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6278U - Tandem transmission fan control unit and tandem fan control system - Google Patents

Tandem transmission fan control unit and tandem fan control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6278U
TWM576278U TW107216791U TW107216791U TWM576278U TW M576278 U TWM576278 U TW M576278U TW 107216791 U TW107216791 U TW 107216791U TW 107216791 U TW107216791 U TW 107216791U TW M576278 U TWM576278 U TW M57627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n
controller
packet
serial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167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元杰
陳金輝
徐世曉
Original Assignee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167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6278U/zh
Publication of TWM576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6278U/zh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ultiple Motors (AREA)

Abstract

一種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包括:主控制器、第一風扇控制器及第二風扇控制器。主控制器產生串列控制資料,串列控制資料包括複數個依序串列的封包,其中每一封包具有風扇的控制參數。第一風扇控制器電性連接主控制器,用以接收串列控制資料,從串列控制資料中擷取封包及發送第一下傳串列資料,其中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係串列控制資料之中除了被擷取的封包以外的其餘封包。第二風扇控制器電性連接第一風扇控制器,用以接收第一下傳串列資料及從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中擷取一封包。

Description

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及串列風扇控制系統
本創作涉及風扇控制,特別是一種用於風扇的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及串列風扇控制系統。
伺服器的散熱至關重要。目前在機殼裝置內主要採用的散熱方法係藉由風扇對過高的工作溫度及環境溫度進行導熱降溫,藉此維持伺服器系統的穏定度。
傳統設計上,一組風扇需對應一組控制訊號。然而,目前用於控制風扇的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大多僅支援3至5組控制訊號。假設伺服器規格為8組風扇,則必需再額外增加一顆IC才能支援所有的風扇,因而增加硬體成本。另一方面,每組控制訊號至少包括2條訊號線,因此若是8組風扇則需要16條訊號線。訊號線愈多代表在電路板上需要預留的走線面積愈大,且更容易導致接地反彈(ground bounce)與雜訊等問題。
有鑑於此,本創作提出一種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串列風扇控制系統及串列風扇控制方法,藉此解決上述提及的問題。
依據本創作一實施例敘述的一種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包括:主控制器,用以產生串列控制資料,串列控制資料包括複數個依序串列的封包,其中每一封包具有風扇的控制參數;第一風扇控制器,電性連接主控制器,第一風扇控制器用以接收串列控制資料,從串列控制資料中擷取一封包及發送第一下傳串列資料,其中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係串列控制資料之中除了被擷取的封包以外的其餘封包;以及第二風扇控制器,電性連接第一風扇控制器,第二風扇控制器用以接收第一下傳串列資料及從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中擷取封包。
依據本創作一實施例敘述的一種串列風扇控制系統,包括:主控制器,用以產生串列控制資料,串列控制資料包括複數個依序串列的封包;第一風扇裝置,包括第一風扇控制器及第一風扇,第一風扇控制器電性連接第一風扇及主控制器,第一風扇控制器用以接收串列控制資料,從串列控制資料中擷取一封包,發送第一下傳串列資料及依據從串列控制資料中擷取的封包產生並發送第一驅動命令至第一風扇,其中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係串列控制資料之中除了被擷取的封包以外的其餘封包;以及第二風扇裝置,包括第二風扇控制器及第二風扇,第二風扇控制器電性連接第二風扇及第一風扇控制器,第二風扇控制器用以接收第一下傳串列資料,從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中擷取一封包及依據從串列控制資料中擷取的封包產生並發送第二驅動命令至第二風扇。
