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5516U - Solar panel installation device (3) - Google Patents
Solar panel installation device (3)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75516U TWM575516U TW107210065U TW107210065U TWM575516U TW M575516 U TWM575516 U TW M575516U TW 107210065 U TW107210065 U TW 107210065U TW 107210065 U TW107210065 U TW 107210065U TW M575516 U TWM575516 U TW M575516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truss
- plane
- locking
- sliding piece
- bas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太陽能板安裝裝置(三),係以基座固設於金屬建築物或混凝土結構體的特定位置,可藉由前述基座以為第一桁架設置安裝,前述第一桁架再以架橋件與第二桁架互為連結安裝,前述第二桁架再為鎖固基座設置安裝,再藉由前述鎖固基座以為鎖固件設置安裝,並以前述鎖固件扣固安裝太陽能板,達成快速組裝太陽能板之目的與效用,實現綠色能源之環境保護目的。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為一種太陽能板安裝裝置(三),尤指一種可方便、快速將太陽能板安裝於建築物或地面或平面或混凝土結構體之創新。
習知安裝太陽能板之裝置,如發明第I612767號的板片固定構造,係將置在樑上的被固定板片增加固定部位,使該被固定板片可牢固,包含第一構件,至少定位孔及第一槽孔;第二構件,具有至少一定位孔及一第二槽孔,前述第二槽孔可對應於第一構件之第一槽孔;及複數固定件,具有一定位孔,該定位孔可以與第一構件之第一槽孔及第二構件之第二槽孔相對位並供定位元件穿設,該固定件至少向一側延伸有一翼板。藉由在同一樑體上設置複數個固定件,使二相鄰的板片可被該複數個固定件同時壓掣固定。惟前述習知者係以鋁擠型製成,能否承受12級以上之颱風,或16級以上之超級颱風的瞬間陣風的吹襲,是有疑問的。且者藉由需要對太陽能模組的框架進行穿孔,有施作技術上的難度,使得安裝太陽能板之成本高漲,施工速度緩慢。且者安裝環境不同,需要不同之組件以配合安裝,乃是常態,使得前述習知者,欠缺組裝架構上之變化,運用上受到極達限制。
為此,本案創作人等特針對前揭習知者抗風壓不足與安裝成本的問題,加以研究,乃創作本案。
本創作之目的,乃是在提供一種安裝快速方便,可藉由各桁架之間的連結媒介,可提高太陽能板的抗風壓效益,並降低風損率,提升綠色能源之效能與供電品質。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之太陽能板安裝裝置,至少包含基座,係由金屬板一體成型製成,可將前述基座安裝於建築物的屋頂或混凝土結構體的特定位置,再以前述基座為第一桁架設置安裝,前述第一桁架再以架橋件與第二桁架安裝結合,並藉由第二桁架為鎖固基座安裝設置,再藉由前述鎖固基座為鎖固件設置安裝,並可藉由鎖固件將太陽能板安裝固定。
本創作之太陽能板安裝裝置,其中基座與第一桁架之間,第一桁架與架橋件之間,及架橋件與第二桁架之間,第二桁架與鎖固基座之間,均以滑動片為媒介,讓前述各組件的對應安裝,更快速安裝與結構穩定。
