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5599U - 脊椎牽引器 - Google Patents
脊椎牽引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85599U TWM585599U TW108201944U TW108201944U TWM585599U TW M585599 U TWM585599 U TW M585599U TW 108201944 U TW108201944 U TW 108201944U TW 108201944 U TW108201944 U TW 108201944U TW M585599 U TWM585599 U TW M585599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eaning
- patent application
- item
- retractor according
- strap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08000008558 Osteophyte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237 body shap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338 local blood flow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2066 L-histidyl group Chemical group [H]N1C([H])=NC(C([H])([H])[C@](C(=O)[*])([H])N([H])[H])=C1[H]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0428 Muscle Weak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8372 Muscular weak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52904 Musculoskeletal stiff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2193 Pai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3799 Paraly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845 cartilag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50 d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38 ethylene vinyl acet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0718 hyperplas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6 latex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26 latex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036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60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18—Drawing-out devices
- A61H1/0222—Traction tab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18—Drawing-out devices
- A61H1/0229—Drawing-out devices by reducing gravity forces normally applied to the body, e.g. by lifting or hanging the body or part of i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9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spinal colum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53—Driving means driven by a human being, e.g. hand drive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3/00—Ad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ncerning the patient
- A61H2203/04—Position of the patient
- A61H2203/0481—Hang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Neurology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一種脊椎牽引器,用以解決骨刺患者無法自行操作習知的脊椎牽引器的問題。係包含:一本體,具有一基座,該基座的頂部具有一倚靠部,該倚靠部具有相連接之一凹段及一凸段。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保健器材,尤其是一種骨刺患者可以自行操作使用,以減緩患者的骨刺症狀的脊椎牽引器。
骨刺是脊椎退化過程中發生的現象,隨著年紀增加,脊椎間的軟骨將逐漸失去水分及彈性,致使脊椎的關節面承受較大的壓力,導致關節邊緣的骨質增生,進而形成骨刺。若是骨刺壓迫到脊隨或是神經時,即會產生身體僵硬、疼痛、麻痺及肌肉無力等症狀。