依據本創作一實施例敘述的一種串列風扇控制方法,包括:主控制器產生串列控制資料,串列控制資料包括複數個依序串列的封包,其中每一封包具有風扇的控制參數;第一風扇控制器接收串列控制資料並從串列控制資料中擷取一封包;在取得串列控制資料中的封包之後,第一風扇控制器依據封包的控制參數產生並發送第一驅動命令至第一風扇;在取得串列控制資料中的封包之後,第一風扇控制器發送第一下傳串列資料,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係串列控制資料之中除了被擷取的封包以外的其餘封包;第二風扇控制器接收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並從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中擷取一封包;以及在取得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中的封包之後,第二風扇控制器依據封包的控制參數產生並發送第二驅動命令至第二風扇。
藉由上述架構,本創作所揭露的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串列風扇控制系統及串列風扇控制方法具有下列優點與功效:首先係節省額外硬體成本,僅需由一個作為主控制器的IC提供一組控制訊號,即可以串列傳輸方式支援多組風扇。其次是在新增另一串接風扇時,無須額外增加對應的訊號線,因此接地反彈與雜訊亦能有效降低,同時也減少電路板上的走線面積,節省電路板上的佈局(Layout)空間。
以上之關於本揭露內容之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方式之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創作之精神與原理,並且提供本創作之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之解釋。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創作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創作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創作相關之目的及優點。以下之實施例係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創作之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創作之範疇。
請參考圖1A,其係繪示採用本創作一實施例的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構成一風扇控制系統的架構圖。如圖1A所示,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10包括主控制器MC、第一風扇控制器C1及第二風扇控制器C2。第一風扇控制器C1電性連接主控制器MC且電性連接所要控制的第一風扇F1,第二風扇控制器C2電性連接第一風扇控制器C1且電性連接所要控制的第二風扇F2。由圖1A可知,主控制器MC、第一風扇控制器C1及第二風扇控制器C2形成一串列結構。
實務上,當使用者需要更多的風扇時,可將新的風扇控制器串接至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10的串列結構之中,同時將新的風扇電性連接至新風扇控制器,如圖1B所示,其係繪示基於圖1A新增第三風扇控制器C3及第三風扇F3的風扇控制系統架構圖。第三風扇控制器C3電性連接第二風扇控制器C2且電性連接第三風扇F3以控制第三風扇F3。基本上,新加入的風扇控制器可選擇性地加入至串列結構的中間節點或串接於尾端節點,本創作對此不予限制。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主控制器MC、第一風扇控制器C1及第二風扇控制器C2等控制器內部可包括類比數位轉換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or,ADC)及數位類比轉換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
主控制器MC接收來自上層軟體的控制指令,據以產生一串列控制資料。串列控制資料包括複數個依序串列的封包。每一封包內包括用於控制一指定風扇的控制參數。換言之,主控制器MC產生的封包與風扇具有一一對應的關係。上層軟體係事先取得風扇數量的資訊,再透過主控制器MC產生對應數量的封包作為串列控制資料。
實務上,所述的串列控制資料包含多個位元組,這些位元組可區分為起始位元組、資料位元組及停止位元組。前述控制參數的內容係以資料位元組的方式呈現,其中包括例如風扇位址、風扇轉速及風扇啟閉狀態,但並不以此為限。起始位元組及停止位元組用以表示封包的開始或結束,起始位元組及停止位元組係高電壓準位、低電壓準位或三態(Tri-state)邏輯其中之一或數者之組合。例如實務上可透過特定高低準位的編碼作為起始位元組及停止位元組,本創作對此不予限制。