1‧‧‧基座
10‧‧‧結合部
100‧‧‧第一側邊面
101‧‧‧第二側邊面
100a、100b‧‧‧側邊面單元
100c‧‧‧空格
101a、101b‧‧‧側邊面單元
101c‧‧‧空格
102‧‧‧結合平面
102a‧‧‧穿孔
11‧‧‧連結件
110‧‧‧第一連結元件
111‧‧‧第二連結元件
112‧‧‧夾槽
110a、111a‧‧‧穿孔
110b‧‧‧內彎折部
12‧‧‧第一栓設元件
13‧‧‧第一滑動片
130‧‧‧內螺孔或穿孔
2‧‧‧第一桁架
20‧‧‧槽部
21‧‧‧前邊面
22‧‧‧後邊面
220‧‧‧長形孔
221‧‧‧穿孔
3‧‧‧架橋件
3a‧‧‧第一架橋元件
3b‧‧‧第二架橋元件
30‧‧‧立面
300a‧‧‧第一穿孔
300b‧‧‧第二穿孔
301‧‧‧第一彎折面
302‧‧‧第二彎折面
32‧‧‧第二滑動片
320‧‧‧內螺孔或穿孔
33‧‧‧第二栓設元件
4、4a‧‧‧第二桁架
40‧‧‧槽部
41‧‧‧前邊面
42‧‧‧後邊面
420‧‧‧長形孔
420a‧‧‧穿孔
43‧‧‧第三滑動片
430‧‧‧內螺孔或穿孔
44‧‧‧第三栓設元件
5、5a‧‧‧鎖固基座
50‧‧‧第一立面
500‧‧‧穿孔
501‧‧‧前平面
51‧‧‧第一平面
510‧‧‧長形孔
511‧‧‧小突緣面
512‧‧‧內凹緣
53‧‧‧第四滑動片
530‧‧‧內螺孔或穿孔
52‧‧‧第四栓設元件
6‧‧‧鎖固件
600‧‧‧第一立面
601‧‧‧第一平面
601a‧‧‧孔
602‧‧‧第二立面
603‧‧‧第二平面
61‧‧‧第二鎖固元件
610‧‧‧第一平面
610a‧‧‧孔
611‧‧‧第一立面
612‧‧‧第二平面
54‧‧‧第五栓設元件
7‧‧‧太陽能板
8‧‧‧鋼板
80‧‧‧峰部
81‧‧‧第六栓設元件
82‧‧‧鋼架或鋼樑
8a‧‧‧混凝土結構體
圖1是本創作之基座與第一桁架之安裝分解視圖。
圖2是本創作之基座與金屬建築物安裝示意圖。
圖3是本創作之基座與混凝土結構體安裝示意圖。
圖4是本創作之基座與第一桁架、第二桁架之安裝圖。
圖5是圖4的A-A剖視圖。
圖6是本創作之部分分解視圖。
圖7是本創作設置太陽能板之示意圖。
圖8是本創作第二桁架與第三桁架之安裝視圖。
圖9是本創作鎖固基座間之結合運用視圖。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本創作,該最佳之實施方式,可請參閱如圖式1~9逐一解說之,本創作至少包含:基座1、第一桁架2、架橋件3、第二桁架4、鎖固基座5、鎖固件6及太陽能板7組成。其中太陽能板並非屬於本創作之範疇,不能作為解釋本創作的技術特徵之一部份。
如圖1~5,前述基座1,係由鍍鋅、鍍鋁鋅、鍍鎂鋁鋅或其他材質之鋼板或金屬板製成。前述基座1設結合部10,前述結合部10包含第一側邊面100與第二側邊面101,前述第一側邊部100係由二以上之側邊面單元100a、100b組成,並於各側邊面單元100a、100b之間形成一定之空格100c。同樣地,前述第二側邊面101係由二以上之側邊面單元101a、101b組成,並於各側邊面單元101a、101b之間形成一定之空格101c,讓第一側邊面與第二側邊面可以緊貼於鋼板8之峰部80的兩側邊。於前述第一側邊面100與第二側邊面101之間並設有結合平面102,前述結合平面102設複數穿孔102a,讓第六栓設元件81得以穿過前述結合平面102設複數穿孔102a並鎖入鋼板8之峰部80內到達鋼架或鋼樑82(如圖2)。或亦可將前述基座1直接固設於混凝土結構體8a的上方(如圖3),形成另一種安裝太陽能板之運用方式。
如圖1~5,位於前述基座1之結合部10的上方設連結件11,前述連結件11與基座1為一體成形製成。前述連結件11與前述結合部10為呈現垂直設置狀,前述連結件11係由第一連結元件110與第二連