脊椎牽引術是一種可以緩解骨刺症狀的治療方式,患者通常會使用一種習知的脊椎牽引器來進行脊椎牽引術,該習知的脊椎牽引器具有一本體,該本體可以提供患者躺靠,該本體的兩端分別具有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第二固定部,該第一固定部可以固定患者的頭部或腰部;該第二固定部則可以固定患者的腳部。在該習知的脊椎牽引器使用時,該第一固定部及該第二固定部會沿該本體朝相遠離的方向移動,藉此,可以拉開患者的脊椎各節的間距,進而增加脊椎局部血液循環及減少關節的負擔,如此,可以達到緩解患者的骨刺症狀的目的,類似於該習知的脊椎牽引器的一實施例已揭示於中華民國公告第517587號「人體拉伸運動器」專利案中。
惟,該習知的脊椎牽引器為復健科的設備,且需要醫護人員在一旁操作,因此患者必須定期至復健科接受治療,若是患者因為忙碌而導致不能按時前往治療時,即可能造成骨刺的症狀再次復發,甚至進一步惡化,
造成關節的破壞。因而若是能提供一種脊椎牽引器,可以讓患者自行操作,則患者可以配合自己的時間,自行進行脊椎牽引術的治療,將有助於緩解患者之骨刺症狀。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創作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脊椎牽引器,係可以提供使用者獨自進行脊椎牽引術者。
本創作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脊椎牽引器,係具有簡單結構,而可以供使用者方便操作使用者。
本創作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脊椎牽引器,係具有較佳安全性者。
本創作全文所述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語,例如「前」、「後」、「左」、「右」、「上(頂)」、「下(底)」、「內」、「外」、「側面」等,主要係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各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語僅用以輔助說明及理解本創作的各實施例,非用以限制本創作。
本創作全文所記載的元件及構件使用「一」或「一個」之量詞,僅是為了方便使用且提供本創作範圍的通常意義;於本創作中應被解讀為包括一個或至少一個,且單一的概念也包括複數的情況,除非其明顯意指其他意思。
本創作全文所述「結合」、「組合」或「組裝」等近似用語,主要包含連接後仍可不破壞構件地分離,或是連接後使構件不可分離等型態,係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依據欲相連之構件材質或組裝需求予以選擇者。
本創作的脊椎牽引器,包含:一本體,具有一基座,該基座的
頂部具有一倚靠部,該倚靠部具有相連接之一凹段及一凸段。
據此,本創作的脊椎牽引器,由於結構簡單,而可以讓使用者獨自進行操作,使用者僅需將背部躺靠於該倚靠部,或使用束帶固定身體,即可藉由重力的牽引拉開脊椎各節的間距。如此,本創作的脊椎牽引器可以方便使用者獨自操作,讓使用者可以配合自己的時間安排,自行進行脊椎牽引術,具有較佳的使用彈性。
其中,該基座具有一底部,該底部成方形框體,該底部的上方具有二直桿,該二直桿的一端分別連接該底部,該二直桿的頂部以一頂桿連接,該倚靠部具有數個桿件,該數個桿件的一端連接於該基座的頂桿,另一端連接該底部相對該頂桿的另一端邊,該數個桿件相互對齊,使該數個桿件的上表面可以共同構成該凹段及該凸段。如此,該倚靠部可以形成一支架,並由該基座支撐,具有墊高使用者上半身的功效
其中,該倚靠部具有一墊體,該墊體結合於該倚靠部的上表面,該墊體由柔軟的材質製成。如此,具有供使用者舒適躺靠的功效。
其中,倚靠部的頂端可以具有一枕件。如此,可以墊高使用者的頭部,具有提升舒適性的功效。
其中,該倚靠部的兩側各具有一定位件。如此,該二定位件可以提供使用者抓握,具有提供使用者上半身定位於該倚靠部的功效。
其中,該倚靠部的兩側各具有一握持件,該二握持件位於該二定位件的下方。如此,使用者在爬上該本體時,該二握持件可以提供使用者抓握,以防止使用者自該本體跌落,具有提升安全性的功效。
其中,該本體具有一踏階部,該踏階部位在該倚靠部前方。如此,該踏階部可供使用者踩踏,方便使用者可以爬上該本體,具有方便使用的功效。
本創作的脊椎牽引器還可以另包含一束帶,該束帶具有一預定長度,該束帶的兩端具有一第一結合部及一第二結合部。如此,具有讓使用者的上半身可以穩固的固定於該倚靠部的功效。
其中,該第一結合部與該第二結合部成可分離地相結合。如此,該束帶可以配合使用者的體型進行調整,具有舒適地固定使用者上半身的功效。
其中,該束帶具有一連接部,該連接部提供一輔助帶連接,該輔助帶的兩端具有一第三結合部及一第四結合部。如此,該輔助帶可以提供額外的定位效果,具有使該束帶可以穩固定位於該倚靠部兩側的功效。
1‧‧‧本體
11‧‧‧基座
11a‧‧‧底部
11b‧‧‧直桿
11c‧‧‧頂桿
12‧‧‧倚靠部
12a‧‧‧凹段
12b‧‧‧凸段
12c‧‧‧桿件
13‧‧‧墊體
14‧‧‧枕件
15‧‧‧定位件
16‧‧‧握持件
17‧‧‧踏階部
17a‧‧‧側架
17b‧‧‧橫桿
2‧‧‧束帶
21‧‧‧第一結合部
22‧‧‧第二結合部
23‧‧‧連接部
24‧‧‧輔助帶
25‧‧‧第三結合部
26‧‧‧第四結合部
H‧‧‧孔
〔第1圖〕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
〔第2圖〕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側視圖。
〔第3圖〕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的使用情形圖。
為讓本創作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請參照第1、2圖所示,其係本創作脊椎牽引器的一較佳實施例,係具有一本體1,該本體1可以提供使用者躺靠。
詳言之,該本體1具有一基座11,該基座11可以為一台座或一架體。在本實施例中,該基座11係以一架體予以說明,舉例來說,該基座11可以具有一底部11a,該底部11a可以成方形框體,但不以此為限,該底
部11a的上方具有二直桿11b,該二直桿11b的一端分別連接該底部11a,該二直桿11b的頂部以一頂桿11c連接,據此,該基座11可以形成可供其他構件在立體空間中定位的架體。
