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0442U - Fitness trainer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Fitness trainer stru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0442U
TWM580442U TW107209420U TW107209420U TWM580442U TW M580442 U TWM580442 U TW M580442U TW 107209420 U TW107209420 U TW 107209420U TW 107209420 U TW107209420 U TW 107209420U TW M580442 U TWM580442 U TW M58044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lance seat
balance
structure according
fitness trainer
traine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9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景鉦
黃尹玲
黃景煜
Original Assignee
黃景鉦
黃尹玲
黃景煜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黃景鉦, 黃尹玲, 黃景煜 filed Critical 黃景鉦
Priority to TW107209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0442U/zh
Publication of TWM580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0442U/zh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種健身訓練器結構,其包含:一平衡座以及一握持件,該平衡座提供偏擺作動之平衡運動,且該平衡座上端形成一開放之容置空間,該握持件具有一握持部,該握持部兩端部皆設一支撐柱,該支撐柱外側端係對應該些卡扣部皆設有一卡掣凸部,藉由上述結構,可單純利用握持件達到雙手握持進行一般伏地挺身之訓練,亦可將握持件搭配平衡座,在使用者進行伏地挺身的同時透過平衡座的偏擺作動達到其他肌群的訓練,另可將握持件拆下直接利用平衡座進行腳踏或乘坐方式的平衡訓練,俾能依照需求變換結構之訓練方式,大幅提升結構之實用性。

Description

健身訓練器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訓練器,尤指一種多種使用方式之健身訓練器。
按,所謂的伏地挺身是將兩手貼於地面,且該兩腳伸直讓身體面向地面呈傾斜狀姿勢,透過兩手肘彎曲與伸直變化,使身體上下位移而達到上半身健身之目的,該傳統伏地挺身方式當地面有髒污時,手掌支撐於地面將容易弄髒雙手,又當地板表面過於光滑時,導致進行伏地挺身時手掌容易滑動,而造成運動傷害,因此市面上推出有提供伏地挺身使用之健身器,透過健身器穩定支撐於地面,並由健身器提供雙手握持,不僅可避免弄髒雙手以及滑動受傷,又能增加身體與地面的距離以提升鍛鍊效果,惟習知健身器僅能提供伏地挺身之訓練使用,且皆為固定式之設計,無法隨著訓練強度而調整使用狀態,更缺乏其他具功效性之運動型態,使得結構使用上較為單調、乏味,缺乏實用性及趣味性,進而降低消費者之選購意願,不具經濟效益者。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於多年從事相關產品之製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之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後,終得一確具實用性之本創作。
本創作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種健身訓練器結構。
上述結構包含:一平衡座以及一握持件,該平衡座之底部為一非平面,並能提供偏擺作動之平衡運動,且該平衡座上端形成一開放之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周邊設一組合環部,該組合環部係至少設一組兩兩相對之卡扣部,並於各該卡扣部兩側至少設有一限位塊,且各該限位塊高度皆低於該些卡扣部,該握持件具有一握持部,該握持部兩端部皆設一支撐柱,該支撐柱外側端係對應該些卡扣部皆設有一卡掣凸部。
較佳地,該平衡座之底部形成一弧狀之拱圓部。
較佳地,該平衡座之底部兩側係對稱設有弧板狀之支撐板體。