結元件111組成,前述第一連結元件110與第二連結元件111為平行狀,且寬度、高度相當,並於前述第一連結元件110與第二連結元件111之間形成有夾槽112,前述夾槽112的寬度係可配合第一桁架2之寬度而設,並稍寬於第一桁架2之寬度。前述第一連結元件110與第二連結元件111分別設有穿孔110a、111a,以利於第一栓設元件12穿過,並將基座1與第一桁架2結合成一體。前述第一連結元件110的側邊並形成有內彎折部110b,得以作為第一桁架2之安裝基準,讓第一桁架2之安裝更為準確。
如圖1~5,為讓前述基座1與第一桁架2之間的固定更為穩固,乃設有第一滑動片13作為固定媒介,前述第一滑動片13,為菱形結構,且設有內螺孔或穿孔130,但以內螺孔較為適當。運用上,可將前述第一滑動片13翻轉一定之角度後,讓前述第一滑動片13自第一桁架2的開口面被放置入第一桁架2的槽部20之中,且再翻轉一定之角度,即可讓第一滑動片13抵頂於第一桁架2之前邊面21的內側,並被定位,再與前述第一栓設元件12栓合,及前述第一栓設元件12再穿過第一桁架2之後邊面22之長形孔220,再穿設墊片後與螺帽鎖合成一體。
如圖1~5,前述第一桁架2係以鍍鋅、鍍鋁鋅鋼板材或金屬板材一體成形製成。前述第一桁架2設槽部20,以利第一滑動片13的設置,位於前述槽部20的前側開口面之兩側並形成前邊面21,及前述槽部20後側並形成後邊面22,且於後邊面22設長形孔220與穿孔221,如前述,得藉由該長形孔220以配合基座1、第一滑動片13與第一栓設元件12的栓設作用。及前述穿孔221並可與架橋件3搭配運作。
如圖1、4~8,前述架橋件3包含第一架橋元件3a與第二架橋元件3b,前述第一架橋元件3a與第二架橋元件3b為相同結構,均為類長方形狀,僅是因為設置成對應狀態而呈現反向結構。前述第一架橋
元件3a與第二架橋元件3b均設有立面30,前述立面30均設第一穿孔300a與第二穿孔300b,於前述立面30的側邊接近於下方兩側設第一彎折面301,前述第一彎折面301之間並形成的一定之間距,以配合前述第一桁架2的長度,可對於第一桁架產生包覆作用。及於前述立面30的上方設第二彎折面302,前述第二彎折面302可緊貼於第二桁架4之上表面,產生壓固作用。
如圖1、4~8,為讓前述架橋件3與第一桁架2的結合更為穩固,乃藉由第二滑動片32作為固定媒介,前述第二滑動片32,為菱形結構,且設有內螺孔或穿孔320,但以內螺孔較為適當。運用上,可將前述第二滑動片32翻轉一定之角度後,即可讓第二滑動片32自第一桁架2的開口面被放置入第一桁架2的槽部20之中,且再翻轉一定之角度,即可讓第二滑動片32抵頂於第一桁架2之前邊面21的內側,並被定位。安裝上,乃是以第二栓設元件33穿過墊片,再穿過第一架橋元件3a的立面30的第一穿孔300a,再與前述第二滑動片32的內螺孔320栓合,再穿過第一桁架2的穿孔221,並穿過第二架橋元件3b立面30的第一穿孔300a,再穿過墊片後,與螺帽鎖合成一體(如圖4及5),即可將架橋件3與第一桁架2結合固定。
如圖1、4~8,位於前述第一桁架2的上方設有第二桁架4。前述第二桁架4設槽部40,以利第三滑動片43及第四滑動片的設置,位於前述槽部40的前側開口面之兩側形成有前邊面41,前述槽部40的後側並形成後邊面42,且於後邊面42設有穿孔420a。為讓前述架橋件3與第二桁架4的結合更為穩固,乃藉由第三滑動片43作為固定媒介,前述第三滑動片43,為菱形結構,且設有內螺孔或穿孔430,但以內螺孔較為適
當。運用上,可將前述第三滑動片43翻轉一定之角度後,即可讓第三滑動片43自第二桁架4的開口面被放置入第二桁架4的槽部40之中,且再翻轉一定之角度,即可讓第三滑動片43抵頂於第二桁架4之前邊面41的內側,並被定位。安裝上,乃是以第三栓設元件44穿過墊片,再穿過第一架橋元件3a的立面30的第二穿孔300b,再與前述第三滑動片43的內螺孔430栓合鎖固,即可將架橋件3的第一架橋元件3a與第二桁架4結合固定。