該基座11的頂部具有一倚靠部12,該倚靠部12具有支撐作用,例如但不限制地,該倚靠部12可以是一靠背或一支架等,該倚靠部1具有相連接之一凹段12a及一凸段12b,使該倚靠部12可以符合背部的形狀,及使該倚靠部12可以供使用者的上半身躺靠,令使用者的上半身可以由該倚靠部12支撐及墊高。在本實施例中,該倚靠部12係以一支架予以說明,舉例來說,該倚靠部12可以具有數個桿件12c,該數個桿件12c的一端連接於該基座11的頂桿11c,另一端連接該底部11a相對該頂桿11c的另一端邊。該數個桿件12c可相互對齊,使該數個桿件12c的上表面可以共同構成該凹段12a及該凸段12b。該倚靠部12較佳具有一墊體13,該墊體13可結合於該倚靠部12的上表面,該墊體13可以由柔軟的材質製成,例如但不限制地,該墊體13可以由乳膠、橡膠、PU或EVA等材料製成,如此,使用者可以舒適的躺靠於該墊體13上。必要時,該倚靠部12的頂端還可以具有一枕件14,該枕件14可以提供使用者的頭部墊高,具有提升舒適性的作用。
該倚靠部12的兩側較佳各具有一定位件15,可以提供使用者上半身的定位,舉例來說,該二定位件15可以是握把或握環等,可以提供使用者抓握,讓使用者的上半身可以固定於該倚靠部12上,在本實施例中,該二定位件15分別位於該倚靠部12的兩側的桿件12c。該倚靠部12的兩側還各具有一握持件16,該二握持件16分別位於該二定位件15的下方,該二握持件16可以為止滑套、握柄或是扶手等,在本實施例中,該二握持件16係以包覆該倚靠部12兩側的桿件12c的止滑套予以說明,但不以此為限。如此,在使用者爬上該本體1時,該二握持件16可以提供使用者抓握,以防止使用
者自該本體1跌落,具有較佳的安全性。
該本體1還具有一踏階部17,該踏階部17位在該倚靠部12的前方,該踏階部17可以為一墊腳椅、一階梯或一單梯,讓使用者可以方便爬上該本體1,在本實施例中,該踏階部17可以具有縱向延伸的二側架17a,該二側架17a之間以數個橫桿17b連接,但不以此為限。如此,該踏階部17可以形成一單梯,使用者可以藉由踩踏該數個橫桿17b爬上該本體1。
本創作的脊椎牽引器,較佳另包含有一束帶2,該束帶2具有一預定長度,使該束帶2的兩端可以定位於該本體1之倚靠部12的兩側,方便使用者將上半身固定於該倚靠部12。在本實施例中,該二定位件15可以為設置於該倚靠部12兩側的桿件12c的環體,使該二定位件15各具有一孔H,該二孔H可以提供該束帶2的兩端穿伸,使該束帶2可以繞經該二定位件15定位,但不以此為限。較佳地,該束帶2的兩端成可分離的相結合,使該束帶2可以配合使用者的體型進行調整,讓使用者在固定上半身時,可以感覺更為舒適,例如但不限制地,該束帶2的兩端可以分別具有一第一結合部21及一第二結合部22,該第一結合部21及該第二結合部22可以皆為黏扣帶,使該束帶2的兩端可以快速地成相結合或相分離;或是,該第一結合部21可以為一皮帶頭,該第二結合部22可以具有數個扣孔,使該第一結合部21與該第二結合部22形成穩固地結合,但不以此為限。如此,該束帶2可以圈圍形成封閉的環,使該束帶2不會自該二定位件15脫出,及使該束帶2可以穩固的定位於該二定位件15。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束帶2較佳具有一連接部23,該連接部23用以供一輔助帶24的連接,該輔助帶24可以藉由以膠黏合或縫合等方式連接於該連接部23,在本實施例中,該輔助帶24係以縫合方式連接於該連接部23,但不以此為限。同樣地,該輔助帶24的兩端可以定位於該二定位
件15,或是該輔助帶24的兩端可以成可分離的結合,在本實施例中,該輔助帶24的兩端可以隨該束帶2的兩端穿伸通過該二定位件15的孔H。該輔助帶24的兩端分別具有一第三結合部25及一第四結合部26,該第三結合部25及該第四結合部26可以分別相同或類似於該第一結合部21及該第二結合部22的結構,其具有相同的結合作用,於此不再贅述。如此,該輔助帶24亦可以形成封閉的環,使該輔助帶24不會自該二定位件15脫出,及使該輔助帶24可以穩固的定位於該二定位件15。
請參照第3圖所示,據由前述結構,在使用本創作的脊椎牽引器時,使用者可以由該踏階部17爬上該本體1,並將上半身躺靠於該倚靠部12的墊體13上;或者,再將該束帶2穿伸通過該二定位件15,並將該束帶2的兩端固定或相結合,即可以藉由該束帶2將使用者的上半身固定於該倚靠部12上,使用者可以將雙腳離開該踏階部17,使下半身懸空。藉此,使用者的下半身即會受到重力的牽引,並產生縱向的一拉力,讓使用者的脊椎可以藉由該拉力伸展,以拉開脊椎各節的間距,達到增加脊椎局部血液循環及減少關節負擔的作用。如此,即可以減緩骨刺所造成的症狀。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脊椎牽引器,由於結構簡單,而可以讓使用者獨自進行操作,使用者僅需將背部躺靠於該倚靠部,或使用束帶固定身體,即可藉由重力的牽引拉開脊椎各節的間距。如此,本創作的脊椎牽引器可以方便使用者獨自操作,讓使用者可以配合自己的時間安排,自行進行脊椎牽引術,具有較佳的使用彈性。
雖然本創作已利用上述較佳實施例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之內,相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更動與修改仍屬本創作所保護之技術範疇,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0)
