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06087B - 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06087B
CN111306087B CN201811509736.6A CN201811509736A CN111306087B CN 111306087 B CN111306087 B CN 111306087B CN 201811509736 A CN201811509736 A CN 201811509736A CN 111306087 B CN111306087 B CN 1113060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serial
packet
controller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097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06087A (zh
Inventor
陈元杰
陈金辉
徐世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0973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060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06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6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06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6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4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varying driving speed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及其方法。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器、第一风扇控制器及第二风扇控制器。主控制器产生串行的控制数据,串行的控制数据包括多个按序串行的封包,其中每一封包具有风扇的控制参数。第一风扇控制器电性连接主控制器,用以接收串行的控制数据,从串行的控制数据中获取封包及发送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其中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是串行的控制数据之中除了被获取的封包以外的其余封包。第二风扇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风扇控制器,用以接收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及从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中获取一封包。

Description

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扇控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风扇的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及串行的风扇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服务器的散热至关重要。目前在机壳装置内主要采用的散热方法是通过风扇对过高的工作温度及环境温度进行导热降温,借此维持服务器系统的穏定度。
传统设计上,一组风扇需对应一组控制信号。然而,目前用于控制风扇的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大多仅支持3至5组控制信号。假设服务器规格为8组风扇,则必需再额外增加一个IC才能支持所有的风扇,因而增加硬件成本。另一方面,每组控制信号至少包括2条信号线,因此若是8组风扇则需要16条信号线。信号线愈多代表在电路板上需要预留的走线面积愈大,且更容易导致接地反弹(ground bounce)与噪声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及串行的风扇控制方法,借此解决上述提及的问题。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叙述的一种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器,用以产生串行的控制数据,串行的控制数据包括多个按序串行的的封包,其中每一封包具有风扇的控制参数;第一风扇控制器,电性连接主控制器,第一风扇控制器用以接收串行的控制数据,从串行的控制数据中获取一封包及发送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其中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是串行的控制数据之中除了被获取的封包以外的其余封包;以及第二风扇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风扇控制器,第二风扇控制器用以接收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及从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中获取封包。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叙述的一种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用以产生串行的控制数据,串行的控制数据包括多个按序串行的封包;第一风扇装置,包括第一风扇控制器及第一风扇,第一风扇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风扇及主控制器,第一风扇控制器用以接收串行的控制数据,从串行的控制数据中获取一封包,发送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及依据从串行的控制数据中获取的封包产生并发送第一驱动命令至第一风扇,其中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是串行的控制数据之中除了被获取的封包以外的其余封包;以及第二风扇装置,包括第二风扇控制器及第二风扇,第二风扇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二风扇及第一风扇控制器,第二风扇控制器用以接收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从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中获取一封包及依据从串行的控制数据中获取的封包产生并发送第二驱动命令至第二风扇。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叙述的一种串行的风扇控制方法,包括:主控制器产生串行的控制数据,串行的控制数据包括多个按序串行的封包,其中每一封包具有风扇的控制参数;第一风扇控制器接收串行的控制数据并从串行的控制数据中获取一封包;在取得串行的控制数据中的封包之后,第一风扇控制器依据封包的控制参数产生并发送第一驱动命令至第一风扇;在取得串行的控制数据中的封包之后,第一风扇控制器发送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是串行的控制数据之中除了被获取的封包以外的其余封包;第二风扇控制器接收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并从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中获取一封包;以及在取得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中的封包之后,第二风扇控制器依据封包的控制参数产生并发送第二驱动命令至第二风扇。
