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4844U - 圓管穿入止密圈改良 - Google Patents

圓管穿入止密圈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4844U
TWM584844U TW108209064U TW108209064U TWM584844U TW M584844 U TWM584844 U TW M584844U TW 108209064 U TW108209064 U TW 108209064U TW 108209064 U TW108209064 U TW 108209064U TW M584844 U TWM584844 U TW M58484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line
sealing ring
improvement
diameter l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9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江全
Original Assignee
均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均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均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9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4844U/zh
Publication of TWM584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4844U/zh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一種圓管穿入止密圈改良,其包括有:一止密圈呈環圈狀圍設形成有一圓孔,且該止密圈之斷面以正圓形狀虛擬有一第一直徑線與一第二直徑線,該第一直徑線過該圓孔而重疊該止密圈兩端圓心,且該第二直徑線垂直該第一直徑線,又該止密圈以模具對合方式生產而形成有一內模合線與一外模合線,而該內模合線與該外模合線形成於該第一直徑線與該第二直徑線所置中夾設的70度夾角範圍內,藉由上述結構,使該止密圈不會因為該內模合線與該外模合線的外凸而形成不均勻變形、破損或磨耗之情況,藉此提高該止密圈之止漏效果。

Description

圓管穿入止密圈改良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止漏墊圈,尤指一種能消除合模線的不良影響之圓管穿入止密圈改良。
按,如第10、11圖所示,習知之止漏圈30常見應用於管連接處,透過該止漏圈30達到管路防漏之使用目的,而習知的止漏圈30的斷面皆為圓形,令該止漏圈30具有最高的適用性,然而,該止漏圈30一般是以上模具蓋合下模具形成有止漏圈30形狀之容室,再於容室內注入液狀胚料,於冷卻後開模獲得止漏圈30,但由於上模具與下模具的合模會於該止漏圈30的內外周緣的中間處形成有一微小的合模線31,該合模線因為只是生產時必然產生的附加結構,因此其形體經常有不均勻之情況,該合模線31欲進一步加工去除將會大幅提高止漏圈30的生產成本,不符合經濟效益,若不去除合模線31,該止漏圈30於使用時將會以合模線31直接接觸該管路,該合模線31於接觸與磨擦該管路時容易有變形、破損或磨耗之情況,使該止漏圈產生止漏效果不佳之缺失,又該止漏圈30組裝於一快速接頭40之管體41內部,並於該管體41處依序裝入擋環42與爪環43,並以一蓋套44焊接固定於該管體41開口,而該蓋套44處穿設有一按壓套45,另以一連接管46由該按壓套45端連續穿過該爪環43、擋環42及止漏圈30,透過該爪環43夾固該連接管46,並以該按壓套45解除該爪環43的夾固效 果,實際上使用時,該連接管46於插入該管體41時會抵觸於該止漏圈30之合模線31,將可能因為該合模線31的形體不均勻而產生洩漏,或插入時的磨擦造成該合模線31的破損或變形,使該止漏圈30喪失防漏功能,又該快速接頭40為不可拆卸不能更換止漏圈30之結構,該止漏圈30若不具防漏效果就需要更換整個快速接頭40,使其快速接頭40的耐用性降低,此為本創作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點。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於多年從事相關產品之製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之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後,終得一確具實用性之本創作。
本創作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種圓管穿入止密圈改良。