第一風扇控制器C1接收來自主控制器MC的串列控制資料,從串列控制資料中擷取一封包並發送其餘的封包作為第一下傳串列資料。換言之,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係包括串列控制資料之中除了被擷取的封包以外的所有封包。本創作並未特別限制風扇控制器擷取封包的方式。例如擷取串列控制資料中第一個收到的封包、或在獲取特定編碼的起始位元組之後擷取封包、又或者當序列控制資料係逐個位元組被風扇控制器接收時,風扇控制器可在累計經過指定數量的時鐘週期(clock)之後擷取封包。在以下的詳述內容中,係以「擷取第一個收到的封包」為例,其在實作上的優點在於:在風扇控制器擷取封包後,「從封包中獲取控制參數再驅動風扇」以及「將下傳串列資料傳遞至串列結構下一級的風扇控制器」的這兩項工作可同時進行,因此可節省風扇控制的整體時間。
請參考圖1A。第二風扇控制器C2接收來自第一風扇控制器C1的第一下傳串列資料,從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中擷取一封包。請參考圖1B,當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10更具有第三風扇控制器C3時,第二風扇控制器C2更用以發送第二下傳串列資料,第二下傳串列資料係包括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之中除了被擷取的封包以外的其餘封包。第三風扇控制器C3接收第二下傳串列資料以及從第二下傳串列資料中擷取一封包。基本上,第二風扇控制器C2、第三風扇控制器C3及第一風扇控制器C1係相同的硬體裝置。
請再參考圖1A,在第一風扇控制器C1及第二風扇控制器C2各自擷取封包後,解碼得到封包內的控制參數以產生驅動命令,再透過風扇插座(或直接透過SMBus)將驅動命令送至風扇驅動器進行對應的風扇控制動作。另一方面,風扇控制器C1、C2也用於透過內嵌或佈置於風扇周邊的感測器取得風扇的當前狀態,並將其回饋至主控制器MC。詳言之,第二風扇控制器C2依據第二風扇F2的狀態產生第二回授封包,回授封包內容例如包括風扇運作狀態或風扇周圍空間的溫度資訊。本創作對於回授封包的內容不予限制。同樣地,第一風扇控制器C1依據第一風扇F1的狀態產生第一回授封包。此外,第一風扇控制器C1從第二風扇控制器C2接收第二回授封包,並將第一回授封包及第二回授封包串接成為一串列回授資料。一般而言,位於串列尾端的風扇控制器(如圖1A中的第二風扇控制器C2或圖1B中的第三風扇控制器C3)不會接到來自其他風扇控制器的回授封包,因而無須進行串接封包的動作。反過來說,位於串列中間的風扇控制器(如圖1A中第一風扇控制器C1或圖1B中的第一及第二風扇控制器C1、C2),則須將本身產生的回授封包串接於本身接收到的串列回授資料。位於串列頭端的主控制器MC從第一風扇控制器C1接收由所有風扇控制器的回授封包組成的串列回授資料,然後可視需求將所有回授封包的資訊反饋至上層軟體進行分析處理。
本創作的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10之特點是主控制器及所有風扇控制器採串列結構方式連接。每個風扇控制器再透過例如SMBus個別連接到風扇。一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10可與多個風扇共同組成一風扇系統。實務上,每個除主控制器MC以外的風扇控制器亦可內嵌於風扇之中而組成一可串接的風扇裝置。
請參考圖2,其係繪示本創作一實施例的串列風扇控制系統20,包括:主控制器MC、第一風扇裝置FC1及第二風扇裝置FC2。主控制器MC電性連接至第一風扇裝置FC1,第一風扇裝置FC1電性連接至第二風扇裝置FC2。第一風扇裝置FC1中具有互相電性連接的第一風扇控制器C1及第一風扇F1。第二風扇裝置FC2中具有互相電性連接的第二風扇控制器C2及第二風扇F2。第一風扇裝置FC1係透過第一風扇控制器C1實現與第二風扇裝置FC2之間的電性連接關係。主控制器及風扇控制器之實施方式請參考前文,此處不再贅述。實務上,當使用者需要更多的風扇時,可直接將新的風扇裝置串接至串列風扇控制系統20的串列結構之中,例如將第三風扇裝置(未繪示)電性連接至第二風扇裝置FC2,具體來說,係將第三風扇控制器C3電性連接至第二風扇控制器C2。
請一併參考圖1A及圖3,圖3係本創作一實施例的串列風扇控制方法的流程圖。請一併參考步驟S200及步驟S210,主控制器MC產生並發送串列控制資料至第一風扇控制器C1,後者接收串列控制資料後從中擷取一封包。請一併參考步驟S211、S212及S214,在取得串列控制資料中的封包之後,第一風扇控制器C1發送第一下傳串列資料。另一方面,在取得串列控制資料中的封包之後,第一風扇控制器C1依據封包內的控制參數產生並發送第一驅動命令至第一風扇F1,第一風扇F1根據第一驅動命令運作。
請參考步驟S220,第二風扇控制器C2接收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並擷取一封包。請繼續參考步驟S222及步驟S224,第二風扇控制器C2根據所擷取的封包產生並發送第二驅動命令給第二風扇F2,後者則根據第二驅動命令運作。請一併參考步驟S216及步驟S226,第一風扇控制器C1在取得第一風扇F1的當前狀態後產生第一回授封包;同理,第二風扇控制器C2在取得第二風扇F2的當前狀態後產生第二回授封包。因第二風扇控制器C2位於串列結構的最末端,故需將第二回授封包往前一級的風扇控制器反饋,也就是第二風扇控制器C2發送第二回授封包至第一風扇控制器C1。