如圖6~9,前述第二桁架4並可為鎖固基座5設置安裝,前述鎖固基座5設第一立面50,可用以抵頂於第二桁架4的一側,產生一定之定位效果,及於第一立面50設穿孔500,且於第一立面50的下方設前平面501。位於第一立面50的上方後側形成第一平面51,於前述第一平面51設長形孔510,並於前述第一平面51的後側設小突緣面511,可藉由前述小突緣面511以限制鎖固件6的設置範圍,並於第一平面51的兩側設內凹緣512。且當二鎖固基座5、5a互為結合時,可讓鎖固基座5的第一平面51之小突緣面511設置於鎖固基座5a的第一平面51的其中一內凹緣512之中,產生定位效果。同時讓鎖固基座5a的第一平面51之小突緣面511設置於鎖固基座5的第一平面51之其中一內凹緣512之中,產生雙重定位之效果(如圖9)。
如圖6~9,為讓前述鎖固基座5與第二桁架4的結合更為穩固,乃再藉由第四滑動片53作為固定媒介,前述第四滑動片53,為菱形結構,且設有內螺孔或穿孔530,但以內螺孔較為適當。運用上,可將前述第四滑動片53翻轉一定之角度後,即可讓第四滑動片53自第二桁架4的開口面被放置入第二桁架4的槽部40之中,且再翻轉一定之角度,即
可讓第四滑動片53抵頂於第二桁架4之前邊面41的內側,並被定位,可以快速安裝第四滑動片53於第二桁架內部。再以第四栓設元件52穿過墊片,再穿過鎖固基座5之第一立面50的穿孔500,再與第四滑動片53的內螺孔栓合穿過,再穿過第二桁架4的穿孔420a,再穿過墊片,再以帽部鎖固,並讓鎖固基座5的前平面501可抵觸於第二桁架4的下表面,即可將鎖固基座5與第二桁架4結合固定。
如圖8,前述鎖固基座5可依據使用需求,以單一與第二桁架4或4a結合固定。或以二組鎖固基座5a對應設置於第二桁架4a的兩側方式結合固定,並將二組鎖固基座5a反向安裝。如前述,於安裝運用上,可將前述第四滑動片53翻轉一定之角度後,即可讓第四滑動片53自下方的第二桁架4的開口面被放置入第二桁架4的槽部40之中,且再翻轉一定之角度,即可讓第四滑動片53抵頂於第二桁架4之前邊面41的內側,被快速設置與定位。再將第四栓設元件52穿過墊片,再穿過位於上方之第二桁架4a內側的鎖固基座5之第一立面50的穿孔500,再與第四滑動片53的內螺孔栓合穿過,並穿過第二桁架4的穿孔420a,再穿過位於第二桁架4a外側的鎖固基座5a之第一立面50的穿孔500,並穿過墊片後,再以帽部鎖固,即可將二組鎖固基座5a與第二桁架4a結合固定。當要將第二桁架4、4a結合成交叉設置狀時,係以第五栓設元件54先穿過設置於下方之第二桁架4的鎖固基座5的第一平面51之長形孔510,再穿過設置於上方之第二桁架4a的鎖固基座5a的第一平面51之長形孔510,並穿過墊片後,再以帽部鎖固,讓鎖固基座5的前平面501可抵觸於第二桁架4的下表面,鎖固基座5a的前平面501可抵觸於第二桁架4的上表面,即可將交叉設置
的二組第二桁架4、4a互相結合固定,並呈現上、下交叉狀。並讓鎖固基座5的第一平面51之小突緣面511被設置於鎖固基座5a的第一平面51的其中一內凹緣512之中,產生定位效果。同時讓鎖固基座5a的第一平面51之小突緣面511設置於鎖固基座5的第一平面51的其中一內凹緣512之中,產生雙重定位之效果,讓交叉結合的第二桁架4、4a得以轉換成上、下垂直結合狀態。
