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2430U - Volume reduction device - Google Patents

Volume reduction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2430U
TWM582430U TW108204812U TW108204812U TWM582430U TW M582430 U TWM582430 U TW M582430U TW 108204812 U TW108204812 U TW 108204812U TW 108204812 U TW108204812 U TW 108204812U TW M582430 U TWM582430 U TW M58243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chamber
gas
volume reduction
oxygen
electric val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48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楊怡倩
張毅振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艾斯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艾斯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灣艾斯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48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2430U/zh
Publication of TWM5824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2430U/zh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揭露一種減容裝置,其可將廢棄物經熱分解所產生之衍生氣體進行處理並回收利用。該減容裝置,其至少包含:反應室、第一含氧量感測器、衍生氣體處理模組、第二含氧量感測器、第一電閥門、控制器、管路系統及電路系統。減容裝置係先利用該反應室於低氧濃度下執行低溫燻燒來分解廢棄物,接著利用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對該反應室所排出之衍生氣體進行衍生氣體處理程序以輸出回收氣體,再接著利用該控制器控制連結於該反應室之該第一電閥門之運作狀態,進而決定該回收氣體進入該反應室之注入量。

Description

減容裝置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減容技術,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將廢棄物經熱分解所產生之衍生氣體進行處理及回收循環再利用之減容裝置。
在現今科技發達的社會,為人們帶來了新穎、快速且便利之物質享受,卻也導致每年廢棄物數量的增加,為了讓掩埋場得以負荷而不致使其掩埋容量迅速到達滿載,必須先將廢棄物進行減量處理,此即所謂之減容。
一般減容技術不外乎係使用壓縮、切割、磨碎、濃縮、熱分解等處理方式來達到廢棄物減量之目的,而在上述處理方式中以熱分解最具減容效果。
目前具有一種減容裝置例如台灣發明專利公開第200602134號及台灣新型專利第M284831號,即係以熱分解方式來執行廢棄物減量作業;其中後者之該減容裝置通常具有一反應室(亦稱燻燒室),該反應室必須注入氧氣,使得該反應室可在低氧濃度下執行低溫燻燒來分解廢棄物。而其中該反應室在對廢棄物執行熱分解減容作業時,會產生大量的衍生氣體,該習知技術之減容裝置中則是會對該產生的衍生氣體進行淨化、燃燒及過濾之處理程序後,再將氣體排出,以符合環保要求。然而,經處理後之氣體中其實還包含了氧氣等可再利用資源,但習知技術卻未對其進行回收使用或備存,著實可惜。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藝之問題,本創作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可將廢棄物經熱分解所產生之衍生氣體進行處理及回收循環再利用之減容裝置。
根據本創作之目的,提出一種減容裝置,其至少包含:一反應室、一第一含氧量感測器、一衍生氣體處理模組、一第二含氧量感測器、一第一電閥門、一控制器、一管路系統及一電路系統;其中,該第一含氧量感測器,係設置於該反應室內部,該控制器係以該電路系統電性連接該第一含氧量感測器;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係以該管路系統連接該反應室;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係以該管路系統連接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該控制器係以該電路系統電性連接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該第一電閥門,其一端係以該管路系統連接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該第一電閥門之另一端則係以該管路系統連接該反應室,該控制器係以該電路系統電性連接該第一電閥門。