請參考步驟S230,當接獲來自第二風扇控制器C2的第二回授封包後,第一風扇控制器C1將第一及第二回授封包串接成為串列回授資料,如步驟S235所示。主控制器MC從第一風扇控制器C1接收此串列回授資料,如步驟S240所示。隨後主控制器MC可依據串列回授資料中各個回授封包代表的風扇狀態,適應性地調整下一次串列控制資料的控制參數,然後回到步驟S200,繼續進行風扇控制。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上述實施例的串列風扇控制方法,請參考圖4A,其係依據一實施方式繪示發送串列控制資料的示意圖。圖4A中用以舉例說明的串列風扇控制系統具有5個風扇控制器C1~C5各自連接風扇F1~F5。主控制器MC產生並發送串列控制資料,其中包括串接形成的5個封包P1~P5。如箭頭所示,第一風扇控制器C1接收到來自主控制器MC的串列控制資料之後,擷取封包P1並將其轉換為用於控制第一風扇F1的驅動命令I1,再將其餘封包P2~P5作為第一下傳串列資料發送至第二風扇控制器C2。第二風扇控制器C2接收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之後,擷取封包P2並將其轉換為用於控制第二風扇F2的驅動命令I2,並且將其餘封包P3~P5作為第二下傳串列資料發送至第三風扇控制器C3。依此類推,串列結構中的最後一個風扇控制器C5所接收到的下傳串列資料中只剩用於控制第五風扇F5的封包P5。整體觀之,每經過串列結構上的一風扇控制器,來自主控制器MC的串列控制資料便會減少一個封包,其餘的封包則繼續往串列結構上的下一個風扇控制器傳遞,直到串列結構上的所有風扇控制器皆收到封包為止。
請參考圖4B,其係依據一實施方式繪示接收串列回授資料的示意圖。圖4B可與圖4A所述的流程在同一時間執行,或是在圖4A的流程執行完畢後才開始執行,本創作對此不予限制。第五風扇控制器C5依據第五風扇F5的當前狀態產生回授封包R5,並將其傳送至第四風扇控制器C4。第四風扇控制器C4同樣依據第四風扇的當前狀態F4產生回授封包R4,並且在接收到來自第五風扇控制器C5的回授封包R5之後將其串接在本身產生的回授封包R4成為串列回授資料,再傳送至第三風扇控制器C3。本創作對於前述兩回授封包R5及R4的串接先後次序並不特別限制。依此類推,最後主控制器MC接收到的串列回授資料中應包含所有風扇F1~F5反饋的回授封包。整體觀之,每經過串列結構上的一風扇控制器,串列回授資料便會增加一個回授封包,直到主控制器MC收到所有風扇的回授封包為止。
實務上,本創作一實施例中所述的串列控制資料及串列回授資料的傳輸可採用全雙工的機制,也就是控制封包的傳送及回授封包的回饋具有雙向傳輸的特性。因此,圖4A及圖4B所繪示的串列控制資料及串列回授資料的傳輸可同時進行,然而圖4A及圖4B所述的流程亦可先後執行,本創作對此不予限制
請參考圖5及圖6。圖5係繪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10構成的風扇控制系統的架構圖,其中第二風扇控制器C2更電性連接至主控制器MC。圖6係繪示另一實施例的串列風扇控制系統20的架構圖,其中第二風扇裝置FC2(中的第二風扇控制器C2)更電性連接至主控制器MC。
本實施例與前一實施例之主要差異處在於「回授封包的傳遞方式」。詳言之,第一風扇控制器C1在接收串列控制資料之後,產生第一回授封包並將此第一回授封包串接於第一下傳串列資料,然後將此第一下傳串列資料發送至串列結構的下一個風扇控制器。同理,第二風扇控制器C2在接收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之後,產生第二回授封包並將此第二回授封包串接於第一下傳串列中的第一回授封包,然後將此第二下傳串列資料發送至串列結構下一級的風扇控制器(在圖5中即為主控制器MC)。主控制器MC透過與串列結構中最後一級的風扇控制器(在圖5中即為第二風扇控制器C2)之間的電性連接關係接收串列回授資料。
請參考圖7,圖7係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串列風扇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在步驟S300以主控制器MC產生串列控制資料之前,須先以環狀方式電性連接主控制器MC、第一風扇控制器C1及第二風扇控制器C2,或是先以環狀方式電性連接主控制器MC、第一風扇裝置FC1及第二風扇裝置FC2,如圖5或圖6所繪示的連接方式。
請參考步驟S300及步驟S310,主控制器MC產生串列控制資料並將此串列控制資料發送至第一風扇控制器C1,第一風扇控制器C1接收串列控制資料後從中擷取一封包,上述流程與圖3的步驟S200~S210基本相同。在擷取封包之後,第一風扇控制器C1根據封包內的控制參數產生並發送驅動命令至第一風扇F1,第一風扇F1收到驅動命令之後依據其指示內容運作,上述流程如步驟S311及步驟S313所示。另一方面,請參考步驟S312,在擷取封包之後,第一風扇控制器C1產生回授封包。實務上,步驟S312可以在步驟S313之前或之後執行,換句話說,所產生的回授封包可以是反映上一次第一風扇控制器C1擷取封包並據以運行後的風扇狀態,或是反映本次收到封包並據以運行後的風扇狀態,本創作對此不予限制。
請參考步驟S314,第一風扇控制器C1串接第一回授封包於第一下傳串列資料。本創作對於回授封包及串列控制資料中的控制封包的大小並未特別限制,實務上為便於風扇控制器擷取封包,可將回授封包與控制封包設定為相同大小。請參考步驟S316,第一風扇控制器C1發送第一下傳串列資料,其中包括第一回授封包與其他尚未被擷取的控制封包。
請參考步驟S320,第二風扇控制器C2接收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並擷取一封包。在擷取封包之後,第二風扇控制器C2根據封包內的控制參數產生並發送驅動命令至第二風扇F2,第二風扇F2收到驅動命令之後依據其指示內容運作,上述流程如步驟S321及S323所示。另一方面,請參考步驟S322,在擷取封包之後,第二風扇控制器C2產生第二回授封包。