如圖4~7,位於前述第二桁架4、4a上方設有鎖固件6,以為太陽能板7設置。前述鎖固件6包含第一鎖固單元60與第二鎖固單元61,並依據鎖固太陽能板7之需求而設置有複數第一鎖固單元60與第二鎖固單元61。前述第一鎖固單元60設第一立面600,可用以抵頂於第二桁架4的上方,並產生一定之支撐定位效果。於前述第一立面600一側形成第一平面601,於前述第一平面601設孔601a,以為第五栓設元件54可穿過。第五栓設元件54可作為鎖固基座5、5a的鎖合作用,或作為安裝鎖固件6之用途,合先敘明。前述第一平面601的一側設第二立面602,於前述第二立面602一側再設第二平面603,可藉由前述第二平面603壓迫於太陽能板7之上方,產生一定之固定定位效果。安裝上,係以第五栓設元件54穿過鎖固基座5的第一平面51之長形孔510,再穿過第一鎖固元件60的孔601a,再以螺帽栓固,再藉由前述第二平面603壓迫於太陽能板7之上方,即可將太陽能板固定定位。
如圖4~7,前述鎖固件6的第二鎖固元件61設第一平面610,且於前述第一平面610設孔610a,以為第五栓設元件54可穿過。前述第一平面610的兩側各自形成第一立面611,且於前述第一立面611的
一側各自形成有第二平面612,可藉由前述第二平面612以分別壓迫於太陽能板7之上方,以產生一定之定位效果。安裝上,乃是以第五栓設元件54穿過鎖固基座5的第一平面51之長形孔510,再穿過第二鎖固元件61的第一平面610的孔610a,再以螺帽栓固,再藉由前述第二平面612壓迫於太陽能板7之上方,即可將太陽能板固定定位。
如圖6及7,本創作之太陽能板安裝裝置(三),安裝過程,係將前述基座1以第六栓設元件81栓固於前述鋼板的峰部或混凝土結構體的上方,再以第一栓設元件12將基座1的連結件11與第一桁架2鎖合成一體,再於第一桁架2的上方安裝有架橋件3,並與第二桁架4連結結合,再於第二桁架4的上方安裝設置的鎖固基座5,再以鎖固基座5為鎖固件設置定位,或以鎖固基座5、5a讓交叉設置的第二桁架4、4a可被鎖固,最後再以鎖固件鎖固太陽能板7。過程中,並藉由前述滑動片與第一桁架或第二桁架之間的快速結合,讓本創作在安裝上,能夠節省安裝時間,節省安裝成本,提昇太陽能板之抗風壓能力,並提升綠色能源發電之效益與實用價值,為本案之組成。
前述之實施例或圖式並非限定本創作之產品態樣、結構或使用方式,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之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創作之專利範疇。
Claims (10)
- 一種太陽能板安裝裝置,至少包含: 基座,設結合部,前述結合部包含複數側邊面,且於前述側邊面上方設結合平面,可以第一栓設元件將前述結合部固設於鋼板或混凝土結構體上方,前述基座設連結件,前述連結件設於前述結合部上方,可藉由前述連結件以為第一桁架固設,並以第一滑動片設置於第一桁架的槽部內,再以栓設元件將連結件、第一滑動片與第一桁架鎖固成一體; 第一桁架,設槽部,且於前述槽部的前側開口面兩側形成前邊面,前述槽部後側形成後邊面,且於後邊面設長形孔與穿孔,得藉由前述長形孔以配合基座、第一滑動片與第一栓設元件的栓設,及藉由前述穿孔可與架橋件搭配安裝; 架橋件,包含第一架橋元件與第二架橋元件,藉由第二滑動片被設置於前述第一桁架的槽部之中,再以第二栓設元件將前述第一架橋元件、第二滑動片、第一桁架及前述第二架橋元件鎖合成一體;又藉由第三滑動片被設置於第二桁架的槽部之中,再以第三栓設元件將第一架橋元件、前述第三滑動片、第二桁架與前述第二架橋元件鎖合成一體,即可將第一桁架與第二桁架結合固定; 第二桁架,設槽部,以為第三滑動片被設置定位於前述槽部之中,以將前述第一桁架與第二桁架結合固定;再為第四滑動片設置定位於前述槽部之中,以將前述第二桁架與鎖固基座鎖合固定; 鎖固基座,可藉由第四滑動片被設置於前述第二桁架的槽部之中,以將前述第二桁架與鎖固基座鎖合固定; 鎖固件,位於前述鎖基座上方,前述鎖固件設複數鎖固元件,可藉由前述鎖固元件壓迫於太陽能板上方,以產生定位效果。