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該減容裝置更包含一第一風機,該第一風機係以該管路系統連接於該反應室之一進氣端,該控制器係以該電路系統電性連接該第一風機。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該第一電閥門係為一具有一入口端及一出口端之二通電磁閥,該入口端係以該管路系統連接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該出口端係以該管路系統連接該反應室之另一個進氣端。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該減容裝置更包含一第二電閥門及一供氣機構;該第二電閥門係為二通電磁閥,該第二電閥門之一端係以該管路系統連接該第一電閥門之與該反應室連接之一端,該供氣機構係以該管路系統連接該第二電閥門之另一端,且該第二電閥門係以該電路系統電性連接該控制器。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該減容裝置更包含一第一風機,該控制器係以該電路系統電性連接該第一風機;以及,該第一電閥門係為一具有二個入口端及一個出口端之三通電磁閥,該第一電閥門之一第一端係為二個該入口端中的一個該入口端並以該管路系統連接該第一風機,該第一電閥門之一第二端係為二個該入口端中的另一個該入口端並以該管路系統連接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該第一電閥門之一第三端係為該出口端並以該管路系統連接該反應室之一進氣端。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該減容裝置更包含一第一風機及一第二風機,該第一風機係以該管路系統連接於該反應室之一進氣端,該第二風機係以該管路系統連接於該反應室與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之間,該控制器係以該電路系統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一風機。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該減容裝置更包含一熱交換器,該熱交換器係以該管路系統連接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係以該管路系統連接該熱交換器。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該控制器設定有一反應含氧量閾值。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該反應含氧量閾值是介於12%至18%之間。
為利 貴審查員瞭解本創作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創作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創作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本創作之減容裝置主要可將廢棄物經熱分解所產生之衍生氣體進行處理並回收利用,並且可控制熱分解作業時之氧氣濃度,以達到最佳減容效率及成本控管。請參閱第1圖,其係為本創作之減容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如圖所示,該減容裝置包含:一第一風機10、一反應室20、一第一含氧量感測器30、一溫度感測器40、一高度感測器50、至少一第二風機60、一衍生氣體處理模組70、一熱交換器80、一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一第一電閥門100及一控制器200。特別地,為了說明的完整性,本創作實施例係以該減容裝置包含複數個該第二風機60的舉例以利說明。
在第一實施例中,該第一風機10係以一管路系統P連接於該反應室20之其中一個進氣端,該控制器200係以一電路系統E電性連接該第一風機10,該第一風機10經該控制器200控制係能夠開啟該第一風機10運轉以輸送一第一含氧氣體至該反應室20中,或者該第一風機10經該控制器200控制係能夠關閉該第一風機10運轉以停止輸送該第一含氧氣體至該反應室20中。該第一風機10所輸送的該第一含氧氣體可以是大氣中的空氣,一般而言地球上空氣的體積百分率組成主要由氮氣(約78.09%)、氧氣(約20.95%)、氬氣(約0.93%)、 二氧化碳(約0.03%)及其他微量氣體所組成。該第一風機10所輸送的該第一含氧氣體也可以是一般市售的氧氣鋼瓶或氧氣產生機所提供的該第一含氧氣體,一般而言比空氣含有體積百分率更多的氧氣。該第一風機10所輸送的該第一含氧氣體具有一第一含氧濃度,該第一含氧濃度係指該第一含氧氣體中的氧氣濃度(體積百分率),因此較佳地該第一含氧濃度係大於或等於空氣的含氧濃度(約20.95%)。於考慮成本之下,最佳地該第一風機10所輸送的該第一含氧氣體是大氣中的空氣,因此該第一含氧濃度係等於空氣的含氧濃度。
該反應室20在提供該第一含氧氣體注入後,可於低氧濃度下執行低溫燻燒,以透過熱分解來對廢棄物進行減容處理作業,特別說明的是,前述所稱低氧濃度係指至少低於該第一含氧濃度,前述所稱低溫係指低於攝氏300度。較佳地,前述所稱低氧濃度係指含氧濃度等於或小於18%(體積百分率)。