請一併參考步驟S324及步驟S330,在步驟S322產生第二回授封包之後,第二風扇控制器C2將第二回授封包串接於第一回授封包並發送至主控制器MC。主控制器MC可依據串列回授資料中各個回授封包反映的風扇狀態,適應性地調整下一次串列控制資料的控制參數,然後回到步驟S300,繼續進行風扇控制。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上述實施例的串列風扇控制方法,請參考圖8,其係依據另一實施方式繪示發送串列控制資料及接收串列回授資料的示意圖。其中位於串列結構尾端的第五風扇控制器C5更電性連接至主控制器MC。主控制器MC產生並發送串列控制資料,其中包括串接形成的5個封包P1~P5。如箭頭所示,第一風扇控制器C1接收到來自主控制器MC的串列控制資料之後,擷取封包P1並將其轉換為用於控制第一風扇F1的驅動命令I1。同時,第一風扇控制器C1依據第一風扇F1的當前狀態產生回授封包R1,並且將此回授封包R1串接於其餘封包P2~P5的末端,如圖5中的箭頭(F1àR1)所示。第一風扇控制器C1發送第一下傳串列資料至第二風扇控制器C2,其中第一下傳串列資料包含回授封包R1及其餘封包P2~P5。同理,第二風扇控制器C2擷取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中的封包P2並將其轉換為用於控制第二風扇F2的驅動命令I2。同時,將本身產生的回授封包R2串接於其餘封包P3~P5及回授封包R1之後以組成第二下傳串列資料,如圖5中的箭頭所示(F2àR2),然後第二風扇控制器C2發送此第二下傳串列資料,後續第三及第四風扇控制器C3、C4的行為依此類推。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五風扇控制器C5產生回授封包R5並串接至回授封包R4之後,將循第五風扇控制器C5及主控制器MC之間的連線傳送此串列回授資料(其中已無控制風扇用的封包P1~P5,故稱之串列回授資料)至主控制器MC。
在上述另一實施方式中,在串列控制資料被分配到每個風扇控制器的同時便獲取該風扇控制器的回授封包。而在最後一個串列控制資料的封包被風扇控制器擷取後,可立即將沿路收取的回授封包回饋至主控制器MC。因此有效地節省了風扇控制系統獲得反饋資訊的時間,同時保持串列結構具有的減少實體線路的優點。
請參考圖9,其係繪示依據本創作又一實施例的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10。本實施例係基於前述的一實施例的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10,除原本的串列結構L1、L2外,增加另一適用於選擇性傳輸的串列結構SMB1、SMB2。
實務上,新增的串列結構SMB1及SMB2例如採用系統管理匯流排(System Management Bus,SMBus)的。SMBus是基於積體電路匯流排(Inter-Integrated Circuit,I 2C)的一種由兩條訊號組成的匯流排,可應用於輕量級的通訊,如用來控制指定的風扇驅動電路。在本創作又一實施例中,主控制器MC、第一風扇控制器C1及第二風扇控制器C2等控制器更包括用於連接SMBus的連接埠。因此,主控制器MC透過SMBus SMB1電性連接到第一風扇控制器C1,第一風扇控制器透過SMBus SMB2電性連接到第二風扇控制器C2。
當串列結構中具有多個風扇控制器時,SMBus可以被用來對指定的風扇控制器下傳單一筆串列資料的封包,減少傳送上的資料延遲。簡言之,主控制器MC可透過SMBus直接指定某一個或某一些風扇控制器並控制其對應的一或數個風扇。詳言之,如圖9所繪示的本創作又一實施例所示,主控制器MC更用以產生通知封包及控制封包。通知封包具有關聯於目標控制器的目標識別碼。目標控制器係第一風扇控制器C1及第二風扇控制器C2中至少一者。控制封包具有對應於該目標控制器的目標風扇的另一控制參數。在本創作又一實施例中,第一風扇控制器C1更包括兩個埠以分別透過兩個指定匯流排連接到主控制器MC及第二風扇控制器C2;且第一風扇控制器C1更用於在接獲通知封包且其中的目標識別碼關聯於第一風扇控制器C1時,直接發送一確認封包至主控制器MC。第一風扇控制器C1更在收到控制封包後,依據控制封包產生並發送另一第一驅動命令至第一風扇F1。類似於上述的第一風扇控制器C1,第二風扇控制器C2更用於在接獲通知封包且其中的目標識別碼關聯於第二風扇控制器C2時,直接發送確認封包至主控制器MC。在第二風扇控制器C2收到控制封包後,依據控制封包產生並發送另一第二驅動命令至該第二風扇F2。
類似於上述另一實施例的風扇控制裝置10,本創作又一實施例的串列風扇控制系統20中(未繪示),主控制器MC更用以產生通知封包及控制封包,其中通知封包具有目標識別碼,目標識別碼關聯於目標控制器,目標控制器係第一風扇控制器C1及第二風扇控制器C2中至少一者。控制封包具有一目標風扇的另一控制參數,目標風扇對應於目標控制器。第一風扇裝置FC1之第一風扇控制器C1更包括兩個埠以分別透過兩個指定匯流排SMB1、SMB2連接到主控制器MC及第二風扇控制器C2。第一風扇控制器C1更用於在接獲通知封包且目標識別碼關聯於第一風扇控制器C1時,直接發送一確認封包至主控制器MC。在收到控制封包後,第一風扇控制器C1更依據控制封包產生並發送另一第一驅動命令至第一風扇F1。類似地,第二風扇裝置CF2之第二風扇控制器C2更用於在接獲通知封包且目標識別碼關聯於第二風扇控制器C2時,直接發送確認封包至主控制器MC。第二風扇控制器C2更在收到控制封包後,依據控制封包產生並發送另一第二驅動命令至第二風扇F2。
請參考圖10,並請一併參考,其係繪示本創作又一實施例的串列風扇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圖10的流程可在步驟S200主控制器MC產生串列控制資料之前被執行,或在步驟224以第二風扇控制器C2依據封包的控制參數產生並發送第二驅動命令至第二風扇F2之後被執行,亦可在步驟S240主控制器MC接收串列回授資料之後被執行,本創作對上述列舉的執行時機不予限制。