一止密圈呈環圈狀圍設形成有一圓孔,且該止密圈之斷面以正圓形狀虛擬有一第一直徑線與一第二直徑線,該第一直徑線過該圓孔而重疊該止密圈兩端圓心,且該第二直徑線垂直該第一直徑線,又該止密圈以模具對合方式生產而形成有一內模合線與一外模合線,而該內模合線與該外模合線形成於該第一直徑線與該第二直徑線所置中夾設的70度夾角範圍內。
其中,該內模合線呈圈狀的形成於該止密圈的內側面,且該外模合線呈圈狀的形成於該止密圈的外側面,而該內模合線與該外模合線之間的最短距離過該止密圈之圓心。
其中,該止密圈用於裝設至一快速接頭內,並透過該止密圈 形成該快速接頭之防漏效果。
其中,該快速接頭包括有一管體及一圓管,且該管體內緣形成有一定位部,又該止密圈裝設於該定位部,且該圓管插設於該管體,又該止密圈以該第一直徑線接觸於該管體與該圓管之間。
其中,該快速接頭另包括有一定位圈、一卡合圈、一固定套及一快拆環,該定位圈容置於該管體內,並配合該定位部而形成對該止密圈之第二直徑線的夾合限位,又該卡合圈置於該管體內,並以該固定套阻擋該卡合圈,又該快拆環穿設於該固定套,使該圓管能穿過該快拆環、定位圈與卡合圈,又該卡合圈用於夾合該圓管,使該圓管僅能插入而無法抽離,而該快拆環用於解除該卡合圈對該圓管的夾合固定。
其中,該卡合圈內緣形成有複數個爪片,且該爪片皆朝向該固定套的相反方向呈傾置狀,又該定位圈朝向該卡合圈形成有一斜口部,並以該斜口部提供該爪片足夠的彈性變形空間。
其中,該快拆環一端形成有一錐狀部,且該快拆環另一端形成有一按壓部,又該快拆環之該錐狀部設於該管體內部,而該按壓部設於該管體外部,於按壓該快拆環之該按壓部能以該錐狀部推壓該卡合圈之爪片。
其中,該固定套以焊接方式固定於該管體開口位置,且該快拆環之該錐狀部受該固定套的阻擋而無法抽離。
其中,該止密圈於外側的該第一直徑線位置環設有一平切面,且該止密圈以該平切面接觸於該管體內表面,透過該平切面使該止密圈置入該管體內時不會產生扭轉變形。
本創作的第一主要目的在於,該第一直徑線與該第二直徑線所置中夾設的70度夾角範圍內形成有該內模合線與該外模合線,就能讓該內模合線與該外模合線皆未抵觸該管體與該圓管,即在該圓管插入該管體時與互相抵觸位置時,不會因為該止密圈之內模合線與外模合線的外凸而形成不均勻變形、破損或磨耗之情況,藉此提高該止密圈之止漏效果,因此不需要額外去除該內模合線與該外模合線,更進一步能提高該止密圈的生產良率與降低生產成本。
本創作的第二主要目的在於,該止密圈裝於該快速接頭內屬於不可被更換的,又該圓管將視需求進行對該管體的多次抽插組裝,透過該止密圈之內模合線與外模合線的斜置閃避,使該圓管只能抵觸和磨擦該止密圈之第一直徑線位置,即能利用該止密圈的改良進一步提高該快速接頭之耐用性,藉此上述結構能凸顯該止密圈之使用功效。
其他目的、優點和本創作的新穎特性將從以下詳細的描述與相關的附圖更加顯明。
〔本創作〕
10‧‧‧止密圈
11‧‧‧圓孔
12‧‧‧第一直徑線
13‧‧‧第二直徑線
14‧‧‧內模合線
15‧‧‧外模合線
16‧‧‧平切面
20‧‧‧快速接頭
21‧‧‧管體
211‧‧‧定位部
22‧‧‧圓狀體
23‧‧‧定位圈
231‧‧‧斜口部
24‧‧‧卡合圈
241‧‧‧爪片
25‧‧‧固定套
26‧‧‧快拆環
261‧‧‧錐狀部
262‧‧‧按壓部
〔習知〕
30‧‧‧止漏圈
31‧‧‧合模線
40‧‧‧快速接頭
41‧‧‧管體
42‧‧‧擋環
43‧‧‧爪環
44‧‧‧蓋套
45‧‧‧按壓套
46‧‧‧連接管
第1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圖。
第2圖係本創作之剖視暨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3圖係本創作局部剖視之示意圖(一)。
第4圖係本創作局部剖視之示意圖(二)。
第5圖係本創作應用於快速接頭之立體分解圖。
第6圖係本創作應用於快速接頭之組裝步驟剖視圖。
第7圖係本創作應用於快速接頭之組裝狀態剖視圖。
第8圖係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局部剖視圖。
第9圖係本創作另一實施例應用於快速接頭之示意圖。
第10圖係習知之剖視暨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11圖係習知止漏圈之剖視暨局部放大示意圖。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以下茲請配合【圖式簡單說明】詳述如後:
先請由第1圖連續至第3圖所示觀之,一種圓管穿入止密圈改良,其包括有:一止密圈10,該止密圈10呈環圈狀圍設形成有一圓孔11,且該止密圈10之斷面以正圓形狀虛擬有一第一直徑線12與一第二直徑線13,該第一直徑線12過該圓孔11而重疊該止密圈10兩端圓心,且該第二直徑線13垂直該第一直徑線12,又該止密圈10以模具對合方式生產而形成有一內模合線14與一外模合線15,而該內模合線14與該外模合線15形成於該第一直徑線12與該第二直徑線13所置中夾設的70度夾角範圍內,又該內模合線14呈圈狀的形成於該止密圈10的內側面,且該外模合線15呈圈狀的形成於該止密圈10的外側面,而該內模合線14與該外模合線15之間的最短距離過該止密圈10之圓心(如第3、4圖所示)。
