塑杯蓋1上由該外覆緣13到該掀壁15之間係連接一垂壁,亦即該垂壁與該最凹點726間存在一空間。
2.如圖14所示,接著令該上模部6被外加動力帶動下降,並接近該下模部7,其實也即接近該紙塑杯蓋1,則首先該上模部6內的膠圈62會先抵到貼附住該弧塊723的外覆緣13,然後該上模部6繼續下降,過程中因為該外覆緣13受到該弧塊723抵頂住,形成較為強固狀,而該膠圈62則為具撓性之彈性體,因此在該上模部6繼續下降之情況下,該膠圈62會自我變形以閃過該弧塊723及該外覆緣13之部位而下降,並且隨及復原;接著該膠圈62迅即抵到上述所提及連接於該外覆緣13與該掀壁15間之垂壁,因相較之下,該垂壁之強固性甚低於該膠圈62,所以該膠圈62立刻推壓該垂壁,使開始產生出內凹弧14之部位來,此時更可令該上模部6與該下模部7間相對更靠近些微,例如:可令該上模部6被帶動下降些微,或令該下模部7被帶動上升些微,或者是令該上模部6下降同時該下模部7上升皆可,則由該半凹槽61側向斜壓及該頂抵面736向上頂壓之共同作用下,可令該膠圈62向內微量變形,以推使該內凹弧14更為成形,過程中更令該上模部6下降至預定高度時停留一短暫時間,以令該內凹弧14確實成形。因該紙塑杯蓋1係以紙漿及/或植物纖維材質混合為材料,並藉由模具吸漿塑形及熱壓定型技術製造而成,故具可塑性,因此經由該膠圈62向內變形推壓一段時間後,該內凹弧14即會成形並定型。
3.如圖15所示,令該上模部6被外加動力帶動上升,過程中,該膠圈62仍會自我變形以閃過該弧塊723及該外覆緣13之部位而上升,並且隨及復原,然後該上模部6即上升至一預定高度處停留,等待下一行程。
4.如圖16所示,將該紙塑杯蓋1取離該下模部7,即完成一次加工製造過程。至於在取離該紙塑杯蓋1之動作過程中,因為該紙塑杯蓋1上已經成形有該內凹弧14之結構,所以該紙塑杯蓋1被向上取離時,不論是直向取離或斜向取離,該內凹弧14都會受到該弧塊723所阻擋,惟因該紙塑杯蓋1具可偏折性,所以只要稍加傾斜或彎折即可閃過該弧塊723,以利取離,並且該紙塑杯蓋1能隨即復原。至於將該紙塑杯蓋1取離該下模部7之動作,可係藉由人工手動直接取離或者藉由機械手臂自動取離。
根據以上所揭示,該上模部6與該下模部7之組成即係本創作所創設之製造模具,因迄今尚無人揭示或運用相同構造之製造模具,所以能具新穎性及進步性。然後採用該製造模具即必須運用上述製造方法,方得以快速加工成形出該紙塑杯蓋1上內凹弧14之結構。從而採用該製造模具並運用該製造方法所加工製得之紙塑杯蓋1同樣具備新穎性及進步性。
綜上所述,本創作確實具備新穎性及實用進步性,爰此依法申請創作專利,懇請審查後早日准予本案專利,實感德便。
1‧‧‧紙塑杯蓋
11‧‧‧頂面
111‧‧‧飲口
12‧‧‧上圍壁
13‧‧‧外覆緣
14‧‧‧內凹弧
15‧‧‧掀壁
6‧‧‧上模部
61‧‧‧半凹槽
62‧‧‧膠圈
63‧‧‧底面
7‧‧‧下模部
71‧‧‧內模體
711‧‧‧頂面
712‧‧‧上圍壁
713‧‧‧尖端
714‧‧‧內組裝斜壁
715‧‧‧內組裝立壁
72‧‧‧中間模體
723‧‧‧弧塊
724‧‧‧中組裝斜壁
725‧‧‧第一中組裝立壁
726‧‧‧最凹點
727‧‧‧斜抵面
728‧‧‧第二中組裝立壁
73‧‧‧外模體
736‧‧‧頂抵面
737‧‧‧階面
738‧‧‧外組裝立壁
739‧‧‧承接微槽
圖1所示係習知簡便型紙塑杯蓋之立體圖。
圖2所示係習知簡便型紙塑杯蓋之側視圖。
圖3所示係習知簡便型紙塑杯蓋之剖視圖。
圖4所示係習知精緻型紙塑杯蓋之立體圖。
圖5所示係習知精緻型紙塑杯蓋之側視圖。
圖6所示係習知紙塑杯蓋未成型出內凹弧前之單側剖視圖。
圖7所示係習知紙塑杯蓋之單側剖視圖。
圖8所示係習知紙塑杯蓋與杯體相對蓋合(使用)之單側剖視圖。
圖9所示係本創作中成型內凹弧之製造模具之大部立體分解圖。
圖10所示係本創作中成型內凹弧之製造模具之細部立體分解圖。
圖11所示係本創作中成型內凹弧之製造模具之大部分解剖視圖。
圖12~16所示係本創作利用該製造模具對紙塑杯蓋成型出內凹弧之製造方法連續動作圖。

Claims (2)