較佳地,該平衡座之容置空間中心處設一中空柱體,該中空柱體外徑與該組合環部間係以放射狀設有複數個肋板,而該平衡座之底部中央處更對應該中空柱體形成一穿孔,該穿孔更組設一蓋體。
較佳地,該蓋體端面設有止滑面。
較佳地,更包括一組設於該平衡座容置空間之止滑墊體,該止滑墊體呈凹弧狀,其中央處設一穿套孔,並以穿套孔為中心於表面放射狀設有複數個止滑凸粒,而底面則設有複數個排列成環狀之限位凸肋,並於各該限位凸肋間形成一限位間隙。
較佳地,該平衡座之組合環部係等距且對稱地設有複數組兩兩相對之卡扣部,並於各該卡扣部間至少設有一限位塊。
較佳地,該握持件之其中一該支撐柱底部更延伸有支撐座。
較佳地,該握持件之二該支撐柱底部皆延伸有支撐座。
較佳地,該握持件之支撐座底面設有至少二組合孔,且該些組合孔皆組設一止滑塊。
較佳地,該握持件之二支撐座間更銜接有補強柱體。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本訓練器係包括一平衡座以及一握持件,可單純利用握持件達到雙手握持進行一般伏地挺身之訓練,亦可將握持件搭配平衡座,在使用者進行伏地挺身的同時透過平衡座的偏擺作動達到其他肌群的訓練,另可將握持件拆下直接利用平衡座進行腳踏或乘坐方式的平衡訓練,令結構使用上較具變化性,可針對使用者需求而變換結構之訓練方式,大幅提升結構之實用性。
10‧‧‧平衡座
11‧‧‧拱圓部
111‧‧‧支撐板體
12‧‧‧容置空間
121‧‧‧中空柱體
122‧‧‧肋板
123‧‧‧穿孔
124‧‧‧蓋體
13‧‧‧組合環部
131‧‧‧卡扣部
132‧‧‧限位塊
14‧‧‧塞蓋
141‧‧‧凸垣
20‧‧‧止滑墊體
21‧‧‧穿套孔
22‧‧‧止滑凸粒
23‧‧‧限位凸肋
24‧‧‧限位間隙
30‧‧‧握持件
31‧‧‧握持部
32‧‧‧支撐柱
321‧‧‧卡掣凸部
33‧‧‧支撐座
331‧‧‧組合孔
332‧‧‧止滑塊
34‧‧‧補強柱體
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立體圖。
第2圖:係為本創作之分解圖。
第3圖:係為本創作之握持件僅於一端設有支撐座之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創作之握持件另設有補強柱體之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創作之組裝方式示意圖。
第6圖:係為本創作之組裝固定示意圖。
第7圖:係為本創作之組裝固定之俯視圖。
第8圖:係為本創作之進階伏地挺身之訓練示意圖。
第9圖:係為本創作之一般伏地挺身之訓練示意圖。
第10圖:係為本創作之平衡訓練示意圖。
第11圖:係為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之分解圖。
第12圖:係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組裝俯視圖。
第13圖:係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擺動狀態示意圖。
第14圖:係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訓練示意圖。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以下茲請配合【圖式簡單說明】詳述如後:首先,先請參閱第1、2圖所示,一種健身訓練器結構,其包含:一平衡座10、一止滑墊體20以及一握持件30,該平衡座10之底部形成弧狀之拱圓部11,並能提供偏擺作動之平衡運動,而該平衡座10上端係形成一開放之容置空間12,該容置空間12之中心處設一中空柱體121,並於周邊設一組合環部13,且該中空柱體121外徑與該組合環部13間係以放射狀設有複數個肋板122,而該平衡座10之底部中央處更對應該中空柱體121形成一穿孔123,該穿孔123更組設一蓋體124,該組合環部13係等距且對稱地設有複數組兩兩相對之卡扣部131,並於各該卡扣部131間係至少設有一限位塊132,且各該限位塊132高度皆低於該些卡扣部131,該止滑墊體20呈凹弧狀,並配合安裝於平衡座10之容置空間12內,該止滑墊體20中央處設一穿套孔21,並以穿套孔21為中心於表面放射狀設有複數個止滑凸粒22,而底面則設有複數個排列成環狀之限位凸肋23,並於各該限位凸肋23間各形成一限位間隙24,該握持件30具有二相對稱之支撐座33,並由二該支撐座33頂面延伸連接一握持部31,該握持件30具有一握持部31,該握持部31兩端部皆設一支撐柱32,該支撐柱 32外側端係對應該些卡扣部131皆設有一卡掣凸部321。
上述握持件30之其中一該支撐柱32底部更延伸有支撐座33,如第3圖所示。
上述握持件30之二該支撐柱32底部皆延伸有支撐座33,如第2圖所示。
上述支撐座33底面設有至少二組合孔331,且該些組合孔331皆組設一止滑塊332。
上述握持件30之二支撐座33間更銜接有補強柱體34,如第4圖所示。