其實際使用之功效,再請由第5、6、7圖配合第3圖所示觀之,該止密圈10用於裝設至一快速接頭20內,並透過該止密圈10形成該快速接頭20之防漏效果,而該快速接頭20包括有一管體21及一圓管22,且該管體21內緣形成有一定位部211,又該止密圈10裝設於該定位部211, 且該圓管22插設於該管體21與該止密圈10之圓孔11,使該止密圈10之第一直徑線12抵觸於該管體21與該圓管22,藉此提供該快速接頭20之防漏功能,而該圓管22可提供水流動的水管或提供空氣流動,在此不局限該快速接頭20使用於特定用途,其中,該止密圈10以射出成型模具對合而生產成而,其模具對合處將會形成有微凸出的模合線,而本創作讓模具對合位置不在其第一直徑線12或該第二直徑線13上,進而於該第一直徑線12與該第二直徑線13所置中夾設的70度夾角範圍內形成有該內模合線14與該外模合線15,就能讓該內模合線14與該外模合線15皆未抵觸該管體21與該圓管22,即在該圓管22插入該管體21時與互相抵觸位置時,不會因為該止密圈10之內模合線14與外模合線15的外凸而形成不均勻變形、破損或磨耗之情況,藉此提高該止密圈10之止漏效果,因此不需要額外去除該內模合線14與該外模合線15,更進一步能提高該止密圈10的生產良率與降低生產成本。
再進一步說明,續請由第5、6、7圖配合第3圖所示觀之,該快速接頭20另包括有一定位圈23、一卡合圈24、一固定套25及一快拆環26,該定位圈23容置於該管體21內,並配合該定位部211而形成對該止密圈10之第二直徑線13的夾合限位,又該卡合圈24置於該管體21內,並以該固定套25阻擋該卡合圈24,又該快拆環26穿設於該固定套25,使該圓管22能穿過該快拆環26、定位圈23與卡合圈24,又該卡合圈24用於夾合該圓管22,使該圓管22僅能插入而無法抽離,而該快拆環26用於解除該卡合圈24對該圓管22的夾合固定,其中,該卡合圈24內緣形成有複數個爪片241,且該爪片241皆朝向該固定套25的相反方向呈傾置狀,又 該定位圈23朝向該卡合圈24形成有一斜口部231,並以該斜口部231提供該爪片241足夠的彈性變形空間,該快拆環26一端形成有一錐狀部261,且該快拆環26另一端形成有一按壓部262,又該快拆環26之該錐狀部261設於該管體21內部,而該按壓部262設於該管體21外部,於按壓該快拆環26之該按壓部262能以該錐狀部261推壓該卡合圈24之爪片241,令該爪片241未接觸該圓管22,藉此就能輕易的將該圓管22由該管體21處快速抽離,另該固定套25以焊接方式固定於該管體21開口位置,且該快拆環26之該錐狀部261受該固定套25的阻擋而無法抽離,而該卡合圈24之爪片241能頂推該快拆環26,使該快拆環26常態位於未按壓位置,是故該止密圈10裝於該快速接頭20內屬於不可被更換的,又該圓管22將視需求進行對該管體21的多次抽插組裝,透過該止密圈10之內模合線14與外模合線15的斜置閃避,使該圓管22只能抵觸和磨擦該止密圈10之第一直徑線12位置,即能利用該止密圈10的改良進一步提高該快速接頭20之耐用性,藉此上述結構能凸顯該止密圈10之使用功效。
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復請由第8、9圖所示觀之,該止密圈10於外側的該第一直徑線12位置環設有一平切面16,且該止密圈10以該平切面16接觸於該快速接頭20之管體21內表面,其功效為當該止密圈10於組裝至該快速接頭20時,係先將該止密圈10置入該管體21內部,其管體21會對該止密圈10外側的第一直徑線12產生推移阻力,本創作能透過該平切面16與管體21之面接觸狀態,讓該止密圈10具有足夠的回復彈性,使該止密圈10置入該管體21內時不會產生扭轉變形,俾以具有容易組裝之功效。
綜上所述,本創作確實已達突破性之結構設計,而具有改良之新型內容,同時又能夠達到產業上之利用性與進步性,且本創作未見於任何刊物,亦具新穎性,當符合專利法相關法條之規定,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申請,懇請 鈞局審查委員授予合法專利權,至為感禱。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Claims (9)

  1. 一種圓管穿入止密圈改良,其包括有:一止密圈,該止密圈呈環圈狀圍設形成有一圓孔,且該止密圈之斷面以正圓形狀虛擬有一第一直徑線與一第二直徑線,該第一直徑線過該圓孔而重疊該止密圈兩端圓心,且該第二直徑線垂直該第一直徑線,又該止密圈以模具對合方式生產而形成有一內模合線與一外模合線,而該內模合線與該外模合線形成於該第一直徑線與該第二直徑線所置中夾設的70度夾角範圍內。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圓管穿入止密圈改良,其中,該內模合線呈圈狀的形成於該止密圈的內側面,且該外模合線呈圈狀的形成於該止密圈的外側面,而該內模合線與該外模合線之間的最短距離過該止密圈之圓心。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圓管穿入止密圈改良,其中,該止密圈用於裝設至一快速接頭內,並透過該止密圈形成該快速接頭之防漏效果。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圓管穿入止密圈改良,其中,該快速接頭包括有一管體及一圓管,且該管體內緣形成有一定位部,又該止密圈裝設於該定位部,且該圓管插設於該管體,又該止密圈以該第一直徑線接觸於該管體與該圓管之間。