該第一含氧量感測器30係設置於該反應室20內部,其可用以偵測該反應室20之一反應室含氧量,該反應室含氧量係指該反應室20內的氣體環境之氧氣濃度(體積百分率),該控制器200係以該電路系統E電性連接該第一含氧量感測器30,該第一含氧量感測器30係將所測得的該反應室含氧量之數據傳送給該控制器200以進行後續處理及計算。該溫度感測器40係設置於該反應室20,其可用以偵測該反應室20內部之一反應室溫度,該控制器200係以該電路系統E電性連接該溫度感測器40,該溫度感測器40係將所測得的該反應室溫度之數據傳送給該控制器200以進行後續處理及計算。該高度感測器50係設置於該反應室20,其可用以感測該反應室20中所置之廢棄物之一減容高度,該減容高度係指當前減容作業的過程中廢棄物的高度,該控制器200係以該電路系統E電性連接該高度感測器50,該高度感測器50係將所測得的該減容高度之數據傳送給該控制器200以進行後續處理及計算。
在減容作業的過程中,係可以於該控制器200設定有一反應含氧量閾值及一反應溫度閾值;該反應含氧量閾值係指於該反應室20內的氣體環境之預設的氧氣濃度,例如該反應含氧量閾值是介於12%至18%之間;該反應溫度閾值係指於該反應室20內之預設的燻燒溫度,例如該反應溫度閾值係為小於攝氏300度。於進一步的應用時,該反應室20更可包含一緩衝區21,該第二風機60係以該管路系統P銜接於該反應室20與該緩衝區21之間,且該緩衝區21與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70之間係以該管路系統P銜接,該控制器200係以該電路系統E電性連接該第二風機60;該第二風機60經該控制器200控制係能夠開啟該第二風機60運轉以對該反應室20抽氣,或者該第二風機60經該控制器200控制係能夠關閉該第二風機60運轉以停止該反應室20抽氣。當該反應室20在減容作業的過程中如果因氧氣量過高,例如該控制器200比對來自該第一含氧量感測器30的該反應室含氧量且發現該反應室含氧量超過該反應含氧量閾值的上限值(18%);或者,當該反應室20在減容作業的過程中如果因溫度過高,例如該控制器200比對來自該溫度感測器40的該反應室溫度且發現該反應室溫度超過該反應溫度閾值的上限值(攝氏300度);尤其,該反應室20產生明火燃燒及大量氣體時,則該第二風機60經該控制器200控制係開啟該第二風機60運轉將該反應室20內的氣體快速抽離至該緩衝區21,使得該緩衝區21能夠提供前述被抽離後的氣體之排放滯留,藉以降低該反應室20內的氣體的含氧量直到將明火熄滅。該緩衝區21與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70係可以由該管路系統P連通,而在該緩衝區21之前述被抽離後的氣體,則可以藉由該管路系統P被送至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70以進行處理並回收利用。
另外,該第二風機60也可以藉由該管路系統P直接銜接於該反應室20與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70之間,該第二風機60係藉由該管路系統P經該控制器200控制而開啟該第二風機60運轉,故能夠將該反應室20因熱分解廢棄物而產生之衍生氣體排出並輸送至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70;其中,因該第二風機60對於該反應室20具有抽風作用,如此可使該反應室20之內部形成負壓。在該反應室20之內部形成負壓則有利於讓該第一含氧氣體被輸送至該反應室20中,以節省該第一風機10運轉時的耗能。
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70能夠用以對該反應室20所排出之衍生氣體執行淨化、燃燒及過濾作業,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70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反應室20。詳細地來說,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70係包含一氣體處理機構71、一燃燒室72及一過濾器73,該氣體處理機構71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第二風機60,該燃燒室72係以該管路系統P依序連接該氣體處理機構71,該過濾器73係以該管路系統P依序連接該燃燒室72。該氣體處理機構71可為慣性沉降槽、洗滌塔或噴霧塔,其功用在於淨化該反應室20之衍生氣體,該反應室20所排出之衍生氣體包含了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氧氣、塵粒等一般所述之廢氣或揮發性有機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其中,在該第二風機60將該反應室20之衍生氣體送往該氣體處理機構71時,可先利用該氣體處理機構71之一水洗單元711將衍生氣體之塵粒洗落,無法透過該水洗單元711洗落之塵粒,則可利用該氣體處理機構71之位於該水洗單元711上方之一靜電除塵單元712來進行吸附,如第2圖所示。該氣體處理機構71處理後之氣體可注入該燃燒室72,如第3圖所示,該燃燒室72則可利用瓦斯、天然氣或煤油等燃料點火後以明火方式來燃燒去除衍生氣體中所殘留之可燃氣體(來自該反應室20所排出之衍生氣體且經該氣體處理機構71處理後之的氣體,例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如第4圖所示,經該燃燒室72處理後之氣體則可通過該過濾器73,該過濾器73中係依序堆疊包含了玻璃絨731、微多孔透氣膜732及活性碳棉布733,藉以可過濾經該燃燒室72燃燒後所產生之已燃燒完全之衍生氣體(包含氮氣、二氧化碳、氧氣及水氣)與極少量塵粒。換言之,原先該反應室20所排出之衍生氣體包含了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氧氣、塵粒等一般所述之廢氣或揮發性有機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在經由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70處理後,係由該過濾器73排出包含氮氣、二氧化碳、氧氣及水氣。