所述又一實施例的串列風扇控制方法首先請參考步驟S900,主控制器MC產生並發送具有目標識別碼的通知封包,目標識別碼關聯於一目標控制器,目標控制器係第一風扇控制器C1及第二風扇控制器C2中至少一者。詳言之,主控制器MC透過目標識別碼選擇本次所要控制的風扇控制器,例如是第一風扇控制器C1、第二風扇控制器C2或以上兩者。實務上,在具有多個風扇控制器的串列結構中,主控制器MC可任意選擇其中一或數個風扇控制器發送通知封包。
請參考步驟S910,目標控制器接收通知封包並回傳確認封包至主控制器。詳言之,主控制器MC所發送的通知封包仍依循先前介紹的串列結構SMB1及SMB2的路徑由第一風扇控制器C1開始傳遞到第二風扇控制器C2。與先前實施例的差別在於,每個收到通知封包的風扇控制器將先檢查其中的目標識別碼。若通知封包中的目標識別碼並非對應至當前收到通知封包的風扇控制器,則因此風扇控制器非目標控制器,故將通知封包往串列結構的下一級傳遞。另一方面,若通知封包中的目標識別碼對應於當前收到通知封包的風扇控制器,則此風扇控制器為目標控制器,目標控制器接收此通知封包後直接透過原本的串列結構SMB1、SMB2回傳一確認封包至主控制器MC,途中收到此確認封包的其他風扇控制器將直接傳遞給前一級的風扇控制器。
請參考步驟S920,主控制器發送控制封包至目標控制器。詳言之,在主控制器MC接收目標控制器回覆的確認封包之後,代表雙方通訊已經建立完成。因此,主控制器MC可將控制封包發送至該目標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封包具有目標風扇的另一控制參數,此目標風扇對應於該目標控制器。藉此,目標控制器即可快速地由主控制器MC取得前述地控制參數。
請參考步驟S930,目標控制器接收控制封包並據以控制目標風扇。詳言之,在控制封包於串列結構SMB1、SMB2上傳遞的途中,非屬於目標控制器的風扇控制器皆不予接收此控制封包而將其繼續往下一級傳遞,直到目標控制器接收到控制封包為止。因此,目標控制器得以依據控制封包的另一控制參數控制本身對應的目標風扇。
上述另一實施例係主要控制器沿用原本的串列結構,而達成指定串列結構上的一或數個目標風扇控制器,並將對應的控制封包傳遞到該或該些目標風扇控制器。其優點在於當串列結構上具有為數眾多的風扇控制器時,可節省原本串列控制資料的多個控制封包所造成的傳輸上的時間延遲。
綜上所述,本創作上述實施例所敘述的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串列風扇系統及串列風扇控制方法,採用以串列結構互相連接的風扇控制器或是風扇裝置,配合由多個控制封包串接組成的串列控制資料和回授封包組成的串列回授資料的傳遞機制,其中每個封包內含有用以控制風扇的控制參數,以及開始與結束標誌供控制器辨認。因此可以減少由主控制器個別連接至各風扇所需的走線面積,同時也降低電路板佈局的困難度,另外也減少了所需的控制IC的數量,降低伺服器中風扇系統的硬體成本。
雖然本創作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所為之更動與潤飾,均屬本創作之專利保護範圍。關於本創作所界定之保護範圍請參考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
10‧‧‧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
20‧‧‧串列風扇控制系統
MC‧‧‧主控制器
C1‧‧‧第一風扇控制器
C2‧‧‧第二風扇控制器
C3‧‧‧第三風扇控制器
C4‧‧‧第四風扇控制器
C5‧‧‧第五風扇控制器
F1‧‧‧第一風扇
F2‧‧‧第二風扇
F3‧‧‧第三風扇
F4‧‧‧第四風扇
F5‧‧‧第五風扇
P1~P5‧‧‧封包
R1~R5‧‧‧回授封包
I1~I5‧‧‧驅動命令
FC1‧‧‧第一風扇裝置
FC2‧‧‧第二風扇裝置
S200~S240‧‧‧步驟
S300~S330‧‧‧步驟
S900~S930‧‧‧步驟
L1、L2‧‧‧一匯流排
SMB1、SMB2‧‧‧另一匯流排
圖1A係採用本創作一實施例的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構成的風扇控制系統的架構圖。 圖1B係基於圖1A新增風扇控制器及風扇的風扇控制系統的架構圖。 圖2係依據本創作一實施例繪示的串列風扇控制系統的架構圖。 圖3係依據本創作一實施例繪示的串列風扇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4A係依據本創作一實施方式繪示的發送串列控制資料的示意圖。 圖4B係依據本創作一實施方式繪示的接收串列回授資料的示意圖。 圖5係採用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構成的風扇控制系統的架構圖。 圖6係依據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繪示的串列風扇控制系統的架構圖。 圖7係依據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繪示的串列風扇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8係依據本創作另一實施方式繪示的發送串列控制資料及接收串列回授資料的示意圖。 圖9係依據本創作又一實施例繪示的串列風扇控制系統的架構圖。 圖10係依據本創作又一實施例繪示的串列風扇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Claims (13)