通过上述架构,本发明所公开的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及串行的风扇控制方法具有下列优点与技术效果:首先是节省额外硬件成本,仅需由一个作为主控制器的IC提供一组控制信号,即可以串行的传输方式支持多组风扇。其次是在新增另一串接风扇时,无需额外增加对应的信号线,因此接地反弹与噪声亦能有效降低,同时也减少电路板上的走线面积,节省电路板上的布局(Layout)空间。
以上的关于本公开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A是采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构成的风扇控制系统的架构图。
图1B是基于图1A新增风扇控制器及风扇的风扇控制系统的架构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的架构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串行的风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A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示出的发送串行的控制数据的示意图。
图4B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示出的接收串行的反馈数据的示意图。
图5是采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构成的风扇控制系统的架构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示出的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的架构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示出的串行的风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示出的发送串行的控制数据及接收串行的反馈数据的示意图。
图9是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示出的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的架构图。
图10是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示出的串行的风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 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
20 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
MC 主控制器
C1 第一风扇控制器
C2 第二风扇控制器
C3 第三风扇控制器
C4 第四风扇控制器
C5 第五风扇控制器
F1 第一风扇
F2 第二风扇
F3 第三风扇
F4 第四风扇
F5 第五风扇
P1~P5 封包
R1~R5 反馈封包
I1~I5 驱动命令
FC1 第一风扇装置
FC2 第二风扇装置
S200~S240 步骤
S300~S330 步骤
S900~S930 步骤
L1、L2 一总线
SMB1、SMB2 另一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及附图,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请参考图1A,其是示出采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构成一风扇控制系统的架构图。如图1A所示,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10包括主控制器MC、第一风扇控制器C1及第二风扇控制器C2。第一风扇控制器C1电性连接主控制器MC且电性连接所要控制的第一风扇F1,第二风扇控制器C2电性连接第一风扇控制器C1且电性连接所要控制的第二风扇F2。由图1A可知,主控制器MC、第一风扇控制器C1及第二风扇控制器C2形成一串行的结构。
实务上,当使用者需要更多的风扇时,可将新的风扇控制器串接至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10的串行的结构之中,同时将新的风扇电性连接至新风扇控制器,如图1B所示,其是示出基于图1A新增第三风扇控制器C3及第三风扇F3的风扇控制系统架构图。第三风扇控制器C3电性连接第二风扇控制器C2且电性连接第三风扇F3以控制第三风扇F3。基本上,新加入的风扇控制器可选择性地加入至串行的结构的中间节点或串接于尾端节点,本发明对此不予限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主控制器MC、第一风扇控制器C1及第二风扇控制器C2等控制器内部可包括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or,ADC)及数字模拟转换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
主控制器MC接收来自上层软件的控制指令,据以产生一串行的控制数据。串行的控制数据包括多个按序串行的封包。每一封包内包括用于控制一指定风扇的控制参数。换言之,主控制器MC产生的封包与风扇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上层软件事先取得风扇数量的信息,再通过主控制器MC产生对应数量的封包作为串行的控制数据。
实务上,所述的串行的控制数据包含多个位元组,这些位元组可区分为起始位元组、数据位元组及停止位元组。前述控制参数的内容以数据位元组的方式呈现,其中包括例如风扇位址、风扇转速及风扇启闭状态,但并不以此为限。起始位元组及停止位元组用以表示封包的开始或结束,起始位元组及停止位元组是高电压电平、低电压电平及三态(Tri-state)逻辑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例如实务上可通过特定高低电平的编码作为起始位元组及停止位元组,本发明对此不予限制。
第一风扇控制器C1接收来自主控制器MC的串行的控制数据,从串行的控制数据中获取一封包并发送其余的封包作为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换言之,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包括串行的控制数据之中除了被获取的封包以外的所有封包。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制风扇控制器获取封包的方式。例如获取串行的控制数据中第一个收到的封包、或在获取特定编码的起始位元组之后获取封包、又或者当序列控制数据是逐个位元组被风扇控制器接收时,风扇控制器可在累计经过指定数量的时钟周期(clock)之后获取封包。在以下的详述内容中,是以“获取第一个收到的封包”为例,其在实作上的优点在于:在风扇控制器获取封包后,“从封包中获取控制参数再驱动风扇”以及“将下传串行的数据传递至串行的结构下一级的风扇控制器”的这两项工作可同时进行,因此可节省风扇控制的整体时间。