- 一種脊椎牽引器,包含:一本體,具有一基座,該基座的頂部具有一倚靠部,該倚靠部具有相連接之一凹段及一凸段。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脊椎牽引器,其中,該基座具有一底部,該底部成方形框體,該底部的上方具有二直桿,該二直桿的一端分別連接該底部,該二直桿的頂部以一頂桿連接,該倚靠部具有數個桿件,該數個桿件的一端連接於該基座的頂桿,另一端連接該底部相對該頂桿的另一端邊,該數個桿件相互對齊,使該數個桿件的上表面可以共同構成該凹段及該凸段。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脊椎牽引器,其中,該倚靠部具有一墊體,該墊體結合於該倚靠部的上表面,該墊體由柔軟的材質製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脊椎牽引器,其中,該倚靠部的頂端可以具有一枕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脊椎牽引器,其中,該倚靠部的兩側各具有一定位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脊椎牽引器,其中,該倚靠部的兩側各具有一握持件,該二握持件位於該二定位件的下方。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脊椎牽引器,其中,該本體具有一踏階部,該踏階部位在該倚靠部前方。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所述之脊椎牽引器,另包含一束帶,該束帶具有一預定長度,該束帶的兩端具有一第一結合部及一第二結合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脊椎牽引器,其中,該第一結合部及該第二結合部成可分離地相結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脊椎牽引器,其中,該束帶具有一連接部,該連接部提供一輔助帶連接,該輔助帶的兩端具有一第三結合部及一第四結合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201944U TWM585599U (zh) | 2019-02-14 | 2019-02-14 | 脊椎牽引器 |
JP2019003189U JP3223830U (ja) | 2019-02-14 | 2019-08-26 | 背骨牽引装置 |
KR2020200000274U KR20200001881U (ko) | 2019-02-14 | 2020-01-21 | 추골 트랙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201944U TWM585599U (zh) | 2019-02-14 | 2019-02-14 | 脊椎牽引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85599U true TWM585599U (zh) | 2019-11-01 |
Family
ID=68462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201944U TWM585599U (zh) | 2019-02-14 | 2019-02-14 | 脊椎牽引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223830U (zh) |
KR (1) | KR20200001881U (zh) |
TW (1) | TWM585599U (zh) |
-
2019
- 2019-02-14 TW TW108201944U patent/TWM585599U/zh unknown
- 2019-08-26 JP JP2019003189U patent/JP3223830U/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20
- 2020-01-21 KR KR2020200000274U patent/KR20200001881U/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200001881U (ko) | 2020-08-25 |
JP3223830U (ja) | 2019-11-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719568A (en) | Invalid walking and exercising apparatus | |
JP5698665B2 (ja) | 患者抱き上げ用具 | |
US20160023051A1 (en) | Multipurpose yoga device | |
US20160095417A1 (en) | Backpack with stabilizing handles | |
US9278665B2 (en) | Slouch corr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 |
US9925097B2 (en) | Portable stretcher | |
WO2017185805A1 (zh) | 趴式支撑椅以及包含该支撑椅的办公套件 | |
KR101214848B1 (ko) | 자세교정의자 | |
KR20130141827A (ko) | 의자에 탈착되는 보조 등받이 | |
KR101297399B1 (ko) | 체중에 따른 탄발복원력을 이용한 척추 견인장치 | |
US10675172B2 (en) | Spinal therapy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 |
US20210113420A1 (en) | Crutch Harness Apparatus | |
TWM585599U (zh) | 脊椎牽引器 | |
TWI743448B (zh) | 脊椎牽引器 | |
KR100953220B1 (ko) | 건강 증진 및 키 성장 촉진 운동기구 | |
JP2001029401A (ja) | 介護用品 | |
JP6854583B2 (ja) | 着座補助具 | |
CN211836056U (zh) | 一种运动防护与康复治疗多功能平台 | |
JP3194595U (ja) | 頭部保持具 | |
JP5876843B2 (ja) | 前傾端座位補助具 | |
JP3091690U (ja) | 肩掛け式担架 | |
JP6446467B2 (ja) | 着座補助具 | |
US20140333045A1 (en) | Ergonomic Wheelchair With Ventral Support | |
CN111434282A (zh) | 一种多用途的网脱眼枕及平趴睡的休息方式 | |
JP2015009133A (ja) | 重力を利用する腰痛又は配隋損傷痛改善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