- 根據請求項1所述之太陽能板安裝裝置,前述基座為由鍍鋅、鍍鋁鋅、鍍鎂鋁鋅或其他材質之鋼板或金屬板製成;前述基座之結合部的複數側邊面,包含第一側邊面與第二側邊面,前述第一側邊部係由二以上之側邊面單元組成,並於各側邊面單元之間形成一定之空格;述第二側邊面係由二以上之側邊面單元組成,並於各側邊面單元之間形成一定之空格,讓第一側邊面與第二側邊面可以緊貼於鋼板之峰部的兩側邊;前述基座之結合部的第一側邊面與第二側邊面之間設結合平面,前述結合平面設複數穿孔,讓第六栓設元件得以穿過前述結合平面之穿孔,並鎖入鋼板之峰部內到達鋼架或鋼樑;或可將前述基座直接固設於混凝土結構體上方,形成另一種安裝太陽能板之運用;前述基座之連結件與前述結合部為呈現垂直設置狀,前述連結件由第一連結元件與第二連結元件組成,前述第一連結元件與第二連結元件為平行狀,且寬度、高度相當,並於前述第一連結元件與第二連結元件之間形成有夾槽,前述夾槽的寬度係可配合第一桁架之寬度而設;前述第一連結元件與第二連結元件各設有穿孔,以利於第一栓設元件穿過,以將前述基座與第一桁架結合成一體;前述第一連結元件的側邊形成有內彎折部,得以作為第一桁架之安裝基準,讓第一桁架之安裝更為準確。
- 根據請求項1所述之太陽能板安裝裝置,為讓前述基座與第一桁架之間的固定更為穩固,乃設有第一滑動片作為固定媒介,前述第一滑動片為菱形結構,且設有內螺孔或穿孔;運用上,可將前述第一滑動片翻轉一定之角度後,讓前述第一滑動片自第一桁架的開口面被放置入第一桁架的槽部之中,再翻轉一定之角度,即可讓第一滑動片抵頂於第一桁架之前邊面的內側,並被定位,再與第一栓設元件栓合,前述第一栓設元件再穿過第一桁架後邊面之長形孔,再穿設墊片後與螺帽鎖合成一體。
- 根據請求項1所述之太陽能板安裝裝置,前述架橋件之第一架橋元件與第二架橋元件,為類長方形,前述第一架橋元件與第二架橋元件各設立面,前述立面各設第一穿孔與第二穿孔,位於前述立面的側邊接近於下方設第一彎折面,及前述立面上方設第二彎折面。
- 根據請求項4所述之太陽能板安裝裝置,為讓前述架橋件與第一桁架結合更為穩固,乃藉由第二滑動片作為固定媒介,前述第二滑動片為菱形結構,且設有內螺孔或穿孔;運用上,可將前述第二滑動片翻轉一定之角度,讓前述第二滑動片自前述第一桁架的開口面被放置入第一桁架的槽部之中,且再翻轉一定之角度,即可讓前述第二滑動片抵頂於第一桁架之前邊面的內側,再以第二栓設元件穿過墊片、第一架橋元件的立面的穿孔,再與前述第二滑動片的內螺孔栓合,再穿過第一桁架的第一穿孔、第二架橋元件立面的第一穿孔、墊片後,與螺帽鎖合成一體,即可將架橋件與第一桁架結合固定。
- 根據請求項4所述之太陽能板安裝裝置,為讓架橋件與第二桁架的結合更為穩固,乃藉由第三滑動片作為固定媒介,前述第三滑動片為菱形結構,且設有內螺孔或穿孔;運用上,可將前述第三滑動片翻轉一定之角度後,讓前述第三滑動片自前述第二桁架的開口面被放置入第二桁架的槽部之中,再翻轉一定之角度,即可讓前述第三滑動片抵頂於前述第二桁架之前邊面內側被定位,再以第三栓設元件穿過墊片、第一架橋元件的第二穿孔、再與前述第三滑動片的內螺孔栓合鎖固,再穿過第二桁架之穿孔、第二架橋元件的第二穿孔、墊片後,再以螺帽鎖固,即可將第一桁架與第二桁架結合固定。
- 根據請求項1所述之太陽能板安裝裝置,前述鎖固基座設第一立面,用以抵頂於前述第二桁架的一側,產生定位之效果,於前述第一立面設穿孔,且於前述第一立面下方設前平面;位於前述第一立面的上方後側形成第一平面,於前述第一平面設長形孔,並於前述第一平面的後側設小突緣面,可藉由前述小突緣面以限制鎖固件的設置範圍,並於第一平面的兩側設內凹緣;當二鎖固基座互為結合時,可讓鎖固基座的第一平面之小突緣面設置於另一鎖固基座的第一平面的一內凹緣之中,產生定位效果;同時讓另一鎖固基座的第一平面之小突緣面設置於鎖固基座的第一平面的一內凹緣之中,產生雙重定位之效果。