如第5圖所示,該熱交換器80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70之該過濾器73,該管路系統P的外壁面於該熱交換器80中係被水所包覆,因此該熱交換器80能夠用以將經該過濾器73所排出之氮氣、二氧化碳、氧氣及水氣進行降溫使水氣凝集成液態水以去除水氣,進而轉化輸出一回收氣體,其中,該回收氣體可包含氮氣、二氧化碳及氧氣。
特別說明的是,該熱交換器80於本創作之該減容裝置中並非是必要,例如,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係可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70之該過濾器73而不需要該熱交換器80,此時該過濾器73排出包含氮氣、二氧化碳、氧氣及水氣,即為該回收氣體。
請再度參閱第1圖,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熱交換器80之輸出端,其可用以偵測該回收氣體之一回收氣體含氧量,該回收氣體含氧量係指該回收氣體之氧氣濃度(體積百分率),該控制器200係以該電路系統E電性連接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係將所測得的該回收氣體含氧量之數據傳送給該控制器200以進行後續處理及計算。在第一實施例中,該第一電閥門100係為二通電磁閥(具有一入口端及一出口端),其一端(入口端)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該第一電閥門100之另一端(出口端)則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反應室20之另一個進氣端,該控制器200係以該電路系統E電性連接該第一電閥門100,該第一電閥門100經該控制器200控制係能夠開啟該第一電閥門100以允許該回收氣體被輸送至該反應室20中,或者該第一電閥門100經該控制器200控制係能夠關閉該第一電閥門100以阻止該回收氣體被輸送至該反應室20中。
進一步地說明,該控制器200係電性連接該第一風機10、該第一含氧量感測器30、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及該第一電閥門100,該控制器200能夠依據該第一風機10所輸送的該第一含氧氣體之該第一含氧濃度、該第一含氧量感測器30所偵測該反應室20中之該反應室含氧量、及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所偵測該回收氣體中之該回收氣體含氧量,經過該控制器200處理及計算之後來控制該第一風機10及該第一電閥門100之運作狀態,如此一來,該第一含氧氣體經由該第一風機10進入至該反應室20之氣體量、及該回收氣體經由該第一電閥門100注入該反應室20之氣體量即可各別受到管控,使得該反應室20可維持在預定氧氣含量範圍(即為前述之該反應含氧量閾值)內執行熱分解作業,以達最佳減容效率。
舉例來說,經過測試發現當該反應含氧量閾值是介於12%至18%之間時為最佳減容效率。本實施例中並以該第一風機10所輸送的該第一含氧氣體是大氣中的空氣,該第一含氧濃度係等於空氣的含氧濃度20.95%為例子,且該第一含氧濃度(20.95%)之數據已被傳送該控制器200。於減容作業的過程中,當該第一含氧量感測器30係測得該反應室20之該反應室含氧量為10%並將該反應室含氧量之數據傳送給該控制器200,當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測得該回收氣體之該回收氣體含氧量為2%並將該回收氣體含氧量之數據傳送給該控制器200。該控制器200經過比較計算得知該反應室含氧量為10%係低於該反應含氧量閾值的下限值(12%),接著該控制器200處理及計算之後該控制器200控制該第一電閥門100持續開啟以使該回收氣體可通過該第一電閥門100並持續注入至該反應室20,此時便已達到將廢棄物經熱分解所產生之衍生氣體進行處理及回收循環再利用的目的;而同時,該控制器200並控制開啟該第一風機10以輸送該第一含氧氣體至該反應室20,直到使得該反應室20之該反應室含氧量補充至符合該反應含氧量閾值(介於12%至18%之間)為止,以同時維持最佳減容效率。