  1. 一種紙塑杯蓋上成型內凹弧之製造模具,由一上模部及一下模部組成,該上模部之底面向內凹入開設形成一容置空間,環壁上於接近底面處開設有一環之半凹槽,可供容置入一環之膠圈,該膠圈為具撓性之彈性體;該下模部由一內模體、一中間模體及一外模體所共同組成,其中,該內模體具有一頂面,周緣以弧度下垂形成一上圍壁,該上圍壁之底緣呈外擴而形成一尖端,然後模體向下向內斜切一距離形成一內組裝斜壁,再由該內組裝斜壁向下垂立形成一內組裝立壁;該中間模體中央自上往下開設有一大穿孔,周圍即為一第一中組裝立壁,然後該第一中組裝立壁向上向外斜切一距離形成一中組裝斜壁,該第一中組裝立壁的內徑與上述內組裝立壁的外徑相對應,該中組裝斜壁的斜度及徑度則與上述內組裝斜壁的斜度及徑度相對應,因此該內模體自該中間模體的大穿孔自上往下填置入時於該內組裝斜壁抵住該中組裝斜壁停止,過程中該內組裝立壁與該第一中組裝立壁密貼;完成後該中間模體之中組裝斜壁的頂端與該內模體的尖端對齊,該中組裝斜壁的頂端並向外延伸一小段隨即向下向內凹入成型為一弧塊,使得該尖端與該弧塊相鄰延伸;該弧塊的最內底端形成一最凹點,再往外往下斜向延伸一斜抵面,然後向下垂立形成一第二中組裝立壁;該外模體中央自上往下開設有一大穿孔,周圍即為一外組裝立壁,該外組裝立壁的內徑與上述第二中組裝立壁的外徑相對應,因此該中間模體自該外模體的大穿孔自上往下填置入時,該第二中組裝立壁與該外組裝立壁密貼;該外組裝立壁於接近頂端處微內凹形成一承接微槽,然後頂面成為一頂抵面,該承接微槽則位於上述斜抵面的最低端處。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紙塑杯蓋上成型內凹弧之製造模具,該製造模具用於對尚未成型出內凹弧的紙塑杯蓋加工成型出一環內凹弧,該尚未成型出內凹弧的紙塑杯蓋具有一頂面,該頂面之周緣下垂形成一上圍壁,該上圍壁之底緣外擴復呈圓弧下垂並微向內凹形成一外覆緣,該外覆緣的外緣向下垂立一垂壁後向外偏出為一掀壁;該製造模具之膠圈抵到連接於該外覆緣與該掀壁間之垂壁,使產生出一內凹弧之部位。
TW108208578U 2019-07-02 2019-07-02 紙塑杯蓋上成型內凹弧之製造模具 TWM585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8578U TWM585761U (zh) 2019-07-02 2019-07-02 紙塑杯蓋上成型內凹弧之製造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8578U TWM585761U (zh) 2019-07-02 2019-07-02 紙塑杯蓋上成型內凹弧之製造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5761U true TWM585761U (zh) 2019-11-01

Family

ID=69189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8578U TWM585761U (zh) 2019-07-02 2019-07-02 紙塑杯蓋上成型內凹弧之製造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57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0350B (zh) * 2019-07-02 2021-06-11 大陸商佛山市美萬邦科技有限公司 紙塑杯蓋上成型內凹弧之製造模具、製造方法及成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0350B (zh) * 2019-07-02 2021-06-11 大陸商佛山市美萬邦科技有限公司 紙塑杯蓋上成型內凹弧之製造模具、製造方法及成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24007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xternal cover edge of molded cup lid and product manufactured by the same
US10368668B2 (en) Cup lid manufacturing process
US7762803B2 (en) Container, thermo-mol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rmo-molding the same
WO2007137974A2 (en) Coffee capsule with a deformable sealing element
CN104936868B (zh) 包装、用于制造包装的方法以及应用这种方法的模具
CN106270266A (zh) 两片罐罐身生产工艺
US3949046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lastic containers
CN112176779A (zh) 纸塑杯盖上成型内凹弧之制造模具、制造方法及成品
TWM585761U (zh) 紙塑杯蓋上成型內凹弧之製造模具
TWI730350B (zh) 紙塑杯蓋上成型內凹弧之製造模具、製造方法及成品
CN210216022U (zh) 纸塑杯盖上成型内凹弧之制造模具
WO2021000059A1 (zh) 纸塑杯盖上成型内凹弧之制造模具、制造方法及成品
JP4270531B2 (ja) 缶蓋の成形装置
US1647547A (en) Metallic bank
US2368920A (en) Paper article and method of forming it
WO2023178459A1 (zh) 纸塑杯盖内倒扣环之成型机构
CN211811061U (zh) 一种水杯的杯口密封结构
CN207467326U (zh) 新型易撕盖及其压凸装置
TW202337675A (zh) 紙塑杯蓋內倒扣環之成型機構
US2889968A (en) Metallic receptacle spout or nozzle mounting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JPH04161318A (ja) 容器成形装置
JP2003534133A (ja) 特にタンクの底部を形成するようになされた、アルミニウム合金製のドームと、その製造方法
JP6398231B2 (ja) 合成樹脂製容器の成形方法
KR200359181Y1 (ko) 적층형 멜라민 떡시루
GB156836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the rim of a conta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