- 根據請求項7所述之太陽能板安裝裝置,為讓前述第二桁架與鎖固基座的結合更為穩固,乃再藉由第四滑動片作為固定媒介,前述第四滑動片為菱形結構,且設有內螺孔或穿孔;運用上,可將前述第四滑動片翻轉一定之角度後,即可讓前述第四滑動片自前述第二桁架的開口面被放置入前述第二桁架的槽部之中,且再翻轉一定之角度,即可讓前述第四滑動片抵頂於前述第二桁架之前邊面內側,並被定位;再以第四栓設元件穿過墊片、鎖固基座的第一立面的穿孔,再與第四滑動片之內螺孔鎖合並穿過,再穿過第二桁架的後平面之穿孔、墊片後,再以螺帽鎖合,即可將第二桁架與鎖固基座結合固定。
- 根據請求項7所述之太陽能板安裝裝置,其中要將第二桁架組合成交叉設置狀,乃以二組鎖固基座對應設置於第二桁架的兩側,並將二組鎖固基座反向安裝;安裝上,可將前述第四滑動片翻轉一定之角度後,即可讓第四滑動片自第二桁架的開口面被放置入第二桁架的槽部之中,且再翻轉一定之角度,即可讓第四滑動片抵頂於第二桁架之前邊面內側;再將第四栓設元件穿過墊片,再穿過位於第二桁架內側的鎖固基座之第一立面的穿孔,再與第四滑動片的內螺孔栓合穿過,並穿過第二桁架的穿孔,再穿過位於第二桁架外側的鎖固基座之第一立面的穿孔,並穿過墊片後,再以帽部鎖固,即可將二組鎖固基座與第二桁架結合固定;當要將二組第二桁架結合成交叉設置狀時,係以第五栓設元件先穿過設置於下方的第二桁架的鎖固基座的第一平面之長形孔,再穿過設置於上方第二桁架的鎖固基座的第一平面之長形孔,穿過墊片後,再以帽部鎖固,讓下方之鎖固基座的前平面可抵觸於下方第二桁架的下表面,並讓上方的鎖固基座的前平面可抵觸於下方的第二桁架的上表面,即可將交叉設置的二組第二桁架互相結合固定;並讓位於下方的鎖固基座的第一平面之小突緣面被設置於上方之鎖固基座的第一平面的一內凹緣之中,產生定位效果;同時讓上方之鎖固基座的第一平面之小突緣面設置於下方鎖固基座的第一平面的一內凹緣之中,產生雙重定位之效果,讓二組交叉結合的第二桁架得以轉換成垂直結合狀態。
- 根據請求項1所述之太陽能板安裝裝置,前述鎖固件的複數鎖固單元包含第一鎖固單元與第二鎖固單元,依據鎖固太陽能板之需求而設置複數第一鎖固單元與第二鎖固單元;前述第一鎖固單元設第一立面,可用以抵頂於鎖固基座與第二桁架的上方,前述第一立面一側形成第一平面,於前述第一平面設孔,以為第五栓設元件穿過,前述第一平面一側設第二立面,於前述第二立面一側設第二平面,可藉由前述第二平面壓迫於太陽能板上方,以產生定位之效果;前述第二鎖固單元設第一平面,前述第一平面設孔,以為第五栓設元件穿過,前述第一平面兩側各自形成第一立面,且於前述第一立面 的一側各自形成有第二平面,可藉由前述第二平面以分別壓迫於太陽能板之上方,產生定位效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210065U TWM575516U (zh) | 2018-07-25 | 2018-07-25 | Solar panel installation device (3)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210065U TWM575516U (zh) | 2018-07-25 | 2018-07-25 | Solar panel installation device (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75516U true TWM575516U (zh) | 2019-03-11 |
Family