请参考图1A。第二风扇控制器C2接收来自第一风扇控制器C1的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从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中获取一封包。请参考图1B,当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10还具有第三风扇控制器C3时,第二风扇控制器C2还用以发送第二下传串行的数据,第二下传串行的数据包括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之中除了被获取的封包以外的其余封包。第三风扇控制器C3接收第二下传串行的数据以及从第二下传串行的数据中获取一封包。基本上,第二风扇控制器C2、第三风扇控制器C3及第一风扇控制器C1是相同的硬件装置。
请再参考图1A,在第一风扇控制器C1及第二风扇控制器C2各自获取封包后,解码得到封包内的控制参数以产生驱动命令,再通过风扇插座将驱动命令送至风扇驱动器进行对应的风扇控制动作。另一方面,风扇控制器C1、C2也用于通过内嵌或布置于风扇周边的感测器取得风扇的当前状态,并将其反馈至主控制器MC。详言之,第二风扇控制器C2依据第二风扇F2的状态产生第二反馈封包,反馈封包内容例如包括风扇运行状态或风扇周围空间的温度信息。本发明对于反馈封包的内容不予限制。同样地,第一风扇控制器C1依据第一风扇F1的状态产生第一反馈封包。此外,第一风扇控制器C1从第二风扇控制器C2接收第二反馈封包,并将第一反馈封包及第二反馈封包串接成为一串行的反馈数据。一般而言,位于串行的尾端的风扇控制器(如图1A中的第二风扇控制器C2或图1B中的第三风扇控制器C3)不会接到来自其他风扇控制器的反馈封包,因而无需进行串接封包的动作。反过来说,位于串行的中间的风扇控制器(如图1A中第一风扇控制器C1或图1B中的第一及第二风扇控制器C1、C2),则需将本身产生的反馈封包串接于本身接收到的串行的反馈数据。位于串行的头端的主控制器MC从第一风扇控制器C1接收由所有风扇控制器的反馈封包组成的串行的反馈数据,然后可视需求将所有反馈封包的信息反馈至上层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本发明的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10的特点是主控制器及所有风扇控制器采用串行的结构方式连接。一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10可与多个风扇共同组成一风扇系统。实务上,每个除主控制器MC以外的风扇控制器亦可内嵌于风扇之中而组成一可串接的风扇装置。
请参考图2,其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20,包括:主控制器MC、第一风扇装置FC1及第二风扇装置FC2。主控制器MC电性连接至第一风扇装置FC1,第一风扇装置FC1电性连接至第二风扇装置FC2。第一风扇装置FC1中具有互相电性连接的第一风扇控制器C1及第一风扇F1。第二风扇装置FC2中具有互相电性连接的第二风扇控制器C2及第二风扇F2。第一风扇装置FC1是通过第一风扇控制器C1实现与第二风扇装置FC2之间的电性连接关系。主控制器及风扇控制器的实施方式请参考前文,此处不再赘述。实务上,当使用者需要更多的风扇时,可直接将新的风扇装置串接至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20的串行的结构之中,例如将第三风扇装置(未示出)电性连接至第二风扇装置FC2,具体来说,是将第三风扇控制器C3电性连接至第二风扇控制器C2。
请一并参考图1A及图3,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串行的风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请一并参考步骤S200及步骤S210,主控制器MC产生并发送串行的控制数据至第一风扇控制器C1,后者接收串行的控制数据后从中获取一封包。请一并参考步骤S211、S212及S214,在取得串行的控制数据中的封包之后,第一风扇控制器C1发送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另一方面,在取得串行的控制数据中的封包之后,第一风扇控制器C1依据封包内的控制参数产生并发送第一驱动命令至第一风扇F1,第一风扇F1根据第一驱动命令运行。
请参考步骤S220,第二风扇控制器C2接收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并获取一封包。请继续参考步骤S222及步骤S224,第二风扇控制器C2根据所获取的封包产生并发送第二驱动命令给第二风扇F2,后者则根据第二驱动命令运行。请一并参考步骤S216及步骤S226,第一风扇控制器C1在取得第一风扇F1的当前状态后产生第一反馈封包;同理,第二风扇控制器C2在取得第二风扇F2的当前状态后产生第二反馈封包。因第二风扇控制器C2位于串行的结构的最末端,故需将第二反馈封包往前一级的风扇控制器反馈,也就是第二风扇控制器C2发送第二反馈封包至第一风扇控制器C1。
请参考步骤S230,当接获来自第二风扇控制器C2的第二反馈封包后,第一风扇控制器C1将第一及第二反馈封包串接成为串行的反馈数据,如步骤S235所示。主控制器MC从第一风扇控制器C1接收此串行的反馈数据,如步骤S240所示。随后主控制器MC可依据串行的反馈数据中各个反馈封包代表的风扇状态,适应性地调整下一次串行的控制数据的控制参数,然后回到步骤S200,继续进行风扇控制。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上述实施例的串行的风扇控制方法,请参考图4A,其是依据一实施方式示出发送串行的控制数据的示意图。图4A中用以举例说明的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具有5个风扇控制器C1~C5各自连接风扇F1~F5。主控制器MC产生并发送串行的控制数据,其中包括串接形成的5个封包P1~P5。如箭头所示,第一风扇控制器C1接收到来自主控制器MC的串行的控制数据之后,获取封包P1并将其转换为用于控制第一风扇F1的驱动命令I1,再将其余封包P2~P5作为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发送至第二风扇控制器C2。第二风扇控制器C2接收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之后,获取封包P2并将其转换为用于控制第二风扇F2的驱动命令I2,并且将其余封包P3~P5作为第二下传串行的数据发送至第三风扇控制器C3。依此类推,串行的结构中的最后一个风扇控制器C5所接收到的下传串行的数据中只剩用于控制第五风扇F5的封包P5。整体观之,每经过串行的结构上的一风扇控制器,来自主控制器MC的串行的控制数据便会减少一个封包,其余的封包则继续往串行的结构上的下一个风扇控制器传递,直到串行的结构上的所有风扇控制器皆收到封包为止。
请参考图4B,其是依据一实施方式示出接收串行的反馈数据的示意图。图4B可与图4A所述的流程在同一时间执行,或是在图4A的流程执行完毕后才开始执行,本发明对此不予限制。第五风扇控制器C5依据第五风扇F5的当前状态产生反馈封包R5,并将其传送至第四风扇控制器C4。第四风扇控制器C4同样依据第四风扇的当前状态F4产生反馈封包R4,并且在接收到来自第五风扇控制器C5的反馈封包R5之后将其串接在本身产生的反馈封包R4成为串行的反馈数据,再传送至第三风扇控制器C3。本发明对于前述两个反馈封包R5及R4的串接先后次序并不特别限制。依此类推,最后主控制器MC接收到的串行的反馈数据中应包含所有风扇F1~F5反馈的反馈封包。整体观之,每经过串行的结构上的一风扇控制器,串行的反馈数据便会增加一个反馈封包,直到主控制器MC收到所有风扇的反馈封包为止。