請一併參閱第6圖,其係為本創作之減容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並請一併參照第7圖及第8圖。相較於第一實施例該減容裝置在第二實施例中的差異為,在第二實施例中該減容裝置係進一步包含一第二電閥門300及一供氣機構400。該第二電閥門300係為二通電磁閥(具有一入口端及一出口端),該第二電閥門300之一端(出口端)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第一電閥門100之與該反應室20連接之一端,且該第二電閥門300係以該電路系統E電性連接該控制器200。該供氣機構400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第二電閥門300之另一端(入口端),該供氣機構400能夠在該第二電閥門300開啟時供給大於或等於空氣的含氧濃度(20.95%)之一第一含氧氣體至該反應室20。該供氣機構400所輸送的該第二含氧氣體具有一第二含氧濃度,該第二含氧濃度係指該第二含氧氣體中的氧氣濃度(體積百分率),因此較佳地該第二含氧濃度係大於或等於空氣的含氧濃度(約20.95%)。該控制器200能夠依據該第一風機10所輸送的該第一含氧氣體之該第一含氧濃度、該第一含氧量感測器30所偵測該反應室20中之該反應室含氧量、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所偵測該回收氣體中之該回收氣體含氧量、及該供氣機構400所輸送的該第二含氧氣體之該第二含氧濃度,經過該控制器200處理及計算之後來控制該第一風機10、該第一電閥門100及該第二電閥門300之運作狀態,如此一來,該第一含氧氣體經由該第一風機10進入至該反應室20之氣體量、該回收氣體經由該第一電閥門100注入該反應室20之氣體量、及該第二含氧氣體經由該供氣機構400進入至該反應室20之氣體量即可各別受到管控,以達到將廢棄物經熱分解所產生之衍生氣體進行處理及回收循環再利用的目的,並使得該反應室20的反應條件可維持在該反應含氧量閾值(介於12%至18%之間)以同時維持最佳減容效率。特別說明的是,該供氣機構400可為一般市售的氧氣鋼瓶、氧氣產生機或類似於該第一風機10之風機,但不以此為限。
再請一併參閱第9圖,其係為本創作之減容裝置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第三實施例之減容裝置之結構係與第一實施例相似,其差異在於,該第一電閥門100係為三通電磁閥(合流閥,具有二個入口端及一個出口端),該第一電閥門100之一第一端101(一入口端)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第一風機10,該第一電閥門100之一第二端102(另一入口端)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該第一電閥門100之一第三端103(出口端)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反應室20)之一進氣端。該控制器200能夠依據該第一風機10所輸送的該第一含氧氣體之該第一含氧濃度、該第一含氧量感測器30所偵測該反應室20中之該反應室含氧量、及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所偵測該回收氣體中之該回收氣體含氧量,經過該控制器200處理及計算之後來控制該第一風機10及該第一電閥門100之運作狀態,如此一來,該第一含氧氣體經由該第一風機10、該第一電閥門100之該第一端101、該第一電閥門100之該第三端103進入至該反應室20之氣體量可受到管控,以及該回收氣體經由該第一電閥門100之該第二端102、該第一電閥門100之該第三端103進入至該反應室20之氣體量可受到管控,這使得該反應室20可維持在預定氧氣含量範圍(即為前述之該反應含氧量閾值)內執行熱分解作業,以達最佳減容效率。舉例來說,該控制器200可控制該第一端101開啟四分之一、該第二端102開啟二分之一、該第三端103完全開啟,以使得該回收氣體與該第一含氧氣體於該第一電閥門100內部混合後再由該第三端103注入該反應室20。
請參閱第10圖,係為本創作之減容衍生氣體回收利用處理方法之第一實施方式的流程圖,其係可利用前述之該減容裝置進行該減容衍生氣體回收利用處理方法。該減容衍生氣體回收利用處理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流程。
減容步驟S1:利用該反應室20於一低氧濃度下執行一低溫燻燒來分解一廢棄物。該低氧濃度係指含氧濃度等於或小於18%(體積百分率),該低溫燻燒係指溫度低於攝氏300度。
衍生氣體處理步驟S2:利用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70對該反應室20所排出之衍生氣體進行一衍生氣體處理程序以轉化輸出該回收氣體。該衍生氣體處理程序係依序包含以該氣體處理機構71進行一淨化作業、以該燃燒室72進行一燃燒作業及以該過濾器73進行一過濾作業。
回收氣體注入步驟S4:利用該控制器200依據該第一含氧量感測器30所偵測該反應室20中之該反應室含氧量、及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所偵測該回收氣體中之該回收氣體含氧量,經過該控制器200處理及計算後,該控制器200控制連結於該反應室20之該第一電閥門100之運作狀態,進而決定該回收氣體進入該反應室20之注入量。
或者,請參閱第11圖,係為本創作之減容衍生氣體回收利用處理方法之第二實施方式的流程圖,該減容衍生氣體回收利用處理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流程。
減容步驟S1’:利用該反應室20於一低氧濃度下執行一低溫燻燒來分解一廢棄物;該低氧濃度係指含氧濃度等於或小於18%(體積百分率),該低溫燻燒係指溫度低於攝氏300度。
衍生氣體處理步驟S2’:利用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70對該反應室20所排出之衍生氣體進行一衍生氣體處理程序;該衍生氣體處理程序係依序包含以該氣體處理機構71進行一淨化作業、以該燃燒室72進行一燃燒作業及以該過濾器73進行一過濾作業。