  1. 一種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包括:一主控制器,用以產生一串列控制資料,該串列控制資料包括複數個依序串列的封包,其中該些依序串列的封包中的每一封包具有一風扇的一控制參數;一第一風扇控制器,電性連接該主控制器,該第一風扇控制器用以接收該串列控制資料,從該串列控制資料中擷取一封包及發送一第一下傳串列資料,其中該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係該串列控制資料之中除了被擷取的該封包以外的其餘封包;以及一第二風扇控制器,電性連接該第一風扇控制器,該第二風扇控制器用以接收該第一下傳串列資料及從該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中擷取一封包。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參數包括風扇位址、風扇轉速及風扇啟閉狀態。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其中該些依序串列的封包中的每一封包包括一起始位元組、一資料位元組及一停止位元組,該起始位元組及該停止位元組係高準位、低準位或三態邏輯其中之一。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其中該第一風扇控制器擷取的該封包係該些依序串列的封包中的第一個封包。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其中該第二風扇控制器更用以產生一第二回授封包;該第一風扇控制器更用以產生一第一回授封包,接收該第二回授封包及串接該第一回授封包及該第二回授封包成為一串列回授資料;以及該主控制器更用以從該第一風扇控制器接收該串列回授資料。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其中該第一風扇控制器更用以產生一第一回授封包,及串接該第一回授封包於該第一下傳串列資料;該第二風扇控制器更用以產生一第二回授封包,及串接該第一回授封包及該第二回授封包成為一串列回授資料,且該第二風扇控制器更電性連接至該主控制器;以及該主控制器更用以從該第二風扇控制器接收該串列回授資料。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更包括:一第三風扇控制器,電性連接該第二風扇控制器;其中該第二風扇控制器更用以發送一第二下傳串列資料,該第二下傳串列資料係該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之中除了被擷取的該封包以外的其餘封包;該第三風扇控制器更用以接收該第二下傳串列資料以及從該第二下傳串列資料中擷取一封包。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其中該主控制器更用以產生一通知封包及一控制封包,其中該通知封包具有一目標識別碼,該目標識別碼關聯於一目標控制器,該目標控制器係該第一風扇控制器及該第二風扇控制器中至少一者;及該控制封包具有另一控制參數; 該第一風扇控制器更包括兩個埠以分別透過兩個指定匯流排連接到該主控制器及該第二風扇控制器;且該第一風扇控制器更用於在接獲該通知封包且該目標識別碼關聯於該第一風扇控制器時,直接發送一確認封包至該主控制器;及在收到該控制封包後,取得該另一控制參數;以及該第二風扇控制器更用於在接獲該通知封包且該目標識別碼關聯於該第二風扇控制器時,直接發送該確認封包至該主控制器;及在收到該控制封包後,取得該另一控制參數。
  9. 一種串列風扇控制系統,包括:一主控制器,用以產生一串列控制資料,該串列控制資料包括複數個依序串列的封包;一第一風扇裝置,包括一第一風扇控制器及一第一風扇,該第一風扇控制器電性連接該第一風扇及該主控制器,該第一風扇控制器用以接收該串列控制資料,從該串列控制資料中擷取一封包,發送一第一下傳串列資料及依據從該串列控制資料中擷取的該封包產生並發送一第一驅動命令至該第一風扇,其中該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係該串列控制資料之中除了被擷取的該封包以外的其餘封包;以及一第二風扇裝置,包括一第二風扇控制器及一第二風扇,該第二風扇控制器電性連接該第二風扇及該第一風扇控制器,該第二風扇控制器用以接收該第一下傳串列資料,從該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中擷取一封包及依據從該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中擷取的該封包產生並發送一第二驅動命令至該第二風扇。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串列風扇控制系統,其中該第二風扇控制器更用以產生一第二回授封包;該第一風扇控制器更用以產生一第一回授封包,接收該第二回授封包及串接該第一回授封包及該第二回授封包成為一串列回授資料;以及該主控制器更用以從該第一風扇控制器接收該串列回授資料。
  11. 如請求項9所述的串列風扇控制系統,其中該第一風扇控制器更用以產生一第一回授封包,及串接該第一回授封包於該第一下傳串列資料;該第二風扇控制器更用以產生一第二回授封包,及串接該第二回授封包及該第一回授封包成為一串列回授資料,且該第二風扇控制器更電性連接至該主控制器;以及該主控制器更用以從該第二風扇控制器接收該串列回授資料。
  12. 如請求項9所述的串列風扇控制系統,更包括:一第三風扇裝置,包括一第三風扇控制器及一第三風扇,該第三風扇控制器電性連接該第三風扇及該第二風扇控制器,其中該第二風扇控制器更用以發送一第二下傳串列資料,該第二下傳串列資料係該第一下傳串列資料之中除了被擷取的該封包以外的其餘封包;該第三風扇控制器更用以接收該第二下傳串列資料,從該第二下傳串列資料中擷取一封包以及依據從該第二下傳串列資料擷取的該封包產生並發送一第三驅動命令至該第三風扇。