实务上,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串行的控制数据及串行的反馈数据的传输可采用全双工的机制,也就是控制封包的传送及反馈封包的反馈具有双向传输的特性。因此,图4A及图4B所示出的串行的控制数据及串行的反馈数据的传输可同时进行,然而图4A及图4B所述的流程亦可先后执行,本发明对此不予限制。
请参考图5及图6。图5是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10构成的风扇控制系统的架构图,其中第二风扇控制器C2还电性连接至主控制器MC。图6是示出另一实施例的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20的架构图,其中第二风扇装置FC2(中的第二风扇控制器C2)还电性连接至主控制器MC。
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处在于“反馈封包的传递方式”。详言之,第一风扇控制器C1在接收串行的控制数据之后,产生第一反馈封包并将此第一反馈封包串接于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然后将此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发送至串行的结构的下一个风扇控制器。同理,第二风扇控制器C2在接收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之后,产生第二反馈封包并将此第二反馈封包串接于第一下传串行中的第一反馈封包,然后将此第二下传串行的数据发送至串行的结构下一级的风扇控制器(在图5中即为主控制器MC)。主控制器MC通过与串行的结构中最后一级的风扇控制器(在图5中即为第二风扇控制器C2)之间的电性连接关系接收串行的反馈数据。
请参考图7,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串行的风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S300以主控制器MC产生串行的控制数据之前,需先以环状方式电性连接主控制器MC、第一风扇控制器C1及第二风扇控制器C2,或是先以环状方式电性连接主控制器MC、第一风扇装置FC1及第二风扇装置FC2,如图5或图6所示出的连接方式。
请参考步骤S300及步骤S310,主控制器MC产生串行的控制数据并将此串行的控制数据发送至第一风扇控制器C1,第一风扇控制器C1接收串行的控制数据后从中获取一封包,上述流程与图3的步骤S200~S210基本相同。在获取封包之后,第一风扇控制器C1根据封包内的控制参数产生并发送驱动命令至第一风扇F1,第一风扇F1收到驱动命令之后依据其指示内容运行,上述流程如步骤S311及步骤S313所示。另一方面,请参考步骤S312,在获取封包之后,第一风扇控制器C1产生反馈封包。实务上,步骤S312可以在步骤S313之前或之后执行,换句话说,所产生的反馈封包可以是反映上一次第一风扇控制器C1获取封包并据以运行后的风扇状态,或是反映本次收到封包并据以运行后的风扇状态,本发明对此不予限制。
请参考步骤S314,第一风扇控制器C1串接第一反馈封包于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本发明对于反馈封包及串行的控制数据中的控制封包的大小并未特别限制,实务上为便于风扇控制器获取封包,可将反馈封包与控制封包设定为相同大小。请参考步骤S316,第一风扇控制器C1发送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其中包括第一反馈封包与其他尚未被获取的控制封包。
请参考步骤S320,第二风扇控制器C2接收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并获取一封包。在获取封包之后,第二风扇控制器C2根据封包内的控制参数产生并发送驱动命令至第二风扇F2,第二风扇F2收到驱动命令之后依据其指示内容运行,上述流程如步骤S321及S323所示。另一方面,请参考步骤S322,在获取封包之后,第二风扇控制器C2产生第二反馈封包。
请一并参考步骤S324及步骤S330,在步骤S322产生第二反馈封包之后,第二风扇控制器C2将第二反馈封包串接于第一反馈封包并发送至主控制器MC。主控制器MC可依据串行的反馈数据中各个反馈封包反映的风扇状态,适应性地调整下一次串行的控制数据的控制参数,然后回到步骤S300,继续进行风扇控制。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上述实施例的串行的风扇控制方法,请参考图8,其是依据另一实施方式示出发送串行的控制数据及接收串行的反馈数据的示意图。其中位于串行的结构尾端的第五风扇控制器C5还电性连接至主控制器MC。主控制器MC产生并发送串行的控制数据,其中包括串接形成的5个封包P1~P5。如箭头所示,第一风扇控制器C1接收到来自主控制器MC的串行的控制数据之后,获取封包P1并将其转换为用于控制第一风扇F1的驱动命令I1。同时,第一风扇控制器C1依据第一风扇F1的当前状态产生反馈封包R1,并且将此反馈封包R1串接于其余封包P2~P5的末端,如图5中的箭头(F1→R1)所示。第一风扇控制器C1发送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至第二风扇控制器C2,其中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包含反馈封包R1及其余封包P2~P5。同理,第二风扇控制器C2获取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中的封包P2并将其转换为用于控制第二风扇F2的驱动命令I2。同时,将本身产生的反馈封包R2串接于其余封包P3~P5及反馈封包R1之后以组成第二下传串行的数据,如图5中的箭头所示(F2→R2),然后第二风扇控制器C2发送此第二下传串行的数据,后续第三及第四风扇控制器C3、C4的行为依此类推。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五风扇控制器C5产生反馈封包R5并串接至反馈封包R4之后,将循第五风扇控制器C5及主控制器MC之间的连线传送此串行的反馈数据(其中已无控制风扇用的封包P1~P5,故称之为串行的反馈数据)至主控制器MC。
在上述另一实施方式中,在串行的控制数据被分配到每个风扇控制器的同时便获取该风扇控制器的反馈封包。而在最后一个串行的控制数据的封包被风扇控制器获取后,可立即将沿路收取的反馈封包反馈至主控制器MC。因此有效地节省了风扇控制系统获得反馈信息的时间,同时保持串行的结构具有的减少实体线路的优点。
请参考图9,其是示出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10。本实施例是基于前述的一实施例的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10,除原本的串行的结构L1、L2外,增加另一适用于选择性传输的串行的结构SMB1、SMB2。
实务上,新增的串行的结构SMB1及SMB2例如采用系统管理总线(SystemManagement Bus,SMBus)。SMBus是基于集成电路总线(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的一种由两条信号组成的总线,可应用于轻量级的通信,如用来控制指定的风扇驱动电路。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主控制器MC、第一风扇控制器C1及第二风扇控制器C2等控制器还包括用于连接SMBus的连接端。因此,主控制器MC通过SMBus SMB1电性连接到第一风扇控制器C1,第一风扇控制器通过SMBus SMB2电性连接到第二风扇控制器C2。