熱交換步驟S3’:利用該熱交換器80將經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70之該衍生氣體處理程序處理後之氣體進行降溫以去除氣體中所含的水氣,進而轉化輸出該回收氣體。
回收氣體注入步驟S4’:利用該控制器200依據該第一含氧量感測器30所偵測該反應室20中之該反應室含氧量、及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所偵測該回收氣體中之該回收氣體含氧量,經過該控制器200處理及計算後,該控制器200控制連結於該反應室20之該第一電閥門100之運作狀態,進而決定該回收氣體進入該反應室20之注入量。
在其中一種實施態樣中,上述之該減容衍生氣體回收利用處理方法更可包含下列步驟:利用該控制器200依據該第一含氧量感測器30及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分別偵測之該反應室含氧量及該回收氣體含氧量,來控制連結至該反應室20之該第一風機10之運作狀態,進而決定該第一風機10輸送該第一含氧氣體至該反應室20之輸送量。再者,還可利用該控制器200依據該第一含氧量感測器30及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分別偵測之該反應室含氧量及該回收氣體含氧量,來控制連結至該第一電閥門100之輸出端之該第二電閥門300之運作狀態,進而決定該供氣機構400通過該第二電閥門300輸送該第二含氧氣體至該反應室20之輸送量。
而在另一種實施態樣中,上述之減容衍生氣體回收利用處理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利用該控制器200依據該第一含氧量感測器30及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分別偵測之該反應室含氧量及該回收氣體含氧量,來控制連結至該第一電閥門100之該第一風機10之運作狀態,進而決定該第一風機10通過該第一電閥門100輸送該第一含氧氣體至該反應室20之輸送量。
具體而言,本創作之減容裝置主要具備下列特點:
1、能夠將反應室在執行廢棄物熱分解減容作業時所產生之衍生氣體進行回收處理,其處理方式依序包含淨化、燃燒、過濾及水凝,藉以產生具再利用價值並能夠循環注入反應室之含有氧氣之回收氣體。
2、可利用第一含氧量感測器監測反應室中的含氧量、及第二含氧量感測器監測回收氣體之含氧量,並且可進一步利用控制器依據第一含氧量感測器及第二含氧量感測器所測得之數據,來控制外部氣體(第一含氧氣體、第二含氧氣體)及回收氣體分別注入於反應室之注入量,藉此,反應室在氣體來源之調配控制下可於一預定含氧濃度範圍內進行燻燒,以獲得最佳熱分解減容效率,並且,確保適當的氣體量進入反應室,可避免無謂之損耗浪費。
綜觀上述,可見本創作在突破先前之技術下,確實已達到所欲增進之功效,且也非熟悉該項技藝者所易於思及,再者,本創作申請前未曾公開,且其所具之進步性、實用性,顯已符合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懇請 貴局核准本件新型專利申請案,以勵創作,至感德便。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係為說明本創作之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使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能夠瞭解本創作之內容並據以實施,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即大凡依本創作所揭示之精神所作之均等變化或修飾,仍應涵蓋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10‧‧‧第一風機
20‧‧‧反應室
21‧‧‧緩衝區
30‧‧‧第一含氧量感測器
40‧‧‧溫度感測器
50‧‧‧高度感測器
60‧‧‧第二風機
70‧‧‧衍生氣體處理模組
71‧‧‧氣體處理機構
711‧‧‧水洗單元
712‧‧‧靜電除塵單元
72‧‧‧燃燒室
73‧‧‧過濾器
731‧‧‧玻璃絨
732‧‧‧微多孔透氣膜
733‧‧‧活性碳棉布
80‧‧‧熱交換器
90‧‧‧第二含氧量感測器
100‧‧‧第一電閥門
101‧‧‧第一端
102‧‧‧第二端
103‧‧‧第三端
200‧‧‧控制器
300‧‧‧
400‧‧‧供氣機構
E‧‧‧電路系統
P‧‧‧管路系統
S1、S1’‧‧‧減容步驟
S2、S2’‧‧‧衍生氣體處理步驟
S3‧‧‧熱交換步驟
S4、S4’‧‧‧回收氣體注入步驟
第1圖 為本創作之減容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2圖 為本創作之減容裝置之衍生氣體處理模組之氣體處理機構之示意圖。 第3圖 為本創作之減容裝置之衍生氣體處理模組之燃燒室之示意圖。 第4圖 為本創作之減容裝置之衍生氣體處理模組之過濾器之示意圖。 第5圖 為本創作之減容裝置之熱交換器之示意圖。 第6圖 為本創作之減容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7圖 為本創作之減容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部份結構之示意圖。 第8圖 為本創作之減容裝置之第二電閥門及供氣機構之示意圖。 第9圖 為本創作之減容裝置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10圖 為本創作之減容衍生氣體回收利用處理方法之第一實施方式的流程圖。 第11圖 為本創作之減容衍生氣體回收利用處理方法之第二實施方式的流程圖。