其結構之組成,再請參閱第1、2圖配合第5、6、7圖所示,該平衡座10之容置空間12係依序安裝該止滑墊體20以及該握持件30,該止滑墊體20係以穿套孔21相對組設於中空柱體121,而該止滑墊體20底部之各該限位凸肋23係分別介於二該肋板122間,並同時將各該限位間隙24對位跨設各該肋板122限制定位,且該中空柱體121可再搭配組套一塞蓋14,該塞蓋14上端更向外環設有凸垣141,更透過凸垣141將該止滑墊體20夾靠固定,完成該止滑墊體20的組裝,該握持件30係以支撐柱32與該平衡座10組裝,安裝時係先將一支撐柱32之卡掣凸部321嵌入其中一卡扣部131,再將另一支撐柱32之卡掣凸部321嵌入另一相對之卡扣部131,藉此將二該支撐柱32抵靠於該組合環部13上,並利用卡扣部131兩端之限位塊132擋靠限制卡掣凸部321,避免握持件30沿著組合環部13旋擺轉動,確實將該握持件30組裝限制於平衡座10,俾以完成本創作之組裝。
其結構實際使用之狀態,續請參閱第8圖所示,該健身訓練 器係兩兩搭配使用,可供使用者進行伏地挺身或是平衡訓練之健身動作,欲進行伏地挺身之動作時,係將雙手分別握住握持件30之握持部31,並將平衡座10之拱圓部11朝下抵靠,令使用者在伏地挺身的動作下,其雙手還會因平衡座10產生不定向之旋擺效果而提供使用者多方向之支撐訓練效果,進而增加訓練難度,且該平衡座10底部之蓋體124端面設有止滑面,確保該平衡座10與地面之摩擦阻力,並防止滑動情況產生,兼具運動健身之安全性。
反之,若要進行一般難度之伏地挺身動作時,再請參閱第9圖所示,可將該握持件30從該平衡座10拆下,再將支撐座33底部之組合孔331分別組設一止滑塊332,俾能將該握持件30以支撐座33抵靠於地面上,並將雙手握住握持部31達到一般伏地挺身之健身訓練。
再者,將該握持件30拆下後之訓練器,則可供使用者進行平衡訓練之健身動作,續請參閱第10圖所示,其應用時,係可將雙腳分別踩踏二訓練器上,利用平衡座10於底部形成之拱圓部11產生不定向之擺動而進行平衡訓練,且該平衡座10之容置空間12鋪設有止滑墊體20,該止滑墊體20更與該平衡座10相互嵌接限制,讓使用者能以較為穩定的狀態踩踏於訓練器上,提升結構使用之安全性。
其結構之另一實施例,再請參閱第11、12、13、14圖所示,該平衡座10之底部兩側係對稱設有弧板狀之支撐板體111,二該支撐板體111皆以一傾斜角度往下延伸,並透過二該支撐板體111抵靠於地面上,使該平衡座10沿著二該支撐板體111具有前、後擺動或是左、右擺動之偏移狀態,藉此將該握持件30組裝於平衡座10並進行伏地挺身之健身訓練時,俾能同時進行一定向擺動之訓練效果,讓手臂及上胸肌肉可因擺動角度而產生不同 的施力效果,進而擴大肌肉的訓練範圍,達到進階以及較佳之訓練效果。
藉上述具體實施例之結構,可得到下述之效益:本訓練器係包括一平衡座10以及一握持件30,可單純利用握持件30達到雙手握持進行一般伏地挺身之訓練,亦可將握持件30搭配平衡座10,在使用者進行伏地挺身的同時透過平衡座10的偏擺作動達到其他肌群的訓練,另可將握持件30拆下直接利用平衡座10進行腳踏平衡訓練,令結構使用上較具變化性,可針對使用者需求而變換結構之訓練方式,大幅提升結構之實用性。
綜上所述,本創作確實已達突破性之結構設計,而具有改良之創作內容,同時又能夠達到產業上之利用性與進步性,且本創作未見於任何刊物,亦具新穎性,當符合專利法相關法條之規定,爰依法提出創作專利申請,懇請 鈞局審查委員授予合法專利權,至為感禱。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Claims (11)

  1. 一種健身訓練器結構,其包含:一平衡座,該平衡座之底部為一非平面,並能提供偏擺作動之平衡運動,且該平衡座上端形成一開放之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周邊設一組合環部,該組合環部係至少設一組兩兩相對之卡扣部,並於各該卡扣部兩側至少設有一限位塊,且各該限位塊高度皆低於該些卡扣部;一握持件,該握持件具有一握持部,該握持部兩端部皆設一支撐柱,該支撐柱外側端係對應該些卡扣部皆設有一卡掣凸部。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健身訓練器結構,其中,該平衡座之底部形成一弧狀之拱圓部。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健身訓練器結構,其中,該平衡座之底部兩側係對稱設有弧板狀之支撐板體。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健身訓練器結構,其中,該平衡座之容置空間中心處設一中空柱體,該中空柱體外徑與該組合環部間係以放射狀設有複數個肋板,而該平衡座之底部中央處更對應該中空柱體形成一穿孔,該穿孔更組設一蓋體。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健身訓練器結構,其中,該蓋體端面設有止滑面。