当串行的结构中具有多个风扇控制器时,SMBus可以被用来对指定的风扇控制器下传单一笔串行的数据的封包,减少传送上的数据延迟。简言之,主控制器MC可通过SMBus直接指定某一个或某一些风扇控制器并控制其对应的一或数个风扇。详言之,如图9所示出的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示,主控制器MC还用以产生通知封包及控制封包。通知封包具有关联于目标控制器的目标识别码。目标控制器是第一风扇控制器C1及第二风扇控制器C2中至少一者。控制封包具有对应于该目标控制器的目标风扇的另一控制参数。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第一风扇控制器C1还包括两个端以分别通过两个指定总线连接到主控制器MC及第二风扇控制器C2;且第一风扇控制器C1还用于在接获通知封包且其中的目标识别码关联于第一风扇控制器C1时,直接发送一确认封包至主控制器MC。第一风扇控制器C1还在收到控制封包后,依据控制封包产生并发送另一第一驱动命令至第一风扇F1。类似于上述的第一风扇控制器C1,第二风扇控制器C2还用于在接获通知封包且其中的目标识别码关联于第二风扇控制器C2时,直接发送确认封包至主控制器MC。在第二风扇控制器C2收到控制封包后,依据控制封包产生并发送另一第二驱动命令至该第二风扇F2。
类似于上述另一实施例的风扇控制装置10,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20中(未示出),主控制器MC还用以产生通知封包及控制封包,其中通知封包具有目标识别码,目标识别码关联于目标控制器,目标控制器是第一风扇控制器C1及第二风扇控制器C2中至少一者。控制封包具有一目标风扇的另一控制参数,目标风扇对应于目标控制器。第一风扇装置FC1的第一风扇控制器C1还包括两个端以分别通过两个指定总线SMB1、SMB2连接到主控制器MC及第二风扇控制器C2。第一风扇控制器C1还用于在接获通知封包且目标识别码关联于第一风扇控制器C1时,直接发送一确认封包至主控制器MC。在收到控制封包后,第一风扇控制器C1还依据控制封包产生并发送另一第一驱动命令至第一风扇F1。类似地,第二风扇装置CF2的第二风扇控制器C2还用于在接获通知封包且目标识别码关联于第二风扇控制器C2时,直接发送确认封包至主控制器MC。第二风扇控制器C2还在收到控制封包后,依据控制封包产生并发送另一第二驱动命令至第二风扇F2。
请参考图10,并请一并参考,其是示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串行的风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10的流程可在步骤S200主控制器MC产生串行的控制数据之前被执行,或在步骤224以第二风扇控制器C2依据封包的控制参数产生并发送第二驱动命令至第二风扇F2之后被执行,亦可在步骤S240主控制器MC接收串行的反馈数据之后被执行,本发明对上述列举的执行时机不予限制。
所述又一实施例的串行的风扇控制方法首先请参考步骤S900,主控制器MC产生并发送具有目标识别码的通知封包,目标识别码关联于一目标控制器,目标控制器是第一风扇控制器C1及第二风扇控制器C2中至少一者。详言之,主控制器MC通过目标识别码选择本次所要控制的风扇控制器,例如是第一风扇控制器C1、第二风扇控制器C2或以上两者。实务上,在具有多个风扇控制器的串行的结构中,主控制器MC可任意选择其中一或多个风扇控制器发送通知封包。
请参考步骤S910,目标控制器接收通知封包并回传确认封包至主控制器。详言之,主控制器MC所发送的通知封包仍依循先前介绍的串行的结构SMB1及SMB2的路径由第一风扇控制器C1开始传递到第二风扇控制器C2。与先前实施例的差别在于,每个收到通知封包的风扇控制器将先检查其中的目标识别码。若通知封包中的目标识别码并非对应至当前收到通知封包的风扇控制器,则此风扇控制器不是目标控制器,故将通知封包往串行的结构的下一级传递。另一方面,若通知封包中的目标识别码对应于当前收到通知封包的风扇控制器,则此风扇控制器为目标控制器,目标控制器接收此通知封包后直接通过原本的串行的结构SMB1、SMB2回传一确认封包至主控制器MC,途中收到此确认封包的其他风扇控制器将直接传递给前一级的风扇控制器。
请参考步骤S920,主控制器发送控制封包至目标控制器。详言之,在主控制器MC接收目标控制器回复的确认封包之后,代表双方通信已经建立完成。因此,主控制器MC可将控制封包发送至该目标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封包具有目标风扇的另一控制参数,此目标风扇对应于该目标控制器。借此,目标控制器即可快速地由主控制器MC取得前述的控制参数。
请参考步骤S930,目标控制器接收控制封包并据以控制目标风扇。详言之,在控制封包于串行的结构SMB1、SMB2上传递的途中,非属于目标控制器的风扇控制器皆不予接收此控制封包而将其继续往下一级传递,直到目标控制器接收到控制封包为止。因此,目标控制器得以依据控制封包的另一控制参数控制本身对应的目标风扇。
上述另一实施例是主要控制器沿用原本的串行的结构,而实现指定串行的结构上的一或多个目标风扇控制器,并将对应的控制封包传递到该或所述目标风扇控制器。其优点在于当串行的结构上具有为数众多的风扇控制器时,可节省原本串行的控制数据的多个控制封包所造成的传输上的时间延迟。
综上所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叙述的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串行的风扇系统及串行的风扇控制方法,采用以串行的结构互相连接的风扇控制器或是风扇装置,配合由多个控制封包串接组成的串行的控制数据和反馈封包组成的串行的反馈数据的传递机制,其中每个封包内含有用以控制风扇的控制参数,以及开始与结束标志供控制器辨认。因此可以减少由主控制器个别连接至各风扇所需的走线面积,同时也降低电路板布局的困难度,另外也减少了所需的控制IC的数量,降低服务器中风扇系统的硬件成本。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做的变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关于本发明所界定的保护范围请参考权利要求。

Claims (17)

1.一种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控制器,用以产生一串行的控制数据,该串行的控制数据包括多个按序串行的封包,其中所述按序串行的封包中的每一封包具有一风扇的一控制参数;
一第一风扇控制器,电性连接该主控制器,该第一风扇控制器用以接收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从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中获取一封包及发送一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其中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是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之中除了被获取的该封包以外的其余封包;以及
一第二风扇控制器,电性连接该第一风扇控制器,该第二风扇控制器用以接收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及从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中获取一封包,