Claims (9)

  1. 一種減容裝置,其至少包含:一反應室(20)、一第一含氧量感測器(30)、一衍生氣體處理模組(70)、一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一第一電閥門(100)、一控制器(200)、一管路系統(P)及一電路系統(E);其中, 該第一含氧量感測器(30),係設置於該反應室(20)內部,該控制器(200)係以該電路系統(E)電性連接該第一含氧量感測器(30); 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70),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反應室(20); 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70),該控制器(200)係以該電路系統(E)電性連接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 該第一電閥門(100),其一端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該第一電閥門(100)之另一端則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反應室(20),該控制器(200)係以該電路系統(E)電性連接該第一電閥門(100)。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減容裝置,其中該減容裝置更包含一第一風機(10),該第一風機(10)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於該反應室(20)之一進氣端,該控制器(200)係以該電路系統(E)電性連接該第一風機(10)。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減容裝置,其中該第一電閥門(100)係為一具有一入口端及一出口端之二通電磁閥,該入口端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該出口端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反應室(20)之另一個進氣端。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減容裝置,其中該減容裝置更包含一第二電閥門(300)及一供氣機構(400);該第二電閥門(300)係為二通電磁閥,該第二電閥門(300)之一端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第一電閥門(100)之與該反應室(20)連接之一端,該供氣機構(400)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第二電閥門(300)之另一端,且該第二電閥門(300)係以該電路系統(E)電性連接該控制器(200)。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減容裝置,其中該減容裝置更包含一第一風機(10)及一第二風機(60),該第一風機(10)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於該反應室(20)之一進氣端,該第二風機(60)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於該反應室(20)與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70)之間,該控制器(200)係以該電路系統(E)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一風機(10)。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減容裝置,其中該減容裝置更包含一熱交換器(80),該熱交換器(80)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70),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熱交換器(80)。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減容裝置,其中該減容裝置更包含一第一風機(10),該控制器(200)係以該電路系統(E)電性連接該第一風機(10);以及,該第一電閥門(100)係為一具有二個入口端及一個出口端之三通電磁閥,該第一電閥門(100)之一第一端(101)係為二個該入口端中的一個該入口端並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第一風機(10),該第一電閥門(100)之一第二端(102)係為二個該入口端中的另一個該入口端並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該第一電閥門(100)之一第三端(103)係為該出口端並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反應室(20)之一進氣端。