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圓管穿入止密圈改良,其中,該快速接頭另包括有一定位圈、一卡合圈、一固定套及一快拆環,該定位圈容置於該管體內,並配合該定位部而形成對該止密圈之第二直徑線的夾合限 位,又該卡合圈置於該管體內,並以該固定套阻擋該卡合圈,又該快拆環穿設於該固定套,使該圓管能穿過該快拆環、定位圈與卡合圈,又該卡合圈用於夾合該圓管,使該圓管僅能插入而無法抽離,而該快拆環用於解除該卡合圈對該圓管的夾合固定。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圓管穿入止密圈改良,其中,該卡合圈內緣形成有複數個爪片,且該爪片皆朝向該固定套的相反方向呈傾置狀,又該定位圈朝向該卡合圈形成有一斜口部,並以該斜口部提供該爪片足夠的彈性變形空間。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圓管穿入止密圈改良,其中,該快拆環一端形成有一錐狀部,且該快拆環另一端形成有一按壓部,又該快拆環之該錐狀部設於該管體內部,而該按壓部設於該管體外部,於按壓該快拆環之該按壓部能以該錐狀部推壓該卡合圈之爪片。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圓管穿入止密圈改良,其中,該固定套以焊接方式固定於該管體開口位置,且該快拆環之該錐狀部受該固定套的阻擋而無法抽離。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圓管穿入止密圈改良,其中,該止密圈於外側的該第一直徑線位置環設有一平切面,且該止密圈以該平切面接觸於該管體內表面,透過該平切面使該止密圈置入該管體內時不會產生扭轉變形。
TW108209064U 2019-07-11 2019-07-11 圓管穿入止密圈改良 TWM584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9064U TWM584844U (zh) 2019-07-11 2019-07-11 圓管穿入止密圈改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9064U TWM584844U (zh) 2019-07-11 2019-07-11 圓管穿入止密圈改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4844U true TWM584844U (zh) 2019-10-11

Family

ID=69053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9064U TWM584844U (zh) 2019-07-11 2019-07-11 圓管穿入止密圈改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48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177526A1 (en) CONNECTION FOR TUBES.
JPS6037493A (ja) 早はずしチユーブカツプリング用本体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3885819A (en) Compressed air hose connection
JP2019516924A (ja) 接触面を有する保持要素を備える漏れ止め接続を生成するためのフィッティング
US1977241A (en) Tube coupling
US4320776A (en) Construction of the ball bladder orifice
US2284365A (en) Fitting
TWM584844U (zh) 圓管穿入止密圈改良
TWM558316U (zh) 圓狀體穿入防漏止密圈
KR20200099613A (ko) 배관 구조 및 공법, 및 관 공사 방법
KR200441666Y1 (ko) 원터치 방식 관 연결구
KR101883492B1 (ko) 무용접결합방식에 의한 파이프라인 연결장치
KR101338185B1 (ko) 수밀구조를 갖는 파이프 이음구
US2229587A (en) Flexible coupling for tubes
JP5611028B2 (ja) デリバリパイプの製造方法
KR20090012067U (ko) 밴드 클램프
US715222A (en) Pipe-coupling.
KR20200010068A (ko) 배관 연결구의 장착 확인구
CN205842073U (zh) 一种pvc管材承插处防脱出卡箍组件
TWM602608U (zh) 管接頭
KR20140060880A (ko) 결합돌기와 첵 마아킹이 형성된 튜브체결구
JP4989408B2 (ja) 差込式管継手の再使用識別方法
KR200338315Y1 (ko) 스테인레스 블라인드 리벳
CN212804516U (zh) 一种制冷剂钢瓶阀门安全销
JP2004108448A (ja) プレス式管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