其中,该第二风扇控制器还用以产生一第二反馈封包,该第一风扇控制器还用以产生一第一反馈封包,接收该第二反馈封包并将该第一反馈封包与该第二反馈封包串接为一串行的反馈数据,并且该主控制器还用以从该第一风扇控制器接收该串行的反馈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参数包括风扇位址、风扇转速及风扇启闭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序串行的封包中的每一封包包括一起始位元组、一数据位元组及一停止位元组,该起始位元组是高电平、低电平及三态逻辑其中之一,且该停止位元组是高电平、低电平及三态逻辑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风扇控制器获取的该封包是所述按序串行的封包中的第一个封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三风扇控制器,电性连接该第二风扇控制器;其中该第二风扇控制器还用以发送一第二下传串行的数据,该第二下传串行的数据是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之中除了被获取的该封包以外的其余封包;该第三风扇控制器还用以接收该第二下传串行的数据以及从该第二下传串行的数据中获取一封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主控制器还用以产生一通知封包及一控制封包,其中该通知封包具有一目标识别码,该目标识别码关联于一目标控制器,该目标控制器是该第一风扇控制器及该第二风扇控制器中至少一者;及该控制封包具有另一控制参数;
该第一风扇控制器还包括两个端以分别通过两个指定总线连接到该主控制器及该第二风扇控制器;且该第一风扇控制器还用于在接获该通知封包且该目标识别码关联于该第一风扇控制器时,直接发送一确认封包至该主控制器;及在收到该控制封包后,取得该另一控制参数;以及
该第二风扇控制器还用于在接获该通知封包且该目标识别码关联于该第二风扇控制器时,直接发送该确认封包至该主控制器;及在收到该控制封包后,取得该另一控制参数。
7.一种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控制器,用以产生一串行的控制数据,该串行的控制数据包括多个按序串行的封包,其中所述按序串行的封包中的每一封包具有一风扇的一控制参数;
一第一风扇控制器,电性连接该主控制器,该第一风扇控制器用以接收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从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中获取一封包及发送一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其中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是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之中除了被获取的该封包以外的其余封包;以及
一第二风扇控制器,电性连接该第一风扇控制器,该第二风扇控制器用以接收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及从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中获取一封包,
其中:
该第一风扇控制器还用以产生一第一反馈封包,及串接该第一反馈封包于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
该第二风扇控制器还用以产生一第二反馈封包,并将该第一反馈封包与该第二反馈封包串接为一串行的反馈数据,且该第二风扇控制器还电性连接至该主控制器;以及
该主控制器还用以从该第二风扇控制器接收该串行的反馈数据。
8.一种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控制器,用以产生一串行的控制数据,该串行的控制数据包括多个按序串行的封包;
一第一风扇装置,包括一第一风扇控制器及一第一风扇,该第一风扇控制器电性连接该第一风扇及该主控制器,该第一风扇控制器用以接收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从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中获取一封包,发送一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及依据从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中获取的该封包产生并发送一第一驱动命令至该第一风扇,其中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是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之中除了被获取的该封包以外的其余封包;以及
一第二风扇装置,包括一第二风扇控制器及一第二风扇,该第二风扇控制器电性连接该第二风扇及该第一风扇控制器,该第二风扇控制器用以接收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从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中获取一封包及依据从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中获取的该封包产生并发送一第二驱动命令至该第二风扇,
其中,该第二风扇控制器还用以产生一第二反馈封包,该第一风扇控制器还用以产生一第一反馈封包,接收该第二反馈封包并将该第一反馈封包与该第二反馈封包串接为一串行的反馈数据,并且该主控制器还用以从该第一风扇控制器接收该串行的反馈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三风扇装置,包括一第三风扇控制器及一第三风扇,该第三风扇控制器电性连接该第三风扇及该第二风扇控制器,其中该第二风扇控制器还用以发送一第二下传串行的数据,该第二下传串行的数据是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之中除了被获取的该封包以外的其余封包;该第三风扇控制器还用以接收该第二下传串行的数据,从该第二下传串行的数据中获取一封包以及依据从该第二下传串行的数据获取的该封包产生并发送一第三驱动命令至该第三风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主控制器还用以产生一通知封包及一控制封包,其中该通知封包具有一目标识别码,该目标识别码关联于一目标控制器,该目标控制器是该第一风扇控制器及该第二风扇控制器中至少一者;及该控制封包具有一目标风扇的另一控制参数,该目标风扇对应于该目标控制器;
该第一风扇装置的该第一风扇控制器还包括两个端以分别通过两个指定总线连接到该主控制器及该第二风扇控制器;且该第一风扇控制器还用于在接获该通知封包且该目标识别码关联于该第一风扇控制器时,直接发送一确认封包至该主控制器;及在收到该控制封包后,依据该控制封包产生并发送另一第一驱动命令至该第一风扇;以及
该第二风扇装置的该第二风扇控制器还用于在接获该通知封包且该目标识别码关联于该第二风扇控制器时,直接发送该确认封包至该主控制器;及在收到该控制封包后,依据该控制封包产生并发送另一第二驱动命令至该第二风扇。
11.一种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控制器,用以产生一串行的控制数据,该串行的控制数据包括多个按序串行的封包;