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減容裝置,其中該減容裝置更包含一第二風機(60),該第一風機(10)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於該反應室(20)之一進氣端,該第二風機(60)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於該反應室(20)與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70)之間,該控制器(200)係以該電路系統(E)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一風機(10)。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減容裝置,其中該減容裝置更包含一熱交換器(80),該熱交換器(80)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衍生氣體處理模組(70),該第二含氧量感測器(90)係以該管路系統(P)連接該熱交換器(80)。
TW108204812U 2019-04-18 2019-04-18 Volume reduction device TWM5824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4812U TWM582430U (zh) 2019-04-18 2019-04-18 Volume reduct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4812U TWM582430U (zh) 2019-04-18 2019-04-18 Volume reduction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2430U true TWM582430U (zh) 2019-08-21

Family

ID=68317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4812U TWM582430U (zh) 2019-04-18 2019-04-18 Volume reduction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24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8292B (zh) * 2019-04-18 2020-07-11 台灣艾斯科股份有限公司 減容裝置及其減容衍生氣體回收利用處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8292B (zh) * 2019-04-18 2020-07-11 台灣艾斯科股份有限公司 減容裝置及其減容衍生氣體回收利用處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02876A (zh) 一种污泥间接热干化尾气利用系统和干化方法
CN107670455B (zh) 印刷行业废气处理与活性炭再生方法
CN205867916U (zh) 一种吸附脱附催化燃烧一体化设备
CN104033912A (zh) 用于废气处理及回收循环利用的装置
US7060235B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perfluorocompounds exhaust
TWM582430U (zh) Volume reduction device
TWI698292B (zh) 減容裝置及其減容衍生氣體回收利用處理方法
CN210153813U (zh) 减容装置
CN205095650U (zh) 一种新型有机废气处理设备
CN206334494U (zh) 一种对有机废气进行处理的处理系统
CN106090948A (zh) 一种工业VOCs废气处理系统
CN205582520U (zh) 核电厂废气处理装置
WO2015172265A1 (zh) 废弃物能源再生装置
CN209341276U (zh) 一种有机废气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
JP7109721B2 (ja) ガスデストラクション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15388529U (zh) 一种用于危险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废气的收集处理系统
CN206064435U (zh) 一种清洁环保高效的活性炭再生装置
CN111853799A (zh) 减容装置及其减容衍生气体回收利用处理方法
CN214439106U (zh) 一种饱和活性炭脱附装置
CN213840986U (zh) 有机废气处理设备
CN212348748U (zh) 一种吸附剂的脱附再生活化系统
CN114345074A (zh) 一种可燃废气的集中处理方法
CN112473319A (zh) 尾气处理系统及尾气处理方法
JP3874454B2 (ja) ごみ焼却設備
CN213453701U (zh) 一种锅炉排气口用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