ID=66591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210065U TWM575516U (zh) | 2018-07-25 | 2018-07-25 | Solar panel installation device (3)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75516U (zh) |
-
2018
- 2018-07-25 TW TW107210065U patent/TWM575516U/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552591B2 (en) | Solar panel racking system and devices for the same | |
TWI567275B (zh) | Integration of solar panels with waterproof roof assembly structure | |
US9813013B2 (en) | Solar panel install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 |
CN108678294B (zh) | 一种装配式金属屋面屋脊节点及其安装方法 | |
EP1987546A2 (de) | Solarmodulsystem mit tragstruktur | |
EP2023059A1 (de) | Montagegestell zur gebäudeintegrierten Anbringung von Photovoltaikmodulen und Solarkollektoren | |
WO2013056532A1 (zh) | 单元幕墙抗风压连接件 | |
TWM574665U (zh) | 太陽能板安裝裝置(二) | |
TWM575516U (zh) | Solar panel installation device (3) | |
EP1721052A1 (de) |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befestigung von plattenelementen | |
DE202008004055U1 (de) | Dachmodul für Solaranwendungen | |
DE202007014258U1 (de) |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Solarmodule | |
TWI689168B (zh) | 太陽能板安裝裝置(三) | |
TWM597858U (zh) | 太陽能板固定結構 | |
TWM574787U (zh) | 太陽能板安裝裝置(一) | |
TWI671497B (zh) | 太陽能板安裝裝置(二) | |
TWM447485U (zh) | 用於太陽能板之支撐座 | |
TWM611059U (zh) | 太陽能板支撐夾座 | |
JP5979038B2 (ja) | 固定金具及び壁面材の固定構造 | |
CN111335573A (zh) | 一种装饰板墙面集成结构及安装方法 | |
EP2674545B1 (de) | Dämmung aus Dämmplatten mit Nut-Feder-Randverbindungen | |
TWI751005B (zh) | 具有雙向鎖固結構的格柵組合結構 | |
JP5859098B1 (ja) | 屋根上取付具 | |
TWM559043U (zh) | 可調整夾持角度的太陽能板定位夾具 | |
TWM566317U (zh) | Solar panel support fixture |