一第一风扇装置,包括一第一风扇控制器及一第一风扇,该第一风扇控制器电性连接该第一风扇及该主控制器,该第一风扇控制器用以接收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从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中获取一封包,发送一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及依据从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中获取的该封包产生并发送一第一驱动命令至该第一风扇,其中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是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之中除了被获取的该封包以外的其余封包;以及
一第二风扇装置,包括一第二风扇控制器及一第二风扇,该第二风扇控制器电性连接该第二风扇及该第一风扇控制器,该第二风扇控制器用以接收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从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中获取一封包及依据从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中获取的该封包产生并发送一第二驱动命令至该第二风扇,
其中,
该第一风扇控制器还用以产生一第一反馈封包,及串接该第一反馈封包于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
该第二风扇控制器还用以产生一第二反馈封包,并将该第二反馈封包与该第一反馈封包串接为一串行的反馈数据,且该第二风扇控制器还电性连接至该主控制器;以及
该主控制器还用以从该第二风扇控制器接收该串行的反馈数据。
12.一种串行的风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一主控制器产生一串行的控制数据,该串行的控制数据包括多个按序串行的封包,其中所述按序串行的封包中的每一封包具有一风扇的一控制参数;
以一第一风扇控制器接收该串行的控制数据并从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中获取一封包;
在取得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中的该封包之后,以该第一风扇控制器依据该封包的该控制参数产生并发送一第一驱动命令至一第一风扇;
在取得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中的该封包之后,以该第一风扇控制器发送一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是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之中除了被获取的该封包以外的其余封包;
以一第二风扇控制器接收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并从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中获取一封包;以及
在取得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中的该封包之后,以该第二风扇控制器依据该封包的该控制参数产生并发送一第二驱动命令至一第二风扇,且以该第二风扇控制器产生并发送一第二反馈封包至该第一风扇控制器;
在接收该第二反馈封包之后,以该第一风扇控制器产生一第一反馈封包及将该第一反馈封包及该第二反馈封包串接为一串行的反馈数据;以及
以该主控制器从该第一风扇控制器接收该串行的反馈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串行的风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该主控制器产生该串行的控制数据还包括:
设置一风扇位址、一风扇转速及一风扇启闭状态做为该控制参数。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串行的风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以该主控制器产生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之前,以环状方式电性连接该主控制器、该第一风扇控制器及该第二风扇控制器;以及
在以该第一风扇控制器发送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之前,以该第一风扇控制器产生一第一反馈封包并串接该第一反馈封包于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串行的风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以该第二风扇控制器接收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之后,以该第二风扇控制器发送一第二下传串行的数据,该第二下传串行的数据是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之中除了被获取的该封包以外的其余封包;以及
以一第三风扇控制器接收该第二下传串行的数据及获取该第二下传串行的数据中的一封包。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串行的风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该主控制器产生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之前,或在以该第二风扇控制器依据该封包的该控制参数产生并发送该第二驱动命令至该第二风扇之后,还包括:
以该主控制器产生并发送一通知封包,该通知封包具有一目标识别码,该目标识别码关联于一目标控制器,该目标控制器是该第一风扇控制器及该第二风扇控制器中至少一者;
以该目标控制器接收该通知封包及直接回传一确认封包至该主控制器;
在该主控制器接收该确认封包之后,该主控制器发送一控制封包至该目标控制器,该控制封包具有一目标风扇的另一控制参数,其中该目标风扇对应于该目标控制器;以及
以该目标控制器接收该控制封包,并依据该控制封包的该另一控制参数控制该目标风扇。
17.一种串行的风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一主控制器产生一串行的控制数据,该串行的控制数据包括多个按序串行的封包,其中所述按序串行的封包中的每一封包具有一风扇的一控制参数;
以一第一风扇控制器接收该串行的控制数据并从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中获取一封包;
在取得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中的该封包之后,以该第一风扇控制器依据该封包的该控制参数产生并发送一第一驱动命令至一第一风扇;
在取得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中的该封包之后,以该第一风扇控制器发送一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是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之中除了被获取的该封包以外的其余封包;
以一第二风扇控制器接收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并从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中获取一封包;以及