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健身訓練器結構,其中,更包括一組設於該平衡座容置空間之止滑墊體,該止滑墊體呈凹弧狀,其中央處設一穿套孔,並以穿套孔為中心於表面放射狀設有複數個止滑凸粒,而底面則設有複數個排列成環狀之限位凸肋,並於各該限位凸肋間形成一限位間隙。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健身訓練器結構,其中,該平衡座之 組合環部係等距且對稱地設有複數組兩兩相對之卡扣部,並於各該卡扣部間至少設有一限位塊。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健身訓練器結構,其中,該握持件之其中一該支撐柱底部更延伸有支撐座。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健身訓練器結構,其中,該握持件之二該支撐柱底部皆延伸有支撐座。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項所述之健身訓練器結構,其中,該握持件之支撐座底面設有至少二組合孔,且該些組合孔皆組設一止滑塊。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健身訓練器結構,其中,該握持件之二支撐座間更銜接有補強柱體。
TW107209420U 2018-07-12 2018-07-12 Fitness trainer structure TWM580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9420U TWM580442U (zh) 2018-07-12 2018-07-12 Fitness trainer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9420U TWM580442U (zh) 2018-07-12 2018-07-12 Fitness trainer struct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0442U true TWM580442U (zh) 2019-07-11

Family

ID=68050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9420U TWM580442U (zh) 2018-07-12 2018-07-12 Fitness trainer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0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64402B2 (en) Multiple function exercise device
US7753831B2 (en) Adaptable body 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9504866B2 (en) Multiple use exercise apparatus
US7658700B2 (en) Training device for exercising muscle groups of the entire body
US20120258841A1 (en) Exercise and balance device
US9308416B1 (en) Glide exerciser
US20140018217A1 (en) Rolling, multi-directional fitness device
TWM580442U (zh) Fitness trainer structure
US11344767B1 (en) Exercise apparatus
TWM548005U (zh) 伏地挺身健身器
CN206934597U (zh) 结合按摩器的多功能健身机
CN212679967U (zh) 健身练习器
TWM465941U (zh) 肢體復健器
JP3181454U (ja) スタンド式乗馬運動器
CN102217856A (zh) 一种usb连接健身椅
JP3126883U (ja) ゴルフスイング練習具
TWM513711U (zh) 踏步健身器
TWM450397U (zh) 具伏地挺身與仰臥起坐功能的健身器
CN201683403U (zh) 一种usb连接健身椅
TWM503918U (zh) 平衡健身器
TWM507284U (zh) 健腹機
TWM477903U (zh) 拉筋健身器
TWM576471U (zh) Fitness equipment structure
JP3064940U (ja) 複式体操訓練器具
EP2198933B1 (en) Rotating plate structure of a waist twist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