  13. 如請求項9所述的串列風扇控制系統,其中該主控制器更用以產生一通知封包及一控制封包,其中該通知封包具有一目標識別碼,該目標識別碼關聯於一目標控制器,該目標控制器係該第一風扇控制器及該第二風扇控制器中至少一者;及該控制封包具有一目標風扇的另一控制參數,該目標風扇對應於該目標控制器;該第一風扇裝置之該第一風扇控制器更包括兩個埠以分別透過兩個指定匯流排連接到該主控制器及該第二風扇控制器;且該第一風扇控制器更用於在接獲該通知封包且該目標識別碼關聯於該第一風扇控制器時,直接發送一確認封包至該主控制器;及在收到該控制封包後,依據該控制封包產生並發送另一第一驅動命令至該第一風扇;以及該第二風扇裝置之該第二風扇控制器更用於在接獲該通知封包且該目標識別碼關聯於該第二風扇控制器時,直接發送該確認封包至該主控制器;及在收到該控制封包後,依據該控制封包產生並發送另一第二驅動命令至該第二風扇。
TW107216791U 2018-12-11 2018-12-11 Tandem transmission fan control unit and tandem fan control system TWM576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6791U TWM576278U (zh) 2018-12-11 2018-12-11 Tandem transmission fan control unit and tandem fan control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6791U TWM576278U (zh) 2018-12-11 2018-12-11 Tandem transmission fan control unit and tandem fan control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6278U true TWM576278U (zh) 2019-04-01

Family

ID=66997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6791U TWM576278U (zh) 2018-12-11 2018-12-11 Tandem transmission fan control unit and tandem fan control system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62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6076B (zh) 電池充電裝置及充電系統
CN1007936B (zh) 集束导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08539497A (ja) 集積回路間におけるスレーブ装置の装置識別コーディング
TWI706254B (zh) 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串列風扇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CN1496515A (zh) 同步多个ttcan总线的全局时间的方法以及相应的总线系统
US1054820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US11324087B1 (en) Driver using safety information
CN102231114A (zh) 对芯片进行升级的系统、方法与升级文件发送方法、装置
CN10870110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2756628B (zh) 用于车辆的加热、通风和空调模块
CN105630723A (zh) 基于异构处理器平台的管理架构及其管理方法
TWM576278U (zh) Tandem transmission fan control unit and tandem fan control system
CN111306087B (zh) 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581026A (zh) 在通信设备中操作多个i2c从器件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7015542B (zh) 一种总线舵机及其控制装置、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2040601A (zh) 灯具点阵控制装置及方法、led舞台灯具
CN1851799A (zh) 显示设备、其控制方法和通信系统
CA3125682A1 (en) Actuation of execution units
CN1761954A (zh) 处理器阵列
CN209444598U (zh) 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及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
CN101031902B (zh) 为移动可缩放链路(msl)结构提供额外信道
TW200841769A (en) Lighting apparatus
JP2009298578A (ja) エレベータの呼び登録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装置
JPH07226980A (ja) 多重伝送装置
CN111008161B (zh) 一种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