在取得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中的该封包之后,以该第二风扇控制器依据该封包的该控制参数产生并发送一第二驱动命令至一第二风扇,且以该第二风扇控制器产生并发送一第二反馈封包至该第一风扇控制器;
其中,
在以该主控制器产生该串行的控制数据之前,以环状方式电性连接该主控制器、该第一风扇控制器及该第二风扇控制器,
在以该第一风扇控制器发送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之前,以该第一风扇控制器产生一第一反馈封包并串接该第一反馈封包于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
在以该第二风扇控制器取得该第一下传串行的数据中的该封包之后,以该第二风扇控制器产生一第二反馈封包并串接该第二反馈封包于该第一反馈封包;以及
以该主控制器从该第二风扇控制器接收串接的该第一反馈封包及该第二反馈封包。
CN201811509736.6A 2018-12-11 2018-12-11 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Active CN111306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9736.6A CN111306087B (zh) 2018-12-11 2018-12-11 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9736.6A CN111306087B (zh) 2018-12-11 2018-12-11 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6087A CN111306087A (zh) 2020-06-19
CN111306087B true CN111306087B (zh) 2022-07-15

Family

ID=71157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09736.6A Active CN111306087B (zh) 2018-12-11 2018-12-11 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060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7266A (zh) * 2021-11-01 2021-12-28 广东惠利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线控制风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33687B2 (en) * 2002-10-03 2005-08-23 Siemens Vdo Automotive Inc. Dual motor configuration with primary brushless motor and secondary integrated speed control motor
CN101119036B (zh) * 2007-07-23 2011-01-19 柏禄帕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
US10138901B2 (en) * 2011-03-21 2018-11-27 Nortek Air Solu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a fan array with quick connect and modular control
CN204989814U (zh) * 2015-05-08 2016-01-20 王旭 电源控制系统
TW201701564A (zh) * 2015-06-23 2017-01-01 Nico Tech (Taiwan) Ltd 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6087A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80897B2 (ja) 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の選択的交互使用
CN102231114A (zh) 对芯片进行升级的系统、方法与升级文件发送方法、装置
CN111306087B (zh) 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EP3667094B1 (en) Serial transmission fan control device, serial fa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4464617A (zh) 一种并联显示系统及其显示装置
US20030135679A1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expanding a serial bus
CN109379110B (zh) 具有多个参数配置模式的中继装置及其参数配置方法
US20130262610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programmable hardware
CN107748669B (zh) 一种软件升级装置
US6128691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interrupts from secondary PCI busses to a compatibility PCI bus
CN101031902B (zh) 为移动可缩放链路(msl)结构提供额外信道
CN114326673A (zh) 车辆远程诊断方法、装置、连接器及存储介质
CN209444598U (zh) 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及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
TWM576278U (zh) Tandem transmission fan control unit and tandem fan control system
CN10347320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i2c接口扩展器
CN111527473A (zh) 软件更新装置及利用其的软件更新方法
TWI688277B (zh) 具有多個參數配置模式的中繼裝置及其參數配置方法
JP7180902B2 (ja) 制御装置、制御装置システム、滑走路閃光装置制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17041122B (zh) 数据传输测试系统以及数据传输测试方法
CN109343387B (zh) 数据通讯方法、装置、设备及空调
CN114553797B (zh) 具有命令转发机制的多芯片系统及地址产生方法
CN117076371B (zh) 一种多机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3200829B2 (ja) 制御装置
US20240061672A1 (en) Vehicle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update program, and data structure
JPH11272607A (ja) シリアルバス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